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广场路小学于2002年初借鉴西方教育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遵循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专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方法上的探究性,过程上的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隐含在学校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识、价值、态度等观念形态的成分,也包含能够体现这些观念的行为方式、事件及活动。鲜明、先进、符合学校发展历史和学校师生需求的学校文化能给一所学校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

2010年,学校在总结、提炼五十多年办学思想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教育思想,提出以“尚真”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教育的新一轮改革。

“尚真”文化的核心是“真”,即以真教、真学为核心价值取向,提倡学校和教师通过开展“教真知、做真人”的有效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学校以“尚真”文化统领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研究等行为方式,围绕该理念构建了校风、校训、办学理念、学校发展愿景等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尚真文化手册》,要求全体教师以“培养求真务实,仁智勇健的阳光少年”为己任,用真心培育真人,用智慧点亮智慧,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

校园文化理论体系虽然已经建构,但是很多老师对此不甚理解,甚至认为内容很虚。2011年下半年起,学校结合实际工作和发展目标,确定了“尚真”文化具体实施步骤,开始了文化建设由虚到实的进程,即“尚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构建“尚真”学校德育、学校文化管理四个步骤。学校目前已跨出前两步。

校本课程开发是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举措,也是提升学校办学理念、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资源由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开发,课程落实在课堂、课间和课外。如《小学生体育游戏》课程,还给孩子们天真和快乐的童年,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与发展,构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

学科渗透围绕打造“尚真”课堂,目标实,内容真,过程活。即立足于学生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学习态度,为学生提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互动互学的课堂共同体。

学校要走文化发展之路,满足育人的需求,则需在横向视角中把学校工作的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围绕一个主旨有机结合,在纵向层面上使社会资源、家庭教育和谐统一,让学校文化渗透到每个教师、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使学校成为一个开放性、合作性、发展性教育教学的中坚环节。经过两年的实践与努力,“尚真”文化在老师们心里扎下了根。

今年,传统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在学校里发生了细微变化:校长首先上课,家长、同行旁听;校领导亲自带队参与家访;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主要使用案例交流……这些新的形式将全校教师拉到同一平台共同探索与研讨,有利于建立学校和家庭共同商讨教育的良性循环机制。

学校常规性的教研活动也有了质的变化,开始立足于本源,从构建知识与能力的源头――教师高效教学行为与学生高效学习行为切入,实施专题研究。学校先让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动起来,从教师教学行为“内容、讲解、提问、练习、风格”等维度每月确定一个专题,每周一进行集体研讨。经过专家理论引领,老教师经验传授,课堂大家诊断,课后专业分析,教师们逐步从经验型转向专业型。与此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从“准备、倾听、互动、收获、体验”五个维度逐渐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一系列的研究奠定了教师高效教学所需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学生养成了高效学习的良好习惯。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学生;品质;教育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城市人口的构成也发生着很大变化,很多孩子直接农转非变为城市学生,还有不少孩子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到城市就读,也变成了城市学生。但这些孩子受家庭文化层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跟不上城市的文明化发展进程。而且,不少教师还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习惯,加上家长的溺爱、娇纵,很多学生自私自利,不懂谦让与宽容,不懂感恩与奉献。所以,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城市文明人是新时期城区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研任务。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研究工作成效显著

1.促使学生的言行更加文明

一个人的文明气质首先表现在他的外部形象,特别是衣着和站立坐行姿态上。我校探索出很多办法,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逐步改变了学生的外部形象,让学生首先具有外显的文明气质,做到衣着整洁、大方得体,每天佩戴着红领巾校牌进校,升旗仪式和重大集会时,还会穿整齐的校服,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以往,学生在课间休息和上下楼的时候,噪音干扰大,安全隐患高。“我是城市文明人”科研工作教育孩子们,轻轻起立落座、悄悄靠右行走,尽量不影响他人。在集会时,所有学生以两路纵队快、静、齐地有序上下楼,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2.助力学生的文明内涵更加丰富

一个文明人,不仅表现为言行文明,还应具备优秀品质。学校开辟各种德育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并号召全体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在各种课堂中渗透文明教育,让学生真正领悟城市文明人的真谛。现在,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道德风尚,具有一定的文明内涵。

