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1篇

1.1外部环境因素: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大量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张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工商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需求人才的类型日趋多样化。然而,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出现总量过剩现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660万左右,其中本科生330万左右。这么多本科毕业生只有极小一部分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要进入经济主战场,从事技术、业务及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倾向于实用化和功利化。毕业生只有掌握了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

1.2专业自身因素: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征

工商管理类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按照教育部2011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等15个二级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全部管理学门类专业中最能代表管理学专业特点的一类专业。这类专业的普遍特点是理论体系不够系统化,理论内容不深,理论性不够强,但对应用性要求都很高。也就是说,这类专业关键不在于掌握理论的多寡,而在于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那些理论基础扎实、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2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2.1实行全过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国内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办学开放度不高,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不够。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加上高校招生宣传不到位,学生对部分热门专业的报考倾向过度偏执。例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工商管理这一专业是典型的就业冷门专业,但却是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许多学生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认知这个专业的内涵和就业去向,认为学了这一专业就可以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甚至职业经理人。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有的专业学生报考过多,有的则过少。有的高校招生计划审查不严,执行力度不够,有的专业严重超计划、超需求招生。不管学生的来源和未来去向,招来就行。结果招生数量很饱满,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性矛盾,规模上去了,培养质量下降了,规模的增加是以质量的下降为代价的,更为严重的是,还埋下了难以解决的就业隐患。全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入口和出口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专业社会需求数量和招生数量的关系。社会需求数量不大的,就不要过多地招生。其次,不但要考虑社会需求人才的数量,还要考虑社会所需求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要关起门来,应开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调查企业了解企业对需求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业务要求、课程设置应考虑企业需要,最好能吸收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全过程人才培养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完毕,学生毕业后并不意味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结束。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工作的情况及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应有及时的反馈。可以利用定期问卷调查开展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调查工作。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普遍欠缺之处,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予以体现。

2.2教师应成为适宜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必须真正懂得专业实践,掌握专业技能。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有应用型教师。专业教师要主动“走出去”服务企业,专业教研室每学年都要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申请企业管理方面的横向课题。只有了解企业实际,才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授课时才能真正理论联系实际讲得生动。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2篇

1.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专注于传统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践的指导。

所以,及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但是,在其就业时也会显现出实践能力差,学习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能与时代接轨,就业压力增大。

2.实习困难重重,逐渐趋于形式。

由于学生的假期时间短和社会资源稀少,难以接受大批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因此,毕业实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这一缺点。

3.毕业生的就业面积广,但是专业对口不多。

从毕业生的去向调查报告显示,只有少数部分的学生从事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与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对口,大部分的学生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这就是工伤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积广,而专业对口的少。

4.对师资的要求高,符合要求的教师少。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知识没有实践,或者只有实践没有知识都是不行的,二者缺一不可。这对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只是素养的要求都非常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符合这一要求的老师并不对。无法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目标的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能够使工商管理人才在各种环境中应变自如。全国各地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水平,圣元水平,教学水平,以及各种综合性素质和资源配置,设定出,符合本身学院水平的工商管理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是一个培养方案制定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是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培养规格是要求。我们的办学宗旨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我们要通过追踪调查,深入用人单位,调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并由此来设定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规格。为了避免规格学校盲目的太高人才培养的标准,要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在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培养人才的定位应该是:高等。人才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懂得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方面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能够与时俱进,以科技发展同步。为了确保综合性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很好的适应,应该对贡山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培养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三、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主要是培养全方位的专业综合性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要采用“一体双翼”的方法。一体双翼就是有广泛额基础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基本技能素养。二者为双翼。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一下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综合型应用人才的总体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发展能力、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这三种能力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是基础,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获得提升。学会了专业技术,下一方面就是应用的能力,在实践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更要学会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得到升华。

2.建立“两平台、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的两平台、多方面就是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期按照大类招生共同培养。让学生共同举杯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构建学科课程和公共课程两个平台。后期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进行分专业培养,将大专业根据专业属性,分为各个小专业。专业性增强。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而缺乏实践素质的问题解决了缴款基础与针对性强的矛盾,学制短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学生的素质与就业的需求脱节的矛盾。这样学生就有了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更过的专业型人才。

3.实现经济管理基层应用人才的目标。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放弃运用传统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知识的专业性。所教授的理论应该与时代接轨。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降低学生出校园的就业压力。在学习内容方面应该给予学生自由,让他们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一大助力,要把专业知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忘专业技能额培养,在实践中不断融合和进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4.加强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并,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核心是必然途径。

在这方面,各个高校还相对薄弱,却方相关方面的指导。因此校企结合的优势就在于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而在企业方面,可以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学生在真正地学习实践环境中成长,从而满足新形势下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

