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元素

民俗文化元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元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元素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第1篇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满世界都一样的建筑形态和着装风格已为人们所厌倦,地球村的视觉同一化被重新审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弘扬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设计文化,努力发展自己国家(地区)的民族艺术。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文化的普及,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们向往现代化都市的时尚品位,同时也尊重并热爱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如何将两者很好的融合,玩味民族时尚,以满足此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成为设计师的崭新课题。

1中国民俗文化元素设计与应用的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民俗文化在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多数集中于汉族、满族的“大中国”文化,鲜有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而随着地方经济的崛起,应更有针对性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其相关设计中,服务地方经济。

常见的传统图形设计手段是将东西方文化元素混合使用;将中国图形元素摆入纯粹的现代版式或构架中,以作为装饰;中国传统的版式和构成形态的改良式应用;或将中国图形元素进行各种视觉效果处理。这些设计手段将原本“土气”的中国形象重新打造为或新奇或更美观的新形象,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设计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眼光也在提升,现有的设计手段已经普及而不再有新意,中国民族设计需要有新鲜的理念注入。

2外国民俗图案设计借鉴

(1)日本的“双轨制”设计制度与民俗图案应用。二战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二战后,为保护大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日本实行“双轨制”设计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本国传统的服装、陶艺、建筑等采用传统的方式延续,设计风格清雅自然,渗透出浓厚的东方神秘情调;对现代的工业产品则受德国包豪斯的影响,是完全的现代风,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和高科技元素。同时在几十年的积累中,日本的现代设计也形成了小、巧、轻、薄的独特风格。其实日本早期设计发展的状态很像中国设计的现状,日本曾经走过的路也是中国正在走和即将走的路,而且由于两国都属于亚洲同一文化圈,在具体的民俗图案设计和应用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2)源于非洲土著的流行色彩和服装设计。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它多彩的颜色。非洲的图形绝大多数使用几何形态,并且追求图形的手绘感、不规则感,以体现其自由、奔放、随性的性格。近几年国际上流行非主流风格的、带有少数民族元素的设计,非洲图形就是其中一个案例,它被应用到服装、装饰品等设计领域。非洲的色彩也带来了全新的配色体验,例如棕色与天蓝色的搭配灵感就来源于非洲棕红色的土地与蓝天。非洲的色彩比对炽烈,配色繁复,大大挑战了主流的色彩审美观念。非洲民族风的流行启示我们:不要一味地迎合主流审美,而应该自信、大胆的表现本民族的风格个性,提出新主张,引导新一轮的潮流,才能在潮流舞台中占据一席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3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以壮族民俗为例)

(1)壮族的魅力。壮族是世代居住在广西的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由于地势偏僻而封闭,加上自唐以来各朝代对其实行“以其故俗治”“以夷制夷”的包容政策,壮族能够一直保留着浓厚、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民族风习,形成了性格鲜明的文化特色。

(2)壮族的图形纹样。壮锦:壮锦是“四大名锦”之一,其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铜鼓:铜鼓最初是壮族人用于指挥军队作战和传讯的工具,后来逐渐被用于祭祀、娱乐活动,作为“重器”之一,成为财富、权力、吉祥、和谐的象征。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同样表达了壮族人对自然的崇拜。

(3)壮族的色彩。在壮族传统艺术中普遍使用红、蓝、黄等三色,还使用黑色、绿色、白色等色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如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如以黄绿配置,则艳丽动人。

总的来说是以少见多,纯朴中见丰富,素雅中见多彩,对比鲜明强烈,显示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素的性格。

4民俗元素设计的新尝试

本人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除了现有常用的那些传统纹样设计和应用手法能否在创新。以下是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宾馆”视觉形象设计案例和部分设计单品,总结出的在民俗元素设计上的一些新思路。

(1)在民俗中玩味国际符号(以壮族为例)。经常看到设计师喜欢用一些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符等国际符号来做一些排列组合,如果将这些国际符号按照壮锦上的纹样来排列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结果是让人惊艳的。这些全新的图形既有民俗的影子,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趣味性很强,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奇的心理。

