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30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规划欠科学。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除此以外,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产品创意缺亮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缺乏创新点,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当然,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给游客造成了错觉,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然而,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服务水平不够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还要和游客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保护力度不健全。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资方式范围小。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区域化资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时,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因此,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达成“大带小,强带弱,先带后”的规划思路,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打造创意化产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56个民族集聚发展,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加强在线上的定期沟通以外,积极促成线下旅游相关会议的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优质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知识及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竞争力的强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响,优质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体来讲,就是在高等院校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考虑成立职业性学校,培养旅游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及开设模拟导游和讲解员课程,实地强化基层人员素质;二是是扩大从业人员的来源,吸纳社会未就业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引进从事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策划、纪念品开发等专业人才;三是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员工亲身的参与进来,既能锻炼自身的能力,拓宽职业生涯的通道,同时可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时为一些紧缺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设立高职高薪的回报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外流。

(五)开发多元化产品。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是商养学闲情奇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空间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区存在特色性和体验性较低的娱乐项目的问题,因此要将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活动设置与“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丰富旅游的体验项目。首先,应把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要积极借鉴经验,尤其是国内外成熟民俗景区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经验,建设融合休闲、文化、购物、体验、观光的现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严肃整顿不恰当文化,主动融入时尚元素,合理开发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娱乐休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游客的需求角度来看,要开发特色化、专一化旅游线路,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如对中小学生推出“教育游”、“少数民族风情游”,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体验不同文化;针对大学生推出“民俗探险游”、“文化体验游”,以此来满足90后大学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针对情侣推出“浪漫蜜月游”,可体验少数民族的婚庆事宜;针对银发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游”来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针对短途游客推出“一两日游”;对国外游客主推“民族历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体化品牌。营销的概念源于管理学。现将营销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上,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对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进行融合,统一发展的目标,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单个民俗景点来说,要从景区内部提高民俗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民族区域的特色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对于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民俗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理念,在具体发展时,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成旅游产品,在原真性基础上打造精品旅游区,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的高端旅游产品;对即将失传或者已失传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查找历史书籍记载,挖掘历史面貌,以人造微缩景观的方式再现出来。从游客角度来讲,基于游客对民俗特色文化的兴趣,应进行不同开发层次及营销整合。如调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龄比例、职业构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当;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等,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应该加大对道路、宿营地等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总之,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是有重要意义的。

(七)持续生态化发展。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性。在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期,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游客数量信息,实现对游客人数的合理控制;在景区,设置节能型、环保型车辆。着重听取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意见,尊重当地居民意愿,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适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地进行传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体生态发展规划,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中的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各级分管部门的力量,加强民俗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论证与生态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严厉制止滥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商业,营造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融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众度假时代到来之前,研究其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创新型生态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图1)

四、结语

旅游活动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复杂的活动内容,其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业边界都是不断扩展的,随着“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心理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带动了工业、农业、教育、物流、养老养生、婚俗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种融合为研究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这种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实际旅游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观念认识不足、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当然,推动“旅游+”还需要市场的配合和政府监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称之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市场总是被称为无形的手,这只无形的手在旅游市场中为旅游资源配置、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需求的满足、旅游景区的规划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系统;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政府”相对来说就是实物形态存在,不妨称之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法律条例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的公报、政策也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导向性,正如我们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号召下新兴的研究方向。同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一样,既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拓展旅游的边界,扩大旅游的影响;也需要依靠行政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进行资源配置,在“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这样的匹配性,同时也要融合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这样对“旅游+”的融合、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就会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平台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要实现“旅游+互联网”,也要实现“旅游+产业”、比如农业、工业、文化、物流等,互联网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十分需要关注在“旅游+”下旅游发展各个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来景区”可以实现“旅游+技术”,也就是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实现形式,就体来讲就是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技术手段,为景区打造集电子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平台的于一体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时也是践行旅游行业“互联网+”和实现从供给侧改革,来推进旅游行业全新发展的有益尝试,标志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作为“旅游+”带领下的未来景区,将会以更美好的姿态迎接访客的到来,如扫码支付景区门票、景区地图电子导览和解说系统等在内的全线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5.9.18.1.