5.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当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积极的督促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劳工协议,为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是采用“用人实验试点”的方法,让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员友根果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几率。需求决定市场,如果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就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岗位,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6.学校应当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素质,专业知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根本。

首先应当牢固掌握。其次,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在人际交流,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方面应当着重培养,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进而更快的适应岗位。全方面培养学生素质,有利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额适应社会,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不断创新,提升自己。

四、结语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问题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作用下,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因此大力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必然趋势。对于工商管理来说,对其专业特性和人才需求特点进行认真研究,重新设计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方法和目标,可对当前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1]。而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其对社会需求更好适应。

一、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在其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性不足的课程设置

现阶段,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我国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教学体系,财务管理、经济管理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内容虽在教学计划中涵盖。但此课程设置方式的专业性不足。大量的专业知识虽在课程设置中包含,但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对其浅层涵义进行了解,在某一方向无法实现深入学习,从而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2]。实际来说,针对应用型人才,他们需要擅长于某类专业知识,且具有较好的基础。

(二)缺乏高实践能力教师

对于国外高校来说,其工商管理专业的开设均具有较高的配套实践技能,且教师理论知识深厚,此类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同时具有丰富的任职经验。我国高校虽对高素质教师广泛招聘,但对于多数教师来说均不符合相关要求。因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其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在我国严重缺乏该类人才[3]。

(三)与理论学习相比,实践过程较为落后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来说,因其存在较晚的起步时间,与医学、机械等专业相比,它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具有较少的实习机会和实践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困扰问题包括实习难和实践难等问题。注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的实习和实践问题加强重视。对于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来说,其存在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得过程存在一定困难,企业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单位,但与企业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实践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四)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后对口工作很难找到

相关就业统计结果显示[4],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存在较为分散的就业岗位。对外贸易类、销售类、财务会计类及文秘类等工作是主要就业去向,大部分学生对企业管理工作并未从事。在找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少的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同时不符合学生自身实际能力。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措施

(一)对培养目标积极明确

现阶段,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对其进行了有效划分,其中包括精英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精英人才主要包括高精尖人才和高等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量,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中小企业是其主要就业对象。在培养目标上,与精英人才培养相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全面分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策。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服务、建设及生产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此,应准确定义人才培养目标:其具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主要有法律、经济及管理等企业管理内容,同时对相关专业技能应用较好,对相关教学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能够胜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效明确,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5]。

(二)积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重视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高校应逐渐改革实践教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设置专业课程过程中,将实践教学课程适当增加,将实践教学比重不断增加。此外,应对实践教学方法积极改变,使学生技能实践训练不断增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模式可运用“自学+实践+创新”的模式,为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积极改变。在实践课堂过程中,也需要理论精讲,对学生思考过程积极引导,指导其动手操作,教师可对相关案例进行选择,并将其制作成CAI的形式,并进行简单讲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并使其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得到显著培养[6]。对于校内实践来说,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对社会实践活动适当安排,学校可协调合作单位,使学生获得学习、考察的机会。在暑假期间可对社会实践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此外,对学生学习体系积极完善,学校应当与企业积极合作,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合的学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创新力、应用力、应变力及适应力等综合素质积极锻炼。

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可对选修课积极开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技能锻炼和学习。选修课选择的方向包括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及思想道德等,为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励,应将选修课成绩计入学分中。

(三)对师资队伍加强建设

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期間,教师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针对教学条件,在其突出问题改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其关键内容。因此,应促进教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现阶段,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多数教师的实际经验均存在不足的情况。因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来说,应鼓励其对管理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针对工商企业的实际状况,能够促进教师对其实现全面认识,从而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提供有效指导。此外,应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家积极聘请,使他们可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现更好地学习。对于外聘教师来说,他们的实践经验均是十分丰富,可以传授给学生自己在以往工商管理工作中的相关经验,促进学生对有效的工作经验积极掌握,从而可实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在其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应对市场需求这一导向积极坚持,全面分析学校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按照社会需求的实际状况,使得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促进其应用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应与企业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在定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使得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作者:李陶

    参考文献 

[1]严佳琪.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3):70-70. 

[2]王丽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的分析[J].时代教育,2015,(13):178-178,180. 

[3]李国鹏.“高职任务导向型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12):36-38. 