(2)民俗形象的几何化。民俗形象的几何化即指用绝对的几何线条重新描绘民俗物品的形象,会得到全新的视觉形象,既保持了地方风情又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本人在给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宾馆”的视觉形象设计方案中也使用了这种手法。这是广西民族大学附属的一家酒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客人多为追求时尚,求新求趣的大学生、年轻游客等。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宾馆已经意识到旧的品牌设计已经无法承载宾馆的形象,遂要求设计出既能反映地方文化又能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新形象。

标志的形象是由壮锦的边饰纹样提炼、变幻而来。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壮族的民族特色。标志设计整体简洁大气,同时具有地方民族特色。

木棉花是壮族民族精神的体现,当地叫作“英雄花”,用它作为企业的象征纹样最为合适。将标志主体形象进行丰富、变化,得到几何化的木棉花造型。

这一系列象征纹样是通过对由标志变化而来的单元形进行多种模式的排列组合,得到与壮族服装边饰风格一致的装饰纹样。主要用于边角的装饰和周边产品的设计。

5总结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61-01

一、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亟待创新的形式

民俗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广大民众所形成的长期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在不断的约定俗成中总结、创新、演绎成时代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民俗集中体现着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文化心理,传统文化与民众的文化心理伴随民俗的传承不断地强化。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区域地貌及生活习俗差异较大,且历史久远,因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原地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种类繁多,经历千百年变迁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风情。伴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变革,不少民俗文化缺乏活力,有的甚至濒临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与创新,是目前中原地区民俗文化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娱乐化体验传承中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休闲消费的角度看,人们正处于从传统以维持生存为主的用品向追求文化精神产品的转型期。现代人的消费重点已经由购买有形商品转移到无形的能够感觉舒适和快乐的服务,从花钱买东西到花钱买“感觉”。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人们在休闲、消费和感官满足中接受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娱乐休闲经济是一种体验型经济,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代替有形资源,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财富相协调的和谐经济形态。以娱乐化体验的构建为核心的营销模式,是以满足人性回归为出发点,不仅能有效地满足人性的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拉近消费者距离的有力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视角。

就民俗文化而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发展趋向:一种是作为文化遗产来对待,注重其原生态、原汁原味,强调文化生态平衡;另一种则是将民俗文化视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强调借助新的文化形态和现代传媒方式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将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态的形式构筑的体验形式。经济文化技术的变革对人们生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在结合自身优势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营销,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模式,通过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娱乐式体验来塑造、传播与提升我省民俗文化,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娱乐化体验研究内容

本课题试图以中原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下,探索传承民俗文化的创新型途径。结合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将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理论的作用机制、传播方法应用其中,针对性的得出科学、可行的建议,以期实现“以娱乐构建体验,以体验传承民俗”的传承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想。

(一)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大众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娱乐化体验营销的相关概念。通过查阅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从各个理论角度挖掘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模式。

2.文献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书籍、期刊、文章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著作、相关研究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以及档案资料的研究,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定义、源流、分类从理论角度系统界定。

3.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对现有的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归类,根据娱乐化体验营销的核心,挖掘适于文化推广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大众的娱乐休闲需求的变化及趋势、对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为体验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议。

4.案例研究。本文在论述中以案例研究法为辅助,其一,对众多体验营销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整理;其二,分析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的案例。通过对搜集的数据、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研究,得出适于中原民俗文化特点的具有可行性的娱乐化体验模式,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建议。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选取娱乐化体验营销的视角,研究主题紧扣中原民俗文化传承的核心,形成五大板块: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和大众娱乐需求的调研->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研究。

1.课题基本概念及关系梳理:

梳理娱乐化体验的相关理论,对娱乐化传播、体验营销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构并完善“娱乐化体验”的概念,丰富其内涵,对实际操作更具指导意义;对民俗文化的源流及发展状况进行文献调研,形成对民俗文化的整体观。

2.中原民俗文化的实地调研:

