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传统人工管理医疗设备的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购置的科学性不足、无法监控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存在安全性漏洞等方面。但医疗设备是物,物联网正是基于物本身的自我信息表达及管理方式之一,医院可尝试基于物联网技术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1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技术把实物信息、互联网信息连接起来,在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1]。物联网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技术发展起来的,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发展契机。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项:一是自动识别技术,它主要含有条形码技术、声音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非键盘形式输入医疗设备数据,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将动态运动的多个电子标签识别出来,操作快捷简单,不仅能减轻劳动复杂性及强度,还能使医疗设备信息的收集更加快速、准确;二是无线传感技术,它有机结合无线网与由传感器感知的声、光、热、电等信息,从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信号,可通过物联网对无线传感网中的各种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感知、采集,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由无线网络发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性,且安全性很高;三是智能处理技术,包含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机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终端能产生庞大数据流,通过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海量的数据,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正确决策,对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2.1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工作

设备购置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源头,医院各个科室本着功能全面、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基础需要等原则采购设备,但采购论证并不简单,如果没能充分了解设备,获取的设备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无法直接感知、测试设备等都使购置工作面临困境。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施医疗设备购置工作可有所改善,即在网上系统整合医疗设备的外观大小、功能质量、各种指标性能以及操作流程等,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把设备及嵌入其中的信息传感器连接上物联网,医生就能充分接触并了解医疗设备,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比仅依赖文字、图片介绍来开展设备选型工作来得更加立体、生动,为医院各个科室领导做出更有效、更明智的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依据,让设备购置工作更优。

2.2改善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需通过三方讨论熟悉医疗设备的原理及各种各样的性能指标,拟定验收计划,接着准备安装,进行测试验收,建立维修保障记录。但在日常的安装、调试、验收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记录全程工作,为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等不利,应用物联网技术则能解决该难题[2]。医院应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等进行全程录像,或通过视频直播传递给有需要的人,提高监管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的效率,促使各方人员能高效、快捷地办公,提高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速度,让设备能更好更快地为医院医疗事业服务。同时,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一般产自国外,精密程度很高,对长途运输环境提出严格的要求,尽管长途运输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微小改变并不会对初始运行设备产生较大影响,但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可能因此而缩短,全程监控医疗设备的运输过程很有必要,建立物联网运输箱就能实现全程监控,即通过温度、湿度、加速度等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物联网与无线网的对接,确保相关人员能通过网络查询大型进口医疗设备所处的运输环境,改善设备管理。

2.3实时监控医疗设备的使用状态

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将无线定位信息号发出,就能实时定位医疗设备,但无法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无法及时向服务器发送信号[3]。而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统计医疗设备使用率可为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提供客观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及时对购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医疗设备是特殊的,一般都配备了报警指示系统,以此为基础就可加装采集、发送医疗设备报警信号的传感器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向终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通过发出警报声、红灯闪烁或弹出警告信息等方式提醒设备管理人员,以便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医疗设备故障信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果医疗设备无法假装报警信号装置,则可安装传感器,采集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指标数据,通过将其与正常指标数据比较,对医疗设备告警实现人为干预或自动诊断,记录设备使用时间段,统计、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并生成、打印报表,以便高效利用医疗设备。

2.4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效率

建立预防性、应急性相结合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机制,预防性维修分为强制性预防维修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的动态性预防维修。一是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强制性预防维修针对的主要是医院的急救与手术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麻醉机、心电除颤仪等,应以周为周期实施医疗设备的强制性预防维修;除了进行强制性预防维修的医疗设备之外,其他装备应严格执行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动态性预防维修制度,它由感知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频率以及故障发生频率、人为风险,再结合仪器生产厂家、国别、型号、价格等因素,对医疗设备产生动态性维修频率,从而改变医院既有的定期预防性维修所有医疗设备的习惯,让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科学,大量节省劳动力及设备维修时间;二是医疗设备的应激性维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感应医疗设备故障,预警系统能把故障情况告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就能按照设备故障代码迅速判断出医疗设备的故障点,如果自己有能力把故障排除,就应迅速到现场处理,如果自己没有故障排除能力,预警系统则会通知第三方维修者或厂家,减少人工报修错误。

3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尽管医院已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但其设备管理功能并不完善,无法为医疗设备管理的优化提供技术数据支撑,而医疗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势必能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从而实时监控医疗设备,避免发生医疗事故,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新峰,章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装备质量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04):123~124,138.

[2]郑茹琼,傅饶.浅析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8):6785~6786,6790.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范文第2篇

一、目前烟草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落后

机关后勤是企业的一部分,全面负责后勤服务规划、实施管理监督、开展全系统服务事务,企业自办后勤服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长期处于国有企业的体制安排下,造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成本高等诸多弊端,甚至存在管理不科学、服务不专业等一系列问题。

2、队伍庞大、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

目前,机关后勤队伍规模偏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相对欠缺,甚至有一部分人员是从别的岗位分流而来,对后勤服务工作一知半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就感到明显不适应,后勤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知识跟不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3、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却较少利用现代的管理手段

随着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机关后勤管理及服务的范畴和工作量明显增加。一是服务对象增加了,采购及维修业务量增加,资产总量增长较快;二是服务项目已不像过去那样停留在“温饱型”解决“衣食住行”的范围,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事务性工作借助信息平台或借助技术手段较少;三是服务责任增加了,既有对内服务的责任,也有对外的经济效益责任,不仅考虑服务质量也要考虑经济效益。

