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财树栽培技术

发财树栽培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财树栽培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财树栽培技术

发财树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蔬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 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1.1 棚膜选择

对棚膜的要求是使用寿命长、拉力强、透光率高、无滴性能好、无毒、增产及保温性能好。当前,含有红外线阻隔剂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的3层共挤无滴保温防老化膜和高保温无滴防老化膜是国内比较好的农用膜。采用此种无滴薄膜扣棚,不但无滴性能好,且对蔬菜无毒,同时拉力强,保温性能好,透光率高,可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普通薄膜增产25%~30%,使用寿命是普通薄膜的1倍以上。

1.2 光照控制

在初春或冬季时节,大棚栽培采取多层覆盖,而露地光照不是很强,多层覆盖或遇到阴雨天气后,棚内光照仅相当于露地的50%~70%,故棚内光照会更弱,要尽可能使植株接受较多的光照。因此,提高棚内光照强度是增加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提高棚内光照的措施包括:一是选用透光率好的无滴薄膜。二是为了满足蔬菜生长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一般的情况下会采用物质的覆盖以确保温度,但是还有一点,光照是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定要保持关照的时间,这样在材料,以及覆盖的时间上都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的,以及一些自然因数,像是下雨下雪等情况。三是设置反光幕。四是保持膜面清洁。

1.3 保温降湿塑料拱棚的散热途径

通过缝隙的换气传热约占10%~20%,通过薄膜的透射传热占70%~80%,地中传热在10%以下。生产上一般采用下列保温措施:一是增加光照;二是选用保温性能好的薄膜,如高保温薄膜等;三是压严薄膜,防止漏风或被大风刮起,破损的薄膜要立即修补;四是多层覆盖,如大棚套小棚再加草帘或双层大棚等。同时,还要留意调整好大棚内的温湿度;另外,春天由于中午的温度过高通过塑料的照射可能会直接的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也极其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这就需要灵活协调水、温、光的关系。

1.4 适时通风

棚室降温通常采用通风降温和遮光降温两种方法。通风不但可降温排湿,减轻病害发生,防止高温障碍,又可补充二氧化碳,及时排除有害气体,有利于光合作用,促使棚内空气流通。

1.5 品种选择

冬春早熟栽培应选择弱光和耐低温的品种,对于雍菜、落葵、苋菜、甜瓜、西瓜、苦瓜、南瓜、栗子、丝瓜、黄瓜、夜开花、辣椒(包括甜椒)、茄子、番茄等,其定植(定苗)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下旬。其中,黄瓜要选择叶型较小,叶片厚,侧枝数较少,株型紧凑,单位结实率高,雌花数适量,早熟性强,节间和叶柄较短,耐高温和低温,耐弱光,高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品种,如津优、津春系列黄瓜品种。番茄要选择抗病性强不易徒长,节间短,光合效能高,叶片小,分枝性弱,植株开展度小,早熟丰产,耐弱光,抗寒性强的品种。

1.6 施肥要求

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基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施肥时注意通风换气。二是尽量不施含氯的肥料;三是重视根外追肥;四是注意平衡施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五是根据作物种类、熟性、苗的大小、土质、肥力状况等确定施肥种类、数量、施肥时机和方法;六是基肥最好在播种前或栽植前10~15 d施好;七是有机肥要先腐熟后施用;八是基肥和追肥不要长期用同一种肥料。

1.7 防止有害气体

一是在低温季节追肥以后数天之内,加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二是不施新鲜的厩肥;三是严禁使用碳酸氢铵作追肥;四是进行短期明火加温时,不要用含硫量高的劣质煤,夜间加温以后,第二天早上要及时通风换气。

2 病虫害防治

2.1 种子处理

病虫常混杂或潜伏在菜种里,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可控制部分病虫害的传播为害。一是温汤浸种,用温水浸泡菜种,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二是药剂处理,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浸种,也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2 土壤处理