其一,对中原民俗文化进行客观的考量和分析;其二,针对目前处于活跃状态的民俗文化调研,分析其优点与特点;其三,针对大众娱乐体验需求调研,发掘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民俗文化类型。在实地调研中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如拍摄、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的进行研究。

3.娱乐化体验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机制:

根据调研结果,探讨娱乐化体验如何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作用,试图从理论层面寻找中原民俗文化适于娱乐化体验发展的深层原因。

4.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构建:

依托体验营销的理论、具有影响力的活跃状态民俗文化案例分析、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质及大众的娱乐体验需求,构建适合中原民俗文化的体验模式,提出具体策略。

5.中原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模式的案例实践:

选取具有普适性的中原民俗文化具体类型,对模式的应用进行验证。

四、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新

1.视角创新。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而非传统的文化遗产为研究视点,发掘它的可变性及传播形态的可能性。

2.思路创新。提出娱乐体验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方案创新。从大众娱乐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及衍生资源进行归纳和梳理,发掘具有可塑性的视角。

4.理论创新。提出适用于中原民俗的娱乐化体验模式,探索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机制。

五、研究价值

从娱乐化体验的视角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而言较有新意。首先,娱乐化体验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理论视点,它是基于娱乐化传播与体验营销理论的结合,后者提供可参考的营销构架,前者提供娱乐基因、娱乐元素、娱乐形式以强化受众的娱乐心理需求,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尚未成体系亟待探索。其次,人们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变,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用现代化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传承标志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民俗文化,娱乐化体验满足这一需求。第三,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化、历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娱乐化体验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中原民俗体验营销理论与应用上的不足,对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思路也有一定扩展作用。最后,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及娱乐需求为前提,发掘民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迎合大众娱乐的天性。用娱乐体验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为尘封在记忆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时展的跃动的活力,具有极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体验式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谢新洲译.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第3篇

一、邕宁壮族八音等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所谓“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D、铙)、石(磬)、丝(琴、瑟)、竹(箫、})、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恰)八类,即八音。邕宁壮族八音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乐器组成,曾受“广州八音”文化影响,后又吸收了邕剧、壮师剧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步演变成今日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为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有“八音一响,喜事连连”一说,可见该艺术形式在当年的流行盛况。1983年,邕宁县文化局组织文艺专干深入农村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对壮族八音这一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加工,组建起以农民为主的百人“邕宁农民八音队”,形成了更具浓郁民族气息和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师公“岳”鼓、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另外加入壮族人民喜欢唱的壮族山歌“嘹”调、彩调、采茶调等,在单纯吹打表演的基础上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师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并在演奏内容上创作了一批热烈欢快的新曲目。此后,邕宁农民八音队每年都出现在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上,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和当地百姓,还应邀参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迎宾和表演活动,在中外嘉宾心目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如今,邕宁壮族八音已经成为邕宁的“文化品牌”。

尽管邕宁壮族八音等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在政府层面受到了格外的保护,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民间艺术与当代的年轻人和孩子都有相当的距离。

二、在艺术教育领域融入民间民俗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广泛搜集邕宁民间文化中的艺术素材

为了把邕宁本土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我们的园本课程,我们两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民间采风等方式,收集到大量民间民俗音乐的音像及文字资料,包括一些邕宁原生态的山歌、歌谣、舞蹈等。我们组织教师走访邕宁区文体局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邕宁各地特有音乐形式的传承情况;走访邕宁区花婆节研究会,了解花婆节节庆活动内容;前往邕宁区最负盛名的“八音之乡”――蒲庙镇那路村,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壮乡八音传承培训基地那路小学调研、学习,并走访了壮族八音第六代传人黄才定老人;到“嘹山歌之乡”新江镇那蒙村,在那蒙完小向素有乡村百灵鸟之称的潘碧清老师了解、学习嘹山歌的知识和唱法;等等。

每年一届的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更是我们学习采风的良机,每次我们都会派老师去现场观摩、拍照、记录。