二、体现精益管理的解决措施

1、积极推进“互联网+后勤”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管理平台、客户服务系统及二维码应用等已经在后勤管理中部分应用,要提升机关后勤服务管理水平,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的重要性,促进互联网与后勤工作的深度融合。要统筹规划机关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到车辆、餐饮、医疗等工作领域,不断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效率和质量。

(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精细管理。企业信息化是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办公效率、节约办公费用的有效手段。以办公用品为例,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90%使用信息系统解决办公用品管理问题,但烟草企业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日常办公用品管理的还相对较少。办公用品的种类细碎,使用频率高,多数单位采取人工统计,纸质记录,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显然已不能满足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工作需要,目前省内仅有西安市局一家单位采用信息平台管理办公用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管理办公用品,对于规范办公用品管理及提高办公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后勤人员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行政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由于微信公众号语言活泼、信息丰富,能及时推送到手机等优势被很多企事业单位采用,政务微信的即时传播和资源共享优势,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效能。烟草行业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办事公开等平台系统提升员工参与度,起到信息共享、监督服务、改进工作的目的。以车辆为例,机关用车采取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方式,有出车任务时驾驶员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做好出车前准备工作,但是经常有驾驶员在出车前未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车内卫生状况差、提前收车或服务态度不佳等现象出现,利用微信公众号由用车单位自行选车,对每次出车进行评价,必将调动驾驶人员的服务积极性和热情,使出车服务真正做到优质高效。

(3)电商采购精益模式的推广应用。作为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应用,电子商务以巨大的优势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由于传统采购模式中存在的流程繁杂、公开招标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企业采购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成为大势所趋,电商采购突出强调采购信息的可获得性、采购过程的公开和透明、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监管部门、采购机构与采购双方的及时回应互动,改变了传统的采购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采购效益。烟草企业需提高认识,尝试运用电商平台进行采购,具体运用还需要各参与部门达成一致,对采购流程、监督方式及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2、以事务外包及资产租赁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管理难度

一是把需要较多专业化协作的职能分出去,实行第三方管理,取代“大而全”的服务方式。当达国家的后勤服务多数由第三产业部门承担,机关后勤服务部门分离出去,交给专业部门管理,既可以减少机关行政编制,分流人员,又可节省行政经费;二是资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以维持运转,更应重视资产的有效管理。设备租赁是近年来出现的资产使用方式,以电脑为例,与商签订租赁协议,从电脑采购到报废,均由商进行运维服务和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最后进行资产回收,租赁使用的方式便于解决电脑软硬件技术支持、解决轻资产、方便资金周转等一系列问题。

3、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经营的后勤人才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范文第3篇

非处方的已经上网卖了,处方的也要上网卖了……自去年5月28日国家药监总局颁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以来,网购处方药获奖解禁的话题便一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只不过从“国庆前后”版本,到“元旦前后”版本,再到今年的“两会前后”版本,处方药网售政策拟出台的消息已经传了多次,但至今“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不过无论是新医改的需求,还是各方面的反应来看,处方药网络解禁已然是大势所趋。

Part 1

处方药网购挑战传统渠道

由阿里系的阿里健康所打造的药品电子处方平台与打车类APP相似:患者可在智能手机上下载阿里健康移动端,在医院看病后,医生开具的处方将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进入阿里巴巴的电子处方平台内,患者如果想在院外购药,就可以通过APP购药请求,APP将购药请求分发给附近药店,药店可抢单。

阿里的革命性颠覆

虽然基于互联网的处方药放开政策仍未落地,但阿里巴巴已经率先拿到了处方药互联网销售的试点批文,并拟在总医院和河北省两地进行试点。在河北,阿里巴巴不仅具有处方药互联网销售的资质,还将介入医院中的电子处方环节。这是互联网行业首次涉水。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上线阿里巴巴所做的电子处方平台,将意味着医院药房被逐渐架空,医院、医生与药房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望切断,“医药分开”有望真正落地。

没有了药房收入,对于医院和医生而言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当然是没有动力支持的,这相当于把医院药品加成的收益让渡给了阿里巴巴,但这是省政府直接主导的改革,有行政命令下来,医院不能不改。”河北一家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河北省政府可能会通过财政补贴对医院收入降低进行补偿。

阿里巴巴在河北的试点刚刚开始,能否全国普及尚待观察。“听说阿里巴巴要通过补贴的办法刺激电子处方。”河北一家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阿里巴巴可能如法炮制打车APP的模式,通过双向补贴一边给医生返利,一边给患者优惠。“但如果真的如此,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又连上了,这个改革的意义明显会减弱。”

“阿里敢做医药行业的推动者,只有像马云这样的人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甘肃德生堂大药房董事长龙岩说,“以前打车不方便、服务差,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将出租车行业的这些顽疾都解决了,因为打车软件可以对司机进行评分。如果95095也能对医生进行评价,对药品进行评价,还能够改善医疗服务,缓解医患关系。”

电商巨头纷纷布局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开放的处方药网售的范围,依照业内的说法,处方药网售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一旦开禁,就意味着医药电商的市场空间将从2000亿元的OTC市场扩展至近万亿元规模的整个医药市场,对B2C药店来说很具想象力。