一是闷棚。在换茬期间,选择晴天密闭闷棚,利用高温缺氧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与虫卵。二是根据棚内常年病虫发生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药剂加适量的细土拌匀,撒施地表,翻耕入土。三是苗床消毒。可采用撒毒土后加盖薄膜闷上几天,然后播种。

发财树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白菜;育种;栽掊

中图分类号: S63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0.039

1 白菜种类的发展

白菜在我国的生产上可以分为普通白菜、小白菜、青菜、油菜等,小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其口感比较细腻,鲜美,有独特的风味,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受欢迎,最早我国有白菜生产的地区是陕西西安一带,在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罐里就有白菜籽的记载,这说明我国白菜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之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因白菜含有大量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烹饪手法更是多样性。

2 白菜育种的发展

白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传统地方品种应用阶段,白菜种植主要是江南的大中城市郊区,以生育期不同的早、中、晚熟配套的地方品种组合,实现当地白菜的周年生产与供应;第二个阶段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生产的品种主要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矮抗青、冬常青、夏冬青、七一青(红明青)、605青菜,新选一号、小叶青、新场青等一系列品种,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要;第三阶段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一段时间,这阶段的发展是综合利用优新品种阶段,除部分上述的优良品种继续占有较大栽培面积外,我国开始不断地发展新品种,寻找新的栽培方式。

3 白菜育种的特点

随着白菜品种的不断发展,当前在我国白菜育种以及种子市场发展中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种植面积较广,种子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依然是常规品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部分操作不当或者为了节省成本,造成种子品质良莠不齐,生产力和抗病能力不断下降,很难保证种子的纯度和产量;二是不同品种的白菜种子价格存在很大差距,各部分利润也不相同,进口的种子甚至是我国种子的几十倍,这就促进了我国品种选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利润空间非常大;三是白菜育种投入较少,我国的育种工作发展较晚,加上部分企业只为了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的布局,种子的繁育投入资金较少,没有合适的育种人才等因素,对我国的种子繁育工作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国有的白菜品种在不断凋零;四是国内白菜育种水平例如在耐热性、品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产量上,我国的白菜产量相对较低,品种的质量上也有待提高。

4 白菜资源繁育的新技术

目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技术,可以比常规的自交方式纯化的亲本快一倍,缩短为2~3年,这就大大的提高了育种的速度,加快了我国种子的更新换代。此外,其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应用于诱变和突变体筛选、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李岩等(1993年)、张风兰等(1994年)、余凤群等(1994年)、曹鸣庆等(1992年)通过对游离小孢子的培育研究,发现了孢子在繁育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结合现有的前沿技术进行分析,对我国的植株再生和基因技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成合等(1999年)采用了现在比较先进的二倍体白菜进行了同四倍体的诱导技术,处理了秋水仙素茎尖,同时很好地结合了细胞学的原理,对可以产生诱变一代(c1)和二代(c2)在培育过程中减数分裂行为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刘惠吉等(1988年~2004年)对白菜幼苗生长点进行了用0.2%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处理,应用这种方式方法,选育出了四倍体的南农矮脚黄、四倍体苏州青、热优2号、寒优l号等,在我国的种植中是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品种,这些成果说明采用四倍体多亲添加杂交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获得同源四倍体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新种质。

张增翠等(2004年)对通过试验对不结球白菜品种的矮抗6号繁育过程中其本身的父母本进行了AFLP标记分析,通过试验的分离和筛选出完全不同的两队AFLPB物,通过这种筛选过程中的不断组合可以揭示小白菜杂种与父母本之间的遗传关系,这种方式试验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应用于鉴定杂种真伪及纯度。卢钢等(2002年)通过对白菜农艺生产过程中的区间作图法试验对白菜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通过试验分析出叶型、叶柄形状、株高等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多个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QTL位点,分析出各个点位之间的QTL数目在1~5个之间,这些试验分析出各点位间存在的相关性。于拴仓等(2003年)通过对白菜的耐热性分析对白菜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通过试验可以看出5个QTL紧密连锁的侧连分子标记,它们与QTL间的距离为0.1~2.4厘米。