(二)选择适合的素材,融入艺术领域园本课程

保育院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中。本土的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本土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艺术都是适合幼儿的,关键在于幼儿对它们是否熟悉和感兴趣。如果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便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唤起幼儿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1.音乐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首先挑选那些幼儿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素材,直接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如白话歌曲《大西瓜》《花婆送福》,嘹山歌《星星》,白话童谣《团团转》《点虫虫》,舞蹈《鲤鱼与白鹤》《蚂y舞》等。这些音乐作品,内容生动,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如:嘹山歌《星星》是用方言演唱的,歌词诙谐有趣,歌曲旋律中透着民间艺术的特有魅力;舞蹈《鲤鱼与白鹤》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鲜明,表演者的表情诙谐有趣,舞美造型独特、新颖。其次是筛选、整理、改编一些成年人所参与的、稍显陈旧或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艺术活动素材,使之更具时代感,更易于被幼儿接受。如:民间流行的《花婆送福》歌曲原来的歌词较长,幼儿不易理解和记忆,旋律也不够美,我们从中截选了一段幼儿易于理解和演唱的词、曲,稍加改编,使之有说有唱,非常适合幼儿演唱,深受幼儿喜爱;大班舞蹈《鲤鱼与白鹤》是根据邕宁区百济乡一带的一个传说故事改编的,原来是成人舞曲,音乐旋律多变,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我们先从舞曲中截选了一段快慢分明、生动有趣的音乐并稍加编辑,再简化原来的舞蹈动作,配上鲤鱼和白鹤的动作,改编成了幼儿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幼儿舞蹈。这样的舞蹈编排工作,对专业的要求较高,但我们依靠集体的智慧,总算小有收获。

2.美术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选编了那些幼儿易于接受、有助于提升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课程内容。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春牛》,引导幼儿用莲藕、杨桃等材料给春牛设计花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之后,把自己制作好的春牛舞起来,合作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

(三)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创设环境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营造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我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

1.在特定区域创设兼具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双重功能的互动式环境。我们巧妙利用楼梯、走廊、墙面、门窗和房梁等空间位置,布置了大量含有邕宁民间元素的手工艺术作品,有春牛五谷庆丰收图、竹匾花婆脸谱、农家小竹楼图、布艺画、蓝印花布、泥塑、创意草帽、创意蒲扇等,为幼儿营造一种民间艺术的氛围,丰富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此外,我们还在幼儿园的创意空间提供了竹筒、稻草、五谷、布艺、竹匾、蒲扇、灯笼、草帽、藤艺、石子、种子、树叶、瓶子、纸筒等材料,让幼儿与环境中的材料充分互动,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自主绘画、剪贴、拓印、编、捏等方式“创作”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力。我班乐乐一直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动手,说自己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个丰富的创意环境中,他主动选择喜欢的石头进行涂鸦,涂得很专注,作品完成后还很兴奋地拿给其他小朋友欣赏,并慢慢爱上了美术活动。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教室里画画时喜欢模仿别人,在创意坊欣赏了别人的艺术作品后,竟脑洞大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了。

2.在开放式区域为幼儿的艺术创作体验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把民俗音乐室创设成开放式的活动区。每个星期、每个班级都会有一至两次的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在里面选择喜欢的活动区角,自由地舞动、吹打、唱跳,分享快乐,提高自信。我们的“民俗音乐室”以“邕宁八音文化”为主线,通过图片、墙饰等把邕宁民俗文化如《水上婚礼》《壮乡歌舞乐》《抢花炮》《龙狮庆丰年》等展现出来,让幼儿进到音乐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民俗音乐室,我们还创设了“小小音乐室”“妆扮区”“龙狮庆丰年”“壮乡歌舞乐”“表演区”等几个区角,每个区角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妆扮区”有各种民族服饰、现代服饰、环保自制服饰和化妆品,“龙狮庆丰年”区有大鼓、竹筒鼓、锣、镲、唢呐等乐器以及我院老师自制的竹龙、纸龙、狮子、春牛等音乐活动材料。

3.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本土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将本土音乐融入各年龄段的早操,配合体育老师创编《簸箕操》《铜鼓操》等;利用晨间、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民间民俗歌谣、乐曲等;亲子运动会上运用自制的“纸龙”“布龙”“竹龙”“牛头”“狮子”等道具开展《龙戏珠》《舞春牛》《狮王争霸》等游戏活动。

