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办不断加强上下协同配合的力度,扎实开展涉众型金融领域矛盾纠纷排查,主要针对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

互联网金融纠纷等矛。2019年1至12月,总共排查13次,配合区排查“扶贫基金101”、“团贷网”2个涉众型金融领域风险,涉及人数约90人。为做好我镇涉众型金融领域矛盾纠纷工作,守住不发生涉众金融群体维权事件出现的原则,先后制定了化解处置方案和稳控应急措施,成立综治、南庄派出所、城南派出所应急专班落实人员稳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

二、工作情况

(一)强势宣传、大力推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加强全民参与防范化解涉众金融领域工作,我办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警示活动,联合南庄派出所、城南派出所先后在先后在紫南村员工村、南庄消防公园、南庄镇文化中心、湖涌村委会市场、万家乐广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展宣传活动14多场。

(二)开展走访排查工作,加强防控打击力度

今年以来,我镇不断加大对涉众金融领域参与人员的排查摸底的力度,努力健全基层防控网络,努力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我办会同派出所、村(居)委会等相关单位对全镇“扶贫基金101”、“团贷网”采取多次明查暗访,边查边控的的摸底排查工作,深入到基层第一线,针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员的职业、家庭、工作性质、思想动态,有无参与外地组织涉众金融维权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全面掌握人员活动动态。对企图参与外地维权组织人员,我办积极配合开展工作,联同禅城分局国保大队、南庄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对该重点人员进行了约谈工作,敲打稳控确保人员不出镇。

(三)加强回访的力度,巩固教育转化的成效

在脱离化解涉众金融组织的人员,仍有可能会面对组织人员的攻击、污蔑短信、电话,仍有可能会遇到组织人员的劝说、拉拢而再一次误入非法集资行为。为此,我办为巩固教育转化的成果,对已脱离化解涉众金融组织的人员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加其微信,与其成为微信好友。

(四)成立工作专班,做好应急处突工作。

镇综治、公安派出所共同成立工作专班,信息联通无缝对接、协同作战形成合力。通过落实工作专班全面统筹督导,镇村两级、综治及派出所双部门同时落实24小时全面“人盯人”防控措施,确保人不脱离视线。组建一支20人镇劝返工作队伍,确保关键时刻能将重点人员劝返并稳控在本地。工作专班成立以来配合市、区排查稳控行动5次,核查稳控镇内人员约17人,出动车辆共10车次,合共出动人员约100人。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扶贫解困工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和“四权分离”制度,兑现2013年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833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61人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奖励对象目标人群352户扶助及奖励金210.18万元。2014年确认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892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64人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奖励对象目标人群392户,12月份将兑现奖励金及扶助金。

2、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开展包虫病病情调查人数累计为8500人,完成率130.77%;开展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14人,完成率116.67%。

3、医疗卫生工程。一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5.75%。二是完成4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该项目已与村级活动室合建目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率400%。三是免费向123对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其中农村114对,完成率103.64%,城镇9对,完成率112.50%。

4、民生实事。一是继续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县人民医院和县民族医院先后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完成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草药、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全部零差价销售,严格控制药品金额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实施以来让利患者金额达248.5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覆盖率100%。二是启动实施免费婚前体检项目,积极开展婚前体检宣传动员工作,在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免费为72对拟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当事人进行婚前体检,完成率102.86%。三是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累计375人,住院分娩率94.75%,补助资金18.75万元;免费为农村孕产妇及准备怀孕和怀孕3个月内的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累计759人。四是协助州人民医院到各乡镇开展白内障筛查工作,完成筛查贫困白内障患者778人,其中符合手术指征70人。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新农合参合率99.01%;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目前管理高血压患者5453人,管理糖尿病患者1422人,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29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5597人,孕产妇健康管理535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2342人。四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五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分级医疗诊治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转诊。

2、项目建设情况。一是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48万元,新建住院部大楼及附属楼9180.6平方米,该项目已主体完工进入内部装饰阶段。二是县民族医院建设项目,进入一层修建阶段;三是冷碛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四是德威乡卫生院、岚安乡卫生院、泸桥镇中心卫生院业务和生活用房建设项目已主体完工进入内部装饰阶段,预计2014年12月完工。五是县疾控中心包虫病实验室及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进入地质勘查及初步设计阶段,今年7月县疾控中心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及食品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

3、人才工作。一是“阳光天使”招聘情况。2014年考核招聘人数6名,考试招聘人员5人,完成签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协议1人。实施人才强化培养计划,选派74名专业人员分别参加省、州组织的专科团队、岗位培训、临床进修、岗前培训等人才培训。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4人。二是对口支援情况。今年我县接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医务人员11人,干部8人,县人民医院选派1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冷碛镇中心卫生院。对口支援医师在基层累计诊治群众16871人次,开展示范手术44台次,开展新技术项目16项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936人次,我县安排业务骨干医务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30人次。三是柔性流动服务情况。今年全县共组建医疗队73支、派出医务人员累计415人次、义诊患者8659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7万余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4万元,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93人次。

