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40-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技能;(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熟悉中国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工程管理的惯例和规则;(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余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4).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目的及方法
研究试图通过选取某省部分样本地区校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区域及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意见及建议。在借鉴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样本地区教研员、校长、教师及学生等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2.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便于对样本进行统计,反映受访对象群体性倾向意见,调研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问卷题型分为封闭型及开放型两大类,以封闭型为主。调查内容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开况、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校本课程评价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征求了专家意见。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教师卷,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阶段选取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答卷时由任课教师以举例的方式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简要解释。
3.调查样本的选择
样本选择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学校差异等相关因素,调查范围涉及8个市(区、县)的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选取。共发放问卷720份(其中教师问卷180份,学生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其中教师问卷148份,学生问卷422份)。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状况
(1)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反思、同伴互助及自学等方式成为教师认识校本课程的主要来源。其中,29%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式培训;26%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于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通过与同事等交流认识校本课程的教师占25%;有15%的教师通过自学相关文献资料来认识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限,约4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学校行政人员及骨干教师,约17%的受访者认为只有部分教师参与,有9%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学生参与,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家长参与。
(3)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主题广泛,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德育、艺术类和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开设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最为普遍,有“交通安全常识学习”“安全常识及急救技巧”等;其次是心理健康类课程,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艺术类校本课程也是多种多样,有书法、围棋等;还有融合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如“走进岭南文化”“潮汕人文”等。
(4)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重视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约76%的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利用并整合了家庭及所在社区等社会资源。有的学校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并结合办学特色等开发校本课程,也有学校利用地方乡土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潮州大锣鼓”等。
(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调查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指导及缺少经费;对校本课程缺乏全面、科学认识;开发校本课程时间、精力不够;缺少课程资源;缺乏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能力、技术等。
此外,调查还发现:仍有约13%的样本校没能按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且不同学校校本课程数量、内容、资源利用及质量等存在较明显差异;开设校本课程的民办学校比例明显偏低,只占调研样本民办学校总数的57%;城乡差异明显,其中能开设校本课程的城市学校比例较高,乡镇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比例最低。
2.校本课程实施总体情况
(1)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样本校都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并明确相关工作机制。也有约28%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缺少必要管理及规范,还有24%的教师并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实施的条件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样本校明确安排了校本课程授课教师及授课场地,并有固定时间及课程计划安排,但只有65%的样本校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其中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的城市学校及乡镇学校比例比农村学校高。
(3)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大都感同身受,认为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缺少课程资源和缺少经费,升学特别是高考压力导致校本课程不能真正按照计划落实等。
3.校本课程评价的总体情况
(1)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学校能开设校本课程,但相应评价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实施进行全面系统考核评价的样本校只有31%,41%的样本校只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部分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还有23%的样本校完全没有进行考核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只有35%的样本校对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后的发展做出较全面评价,而约有19%的样本校完全没有做出评价;有37%的样本校只进行部分评价;还有部分样本校虽然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但评价思路及方式方法并不清晰、具体。
(2)u价或考核形式的改进。即使已建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样本校,其评价理念、方式等同样有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评价或考核形式能多种多样,其中最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考核,其次是展评成果、师生共同评定等级,或根据平时表现来考核。学生最不希望通过答辩或纸笔测试来考核。
三、问题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及问题。