[3]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敏,潘贵渝.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5.17.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一)湖北地区农村现有的主要民俗艺术及特点

在湖北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被人们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俗工艺和文化。例如红安的土家绣花鞋垫、阳新县的布贴、仙桃和鄂州的雕花剪纸、老河口的木板年画等。就阳新布贴来说,阳新布贴又名“补花”,是刺绣的一种,在深蓝色或黑色的布料上用做衣服的边角碎料贴成五彩斑斓的图案,再用针线沿边刺绣,呈现出漆黑点金的色彩效果。作品具有浅浮雕效果,用于装饰衣服鞋帽,布枕童玩等,常承载着母爱。其造型野逸不求形似,纹样众多,以寓意象征和心象造型。其组合构图不拘时空,天上人间亦或山禽水族皆可集于一局,极度自由。其取材民年间故事、民俗风情、戏曲人物,如观音座莲、金鸡鲤鱼、凤戏牡丹等图案。纵观这些特点,充分体现出原始稚拙、浪漫遐想和强烈厚重的楚文化特征。阳新布贴取材方便,制作方法简单,造型构图不拘一格,色彩表现力强,非常适合引入到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当中。除了阳新布贴以外,湖北农村地区其他的民俗工艺也极具魅力,将这些民俗艺术应用到中小学的特色美术教育中,不仅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有利于学生的主观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二)湖北地区民俗艺术应用现状

在现在实行的湖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美术教材当中,已经开始将一些民俗艺术融合到课程当中。例如2010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美术教科书,其中的第八课要求学生用剪纸或者拼贴的方式表现十二生肖或自己的属相,可拟人化。在2013年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下学期的美术教材中,《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一课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身边的民俗艺术,教师再将其中一些代表艺术给学生们进行欣赏以及分析评述。但是类似这样的课程还是相对较少,更多的还是一些专业的素描训练以及名画赏析,可能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些是陌生而又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上,与农村孩子个性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不符,简单划一,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致使农村孩子的知识水平与教材出现了断层现象。另外,教师在世纪教学中刻板枯燥,一味地加强绘画的技巧的训练,主要以临摹为主,让学生依照范画依葫芦壶瓢,学生学得被动消极、机械乏味,严重阻碍了其想象力和个性的发展。学生无法发挥创作精神,长此已久,学生的思想开始懒惰懈怠,就会演变成老师出示什么,学生就基本不动脑筋的画什么,致使他们对于课堂缺乏积极性,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淡然。

二、湖北农村地区民俗艺术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引用湖北农村地区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其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提供了可利用的、良好的资源和素材。那么我们在积极传承这些文化并且将其引用到美术教学中,是具有科学依据和全面要求的。

(一)民俗艺术与美术新课程的契合

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引入民俗艺术,是合乎我国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民俗艺术与美术新课程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契合。美术教学资源的发掘和应用在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作为美术教师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资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来教学。美术课程标准在叙述美术的价值中提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这里的“传承”、“交流”实际上指各个地区和不同种类的民俗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以及整个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民俗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需要传承交流,这一点看来正是美术新课程与民俗艺术的最大的契合之处。此外,新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阶段目标分为“欣赏•评述”阶段、“造型•表现”阶段、“设计•应用”阶段、“综合•探索”阶段。教师在指导学习民俗艺术的同时,也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美术特色

教育中农村地区独特的条件在湖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特色教育中,引入民俗艺术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应该积极推广的。农村虽然在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等很多方面不及城市,但并不意味着美术教育在农村的实行就比在城市实行艰难得很多。相反的是,客观上农村的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多优势,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就地选取教学教材资源的机会,富有生命力的地域特色民间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流传下来的的民俗艺术和工艺种类更多、技艺更完善一些。作为农村的学生,学习的课程是他们身边周围的、耳濡目染的、与生活经验有关系的、有民俗特征的东西,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从自己周边的事物以及亲身感受中先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而转化为自由想象。教师应该有选择性地真实地展现本地的民俗艺术,并加以一定的转换,在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融入进去。