3.帮助广大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在开展“我是城市文明人”工作中,老师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写论文、设计主题班会、上主题班会观摩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等。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此外,教师通过这一机会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提高了个人素养。以前,集会时还偶有教师聊天,升旗时也有老师不注视国旗而只注重监督学生的现象。现在,在科研课题的引领下,老师特别注重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榜样。升旗仪式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站在班级队伍的前后,艺体学科老师排成整齐的方队,站在学生的队伍旁。老师带头注视国旗冉冉升起,深情地跟唱国歌;课间操时,老师带领学生有序下楼,跑步进入操场,在队列前领操。每年,学校的党员志愿者、学雷锋志愿者还会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上街道学雷锋做好事。汶川大地震后,老师立即在教师会上捐款,而后又在学生募捐仪式上再捐,有的老师还直接通过银行捐款。2012年,2012级3班有位学生不幸患重症肌无力症,该班的班主任率先捐助并带动班级学生捐款,让爱的正能量迅速遍满整个校园。广大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文明,还奉献着爱心,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个人魅力。

二、学生德育模式特色彰显

1.构建了以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体系

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结合各年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了一套包括常规训练、礼仪教育、美德教育三方面内容的分年段的德育校本课程。

(1)以常规训练为主编写低年级校本课程

课题组为一年级小朋友安排了了解校园、了解老师同学,进行站姿、坐姿、起立、落座、行走、升旗、就餐、收拾书包等文明教育内容;为二年级小朋友安排了穿戴、文明礼貌、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亲爱家人、课前课中课后常规、遵守交规等文明教育内容。教材编排采取了图文并茂的形式,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明显。

(2)以礼仪训练为主编写中年级校本课程

课题组主要对中年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校内文明礼仪训练,如,上学礼仪、离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办公室礼仪、集会礼仪、运动及观众礼仪、图书室礼仪、考场礼仪等。采用的是“情景再现”“礼仪诊所”“礼仪规范”“练一练”的板块形式来编排教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循序渐进,浅显易懂。

(3)以美德教育为主编写高年级校本课程

课题组为高年级学生选择了美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如,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爱自己、集体活动多参与、勤学好问、乐学善思、珍惜时间、珍惜粮食、保护环境、诚实守信、宽容和睦、感恩奉献等。编排教材时主要采用了“读、说、诵、唱”等形式。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于丹的《感恩教育》讲座视频,制定《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乐于奉献。

2.形成了“把学生培养成城市文明人”的德育工作思路

(1)德育课堂触动思想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指导,采取各种形式创设德育课堂,把德育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每周有主题班队课;每周一升旗仪式有主题教育活动;每期有一两次演讲或视频教育;每期组织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上课(如,法制副校长通过校园电视台上法制宣传课);每年组织孩子们观看一些图片展(如,“保护环境,绿色生活”图片展);每年组织孩子们观看爱国影片、励志影片……这些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思想受到触动,明白了很多道理。

(2)主题教育活动育人

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注重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三月植树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六月艺术节活动,参观警营活动,十月读好书讲故事比赛系列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崇敬烈士、珍惜幸福生活、爱国教育、环境教育、遵章守纪教育、爱心教育、良好习惯教育等。

(3)全面表彰树立榜样

为了充分发挥让优生辐射带动全体的作用,学校每学期都要表彰优秀,如,三好、优干、学习小能手、纪律之星、环保之星等。全方位的评比表彰,树立了各种各样的榜样,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4)家校协作共同教育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校协作。学校特别注重与家长密切配合,合力育人。除了传统的家长会上老师给家长讲授、交流育儿知识外,学校还定期请家教专家给家长们作讲座。平时,老师定期家访,随时和家长保持通讯联系。有的班级还建立了家长QQ群、智能手机平台等,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保持家校协作、共同教育。学校还经常以《告家长书》和《活动情况反馈表》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3.形成了一周一主题的德育品牌模式

为了使对学生的文明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达到更好的效果,我校于2011年开始尝试,结合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再结合学生实际,每周安排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尝试,现在已形成了一周一主题的德育品牌模式。每周一早上,升旗台上的标语就会揭示本周的教育主题。举行室外升旗仪式时,就会有一个班级以朗诵、快板、相声、小品、歌舞表演等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告诉孩子们相关道理,教会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这些教育活动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贴近学生,能触动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摒弃了以往领导、老师说教的传统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周一下午,各班再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和班级实际,上好班会课或开展相关的活动,使主题教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例如,2011年秋期,有的孩子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在校园内玩,在放学路上玩,到同学家玩,家长打电话给老师,到学校来找,在小区里找,心急如焚。根据这一现象,在第8周升旗仪式时,由5(2)中队展示了“孩子,放学请按时回家”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效果非常好。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留守儿童是朝鲜族小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多属于隔代教育,其安全意识相对于普通小学生群体更弱一些,因此朝鲜族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研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研究从朝鲜族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以及具体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朝鲜族;小学;安全教育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安全需要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同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当校园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其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进一步的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近年来,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从食物中毒到毒跑道事件;从轿车闯进小学校园横冲直撞到吸毒男持刀闯校园;从小学生溺水到校车事故;以及校园的踩踏事件,全国各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校园安全事故。面对着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事故,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校园安全问题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延边朝鲜族小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文化因素,留守儿童成为了朝鲜族小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留守儿童多属于隔代教育,安全意识相对于普通小学生群体更弱一些,因此对于朝鲜族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朝鲜族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安全教育缺少专门的师资队伍

