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薪酬委员会;薪酬管制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52-05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一直颇受关注;高管薪酬体系是否合理,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和衡量标准的提出

(一)文中使用的关键概念的界定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高管是指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其典型头衔通常是总裁、管理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或者董事会主席。文中所指高管薪酬为货币性薪酬,主要包括工资、津贴、绩效奖金、其他福利以及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等。

(二)衡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合理性的主要标准

一是薪酬激励模式合理。高管薪酬分为短期激励(工资和津贴)、中期激励(绩效奖金和其他福利)和长期激励(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合理分配三种不同时效的激励模式对于完善企业高管薪酬体系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二是薪酬委员会完善健全。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计划或方案,对董事和高管进行审查和绩效考评,其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其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规范企业的薪酬制度。三是薪酬管制制度健全。对于所有的上市公司来说,健全的薪酬管制制度可以从国家层面上遏止高管薪酬不规范的现象,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发展现状

1.2001年至2007年高管薪酬变化情况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2001年国企高管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月薪加奖金,89%的高管年薪在10万元以下,其中4万元到10万元的占19%,2万元到4万元的占27%左右,而43%的高管年薪在2万以下。2002年,我国开始推行国企高管年薪制,规定高管年薪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但高管年薪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超过100万元的达9人之多,国企高管年薪平均增长26.7%。2007年起,国有保险公司、银行高管年薪均在100万元以上,国企高管薪酬平均为54.8285万元,比2006年增长57.15%,其中董事长年薪的增幅达74.1%,不兼总经理的专职董事长年薪增幅高达91.49%。可见,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增幅很大、增速很快。笔者暂时未获得可靠的非国企数据,在此暂不详述。

2.2007年至2009年高管薪酬变化情况

金融危机发生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持续增长,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更是屡创新高。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高管薪酬止住飞速增长。但是,很多企业高管薪酬仍逆市上涨;上市公司高管年度报酬总额平均为292万元,较2007年的203万元上涨了43%;前三位董事报酬总额平均为98万元,较2007年的69万元增长了43%;尤其是房地产企业,2008年平均涨幅高达163%①。2009年,即使在部分A股上市公司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仍然居高不下;72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前三位高管薪酬在2009年共计1.28亿元,相比2008年的1.05亿元增加2 300万元,涨幅为21.90%②。

(二)未来高管薪酬增长的可能性

金融危机对高管薪酬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企业高管薪酬的飞速增长得到了遏制,甚至出现负增长。但是对于未来高管薪酬的变化趋势,笔者认为,其仍会持续增长,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已经成功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开始企稳回升,使得与绩效和股价挂钩的高管薪酬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二,人才的持续市场化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稀缺也是高管薪酬的上涨的主要因素。

三、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行业间发展不平衡、薪酬委员会地位弱化以及薪酬管制制度不健全等。

(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

1.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中国证券报2010年3月9日资料,2009年金融服务业高管平均薪酬高达100万元,房地产业达到50万元以上,而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只在20万~30万元之间;薪酬超过100万元的高管来自房地产业的比例高达36%,金融服务业为19%,两者之和超过了50%。即在我国上市公司薪酬超过100万元的高管中,平均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来自房地产业或金融业。这一比例显然与中国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行业分布严重不对等。

考察表1,2009年金融服务业的西南证券和房地产业的万科A的薪酬总额都超过了1 000万元,西南证券的薪酬增幅高达到1 493.96%,这一增幅显然与企业绩效无法匹配。

通过对表2数据分析可见:2009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排行前十名除华远地产、中国银行、中兴通讯为国企外,其余都为非国企,且均来自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虽然2008年和2009年部分金融业高管薪酬,尤其是国有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高管薪酬出现了负增长,但我国金融业和地产业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差距悬殊,高管薪酬行业分布极不均衡。

资料来源:周俊.2009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排行榜 [N].投资者报,2010-5-7。

2.薪酬激励短期化

薪酬激励机制根据时效性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如果薪酬激励过于短期化,即固定现金部分和与企业短期效益挂钩的奖金比重过大,会导致经营者只追求短期的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这无疑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大量研究证明,中长期激励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

