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乡镇没有制定规范性管理制度,使得诸如预算、资产、专项资金收支、工程项目、负债资金收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缺乏制度约束。不少乡镇在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支出凭据的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等环节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存在资金安全隐患。财务收支不能完全做到“一支笔”审批,“白条子”报账、“白条子”抵库、大量现金结算和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财政总会计、政府会计和出纳岗位职责不清,财政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

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收支活动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一是财政票据管理不严格,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收据成了“万能票据”,导致坐收坐支、个人占用票款、票据遗失等现象的发生。二是人员支出管理失控,超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发放职工福利、补贴、奖金的现象普遍,如某镇全年发放各类福利、补贴、奖金数额达238万元,某镇全年人均发放各类福利、补贴、奖金达4.2万元,有些乡镇在负债的情况下,各类福利、补贴、奖金也照发不误。三是公务接待费用居高不下,公款吃喝现象有增无减等等。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乡镇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客观因素。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还需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对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的财政、财务知识的宣传。

领导重视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乡镇领导干部对财政、财务知识的掌握,一是有利于其治财理财能力的提高,二是有利于对财务人员依法管财的理解和支持。财政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财政、财务知识的宣传,人事组织部门应对财政、财务知识的掌握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素质内容之一。

2.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完善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制订乡镇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收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负债资金收支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规范理财行为;开发乡财县管应用软件,建立县乡财政信息网络系统,县乡财政之间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拨款,并将乡财县管应用软件融入“金财工程”系统;加强资产管理,掌握乡镇部门资产家底,保证预算分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实物资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3.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推行“乡财县管”模式。

①实行“乡财县管”模式(即乡财乡用县管)是推动建立县乡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对实行“乡财县管”的乡镇,坚持“三不变”原则:预算管理权不变、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

②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一是预算共编。即县财政部门按政策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具体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二是账户统设。在县财政局内设立乡镇财政管理分局,统一开设乡镇财政收支账户,分别核算各乡镇综合预算收支;取消乡镇财政总会计,取消乡镇财政在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三是集中收付。即乡镇财政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乡镇收取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直接缴入县财政专户,由县财政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支出由财政专户拨入乡镇财政收支账户,乡镇财政管理分局以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进行分配。四是采购统办。即乡镇列入政府采购支出项目,由乡镇根据年度预算提出申请,经乡镇财政管理分局审核后,交县政府采购中心集中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分局直接拨付。五是票据统管。即乡镇使用的财政票据,其管理权上收县财政部门,实行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严禁坐收坐支。

③县级财政部门加强对乡镇财务人员财政、财务知识的培训和监督。乡镇政府在县级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健词:乡镇水利站 财务管理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管好、用好大量的水利建设资金以及如何收好、管好已列入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各类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乡镇水利站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基层水利财务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展开多种方法加强财务经营管理工作。

一、目前乡镇水利站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乡镇水利站既是公益性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又是附带经营性的生产单位。由于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水利的公益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经营、利润分配等制度改革滞后, 水利基层单位资产难以界定、经济关系模糊不清,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明显滞后,目前虽然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 但平时工作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

(二)水利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水利建设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这导致基层建设单位只注重计划管理,而忽视了项目效益和财务管理,各项水利建设财务制度的执行有待加强,会计对工程建设的监督职能未充分发挥出来。随着水利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原有的财务工作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思想观念、业务知识及理财观念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水利建设财务管理要求水利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财务会计知识,还要了解水利工程概预算知识、工程图知识,清楚概预算的标准和定额,全面了解基建项目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基建财务管理,才能为尽快发挥工程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乡镇水利站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会计素质

水利会计人员是做好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为此,水利财务会计人员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水利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规定等技能和法规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知识,工作方式应由事后记账变为事前参与、事中控制和监督,通过参加工程招标、价款结算、竣工验收、制定办法和重大事项决策来实施好水利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二)规范财务制度管理程序,切实搞好工程建设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乡镇水利站的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乡镇水利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管好用好资金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工程建设“三个安全”特别是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的重要关口。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做好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1、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管

基层水利财务部门要把涉及民生水利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作为基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原则,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审批负责制。在预算安排、项目确定、落实配套、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都需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科学安排,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