一是畸形的教育质量观影响校本课程建设。当下,不少学校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质量文化观下,校本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样本校开设校本课程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加重学校和教师负担;还有10%的受访教师认为“把国家课程完成好,学生就能发展好,没必要开设校本课程”。而且有的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面子工程,数量、规模上盲目扩张,重视形式上校本教材的编写而忽视了学生成长真正需求。
二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存在不足。其一,课程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对各种资源筛选、整合能力不够,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及社区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其二,现存有限的校本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共享。校本课程开发应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相关人士集体合作的过程,但不少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及少数骨干教师参与,教师群体参与度较低。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也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的资源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及融合。
三是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其一,对校本课程资源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限,如认为只有教材才是校本课程资源,或认为校本课程仅仅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其二,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有待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课程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及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传统惯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消退,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普遍欠缺。
四是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待拓展。调查发现,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力量还是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教师群体的参与面及相关利益群体如学生、家长、专家、社区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往往导致校本课程建设投入大却效果不佳。
五是校本课程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从整体情况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仅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还忽视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现有校本课程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科学性还有待提高。还有相当部分山区、农村学校没有评价方案。这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四、讨论及建议
第一,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及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的统一课程制度导致学校、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够科学,如将校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或校本教材开放,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活动课或选修课;对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建设对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对促进学校特色办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价值。因此,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重要价值仍然相当有必要。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课程建设资源。课程建设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要重视挖掘校内资源,包括学校文化环境、师资或者现有课程等。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其擅长的部分就是潜在的校本课程资源。其次,要积极开发校外资源。课程资源范围广泛,本土文化、人文地理及社区、社会资源等都可作为课程资源。最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与其他兄弟学校互相交流、互相借鉴。通过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校本课程建设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农村或山区并不意味着课程资源缺乏,这些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有着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饮食文化等,这些都是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
第三,大力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受传统知识本位影响,国内教师培养往往重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与校本课程建设所要求的教师主体地位的知识及能力不太匹配。因此,加教师校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尤其重要,包括强化课程意识,全面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内涵、特点;学会校本课程建设基本方法、程序与技能等。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深化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1]。
第四,积极拓展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拓展参与主体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六类人员应参加课程决策,包括专业人物、团体代表、专业人士和一些任课教师、专职人员、非专业的市民代表、学生[2]。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民主、开放、连续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对话、互动、合作。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重伙伴协作关系,包括与大中小学的联系,与专家的联系,以及与家长、社区、社会的联系。
第五,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及机制。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及激励等重要作用,是校本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为此,应该对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等进行全程评价,力求评价动态化、制度化。此外,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组织个体,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体系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特色, 中小学须有自觉、自律的学校内部评价及改进机制,围绕校本课程开展自我评价, 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第六,切实完善校本课程保障机制。再造、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必然。一般认为,在学校层面要成立以下类似机构或组织。其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统筹、规划,保障必要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其二是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技术指导、支持,包括对遇到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此外,还可成立如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等类似组织机构,制定有关校本课程教研、课程评价等相关制度。