[4]宋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商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1(c)-179-0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态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提升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对管理精英人才的渴求;高校招生的逐步放开和竞争加剧促使高校努力寻求提升竞争力和发展的蓝海途径;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种种变化都催生着高校对卓越人才的培养。作为培养管理人才的工商管理专业理应顺应历史潮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从而改变当前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与企业管理人才难求的“怪圈”现象。

1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定位

据调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比重上升较大,占70%左右,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商贸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时有70%是面向本科毕业生,需求的主要部门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物流运输部、财务部、行政部等部门。高校卓越工商管理者的主要培养定位应是立德、立言、立行的大型企业事业部及中层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与创业者。

2工商管理三维管理体系

根据工商管理过程中核心管理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可以将工商管理划分成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管理层次维、职能管理维和管理职能维,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管理层次维,按照一般的管理层次的划分,可以把管理层次分为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高层管理。职能管理维,企业的职能管理将分为两大类型,即业务管理和资源管理。业务管理主要是安排和协调企业的供、产、销等职能活动,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行,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研发管理等。资源管理主要是分配和协调配置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各项资源,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的效果和效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有形和无形资源。管理职能维,根据学术界对管理职能的一般划分,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3构建基于工商管理三维管理体系的卓越工商管理者,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调查和历届工商管理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主要的职业岗位(群)是营销管理、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投资理财管理等岗位(群)。在对这些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内容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卓越工商管理者要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应构建紧密联系的融专业技能、课程知识和实践训练于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

3.1专业技能维:构建卓越工商管理者职业能力体系

根据业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卓越工商管理者应建立以下相互联系的四层金字塔能力结构体系。3.1.1基本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卓越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可以概括为能说、会写、细算、美德,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管理素养。3.1.2通用管理能力卓越工商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适应所有领域和行业以及不同管理层次的能力和才干。具体表现为:修身——自我发展管理与性格修炼;齐家——团队建设管理;治国平天下——资源使用与运营绩效管理(任务管理)。3.1.3核心管理能力卓越工商管理者从事中层职能管理、项目综合管理等应具备的高于通用管理能力的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四大核心管理能力:营销与客户管理能力、企业内部营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能力和投资理财管理能力。

3.2课程知识维:构建富有特色的卓越工商管理者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体系,打造相互联系而内容不重复的课程模块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3.2.1通用教育课程模块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养,包括:信息技术、数学、外语及基本职业素养等课程群。3.2.2通用管理课程模块又称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本模块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写作、逻辑学、统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群。3.2.3核心管理课程模块又称为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群)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设置。本模块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管理能力,包括:营销与客户管理课程群、内部营运管理课程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投资理财管理课程群。3.2.4特色课程模块根据地方、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而开设的相关课程,如:战略决策、企业管理项目、商业智能、行业趋势分析、现代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群。

3.3根据卓越工商管理者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设置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3.3.1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实验实训利用校内办公软件、外语教学、数学教学、应用写作、演讲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行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训练。3.3.2通用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经济学沙盘、企业管理沙盘、物流管理沙盘进行实验、市场调查和通用管理能力实训体系进行实训。在校外,进行企业见习、观摩和每学期为期2~3周的管理实践,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3.3.3核心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投资理财管理软件、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等进行试验实训。在校外,每学期至少进行2~3周的顶岗实训或管理助理实训,全面锻炼学生的核心管理能力。3.3.4创新创业与综合管理能力实验实训在校内,利用创新创业、ERP沙盘、ERP软件和综合仿真实验实训进行锻炼,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校外,通过毕业顶岗轮换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4构建基于三维培养体系的“三维一体协同发展”培养模式

“三维一体协同发展”是指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维主体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联动、内外交互、协同发展是卓越工商管理者培养的新型模式,可以彻底解决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

4.1“三维一体协同发展”的构建

学校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能够提升高校形象和竞争力,推进学校发展。同时,在构建合理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在企业的参与协助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改革,可以采取高校教师参与企业顶岗锻炼或者聘请优秀主管加入师资队伍等方式,促进教师类型的多元化。4.1.1团队培养学生从进校起就分团队进行学习,以培养其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团队规模的大小根据课程性质和能力训练要求进行划分,团队成员一般为3~8人不等。团队的学习模式以模拟公司真实运营的方式进行,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4.1.2分类培养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按企业行业性质、职业岗位群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培养,既可以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又可以发挥学生特长和兴趣,提升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4.1.3分段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的培养采用学程分段进行。大一主要完成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管理基础理论学习与通用管理能力训练;大二上学期主要完成营销与客户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二下学期主要完成企业内部营运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三上学期主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三下学期主要完成战略管理和投资理财管理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大四上学期完成创新创业管理、特色课程的学习与综合管理能力训练;大四下学期完成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实战性管理训练。每个学期根据所学课程完成2~3周的校外管理助理训练,因此从大一开始,就应将人才培养根植于企业的管理实践。4.1.4帮扶培养首先,组建校内专业、人生导师团队,指导学生人生发展、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内的实验实训。其次,遴选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成立卓越工商管理者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组建企业实训导师团队,全程指导学生校外的实践实训。最后,组建同辈帮扶团队,高带低、梯队扶持,发挥学生之间接触多、交流易、渠道宽等优势,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训练提升管理能力。4.1.5竞赛培养在校内,组织学生参与各项专业技能训练和比赛,锻炼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技能。在校外,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学科专业竞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管理思维和能力。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自身能力,又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2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生维:学生接受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学习,认真完成各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相关活动和竞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打好管理理论基础并灵活运用,提升综合管理素质,实现自我发展。