2009年Hewitt咨询公司对亚洲312家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根据其的《高管薪酬与长期激励热点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大多数外资企业已经引入了长期激励机制,而中资企业中引入这一机制的只占少部分。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加上监管环境的变化,2009年中国长期激励的授予额度有所减少。此外,由于企业认为现金激励更易被人们接受,导致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使用长期现金激励而非股权激励。

以中国平安为例:中国平安是由外资控股的综合类保险公司,其发展模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充分肯定,相对于另外两家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根据其最新披露的2009年年报,中国平安高管中除了总经理张子欣、副总经理姚波和副总经理顾敏慎分别持股248 000股、12 000股和177 500股之外,其余高管都没有持股。可见中国平安高管的持股比例是相当低的。与此相对照,全美200家最大公司总裁的薪酬平均为21%的工资、27%的奖金、36%的股票类收入和16%的其他长期激励。在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中国企业的长期激励模式与目前美国公司主导的“利润分享式”模式还相距甚远。

3.薪酬委员会地位弱化

薪酬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是为了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完善公司的激励机制而建立的。世界各国的许多公司均设置了薪酬委员会,在英美国家企业实践中,薪酬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构成,并与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共同构成内部监控机构,对董事会负责。

2001年8月,我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委员会的概念。此后,在其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5年11月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中,不断重申和细化了薪酬委员会的构成和主要职能。在其2007年12月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修订版)》中,首次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2007年度报告中披露“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汇总报告和薪酬委员会的履职情况汇总报告。”

根据来自上海证交所和深证证交所的统计,沪深两市中分别有90%左右的上市公司业已设立了薪酬委员会。然而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的履职情况,沪市出具的报告中显示90%以上沪市上市公司已经建立薪酬委员会并且都能发挥其作用,深市出具的报告中则显示深市上市公司的薪酬委员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完善。在我国所有成立薪酬委员会的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司的薪酬委员会对公司的薪酬制度提出反对意见――似乎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体制已经健全,政府管制也成了多余,但也可以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成立薪酬委员会只是顺应了国家政策,并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特性问题

1.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特性问题

(1)国企高管的“亦官亦商”身份。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我国的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我国国企高管虽然是企业的经营者,但与非国企最大的不同是,国企高管们都是直接通过行政选拔而非市场选拔产生的。相当一部分国企高管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部委领导,他们是政府官员,同时又享受着高薪,出能为官、入能为商,在市场之外徘徊。这就使得一刀切的薪酬体系无法兼顾这些正在分化中的国企高管。

(2)薪酬管理严重失衡。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股东大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三重委托关系,这一结构形式与西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相同,形式上已经相当完备,在实践中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国企上市公司中,这种委托关系不是通过市场选择形成的。对于国企来说,政府同时是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和人。作为人,高管将努力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在政府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人往往会淡化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的主要目标应是使国有资产尽可能增值,然而直接委托人又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受上级委托人的委托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政府官员就缺乏强烈的意愿去认真考核监督人,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由此可见,我国国企中委托关系模糊,导致形式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了企业利益以及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在我国国企上市公司中,大多数高管的薪酬都由高管自己确定,也就是通过自己控制的董事会设定考核目标,相当于自己给自己评定工作绩效,进而制定薪酬标准。

(3)薪酬管制力度不够。2009年2月10日,财政部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或“中国版限薪令”。《办法》中规定,国有或国有控股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2009年9月16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或“央企高管限薪令”。《指导意见》主要从适用范围、规范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薪酬结构和水平、薪酬支付、补充保险和职务消费、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做出了规范③。“限薪令”颁布以后,上市公司国企高管的薪酬体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限薪令”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限薪令”规定高管薪酬将被分为三块,即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以及长期激励机制。基本年薪与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绩效年薪与经营业绩密切挂钩,长期激励机制则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些规定虽然限定明确,却没有给出具体金额标准或制定具体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缺乏约束力。其次,高管薪酬问题反映的是收入分配体系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得到根本性解决。“限薪令”治标不治本,只是一种作为权宜之计的行政管理手段而已④。再次,“限薪令”缺乏监督制度和处罚措施,虽然规定了高管薪酬的上限,但如果不加以严格监管,不增加处罚力度,就没有威慑力。