目前朝鲜族小学安全教育的实施主要由班主任承担,有时会请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安全教育课,但是很少有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通过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到,班主任及其他代课教师均较少的接受过专门的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对安全教育理论知识及实践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表面。也有班主任反应,安全教育的兼任会增加其教学工作的任务量,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学校也会不定期的聘请消防安全等部门的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报告,但是由于专业人员讲解能力薄弱以及对小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的了解不足,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内容难以理解。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

朝鲜族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为狭窄,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多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为主,而涉及到网络安全和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较少。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有不少违法份子会通过网络进行诈骗和犯罪,小学生由于认知等特点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应引起学校的重视。虽然朝鲜族小学有关等方面的安全事故很少发生,但是学校安全教育应防患于未然,性教育安全方面的内容也应适当普及。

(三)安全教育缺乏家校合作

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工作,单靠学校理论上的传授与讲解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相辅助,通过家庭教育的不断强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小学生对安全意识有着更好的提升。然而,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往往会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时家长会由于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行为而给小学生带来错误的榜样学习,例如家长的闯红灯行会让小学生觉得遵守交通规则并没有那么重要。可见,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三、朝鲜族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安全教育认识较为片面

朝鲜族小学虽已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安全教育的认识仍不够全面,在进行安全教育之前缺少对小学生关于安全教育知识现有储备量以及需求的调查,事后也缺少必要的评价手段、总结、反思与改进措施。对于安全教育的开展也通常是本着“上行下效”的理念进行实施,较少的考虑到本校的具体因素,结合本校特点开展有关于校本特色的安全教育。这就使得,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和片面,难以对方方面面的安全隐患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二)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

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问责制度,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对于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也缺少相应的应急系统。在教师及家长安全教育的培训方面也缺少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安全理论知识的指导,也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善朝鲜族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现状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师职位,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对学校安全教育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学校在设置专职的安全教育教师一职时,还应定期的组织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教师培训,动员广大专职教师、班主任及其他科目教师积极参与,并对教师的安全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尽量全面,还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的调整安全教育的内容,开发符合本校校情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对于网络安全和性教育等也应引起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只有不断地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三)校园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重视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定期为家长组织相关的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安全教育的指导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安全知识在生活中通过家长的指导和教育可以得到强化,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更安全、健康的成长。

作者:姜辉 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亚轩.国外小学安全教育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0,26:55-58.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一、以健全机制为出发点,规划心理运行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各部门、人员间的相互配合。因此,我们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牵头、政教主任负责、年级组长落实,组建包括“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科任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在内的工作网络,并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前沿,建立校园监护三级预防系统: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每年入校的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实施预警预报;对轻度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高危个体做出转介建议,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上报工作。

二、以科研培训为着力点,强化心理师资队伍

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打造理论扎实、业务突出、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就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着力培训师资:第一,专兼职心理教师全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先后获得国家高级保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同时,在系列教育科研活动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申请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和省级课题《拓展训练融入健康课程操作范式的研究》,编写了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开展了行动研究――《萍乡中学女生青春期状况》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第二,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通过德育研讨会和班主任例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第三,依托丰富卓越的校友资源,邀请北京大学博导昌增益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导杨鑫辉教授、赵恺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郭斯萍教授来校为老师们做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引导教师缓解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三、以活动课为立足点,物化校本心理课程

我们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以学会自助为归宿,确立了校本课程框架,其内容涵盖自我认识、朋辈交往、亲子关系、学习心理、考试调节、应对挫折等方面,通过诸如“角色表演”“情境体验”“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体验和参与。2008年开办了第一期学生成长训练营,2010年引进LP12爱心手牵手―成长心连心活动,2012年起,开展了系列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团体活动,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建立了人际关系,更快地学会了心理调节。