2、加强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以及票据的规范

财务管理工作是水利建设良性运行的有力保证。财务人员在正确使用一级会计科目的同时,应根据制度灵活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客观形象地真实反映水利工程进度,提供真实、合法、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努力创造优质水利工程提供保障,同时,鉴于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靠税收收入的实际情况,财务人员应在结算每笔工程款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代扣代缴税款,由纳税人按照工程款的实际发生额核定纳税税额,缴纳税款,开具税务发票。这样一是规范了财务票据,为财务检查、审计等提供了有效合法的原始凭证;二是杜绝了纳税人偷逃税款、弄虚作假的现象;三是实现了“以票控税”的目的,取得有效征税良好效果。

(三)加强水利资产经营管理,推进水利经济发展

1、加强水利工程资产价值管理

目前乡镇所有水利固定资产中,75%以上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如堤防、涵洞、闸、站工程等,这些资产在基建竣工验收后,在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账目就不再作任何反映,其带来的效益及价值补偿,也得不到体现。如何加强这些资产的价值管理?首先在其寿命期内必须有账面价值,虽不提折旧,但在财务报告补充资料中要反映其磨损状况或反映其当期评估价值。其次要代表政府作为水利工程的业主、在其所管辖范围内积极开展以“水、工、农、商、游”为内容的综合经营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实现“以水养水”、“以圩养圩”、“以设施养设施”已成为基层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

2、加强水利无形资产价值管理

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建设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幸勤劳动,乡镇水利站作为职能部门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宝贵资源和科研成果,如泥沙开采权、堤坝的管理权、圩堤权属范围土地使用权、水面航行权、水面养殖权以及流域水文地质资料等等。一直以来,因产权不清或观念落后,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利用。通过明晰产权、统一制定产权经营管理办法、加强监督与考核等产权经营措施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可较好地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资金短缺问题。

(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水利良性运行

水利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是水利工程和管理单位要有足够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生存。公益性项目的耗费,部分应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财政拨款来补偿;非公益性项目要通过产品价格或经营性收费来补偿其耗费。如果不加强收费和价格的管理,合理地测算和确定收费标准和价格,致使水利工程建成后连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水利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何谈起?而且,收费标准和价格标准的测算和确定,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予以落实,如果水利工程发挥社会效益所发生的耗费要靠水利部门自身来承担,又从何能良性运行。所以我们务必要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积极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合理测算水价成本,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切实抓好水利规费征收工作。

(五)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优化水利制度改革

目前在水利投资的安排上,强调国家、地方、受益区各筹一点的“三点式”筹资办法,虽然对调动各级财政和地方加大水利投入的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各地财政状况差异较大,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乡镇水利站应在紧密围绕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的同时,把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作为水利财经工作的重点,要始终密切关注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大政策方针、始终密切关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向和财政政策的变化,立足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需求,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公共财政更多更好的投入。

综上所述,乡镇水利站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适应水利经济发展要求,同时正确把握好改革与加强财务管理的关系、发展与加强财务管理的关系,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壮大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雅茹,张洁.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辽宁经济,2008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 会计; 绵阳; 先进经验

绵阳市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认真贯彻农村财务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把加强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来抓,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不断创新农村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绵阳市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先进经验介绍

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把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公开质量作为推动农村财务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一)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多年来的农村财务管理实践表明,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形式和监管办法。为此,绵阳市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五个不变”、“三个不准”以及“双层管理”。“五个不变”是指村有资金所有权不变、支配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内容不变、使用方向不变、最终收益权不变。“三个不准”是村有资金不准平调、不准借支挪用、不准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扣代交各种费用。“双层管理”是乡村两级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在此基础上,将村级账务和资金纳入乡镇财务管理中心统一,一切财务收支实行乡镇先审计再记账。到目前为止,该市实行农村财务乡镇的村达到了98%以上。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和透明度

一是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绵阳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绵阳市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等的管理办法,规定由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设置户头,直接拨付到乡镇经管站村级资金代管账户,专户存储。其它资金,包括“一事一议”资金、承包收入、生产经营收入等,由村委会收取后,直接交乡镇经管站代管。对资金采取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是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一直以来,绵阳市政府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推行了财务公开“五规范”和四种重点公开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其中,“五规范”是指:一是规范公开时间。统一规定每月的十日为集中公开日,另外,遇到重大事项随时公开。二是规范公开地点。要求各村在交通要道和人员聚集多、便于阅读的地方建立固定公开栏。三是规范公开程序。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由经手人、村两委负责人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后,再经乡镇经管站审查后制成公开榜,派专人到各村张榜公布。四是规范公开内容。统一规定了公开的事项,强调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完整,不得遗漏和简化。五是规范监督管理。各乡镇都配备了专职人员,专门负责财务公开工作,并严格落实了责任制和奖惩办法。与此同时,各级农业经管部门会同组织、监察等部门,每月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定期通报,确保了民主理财质量,促进了财务公开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因地制宜地推行了以“两公开一监督”、“两会一组”、“依法建制、规范管理”、“双监督、双公开”为重点的四种公开形式,将财务公开工作与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使全市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到目前,全市实行经常性公开的村达到90%以上。