第七,强化专业机构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虽然集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参与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于一体,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普遍有待提升。对于“你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教师选择“缺乏专业指导”的比例最高。校本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课程专家、教科研人员等的专业支持。在区域层面可从多方面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包括加强通过教科研机构传播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提供校本课程建设案例、资料、信息,建立区域层面专家资源库评估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引导学校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篆刻 校本课程 价值取向 学生发展 学校特色 教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国学、戏曲、传统工艺等等不断升温。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趋势,篆刻和书法一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和高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开展了“篆刻”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并努力挖掘“篆刻”艺术的育人资源。近几年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篆刻教育开始进入小学课堂,一些学校开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发与篆刻有关的校本课程。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校园里掀起了一阵全民参加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潮,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加入到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行列中来。许多学校依据社会资源打造传统文化学校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使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渐渐成了学生的主流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浓浓的功利性。
小学怎样在校本特色活动中做好素质教育工作,怎样让艺术节活动回归到教育本质上,这是目前小学素质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教育本质看,文化学习和艺术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其自身的充分发展。其中如篆刻教育不仅是学生对篆刻的认识,还应包含许多内容,诸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等,而这一切教育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认识
泰勒原理提出“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会过多的考虑当代社会的资源,把目标仅仅指向学校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这样从价值定位上已经偏离了校本课程的原意。一切课程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考量是必不可少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突出强调了必须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前提,为保证这一目标,校本课程将需求评估作为开发的首要环节及课程开设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及学生需求被排除在课程之外的弊端,使课程的开发真正体现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篆刻教育是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否得到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认同,能否有充分的师资与资源确保篆刻教育的实施呢?因此,在篆刻校本课程制定前,要对学生、家长及教师就这些方面展开需求评估,了解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喜好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喜欢程度有很大的减弱。
1.2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学生对于篆刻校本课程还是有很大期待的,想了解篆刻历史方面的知识,知道篆刻名家故事,希望能欣赏更多的篆刻作品,想学习篆刻的技法。
1.3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认为篆刻对于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学到新的技能,能参加比赛,并且表示篆刻锻炼了自己的耐心。
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2.1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
教师的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有利于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感更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其中并得到专业发展。
2.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认识
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校自身来说,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校本课程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与需求,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和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能,塑造坚韧、专注、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篆刻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迷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
学校把篆刻作为学校的一个艺术活动来开发,而不是用课程开发的角度对待。开发过程中,没有成立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为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是兼职篆刻老师和负责社团的大队部的事情,对课程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轻视,以至于篆刻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对于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篆刻课程的实践似乎是为了艺术节的篆刻比赛服务的,这就违背了篆刻校本课程原有的价值。
2.教师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偏误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认为篆刻学习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篆刻课程本身的价值所在。或者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篆刻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是由于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或时间存在着问题,所以不愿意为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来开发校本课程,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而且没有真正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职责的一部分,不是额外的负担。
3.家长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功利性
