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财务管理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集体经济历经50年的发展,开始由于资金流量小、业务量小、核算比较简单,村级财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村民参与财务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迅速发展,村集体资金迅速增加,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村级财务更加规范、透明,得到村民的认可。但是,令人欣喜的现象背后,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如村级债务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村级财务管理只是强调有序有据,忽视内部财务运行机制的指导和管理,村级财务管理忽略其根本目的,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价值导向,没能发挥村级财务管理的最大作用。因此,村级财务管理一定要明确其盈利目标,并在财务管理体系中体现这一目标。因此,以基于价值的管理理论指导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具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vbm的内涵及特征
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下文简称vbm)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企业界出现,经麦肯锡顾问公司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世界许多著名企业,微软、可口可乐、西门子、杜邦公司等都是vbm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vbm为现代组织的运行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vbm的内涵
随着快速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企业价值最大化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理财目标。理财目标的改变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发生改变,基于价值的管理理论逐渐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基于价值的管理分为三类:
一是结果论,以vbm要达到的目的来定义,强调vbm要实现的目标。
二是过程论,以vbm实施的过程来定义,强调vbm的实施应和企业活动相结合,vbm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贯彻目标的设立、结构和系统的设计、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及人力资源的实践全过程。
三是结合过程和结果来定义,既强调vbm要实现的目的,又重视vbm与企业活动结合,即认为vbm是理念、原则和过程的集合。
anne.ameels总结众多学者对于vbm的定义,把vbm概括为整合企业资源和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工具和控制系统,通过配置企业资源到最有价值的投资来尽可能多的创造财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综上所述,vbm的核心是企业价值,目标是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律、探索价值创造模式、建立连接企业战略并应用于影响企业价值的各层次、各环节的企业活动,通过衡量、激励企业组织每一个层面能够增加企业经营业绩的行为,更好的进行价值创造,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html/zongjie/
(二)vbm的基本特征
一是重视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代表企业实际可支配的财富,是企业价值的根源。vbm理论下企业的管理不只关注眼前的利润,更要关注企业未来的增长能力,即与适度风险相匹配的已经获得和可能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强调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强调过程。vbm强调把价值理念与方法引入管理的全过程,强调运用价值观念进行战略及日常经营决策。基于价值的管理将公司整体目标、分析技术和管理程序整合在一起,促使企业将管理决策集中在价值驱动因素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
三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vbm认为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增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是认为企业价值由多因素驱动。
二、vbm对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研究者及实践人士接受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vbm的核心,企业价值成为现财学的核心概念。新的理财目标对财务管理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产生根本影响。
具体讲vbm对财务管理有以下积极意义:
1.vbm强调整合企业财务战略、财务制度安排、财务组织协调、财务活动,是一种系统思维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涵盖财务工程和资源整合,均衡投资与利润分配的关系,增加企业现金流量,提升企业整体价值。//zuowen/
2.vbm为企业理财行为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引导企业尽快实现从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向基于价值的管理转变。对于改革、规范和引导企业理财行为,更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3.vbm是现代企业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理财活动的本质所在,是对理财策略和财务资源的整合,促使企业建立不断变革、适应环境变化的理财模式。
三、vbm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vbm理论下财务管理从着眼于过去的控制功能转变为着眼于未来的增值功能,具体表现为: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会计委托 经验总结 效能发挥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关于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委托的相关要求,云南省全省大力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健全这一制度,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增值保值。本文通过分析学习我国实施农村会计地区的经验、实施效果、相关对策,分析探讨云南省在当前的环境状况下,如何加快推进会计制度,更广更深地发挥其效果,保障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
一、云南省目前的现状和环境
