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人员具体工作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financial staff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ees is the important premise of good financial 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financial staff.
关键词: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形成;规范
Key words: financial staff;professional ethics;formation;code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45-02
1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特征
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指的是财务人员在从事财务工作时应该遵守的一种软规制的风尚和行为准则。这一种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在遵守相关规则前提之下,在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更高要求。规定的是财务人员应该遵守的道德方面的基本职业素质,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原则和行业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一定时期社会热点话题和问题的整体描述,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精神的体现,这一项规则界定的是财务人员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如何做的更好。这种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包括的内涵较为丰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一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就是说每个工作都是有具体的人来做的,每个人做一项工作,承担一定的岗位,实际上就意味着担负着一份责任[1]。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使得各个员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二是能够慎独廉洁。从事工作的人可能会因为金钱诱惑而背弃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保持其自身良好的控制能力,不为金钱所动。三是需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具体工作中报账、发钱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举动,具体操作下来却能够体现工作人员能否实事求是的办事精神,能否把国家和社会赋予职责切实的做到实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和违法行为[2]。四是注重节约。从会计的职业特质和职业性质来看,就是为了尽量的节约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利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都要求能够做到精打细算,从每一笔过程中获得更好收益。
财务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也存在着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和其他企业特点又有所不同,体现出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是隐蔽性,就规则而言,职业道德是一种隐性的规则,并不是已明确的条文表述出来,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只是模糊的存在着每个人的心中。这样情况下就会有一些道德底线不牢靠的人借机谋取私利,破坏社会秩序。二是非强制性,就是说这些措施是一种隐性的要求,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没有统一的规范,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应用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进行衡量,这样的话只能够要求工作人员出于公心来处理相关事情,讲求职业道德。三是相对稳定性。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是经过长时间的历练而形成的,在长期生活中就会形成一种动力,在这种动力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一种持久的内部驱动力量,这种力量发挥作用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更改。四是普遍性。财会是一个大的行业,具体可以分为很多个小的类别,不同细小类别都有不同的业务和要求,但是却都包含着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和准则,这些道德准则共同规制着那些没有发挥作用的区域。
2 财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情况下,各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不够完善,同时在体制方面也不够完全,结果导致财会人员身上出现了比较多的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只是讲究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整体能力的提高;满足于现状,只是得过且过,不注重整体实力和效率调高,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账目上造假、作假、虚报、瞒报;推卸责任,埋怨他人,不注重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对待工作没有切实的实践精神,不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去学习创新,最后导致财会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导致上述的行为。一是接触对象的差别影响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财务人员接触到的社会上的各种标准和性格,心理会受到相应的波动和影响,进而导致出现一些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也会出现财务人员道德素质降低,难以保持其原有的心理素质和准则。二是财会人员角色偏差难以自我抵抗不良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滞后,导致很多从事财务的人员不能够明确自己职业所具有的角色意识,这种意识在开头没有强化前提之下就会容易动摇财会职业的基本道德素质,再加上社会上人际关系很复杂,各种情况也复杂得多,使得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积极性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难以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导致角色偏差,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时常出现。三是财会人员接受新知识的意识不强,导致相关错位。财会工作是一项依靠资历的过程,通过资历的培养最终形成良好的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但是面对新的情况,要求不断学习和培养的前提下,不注重学习和思想修养建设来提高自我,就很难形成稳定的性格,使得很多人员在传统的工作观念中迷失自我,失去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之,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流失。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多种原因导致这一问题异常复杂,应该认清这些问题,并在认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措施推动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
3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措施
一是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结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足够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职业人员道德意识不强,很难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使得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强化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意识教育成为一项必须的选择和要求,不断提高职业人员道德素质,使其自觉抵抗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诱惑,能够正确辨别是非曲直、以文明的心态和精神面对这其中的曲曲折折。同时,从大的环境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需要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财会方面加强调整和规制。二是在相关制度设计上进行调整,可以做到明确自我控制制度、责任制度以及具体激励制度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首先应该强化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自身过硬的素质和本领是财务人员能够获得良好发展机会的重要保障,在具体培训和工作过程中完善这一种制度安排,使得这一种制度能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和职能。其次,根据职业道德的特点,应该通过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激励办法的调整,实现道德具体化、条理化能够通过各种制度来进行衡量和考核,形成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考核,使得其作用得到相应发挥。再次,应该推动实事求是的精神作风,员工在工作中不做假账,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员工中出现的违背道德的现象,推动员工最终形成一种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的作风,以保持财会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性。三是配套相关硬性措施,保障财会人员严格执行职业道德规范。尽管财会工作的道德上要求相对比较宽松,但是还可以把软措施配套到硬手段的实施过程中,利用硬手段的强制性推动这一问题的配套解决。四是完善日常道德培养。每个人的职业道德培养,很大程度上源于日常生活中自身表现,也就是自身在平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况,就可能决定了财会人员在职业道德生活中的基本素质和品格。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通过最细节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特征,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继续升华和培养。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要求在具体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不断积累、不断进步,进一步提高和提升基本道德和素质,使得财务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个人性格,推动这一效果的更好进步和发展。
总之,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进行调整,最终找到最切合实际的契合点,推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调整。
参考文献:
[1]赵瑾.加强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国外建材科技,
2006,22.