发财树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猜想思维方法;数学教学;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83-03

一、数学方法及猜想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有时又称“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所表达的是指在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张奠宙先生在其《数学方法论稿》中,提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个层次:[1]

第一,基本的和重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模型化方法、微积分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等,主要是可以应用这些方法来研究生活世界的某一领域的问题。数学模型方法主要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数学认识;数理逻辑处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问题;几何方法处理时间与空间的问题‘微积分处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等。

第二,与一般科学方法相应的数学方法,如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第三,数学学科特有的方法,如数学等价、数学表示、公理化、数形转换等。

第四,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技巧,如形式化原则、简单性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映射反映原则等。

从这四个层次看,我国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最多达到了第四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而其他三类思想方法很少涉及,而这些却恰恰是形成数学的学科意识和能力,促进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与应用的重要的方法,但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忽视了。我们的学生只知道做题,只知道做别人给出的题,而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即使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猜测性的假设,不会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这点来看,我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水平实际上是很落后的。

(二)猜想思维方法

猜想是众多数学思维方法中的一种,具有数学思维的特性。而“所谓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的一般性的认识的思维过程”[2]。在这一定义中,非常强调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问题,于是才有了猜想的必要性。而又由于问题难以直接解决,于是猜想变成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既表现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又为后续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了动力和规划了方向。

但数学猜想并不是天马行空地乱猜,“数学猜想是依据某些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对未知量及其关系作出的似真判断。”[3]在形成数学猜想的过程中,需要依据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在综合运用各种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方法的前提下形成,表现出深刻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猜想是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束缚,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4]这种本质大体上包括数学中可能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特征。直觉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越过逻辑推理的束缚而直接作出某种预见和判断。在直觉思维中,人们以已有的知识为根据,以对某一问题的长期深入的思考为基础,凭直觉对研究的问题提出某种合理的猜测,往往表现为突然的认识与领悟。

(三)猜想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猜想思维方法是数学学科领域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可以说,没有猜想,就没有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突破。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5]当代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非常重视猜想在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6]“数学的创造过程是与任何其他知识的创造过程一样的,在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先得猜测这个定理的内容,在你完全作出详细证明之前,你先得猜测证明的思路,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当让猜测、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7]因此,猜想在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构成了逻辑分析的前提和基础,猜想为逻辑分析活动提供了动力并规划了方向,成为逻辑分析得以开展的基础。如此下去以实现猜想的证实与证伪。证实,则获得一个新的定理或理论;证伪,则激励进入一个新的假设环节。数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的证实与证伪的过程中持续下去。

比如一元二次方程和三次四次方程都能用根式求解,于是人们猜想一般的n次方程都能用根式求解。然而这一猜想是不正确的,为了否定这一猜想,数学家伽罗左首创“群论”这一新的数学领域,阿贝尔则以此为基础证明了五次及五次以上的方程不能用根式求解。数学就是在这样猜想与证实或证伪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则至今激励着无数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在数学的王国里艰难地遨游着。

由此看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不是证明,而是猜想!如果没有猜想,何来证明?相对于证明而言,猜想永远具有优先性!能够提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猜想,无论真或者伪,都足以在数学界取得相当的地位。又有谁会怀疑哥德巴赫在数学界的地位呢?要有原创,首先必要有猜想。自古概莫能外!