(三)以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已由原来的村级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拓展到文书、经济统计、农村政策落实、村务公开、农业信息化等工作。绵阳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推行了农村财会人员的职业化管理。

首先,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视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公开考选、择优录用、统一管理,推行了考选聘任、异村委派、联村记账、会计等不同的会计职业化管理模式,强化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目前全市实行本村任职的村数8 384个,异村委派的村数262个,会计的村数133个,联村记账等其他任职形式的村数28个。

其次,注重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变化的农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让他们学政策、学业务、学科技,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建立健全各项财会管理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评议制度、上岗证年检制度、培训教育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另外,制定并推行了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农村财会人员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营造了求真务实、崇尚实干、竞争向上、争优创先的浓厚工作氛围。

(四)以农村财务电算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的要求,该市自1999年开始,承担了农业部农村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将村级账务记载、审计和财务公开等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初步实现了传统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从2002年起又在省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经信息化工作,将农村财务电算化的内涵式管理推向了全角度、网络化、外延式管理。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关联的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经统计、村级财会人员管理等都纳入了信息化管理的范畴。工作中,突出抓好了“五个到位”。一是机构和人员配备到位。依托乡镇经管站组建了农经信息服务站,专设了办公场所。县、乡、村三级配备了专职农经信息员。二是软、硬件配备到位。该市统一为乡镇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和专用软件,建立了专用电子信箱,乡镇配备了专线电话,接入了宽带网。三是操作办法到位。选取部分乡镇进行了试点,对示范乡镇在软硬件配置、联网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为面上工作铺开提供了样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绵阳市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县市区也按市里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际细则和工作方案。四是工作到位。将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站、到人,明确了责任,使整个工作环环紧扣,稳步推进。五是检查指导到位。市、县两级经管部门,深入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以《农经信息化工作简报》的形式,介绍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村级财会管理的有关情况,促进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建设。

二、案例分析

绵阳市推行的是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模式,配合这种模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创新性地选择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如会计本村任职、异村委派、会计、联村记账等),强化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该市在创新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方面采取了以下的成功做法:一是实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模式,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严格落实财务公开的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财务公开的村庄数量,使实行经常性财务公开村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二是改革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办法,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聘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依附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激发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助于他们养成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解决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进行专项检查、开展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解决落实村级经费保障、综合治理案件等方式,不断拓展农村财务管理内容,有效提升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四是通过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大大提升了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该市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毕于乐,王玉霞,吉品.推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6(l).

[2] 陈鹏.会计委派园地又开新葩[J].财税与会计,2001(2).

[3] 陈少婷,蔡壁洪.“村账镇管”模式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2).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乡镇财政所基本情况:

一、乡镇财政职能

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乡镇财政所停征了农业税,财政所的职能发生了较变化。主要职能为: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负责对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和监督管理,组织审核、上报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协助征收乡镇非税收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落实;三是对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和乡镇政府机关财务;四是乡级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及管理;五是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但是也存在着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由原来的向农业、农村、农民要财政模式和职能,税改后不能快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县级财政部门对基层财政组织的管理松懈的问题。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

乡镇财政机构除正式编制人员外,还有部分合同制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全日制学校毕业的财经人员偏少,原始本科学历和专业技术中级或高级职称人数所占比偏低。尤为突出的是,作为基层财务工作人员,个别乡镇财政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同时,因为乡镇人员流动性较大,补充的人员不能及时得到系统的财政知识培训,造成财政专业知识不足,业务不精通,计算机操作技能低,对政策的把握不够准确,影响了工作开展。

三、机构隶属不明晰,人员待遇偏低

财政所为事业管理,受乡镇政府和县财政局双重管理,人权、事权、财权由所在各乡镇政府负责,财政业务工作由县财政局指导。县级财政监管力度薄弱,造成基层财政职能划分不清、工作安排不合理、人员变动频繁、管理混乱等现象。财政所人员既要完成乡镇的中心工作,又要履行财政工作职责,不能专心于本职工作,疲于应付,敷衍了事。

虽然有的乡镇财政所个别人员工资执行公务员标准或参照公务员发放,但大多数人员还是事业全额或差额人员工资,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档案工资都不能到位,与所承担的繁重工作量比对,待遇偏低。