4、继续实施人口计生“五大工程”。一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巩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成果,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县计划生育定点免费机构开展计划生育科技服务7952人次,实施计划生育各类手术1145例,上门咨询7952人次,门诊咨询7952人次,发放避孕药具2800人次,“三查”7086人次,生殖道感染疾病检查860人次,随访6160人次,无引产、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发生,开展计生服务巡回下乡45次。切实加大药具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计划生育药具特色服务窗口建设工作。药具应用率达91.7%,有效率达100%,随访率达99%。二是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巩固生育文化大院、中心户等建设。抓好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共发放卫生和人口计生各类宣传资料近3万份。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活动6次,开展计生政策法规、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宣传咨询11000人次。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95%,群众知晓率达95%,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率达90%。三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四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启用“计生通”项目,全面完成人口计生计划。全年总人口68414人(10个乡镇),出生人数569人,出生率8.32‰,自然增长率为3.61‰,符合政策生育率95.96%,死亡率4.71‰,综合节育率为87.07%。全面核查清理人口数据,统计数据准确率和全员人口信息主要项目准确率均达到90%。五是构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村的指导,落实基层群众自治规范,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不断完善社会监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三)特色亮点做法。

一是全面加强各医疗机构班子建设,对所有医疗机构班子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二是全面实行乡镇医务人员包村,主动上门服务。三是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开展医务人员技术大练兵活动。四是公共卫生健康体检整合资源,上门服务。五是对全县医疗机构设备进行清理,全面调剂,保证设备全面运行。六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明显减少,由于县财政拮据,根本无力全额承担配套的专项补助资金并承担兜底责任,再加之基本药物统一采购过程中存在部分中标药物厂家因无利润常常缺货和配送不及时,部分群众反映个别药品价格甚至高于药店销售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度的有序实施。

(二)人员编制不足。机构合并后,县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核定行政编制12名,工勤控制数1名,较机构改革前行政编制数减少5人,工勤编制减少2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现有编制6人,较机构改革前编制数减少3人;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按医院等级要求,事业编制严重不足,如县人民医院经州卫生局核定200张床位,按照床位和医技人员1:1.5的原则,应核定医技人员编制300名,目前县人民医院编制170人。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量少质弱。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骨干人才、专科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如县疾控中心上半年退休7人,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乡镇卫生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人员较少,学科不配套;村医整体素质不高、普遍无资质,无法从事相关医疗卫生工作,这些已成为制约基层卫生事业跨越发展的瓶颈。

(四)县级公立医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管办分开、政事分开、高效管理体制等方面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综合改革压力大。

(五)医疗设备设施总量不足,严重老化落后。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设施严重不足,已有的医疗设备设施也非常落后,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如: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无放射医学工作站、国际听力电测仪等设备。县疾控中心无dr、离子色谱仪等设备。

(六)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理问题。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无规范化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现仅作一般性的焚烧、掩埋处理。除冷碛中心卫生院原项目经费建有污水处理系统外,其余医疗卫生单位均无污水处理系统,影响环境保护,极易发生医疗废物污染事件。

(七)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县人民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待遇不高,很难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八)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薄弱,违法生育处罚不到位。

(九)乡镇计生专干调整频繁,兼职过多,队伍不稳定。

三、2015年工作计划

(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技术人员大练兵活动,通过“打造医院标杆服务窗口”培训、科技大练兵活动、业务能力培训及开展医德医风建设讲座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二)切实抓好卫生计生项目建设。实施烹坝、得妥、加郡、兴隆、杵坭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三)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使群众受益率达100%。

(四)进一步清理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对闲置设备进行调剂使用,确保设备全面运行。

(五)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诊治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转诊。

(六)坚持综合施治,完善人口计生统筹协调机制。

(七)突出宣传引导,强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意识。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一年,也是加快食药监事业新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分局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系统队伍安全为目标,以“争创实践科学监管理念的先行区、实验区和示范区”为载体,围绕推进*“一城四区”建设这个主线,扎实工作,务实进取,圆满完成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科学组织协调,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

1、完成20*年度部门、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对照《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考核评分细则开展目标考核,随区政府目标考核组对13个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年度目标考核,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认真查阅台帐资料,对照考核评分细则评分。邀请区府办领导,对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贸等6个主要监管部门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台帐互查和目标考核。考核结束后认真汇总,评出5个先进单位和12名先进个人。

2、认真筹备有关会议。3月11日下午,2009年区食品安全委员会首次例会在潘桥农高园东瓯食品公司实地召开,全区十三个镇街道、食安委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20*年食品安全工作各单位考核结果,交流了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经验,初步规划了2009年食品工作。并决定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环节网和镇街道块状网,实现食品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4月24日,召开全区食品药品安全暨“十小”行业整规工作会议,通报20*年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与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主要职能部门签订了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研究部署2009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和“十小”行业整规工作任务,并确定在全区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

3、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创建。自20*年*街道、*街道、*镇、*街道等4个单位参加*市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创建以来,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创建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和食品安委会的工作部署,主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任务的创建工作,始终保持创建工作力度不减、措施不松、投入不少的原则,精心准备,分步实施、狠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创建工作。2月17-18日,还组织卫生、工商、质监、镇街道相关创建工作人员,赴慈溪市学习调研创建情况、工作方式及先进经验。期间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工作中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工作求探索有创新,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方面多渠道有特色。现各创建单位正查漏补缺,以迎接6月市验收组的验收评审。