二、猜想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培育

“一个优秀的数学家会根据自己的数觉,运用科学方法,提出好的数学问题,设定数学猜想,以便深入地工作。问题选得好坏,猜想是否合适,是决定数学创造的关键,也是数学水平高低的分野。”[8]而一个在中小学阶段只知道做题的学生长大后是无法期望他具备这种问题意识和猜想意识的。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培养学生以猜想和证明来解释数学问题的数学意识,目前,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归纳和类比来形成猜想的意识和能力。

(一)归纳

1.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适用于某一大类里面又分若干小类的情况,要立论某一大类具有某一性质,首先必须证明里面的若干小类都具有该性质。如立论“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三角形是一大类,里面还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小类,要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首先必须分别证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相交于一点。这种归纳法就是完全归纳的思路。

2.不完全归纳法

相比较而言,不完全归纳法更具有猜想―证明的思维特色。它主要是从少数个别事实中看到某些规律现象,从而受到启发,提出假设和猜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根据奇数77=53+17+7,461=449+7+5=257+199+5等个别例子看出,每次相加的三个数都是素数,于是他猜想,所有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三个素数之和。他将此猜想告诉欧拉,欧拉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补充提出:4以后的每个偶数也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就这样诞生了。此猜想一出,即激励了数学界众多人士进行证明,成为数学史上一个璀璨的明珠,至今无人摘得。

在我国数学教学中,归纳法的教学只在高中数列这一部分内容中进行渗透,主要是以猜想―证明的方式来求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或者求和公式,而其他内容处则很少涉及。

但实际上,在小学和中学的很多类型的知识中,都可以用到猜想―证明方法。比如小学阶段的问题:“在周长一定的长方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就这一问题,学生只要列出三组数据,分别是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通过验证和计算,就可以得出,是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如果是在小学阶段,猜想证明的要求可以到此为止。而到了初中和高中学了二次函数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证明这个命题,于是就又涉及通过建构数学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可以设定x和y为长方形的两边之长,周长为2a,则x+y=a时,xy=x(a-x)=ax-x2,于是问题就转化为求ax-x2这样一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猜想机会,即使是书本上已有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猜想,自己去求证,比如一些公式的推导与证明。当他们真正掌握了数学里的思维方法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自学而不再依靠教师的讲授。只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这种猜想和证明的要求不一样,小学阶段对一个命题有实例证明就行,而中学阶段可以要求应用数学方程、函数等进行学理上的证明。即使暂时不能从学理上证明,那也没关系。正如韦依说过的关于欧拉的一段评价:“当欧拉猜想到一个一般定理时,他会很高兴,试图去证明它。但是,如果找不到证明,而只有一些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他几乎也会感到同样的欣慰。”[9]说不定这个问题将成为影响学生终身的兴趣和发展的问题,比起那些让学生为了拿高分而绞尽脑汁的痛苦问题来说,这样的问题的价值实在百倍于之。

(二)类比

类比也是猜想的一种重要方法。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10]哲学家康德也同样认为,在提出猜想的过程中,“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11]而“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指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推理”[12]。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是将代数方程的某些特性类比到非代数方程中去,将有限类比到无限中去,从而巧妙地解决了所有自然数平方的倒数和这一难题的。

在中小学阶段,类比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比如分配律a(b+c)=ab+ac,对数的和式运算都成立,也适用于极限运算:

limnAn(Bn+Cn)=limnAnBn+limnAnCn

但是类比有时候也不成立,比如分数的加法,同分母相加的运算规则却不能类比推理到异分母的加法运算规则;分配律也不能类比推理到对数的计算中:

loga(A+B)≠loga A+loga B

虽然类比推理有时候正确有时候错误,但在课堂上,并不影响这种思维方式的演绎,不管这些类比推理是成立还是不成立,都可以使用,因为之后总会要有一个证明的过程。就比如异分母分数的相加法则,教师上课时根据同分母相加法则进行类比推理写出计算法则如下:

a/b+c/d=a+c/b+d

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就会意识到,其实1/2+1/3≠2/5,于是顺理成章地引出,那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又是什么呢?这样对激活学生思维,比单纯地告诉学生计算法则要好得多。而且学生从这样一个过程中,也领会到了,有些类比推理是成立的,而有些类比推理是不成立,都需要经过证明才能有效。无形之中,这种类比推理猜想的思维方法就被学生所内化和掌握。

