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所作出的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1.调查研究

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这样一个问卷调查:“你认为数学是什么?”80%的学生认为“数学是运算”、“数学就是数字”、“数学是+-×÷”。这样的结论反映出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还是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学生束缚在了一个有限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数学就成了一门僵死的学问,一串没有感情的数字。这样的认识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质,使数学教学变得生硬而毫无趣味,致使不少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显然和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因此,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试图通过开发和实施多元化的数学校本课程,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接纳数学,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2.基本模式

(1)序幕。故事引入。从调查资料的分析上看,由于受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冲击,有20的小学生在低年级对数学有一种害怕心理,总认为学习起来不那么有趣,不像寓言故事那么吸引人。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上网查找改编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数学王国选国王》、《神奇的小数点》,还有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等等,并以科学家的故事勉励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此作为孩子启蒙教育中重要的一课。这样也使孩子在数学课上同样感受到学习起来有“故事”,这样的设伏,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事先预设的“圈套”,便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2)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数理逻辑的运算需借助具体的实物来表现。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应在大量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和趣味游戏的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为此,通过研讨,我们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模式,即“问题情景――动手操作――拓展与应用”,并让其尽量符合学生相应阶段层次数学知识和认知上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反思,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3)尾声。写日记。要求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收获自己的甜蜜,发现和积累新知,分享活动的成果,并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1.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只交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但是学生年级低,不一定理解,也不懂得怎么办,只有借助于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才易于理解。如在教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大可能”、“不可能”这些术语时,可通过反复变换红球和白球的数量的方法来现场给同学们演示,演示完后,再让学生亲自试验来印证,使其真正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差别,而后教师关键处的几句讲解表明结论;再如在教学生认识周长和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我找来一根铁丝,通过变换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这样几次三番学生就会形象地得出周长就是一个图形当中最外沿的部分,它是长度。这样通过演示和学生反复的动手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明白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2.游戏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运用玩具和游戏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对有关平移知识的学习,可以依托游戏――俄罗斯方块来进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从而在玩游戏中知道了平移的知识和技巧。

3.交流

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就都拥有了两个思想。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学生是最有效的资源,因此,多给学生说话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在相互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这样得到的将会是更多的思想的精华,也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4.拓展

教材是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也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如: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年历送老师》的校本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年历卡,不仅巩固了年月日知识,也知道了年历的编排和与星期、月份等的关系。同时在进行了调查访问、网络搜索后,获得了丰富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都说是万事开头难,其实不然,一开始,我们的校本课程进展顺利,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越到后期开展起来就越难,以至于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课程开发就很难继续推进。

1.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变革现有的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件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过多的剩余人员,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本身就人员相对短缺,这些教师担任的课节又多,如果再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增加他们的负担,易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课程开发要求变革原有的考核机制,它要求重新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定期的开展阶段性成果小结并采取鼓励性措施持久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赶急图快,急于呈现教材

由于对课程理念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师们看来,编写出教材来,研究才算取得了成果,课程开发也就宣告结束了。于是,一时间东拼西凑者有之,依葫芦画瓢者有之。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最终呈现形态的一个方面,真正的课程是需要建立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的,诸如时间的分配和课时安排,学生的人员分流,场地安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师工作量的界定,进行的课题研究等等都是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校本课程;生活数学

自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生活化课程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对于我校的智障学生而言,市面上现有的一般性教材并不契合我校学生的现状,更加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生活即教育”一直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时至今日,对我们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上背景下,我校为了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开发了《生活数学》课程,组织教师编写了《生活数学》校本教材,使数学真正走进智障学生的生活。

一、围绕课程目标,确定学科核心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强调了“培智学生要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把数学课程置于“生活”这一大背景中,让数学课程与生活密不可分,实行生活化教学。所以我们必须实施让学生融入社会为基础的数学训练和操作,开展培养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的训练,要尽可能地拉近学生生活和数学课程的距离,实现“生活中有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这一目标。