最后,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到本土的特色民俗活动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如一年一度的“花婆节”活动极富地方特色,我们会告诉家长带上幼儿,让幼儿实地欣赏独特的民间表演和民间趣味竞技活动以加深认识,再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去再现“花婆节”的热闹景象。

(四)开发适合的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

《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遵从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以邕宁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兴趣,发展幼儿人格。

1.音乐教育要用音乐打动和陶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将本土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表1为我院大班“舞蹈《鲤鱼白鹤》”的活动教学案例。

2.美术教育可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如:结合邕宁八音文化艺术节我们设计了“我的小铜鼓”手工装饰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铜鼓,知道铜鼓是八音艺术节的主要乐器;农历三月十二是邕宁传统的花婆节,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漂亮的花婆脸谱”绘画活动,初步激发幼儿对花婆文化的兴趣,将花婆“乐施好善,济贫扶困”的精神植入幼儿的心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上有个花灯会,我们便设计了一个亲子“创意花灯”手工活动,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传播环保理念;结合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我们设计了“五色糯米饭”手工撕贴活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庆期间,我们设计了“创意龙”“春牛”“我的小花炮”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便于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表2为我院美术教研组开发的系列民俗文化美术课程。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第4篇

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带有象征性和传承性的特征,成为了民族的一个标志,产生于农耕时代的《走马民间故事》,其繁荣的场镇文化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摇篮。将《走马民间故事》应用到动漫中,是一种极为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保存和传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动漫;传统民族元素;走马民间故事

我国的动漫产业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国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上也逐渐趋于国际化,为了体现我国的动漫特色,因此在我国的动漫作品中,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这样在传播和宣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深深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更能彰显我国动漫作品的特色。可谓一举两得。国外许多的国家也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具有本族特色的民族元素,这也说明民族文化在动漫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因此,要想使我国动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也必须使动漫设计体现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这样也能推动我国动漫发展。

一、《走马民间故事》:农业时代驿道上的故事

重庆的《走马民间故事》是产生于农耕时代驿道上的故事,其传播的温床就是繁荣的场镇文化,驿道上的故事是草根文化与外来文化复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故事,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曾经是古巴国的中心地带,后属巴县辖区。巴人勇猛善战,能歌善舞文明于世,其中春帖、楹联、龙灯、狮舞、车灯、连箫、高跷等民间文化活动源远流长。由于各路客人各自交流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后来逐渐成为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这些人都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耳濡目染,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外地的民间故事不觉地转化成了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并且将其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民间故事不仅是农耕时代人们传播见闻见识,道德规范,以及表达信仰的载体,也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场镇自然成为了传播民间故事的中心。走马镇位于重庆西部的长江河谷丘陵地带的缙云山尾端的山脚,村庄分布在谷间低地,生产活动也相对富有。走马镇车水马空,相对繁华,成为民间戏说,讲故事、评书等活动的中心,走马镇与走马故事共同发展,走马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括故事、神话、传说、笑话、寓言、民间歌谣等,蕴藏着厚重文化信息。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民族元素在动漫中的应用

1、民族元素在动漫角色的塑造上的应用

绘画、雕塑、建筑、服饰、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洒脱的书法、生动的水墨画、应物象形的雕塑、宏伟壮观的建筑群等,为动画片提供了许多造型元素。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必须要求作者充分体现其艺术性,所以创作者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而又全面地要让其故事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特征。如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充分地运用了夸张的脸谱造型,以及京剧表演中人物的服饰,使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彰显了民族个性,带给了观众很深的印象。《功夫熊猫》中,选用中国国宝级的动物大熊猫作为动画片的主角,并且完美地将中国的传统功夫与熊猫结合在一起,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从而,我们可以总结出,为了使动漫取得成功,就必须将中国元素充分应用在设计中。

