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的。

一、教师要有创新教育意识

没有创造力的教师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母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要加强创新理论的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汲取最新的教育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形成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种意识、一种思想,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建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难,启发思路,通过设计创造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营造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外在表现形式。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去爱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仅仅晓之以理往往还达不到预期效果。此时,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讲述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学习经历,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思想,探讨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一个导演、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使他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再次,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创设民主气氛的“开门锁”,诙谐的语言能够调节学生的疲劳和烦躁心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探索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求活,就像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创新的大门。

三、激发兴趣、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1.培养兴趣,养成质疑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维。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

2.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

启发了学生提问,紧接着要解决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地肯定;对于提得不够好的,也不必求全责备。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留有思考的余地。

四、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分析、教师拟出很多有创意的作文题目:《爸爸与灯光》《吃药与批评》……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有跳跃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

五、丰富实践,增强信心,体会创新思维发展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探究创新,感受创新思维带来的成功。东汉科学家张衡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意思就是要多实践、多研究、勤探索。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亲身的操作、感受,积累直接经验,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的天性好奇,加以鼓励,增强信心。

六、常换常新的评价更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不懈努力

一是真情流露的评价更能打动学生,启迪学生的心智。二是建议性的评价更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三是多方面的评价相结合更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便于学生自我修正。评价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时难免有失偏颇。加强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相互结合是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有效途径,也可为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提供最有力的依据,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大胆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建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03)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9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42[本刊网址]http://

学前教育美术课较之普通美术课的区别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主题内容选择不同的造型方法及表现形式制作成符合幼儿审美心理特征的课堂环境装饰用品、教学用具、玩具等。目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以讲授美术理论知识和传授绘画技能为主,通过分析、演示的方法,将绘画基本技能知识进行归类,让学生掌握学前美术绘画的表达方式和基本规律,并能举一反三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学前美术绘画作品中。尽管如此,传统的美术课仍是以老师示范学生看,然后学生临摹的方式等组成实践教学体系。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传统美术教学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老师角色占据了主体地位

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老师示范学生看,学生看完再临摹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较为沉闷,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挖掘学生的创作表现欲,不利于学生自身绘画水平的提升。在这种模式当中教师和学生都有着一个明确化的定位,这种定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教师课堂上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中会用到很多的色彩元素,但是学生对于美术这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起来还是会觉得较为吃力。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失去对于美术课程学习的信心。这样就会使得美术课程的学习进度停滞不前,教学的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突破口。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进行的,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部分往往被看成是理论教学部分的补充,没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过于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找不到美术创作的兴趣,更找不到对美术学习的乐趣,过多理论知识的灌输,又会导致学生创作思维的僵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传统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美术教学内容过分守旧,依照传统的模式与其他学科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没有充分的利用美术学科的趣味性特点,使得教学的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一个能够坚持下去的兴趣点。这样周而复始的练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地开始分散,课堂气氛也逐渐地走向沉闷,学生不能很好地跟住教师的教学脚步,最后只剩下老师一人在进行空谈。教学内容的传统化也会限制住学生的发展和发散思维的锻炼,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

(四)传统的学前美术课程缺乏有效评估方式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评估方式大多是以学期末的考试为主,而且在成绩评定中,大多是以老师的主观印象为评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动态评估相对比较缺乏,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这些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影响着幼儿教师职前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建立可行的适用于学前美术课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巧用现有资源,提高创新意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团队学习带来的无穷力量

学前美术学习对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还很抽象。美术的学习和练习就成为了相对枯燥的过程,不熟悉的知识和不顺畅的绘画技巧,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学习倦怠,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比起单独的来进行自我的思考和练习,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学成果会有很大的一个提高。小组的形式可以调动学习的气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交流的过程。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

在重点知识讲解之后,打破老师示范学生看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指出有不同意见的地方,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化的讲解。这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学生互助的情况下加快进步的速度,能够对于不好的习惯进行有效的规避,学生美术技能的掌握会更加熟练。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相互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绘画创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上的锻炼。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二)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多样美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及动手能力

美术的教学场所可以是多样化的,不要让教室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经常带学生走入自然的环境当中去写生创作,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作表现欲,比起静态的事物,动态的环境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与创作水平。

经常带学生参观画展,让学生多多的接触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打基础,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制造一些能够接触到学前儿童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进入到一个教师的角色当中,体验一下作为学前美术教师来进行授课的过程。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运用美术课中学习到的知识,并能深切体会到美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的经验,更加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发展。

通过开展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表现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她们需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各类玩教具制作及环境布置,以手工活动为基础的这种动手能力有着实用性,学生有了对于美的体验,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提高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巧用信息化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发散思维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在现代的教学当中,多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要让这些高科技技术进入到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来,让多元化的元素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视频微课是一个很好的多媒体教学例子,在五分钟左右的视频中,能够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控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在学习上面就会有所侧重。