4.3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维:校企联动是培养卓越工商管理者的有效途径。企业要获得优秀的管理者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应做到:第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际的需求标准;第二,提供人才能力训练的实践岗位和就业岗位;第三,检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将企业管理项目融入高校课堂;第五,校企联合开发特色课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既培养和选拔适合企业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又可以得到高校的理论指导和支撑,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卓越工商管理者”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突出管理思维训练、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管理潜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有了合理的培养体系设计与实施,以及学校、企业的精心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刻苦锻炼,学生必将成长为“会分析、善决策、精管理、能创新、重美德”的高素质卓越的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工商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5篇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后面都有6个空填的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当然,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填不够6个,你可以愿意填几个就填几个,但是还是要尽量填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21十大最好专业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1十大最好专业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此专业属于工科,更加适合男生,毕业以后的方向是跟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工作,主要去向是大型国企,大型私营企业,还有跨国公司。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此专业也属于工科,男生女生都适合就读。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IT企业,国有机关,大中型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另外,现在金融公司,银行等对此专业的需求也非常旺盛,特别是银行对此专业的招录比例可以达到40%多。所以,此专业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都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或单位。

三、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仅次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达到93%左右。主要原因是此专业的就业面非常宽,几乎任何企业都需要此类人才。只是财务管理专业刚毕业的时候薪资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工作比较稳定,更加适合女生报考。

四、园林建筑专业

在园林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园林建筑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后可以到各企事业单位及私营实体单位应聘园林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岗位,如到建筑设计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或者从事土木设计工作;到园林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景观建筑等相关公司从事园林建筑设计施工、建筑施工管理、园林设计施工工作。

五、英语专业

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六、医学类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七、机械专业

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八、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毕业主要去向为银行外贸公司,证券公司,期贷公司政府涉外经济部门等。

九、市场营销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毕业主要去向为营销专员,市场专员,市场推广员,策划专员,渠道拓展人员等。

十、工商管理

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毕业主要去向为人事主管,销售工程师,销售助理,房地产及投行高级分析师经理。

志愿填报方法:五看三考虑一看自己所在学校前几届毕业生被录取情况

北京大学法学院孙老师认为,中学教育规律性很强,一所中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学校前几届各分数段毕业生被录取的情况,找到自己相对应的位置,选择相关的学校和专业。

二看学习水平、身体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

考生本人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指考生的学习水平、身体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录取的结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学习水平。因此考生在对自己的水平有了正确的估计后,要重点研究与自己水平相应的那一层次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此外,自己的身体条件也要考虑到填报志愿中,如果身体某一部分报考受限,所选志愿一定要与其避开。再者,考生家庭经济状况也要在填报志愿时予以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应优先选报不收费或少收费的学校及专业,例如:民族、体育、师范、航海、军事等院校或专业,以减轻求学的经济负担。

三看目标高校近几年的录取信息

第一,要确定范围。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即使是“211工程”院校也有近百所,考生们应把范围由大到小,由面到点进行圈定。

第二,要把圈定的学校分出批次。如第一批是哪几所,第二批是哪几所。

第三,要深入了解这几所学校的办学实力、特色,国内国际影响、招生章程等。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收费情况,硕士点、博士点的多少,师生比例、考研比例、就业情况、就学环境、录取政策、招不招非第一志愿考生、招收计划数、分数级差是多少等。有些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进一步咨询。

第四,要重点分析高校近几年的录取信息,形成志愿梯度。所谓志愿梯度,是指录取分数不同的院校或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程度,这是在多年办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当然,随着投入的不同,院校的发展有所变化,同时,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同一专业在不同时期也有冷热之差异。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把最为心仪、有把握的高校放在第一志愿,之后的志愿排序应是依次降低的,而不是并列关系,形成志愿梯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看院校性质,是否为211、985院校。很多企业招聘时都会优先考虑211、985院校的学生

五看院校历史,历史反映了一个院校的成立与发展,尤其是重点院校,其成立与发展都是有一定历史缘由的。比如北京大学就是由京师大学堂发展来的。同时一个院校的前身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渤海大学,我们乍一看,看不出他的性质,如果我们知道其前身为锦州师范学院,会变得很明朗

一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二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三考虑“服从专业调剂”

当考生档案调入学校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什么是志愿填报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