2、民族元素在动漫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要有特色的动漫造型,精彩的动漫场景也十分重要,因为,突出的场景能够加深观众对动漫的印象。对于动漫场景的设计,一定要更好的烘托出故事情节背景和人物造型,只有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凸显整个动漫的风格。我国的动画片《宝莲灯》,加入了我国壁画和古建筑等特色,该部动画片的场景极具民族特色,与其中的人物造型交相呼应,使其更好的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功夫熊猫》中在片头也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中国的剪纸艺术,在场景中表现中国的山水特色,很快地将观众带入了影片的氛围中,也能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艺术氛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独特的元素魅力有利于塑造动漫中的场景,这样能够增强影片的效果,使其更具吸引力,还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

3、加强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成功的影片,都将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灵活地结合起来,设计出来的真实而又饱满的人物,都是通过运用三维动画等技术,加深了画面的清晰度,画面表现出来的质感和营造的氛围,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感,通过建模的技术,让动漫中人物具有更多的真实感,人物中皮肤,毛发等都更近的接近真实的实物。在场景制作上,更是运用高科技的计算,使得画面中的空间具有层次感,可视性和真实性。将二维画面转化成三维画面,将静态呈现出视觉上的动态化,其中的动作也化复杂为简单,更具有画面效果。

三、动漫艺术与民间故事的契合

20世纪初诞生的动漫艺术集合了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建筑、戏剧和电影这七大艺术门类。经过大约一百年的发展,动漫艺术开始像人们展现其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特性,其完美的表现方式能让动漫具有无限的魅力,还能启发人们的创作思维。动漫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虚拟出来的,它的形象也大多运用夸张的手段进行塑造,更多的是其象征的多具传奇色彩。动漫艺术与电影不同,它并不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真实性,而是人们通过想象和虚拟重新赋予其生命和意义,也就是说,动漫更多的在于人们的想象力。恰好,民间艺术大多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都来自于人类的一些信仰或者内心中的美好愿望。民间故事为平凡的生活中增添了许多色彩,民间文学通过偶然、巧合、夸张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因此能将故事的真实性和传奇性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能体现生活气息,又能使故事离奇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动漫与民间故事有着共同的虚拟性和传奇色彩,因此为二者能够良好的契合打下了基础,民间故事给动漫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同时,动漫也更好地对民间故事进行传播。

四、结束语

在以后的动漫设计中,应该要把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更好的应用于其中,而且要与现代技术进行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丰富动画的视觉效果,还能给动漫注入新的活力,巧妙地将传统的民族元素应用到动漫中去,还能给我国动漫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虽然我国动漫还处于不稳定的转型时期,但是这一做法不仅能够促进动漫的发展,还能更好地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者:杨凡颖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民俗文化元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 特色 特质

中原民俗的类型及特点

中原民俗文化表现为民间生产、民间生活、民间社会、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武术等几方面。①总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二、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三、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岁时节日、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就中原民俗的特点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世俗性。世俗性表现在“敬畏”、“感恩”、“祈福”与“戏谑”。世俗性表现在“敬畏”。首先体现在对“自然”法则的敬,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这种态度还体现在对英雄人物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敬上。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说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而“敬”的基础是“畏”,这在民俗的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祭灶(腊月二十三)民谚:“二十三,祭灶官。”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为他饯行,带有贿赂性质,希望他上天说好话。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个灶神更倾向于向天帝打小报告、说坏话,所以要粘住他的嘴巴。这与其说是敬,不如说是畏。再如对祖先的敬,在民间意识里,祖先升天后,已变成自由之鬼,对祖先的敬首先是害怕他们重新回家祸害存世之人,其次才是希望他们保佑家人。这还表现在民间生活及各行各业的信仰和禁忌中。

世俗性表现在“感恩”。民间对祖先的祭祀不能都看做是封建迷信,这里面包含着人对先祖的一种感谢和思念的思想。“祖有功,崇有德”,效法的祖先,既是人,又是神;要敬的天,既是神,也是祖。

世俗性表现在“祈福”。民间对自然、鬼神、英雄、祖先的祭祀,最终目的是祈求他们对当世之人护佑。所以,子孙满堂、五谷丰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祈语都是这种思想最好的表达。