二、整合各方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我校以智障班级为主,其中中重度的智障生占大多数,以往选取市面上发行的两套培智教材经几年教学实践后发现并不适用于我校差异性较大的学生,尽管教材内容也贴近生活,但是城市化气息明显,标志化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区别于我们现处的县城,内容陌生,学生学习过后对教材中的信息完全无法汲取,更不用说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要编选一套带有明显周边生活印记的《生活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内容进行整合,选取实用与适用的内容,补充符合学生实际并贴近生活的知识点,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与学段系统性地去调整教学难度。1.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校本教材编写中,我们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为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材料。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贴近时,学生们便会有较高的参与度,学习热情高涨,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开学初,学校指定了“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及“国家与世界”几大主题,以一月一主题,单元制的形式选取适合本校中度智障学生的《生活数学》的内容。如,“学校生活”这一主题中,以我班所处的中高年级段为例,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达我们上下课的时间,也可以在其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同他们一起制定一天的作息安排表。2.删除不适用的教学内容。生活数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生们能看到的、触摸到的,满足今后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内容才能贴近教材的核心,触摸到课程的本质。如在以往的教材学习中,《图形的认识》这一单元中罗列出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外,同时还涉及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从以往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对于周长与面积的意义理解困难,对于平面图形面积的公式只能短时记忆,而且在日后提取困难,学生也并不能根据特定的图形运用相应的公式。从学生今后的生活需求来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经常运用,职业选择上,他们也并不能应付此类需要大量计算的工作,仅仅能从事一些机械的、重复性的单调的工作内容。所以在教材的编选上,我们完全可以删除这部分内容。3.增补面向全体的教学内容。智障学生的特点便是个体差异性较大,同样的教学内容无法完全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数与运算这一部分,我班有的同学连10以内的数字都不认识,有的能进行两位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而有的同学甚至能熟练地使用乘法口诀了。为此,我们可以增补适当内容,为各年级轻、中、重度智障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千以内数的认识,对轻度智障学生的要求为:会读、写,会比较千以内的数,中度智障学生的目标是能认识各数位并能准确指出数位上的数,而重度智障学生则需指认数即可。我们可采用任何方式进行练习,比如银行的存折数字、车票的价格、学校人数……让他们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的巨大用途,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三、活用社会资源,打造开放课堂

生活数学要求我们将生活和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数学问题,并尝试能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1.制作逼真教具,激发学习兴趣。教具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具的操作也是感知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智障学生虽然大多数手眼不协调,动手能力差,但并不会影响他们操作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制作逼真的教具或者学具,让智障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钟面的认识》这一课,笔者出示了钟面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先触摸上面的时针和分针,感受它们的长短不同,再根据本校的上下课时间报出相应的时刻,还可以分小组进行一个小竞赛,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2.善用社会资源,积累生活经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日常难题。书本知识最终要回归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公共场所,为学生的实践提供空间,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在《商品标价》这一课中,我将学生带往我校的超市,在超市中,我让学生注意每样商品的价格,比较同种商品因不同的规格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并让学生认读标价,让学生了解带小数的价格的正确读法,能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商品标价的特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练习,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知识展示在课堂上,既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也能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教学“位置的认识”一课时,我将学生带入操场,模拟升旗时候各人所处的位置,面对太阳,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方,那相反的方向呢?左右的方向又是什么?让学生从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的校园”这一主题下的校园中找一找我校各方向都有什么。在如上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承载着我们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也是人们从生活中提炼而出的精华,所以数学始终带有生活的本色,而智障生活数学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则结合了本校学生的特点,更加满足学生需要。我们应借助生活来学习数学,学好数学,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茆露 单位:江苏省扬州高邮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本质;返璞归真

教师的教学在于能够“授人以业”、“授人以法”、“授人以道”。从所授知识要求的角度来看,“授人以业”要求所授知识“准确”;“授人以法”要求所授知识“深刻”,而“授人以道”则更多地要求所授知识“本质”。显然,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教学必须呈现“数学本质”。对于“数学本质”本身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视角,我们在课堂中要追求的“数学本质”,一般其内涵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依靠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形成概念、判断或推理,这种认识为理性认识。重视理性认识活动,以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体验等方面。