事实上,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B2B平台,阿里在医药健康领域布局良久。今年初,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告,宣布与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框架协定,双方将进行医药和医疗健康方面的战略合作。根据框架协议,在医药电商方面,双方将利用阿里的平台及技术资源与白云山医药的丰富药品产品、庞大的零售网络和成熟的药房托管系统,共同探索及开发药品“线上到线下”或“O2O”营销模式。

而早在去年初,阿里巴巴便斥资10亿人民币入驻中信21世纪,阿里此举是“借壳上市”,意在为旗下天猫医药馆名正言顺卖药做铺垫。在此之前,阿里只能在天猫或淘宝平台给其他电商网站导流量,进行间接销售。

另一电商巨头京东,也一直没有闲着。据国家食药监总局信息显示,京东已于2014年12月23日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A证。这意味着,京东将有资格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提供服务。据悉,京东医药商城采取的是“区域式独占”的招商模式,在与线下药店签订协议时会按照药店的服务半径来决定其需要配备的执业药师数量,而且一个地区只限一家药店。目前,京东已与京卫大药房、复美大药房、中联大药房等8家区域医药连锁企业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涵盖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河北、山东等重点省市,总门店数量都超过3000家。

八百方医药健康网购商城品牌负责人胡飞琴表示,由于自建网站的技术及运营成本太高,获得C证的连锁药店实际开展互联网售药业务的极少。而入驻第三方平台不需要自建网站,这大大降低了连锁零售药店进入电商的门槛。她认为,京东、天猫和1号店在传统电商领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随着京东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A证,第三方平台竞争将趋激烈化。

九州通好药师网上药店CTO王乐天则认为,京东进入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天猫医药馆的流量,但对于行业整体而言,京东自身在传统电商领域积累的流量将会导入医药,带来更多的是正面的影响。京东医药CEO崔伟曾经表示,“随着处方药的放开,京东还要做专业电子处方流转探索,结合全程可追溯的配送体系……做好处方药网售所需的专业服务及安全合规体系打造”。

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报

南方日报 生物谷

Part 2

网购解禁倒逼医药分离

白领小李由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落下了颈椎病、胃疼等疾病,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及时到医院就医。小李便想在网络购买药品,但是处方药在网络购买的限制,让她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根据消费者获得和使用药品的权限,目前国际均将将药品分成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已经部分开放网上购买,网购处方药备受期待。

“松绑”网售处方药是大势所趋

2013年10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要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药品交易网站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律不得在网站交易相关页面展示和销售处方药,否则将视情节予以相应惩罚。出台此规定的缘由是电商网售处方药扰乱处方药的正常流通秩序,带来潜在风险,不利于售后药品安全性的追溯管理,极易引发药害事故,同时也造成调查取证和执法困难。但手握互联网药品交易正规牌照的网上药店虽在重棒下“下架”了部分处方药,但仍在打球,变相“解禁”处方药销售,采用“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的办法规避监管,网售处方药监管成为“纸上谈兵”。与此同时,在药品流通领域,门店的竞争渐趋白热化,线上竞争正在成为制药厂商、大型连锁药店和电商追捧的一个新热点。

根据中国药店医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整个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而仅仅3年时间,至2013年,线上医药市场规模就达到42.6亿元,可以预见通过放开B2C平台销售处方药的医药O2O产业将迎来迅猛式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已经占到整体销售规模的30%左右,日本为17%,而欧洲则是23%;而且,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允许一些拿到资格证和许可证的电商网售处方药,并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由此可见,“松绑”电商网售处方药是大势所趋,此举既有利于医药电商的创新和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项利民政策,有利于破除目前医院“垄断”处方药和“以药养医”的怪相。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顺应这一趋势,于2014年5月28日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

倒逼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药价虚高是当下医疗体制的一大弊端。阿里健康APP的推出,从某种意义上,直接串联了药品销售的前端与后端,压缩中间流通环节水分,同时,APP通过竞价迫使药价降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长期研究药物经济评估,他表示:移动医疗肯定是未来方向,阿里健康APP不失为智慧医疗雏形。基于移动医疗的推进,整个医疗就诊模式皆可能发生颠覆性改变。

传统的处方药是由医院开出处方,患者在医院购药。但是,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使得从医生开出处方到患者取药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但网购处方药可能对慢性病人或长期服用某类药品的患者来说更为方便,因为他们不需要专门到医院取药,节约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等,便利性优势更明显,而且网购过程引入了竞争,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使药品价格得到实质性下降,令患者从中获益。

通过整合平台、缩减流通环节,让利病人的做法,在国外已相当成熟。以美国PBM(医药福利管理公司)网络为例,药店加入网络,可扩大其营业额。作为医保支付方的保险公司,可借由平台吸引更多人投保,病人则通过网络获取价廉药物。目前,美国有超过45%的人通过PBM网络购药。

解禁处方药网购也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倒逼,可打破医院对药品的垄断,有利于破除药品价格虚高、以药养医等问题,推动医药分家,促进医院加快运行模式改革,从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吸引患者。而为了使医药分家和处方药网购能有机结合,同样需要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合理弥补医院方面因此造成的损失。