(4)薪酬披露现“双轨制”。

我国上市公司国企高管的年薪披露出现了内外不一的现象,看起来很高的国企高管薪酬很可能只是在作秀。例如:中海油董事长兼CEO傅成玉表示,其2008年薪酬1 204.7万元只是名义收入,事实上他已将这些收入全部捐给了母公司;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表示,2010年其名义年薪为707.4万元,而实际年薪还不到公布数据的1/11。年薪“双轨制”反映了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披露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对此还未出台相关条例进行规范。

2.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特性问题

(1)金融地产类企业高管薪酬过高。我国金融地产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近年来一直占据高管薪酬排行的主要位置。这一点在前文已有详细分析,此处不赘述。尽管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非国企上市公司金融业高管薪酬水平并不算离谱。但目前中国的情况是,金融机构大都在国内享有垄断地位,其服务也没有达到让人完全满意的程度。如何遏制金融地产类非国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增长,达到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均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缺乏薪酬管制制度。“央企高管限薪令”虽然有待完善,但却说明我国对于国企的薪酬管制制度正在逐渐形成。而对于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非国企来说,目前仍然缺乏薪酬管制制度,政府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其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规范,这也是导致非国企高管薪酬行业间差距悬殊的原因之一。

四、优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建议

英美等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较早,虽然其高管薪酬管制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但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仍值得借鉴。

(一)国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发展借鉴

1.美国

美国资本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但其高管薪酬体系仍然存在弊端,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严格规制。

著名薪资咨询机构Equilar公布了2009年美国十大高薪CEO: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以8 450万美元的薪酬高居榜首,波士顿科学公司CEO雷・埃里奥特和西方石油公司CEO雷・伊兰尼分别以3 337万美元和3 140万美元位居第二名和第三名。该榜单与2008年前十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榜单中有7位CEO来自石油或天然气公司,而2009年的CEO更多来自消费行业。可见,金融危机过后,各大公司降低了高管的薪酬。薪酬总体下滑,除了经济衰退和公众对高薪酬的持续不满的压力影响外,政府控制的作用也不可忽视。2009年6月1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了一项长达120页的限薪规定,这是在当年2月4日颁布的薪酬限制规定基础上,对接受政府救助计划的公司的更为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一,进一步对接受美国政府财政救助计划公司的高管薪酬进行限制。具体措施有:限制公司对高管的奖金支付,奖金不能超过高管薪酬总额的1/3;缩小公司“金降落伞”(Golden Parachutes)计划⑤的实施范围;禁止向公司高管支付任何形式与业绩不符的奖金或红利。第二,由美国财政部任命一名特别代表,专门负责监管接受美国政府财政救助计划的公司高管薪酬状况。其主要职权是:审批公司的薪酬支付计划;审批公司高管的薪酬结构。对于薪酬结构不合理的公司,特别代表可以要求公司修改后重新提交;如果发现公司薪酬方案不恰当、不健全,特别代表有权否决薪酬方案并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使用一系列准则判定高管薪酬是否能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并保护纳税人利益。

第三,进一步实施美国财政部2009年2月4日颁布的财务救助计划关键重建法案条款。一是所有薪酬方案必须加入风险因素分析,并要求所有方案不能鼓励操纵利润;二是确保严格执行公司奢侈品支出政策,公司CEO和CFO必须能够证明公司高管的任何奢侈品支出都事先得到了董事会或有相应审批权限人员的许可;三是要求接受救助的上市公司股东每年举行一次针对高管薪酬的非约束性股东投票。

第四,设定额外高管薪酬和公司治理标准以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包括扩大高管薪酬信息披露范围,要求披露公司薪酬顾问情况等。

2.英国

2009年,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针对英国金融机构的薪酬分配准则出台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项总体要求和十项基准要求。总体要求是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实施和维护与有效风险管理相一致的薪酬分配体系。十项基准要求主要是:薪酬委员会是负责薪酬制度决策的主体机构;建立清晰的薪酬决策程序;针对长期激励计划的绩效指标;固定薪酬应占到全部薪酬的一定比例;对雇员报酬中绩效工资单元的评估应当体现长期的绩效等。2009年7月底,英国金融机构监管局在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了修订稿并于当年11月6日起开始实施。首批48家大型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开始执行这些准则,各银行和机构将以此为标准调整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并向监管部门提供可证实的资料证明其薪酬制度是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的。今后该方案有可能覆盖所有FSA监管的金融机构。