(三)民俗文化

引入美术教学的要求在将民俗文化引用到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时,我们应注意一些要求。首先,湖北省内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民俗艺术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学,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民俗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强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方法。美术教师应该突破瓶颈和限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发民间乡土资源,灵活运用现有教材。其次,同一地区不同种类民俗艺术有不同的特征,各类民俗艺术的文化背景、实践的复杂程度、素材可选择的范围等,根据这些特点可将课程分为欣赏课和实践课,从而带领学生完成“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目标。最后,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当地民俗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民俗艺术

在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的作用民俗艺术在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作用,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开阔了更宽广的空间。第一,民俗艺术为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提供了创作素材和教学资源,在美术实际教学中可以收集到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及儿歌谚语等来更加形象生动的教学。民俗艺术通俗易懂,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朴素的美术教材。第二,民俗艺术为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扩展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完成在民俗艺术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方面、保护与传承方面以及借助民俗艺术如何促进中小学学生发展等方面的探索。第三,民俗艺术融合到中小学特色美术教育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在学习民俗艺术的同时让学生们感悟到中华传统艺术的思想精神,了解中华文明,既将审美意识提高了,又让他们作为家乡人和中国人而光荣。第四,民俗艺术融合到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朴质简洁的民俗工艺品,体现了装饰性和形式感,有着超越时空的想象,无固定死板的规则束缚,符合中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出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三、总结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1山东省滨海旅游带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1促进山东滨海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的限制,山东省滨海旅游业主要由各地市作为相互独立的旅游区进行运作发展,导致滨海旅游整体规划实施困难,滨海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滨海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所以,对各地市的滨海旅游进行协调发展,可以丰富滨海旅游带旅游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防止旅游产品同质化,实现滨海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不仅有利于滨海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也有利于促进滨海旅游产品升级,满足旅游者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山东滨海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提升山东滨海旅游的整体竞争实力

沿海省份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也是我国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集中地区.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统计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指标,而滨海旅游是沿海省份相对于内陆地区而言特有的旅游资源,其在各个省份的旅游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仅以2010年全国主要沿海省份的旅游外汇收入进行初步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沿海省份中处于劣势地位,与排名第一的广东和排名第二的上海差距很大.而对山东省滨海旅游带进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加强滨海旅游地区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合,实现滨海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缩短与滨海旅游发达省份间的差距,从整体上提升山东省滨海旅游的竞争实力.

2山东滨海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2].通过把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可以正确认识区域旅游差异的发展变化,对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目前关于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及衡量指标,本文以滨海旅游带7个城市作为分析单元,选取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分别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测度山东省滨海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水平方面的差异,受量纲的影响,可比性较差[3])和相对差异(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值,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3])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标准差公式为σ=∑Ni=1(Xi-X)2槡N,Xi代表i城市的入境(国内)旅游收入,X为各个城市入境(国内)旅游收入总和的平均值,N为研究区域的样本数量;变异系数公式为CV=σX,σ为标准差,X为各个城市入境(国内)旅游收入总和的平均值.利用Excel软件,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2004~2010年山东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从2004年到2010年,山东滨海区域旅游经济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国内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而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则出现较大波动,但近年来也呈现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的趋势.从绝对差异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标准差由2004年的56.387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61.809亿元,入境旅游收入的标准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的9825.643万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22417.901万美元,第二阶段从2008年的16615.759万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9578.816万美元(由于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青岛市入境旅游收入大幅下降,而其他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有所增加,致使近年来绝对差异变小).从相对差异来看,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变异系数由2004年的1.468和0.928分别降到2010年的0.932和0.758,变化幅度分别为0.536和0.17.这说明,山东滨海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山东滨海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很大,并且入境旅游经济差异要远远大于国内旅游经济差异.

3山东滨海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作用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4].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展调整到最佳状态[5].本文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和旅游交通三个旅游要素的空间结构对山东省滨海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系统分析.

3.1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3.1.1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开发不均衡

山东省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这里既有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天象与气候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现代人造设施、宗教文化、人文活动等.海岸线是滨海旅游的核心部分[6].位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大约拥有2600km的海岸线[7],这里优质沙滩众多,山海风光秀丽,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滨海观光旅游资源的集中区.从开发程度上来看,目前,青岛市共有49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是滨海地区旅游开发程度最好的城市,而东营和滨州的旅游景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劣势地位,滨海旅游开发程度低.总体而言,山东滨海旅游带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减的地域分异规律,见表3.