4、认真部署专项整治,大力开展联合执法。一是先后对13个镇(街道)及各部门春节期间执法工作进行了督查和汇总,并总结经验,针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实现了组织领导、部署落实、责任到人三到位。二是督促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开展相关整治活动。各监管部门加强各自职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整治,各乡镇(街道)开展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三是牵头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联合镇(街道)以及工商、卫监、安监、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开展*、瞿溪、郭溪、景山等地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大检查。

5、广泛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该法出台之后,由区政府出面,分管副区长率队,联合组织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检查了我区“百珍堂”、“永高”、“桂新园”等多家知名食品生产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加工流程,并与企业一起共同探讨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分发《食品安全法》读本给镇(街道)、村居(社区)及食品企业;在辖区主要街道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横幅;在镇(街道)及村居(社区)宣传栏粘贴食品安全宣传画4000余份。6月1日,举行《食品安全法》宣贯培训会,食药监、质监、工商、卫监以及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镇(街道)分管领导和质监员、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共计260余人参加。6月4日,联合司法、普法办、卫生、质监、工商、景山街道等有关部门在区府西首广场举行《食品安全法》广场宣传咨询活动。二是继续普及教育宣传。在两会期间,为全区代表、委员送上《食品安全法》读本和《*食品药品》报,让每位代表更全面地了解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状况;3.15在区府西首广场和梧田慈湖路口设点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3月17日,在南白象中心学校对全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的食堂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在瞿溪镇开展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

(二)突出规范整顿,切实履行药械监督管理职能。

1、抓规范、全面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完善监管档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从业人员备案工作的通知》,对全区近200家的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从业人员100%备案,做到底数清楚,情况可控,并打造“一室一企一档”的监管档案室,为更好地开展“小药店”整治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对不积极到分局进行备案的企业,分局也采取一系列制约措施,对应备案而未备案者,该企业及人员今后办理资格审查、职称认定及解聘登记工作,分局将一律不予以认可。二是加强驻店药师管理。出台《*区药品零售企业驻店药师监管暂行规定》,对驻店药师管理实行视频在线监管和现场监管两种形式,分步推行QQ在线视频监管,实行计算机软件管理的企业及09年换证企业、新开办企业及重点区域的企业列入第一批,其它企业可视情况自愿加入,未加入的企业待下一轮企业换证时要求加入QQ群。对驻店药师在岗情况实行记分制,如视频抽查时,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接通视频的,视为药师不在岗一次,在药店诚信评定时扣1分,责令改正。一经查实有违法行为,从重处罚。视频抽查药师都在职在岗的企业除各类专项检查、举报投诉外原则上免于现场检查。

2、抓检查、全面提高企业监管水平。一是全面推进“小药店”整治工作。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药品经营企业集中换证工作,全面规范和提升“小药店”整治工作。二是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要求企业在经营场所设置明显的非药品分区标志,药品与非药品分区摆放;制订非药品类产品和供货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合法资格、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进行审验;建立购销存管理台帐,保证销售非药品的可追溯性。活动开展以来,分局共登记违法非药品97个品种,责令企业下柜,并保证不再经营。三是开展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工作。2009年,受市局委托承担了本辖区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工作。分局从内部和外部选派13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市局参加GSP认证资格培训,不断充实审查队伍,确保完成GSP认证检查工作。目前已认证4家,2家整改,2家通过GSP认证检查。四是开展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跟踪检查。按照“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目标,突出动态监管,对67家药品零售企业实施飞行检查,目前已跟踪检查37家,对6家不合格企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和行政警告处罚,对2家药品零售企业立案处理。五是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换证工作。今年我区将有74家药品零售企业换发新《药品经营许可证》。目前已对2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该2家企业硬件已达到新开办要求,但软件方面还要完善,分局已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其余90%以上的企业许可证12月份到期,其中可能少部分有中药饮片经营范围且在重点区域的企业会因面积问题不符合换证要求。六是加强监督检查。上半年共完成35家行政许可事项现场检查工作。今年药品抽样任务30批,已完成14批次。对*达冠义齿有限公司和*市维日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了1年1次的常规检查和质量体系考核工作,对企业存在缺陷责令限期整改。上半年共对11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主要以经营隐形眼镜和免费体验类医疗器械为主)进行检查,分析认为我区当前隐形眼镜经营企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素质较差、人员不在岗、索证索票执行不到位、台帐记录不规范等。七是严厉查处药械违法违规行为。结合各类专项检查对涉药监管对象进行针对性检查,切实加大药品经营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上半年共出动各类检查人员200多人次,共检查涉药对象60多家,实施简易程序处罚11家,一般程序处罚6家,目前罚没款到位22636元。