虽然我国与英美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些政策措施对我国的高管薪酬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优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建议

1.优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总体建议

(1)遏制道德风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高管薪酬的增长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据统计,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十年来增加了三倍,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正在不断拉大。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水平虽然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其增长也不容忽视。随着“天价薪酬”记录的不断刷新,我国金融机构高管,尤其是银行的高管薪酬尤为人们所关注。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的总体上涨,表面上看是由于金融业的业绩大幅上涨。然而我们都知道,2008年的金融危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什么部分金融类企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仍能逆势上涨?根据上文对我国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薪酬激励机制仍然以短期和中期激励为主,长期股权激励机制并没有发展完善。这样一来,高管薪酬的逆势上涨也就失去了合理性,我国高管薪酬体系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我国目前分配制度的总体方针是打破平均主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因此,上市公司高管的高额薪酬可以被理解为“多劳多得”。然而,实践中薪酬问题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还影响到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公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为此,应积极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问题;必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建立完善公司薪酬委员会。建立薪酬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公司薪酬计划方案,分析公司薪酬计划执行情况,并对高管人员的薪酬进行监督,最终对公司的董事负责。薪酬委员会的设立,从薪酬角度看是为了使各公司的薪酬制度能够更加趋于合理化;从董事会的职能上体现了其职能的具体化和深化;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则是完善公司制度的必要途径。

我国上市公司中90%的公司都建立了薪酬委员会,因此各公司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完善各自的薪酬委员会:第一,委员会成员应该具有独立性,不应该与公司或管理者有经济联系;第二,国外实践证明,委员会成员应主要由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担任。随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日趋完备,以上措施有助于增进薪酬实际方案的科学性、公平性,且对高管人员的权利具有一定牵制作用,进而维护了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

(3)建立完善薪酬管制体系。我国对高管薪酬的宏观管制机制还没有形成,只是在政策上要求企业成立薪酬委员会显然不够。高管薪酬的宏观管制范围应涉及所有上市公司,而非只是针对金融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央企高管限薪令”。除了直接对高管薪酬的金额进行明确限制的做法外,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如由政府任命特别代表专门负责监管高管薪酬状况、出台相关法律条款等。

2.针对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特性问题的建议

(1)国有上市公司。对于国有企业高管的“亦官亦商”身份,应加大对国企的改革力度:首先,要求国企高管在官员和职业经理人身份中做出选择,保证国企高管身份的独立性;其次,对垄断国企按行业平均利润征收暴利税后,再对高管进行绩效考核,划清高管经营能力和制度性红利的界限;第三,实现国企高管职业经理人的选拔机制,与非国企高管的市场选拔机制同步。2009年颁布的“央企高管限薪令”为国企高管薪酬体系发展提供了政策管制框架,使其薪酬体系的发展有了政策指导、方向更加明确,但其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方面需要完善:首先,“限薪令”应给出具体金额标准和制定具体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如基本年薪如何与职工平均工资挂钩,绩效奖金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以及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等;其次,应出台监管和处罚措施。对于违反“限薪令”的国企,政府不能任其发展,处罚措施有利于加大“限薪令”的执行力度;再次,应出台相关法律、政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企高管薪酬体系问题。最后,对于国企高管薪酬披露的“双轨制”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条例规定,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披露机制进行规范。

(2)非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主要问题为金融地产类公司高管薪酬过高,除了薪酬委员会应进一步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外,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缺乏政府管制体系。非国企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与国企一样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节。银监会应考虑将非国企金融高管薪酬纳入监管,这对解决非国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行业发展不平衡、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状况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关于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建议从遏制道德风险、建立完善公司的薪酬委员会、建立完善薪酬管制体制等方面入手;同时国有企业应加快政企分开步伐,加强国企高管薪酬管理、规范信息披露。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增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信心,促进我国经济更稳定、更均衡的发展。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北京语言大学与北京鑫元览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建的横向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田志明.13家房企高管薪酬逆市翻番[N].南方日报,2009-2-26.

②程亮.72家房企高管去年薪酬3.93亿,分红公司未过半 [N].第一财经日报,2010-4-9.