最后,世俗性还表现在“戏谑”。人们对鬼神的相信程度不一,所以对鬼神的态度也是复杂的,除了敬畏、感恩、祈福外,好多时候还有“戏谑”的成分,即调侃。上述用祭灶糖送灶王爷也有这个意思。另如豫南的“蚌壳舞”对河蚌仙子的,“鬼摔跤”对鬼形象的刻画,“盘叉舞拉秦桧”中武士对秦桧夫妇的戏弄,等等。

世俗性还表现在通俗化。这主要体现在民间曲艺方面。一般来说中原的民间故事都有“皮薄”、“肉厚”的结构,鲜活的人物形象,淳朴、厚重、爽朗灵巧的艺术风格以及大众化的语言。②

渗透性。中原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变革,随着民族融合、人口流动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族群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原民俗文化渗透力极强。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中原的民俗文化向外辐射,影响到全国,往往风行全国。随着历史的变迁,全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中原民俗文化对周边更远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例如,历史上中原人的数次大规模南迁,中原民俗对广东、福建乃至台湾地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中原传统习俗的痕迹。现在台湾民间的婚礼和葬礼仍然遵循中原古代礼制的传统。春节等风俗唐宋时就影响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邻邦。在现代,随着国际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春节等风俗不仅在华人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已经超出了华人社会。③

鲜活性。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

首先,从正面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在民间,深藏着博大深厚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数中华民俗文化。二是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恢复传统民俗,因为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延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三是可以教化人心,匡正风气。作为惯例的民俗是法律的基础和补充,社会治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譬如春节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涵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文化所尊奉的“五伦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倡导传统节庆的弘扬,对于尊崇人伦观念、规范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调适群体生活、提升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作用。④

同时,弘扬民俗文化具有捍卫国家文化和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话语权的功能。当韩国把源自中国的“端午祭”在联合国注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引起了国人的激动情绪。我们的文明不能被西方的文明一一代替,在面对世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维护我们国家、民族的“软实力”,维护我们的文化身份、生存权和发展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与世界的平等对话。⑤

弘扬民俗文化还具有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韩国“端午祭”已经成为江陵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西方的圣诞节所带来的商机也十分惊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与演艺、旅游、商贸本来有着天然的嫁接基因,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⑥

其次,从负面说,现在中原民间对鬼神的信仰及各种禁忌仍然很多,这给各种和不科学的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必须以健康的方式加以引导。

中原民俗的文化特质

从文化的角度,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根文化”、规范化和诗意追求的特质。

中原民俗的特质之一就是其“根文化”。中原民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也最完整,这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因。无论中原民俗文化散落到各地后受当地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表现形式有什么变化,但它的核心文化要素和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

中原民俗文化的另一个特质就是规范化。中原民俗文化影响着华夏民俗文化,也影响着华夏主流文化。反过来,华夏的主流文化也在中原的民俗文化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和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是不同的。民俗文化本来更多体现的是情趣化,但中原民俗除了情趣化外还体现出规范化的特质,尤其表现在婚丧祭祀礼仪中。比如婚礼中的“六礼”,丧礼中的“卒、殓、殡、葬、祭”都把“礼”和“孝”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另外如年节祭祀中,女人不可参加,把“男尊女卑”的思想贯彻得很彻底,至今一些地区还是如此。

中原民俗文化的第三个特质是诗意追求。例如,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粗犷豪放的线条、夸张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对称的构图,可以看到中原人民对美、对情趣、对平安、对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而其淳朴、厚实、健壮的风格则表现了中原人民性格的内涵;从许多民间曲艺、民间游艺、民间话语可以看出,无论是身在太平,还是在遭受劫困,人们都能保持乐观、从容、幽默的风格,表现出超越痛苦、娱乐精神的风度。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历史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原人民历尽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本文为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八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B510]

注 释:

①张振犁、陈江风、任骋:《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高梓梅:《河南民俗与地方曲艺》,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③④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⑥民文强省课题组:《中原民间文化资源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