自2005-2007年,云南省农业厅安排专项经费,在全省确定132个示范推广单位,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截至2009年,全省129个县全面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工作,1329个乡镇实施了会计委托,占乡镇总数的96.72%;13091个村级实行了会计委托,占村级总数的96.4%。全省共代管村集体资金总额达113.3亿元。但是,在全省34万会计人员中,高级会计师仅有858人,只占0.26%;会计师有1.9万人,只占5.9%;注册会计师有1957人,只占0.59%。全省已实行电算化管理的乡镇级会计委托机构901个,而配备的电脑数量仅1741台,大约50个村民小组才拥有一台电脑。
二、我国其他地区目前的现状
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农村经济研究部经过对全国东、中、西部几个地区的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其一,农村集体经济总体上收入微薄。从调研可见,东部苏州等少数发达地区59%的村集体收入为100万元-500万元,西部、中部各有91.4%、75.9%村庄收入在10万元以下,绝大多数中西部及东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其二,村级组织债务负担沉重。调查村集体平均负债水平为176.25万元,东部村平均负债305.61万元,中部平均负债52.48万元,西部平均负债22.77万元。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村集体组织的收入来源总体上比较单一,主要靠土地等资源的出租或开发收入,特别是高度依赖土地出租收益。
(3)村级集体可用资金的来源。调查表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中,村农业承包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8.1%,即使在集体经济收人比较高的苏南、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靠集体土地的出租、开发,以及少量集体资产或物业的出租。
(4)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途径。东部地区村干部更多认为要靠招商引资、出租集体资产或集体土地的途径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中部和西部地区村干部则更倾向于争取上级下拨或补贴。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资产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的差别,也会使得农村会级制度在实施中存在差异性。在环境变迁,制度改革中,应把握当地的经济特点及环境条件,因地置宜地实施农村会计制度,发挥其作用。
2、浙江省上虞市村级会计委托现状
浙江省上虞市是我国最先实行农村会计制的地区,市政府从1998年就在全市推行在村账乡镇代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计委托制。
(1)初始阶段效果明显。上虞市实行会计委托制起初三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提高了村级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调动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两个主要经验:实行会计委托制,一是当地经济比较发达,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委托制的配套工作手段,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二是村级经济业务量要适中。
(2)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村级会计委托从2003年在浙江各地推广至2006年,三年多的实践表现出,预期效果并不佳:中心运转很不正常,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在有些村一开始就没能有效推行,实际的实行率最多在40%一60%之间,而且每年还以10%的降幅下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情况依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流于形式;乡镇政府负担加重。
(3)问题存在的原因。自2002年以来,浙江省在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其机制也在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村级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有待统一;村级会计人员培训制度有待完善;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村级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对于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村级组织经济活动的外部监督,预防村干部经济腐败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需引起重视。
3、农业大省――山东农村财务管理与现状
山东省既有地处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异,而且是一个农业大省,以山东省为样本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和的状况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农村财务管理上有待规范和制度化,农村债务问题依然严重,新会计制度实施情况不乐观,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第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初步分析: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上有的误区,管理上缺乏规范性;财务管理队伍不稳定、素质低、法律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监督,审计力薄弱。第三,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从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虽然村民自治一开始是村民自发形成的,然而它的普遍推行则要归功于上级政府的推动,是一种政府主导行为。
4、实施制后取得的成效
村级会计委托的实施,增加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维护了村民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参与权。主要表现在:规范了村级账务;实现了村务的及时公开,促使农村更加和谐;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持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5、过程中突现出的问题
几年来,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试行工作进展顺利,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村干部认识不到位;二是部分村民认识不到位;三是管理监督意识不强;四是一些有企业或业务发生频繁的村,不愿意委托;五是部分乡镇干部对农村审计认识不到位。第二,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一些村干部实行“家长式”管理,“以支抵收”;还存在挥霍浪费,“寅吃卯粮”,挪用村级经费转移支付资金现象,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第三,监管不力。一是部分村级财务核算所管的账大多只是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按规定向村民收取的费用,村办企业的资金大多游离于监管之