3.1.2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良好山东滨海地区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较好.位于东部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集沙滩、海岸、岛屿、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于一体,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作为“风筝之都”的潍坊,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潍坊风筝、杨家埠木板年画、扑灰年画、剪纸艺术等民俗风彩浓厚.滨州和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河口、湿地、滩涂、动植物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黄河口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河口国家级森林公园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2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来看,韩国和日本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山东,是山东滨海旅游带的主要客源国.欧洲和美洲的游客人数增长迅速,其市场份额有进一步挖掘.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来看,省内游客是山东滨海旅游带的主力军,属于一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其次,江苏、河北、河南、辽宁等周边省份和广东、上海等距离较远但经济发达的地区构成了二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在旅游客流地域分布方面,无论是入境游客还是国内游客,山东滨海旅游客流分布都极不均衡,见表4.山东滨海旅游的入境游客集中于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2010年,三市的入境游客约为953180人次,约占滨海旅游带入境游客的79%.从国内游客上看,青岛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大,滨州和东营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小,2010年,青岛国内游客为4396.7万人次,而滨州和东营国内游客仅为661.4万人次和636.8万人次.

3.3旅游交通结构

山东滨海旅游城市带位于山东东部,交通发达,目前已形成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在空运方面,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烟台莱山国际机场和威海大水泊机场可直航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地区,此外,潍坊机场和东营机场都有开往周边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航班.在陆运方面,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连通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极大地减少了三市之间的旅行时间.横跨东西的胶济铁路、蓝烟铁路与纵贯南北的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等在济南交汇,并有密集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穿过,将省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在海运方面,山东滨海地区拥有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日照港等众多枢纽港口,另外,青岛邮轮母港也正在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日照目前还没有建立机场,东营和滨州的旅游交通设施薄弱,可进入性较差.

4对策及建议

4.1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构建三大滨海旅游区虽然山东滨海旅游带主体旅游资源以海滨为依托,相似性强,但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根据滨海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将山东滨海旅游带划分为如下三大旅游区.

1)滨海观光度假旅游区这一区域包括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四市.该区域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密集,发展滨海观光和滨海度假旅游的优势明显.因此,应充分利用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对海岛、海上、海底旅游空间的利用,在进一步完善滨海观光旅游产品基础之上,重点打造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海岛度假村,发展疗养度假和休闲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打造滨海旅游度假群.为避免旅游屏蔽现象的发生,不同城市间应明确不同的发展主题.青岛作为滨海旅游带的龙头城市,着重打造“帆船之都,多彩青岛”;烟台充分发挥“海上仙境,葡萄酒城”的特色魅力;威海则突出“最适宜居住城市”的特点,重点加大对“东方幸福海岸”的塑造力度;日照立足于“阳光海岸、水运之都”,努力加强水上运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2)滨海民俗体验旅游区该区主要以潍坊为重点区域进行开发.潍坊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潍坊风筝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海内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该区应立足于“风筝之都”这一主体形象,以民俗旅游为主线,整合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体验式专项旅游活动,深度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精品民俗旅游路线.