其实,中小学阶段,这种类比还很多,如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图形的全等与图形的相似、整数指数的幂函数与分数指数的幂函数、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等当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进行类比,通过这样的类比,既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起完备的知识结构,又可以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方法,比单纯的知识学习与计算技能的掌握具有更潜在的发展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意识地多提供类似题目,培养猜想意识之外,还需要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所谓的“异想天开”,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直觉对某些问题做出自己的猜想和推理,这个时候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数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参考文献]

[1][8][9][10][11]张奠宙,过伯祥.数学方法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4][7][12]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6]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Conjecture and its Cultiv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SHENG Zhi-rong

(Mathematics Department, Education College, Quzhou University, Quzhou, 324000, Zhejiang, China)

发财树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一、“了解习性”。凡是得到一种植物,不可盲目进行栽种。首先要了解其原产地或原来栽种生长地的基本情况及其表现,如原产在北方、南方,高纬度或是热带地方,是旱漠还是高山(地),多雨或是多湿,适应的土壤特性以及不同季节的日夜温差等等。若从友人处获得苗株,也要知道原种植处状况如阳台、方向等,是否遮阴、露地?吊栽或水培基质等条件及其生长效果怎样?要注意克服些什么问题,保证或改进些什么条件。这里仅是提个醒,因为环境条件、气候因素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决定性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它不止是个简单的概念,涉及具体的因素均要作一些细微的分析。诸如南亚热带高地植物虽然是喜光性但又惧畏强日照;喜湿而又不只是往盆内灌水,有时只是对空气湿度的满足;高积温固然对植物生长有利,但温差的不足又使花芽分化十分不利……

二、“分类置养”。以植物生境地来区分,有阳性植物和阴生植物,但这仅仅是一个范围很大,甚至是一个不完全准确的概念。已经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喜阴性,其实是对光照不足条件下的一种生存适应,即使已是一种相对固定的“遗传特性”,但也不完全是避光、拒光,它实质上不是喜阴,而是耐阴,常见的、“喜”阴植物也有趋光性的表现。长时间在完全没有光照条件下生长,这不是绿色植物的生存本性。至于光照,除了光照强弱、时间长短之外,还有光斑或栅状光照和散射光照等多种形式。花叶类的大王万年青、黄斑富贵竹、斑叶椒草、金斑竹芋、花叶绿萝等等的栽培,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其叶斑增多、叶色明亮,就必须保持一定的、不同程度的光照。另外,像瓜栗(发财树)、苏铁、酒瓶兰、榕属的多种、露兜属多种,这些原本是阳性植物,但它又明显地表现出较强的在无直接日照条件下能维持生长的适应性。蔽荫,这是无奈的忍受。总之,阴生植物是不能长时间地在仅靠日光灯、黄炽灯进行照光的环境下摆放的,一段时间后便需要更换一个透光(气)条件好的环境来“调节”和恢复自身生长。

至于哪一种植物最适应什么样的光照,已有不少参考书作了较详细介绍,许多栽培者也已探索出成功的经验,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

三、“室内栽培”。也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严格地说它含混了具可控栽培生态的温室生产与居室条件栽培两种意义,当然,对广大爱好者或一般生产者而言多是指后者。有时会在居室内看到摆设的植物有一个短时间的良好的生长表现,但这往往不是正常的,更不能维持长久。典型的如盆栽草花、盆景类植物。因为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种原产于类似于居室环境的植物,室内的通风、光照、水分的调理及污染干扰等,完全迥异于大自然!为此,我们认为,“室外栽培,室内欣赏”,似乎更为确切些。

不计工本地创造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小温室进行兴趣栽培,这未尝不可,但恐怕这又是另一种环境条件下的栽培技术系统,注意具体条件还是各有差异的。不是有了温室便可保证成功的,还是要通过实践、比较、分析、总结和不断改进才有可能最终获得收益。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纪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生意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乡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