外;二是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对财务的监督乏力;三是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四是部分村财务不够公开。第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比较低。许多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人员,持证上岗人员只占42.42%,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仅占6.23%。第五,大部分机构办公经费得不到保障。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存在着主管部门、单位性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业务经费没有保障,办公经费短缺。
三、目前农村会计的研究成果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在农村“政务财务两公开”工作中产生的一个新事物。目前,村级会计委托制的相关文献资料基本上属于工作报道或者内部参阅资料,侧重于描述村级会计委托制度的产生背景、主要做法和成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刘知林与金华市农经站孔祥卫的文章(2008)《环境变迁,制度演进:村级会计制的若干政策建议――基于浙江金华的调查》和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李怀文章(1999)《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效率递减》为本文研究的主题提供了目标:什么是村级制的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如何更好地发挥目前制度的效能。
四、云南省在农村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云南省目前的现状的数据可以看出,村级会计委托制度的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许多地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内部控制环境较差;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会人员培训的形式主义严重;会计电算化实行力度不够;风险意识薄弱。
下面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为例,说明这一现象。
麒麟区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工作主要经验:领导重视。区、乡两级把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制;打牢基础,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电算化管理;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农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成果和效率,该区向上级部门提出如下建议:建议上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工作的经费投入;建议上级部门增加本区经营管理部门人员编制;恳请上级部门尽早理顺农经机构体制建设,尽快将农经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理顺管理体制。
五、云南省目前如何发挥农村会计制的效能
对我比国实施农村会计地区的经验、对策,说明云南省在当前在农村会计方面依然存在与其他地区相同的问题。农村会计制度的效果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深入地加强。
1、从理论上认识村级会计制度
制度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制度是在一个特定群体内部得以建立并实施的行为规则;制度本身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以及不断面临被替代的过程。村级会计委托制是一项制度安排,其创新要受到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大环境的制约。我国集体资产制度的特点是一个集体范围内的资产为该集体全体成员共同所有,但任何个人都不能单独占有或声称拥有某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权利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基本特点。
2、因地时置宜把握实行方式
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人口素质的差别,认识的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的变迁,人口的流动,国家新制度的影响等等,都从各方面对农村会计制度和效果产生着影响。
3、通过反馈不断完善
把不同地区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在执行时就给以完善,预防,不能让已经存在的现象重演。同时,及时总结制度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查原因,找方法,及时贯彻落实,而且地区之间要经常讨论交流工作经验。
关键词 村官 职务 国家补偿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一、案情简介
毛某某,女,48岁,高中文化,2007年至2012年1月间分别担任桂林市某城区村委会副主任、主任。2004年至2005年期间,犯罪嫌疑人毛某某找到桂林市雁山区建设规划局档案管理员阳某为其及他人办理原桂林市郊区乡镇管理局建房施工许可证或建筑证,并将施工许可证或建筑证的存根归档,使其合法化,以备以后骗取拆迁补偿款,为此毛某某向阳某行贿人民币6万元,毛某某则从黄某某处得到非法报酬人民币51万元。犯罪嫌疑人毛某某在担任新建村委会副主任、主任期间即2007年至2012年1月间,受乡政府委托办理村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将国家拨付到村委会的398万多元人民币公款中的276万多元挪用于支付其个人贷款、借款及开销。
二、特点
1、犯罪嫌疑人某某通过大胆的犯罪手段获取了村民的“信任”,从而被选举成为“村官”。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帮助自己和本村其他村民办理虚假郊区建筑证以骗取国家补偿款,虽然此举最终未能得逞,但是其在村民眼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能人”,从而此后的“村官”选举中成功被选举成为村委会副主任、主任。
2、犯罪嫌疑人成为“村官”后,犯罪手段更为大胆,犯罪金额巨大,危害重大。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毛某某成为“村官”后将国家拨付到集体账户上用于集体项目建设资金中的276万多元人民币私自转入个人账户,并用于偿还个人贷款、借款及开销,给集体利益造成了重大危害。
三、原因
1、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选举“村官”往往只看表面,而不管“村官”是否具备用合法手段带领全村人致富。这样的后果往往是选举一些“嘴上功夫”较好的人担任“村官”,而不管其文化程度如何,最终选举出来的“村官”往往是法律意识淡薄,对犯罪的概念模糊。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毛某某仅为高中文化,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于行贿、挪用公款等犯罪概念均不了解,对于公款应该公用一概不知,骨子里认为先用一些公款,之后还回来就不会有事。