在调查中,62.20%的家长表示支持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有31%的家长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有6.8%家长反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持的家长中大部分认为孩子可以多学一门技能对自身发展有好处,一部分认为可以增加孩子参加比赛的机会,而持无所谓和反对意见的家长则更看中孩子的学科成绩,认为篆刻既不能作为谋生技能,以后的中高考都没有涉及此项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三、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实现
1.篆刻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发展
1.1树立学校精神,科学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发挥学校能动作用的体现,学校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精心开发课程,而不是作为可有可无的权宜之计。学校要有健全的制度和计划来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要把办学理念纳入课程管理中,在实践中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
海滨一小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海滨一小秉承着“悦读人生,智润童蒙”的校训,在学校文化积淀的过程中,通过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来提升学校经典文化品质,让其闪耀出理性的、时代的光芒。篆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多年来开展篆刻兴趣小组,篆刻社团的基础上继承、规范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和学校文化特色。
1.2以环境为契机,完善校园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能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走进我校,你便会深深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走廊里、过道上,到处陈列着学生的篆刻等作品, “祖国昌盛”、“北京奥运”、“和谐世界”吸引了许多的篆刻爱好者,使家长、学生都会停步观赏,成为学校的一道艺术风景线。午间休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邀请篆刻社团的优秀成员讲述自己的成功小故事,向全校同学宣传篆刻文化。此外,学校的社团活动展板又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开展的各种篆刻活动取得的成果,校内处处彰显篆刻特色,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篆刻教育氛围。
2.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发展
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否真正有效,在最终意义上取决于篆刻校本课程目标能否真正在学生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教学是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为了创设高效的篆刻教学,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组织篆刻教研活动,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完善课程设置,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1强化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
为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海滨一小制定了《篆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2.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为研究者的角色,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提取本学科中能与篆刻课程相结合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如海滨一小的篆刻内容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特点挖掘内容。在“青田石的认识”这一内容,有数学老师结合数学知识探讨石头的“质量面积”和“体积”的问题,科学老师针对石头的类型和硬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样创造性地调整和改进篆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培养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3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生发展
我们在篆刻教育活动过程进行了德育渗透,加强少年儿童艺术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3.1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在学生的眼里,篆刻小社团是个“快乐的天地、自由的王国”。社团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开展创造性活动,增长创造的才干,激发创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每个社员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2.3.2树立精神,激发潜能
2.3.2.1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篆刻是充满挑战性的艺术,是门精细活,在每一方印章刻制前,学生就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将印石在不同型号的砂纸上磨平,备好文房四宝、刀具等工具材料;刻制过程更加需要严谨,必须全神贯注,摒弃杂念,双手配合,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决不能马虎了事。这一过程,对学生养成耐心严谨、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2.3.2.2激发“自豪、愉悦、成就”的情感
篆刻是富有趣味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对篆体的新鲜,对章法的惊奇,对刀与石相撞产生效果的好奇,对书画作品、藏书印效果的钦佩。当学生们在一方印章上显示出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时,他就会受到鼓舞,从而产生自豪感、愉悦感、成就感。
3.能力培养,提高素养
3.1提高艺术感悟和审美能力
印章是独立的造型艺术,是融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艺术。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中少了“印”的存在仿佛就像缺少了点睛之笔,没有了韵味。由此可见,在方寸之间,它蕴涵着气象万千的审美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艺术体验,才能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 。
3.2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
篆刻选用的文字被称为篆体字,一枚古朴精美的印章反映了华夏远古文化。殷墟商周的甲骨文、石鼓文、汉瓦皆可入印。而这些文字年代久远,现在极少应用,所以学生在开始识篆体字的过程中会有“望篆生畏”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猜一猜”、“写一写”等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获得成功感产生兴趣。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汉字造字的规律,象形文字的美感,并且让学生对学过的字 “写一写”,掌握篆书的书写要领,巩固学习的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工具书的使用,解决学生认篆、识篆难点,打好篆刻学习的基础。
四、课外延伸,拓展学科
篆刻艺术文化具有多元性,其教学不仅仅只是在社团中开展,还可以跟语文、思品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篆刻小社团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课堂中碰到的问题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课堂效益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社员的兴趣增强了,探究学习的气氛弄浓郁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必然会提高学科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卫东.“篆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郭艳波.龙南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5]付全新,王坤庆.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一、确立了明确的研修目标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开展,“运用‘课程资源’,深入二期课改”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广大教师无疑成了课程资源的开拓者,为使教师们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具有“整合有效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实践能力,我们确立了本项研修专题。