[关键词] 财务人员 岗位轮换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三条明确指出: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财务人员岗位轮换的意义,导致一个会计在某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限制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财务人员岗位轮换的新意义及轮岗的原则和步骤。
一、财务人员岗位轮换的现实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人员岗位轮换的意义有了新的体现,它是加强会计监督、储备多样型人才、增进科室间协作、最大限度的给财务人员带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举措。
1.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职业探索阶段(参加工作起到25 岁左右),职业建立阶段(25岁到35岁),职业中期阶段(35岁到50岁),职业后期阶段(50岁到退休)。在每一个阶段,人们的性格特征、经验、技术以及对自身工作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行相应的工作轮换制度,可以满足员工职业成长的需要。会计的职能从核算和监督正在向服务延伸,服务贯穿于企业的始终,也贯穿于财务的全过程。财务人员定期实行岗位轮换,能增加财务人员危机感,自觉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及职业道德水平。
2.储备多样化财务人才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电子时代,财务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当经济业务内容发生转变时,能够迅速实施人力资源转移,显然只掌握单项技能的财务人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于是多样化人才的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储备首先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通过工作轮换,亲身经历各个岗位的工作,以取得多种技能,胜任各岗位的工作需要,全面了解财务工作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在轮换过程中,财务人员可以相互借鉴不同岗位的经验,纠正某些不规范的会计行为,有利于财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遴选出各岗位最合适的人才。
3.增进科室间业务协作
科室间的本位主义或小团体主义,往往来自于对其它科室的工作缺乏了解,以及科室之间人员缺乏交往。实施工作轮换有助于打破科室之间的界限,增进岗位之间、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工作轮换,将有助于财务人员认识所属科室工作与其他科室工作的关联,从而更深入认识所在岗位工作的意义;同时通过岗位的轮换,各种管理经验和业务知识将随人员流动在科室间交流,为各科室间相互取长补短提供条件,财务人员个人的综合素质也会通过言传身教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出和谐的理财环境,加强了财务队伍的凝聚力。
4.激励财务人员不断进取
从心理学角度看,长期从事一种固定的工作容易使人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极易形成机械式的操作,从而抑制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产生负面作用,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使人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财务人员在某个岗位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对于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熟悉,容易陷入按部就班的惯性思维中,产生岗位疲劳倾向。财务人员适时地轮换岗位,可以使财务人员始终处于一种求知状态,有一种新的使命感和工作冲动,可以调动人的潜质,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使财务人员在高昂的工作状态中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能动力。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进行轮换”正是适应会计信息化的一项有效举措,它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财务人员的心理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为财务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5.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人员在某个岗位上工作较长时间后,容易产生岗位职权“人格化”现象,岗位责任会受到来自自身欲望或外界诱惑的威胁,一旦条件具备难免滋生腐败,妨碍财务安全。另外,财务人员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在全面掌握该岗位业务知识的同时,也会留意该岗位存在的管理缺陷和漏洞,从而有可能利用这些漏洞达到个人目的,形成会计舞弊。第三,财务人员岗位长期不变,固定的上司和下属关系,极易发生上司对下属人员的违法行为纵容,也会发生下属对顶头上司的违法授意或指使曲意顺从的现象,导致会计监督失控和会计核算失真。
财务人员轮岗有助于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用,扼制这些潜在财务风险。通过轮换工作岗位,能使财务人员学习新业务,掌握新知识,丰富阅历,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克服和抑制他们因常年不“挪窝”而易滋生的懒散习气和小团体观念,把一些蠢蠢欲动的非份之念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通过轮岗,在财务人员及其长期共事的人、地之间筑起了一道预防会计职务犯罪的“防火墙”,把关口前移,做到事前防范,超前预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财务人员因“近亲繁殖”而出现的违法乱纪,同时也对会计人员自身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二、财务人员岗位轮换的原则
1.平稳性原则
轮岗过程中应保证秩序井然,既不影响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又要确保财务部门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各轮换岗位的排序及间隔如何确定,岗位之间的交接时间多长等等因素,都要有一套合理、周密的计划。领导小组要把握好整个轮换工作的总体进程,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进行岗前培训,督促做好会计人员交接工作,并对轮换情况进行评估,为财务人员考核和晋升提供依据。