2、村委财务不透明公开,没有相应监督。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其中包括财务收支情况、宅基地审批事项等。而在本案中,村委会不仅没有公开本村财务的去向,也没有对财务管理者进行必要监督,这使得作为管理国家下拨公款的“村官”毛某某却拥有较大的权力,利用自己管理村里的财务这一便利,任意挪用国家下拨的项目款,最终给国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办案人员发现,该村委的财务制度相当混乱,支出费用基本没有原始凭证。
3、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管理制度的缺陷,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对村党支部、村委会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也未开展对村委会财务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核监督的工作,导致对村委会权力行使的制约及监督不力,从而导致部分不良“村官”利用手中的职权大胆犯罪。
四、预防对策
1、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将法律列入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中,并要求进行过关考试。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村官”和村民的文化程度也得到了逐年提高,但是在高中教育之前均未将法律程列为必修课程,即使有法律这门课程,也是将其作为普通课程而未作严格要求,这导致了“村官”和村民不懂法成了普遍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将法律列入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中并严格进行过关考试,从而不断提高“村官” 和村民的法律意识,使村民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利行使选举权,避免见风使舵思想。
2、继续完善鼓励政府干部和应届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出任“村官”的制度。近年来,国家建立了鼓励政府干部和应届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出任“村官”的政策,但该政策还存在有相当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 “村官”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基层担任“村官”,对于一些作出相当成绩的“村官”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对于担任“村官”的政府干部,从级别提高上应进行进一步完善,对于未作出实质成绩的,一律不予提拔,对于作出实质成绩的,给予及时提拔,对于作出重大成绩的,可以破格提拔,从而避免在群众中造成一种下乡干部走过场的不良现象。关于实质成绩的判断必须是考核人员到村民中对下乡干部进行考察,如果考察结果是大部分的村民认可下乡干部的成绩,并将考核结果公布于众,真正实现问政于民。
3、建立健全村委财务制度。在执行财会制度上,做到钱账分管,按规定领取现金。建立健全财会账册,严格审查各种报销单据,做到账目收支清楚,坚决杜绝白条入账。在建立执行物资管理制度上,要加强对各种物资的验收、入库、保管和领用,做到入库验收、出库清点,杜绝因物资进出库无记录而导致的物资流失。
4、建立健全乡镇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制度。目前,我国的乡镇一级政府很少对村级财务制度进行监督,这导致了部分法律意识淡薄的“村官”大胆走向职务犯罪的道路。笔者认为,乡镇一级政府应定期派专业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村级财务不规范的应及时进行纠正,对于违法犯罪现象应及时移送相关机关处理。
[关键词]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机制;覆盖;可持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47
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与财政部联合14个省(自治区)启动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指由专项安排投入到贫困村的财政扶贫资金,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以及贫困村内农户自愿以入股方式投入的自有资金组成。在贫困村内实行“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管理模式,着力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问题,推进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开辟扶贫新模式。2007年7月重庆市开县开始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自试点以来,开县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实施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对于其运行绩效的客观评价不仅有助于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教训为该项扶贫模式未来的完善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也为重庆市其他区县的试点开展提供了范例。首先本文将从开县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基本结构、资金来源、运作规则与监督管理来分析其运行机制,发现其贯彻了分权与参与的概念。再从政策目标即覆盖与可持续来评价其运行绩效。
1重庆市开县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机制
11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基本结构
重庆市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秉承互助合作、服务农民的宗旨,通过互助的方式将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有效结合起来,为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便利生产资金、农业技术等服务,它是由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引导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中介服务平台。其组织结构上至市扶贫办,市财政局,下达互助资金理事会、监事会。
12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资金来源
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成立初始其资金来源分为三部分:一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二是村民自愿以入股方式投入的自有资金,一般贫困农户出资250元,然后按照1∶1的方式财政资金补贴250元,富裕农户则以每股500元入股,对于审批核准的绝对贫困农户实行扶贫办赠股;三是来自社会各界以扶贫为目的的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捐赠资金。这种以财政资金为主,成员出资以及后期利息积累与占用费作为补充的资金构成方式,体现了互助资金服务农户的宗旨。