③傅颀.金融危机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的建议[J].财会月刊,2010,(02).

④郭婧.对规范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的几点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0,(01).

⑤“金降落伞”指雇用合同中按照公司控制权变动条款,对失去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补偿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杨小球,杨姝琴.高管薪酬的研究综述 [J].学理论,2010,(04).

[2] 邱明珠.探索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J].企业导报,2010,(01).

[3] 郭婧. 对规范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的几点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10,(01).

[4] 刘淑春. 美日高管薪酬激励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 商业时代,2009,(24).

[5] 宋彭.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症结及改革方向[J].今日中国论坛,2009,(01).

[6] 王培欣.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问题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2006,(06).

[7] 何欣.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29万,同比增长16%[N].中国证券报,2010-03-09.

[8] Jog, Vijay and Shantanu Dutta,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and CEO Pa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2004.

[9] Hall, Brian J and Jeffrey B Liebman, “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0] Murphy, K.,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SRN Working Paper, 1998.

[11] ALI.A and Zarowin. P, “The Role Of Earnings Levels in Annual Earnings-Returns Stud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30, No.2, 1992.

[12] Jensen, Michael C and Murphy Kevin 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2, 1990.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2篇

在许多企业,关键岗位员工的离职就意味着知识资本的流失。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半年前,谢先生加入某省级公司网络部。现在,他仍然觉得不能够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

谢先生的职责是网络故障处理,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处理故障的最优方案。但是他本人在这个岗位上没有得到正规的训练,而且他的前任也没有系统的总结供他参考,只有一些没有归类的文档,找起来很麻烦。因为工作效率低,经常受到领导批评,谢先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岗位。

谢先生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不少公司的很多部门都有类似情况。由于缺乏知识保留和知识总结机制,没有专人进行知识管理,整个公司的知识资产处于分散、不共享的状态,所以,关键岗位员工的离职就意味着知识资本的流失。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即实现知识获取、总结、共享、利用、再总结正成为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知识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是一个组织创造新知识,发现、获取、共享和利用现有知识以实现竞争优势的能力。知识管理使得公司能够更有效地定位、创造、分享和再利用它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其他关键要素的知识。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被有效地获取和以文字形式记录的知识,它很容易在“知识载体”如书本、文件、邮件、演讲和报告中展示出来。显性知识提供了足够的内容使得接收者可以不需要知识发送者的额外帮助就能理解。流程图和软件说明书就是显性知识的例子。隐性知识是较难被获取和以文字形式记录的知识,需要其他帮助才能理解。如头脑中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的典型例子,我们不可以直接得到,只有通过知识拥有者的语言表达,或者通过互动讨论、观察等方式才能有效获取或共享隐性知识。

评估知识管理能力

每个组织的知识管理状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具体进行知识管理设计前,需要首先评估知识管理能力。

我们使用完整的评估工具对一个公司知识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测评。该评估工具包括10个纬度:领导支持,知识战略,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考核指标,知识管理文化,员工知识环境,使用技术,知识来源,知识产生和知识利用。这一评估工具对每个纬度分为5个级别,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可以根据组织知识管理职权划分的不同分别进行评估:若组织的知识管理职能统一,则作总体评估;若不同部门有各自的知识管理职能,且各部门知识管理水平相差较大,则对各部门分别进行评估。

构建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估,企业掌握了自身的知识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为了弥补可能的关键知识的流失,企业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知识管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我们以A公司为例说明如何构建知识管理的战略、组织、流程、技术及知识管理的指导原则。

知识管理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

为了清晰描述战略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有清楚的战略目标,发现实施战略所需要的知识,揭示现状与战略目标间的差距。

每个企业都会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进行运作。业务战略可能来源于一个清晰、重要的决策,也有可能来源于一些小决策的累加。甚至有的企业可能是事后总结式――经过一段时间在市场中的摸爬滚打后才总结出什么是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但是不管策略形成的方式如何,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清晰、可执行的战略,这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很多长期生存的公司能够将业务战略与知识管理战略紧密结合,他们意识到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知识也是一种关键的公司资产和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对战略的执行至关重要。他们会问自己“为了构建和实施战略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我们知道了什么?” 和“竞争对手知道什么?”,以便了解自己的现状和差距,知道差距究竟在哪里――产品、服务,技术还是流程,明确需要采取何种行动去填补差距,据此决定哪些是企业的关键知识,从而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战略。