3)滨海特色生态旅游区这一区域包括东营和滨州,处于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拥有完整的生态湿地景观系统.目前,此区域滨海旅游开发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该区应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黄河口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河口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重要旅游节点,坚持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4.2进行统筹规划,实施联合营销各地方政府之间应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统一建立一个跨区域滨海旅游协调机构,将山东滨海三大旅游区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规划和开发,并结合“好客山东”品牌,树立统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山东滨海旅游新形象.此外,各地区旅游企业之间应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束缚,设计与优化滨海旅游路线,串联三大旅游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制定联合促销计划,实施联合营销,加强滨海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力度,以促进旅游流在滨海旅游城市带之间的双向流动,提高山东滨海旅游的整体竞争实力.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山水圣人旅游带成为山东省旅游文化发展重心为了进一步体现出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并促进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应将打造山水圣人旅游带作为核心和重点。山水圣人旅游带具体包括以下7个城市:济南、济宁、东营、泰安、莱芜、滨州和聊城。其中济南是整个旅游带的中心,其突出的是泉城风貌;济宁是以孔子的故乡曲阜为代表,并逐步与邹城的孟府、孟庙相结合;泰安则是以泰山为基础;东营以胜利油田为依托;滨州则是以孙子故乡惠州为核心;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中国江北水城之称。对于山水圣人旅游带这一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其一,应当充分突出齐鲁圣人文化这一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延伸旅游线路,借此来开发一些旅游产品,如以孔孟文化为题材,打造孔孟之乡旅游品牌,并将孙子的故里惠州融入到旅游线路当中,借助线路的拓展来进一步扩大游览空间;其次,应当加大对滨州、东营以及聊城这三个城市的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具体可以借助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资源来开发一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探险等生态旅游项目。同时应加大对东营胜利油田的宣传力度,并开发一些新型的旅游产品,借此来与山水圣人这一旅游产品形成优势互补,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组合,使其真正形成一条具有山东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

对于发展高品质的旅游项目非常有利。为此,东部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好海滨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以此来推动本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青岛在海洋文化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不仅具有优美的海滨风光,而且还有著名的道教名山崂山,这使青岛成为了集山水于一体的海滨城市。同时,烟台和威海这两座城市也都有着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为此,可将东部沿海旅游带打造成为一条黄金海岸旅游线,以此来充分展现出海滨旅游的特色。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应通过对东部沿海旅游带的整合,来发挥其整体优势。可将日照加入到精品海滨旅游线路当中,并以太阳城作为主题,推出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一条全新的旅游线路,即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让游客在享受海滨风光时,还能享受到不一样的陆地风情;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海滨旅游资源,加大水上运动项目的开发,并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旅游线路达到最优,这有利于促进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

山东省旅游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应当紧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施区域旅游联合,来对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以此来促进各地旅游资源间的优势互补,特别是要让旅游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使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区域联合时,应当遵循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尽可能开发出一些符合旅游者需求的线路和产品,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首先,对于省内各个区域旅游的联合发展,应以实现全省旅游资源统一整合为目标,通过城市间的携手合作,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及优化组合,形成优质的旅游线路,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形象,以实现各地区旅游资源与效益的互补;其次,应不断加强与省外旅游业的合作,通过与周边一些城市的合作,实现各省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并对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进行统一规划,这不但能够有效地扩大旅游市场需求,而且还能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再次,还应逐步建立起与境外旅游团队的合作关系,向海外市场拓展。可以发挥山东省与韩、日两国相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同他们建立旅游合作关系,并加大对韩、日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力度,以此来推动山东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因地制宜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由于山东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供给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应当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首先,对于西北、西南以及西部的一些地区而言,应当充分把握住时机,将各自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来实现旅游非优区的转变。一方面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并不断加大对相应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当不断加大对地区旅游业的投入,并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同时还要引进一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借此来提高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应当选择一些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进行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发。如聊城、菏泽等地区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状况也比较良好,应将这些地区开发成优势区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开发中应做好可行性分析,不可盲目开发,以免造成各方面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能够突出本地区旅游文化特色的项目,如水浒遗址游、黄河风光游等等;其次,对于鲁中地区而言,应当突出其自身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发一些经典的旅游产品。如泉城济南一日游、齐国古都临淄游等等。