根据我校倡导的“研修目标人本化、层次化”的原则,我们制定的研修目标为:1、适应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使教师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资源价值,提高我校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2、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真正行之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区级重点科研课题,在“立足校本,整合资源,拓展课堂”方面形成学校特色,并最终以校本课程形式推广、运用。
二、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机制
1、完善组织架构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李素文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研修事宜。此外,我们结合研修内容,聘请教研室教研员为辅导员,提高了本项研修的质量。
2、提供研修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我们设立了专项教师研修经费,教师外出活动有规定的报销标准,教师专业研修有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
二是资源保障。我们提供了研修所需的教材、书刊、杂志等作为理论学习的资料;根据阶段研修需求,提供相应资源,如:配合学科课堂教学研修阶段的需求,我们让本校学科带头人乔凤霞上课,聘请教研员作实践指导及点拨;争取各种机会,提供经费,参加市级项目研修及外区县兄弟学校的各类相关研讨活动……
3、规范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档案资料。与研修考评制度相结合,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将本项研修活动资料装订成册,便于审核和管理。
二是严格研修项目实施。我们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对教师的参与率、目标达成率等作了严格的记录及考评;认真记录每次研修内容,并及时总结,以矫枉过正;认真开展动员、阶段性总结及全面总结,以提高研修效率。
三是建立研修奖惩制度。我们把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研修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三、制定了充实的研修内容
针对本研修项目,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研修内容,要求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研修方案选择各学科研修内容,并作相应的记录,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研修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相应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
四、采用了灵活的研修形式
本项研修,针对不同的研修模块,我们采用了灵活、有效的研修方式,效果良好。
1、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
自训自练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分组研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修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围绕“课程资源开发”,由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到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再到与同事间的共同切磋。全校老师在一次次的校本研修中,在一次次的自发学习中,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际中,体会并学习合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3、课题驱动
我校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学校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的牵引下,教师们边研修,边提高,边研究,边出成效。
4、教学研讨
教师的工作是教学,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我们创设机会让他们进行实践。为了提高教师们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研修活动:推出学科带头人引领课,让教师们学习;采用教研组公开课,让教师们探索;通过教师个人研讨课,让教师们实践……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围绕各自目标进行研究,满足了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
五、收获了良好的研修成果
有效的校本研修促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推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研修中,我们开发各种培训资源,努力实现校本研修资源的优化组合。
通过本项目的研修,我校收获颇丰。
1、课题研究:《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
一、培育教师生命教育智慧
(一)整体设计,全面推进
在生命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培育具有生命智慧的教师”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目标。
2010年,我校参加了顺义区教委与首都师范大学的区域合作项目,成立了“赵全营中心小学生命教育研修班”,聘请专家进行全程指导。生命教育校本实践从六条途径展开,即:学校文化、校园环境、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具体思路为:以学校文化为统领、以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生命校本课程为主导,通过环境、课堂、教育活动渗透。为确保研修实效,我们把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十二五”科研课题为“农村小学生命教育校本实践研究”)、与教师校本培训结合(把全体老师分进六个课题组,人人进组参与研修)、与日常工作结合(在活动、课堂中渗透实施)。教师在我要说、我来设计、我当编辑、我写我的生命故事等参与式培训中,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每位教师参与一个课题组,从一个领域去重点实践,每个领域的深入探索都为教师形成生命教育智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队伍拥有了“生命教育”的观念与能力。
(二)开展培训,深化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教师培训的第一步是正确认识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其他学校有哪些实践,我们将进行怎样的探索……认识这些问题是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我们确定了“请进走出”的培训思路,请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多位教授专家为教师进行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带领教师多次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主办的生命教育活动:参与“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参加“中国青少年生命教育馆”开馆典礼;全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课题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视野开阔的培训让教师了解到生命教育的最前沿理论与实践,把握到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
(三)通过交流,达成共识
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对生命教育有了自己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是分散的、个体的,需要经过交流、碰撞,达成共识,才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为此,学校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思想碰撞平台、二是学习交流平台、三是宣传平台。