3、全面深化巩固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果。一是召开各层次的工作会议,对深化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和宣传,并将其纳入对部门和镇(街道)目标考核内容,层层抓部署,层层抓落实。二是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对原监管责任片区进行调整,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网格化片区指导组,并将责任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个人的绩效考核内容。三是充分发挥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优势,将全区划分为13个片区,每个片区落实1名片长,实行片长负责制。对药品协管员、信息员队伍进行调整,重新聘任61位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将其科学划分为12个小组,各落实1名协管员担任小组长,同时将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工作完成情况和配合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之一,每年评选若干优秀协管组长,予以通报表彰。四是积极探索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药品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药品零售网点,另一方面继续利用药品流动车和乡村责任医生的优势与“双无村”签订配送协议,解决山区群众看病、购药难问题。五是积极开展药品安全评估工作,制定医疗机构日常监督检查计划,按照省政府238号令的要求,以每月检查20%的比例实施医疗机构检查。将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管与“小药店”整治、换证检查、跟踪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分类监管检查。

4、抓宣传、提高药品安全认知度。一是多次召开药品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部署,并充分发挥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协助分局做好宣传、指导等工作,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各片区监管企业。二是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充分发挥部门、乡镇、企业三级联动机制,与瞿溪镇联合组织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宣传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以现场发放宣传宣传资料、礼品、安全用药咨询等形式回收百姓手中的过期药品,回收过期药品达50多个品种、2000多元。

(三)着眼发展,积极推进分局机关建设。

1、继续大力开展职能宣传和文明建设,动员全局人员积极开展宣传造势,树立分局一流文明形象。新年两会期间,出刊新一期《*食品药品》报,在两会会场以及全区发行,取得良好效果。积极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紧急信息无发生迟、漏、瞒报现象,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组织全体人员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行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扶贫挂钩村,慰问困难老党员和基层群众,向村民赠送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书籍,并捐赠扶贫款共计28000元。组织分局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文体活动;组织妇女同志参加三八妇女节活动。

2、3月开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局党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局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引导干部职工通过集体学习、自学等方式学习科学发展观,并深入企业调研、向辖区管理相对人发放调查问卷,广开言路,征求意见;5月,围绕坚持推进科学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服务医药经济发展的主题,全局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查找制约食品药品科学监管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主客观原因,并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改进;6月,召开党员专题组织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2009年是实施机构改革的关键年,同时即将迎来祖国60周年大庆,新医改也已颁布实施。2009年工作的一大重点是如何在机构改革的同时不影响我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因此,我们要求干部职工严肃纪律,提高认识,确保相关工作到位不脱节,继续贯彻执行和开展工作,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任务,确保辖区不发生药械安全事故。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法》和餐饮环节相关法规的学习,及早适应职能的调整。

4、加强政治和理论学习,建设高素质监管队伍。一是加强监管人员基础理论、稽查技能、GSP认证等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监管执法的能力、水平和效能。二是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及时将日常监督检查、效能检查、考勤统计的结果通报公布。出台考勤、等系列制度,严格工作制度和执法纪律,严格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努力形成一流的工作作风。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200*年,是**矿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煤矿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我矿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团结进取,发奋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建矿以来最高水平,安全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矿井实现了第一步跨越,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全矿呈现出人心稳定、干劲倍增的喜人局面。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生产任务和经济技术指标全面完成

——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97.73万元,占计划的103.08%,比上年同期净增92.23万元,增长率3.68%。

——完成原煤产量56.818万吨,占计划118.37%,比上年多生产8.13万吨,增长率16.7%。其中回采产量完成51.0377万吨,占计划113.42%,掘进煤产量完成5.7803万吨,占计划192.68%。

——完成掘进总进尺3427.7米,占计划的85.22%,比上年少掘893.3米。其中开拓进尺877.7米,占计划103.62%,回采进尺2550米,占计划80.31%。

——巷道维修完成1881米,占计划的188.1%。

——灌浆下土量完成3298m3,占计划的274.83%。

——注氮量完成12.4149万m3,占计划的31.83%。

——全年商品煤销售量完成54.8991万吨,占计划109.8%,同比少销1.3609万吨,降低了2.4%。

——商品煤灰分13.98%,比计划的12.5%上升了1.48个百分点。

——大块煤含矸率2.26%,比计划的3%降低了0.74个百分点。

——商品煤全水份14.9%,比计划的16%降低了1.1个百分点。

——块炭率30.5%,比计划30%提高了0.5个百分点。

——经营成本41.37元/吨,比计划的38元/吨超出3.37元/吨。

——元至11月份实际坑木消耗22.51m3/万吨;实际钢材消耗20.32吨/万吨;实际雷管消耗1762发/万吨;实际炸药消耗775.36千克/万吨;综合电力消耗9.87度/吨。

——矿井维简工程完成总工作量逾1800万元,占计划的100%。

——债权债务:

债权:年初713万元,截止11月底1412万元;

债务:年初848万元,截止11月底1098万元。

——流动资产:

年初499.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5.5万元,其它应收款7.3万元,存货487万元;

11月末391.67万元,其中:货币资金49.47万元,其它应收款20.2万元,存货322万元。

——全员工效4.76吨/工,比计划的4吨/工提高了0.76吨/工。

——回采工效14.62吨/工,比计划的12吨/工提高了2.62吨/工。

——采区回采率75.23%,比计划75%提高了0.23个百分点。

——设备完好率93.1%,待修率2.15%,事故率0.23%,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