13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作规则
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作规则主要是在借款和还款的规范上。一是借款对象。借款对象必须是本村辖区内有固定居住地或经营场所的已入股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农业人口。二是借款项目。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小商业等。三是借款审批。互助资金全体成员每15天组织一次中心交流活动,讨论中心成员提出的借款申请项目,并由当天参会的入股人员表决审批,并报乡镇服务站备案。四是借款期限。根据农户实际需要确定为6个月,最长期限1年。五是借款额度。按农户家庭状况、负债能力、资信程度评定A、B、C三个信用等级。六是还款办法。按季结息,利随本清。七是占用费率。开县规定为:6个月以内(含6个月)月利率为9‰,6~12个月月利率为96‰,逾期借款月利率为15‰。对收取的占用费,30%用于管理费,20%用于风险金,50%用于股金分红。这样的运作规则实现了“民有、民用、民受益”的理念,突出了分权与参与。
14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监督管理
开县各村协会相继建立和完善了《互助协会章程》《互助资金操作规程》《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监事长、会计、出纳职责等规章制度,协会开始运行就有章可循。在业务运行中,严格按照《重庆市开县村级互助资金工作指南》开展工作,在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各试点村深入宣传发动,严格组建程序,规范业务运行,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完善财务核算体系,并依法设立会计账目,在资金运作及管理上,按照公开透明、民主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
通过对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其管理者、制度章程、贷款对象都是由村民自己推选建立的。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分权与参与的概念,资金管理权的下放也使一些贫困农户真正受益。
2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绩效评价
21覆盖
根据政策目标要求,接下来将考察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覆盖情况。覆盖包括覆盖广度和覆盖深度。覆盖广度是指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惠及的农户数量,覆盖深度是指对于真正的贫困农户是否实现了精准的扶贫。
(1)覆盖广度。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2007年成立5个,2008年成立1个,2009年成立5个,2010年组建完成24个村级互助资金合作扶贫协会。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县累计组建村级互助资金合作扶贫协会35个,涉及29个乡镇(街道办),覆盖农户23933户,约7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4209户);共发展会员3938户(其中:低收入农户1581户);会员入会资金527万元(其中:低收入农户入会资金158万元),国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25万元,互助资金总额达1052万元。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广泛的覆盖了试点村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覆盖农户的数量较多,但是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睡眠农户,互助社原有的部分社员与互助社不再发生存贷业务往来,陷入“沉睡”状态。这种社员的增多不利于提高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效率,降低组织创新能力。所以在覆盖广度的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睡眠农户的劝退,调整社员结构。
(2)覆盖深度。覆盖深度表明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否实现了精准扶贫。从运行机制中我们了解到贫困农户入股完全由财政补贴。从这一点来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使得贫困农户参与进来,但在调查中发现贫困农户的借贷占比很少。第一是由于他们的还款能力不足,自身不敢贷款,而且其他农户不愿为其担保而不能贷到款。第二是贫困农户贷款需求不足,贫困农户没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项目,主要靠小农生产满足自身需求,即使有贷款供给,其需求也并不强烈。同时,我们发现在部分组织内部存在精英控制的现象,从社员中选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村干部,他们对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具有深入的了解。大部分社员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会参考组织内部精英的意见,这就造成了资金管理人员为了推动组织的发展而不考虑贫困农户的现象。
22可持续
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接近一半来自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我们主要从操作可持续的角度来考察其成本与收益情况。
(1)成本。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成本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资金来源于国家补贴、农户自愿入股和社会无条件捐赠,都是建立在自愿的角度,资金获取成本较低。其主要成本包括办公开支、管理人员报酬等。对于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来讲,只要在社区内没有不良信用情况且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通过社员担保即可获得贷款,不用到离居住地很远的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占有比较优势。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对家族声望与个人信誉极端重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内部成员大多都是相互了解的同村人员,对彼此家庭情况以及信用程度有足够的了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据调查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还款率高达9998%。