例如,A公司的业务战略是:围绕网络一流、业务领先、服务领先、服务优良、管理高效的目标,向世界一流通信企业迈进。结合上述业务战略,其知识管理战略总体目标被确定为:促进公司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全面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明确的知识管理组织

分工明确的知识管理组织是知识管理得以推行和良好运作的基础。一般的知识管理组织包括以下角色:

知识管理委员会:推动并规划企业知识管理。具体职责包括:制定知识管理总体规划;审批知识管理组织架构和项目计划;各部门高层协调知识管理推进中的问题等。

知识管理员:知识库管理,文档上传、分类、权限控制,过期知识归档,配合主题专家组织知识交流;收集本部门知识管理新闻等。

部门知识主管:培训部门员工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推动部门知识管理活动,协调知识管理员和主题专家在本部门的工作,进行知识管理的考核激励。

主题专家:负责本主题的答疑解惑;审核预备录入知识库的文档;组织召集主题社区的技术交流会;定期提出知识总结的议题;评估知识库内知识、标注过期知识、本主题员工能力评估等。

知识管理组织中的角色可以是全职或者兼职。知识管理初期,在人力、物力资源不到位,同时工作量也较小的情况下,知识管理组织可由兼职成员组成。随着管理体系的完善,IT系统的建成和工作量的增大,组织中的某些重要成员可单独设岗,如知识管理员。

设计知识管理流程,实现知识的抽取与利用

知识管理流程是以业务驱动力为出发点,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最终导向,从知识的角度设计的管理流程,其中包括知识的抽取流程和知识的利用流程2个子流程。

知识的抽取流程可以分为发现、抽取、组织和共享4个环节。首先,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新知识或累积现有的知识;随后确定并总结知识和知识来源,对其进行分类和存储,以便相关的人能够找到相应的知识。

知识的利用流程则分为访问、分析、应用和改进4个阶段,使用者首先访问知识库中已有知识或专家/员工信息,然后对比分析现有知识与既定任务,确定是否有可借鉴之处,随后应用现有的知识完成既定的任务,最终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形成新的知识。

公司不同部门的知识管理流程可能不尽相同,A公司在业务流程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下面是其实施知识抽取流程的实例:客户服务中心人员蔡某接到客户对网络优化问题的投诉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蔡某将问题和处理经验总结成文档;文档发送给主题专家审核,之后知识管理员将此文档根据客户种类,故障类型等进行分类;知识管理员将最终文档录入知识库,设定权限供相关人员共享。

知识利用流程一般如下:网络部故障处理人员李某遇到网络优化问题,按照“网络优化”字段搜索知识库,查到蔡某的文档;李某分析自己遇到问题的特点并与蔡某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共同点,可以借鉴蔡某的经验;李某按照蔡某的经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李某发现了更好的办法,并将自己的经验汇总,形成新文档,作为蔡某文档的补充,发送给主题专家和知识管理员,存入知识库。

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技术

知识管理可以通过某些媒介完成知识的抽取与交换,这些知识管理技术也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员工之间,员工与主题专家间的互动式交流。知识管理技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知识抽取技术和知识交换技术。

知识抽取技术侧重于与员工个人协作,获取隐性知识,并以一种更为明确和可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简单的书面文件或多媒体形式,其目标是以某种存储状态的形式保留员工个人的知识。知识抽取技术包括专家系统、主题专家面谈、事后总结和知识地图。

知识抽取技术的重点是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而知识交换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员工联系到主题专家。知识交换的设计用途是将知识搜索者和知识源集中在一起,这样,他们就可以交互、有效地共享隐性知识。这类计划使得员工个人可以讨论经验、参与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并贴身观察实际工作活动,从而弥补了公司知识的损失。知识交换技术包括实践社区、专家定位、同行协助、职前培训和培训。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措施;信息技术;策略应用;具体分析