不仅如此,处方药网购对推动建立家庭医师、网络医师等制度也具有促进作用,现行的处方管理办法对每次处方用药时限等作出了规定,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对药品的种类和用量及时作出调整,这可避免长期服用某类药品潜在的危险性,而社区医生、网络医生制度与网购处方药相结合,可通过签约等方式,由家庭医生、网络医生提供面对面或网络用药咨询,既方便患者,又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从患者角度来讲,网购处方药相当于在以往闭合的医药流通领域辟出一个全新的渠道。经由这个渠道,患者不仅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医院对药价的垄断,也能在众多药店中选择中意的价格。从经济性、便捷性来看,有着传统渠道难以比拟的优势。尽管此前也有患者从医院“跑单”,到外面药店购药,但零散的个体尝试与成规模的网购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特别是,网购处方药的发展,一方面契合了广大老百姓对切实利益的考量,能够聚合全社会的小微力量,对固化的医药利益格局产生冲击;另一方面,电商也会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并产生新的药品流通方式。这在以往电商攻城略地的历史中,已有演绎。

Part 3

医院处方不外流成最大难题

虽然医药电商潜力巨大,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摆在电商面前的“拦路虎”依然有很多,吃下“网售处方药”这块肥肉并不易。

处方问题首当其冲

目前,各大连锁药店的实体店在处方药的销售上,主要依赖于医疗机构的处方单子,由药房的执业药师审核单子,然后再出售处方药。康爱多网上药店执行董事兼CEO王燕雄表示,从长期来看,网售处方药解禁是个重大利好,但由于政策规定必须凭处方购买,这会导致量不会一下子上来,难以大爆发。

“目前网络销售处方药,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处方从哪里来?”有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网售处方药首先涉及处方外配和处方电子化问题。处方的电子化并不难,处方外配则涉及医生和医院动力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正因为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一位专家直言,网售处方药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医生、医院的问题。

医保对接还是未知

“以阿里健康APP试水的石家庄为例,几乎所有大医院都采用“一卡通”,医生的处方与药房直通,病人很难拿到处方,如何能拍照、上传、竞价、抢单?”一位医药电商人士表示,医保是否可以报销的问题,也将影响处方药网售的效果。

以目前业内普遍期待的慢病用药放开为例,该类处方药的消费群体多为退休职工,对报销的需求强烈。由于有政策倾斜和政府补贴,基层医院的基本药物价格很低,医院药品的物流成本也极低,所以网上药店在处方药的价格上并无优势。而且我国医保管理体制较为复杂,包括城镇居民、新农合、大病医保、公费医疗等多种形式,有省、市、县三级不同的管理权限,不同地区报销标准和管理流程也不尽相同,要大范围地实现医保报销对接难度较大。如果在网上药店购药不能使用医保卡支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电商大规模的放量。

而现在看来,网上售药如何与医保对接仍是个未知数。

第三方物流配送待规范

有消费者称,在网上买了感冒药一周后才送到,而那时病症已经自行痊愈。物流配送成为医药电商发展的软肋。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站在消费者角度,远距离物流配送的延迟,势必导致消费者体验的下降。

另外,药品对物流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整个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都必须在符合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标准下进行。由于自建配送中心成本太高,当前国内药店连锁率难以形成门店配送模式,即便是首家拥有通过GSP认证物流配送公司的药房网,也只能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个城市自行配送。医药电商的物流配送一般多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而目前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质。

国家食药监总局拟鼓励第三方平台与网上药店相结合,通过第三方物流做更加专业和规模化的配送,为现代医药物流与上下游的对接创造便利条件,加速医药电商演进速率。但截至目前,具体细则仍未敲定,这让很多企业做起来很难有标准参考。

药品电子监管存在风险

实现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控,能够对网购药品进行严格、有效的电子监管,是国家食药监总局放心地准许药品网购的一大前提。根据食药监总局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境内药品制剂生产企业、进口药品制药厂商须全部纳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并完成生产线改造,在药品各级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并进行数据采集上传,通过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核注核销。同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强调:药品电子监管码搜集、产生、存储的所有数据、文档、信息和记录,都归该局所有,任何一方都不能用于商业服务。

目前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体系由马云旗下阿里健康中标筹建,这一结果引来矛头相向。一方面,在一些药企看来,阿里健康作为本身参与药品有关经营活动的企业,同时又负责药品电子监管运营实施,这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阿里健康推出了诸如“药品安全计划”等相关的互联网产品,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引发争议:这让其他运动员还怎么混?

另一方面,由企业全面负责运营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存在数据安全隐忧。阿里健康掌握全国药品监管信息,包括全国企业各类药品的生产、批次、数量、流通、经营和消费等各个节点的信息。庞大的数据库飘在“阿里云”端,信息过于集中,对商家与消费者来说,一旦出现信息泄露,问题将非常严重。

运营成本或推高价格

被纳入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电子监管网的药品达到350种以上,涉及制剂生产企业3500余家,约占我国制剂生产企业总数的七成,涉及的药品流通企业更是上万家。医药电商的行进使得我国制药企业将又一次面临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企业需要在生产线上加装传送带和读码处理器,在药盒上加印电子监管码,完成附码、扫描上传等工作,投入巨资对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人力成本。

再加上国家政策规定网上药店必须配备药师,进行药品网络销售需要大量的教育推广成本,网站建设及运营费用不菲,企业负担加重,最终会使得整个医药行业的运营成本加大。企业不可能一直承担这部分成本,早晚会分摊到药品中去,推高终端药品价格,埋单的还是消费者。

当前,医药电商仍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还有很多瓶颈有待突破,各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医药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公司也并未思考清楚该如何做这一领域,网上药店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大多数公司的网上药店连盈利都谈不上。看起来很美的医药电商,需要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投入。桎梏于监管安全、成本加大、物流配送、医保政策等难点,众多医药电商在发展中仍然步履蹒跚。

来源:人民邮电报

Part 4

网售处方药解禁后:谁受益,谁受损?