作者:吴晓 吕红波 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东靠忻城、上林县,西接大化、平果县,南临武鸣县,北隔红水河与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县城距首府南宁市96公里。马山县历史悠久,其行政区域由原来的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全县辖11个乡(镇),总人口54万余人,以壮族为主,壮、汉、瑶、苗等民族杂居。“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马山县各民族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个性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民俗源远流长,有多样特色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有独特的婚嫁习俗;有花朝节、祭扫节、敬牛节、中元节、达旺节等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日。马山县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扁担舞等。马山县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被列为广西金银花中药材产业重点县,金银花种植基地、旱藕加工基地、竹笋加工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旅游等景观已基本成型并在进一步拓展延伸。马山有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鸟巢群组-定乐江绿谷生态园;有“天然氧吧”、“喀斯特地貌区的香格里拉”等美誉之称的全国岩溶生态第一弄———弄拉;有国家AAA级金伦洞风景区等。近年来,马山县农业旅游经济体快速发展,金伦洞(国家AAA级景区)旅游服务公司、马山县定乐江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弄拉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多个专业农业旅游体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节假期出门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马山县紧邻广西首府南宁,节假日特别是双休日(除国庆等长假外的短暂休闲旅游日)大量的都市白领及其家人可到马山县自驾游或组团游。目前,马山县农业旅游总体规划滞后、基础薄弱;景区民族文化的融入、地域性民俗风情的展现还不充分。马山县的旅游活动和项目现大多利用其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来展开。如依托金伦洞(国家AAA级景区)、灵阳寺、红水河观光;文化旅游美食节、姑娘江风情夜等;规划在依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科技园、种养殖基地、农家乐、特色商贸、休闲度假等,将各类资源整合,实现旅游产品综合化发展。

二、马山县发展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根据企业的内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即根据企业的S———优势(strength)、W———弱势(weakness)、O———机会(opportunity)、T———威胁(threat)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找出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一)马山县农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1.农业旅游资源丰富

马山县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低纬度地区,境内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四季气候宜人,适合休闲旅游。弄拉生态旅游景区、定乐江绿谷生态园生态农业景观、金伦洞旅游度假区、灵阳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等旅游景区逐渐成熟。

2.深厚的文化底蕴

马山县社区、乡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县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马山县民俗文化展示馆等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2011年马山县连续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马山县文化三宝”———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扁担舞分别被列为国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发展。

3.区位优势渐显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泛珠三角“9+2”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两区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既桂北、桂南、桂东、桂西4个旅游经济区,桂林—柳州—南宁—北海/防城港沿高速公路一条黄金旅游带和一龙头桂林市)格局正在形成。马山县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总体布局中桂南旅游经济区,环大明山休闲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都南高速公路、来宾至马山县、马山县至平果高速公路和金南高速铁路线路经马山县境内以及红水河复航的交通优势,马山县的旅游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4.综合经济环境不断改善

2010年马山县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较2009年增长12%,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2.18亿元,较2009年增长25.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0亿元,较2009年增长42.52%;全县工业总产值20.50亿元,较2009年增长29.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亿元,较2009年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508元,较2009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810元,较2009年增长11%;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33.2∶35.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马山县农业旅游的劣势分析

1.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马山县农业旅游基本上是基于各业主自主开发,缺少必要的宏观指导和超前的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强、布局不尽合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各景点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旅游线路较长且显零乱。

2.基础设施及服务滞后

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影响,马山县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相对落后,特别是旅游区或规划旅游景区的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及时跟上,环境卫生也有待改善。农业旅游服务配套也跟不上,不仅软条件滞后,硬条件如解决旅游者吃、住、行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3.旅游商品的系统性、创新性不强

旅游商品供给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农业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农业旅游商品特色仍需加强,部分特色农产品如花心红薯等还没有商品化包装;农业旅游商品经营场所未能形成规模化发展,景区及县城零星地分散着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店铺等。

4.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作为旅游重要资源———水是构景的基本要素。可谓“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媚”,“因山而峻,因水而秀”,水与山、与物、与建筑有机结合,相映成趣,更能构造优美的乡村景观。马山有红水河、姑娘江、大大小小几十座水库,目前仅姑娘江县城段、红水河永州暗河段有初期开发外,其他河段、水库水资源均还未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农业旅游项目。

(三)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1.交通优势渐显

马山县离广西首府南宁仅96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而且正在建设的都南高速公路、来宾至马山县、马山县至平果高速公路和金南高速铁路线路经马山县境内。

2.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格局正在形成,马山县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总体布局中桂南旅游经济区,环大明山休闲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扶贫攻坚步伐加快

“基础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等不断取得新突破,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生态等得到不断改善;百香果、中药材、桑蚕、养殖等重点产业化扶贫项目初显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威胁分析

1.周边城市的竞争

马山紧邻河池大化、都安,南宁上林等县,在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这些县份均有部分相同之处,部分项目的开发也存在同质性,这些对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发展提出了考验。