1创新工商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

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已经开始迈向国际化发展进程,整个市场体制运行相对顺利。为了能够追赶上时展的潮流,我国已经将基本的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改变,向全局性发展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重大变革。目前基本的信息管理工作已经能够实现集成化处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现有工作的发展效率。新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袭来,现有的管理方式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此外,进行工商管理工作时,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效果,降低公司出现违规经营的情况,防止企业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重新设定了模式。但是工商管理这项工作目前的发展形势仍然与期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很多问题根本得不到有效地解决,长此以往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疲劳的发展状态。对于企业而言,基本的发展方向与具体应用模式存在紧密的联系。现有的工商管理工作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与发展速度。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工作后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啊管理水平,让工作人员们始终坚持服务第一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优化自身的本职工作,推动国家与社会的稳定进步。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要想取得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整个发展趋势进行适当的预测,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使其始终与科技水平达到一致应用性。目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化应用性,为了保证国家的基本发展目标,工商管理工作走上信息化应用技术这一举措至关重要,能够大大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2目前工商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工商管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就是管理宽度和不同层级之间的问题,这也是困扰管理工作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基本的设定目标过高,但是实际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基本的落实,很多企业内部的建设力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此外,大部分公司内的工商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少专业的体制进行管理,应用信息化相关技术就相对随意,实际发展过程中难以利用标准的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因此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基本的发展模式远远不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同时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相关问题,这些都是阻碍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现如今,工商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普遍忽视对整个工作的关注度与重视度,因此管理人员的工作思想与行为意识存在较大的差别。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很多工作人员从事工作时都抱着随意与投机取巧的态度,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与操作水平。这项工作并不能够单单脱离人工服务而存在,如果工作人呢元不严格就会影响整个工商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难以保证整体质量。另外,工商管理过程中缺乏合理科学的方法,难以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由于事件操作不当导致态势的蔓延,后期耗费大量的精力与物力,管理效率显著降低,严重者甚至会损害工商管理整体形象。

3工商管理快速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具体措施

3.1更新信息化设备,促进工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工商信息化管理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依托设备的力量。先进的设备是其发展动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应当将目标与精力放在更新信息化设备上,从此出发,更好地服务于工商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工商管理需求不断增大,因此我们应当紧跟社会脚步,坚持做好同步更新工商管理和服务两个分部门的信息化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先进水平,从而不断满足工商管理各项工作不断增长的需求,做好精细化管理。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工商数据,单纯依靠人工力量难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集成化处理,外加上传统纸质档案的储存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情况。信息化管理能够采用信息化储存管理方式,能够快捷高效的儲存工商数据信息。另外其还可以有效解,降低人工失误率,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情况的发生。

3.2更新工商管理各个部门的业务体系

各部门只有以信息为依托实现信息化运转,向标准看齐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完善整个部门的业务体系,确保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现实工作中,应当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实际研究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借助科技手段为企业发展助力。另外,应当及时更新数据调查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在既定计划下不断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3.3及时合理地协调发展道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新事物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检测期,工商管理部门应当具有先进意识,能够及时合理调整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协调总体发展建设与部门发展建设的关系、整体应用和总体改善的关系、各项工商业务和工商管理部门三大关系,从而立足全局,具有发展眼光,确保信息化发展的顺利进行。

3.4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应用水平

首先应当向社会广泛吸收优秀人员工。另外有意识地为员工提供业务执行与技术培养的锻炼机会,从而向工作人员不断渗透网络信息,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将其应用到工商管理中。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企业应当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第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被普遍定位为企业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将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笼统的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没有较好的区分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不利于实际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想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工商管理人才与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目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定位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程体系上存在不足。首先,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定位时普遍被定位为高级管理人才,造成了在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性。因此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显着的特色,课程体系形似性太大,缺乏一定的变动性,导致了培养内容与市场的不兼容性,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理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脱节是课程体系上的又一不足,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木有较大的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实用性,但是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中缺乏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但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导致了工商管理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职业岗位适应相对比较缓慢。最后,过于重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性知识,长期以来,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的只是灌输,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虽然课程丰富,课时总量膨胀,但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多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一对多的培养模式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题,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能力较差。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不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被培养对象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培养的管理人才多是机械式的“机器批量产品”。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第一,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多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上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理论型的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指导实践;而应用型的人才则需要管理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企业需要区别对待:“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前提,参考不同类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设置培养课程,形成“课程篮”。同时,根据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及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适用原则、够用原则。在学科教学上,“可以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注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设置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密切联系起来,并且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课程就爱哦学,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拓宽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实现多种技能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课程教学上尽量采取模块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学。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为主要依据,在专业技能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和规划管理、企业生产及运作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想联系,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计划培养。按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需求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其符合科学性、理论性、时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第三,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人才的自我创新意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有新鲜的血液促进企业的进步,才能与时俱进的走在市场的前端。所以,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观摩学习的机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理论渗透。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加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注重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在企业培养有计划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目标上,进行思路创新:以学科为基础,职业技能为主导,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最后,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岗位只能要求,有计划的培养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所需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和社会交往技能。通过以上人才培养路径的实施,培养出具备一定特色和较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并具有后继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和技术应用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管理上的规范化,还需要对其进行社会经验、信息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步伐,企业的发展才不会落伍。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