基于对“数学本质”内涵的认识,本人认为要在课堂中呈现“数学本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教师要深透领悟教材内容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教的东西,就要教的透彻”。为求透彻,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沉下去”,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把握教材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回顾自己上过的许多的课,总感到有些许的憾意:课堂缺少耐人回味的东西,缺少引起学生思考的部分,对教材内容的领悟浅薄,缺少厚重感。本人认为要弥补这些憾意,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必须有自己的眼光,目光要深邃,看到的不能只是文字、图表和各种数学公式定理,而应是书中跳跃着的真实而鲜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这种思想就是“不在书里,就在书里”,这种思想能让所有教材内容融入到教师的思维中,成为教学的能力源泉。“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

二、教师要真正做到把数学知识“返璞归真”

对许多初中学生来说,学数学难,但又必须学。在学生眼里,数学是一个又一个公式、符号、定理、习题的堆积,它们是如此的抽象、散乱、遥远、不可琢磨,它们就象石塑一般------充满着理性精神的美却显得冰冷和生硬。数学本来是这样,还是我们的数学教学的原因?翻看人类的数学思想史,在数学“冰冷的逻辑推理之中有一大堆生动的故事”,其“冰冷美丽”的外表下存在着“朴素而火热的思考”。数学教师的教学,就应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做到返璞归真。

毋庸置疑,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大多是形式地摆在那儿的,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一个字一个字地印在纸上。这种形式地、演绎地呈现出来的数学,看上去确实是冷冰冰的,我们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很难进行“火热的思考”和主动地建构,也就难以欣赏“冰冷的美丽”,从而也就难以领会数学的本质。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已有基础本质

“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能接受新知识是建立在其原有的基础水平之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通过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达到对新知识的相应理解和主动建构。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本理念;精心设计;多元评价;以学为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39-03[作者简介]林娜(1975―),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桂林市凤集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主张的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教转变为学,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与数学《新课程标准》从“两基”过渡到“四基”是一脉相承的。新课标中增加了“基本生活经验”和“基本思想”,就是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教学过程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笔者曾在一本杂志中看到如下一个事例并思考很久。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讲了三道题,下课后对原题进行测试,达标率仅为56%。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先做,然后小组交流,之后教师再针对问题精讲点拨,同样三道题,达标率高达92%。教师没变,学生差异不大,改变的只是流程,却产生了高效益。这使笔者想起几年前所做的一件事:一学期的课结束了,笔者自认为自己的课堂听课率不算低,课本上的例题学生应该都掌握了。于是笔者把书上的例题一字不改地抄下来,综合成一份试卷发给学生做,结果收上来一改,正确率100%的学生只占全班的20%左右,正确率80%―99%的学生只占全班的30%左右。当时笔者真是难过加失望。难道学生真那么差?还是课堂存在什么问题?笔者深深地反思,觉得原因有二:其一,对学生放手不够。对于例题的教学,虽然笔者是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解题,而后再集体讲解,但是,在初次试解题的过程中,能完全正确解答的往往只是个别的优等生,而其余的三分之一学生都是解题时产生疑问,在老师的讲解中豁然开朗,从而掌握方法。而剩余的近一半的学生还是等着老师讲题,被动接受,当时可能懂了,但没有经过深入思考,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参与思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人人主动思考的目的。其二,笔者对基础题的重视不够,教学中注重的往往是有层次和坡度的练习,因此练习的设计在例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这样反而导致基础重视不够,所以学生连基础的例题都没能很好地掌握。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笔者尝试采用生本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思考、操作、比较、概括、交流等,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把学习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更好达成《新课程标准》中“经历、体验、探索”等课程目标。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本人对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学校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主宰课堂的不是教师就是学生,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进行新课改以后,课堂教学逐渐脱离了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模式,课堂上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了更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设法加入一些情景和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生本课堂”则把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以学生能学起来、乐意学、方便学、学得好为依归。它的珍贵正在于此,真正做到学生说的:“请把这个舞台交给我们,因为,你们是要培养我们,而不是培养你们自己。”