四、以心理咨询为凝聚点,细化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心全天对外开放,由专职咨询师日夜值班,接待来访的学生与家长,除面对面咨询外,中心还设立悄悄话信箱和电话热线,开辟萍中“心育之窗”网站。为提高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中心购置了北京心海管理软件,对建立心理档案、实施心理测试、预约心理咨询、进行生涯规划等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如一月的学习管理工作坊、五月的心理健康周活动、九月的适应性辅导、十月的心理状态普查、十一月的名师助考展播、十二月的心理情景剧大赛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贯穿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在校运会、艺术节、每周一歌、阳光体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心育内容,大大扩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六、以家长会为发散点,点化家庭健康教育

利用每学期家长会的时机,为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和个别咨询,并聘请专家做家庭教育的讲座,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家庭健康环境,使其能以自身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来影响孩子,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经说过,“人类的目标不是寻求灵魂的安宁,而是在现实到理想的奋斗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下,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活动为主、个别咨询、学科渗透、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将此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海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4.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立校、以德立人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切实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日常培养与开展活动、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相结合,切实抓好对小学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1.每年学校都开展“树党员先锋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党支部坚持按时召开党会,通过学习,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密切联系群众。

2.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切实抓好教师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要求老师为人师表、自尊自重、以身作则,不参与违公德、损害教师形象的一切活动,做到文明用语、举止有礼、谈吐文明、作风严谨、情趣高雅、爱岗敬业、治学严谨。

3.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社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所以,要求教师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具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力充沛、团结协作、宽容待人、热爱学生、仪表整洁、谈吐高雅、举止大方。

二、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加强学生德育建设

要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可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充分发挥家校通、亲情电话的作用,帮助老师及时与家庭进行联系。我们对家长发放了有关家教资料,进行科学家教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从每月查阅的情况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互相送上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们在双休日、长假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要求班主任进行频繁的家访工作,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

三、提升文化底蕴,深化未成年人德育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思想、理念、价值、传统、行为等在内的文化整体,既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年来,在新教育活动的推动下,学校把德育特色教育纳入了学校工作总体规划,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我们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注重文化引领,突出人文熏陶,立足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发展目标,实现了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动着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设环境文化,提高育人品位

众所周知,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也正是通过这张名片,学校的人文特征、办学理念、文化品位、审美趋向将一览无余。为此,我们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基本理念,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将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力求“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总关情,实现了环境文化熏陶的德育效能。走进校园,乐音缭绕,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少儿歌曲回响耳畔,享受童趣,催人奋进;“为学生一生幸福和发展作准备”的办学宗旨、“成长乐园、亲情家园、人文校园”三园式办学目标醒目耀眼,给师生以温馨提示……

2.建设课程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为此,我们牢固树立了为每一名学生设置最适合的课程这一理念,加快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课程文化。我们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扎实落实活动课程。一是落实“书香校园”诵读工程。学校编写了《西海声韵》、《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每周背诵两首古诗文,课前朗读,课间操、放学路队集体诵读,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扎实开展活动课。坚持普及性班级活动课与提高性校级活动课互为补充,即班级活动课为普及性活动课,全员参与。以级部为单位,挖掘并整合本级部教师资源,根据教师技能特长,设计活动内容,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自愿选择。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富有成效。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我们把每周三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连排连上,既保证了课时,又能使师生有足够的学习探究、调查访谈、动手实践的时间,确保综合实践课程扎实有效。四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好习惯。我们坚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校本课程。五是认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我们认真落实文明礼仪课程,组织开展文明礼仪进教室、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活动,用好文明礼仪教材,固定课时,配备兼职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学校定期不定期督查课程进展情况,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师岗位目标考核,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六是倡导“说普通话,写方块字”,打牢学生素质的基石。通过专题培训,规范师生用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写字即育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质量,实现校园用字的规范化,学校坚持把学生写字指导与活动课结合起来,为学生统一购买了庞中华的字帖教材。在课程设置中,每周安排两课时写字课,由语文老师指导书写,写字教学已成为我校对学生进行规范用字、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3.建设主题活动文化,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构建学生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在于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社会的适应和创新。一年来我们以新教育为载体,以“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人格健全;习惯良好,兴趣广泛”为培养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自主发展,张扬其个性,培养其品行,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我们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凸显活动育人。以新教育为载体制定每月一事活动方案,学校少队部以重大节日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活泼、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成效的主题队会活动、艺术教育活动等。

四、加强法制教育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