变化之医院

大型综合性医院

未必受负面影响

医药分开改革和网售处方药解禁之后,有部分医生和患者会从大医院分流出来。但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不一定有负面影响。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慢性病患者对医院来说不属于核心客户,很多只是简单配药,却要消耗已经很拥挤却十分有限的医疗资源。因此对大型医院来说,更有价值的患者可能是依赖于高超医术,且病情复杂,比较严重的疾病。医药分开和网售处方药后,很多普通的慢性病患者,根据自己病情的轻重缓急,同时随着国家分级诊疗的实施,部分会选择去私人诊所和网上购买所需的处方药。

一旦这类慢性病患者从大型综合性医院分流出去一些,就会从源头上“部分缓解”现在大型医院的挂号难,留给真正特别需要会诊治疗的患者,因此也不一定会降低医院的收益和学术地位,其实他们早就超负荷运转了。尤其是国家禁止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后,分流后反而能够让大型医院更加集中精力,对疑难重症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面临挑战

网售处方药首先涉及处方外配和处方电子化问题,对于众多的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来说这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收入。

这批医院中部分业务来自为周边患有慢性病老百姓配药,有清晰的销售半径,基本都是本地患者。未来趋势可能会导致这类医院收入下降或增长趋势放缓,随之而来的医院的配置,现金流,人才匹配都有可能走下坡路,部分医院会缩小甚至破产消失。医院不比私人诊所,其运营成本较高。因此,将倒逼这批医院不得不低成本运行,去行政化改革,裁减行政人员,自动化日常管理,推进执行临床路径和指南。

所以我们一看到资本市场说某个上市公司收购了二级医院,托管了普通医疗机构,从长远来看,“吃药”的概率非常大。

变化之保险

医保和商业保险

议价能力提高

由于自由执业能更有针对性地服务长期患者,且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公立医院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更高,成本更低,这将诱发一批商业保险购买个人医生的服务,未来医保也会部分跟进,形成动态博弈。也使得未来商业保险对公立医院有更多议价能力。

相对的,医保动作的缓慢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售处方药的效果。网售处方药可能会受益的五类药品中,慢病用药是最多的。但是这类处方药的消费群体中很大比例是在职中青年和退休职工,对报销的需求比较强烈。网售处方药如果不能实现目前类似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那么在推行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整体而言,这对保险公司是一个机会,因为原来由于公立医院处于绝对垄断状态,随着生态演进,会有一定的松动,逐渐撬动这一块“医改的坚冰”!

变化之渠道

行业受损必然是传统医药渠道

中国药品产业规模的2万亿中,大部分是处方药。网上开售处方药后,行业受损第一位的是渠道,渠道越大受损越大。因为很多大渠道是由国家强制配送、流水和过票,从而获得部分无风险垄断套利。处方药网上开放后,他们的流量肯定会下降。即使国家考虑另出台一些政策,维持这些渠道的垄断利益,也最多是短期避免阻力的临时性措施而已,那么既然铁了心要推行医改,何必换汤不换药。

回到国家大医改的思路――即打破垄断,倒逼改革,降低总成本,满足增长的需求。这种医改的精神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富裕的瑞士还是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

我国医改涉及部门有发改委,商务部门,药监局等等十几个部门,还包括各省市都会进行利益的分配和博弈。医改虽说从管理主体上是应该由卫生部门负责,但缺少其他部门的支持在实践中就会举步维艰,各自为政和各部门利益不同的现状,也是导致医改推行起来困难重重的原因之一。可是,由于医改涉及到各个部门的管理权限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如何有效协调始终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任何一个环节的迟滞都可能拉长战线。此次,商务部门从提高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上加码,药监部门从为互联网药品经营松绑上努力,互联网企业利用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争取“医疗资源”,这些外部因素是推动和促进医药分开尽快落实的一股强大力量。

变化之药店

受损方还有

运营成本较高的医药门店

长期来看,网售处方药的受损方还有运营成本较高的医药门店,尤其是北上广地区的药店。

第一,医药消费不具备爆发性,患者的消费习惯也不会轻易改变,对于患者来说,他们不会因为药品价格下降而大幅增加购买量,因此药品消费有一定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这些实体药店尤其是北上广地区,租金高,人工贵,成本高。

第三,药品网上开售势必冲击高成本的药店,门店销售下降,毛利率大幅下降,周转率、自有现金流下降,门店将无法持续支撑,部分药店将被迫缩小规模或倒闭。

第四,药店有一定的客户范围限制,而网络完全摧毁了服务半径。

所以在网售处方药解禁的过程中,打击最大的应该是北上广布局为主的医药连锁。当然其实很多药店在市场中的布局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从账面上看很多都是亏损的。药店集团的部分收入是来自对制药厂的反向议价,拿返点,非现金模式。药店还另外销售计生用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因为如果单纯地进行药品销售,只能基本维持药店运行。