2.“次密集带”区位弱势

根据旅游空间结构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理论(吴必虎,2001)的研究,农业旅游地在城市周边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主密集地带出现在距一级客源地城市30km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一级客源地城市80km左右的地区;在距主城30km左右的范围内,基本上属于“城乡结合带”。这类地区已经脱离了乡村的发展模式,受城市影响较大,是城乡过渡地带,其城乡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这一地带不能满足城市居民“远离城市,逃脱烦恼”的要求;因此,农业旅游地最密集地区不是分布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而是出现在距城市30km左右的地区[2]。而马山县距南宁这个一级客源地城市100公里左右,属次密集带范畴,由于旅游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客源相对较少,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源也对马山县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规划、完善政策

在详细调研排查马山县现有及潜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全县旅游资源特别是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提前规划,做好保护与开发并重、统筹及个性协调,引导整个产业向有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随着国家、自治区、南宁市促进旅游或农业旅游政策的出台,2011年8月,马山县人民政府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马山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美食城和特色宜居山城的发展定位。但就农业旅游方面有关具体的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基础建设及招商引资力度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注重在各旅游线路的连贯上加大投入;对已有景区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升级换代;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三)进一步挖掘利用特色民俗文化

进一步挖掘和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元素,把特色民俗文化挖掘利用与旅游商品开发结合起来。把马山县骆越文化的挖掘及再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挖掘壮瑶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民族歌舞、宗教文化等资源,演绎和展示马山县少数民族风情,丰富民族文化旅游内容。

(四)不断推动农村自然风光旅游产业链的延伸

马山县有全国岩溶生态第一弄———弄拉,其为国家级药材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氧吧”、“喀斯特地貌区的香格里拉”等美誉。有世界十大名洞之一———金伦洞(国家AAA级景区),已被世界洞穴学会确定为世界十大名洞之一,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大、最深、最长,溶岩景观最丰富的原始石漠溶洞。有形成于2.8亿年前的金钗石林城堡(广西至今发现的最大的石林城堡)等很多自然旅游风景资源,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产业链的延伸还待不断充实,应真正实现以自然风景吸引游客,以多样的农业旅游项目留住旅游者的新型农业旅游模式。

(五)不断丰富正在开发新景观农业旅游项目内涵

马山县定乐江生态旅游景区又名永州暗河景区,永州暗河古代叫定乐江或定罗江,永州暗河是广西可开发游览的最大暗河,景区由十个地下河溶洞和十个世外桃源般的壮、瑶族村寨组成。规划中的马山县乔老生态民族园景区,拟以特色民俗文化艺术为依托,以农业科技、农业生态为基础,以特色农牧业科技培训及观光体验、特色民俗风情体验、特色餐饮及商务会议度假为主要功能,拟搭建民族艺术展现舞台,以马山县原生态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等特色民俗转变成一种经常性表演节目,开展特色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活动。

(六)以农业产业化基地推动农业旅游快速发展

近年来,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合作形式和合作领域上不断创新,新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不断涌现,甘蔗产业化基地、木薯产业化基地、金银花产业基地、竹笋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旅游景观不断形成。

(七)不断充实马山县文化旅游美食节加速扩大马山的区域影响力

截至2012年12月,马山县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黑山羊之乡”———广西南宁?马山县文化旅游美食节。马山县特色文化旅游美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得到共同发展,节会的举办对交通运输、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

(八)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以水促农、以旅养农”

红水河流经马山县境100多公里,红水河陡峭的岸岩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岸岩有垂帘状,有蜂窝状,有千层饼状,一块岩石,就是一个景、一幅画(代表性的有百龙滩的“壮锦岩”等)。城市内河有姑娘江全长28公里,县城河段长约2公里,自南向北流入红水河。马山县有县管水库4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I型水库15座、小II型水库22座、引水工程2座,总库容9877万m3,除县管水库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乡村水库若干座。目前仅姑娘江县城段、红水河永州暗河段有初期开发,其他河段、水库水资源均还未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农业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水资源即可以实现“以水促农”又可以实现“以旅养农”,延伸一三产业相融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旅游亮点,实现农业旅游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