思想碰撞平台指的是每次的研修活动,都会安排一两个课题组的教师就一个专题进行研讨,邀请专家参与。大家各抒己见,交流想法,思想碰撞,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研讨,确立了“课题实施方案”、“生命课堂调研”、“生命彩虹读书方案”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学习交流平台包括个人理论学习和外出学习后的交流分享。结合顺义区彩虹读书行动,学校开展了“生命彩虹读书行”教师专题读书活动,目的是通过读书、交流感悟达成共识。此外,教师外出学习归来,都会安排学习交流会,让外出学习教师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思考与全体教师分享,达到学习资源共享。
宣传平台包括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网站、创办生命教育专刊《生如夏花》等。宣传生命教育活动,展示教师思想和学生成长实际。
三个平台的搭设让全体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提升了高度,使生命教育理念在每个教师心中扎根。
(四)生命叙事,连接理念与实践的桥梁
有了共同的教育理念,如何与教育实践对接,寻找到~个连接理念与实践的桥梁十分关键。我们选择了生命叙事,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我校引领教师生命叙事采取了五步走:第一步,专家讲座。请教授为全体教师做“生命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第二步,典型引路。第三步,任务驱动。全体教师每人撰写生命叙事。第四步,叙事分享。召开分组和全校叙事分享会,将活动推向。第五步,引领教师由叙事提升到叙事研究,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
生命叙事五个步骤中“叙事分享”是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教师们将自己的生命故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是一种认同,自我认同和同伴认同;是一种感动,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在认同与感动中,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开始内化。
二、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生命成长
校园环境是学校无形文化的有形载体,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营造适合生命成长的校园环境是生命教育的需要。
(一)让学生在参与中展现、释放生命活力
我校环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对于班级、楼道环境建设学校仅提供空间、材料和交流平台,做到班级自主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低年级班主任与学生协商,帮助学生布置;中高年级班委会研讨建设方案,学生自主建设,教师参与指导。“我参与我实践我快乐”、“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秀我字”、“我的生命故事”等一个个彰显学生鲜明个性的活动应运而生,班级文化成了展示班级特色、学生个性的小天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心,锻炼了多方面能力,体验到了主人翁意识,增进了对班级、对学校的情感。
这些创建校园环境的文化活动不仅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个性鲜明、优美雅致的校园环境,生动自主的学习空间,积极健康的进取状态和价值取向,无时无处不在感染着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积极的生命价值体验。
(二)播种良好习惯、收获优秀人生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这样说。少年儿童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壤,播下良好的习惯如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生活的一切细枝末节都受到习惯的影响与支配。
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成功人生的根本,更是成功的捷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培养学
生学习行为习惯,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挂钩,作用于校园文化中,比如在环境标语的选择上,我们坚持选择与习惯有关的具有积极价值指向的语言。譬如垃圾桶上:“靠近我,你就收获一份干净。”:楼道内:“关心送他人,信心留自己。”等等“教室文化”、“操场文化”……校园文化能使学生能在点点滴滴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挥导向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优质品德、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态度,以使学生的生命坐标更加完整,人生旅程更加完整。
三、社会实践活动凝练生命教育精华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师的教育活动,就是直面的教育,就是面对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面对一个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灵的教育。
(一)活动体验,感悟生命内涵
在教育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我们抓住的核心词是“体验”,触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学校常规活动,如社会大课堂、节日庆典等,结合生命教育理念进行了细化设计,融入了生命教育元素,初步形成了“三原则、四结合、一机制”的活动体验组织模式。“三原则”即:安全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四结合”即:与活动主题结合、与安全保障结合、与综合实践课程结合、与生命教育主题结合:“一机制”指建立体验机制。这一活动模式贯穿于每次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后期分享之中,将活动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在“我参与、我实践、我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大主题下,根据不同年级特点,设计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爱科学”、“体验生命、挑战自我”等小主题。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生命体验教育紧紧融合在一起。教育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认识生命,体验自我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呵护生命成长
目前很多课程都是以认知结构见长,课程教学主要在知识层面探讨,缺乏超越知识层面涵养生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淤积的各种生活困惑无法消解,久而久之会衍生出不少影响生命健康发展问题。基于此,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它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但生命教育课的开设必须慎重,要本着为学生生命负责的态度谨慎行之。经过多次研讨、请教专家,我校目前基本确立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从学生面临的困惑出发,直面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设计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若干小主题。如,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直面挫折、感知幸福、提升自信等,在不同年级开设。师生在此类课程中处于共同的生命场,共享生命的情愫。教师更多的注入个性化的“心”与“力”,学生们则在教师的感召下,更多的发现人间的真善美。师生在生命的互动中,不断地完善着自我生命。例如,在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感知幸福》一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跑到讲台前,请求教师再看一遍与非洲的同龄朋友相对比的图片。很多同学写下了自己对幸福的感悟:“看了图片才知道,有些人的幸福就是吃饱、穿暖,仅此而已,跟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非常幸福啊,而我们却全然不知。”“当发生不顺心的事情时,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样就能快乐、幸福,当一切都存在你身边时,你要珍惜。”“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多得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五颜六色,当幸福真的离开了你时,你才真正感受到幸福真的没了!”
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从初步尝试到思路清晰地全面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创建了生命教育专刊——《生如夏花》和《我要成为优质的我》,以记录生命教育探索历程、展示师生成长足迹;赵全营中心小学教育文集《静听师语》已正式出版,书中收集了我校全体教师撰写的生命叙事和生命彩虹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