但是不排除有一部分专业性非常强的药店能够从中受益。在医药分开和网售处方药的这场巨变中,零售药店的专业性也被前所未有的强调。无论是处方的自由流动还是院外销售业务、处方药网购,都要求药店具备相应的专业对接能力。而只有当“市场”开始呼唤专业性,人们开始意识到专业的必要性,药店才能真正从价格战中解脱出来。

网购处方药可以让有专业能力的药店,增加与淘宝、京东等大电商平台抗衡的武器,而不再仅仅只是针对于OTC、保健品、医疗器械进行价格大血拼;院外销售处方药模式可以让药店从部分毛利较低的药,延伸到毛利更加可观的高端药品上来。

有网店又有实体渠道的

药店将先获益后受损

华润、好药师、金象网、一心堂等这部分即有网店又有较好实体渠道的药店将先获益后受损。

从早期看,开通网上药店有一定门槛和监管要求,这几家药店会优先获得批准,率先开始网上销售,扩张业务,积累一部分客户,具有先发优势。但这从长期来看会左右互搏,线上有成本,线下也有成本,然后陷入在网售和实体之间难以抉择的局面。医药较普通产品有特殊性。随着自家网上购药增加,自家线下实体的销售就会下降,药店就会减少开工率和周转率,这会导致库存成本增加,最终面临医药网点布局的去留问题。但是如果不是在大城市布局的话,这类药店萎缩的周期还可以延后几年。

这类有网店又有实体渠道药店的远期利益是受损的。从投资角度看,一个项目有投资价值是因为这个业务有膨胀性,比如预期实体店增多、销售额上升、成本下降等。但如上分析,网上售药业务必然会挤压实体店的销售额。他们在网售药品开放的初期会有短期的发展,但未来随着天猫医药、京东、1号店等电商巨头大部队的加入,单一连锁药店的网售平台会在这些综合完善的网售平台里艰难生存。而这些药店渠道想再扩张建设实体药店时,会发现因为所有的对手都在不断发展网店,导致实体店市场本身的规模受到挤压,膨胀空间已受限,只能维持现状,随后自己的大本营也会被侵蚀,逐渐关店。

在理解B2C时,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因为企业在传统行业很强,那么在网络平台上会更强大,这就好比很多人认为王府井、百联集团的电商必然超过淘宝一样。但是经过十几年时间的验证,平台型电商的规模其实是这些传统企业电商的数百倍。这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传统的医药分销商没有太多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在人才结构储配、IT技术、营销组织方面。这些传统医药分销商由于天生的基因,决定了他们在传统行业越强,他们的平台就越没有其他企业愿意加入合作。只有天生平台型的电商才有基因能够进行全产业链整合,变得bigger than bigger。

变化之营销模式

医药电商爆款销售越多,

亏损越大

医药电商和普通电商有很大不同,医药电商特别注重品牌性,即消费者指定就是要买某个品牌的药,而不是由价格决定的。和普通商品不同,便宜的衣服有更多人买,获得更多人亲睐,但降价的药品不一定能提升购买量,因为有时候需求量只有那么多。尤其处方药,医生开处方时也会有品牌方面的考虑。

药厂或分销企业如果学淘宝的营销模式,用爆款亏损来吸引流量。那么该爆款不但不会为其他产品增加购买量,反而可能持续亏损。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与OTC和普通电商逻辑不同,消费者购买处方药很有针对性,并不会在平台里闲逛后买其他处方药。就好比我看到一件可买可不买的衣服降价了,于是我决定购买,因为买来这件衣服对我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我作为一个没有糖尿病的人来说,胰岛素降价了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因此利用亏损保量只是为厂商增加销售量,并不能为平台盈利,还可能是该种爆款销售越多,亏损也成正比增加。不像普通电商前期亏损,后期可以通过其他产品销售转亏为盈。

同时处方药是受监管的,会有最低零售价和最高限价,并不能完全自由定价。而且占据实际销量很大的基药,很多不适合作为网售处方药的标的,因为还不够快递费。而一些高价药,很多人还是会去医院开。所以我不认为处方药电商会在2,3年内销售千亿,但是长期来看没有问题,还可能会超预期!

变化之制药厂

实力强劲的制药厂获益

在医药分开的改革中,最受益的是实力强劲的制药厂,具体来说是有独家品种、有市场溢价能力或者有定价权的厂商。

1、因为处方药电商进行亏损爆款营销时,一定会选择名牌产品来做引流,由此会带来该厂家其他产品销量的上升,名牌产品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知晓度也会更加有所上升。

2、由于供应环节缩短,虽然终端价格不变,但是这些药品出厂价格却有了可以提升的空间。多了一个新的渠道,优秀的制药企业可以提高出厂价格或者从原有的传统渠道分得部分利益,而相应的,原来配送批零渠道议价能力下降。因此,毋庸置疑,在新的博弈中,独家品种,品牌优势,有溢价能力的药企将大幅受益。而大多数券商研究员只看到了渠道受益,而忽略了真正受益的会是谁。