一、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这样的作业既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得注意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区别,低年级的前置作业任务越具体越好,而高年级可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曾见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设计的关于乘法的认识的前置性作业为:“1.自学课本上有关乘法认识的内容。2.我的例子: 。3.我的发现:。”设计这样的前置性作业,学生可以深度预习(自学),并且开放性比较大。结果收上来的作业可谓五花八门,其一,例子是3+3=63×2=6,发现为:“我发现乘法的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少1。”其二,有学生的发现为:“我发现加号变了个方向是乘号。”还有不少的学生不知“我的发现”该怎样填。只有极少数的一两个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发现了:“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的加数做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做另一个因数。”这样的开放性大的前置性作业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常抓学生课前预习,还得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

二、细心指导合作交流,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生本课堂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各放异彩。小组合作学习就体现了这个原则。小组合作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活动,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小组的划分不但应好、中、差搭配,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还应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再向全班汇报。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得流于形式,应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的过程可以百花齐放。最后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再进行汇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切忌一言堂,应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表达能力的目的。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的意见,教师应给予帮助,或让学生提出来大家讨论,或进行准确的提示,切忌让小组内的优等生一个人发言,把学生的求异思维压制在萌芽阶段。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交流,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汇报的过程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有发言,发言完毕小组内的成员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补充质疑。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好习惯,切忌重复发言。而老师的点拨语言尽量精炼,同时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

三、评价做到多元化,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也提到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运用对学生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内在积极性的目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全面、有效,还得有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评价方式。

纵观诸多名师的课堂,魏书生、邱学华老师的课堂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是他们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考得深入,掌握得牢固且效果好。再看全国名校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无一不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的。因此,我们的教学研究应着重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巧妙地把讲台让给学生,应该想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不是展示自己的地方,而是学生的发展之地。作为教师,我们应给学生更多参与、展示自己的机会,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这样的“上课”会比“玩”更好。

吴正宪老师说:“我们只有在真正读懂学生、数学、教材、课堂的基础上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兼得数学。”小学生上课不再是单纯地听老师讲授了,学生也能在课堂上充当“老师”的角色,从备课到讲课、课后总结等,全部由学生来完成。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角,所以教师应改变注入式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究、开展讨论、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动手操作等。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舍得留出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以积极姿态自主参与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和动口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分析、发现隐藏在问题情境中的有关信息和内在知识联系,去大胆质疑、探索发现。所以教学方式应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促其全面发展”的实践模式,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理念。

在新课标下,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切实转换教师教学方式,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全新的学习方式;根据新的数学课程目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建立新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盈智慧和灵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激情和多彩,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前,我们对学校艺术教育进行现状调研,认为学校艺术课还未能承载美育主渠道的重任,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课程实际地位不高。凡遇到重大活动或复习考试期间,总将挤占这类学科课时作为首选。二是课程保障措施不力。艺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艺术专职教师配备不齐,艺术活动课、艺术学科拓展课的开展受到限制。三是课程实施急功近利。不少教师将艺术教学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方面,而不是放在人才培养方面。四是课程评价单一、低效。艺术教学成果的评价恪守传统,缺乏创新,更看中眼前的效果,而缺乏长远的考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以艺术课程校本开发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学校艺术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快建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儿童艺术学校”,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实际,我校提出“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并走上以艺术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艺术教育创新之路。“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包括:国家艺术课程校本化实施、艺术活动课程构建与实施、艺术学科拓展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以及学校审美文化的整体构建。

二、改革的实施

我校“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2002年启动,于2013年7月获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历时11年。经历了校级课题“艺术课程校本化实施个案研究”、区级规划课题“沙区儿童艺校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艺术课程校本开发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个案研究”的发展变化,整个研究过程可概括为战略选择与调整适应阶段、课程重构与优势突破阶段以及课程深化与审美文化构建等三个阶段。

1.战略选择与调整适应

“战略选择与调整适应”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从重视精品创作转向人人普及,采取的主要策略是细化艺术课程分类目标,构建艺术课堂评价标准,以提高艺术学科课程的实施效能。