——矿井质量标准化保持了行业级标准。

——安全上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实际发生轻伤1人(次),控制在了4人(次)的指标范围以内。

——职工年人均收入12372元,比去年净增678元,增长率5.8%。

(全年实际指标完成情况以年终决算报告为准。)

二、主要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矿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矿党政周围,按照既定工作方针和矿上的安排部署,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抓生产、保安全,抓改造,促发展,严管理,增效益,团结协作,忘我奉献,赢得了一场重大战役的胜利,刷新了四项历史记录,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八项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打了一个大胜仗

矿井主提升及地面生产系统技术改造项目是我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科技兴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希望工程”。工程设计立足于矿井实际和发展要求,定位于建设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目标,将主井箕斗提升改为250大倾角皮带运输,同时对影响生产的各薄弱环节实行配套改造,并与三采区各项工程同步施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格,困难重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矿上成立了改扩建工程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工作组,统筹安排,分工负责;组织精锐力量承担施工任务,严格执行施工承包责任制;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集中调度,科学指挥,狠抓安全,落实责任;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优化设计。从4月8日破土动工,到10月底联动试产成功,仅用了6个月时间,完成总工作量1128.35万元,占计划工作量的129.84%,不但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而且在原方案基础上增加了漏项、补套和临措工程量259.35万元,彻底消除了长期以来制约矿井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改造后的主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增强,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明显下降,矿井的主提升和地面生产系统能力达到了120万吨/年,大大提高了矿井的科技含量,抗灾防灾能力和发展后劲,在第四季度投产后发挥了巨大效益,最高日产量达到了4200吨,比改造前翻了一番。矿井技改工程的胜利完成,凝结着参与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的广大党员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建设施工人员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为矿井下一步实施二期改造,实现更大跨越做好了技术上、工作上、思想上的准备,在我矿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刷新了四项历史记录

一是在正常生产时间不足九个月的前提下,提前22天完成了48万吨生产任务,全年生产原煤56.82万吨,比历史最高记录多产煤8.13万吨;二是基础建设投资规模为历年最大,维简工程完成投资1800多万元,年内按计划进度全部完成。安全技措无欠帐,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三是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全员工效比历史记录提高了0.54吨/工,创了最好水平;四是坚持分配制度改革,职工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年收入达1.24万元,比去年净增0.07万元。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公司的成立,给我们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全矿上下认准加快发展的硬道理,紧跟形势,主动工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步伐。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实行双向选择、动态管理;试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岗定薪,绩效挂钩,三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是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推广应用高强度锚杆配合锚网支护,取代了传统的棚式支护方式;主提升系统实现了皮带化,淘汰了落后的箕斗提升方式;积极进行走向长壁倾斜特厚煤层分层综采放顶煤方法的论证设计和组织实施,取代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工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应用效果显著,矿井网络化建设进展加快,科技创新有突破。三是夯实管理基础,加强队伍建设,走内强素质之路。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考核,根据经营机制的转变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和定岗定员,明确了业务职能,制定了岗位规范,内部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四是努力培育**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矿容矿貌整治,投资102万元改善了基层区队的办公学习环境,投资38万元装修了多功能会议厅,建起了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和民兵之家,坚持民主管理,实行矿务公开,积极整改落实职工提案涉及五个方面共16条,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先后有20多名职工在集团公司各项活动中获得奖项,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为贫困职工组织捐款20400元,矿领导对15户困难户实行结对帮扶。在今年的“十创建”活动中,建成了文明示范点28个,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严抓细管,求真务实,八项工作得到巩固和提高