小药企受挤压

有受益就有受损。在医药分开改革和网售处方药的背景下,药品市场同质化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一些实力不强,缺少了医院合作,没有溢价能力、创新能力和渠道优势的小药企将面临危机。因为市场动态平衡,渠道商受到大制药厂商的向上溢价后,必然反过来挤压小制药厂的利益,大鱼吃小鱼。这样会最终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变化之医药营销

E-marketing序幕刚刚拉开

就现阶段来说,医生多数集中在公立医院,医药代表营销时可集中覆盖,营销成本相对低,效果好。而一旦处方药网售,医生自由执业放开,这样不仅会促进医生从公立医院分流出去,进入碎片化时代。如果医药代表继续大面积覆盖,这样也就必然加大了营销难度,会导致药企的成本上升。因此,原来推实体营销更多的医药厂商,其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而未来使用数字化营销或者E-marketing等更为先进销售理念的厂商将受益。由此,整个医药分销市场E-marketing的序幕刚刚拉开。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云计算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识码:A

1云计算概念及其优点

云计算是建立在最新技术的基础上,以相互交换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般都是处在虚拟时空中并且是不断变化的。所谓“云”的称呼是互联网采用的一种比喻说法。狭义的概念是指计算机网络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来得到需要的信息的一种服务。此项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设施以及网络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把它可作为一种商品。云计算具有节约成本、便捷简单、资源优化、安全可靠、规模强大、低碳节能等优点。

作为具有公平、公正和共享特征的互联网。云计算身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也具有这一特征,因此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深远的影响力,而且从不同层面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影响和改变。

2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发挥的作用

2.1云计算背景下电子政务的机遇与挑战

云计算对全局具有灵活的把控能力和部署能力,因此,政府将在未来的电子政务领域,减少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工作更有针对性,进一步促进规范、统一的工作模式。云计算最大限度的实现了既有IT投资的价值,帮助政府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极大了推动了对教育培训水平、社区公共服务、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改善。总体来说,云计算赶上了电子政务变革的大好时机,伴随“政务云”的有效部署,广大民众将最大化的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优质服务。

与此同时,云计算在一些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在云服务的标准问题、安全问题以及云应用方面等的深入探究上,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涉及到电子政务领域,还需要彰显一些个性化的特色,第一就是安全性,因为政府的工作会涉及到国家的安全性,不得不慎重选择。第二就是对云平台的部署上,要综合考虑到云计算与传统的IT部署方式的区别,因为政府部门是一国最庞大的“机构”,其云平台的建设一定会牵扯到方方面面,所以,对部署方案的要求也就更加复杂,更加系统。第三,政府部门对云计算的部署及考察则具有“轻成本,重服务”的特点,而他们在易用性、稳定性、安全性技术支持能力、快速响应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严格一些。

2.2云计算对电子政务的支持

2.2.1云服务的理论基础

云计算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长尾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

2.2.2云服务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云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专业化提高了服务质量,规模化降低了服务成本预算,精细化增加了个性化服务的选择范围,自助化激活了用户参与的动力,平民化拓宽了服务辐射范围,这一系列优势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服务的广阔范围,促进信息服务热度的进一步提升,使信息服务更有深度,更透彻,进而全面促进了全社会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

现在,我国正积极开展云计算的应用,通过资金扶持、国家政策的方式,大力推进相关技术从概念走向应用层面。为了广泛推进云计算的发展,我国工信部于2010年10月18日,确立了北京、上海、深圳、无锡、杭州等作为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均强调了“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接着,相应的云计算产业发展计划或是应用计划均在济南、南京、上海、深圳、无锡、东莞、杭州等城市提出并开展试行。

3云计算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科技的不断发展,由此带来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电子政务的成长壮大所经历的时间极为短暂,但是其成长轨迹却极为明显,在它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某些问题,因此对我国目前电子政务进行剖析,出现的问题如下所示:

3.1对电子政务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但是对于它进行建设的原因、建设的方法,很多人的想法还没有成熟,很多意见众说纷纭,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发表有益于自己的看法,这也不利于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并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主要有以下五个问题:(1)缺乏发展电子政务的动力;(2)使用主体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3)对信息技术认识不成熟;(4)对电子政务的看法不一致;(5)“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3.2 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十分严重

(1)缺乏统一标准

(2)缺少专门管理

(3)制度建设不健全

(4)政府现有的运作体制存在弊端

我国在不断的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资金分配存在明显缺陷主要包含缺乏资本、浪费资本两个问题;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人才结构亟待调整等。

4云计算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4.1实现行政管理的理念变革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要把新的理念融入整个体系中,全新的观念涉及到:科学理念、法治理念、安全理念、责任理念、效率理念、服务理念、公平理念、民主理念这几个方面。

首先,电子政务的全面展开势必会涉及到相关部门的经济利益问题,在一些政府部门,由于只有某些重要领导通晓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性价值,以及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要从各级党政领导开始转变观念,这样才能促进电子政务的建设。

其实,发动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的根植于“执政为民”的想法,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这项任务做到位,还是要进一步的了解电子政务在“三个代表”中的重要性;