在进行美术鉴赏课程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画风的世界名画,能够打开学生的美术视野。通过绘画软件来进行计算机绘画,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课程准备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今后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打下良好的电脑美术绘画功底。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接触一些多样化的美术教学形式,对于世界性的美术教学有一个全面化的了解,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示,对于美术课程的理解也会大有改观。

另外利用多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拍摄编辑视频短片,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美术课程学习将能够收获到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

(四)丰富课件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兴趣引导教学在现阶段是一种最为直接性的教学手段。教师要以一些趣睐性较强的元素或事件来作为一节课的导人方式,抓住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美术教学中来。教师要充分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将其添加到课堂的教学设计当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

(五)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评估过程中,突破传统“老师评分”的模式,采用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方式创新化的综合评价方式。让学生作为评委,通过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指出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优缺点,以更好地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反之,教师以动态综合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学生对学前美术资源知识的理解、作品的创作、创新方式等,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创作出更为优秀的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美术作品。另外,在评估方式上,突破考试这一模式,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学习的综合评价。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3篇

一、实行人本管理适应了大学生群体的要求

我国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大多数年龄都在18、19岁左右,刚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因此,这个阶段的他们在自我的认识上,还处于成长期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有着强烈的意识,希望自己能够快速的成熟起来,逐步的走向成功,这个时期的他们也正在建立起相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对待一些人生、社会问题,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学习上就表现为了自主性、创造性,在现实中就表现为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爱好,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自我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等等,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现在,高校教育在不断的改革,重点要突出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它是高校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各种因素在摸一个方面的综合性表现和体现,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强烈自主性以及丰富的个性特点,以及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这就要求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学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机条件,去充分的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重视在学生群体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使高校学生的个人人生价值目标定为取向与高校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向达成一致,最终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的新时期大学生。

二、实行人本管理适应了高校教师群体的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真正体现高校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辅导员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骑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当中具有很强的主导性以及主导地位,具体的就表现在了:它是具体的教学管理的实施人,也式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人,他也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他是高校办学目标、办学的方向和以及办学理念在学生终端的实施者,西方教育学家施瓦兹曼就曾经这样说过:大学基本上是追求知识的学者的团体。在我国,同样著名的教育学家梅贻琦先生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一所高校没有大师、没有名师,那么这个高校是或根本没有可能站在人类科学和知识发展的前沿,更是无法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往往在我国的高校当中,教师处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一所高校是否具有足够的社会知名度有知名度,主要看其是否拥有一直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有一群学术精湛的学科型人才队伍,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道德楷模和精神世界的引领者”高校的辅导员也是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的资源以及竞争力的源泉。

我国的高校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不仅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这个重要任务,而且还在不同的领域之内,承担着教学研究项目和科学研究课题,的任务,这样以来,他们的工作情况就会直接的联系到了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他们的各项研究成果,也对其所在的学科领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2、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要求必须实行人本管理

我国的高校教师、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管理大学生的最重要的有生力量,作承担者对大学生文化的讲授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形式就是进行教学、管理、科研,他们工作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脑力劳动来进行有效的表现,脑力劳动往往表现成为一种无形的劳动形式,脑力劳动的工作量、工作的强度、工作的质量,一般都很难就行一种量化的考核,有一个定量的结果,因此,要取决于老师自身的自觉性。因此,高校老师、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表现出复杂性、结果的不可预知的特点来。教师的科研活动则表现出了其自身的个性化、创造性劳动,需要老师对科研活动进行大量的投入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完成既定的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过程当中,高校的管理者们应该努力从激发教师的创造激情和欲望进行下手,能够在教学的舞台上充分的展示其自身的优秀才华,应该让我国高校教师身上所具有的多重身份充分的展现出来,高校的老师、辅导员们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和人生方向的引导者,更是具体的教学任务的忠实执行者,老师和辅导员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该具备很强的自主性,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又要成为一名被管理者。

三、传统的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理念渗透不够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是在创造教育基本原理指导下该学科教学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实施教学改革所推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来构建师生关系,以启发式、开放式为主要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重要评价标准,从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开展的,没有切实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很多的情况下不能做到全面的进行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没有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兴趣;只是单纯的“填鸭式”教学,以考试为教学的目的等等。

二、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创设问题情境单一或简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任课教师逐渐开始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是课堂教学体现出课堂教学气氛不活S,创设问题情境单一或简单的现象。目前,在情境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求知情境的创设,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以至于问题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牵强附会。另外,教学气氛不够活跃,未能很好地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和火花,未为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逐步归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但教师主导作用不足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大部分初中数学的任课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归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也逐步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坚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前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视归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反而将教师的教学指引作用抛在脑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现象严重。初中生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定是要将任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自身的主动学习相互结合起来。

3.教学内容补充较多,存在偏离教材的现象

教材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支撑,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但仍脱不开应试教育的牢笼。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在教材之外通常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着内容补充较多,提前或者过多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与教学大纲、课本知识内容偏离,教材的支撑作用被弱化,偏离教材的现象。

三、初中数学实施创新性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以知识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已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性教学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活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为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其必然性在于:

1.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学大纲(初中数学)》都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造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运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这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

数学学科的发展是创新再创新的结晶,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建立到不断完善,处处凝聚着古今中外无数专家学者的不懈追求和创造。实施创新性教学,才能真正学好富有创新内涵的数学。

3.这是数学教学的时代特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实施创新性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培养出较强的应变适应能力和进取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4.这是数学考试改革的需要

鉴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逐步推进,不断改革的初中数学考试加大了对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核,突出了重基础考能力的主题,对加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创新情境,加强能力训练。总之,实施创新性教学己是迫在眉睫。

四、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1.改革课堂结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谈论,使得他们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表达能力。

(2)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动脑筋思考,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空间得到开发。

(3)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示使得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发生、形成以及演变过程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探究,使得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2.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够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特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例如,向学生讲授如何听课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保证其课堂效率;怎样自己抓住重点,归纳要点等等。

参考文献: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95-2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正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手段。研究和探索有效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机制,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创新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加快我市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与科技有着密切的互为支撑和互相影响的关系。科技不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单纯工具而存在的。从广义上讲,科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科技既是文化的工具,又对文化形成起反作用,制约并改造着文化的性质、特点和面貌。离开科技的支撑,文化就难以发展。科技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为文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文化表现形式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形成文化的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插上科技的翅膀,文化更有力量。

二、现代科技在舞台艺术中的运用现状与思考

现代高新科技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艺术创作表演领域,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体现手段。这些年来,舞台科技的硬件设施在舞台艺术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舞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表演艺术中不可分割的创作体现元素,文化科技已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

(一)国内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运用高科技的现状

在传统的舞台艺术中,我国一直存在着舞台布景创意、制作、表演艺术与高新技术结合不够的问题。舞台不够绚丽多彩,妨碍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制约着舞台艺术的发展。

随着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观念正在逐步更新,演出样式更加百花齐放,数字化舞台技术引入到艺术创作生产中,舞台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戏剧、舞蹈、魔术、杂技节目,大型综艺晚会等各种演出样式,逐步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将声、光、电、形、影、音、高端科技融为一体,将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互动模式,将动漫虚拟的舞台场景与传统舞台实景相结合,使之在表演手段、体现效果、演出质量上插上腾飞的翅膀,起到了质的飞跃,使观众耳目一新。

(二)现代科技在我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中的运用

临沂市舞台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保留了一批优秀的剧目,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编导、演职员在内的艺术家群体。然而,过去文化设施建设相对缓慢,科技在舞台艺术中运用不足,传统的舞台设计制作工艺笨重、效果不佳、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舞台艺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更新颖、更大胆和具有前瞻性的科技力量融入舞台艺术的创作生产,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

近年来,随着创作视野的开阔、舞台技术手段的提高和演艺设备的更新,我市的舞台艺术生产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不仅在艺术创作方式上进行了突破,在舞台美术和音乐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意识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蒙山沂水》利用现代的舞美科技,通过综合运用LED大屏幕、水幕影像、水雾、烟火及河面上的互动船只、水上漂浮道具等现代化的手段,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舞台艺术有机结合,在光影纵横交错间,高度逼真地塑造了魔法般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为观众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奇幻意境和艺术体验。在多次的创排与提升中,在艺术创意与技术创新的碰撞中,这部将情、景、音、舞、诗、画结合的舞台艺术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都做出了独特的探索与尝试。现代化舞台技术手段以及高科技视频技术,为《蒙山沂水》插上了对接现代审美需求的翅膀,大大增加了演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和现代柳琴戏《沂蒙情》的创作生产中,也积极探索引入数字化高科技来烘托主题、营造氛围、延展时空,大大地拓展了创作的思维,丰富了表现手段,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深受观众好评。

(三)我市舞台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如今,现代高科技舞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市各类大型演出的舞台上,一种以高科技为依托、全新的现代舞台概念,已初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带来的繁荣发展,也看到了我市舞台艺术生产中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推进舞台艺术与舞台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我市缺乏舞台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对舞台科技的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够重视。

2、现有舞美人才不能满足舞台科技的发展

舞台科技的发展使舞台表演空间的变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创意,观众们对表演空间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期盼,这就对从事舞美创意和舞美技术的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舞美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演艺空间设计能力,还要有很强的舞台技术解决能力。目前,我市存在复合型高级舞美人才缺乏,现有舞美专业人员培训不到位,业务交流不足,舞美人员岗位流动性大等问题,现有的舞美创意人才和舞美技术人才尚不能很好地驾驭当今舞台科技的发展,制约着舞台科技与舞台艺术的完美融合。

3、舞美创意不足,尚不能实现舞台艺术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目前,我市有些舞台剧目虽然已经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是由于舞台艺术创作思路不够开阔、创作上存在盲目性、缺少创新意识等问题,尚不能在舞台艺术的表演和表现中发挥科技的神奇作用。

我们须着眼现实,放眼世界,前瞻性地建立有效的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机制,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了文化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