一是抓主抓重,超前安排,决策质量有了提高。矿领导班子主动树立前瞻意识,各项工作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有督促,有落实。年初,党政班子同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分析矿井内外部环境和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理清发展思路,达成共识,在总结表彰上年度工作的同时,将今年的各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召开不同层次的工作会议,层层分解指标,与基层单位签订了承包经营责任书,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名职工,使全矿上下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做到了心中有数,行动一致。在阶段性工作中坚持调查研究,超前预测,在改扩建工程施工当中,前三个月地面工程与生产平行交叉进行,避免了生产经营受到影响,8—10月停产搞井下工程,在入冬前施工全面结束,矿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抓住销售旺季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稳产超产,使矿井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保持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全年产销率为96.6%。在改变采煤方法申请立项的同时,一采区西翼和三采区巷道即提前按倾斜分层进行布置,以保证2003年度矿井正常的采掘接续,为矿井稳产奠定了基础。二是各级干部深入现场,严抓细管,生产组织管理得到加强。要求各生产单位必须合理组织生产,正规循环作业,坚持杜绝工人盲目蛮干,干部违章指挥。狠抓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三个会战”和“两项竞赛”,严格执行“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实现了矿井无瓦斯超限,无通风事故,无顶板事故,无重大机电运输事故,设备“三率”均达到控制指标。落实管理人员下井工作制度和矿总值班制度,加强调度指挥和矿井监测,顺利完成了1203、1104工作面搬面任务,实现了正常接续。三是认真贯彻落实煤矿“三大规程”,深入持久地抓好安全管理。先后开展了“安康杯”安全竞赛、“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安全生产月”和“秋冬百日安全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狠反“三违”为手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技措,及时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着重加强盲巷、采空区封闭及煤巷高冒区的管理,对“三违”罚款从重从严,不搞平均主义,今年共查处“三违”人员126人次,罚款11570元,矿内下岗培训8人次,辞退2人,“三违”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安全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四是加强经营管理,努力节支降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二级单位为主体的模拟市场运行体系,进一步促进责、权、利相统一,在制定岗位规范的同时,提出了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经济技术指标三定方案,将核算延伸到了区队。制定了《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经营管理岗位责任制》、《物资回收利用奖罚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付诸实施,大力提倡修旧利废、节支降耗,对各单位的材料消耗实行节奖超罚,使材料消耗与各班组及个人相挂钩,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费用。经统计,若不考虑增资因素的影响,今年的经营成本指标为38元/吨,控制在计划范围以内。五是加强煤场管理,优质服务,严格把关,产品管理得到加强。煤场的营销窗口代表矿井的整体形象。今年以来,抓了煤场的工业卫生整治,坚持每班洒水除尘、清理场地,设立了开水供应站和司机休息室,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加强库存管理,坚持票据三对口,帐物相符,计量准确,防止装运过程中的各种不正当手段,杜绝了产品流失,年底库存平衡,未发生亏库亏吨,产品管理效果好。六是完善制度,统一标准,工资和劳动定额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加强总额控制下的计件工资管理,实行二级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制度,按生产任务当月考核,与产量、质量、块炭率、库存盈亏指标相挂钩,活化了分配机制,同时对部分生产一线的劳动定额作了修订,统一了全矿工作量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资管理不断适应矿井生产经营的需要。七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在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同时,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努力提高核算质量,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完整、准确、真实、合法。坚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资金流向,加强资金管理,集中保证了正常生产和技改资金。在企业改组期间,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资产评估和审计,保证了企业改组顺利进行。八是群防群治,加强治安保卫和矿井综合治理力度。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了精干得力人员,增加了保卫工作力量,加强防灭火器材和警服警具的装备,加大治安处罚力度,突出抓了防盗、防灭火两个重点,加强门卫管理和巡逻检查,保持了矿区内的正常秩序,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总之,一年来全矿广大职工继承和发扬**矿的光荣传统,敬业奉献,公而忘私,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才取得了以上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设备管理薄弱,影响生产的因素较多。

2、基础管理还不够科学规范,有的制度还要进一步做过细的工作,才能得到落实。

3、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虽未发生重大事故,碰手碰脚现象依然很多,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不够丰富多样。

4、成本管理压力增大,增资因素难以消化。

5、企业改革方面政策宣传和观念转变跟不上去。

6、企业形象建设任重而道远,尚未形成具有本矿特色的企业文化,职工队伍凝聚力不强。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对策,加以改进和提高。

2006年工作打算

2006年,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旺盛需求,集团公司实施战略性扩张,将进一步加大技术革新投资力度,股份公司加快上市步伐,将全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为矿井的自我积累、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我们将牢固树立竞争发展意识,积极进取,主动工作,促进矿井各项工作的更大进步。2006年行政工作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工业强省”战略,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证,进一步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狠抓文明生产,强化内部管理,推进转机建制,加快实施矿井二期技改,实现矿井增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保持队伍稳定的目标,全面创建高产高效现代化文明矿井,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促进矿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奋斗。

全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是:

——原煤总产量确保完成70万吨,力争80万吨。

(1)回采产量计划67万吨。

(2)掘进产量计划3万吨。

——掘进总进尺5518.2米。

(1)回采进尺:4288米。

(2)开拓进尺:553.4米。

(3)准备进尺:202米。

(4)其它巷道:474.8米。

——巷道维修1500米。

——灌浆下土量1900m3。

——注氮量390000m3。

——全年不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杜绝二级以上生产事故,矿井负伤率控制在20‰即17人(次)以内。

——矿井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60%,合格率达到100%,设备三率90.5.1,矿井质量标准化继续保持煤炭行业级标准。

——商品煤灰分控制在13%以内,水分控制在17%以内,含矸率控制在3%以内,块炭率达到25%以上。

——维简(技改)工程计划投资3902.4万元,其中:井巷工程567万元;土建工程390万元;安装工程120万元;设备购置2707.5万元,安全技措87.9万元,其他工程30万元。

——掘进工作面单进达到109米/月.个,采煤工作面单产达到32051吨/月以上,全员工效达到4.67吨/工日,采区回采率达到75%以上。

——成本指标控制在股份公司下达的计划之内。

——全年完成职工培训440人次。

——完成技术创新计划12项。

——职工收入在矿井增产增效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打算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的思想,以质量达标准,安全创水平为目标,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努力实现安全生产。