最后,政府各部门要努力防止和克服本位思想,从大局出发,为大局着想,把眼光放的更长远,在思想动态的转变上还得适应动态发展、管理创新的具体要求,树立战略性眼光。

4.2发展电子政务必须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匹配

因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在于体制问题,所以我们务必把解决在管理过程中的体制方面出现的一些症结,置于首要考量的位置之上,这样才能搞好政府信息化的建设,而且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提供后方保障或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4.3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核心技术发展和标准的制定工作

进一步的推广电子政府建设,就必须要把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政府在这方面的扶持和指导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政府资助不仅可以缓解系统兼容,提高统一性,还可以确定正确又稳妥的研究方向,大大的促进了研发性能的有效提高。

4.4大力加强电子政务的基础性建设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关注并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弱势群体使用设施问题;二是要解决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是要解决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四是要解决全局性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4.5着力解决好电子政务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安全问题。我们应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比例,促进发展,务必强调信息安全和网络发展和进程,把他们提高到一个战略性的位置上,高度重视。最后也可以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确保电子政务的安全运行与进展。

5结论

当前,电子政务已经顺势造起云计算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这对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政府创新与信息化的融合与交汇是集理论与实践与一体的一个课题。电子政务建设已然成为了一个融合了多门学科知识的新领域。但对电子政务及有关理论知识的研究是建立在技术研究之上的,然而就电子政务本身而言,其较好的发展还是主要依靠理论知识来进行解决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馨戈.云计算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3.

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改善措施范文第5篇

(一)医院会计审核存在问题我国医疗机构快速的增多,大量的私立医院的出现,让已经习惯被动发展的公立医院不得不进入到市场竞争中。由于首次面对市场竞争,让医院无法快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其竞争多是持续在专家的权威性和设备的先进性上唇枪舌战,几乎忘却的市场对于加强内部管理的基本需求。特别是一些医院在过去财务管理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又要承受市场的冲击,最终将隐藏的风险和弊端彻底暴露出来。例如,我国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绝不会马虎,通常在制度的要求上十分严苛。但是,又经常出现上述的类型的管理弊端,很多财务人员并不按照规范工作,账目经常出现不应有的偏差。于此同时,一些医院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复杂的财务管理需求难以应对,甚至在不完全了解各科目的情况下,便开始进行入账工作,在工作中易出现入错数目、入错科目等问题,这也是国内医院经常出现账目与实际支出及收入不符的原因。

(二)会计人才储备不足医院在人才方面一直有着储备意识,每年有大量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在医院实习,这也保证了医院在治疗和诊断能力的持续提升。但是,医院过于关注医疗能力,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医院的会计人才基础薄弱,就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在管理规范上虽然十分严格,却难以得到合理的执行,整体漏洞颇多。另外,医院在财务的人才储备上缺乏意识,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储备工作,财务与医生相同,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优秀的财务能够预控医院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而专业能力不足的会计人员,极有可能将所属医院推入到危机之中。

(三)会计监督力度不强医院通常都会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会计而言,以严苛的制度和会计的自律,保障财务的安全、平稳的运行。而事实上,医院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完全是“徒有其表”,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管者并不具备财务管理能力,甚至对财务知识完全不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检查制度执行力度薄弱,“走形式”的现状十分严重。

二、强化现代医院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是等级制度鲜明的机构,领导者对于下属员工的管理权限较高,这也促成了领导者的威信。加强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采取定期审查等方式,必然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具体实行上:一是加强指导工作,使会计意识到处于被重视地位;二是加强监督工作,切实有效的实现监督,督促会计避免错误的发生几率;三是提升会计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各个科室,以降低入账错误几率,同时实现财务风险预控工作。

(二)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工作者通常均有从业资格证件,而考取证件则意味着涉及到大量的行为规范,这也说明任何一位会计从业者都会了解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但是,从会计从业现状来看,仅自我要求显然是无法满足医院发展需要的,因此应该为其建立完善、合理的规范化行为制度,使医院会计的行为能够得到约束,进而提升医院财务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医院会计管理制度位于市场竞争中的医院,必须加快实行现代化的内部管理,使自身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作为出发点,保障财务工作有序进行,具体在于下述几个方面: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统一性会计电算化是市场发展的趋势,由电算化软件替代传统入账方式,并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运算数据,不仅能够降低出错几率,还将极大的提升效率。本为所提出的统一性,主要是指档案所要实行的统一管理,保障院内档案的处理工作更具效率,同时实现规范化的核算管理模式。2.加强医院经济数据分析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这也为一直处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医院敲响了警钟。经济数据对于医院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医院某个时期工作的总结,不仅是整体的评估,还能够反馈出各个科室在该阶段的运行状况;二是研究其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重要依撑,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在发展中出现的壁垒。因此,加强数据的准确获取和分析对于医院而言极其重要。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就上述医院面对的财务问题而言,应采取最好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提升财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否则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有效的实施。在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和水平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医院入手,由医院组织工作者培训学习,增强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督促财务工作者,使其自我学习和提升。双管齐下的管理措施,既能够避免财务工作者懒惰不思进取,同时也为其开拓了合理的学习空间。

(五)设置内审部门在医院的等级架构中,对于医生和护士的监督管理通常十分奏效,原因在于其领导者多具备较强的医学实务能力。而财务领域负责检察的领导多是医生出身,难以满足监督需求。因此,医院应该建立专业的监督团队,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不仅是用于对财务的管理,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医院内部违规操作的控制,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