四、税改后乡镇财政体制不健全的现状严重制约财政职能的发挥

突出表现在:资金监管职能没有履行到位,财务管理仅靠“领导一支笔”,甚至存在白条报销现象;对财政资金管理没有全部覆盖,村级财务由乡镇农经站管理,乡镇财政对村级财务情况不掌握;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从思想观念、软硬件条件等方面达不到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各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统一的财务管理指导范本或业务工作流程。

五、办公条件较为简陋,不能基本满足现代办公需要

目前,多数乡镇档案室与财务室、宿舍与办公室等混在一起,人均办公用房面积小,多数财政所没有综合办公大厅。办公设备方面,计算机数量少,且多为几年前年配置的,设备陈旧,网络运行缓慢,缺少传真机、便民排椅及电子触摸屏等设备,严重影响现代化办公的需要。

总之, 乡镇财政所作为联系国家和农民群众的桥梁,是财政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三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如何更好的做好乡镇财政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在基层政府中的重要作用,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建议如下:

(一)明晰乡镇财政所机构隶属

按照机构独立、编制单列思想,一是尽快实行垂直管理。乡镇财政所人、财、物由县财政局垂直管理,按照乡镇规模确定每个财政所的人员编制数,人员配备、岗位设置由县财政局统一安排;二是科学界定职能。明确乡镇财政职能,解决乡镇财政所职能不清的问题。

(二)对现有办公场所改扩建

统一设置档案室、服务大厅等场所,服务大厅可以相应设立“家电下乡”、“村财乡管”、“两免一补”和“咨询服务”窗口,服务窗口标识醒目,涉农惠农资金兑付“一站式”办理。

有县级财政部门统一配置必备的办公设备,搭建乡镇财政所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由县财政局信息中心统一维护和管理,保证网络畅通,实现县乡联网、资源共享,达到业务办理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素质

是严把进人关,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准入门槛,必须专业对口、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财务岗位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制定相应奖励机制,上级财政部门适当安排乡镇财政所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晋升职称考试,以不断提高财政所全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

(四)实行经费统供

参照县级部门预算模式,按照“两上两下”的原则,科学核定乡镇财政所办公经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乡镇经费支出按预算每月均衡拨付,保证乡镇正常运转;规范乡镇政府收支行为,在现有财政体制和分配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账户统设、集中收支、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模式。

(五)按照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三不变”的原则,深化“村财乡管”工作,实行村级财务收支集中支付

将各行政村的资金、账务统一集中到财政所管理。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会计账簿,都按规范化会计基础要求操作。乡村两级的会计凭证、账簿、惠农资金手续等会计资料及时入档,保存完整。从而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能力;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统筹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统一建立健全财政所工作制度

乡镇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一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还会引起社会矛盾,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混乱

农村财务管理有完整可操作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以及民主理财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落实,不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自搞一套。加之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看村干部脸色和意愿行事,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信息失真,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较低

农村财务人员的选聘,应由乡镇考察审核,直接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村财务人员,都是村支书、村主任聘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有些地方村班子换届,会计出纳也换届,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导致财务人员工作不能坚持原则,不能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明显不相称,缺少真正懂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如何按程序办理。另外,由于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无证上岗。

3.村集体财务公开内容不详实

有些村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时弄虚作假、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真正为群众关心的问题却部故意“忽略”或改头换面后在其他生产性开支里进行公开;有的财务公开时没有明细开支,群众无法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造成一些群众的不满。

4.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乏力

由于农村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只能是阶段性的监督要靠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些村要么不建民主理财小组,要么形同虚设,起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的意义。再加上民主理财人员不具备必要的业务知识,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不能履行职能,其监督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相应的财务监督作用。导致部分村的财务由少数干部说了算。缺少了群众监督,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二 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应制订出台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细则,如财务审计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检查督促乡村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完善奖惩措施,加重处罚力度,严格做到照章办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2.加强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用财会人员,执证上岗,严把用人关,将一些年富力强、爱岗敬业、业务精通的社会人员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保持财会人员队伍的稳定;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指导,不断学习充实新的财务管理知识;三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广泛开展农村财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四是坚持奖罚制度。加强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3.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完善群众监督机制

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目定期如实地向全体村民公布,加强群众对农村财务的监督,交给群众一本明白账。财务公开应当及时,确保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分配等情况。公开方式以公开栏为主。公布的内容要完整,做到摘要明白,用工清楚,往来项目明细,切忌隐瞒收入与支出,使群众对每项收支都明白,便于群众监督。

4.完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民主理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