一是要把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矿井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基础,根据矿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合理安排,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保证,推进稳步实施。二是组织职工利用一切机会认真学习质量标准,制订具体的岗位作业标准、工程质量标准,在具体操作过程和工序交接过程中严格执行,对照验收,以质量标准化水平决定工资收入,让质量标准深入人心,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三是加强现场管理,狠抓“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管理和安全技措的落实,按照“三个会战”的要求,主管领导亲自挂帅,职能部门强化监督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发扬“一线工作法”,及时研究解决矿井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这一基础性工作稳步推向深入。四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认真抓好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调度值班和下井制度,认真兑现安全奖罚,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五是大造声势,狠反“三违”,加强“三违”处罚力度,增强职工照章作业的自觉性,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能力,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二、科学决策,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效益,不断提高矿井正规循环率,把讲求经济效益贯穿于生产组织全过程,努力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

一是一采区东西两翼的掘进回采和三采区的建设以及其它各项准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矿井发展目标和战略,紧紧围绕采煤方法的改革,抓好工作面布置、巷道支护、采放工艺控制、提升运输和设备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矿井生产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要正确处理采、掘、灌的关系,提高调度指挥能力,及时平衡、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正规循环、均衡生产,特别要抓好工作面安装、回撤、初采、初放、采掘接续、机电运输、生产准备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出勤不下降,安全不松劲,防止出现前松后紧现象,为完成全年任务争取主动。三是要抓好煤质管理和主煤流管理,大力整治井下现场工业卫生,从工作面采放工艺到入筛选装,各生产环节均要严格执行煤质管理制度,根据煤层赋存变化,制订提高煤质和块炭率的有效措施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防水治水、改进放顶工艺、井巷施工中的煤矸分装分运和选煤楼手工拣矸为主要手段,以改进筛选工艺,调整产品结构为辅助,实行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煤质管理,不断提高**矿煤的质量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抓好设备管理和矿井供电系统的改造完善,强化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认真落实包机制,坚持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基层区队要对设备实行计算机建卡管理,特别是要抓好采掘设备的管理,加强预防性检修,坚决消除井下电器失爆,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做到文明生产。五是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修旧利废活动,严格执行矿上制定的物资管理办法和资源回收奖励办法,鼓励生产单位千方百计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在提高单产的同时,修旧利废,降低消耗。六是加强技术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原煤生产成本。

三、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全面提升矿井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我完善,滚动发展”之路,早动手、早安排,抓紧12项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特别是走向长壁特厚煤层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技术的研究应用和锚网支护工艺的推广应用,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集中人才优势,抓好组织攻关,做到有立项课题,有工作计划,有组织领导,有资金保证,有成果效益,积极推行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为把**矿建成120万吨/年的高产高效矿井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标准,时时有考核,处处有监督,使矿井生产经营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管理基础之上,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三是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机制创新。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基层生产单位实行全额费用包干,模拟市场核算,工资材料一次核定,承包经营。逐步下放分配权,达到权责统一,分配自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和计件工资分配方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稳妥、灵活地推进工资改革,充分调动最大多数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使劳动用工达到双向选择,渠道畅通。进一步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和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制度,试行末尾淘汰制,做好干部的选拔、评聘、考核和监督工作。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考评制度,探索技术工人专业技能的考核和评聘办法,把三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四、挖潜增效,开源节流,全面提高矿井经营管理水平,努力降低经营成本。

一是在物资采购供应方面,坚持计划管理,比质比价,大宗物资和大型设备实行招标采购,做好库存储备工作,保证供应及时而不压库。二是在材料消耗管理方面,实行限额发放,定额供应,制定设备配件消耗定额,各单位材料消耗通过内部结算中心记入帐户,进一步深化内部核算机制,加强班组核算,细化管理,做到双方心中有数,结算清楚。三是资金管理方面,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先保安全投入,再保工资发放,坚持先计划,后支出,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四是在工资管理方面,实行效益工资考核浮动兑现,计件工资日清月结,工资分配继续向脏、苦、累、险和技术岗位倾斜,进一步修订完善岗效工资管理办法,真正把个人收入与矿井效益挂起钩来,逐步实现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五是在产品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装车发运票据三对口,加强煤场管理,整顿煤场秩序,工作人员要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坚决反对手工开票、开人情票、装人情车,杜绝产品流失,维护企业利益。六是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提倡勤俭办矿,从一点一滴做起,进一步挖潜降耗。七是在经营管理方面,发挥计划的指导、监督、调控作用,定期分析经营成果,查找成本管理和计划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当好领导参谋。通过一系列过细的工作,坚决把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五、以人为本,以德治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岗位培训,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一是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无论是竞争上岗,还是选拔任命,都要经矿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听取群众意见,实行任前公示,以群众公认,办事可靠,敬业奉献,思想先进为标准,保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二是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下大力气抓好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的动态管理,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约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矿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文明生产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切合实际抓好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安全规程培训和操作规程培训,特别是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要做到耳熟能详,融汇贯通。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竞赛和技术比武,对优秀人员实行奖励,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技术,锐意革新,养成一丝不苟,讲求质量的良好职业风尚,广泛开展QC小组、“五小”竞赛等活动,促使广大职工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为矿井的发展贡献出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六、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职工人人参与,大力加强矿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稳定的良好矿风。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预算执行情况,

⒈预算收入情况

2006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1489万元,为年预算的101%,比上年增长8.3%,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33万元,为年预算的106.5%,比上年增长11.5%,上划中央收入完成65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