(2)收益。2010年年底重庆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累计收取资金占用费74万元,提取公积金199万元。惠及2445户,实现增收400多万元,户均增收1640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良好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①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贯彻了分权与参与的重要理念。开县区农户参与到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成立、组织结构和监督管理中来,实现了分权与参与。②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覆盖面较广,满足了大部分有需求农户的信贷需求,但是贫困农户的参与程度仍然不是很高。③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具有成本优势,但是其中存在的睡眠客户降低了其资金的运行效率。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保障水平。让农户看到发展的机会,敢于去创新创业。②针对开县村级发展组织内部的沉睡客户进行劝退,盘活农户,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为那些真正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提供服务。③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控制精英现象,瞄准贫困农户。④积极宣传,让农户了解到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的目的,调动农户积极参与到发展中来。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让农民敢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西川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目标瞄准、还款机制及供给成本――以四川省小金县四个样本村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10)
[2]刘西川,杨奇明,陈立辉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机制及实施效果分析――基于贵州、四川两省机构的调查数据[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7)
一、农村财务监管及其现状问题分析
农村财务监管是农村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主要是通过对于农村资金以及资金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各方面联系的监督管理,实现农村建设与管理的提升发展,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而农村财务监管又关系着农村资金的建设与管理,因此在农村建设与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另一方面,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建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水平,因此农村财务监管对于国家经济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农村建设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结合当前农村地区财务监管开展的实际情况,还存在着相对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是农村财务监管发展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首先,农村财务监管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管力度不严上,结合农村的财务监管现状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财务监管制度如同虚设,财务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违法乱纪现象,像村干部包揽会计职务等现象仍然存在,对于农村财务监管的提升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制约。其次,农村财务监管中资管的管理比较混乱,进行财务监管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等,都是影响和制约农村财务监管发展提升的重要因素和问题。此外,农村财务监管中,财务账目的真实性较差,财务公开缺乏,财务监管中弄虚作假、避轻就重现象比较严重等,都导致农村财务监管的真实性缺乏,影响财务监管的提升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改善,是农村财务监管迫切需要解决和改善的内容现状。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财务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结合上述对于农村财务监管意义及其现状问题的分析,随着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为解决农村财务监管问题,促进农村财务监管的发展提升,在农村建设管理中引进相应的信息技术,设计构建农村财务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农村财务监管的信息化与制度化,是避免问题、改善现状、促进农村财务监管发展提升的有效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农村财务监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首先应注意对于农村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规范完善,通过构建农村财务监管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监管中传统手工记账向信息记账上过度,并在财务内容核算上从人工核算朝着电算化方向应用实现,向农村地区派出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实现农村资金流转与财务核算管理的专业化,并通过村级设置财务监管服务中心,实现财务核算管理的监督,从而保证农村财务监管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制度化、真实化,提升农村财务监管的发展水平。其次,在进行农村财务监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还应注意通过建立农村财务监管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农村财务变化的公开管理,以保证农村财务监管中的民主化。通过建立统一有效的农村财务监管网络信息系统,通过统一有效的农村财务监管公开模式,实现农村财务流动的客观性、详细性以及公开性、真实性、全面性的管理与监督实施,避免农村财务监管中的弄虚作假以及避轻就重问题发生,保证农村财务监管的民主化与真实性。最后,在农村财务监管中通过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农村财务监管的信息化,还能够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化提升,对于节约不必要的农村财务支出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此外,通过农村财务监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还能够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农村财务监督与管理中的资源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监督与协调,对于促进农村财务监管的发展提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对于农村建设与发展也能够提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支撑,有利于促进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