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5篇

你只见到我在报表上的锱铢必较,却没看到我管理上的审时度势;你有你的决策,我有我的算法;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在定量分析中埋头苦干,我可怜你在实际情况下束手无策;你可以轻视我们的才能,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财务,注定是条细致入微的锁链,路上免不了有所纠正和删改,但,那又怎样?哪怕被质疑,也要忠于自我。我是财务管理学,我为自己代言。

财务管理人员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就相当于链条对于自行车。一旦链条失灵,整个自行车也就无法行动。财务管理专业不仅注重培养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重点突出财富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旨在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财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基础、经营管理、会计实务处理、证券投资分析、项目评估分析、公司理财、金融管理等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求学期间,学生在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大学期间,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税法、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制度管理、财务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市场营销等。

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同时兼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当前毕业生主要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也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

工商管理:管“经营”

你只见到我指点江山的气魄,却没看到我读书报告的厚重;你有你的领域,我有我的体系;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终日埋头在数字中,我可怜你独守理论支架;你可以无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管理,是注定运筹帷幄的旅行,路上免不了有所偏离和失误,但,那又怎样?哪怕不被看好,也要挑战自我。我是工商管理学,我为自己代言。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_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

工商管理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基础上,偏重于用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对问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家和省(区、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鉴于该专业的学术体系完备,本科毕业后仍可继续进行企业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经济师的进修,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行政管理:管“组织”

你只见到外在的光鲜亮丽,却没看到背后的理论基础;你有你的流派,我有我的学科;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总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我可怜你空有理论架构;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行政,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烦恼和困惑,但,那又怎样?哪怕万千阻挡,也要执著向前。我是行政管理学,我为自己代言。

行政管理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已日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并具有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方面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由于行政管理专业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因此其专业课程涉及行政管理学、市政学、社会学、行政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行政法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分析、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行政公文与写作、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等各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上述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能力,能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政管理专业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行政组织和管理。政治学着重研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更具理论性,而行政管理专业则是更、具有实用性的科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虽然近几年,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但相信随着社会对行政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行政管理专业未来将更加美好。

人力资源管理:管“人才”

你只见到我挑选人才时的轻松从容,却没看到我甄选简历时的烦恼无绪;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标准;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轻视我总在和绩效作斗争,我可怜你却在其下痛苦不已;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天下。优化,是注定披荆斩棘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刁难,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达到最优绩效。我是人力资源管理,我为自己代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具备较强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等基本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并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人力资源规划、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

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人的工作已经成为赢得整个世界的前提,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开发,则成为一项关乎发展整个国家伯乐人才的重要工程。当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在动态的国内外人资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能够预测社会潜在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真实需要,灵活调整专业计划。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量为600多万,其中北上广居多,相对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就业前景十分明朗,收入也不错。

信息资源管理:管“信息”

你只见到我在后台系统的熟练操作,却没看到我在数据分析上的理论功底;你有你的钻研,我有我的刻苦;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在分析方法中埋头苦干,我轻视你在学术道路上浅薄不堪;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信息管理,是注定与数据为伴的旅行,路上少不了枯燥和烦恼,但,那又怎样?哪怕被忽略,也要坚持到底。我是信息资源管理,我为自己代言。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它由原来的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而成,强调管理、经济、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和交叉。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