新课程改革启动后,我们重新审视、认真反思学校的办学思路:沙区儿艺虽然以儿童艺术学校命名,但并非艺术专业学校,公办普通小学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精品节目虽然能给学校扬名,却没有能让每个孩子受益。按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积极继承、发展和创新,聚焦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具体工作有三个。一是做好战略分析与决策。组织行政人员进行儿童艺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将回收的问卷归纳、总结,以找准问题,从而弄清学校发展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明晰学校的发展机遇与办学面临的困境,最终坚定艺术特色发展道路。二是改革艺术学科课堂教学。从学习新课程标准做起,从改革艺术学科课堂教学做起,从提高国家艺术课程的效能做起,既构建“真、活、美”的艺术课堂评价标准,细化艺术课程分类目标,又开展一系列教学大赛等活动。三是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夯实基础。学校在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建全市一流的美术、电子琴专业教室;提出儿艺教师素质结构表,并对艺术教师进行个别化、菜单式培训,旨在采用公招、选调和聘任等方式建设全市最强的艺术学校教师队伍,最终为艺术课程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重构与优势突破

“课程重构与优势突破”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进行学校艺术课程的整体重构,实现优势突破。据此,我们既采取以校为本、理念先行、课题引领、系统开发和表现性评价等策略,又确立学校课程开发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系,人系我恒。具体工作有三个。

(1)强化科研课题引领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从校级课题到区级规划课题并上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年一以贯之,持续深化,以课题研究带动课程开发,促进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开发校本系列教材

我们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实践创新和验证改进等理念,完成了40余门艺术拓展课程的开发,并编制15本艺术类校本教材。

(3)开展艺术活动课程

为了实现“班班有团队,月月有活动,期期有展示”,我校每学期有1~3个半天的全校艺术展演,并已坚持23年。对于艺术学科拓展课程,我们坚持“小班化”教学和“分层”教学,以实现“人人会乐器,个个会跳舞”的目标。

3.课程深化与审美文化构建

“课程深化与审美文化构建”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从艺术领先走向全面优质。具体理念有三点。其一,我们采取文化引领的策略,并全方位进行艺术教育硬件和审美化校园环境的改造,旨在创建全市最好的小学艺术演出剧场、功能室和琴房等。其二,我们开设美育核心课程,并将艺术课程开发模式推衍至学校的其他课程,以带动非艺术课程建设,从而全面提高所有学科的教学质量。其三,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开发美育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的审美文化。具体工作有四个。

(1)明确艺术课程开发原则

根据国家的新课程要求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提出艺术课程开发的“三注重”与“三统一”原则,即:注重三类艺术课程全面开发,实现保底、实践与提高相统一;注重艺术课程整体育人,实现审美情感、审美知识、审美经历、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相统一;注重教学过程赏心悦目,实现艺术课程内容与艺术的教学方式相统一。

(2)构建艺术课程基本框架

课程建设永远是学校的核心事件。我们确立学校课程开发策略,整合校内校外、区内区外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与可选择性,并细化艺术课程分类目标。例如,结合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紧密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细化音乐类课程与美术类课程目标,以突出其审美特性。

(3)指明艺术课程实施途径

国家艺术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艺术教育特色在于:艺术学科课堂教学具有特色。基于此,我们要求教师站在艺术课程整体育人的高度,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并进行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以丰富艺术课程资源,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构建灵动的“真、活、美”的校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校本艺术活动课程是国家艺术课程的补充,旨在引导学生把技能、体验以及综合创造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能力。基于此,我们采取整体设计的实施策略,既注重能力,又按班级、年级和校级分层构建与实施,以做到“班班有团队,月月有活动,期期有展示”。其中,班级活动强调普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年级和校级活动重在提高,并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

(4)艺术学科拓展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

我校的艺术学科拓展课程类别丰富(达40余种),除了必修课,还有四大类选修课(声乐、舞蹈、器乐和美术),供学生自由组合课程,以使他们充分发展,最终落实艺术教学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4.完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

“完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改革艺术课程评价,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其中,国家艺术课程评价注重普及,艺术活动课程评价强调实践,艺术学科拓展课程评价着重提高。

三、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