2006年,我区的财税工作是任务重、矛盾多、困难大、收支平衡异常艰难的一年。但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确保了全年预算收入的全面完成。

2006年,我区对财税工作十分重视。由于经济回升不快、政策性增资因素较多、征管难度较大等,形势异常严峻,区几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帮助分析情况,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财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2000年财税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2006年财税工作进行部署,将任务分解到各征管单位,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了征收的积极性。由于今年财政支出较大,为此区领导多次召开税收协调会,保证了今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年来,财税部门在立足挖掘自身潜力、堵漏增收上狠下功夫,强化征管手段,加强对预算执行动态情况的分析和监管,按月通报财政收入进度情况,切实做到以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一是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在四月份的税法宣传月中,各税务分局围绕“税收与公民”的宣传主题,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分局共话发展,同时,我们在区政府沿街两旁制作30个公益广告宣传灯箱,美化了城市,宣传了税法,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得到增强。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重点加强对建筑、房地产业的税收征管,建立了重点税源户台帐,对重点税源户每月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逐月登记,并撰写重点税源分析报告,逐步实现了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和税源资料的综合利用。营业税共完成4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增收1100万元。三是认真清查漏征漏管户。抽调300多名税干对田家庵地区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共查出漏征漏管户近2000户,净化了我区的纳税环境,推动了税收工作向规范化管理方向迈进。四是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得到加强。我们把对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工作为今年税收增长点来抓,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应征营业税的征收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及时足额催缴入库,加强各种零星收入的清理入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⒉财政支出情况

2006年,全区财政支出完成6833万元,为年预算的112%,比上年增长23%,主要是今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性增资因素所致。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区可用财力为54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增加715万元,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年来,我们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重点支出。我区按照省政府[皖政[2006]23号]文件和市政府[淮府[2006]14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界定和调整支出范围,改进支出方式,规范支出程序,提高支出效益,逐步建立起供给范围明确、分配科学、支出高效、监督有力、管理规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并结合我区实际,成立了田家庵区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方案并将于2006年正式启动。

今年,我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三次调资。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平均增加290元。全区财政供给人口2946人,应发放工资1300万元。由于今年财政形势比较严峻,资金较为紧张,所以筹集资金较为困难,但我们通过努力,使应增加及补发工资1300万元全部落实到位。

我们按照皖办发[2006]18号《关于将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于今年10月份将两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区统一管理,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

二、全区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及进一步巩固“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工作成果

⒈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

2006年,全区预算外收入完成1208万元,为年预算的132%,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收129万元。预算外支出1270万元,其中:各单位预算外资金支出1012.4万元,政府调控支出257.6万元。

⒉开展“收支两条线”检查

2006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在2000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入库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财监[2006]424号)和淮南市财政局《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财政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淮财监[2006]102号)的文件要求,开展了“收支两条线”检查工作。

我们从教委、计生等部门抽调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人员成立财政预算执法检查小组,对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公、检、法、民政、计生、文化、卫生、城建、土地等38家行政事业性单位收入及解缴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我区各行政事业性执收执法单位在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中,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81号令”及新《会计法》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当前财政困难,个别单位借经费保障不够为理由,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中打折扣,预算外收入未及时交入财政专户,对此,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管理。

3、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

按淮府办[2006]5号《转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区财政、监察、审计三部门成立联合清理组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及统计汇总。

清理银行账户的重点是区级党政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通过清理,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和资金规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一个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账户。取消执收执罚单位和部门的收入过渡账户,所有执收执罚单位严格执行银行开户审批制度.各项收入直接进入财政专户,再由财政部门按比例进行返还,严禁设立帐外帐,并先后摸清排查出区属各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123个,取消61个,保留各单位基本帐户62个,其中主管部门开设银行帐户35个,二级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7个。

三、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我区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指导思想,严格按照中央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和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16个配套改革文件要求,确立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即:总体部署,统筹安排,全面推行。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兼顾镇政府及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需要。采取简便易行的征收方式,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坚持群众路线,进一步促进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2006年,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税费改革目标和要求,严格执行农业税征管“八到户、十不准”规定,依法规范征管程序。合理调整农业税计税面积合计税常产,认真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严格按照灾减原则,午、秋两季共安排农业税受灾减免67.5万元,全部落实到户。进一步清理涉农收费政策管理,健全和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反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积极完成上级财政机关下达的各项任务

1、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我们召开了区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会议,开展了《会计法》执法检查,针对2000年度以来的会计工作情况,各单位进行了自查自纠,并根据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如实地填写《会计法执法情况自查表》。其中:行政机关25家、事业单位33家、城市集体企业1家、股份有限公司4家。

2、为了配合税费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我们组织两,镇财政所,全面学习了“金穗2000”农业税收征管系统。

3、7月1日,我们在全市统一举行的党员奉献日活动中,进行了新《会计法》的宣传,向社会进一步普及会计法规。

4、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今年9月份全区机关及事业单位每人征收水利基金20元,圆满的完成了水利基金征收工作。

5、开展本级预算收入的检查,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根据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结合财政工作总体部署,10至12月份集中力量,我们重点对征管部门征管质量开展监督检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保证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