2.人尽其才原则
在推广工作轮换制的同时,必须注意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即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制定岗位轮换制时,应制定详尽的长期计划,根据每个员工能力特点和兴趣个性统筹考虑安排,在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使现有财务人员能学有所长,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做到量人而用、人尽其才。
3.反垄断原则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关键岗位的知识共享,如采用定期汇报制度、专题会议、月工作小结等方式将个人与工作相关的核心资料与知识,转化为单位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实施配角工作制,每个关键岗位配备两名财务人员,避免个人知识的独享。通过对关键岗位知识共享,避免个人对核心知识技术力量的垄断。
4.制度化原则
科学有效的轮岗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来保障,财务人员岗位轮换应作为内部管理的一项制度,使该项工作持之以恒,有法可依。为确保岗位轮换的质量,应制定相应的《财务人员岗位轮换实施办法》、《岗位轮换人员培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细则,健全岗位轮换制度体系。
5.谨慎性原则
在财务工作轮换过程中,有些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轮换后工作人员不熟悉情况,不能马上投入工作,难以进入工作状态,影响了工作进程;有些管理岗位的轮换给管理者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挑战,这些岗位的轻易轮换将导致工作质量下降;科室内有本位主义思想,担心影响工作效率,不愿意接收新轮换人员;轮换后的新岗位比自身所掌握知识技术低,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积极性的下降等等问题。因此,做好岗前轮换思想引导和安抚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组织职工进行岗位轮换前,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和心理准备工作,向大家讲清岗位轮换的目的与意义,防止出现业务科室不想让业务骨干到其他科室进行轮岗,或因岗位轮换造成原本是骨干的反成了业务新手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做好未按个人志愿进行岗位轮换人员的思想工作,防止他们产生“领导不重视我”的错误思想而影响工作热情。
三、财务人员岗位轮换的方法及步骤
财务人员工作轮换时,应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轮岗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如先确定轮岗范围、轮岗周期、轮换的人员比例等,然后再对轮换岗位进行具体细则规范,财务人员岗位轮换要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来确定轮换周期,业务复杂或需较高判断能力的岗位,轮换周期可适当长些;工作轮换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胜任能力来安排新岗位,尽量做到由生到熟,由简单到复杂,实现轮换顺序合理,以免因换岗不当而影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因轮岗而影响工作,才能在保证重点岗位和稳定全局的大原则下,较好地实行岗位流动。
工作轮换一般步骤如下:
1.成立领导小组
由财务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代表组成,负责岗位轮换工作的组织、策划和协调,进行具体实施。
2.确定轮岗周期
轮岗应该是在原有岗位上工作3 年后、5年内的时间里进行。3 年的工作时间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工作潜力,超过5 年就有可能威胁财务安全。
3.完善岗位设置
根据各岗位的业务难易程度和财务人员工作经历及业务素质进行科学设岗,既保证不能兼任的岗位相互分离,又使得岗位负荷和难度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应各种财务人员的实际。
4.合理设计工作程序
通常应先由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岗位选择志愿表。领导小组集中研究讨论,确定岗位轮换人员。财务负责人审批。岗位轮换情况由财务处办公室记录在案。
5.进行轮岗培训
轮岗后,应该对当事人进行比较充分的岗前培训,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轮岗成功率,让财务人员感受到单位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的态度。培训可以采取听课、讨论交流、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学习,使财务人员对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岗位轮换的平稳过渡创造条件。
6.做好岗位交接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各科室必须密切配合轮换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岗位交接,明确工作责任,并填写交接日志,登记交接的日期、账本、凭证名称和起讫张数号码以及其他文件资料等,由交接双方签章确认,交接材料保存备查。
做好岗位交接工作,可以使财务工作前后衔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可以防止因财务人员的更换出现帐目不清、财务混乱等现象,也是明确岗位现任人员和新任人员工作责任的有效措施。
7.轮换情况评估
评估包括轮岗过程和轮岗结果两个方面的评价。其中,轮岗过程主要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职业素质、专业能力、人际交往、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轮岗结果主要是对工作人员在这个岗位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评估结果由由财务处办公室记录在案,可提出书面评语及建议,反馈给被考核人,作为以后评先树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总之,财务负责人应积极支持岗位流动,并对处于薄弱环节的岗位多指导、多鼓励,协调好财务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最大限度地为财务人员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使工作人员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为财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楼旭明:工作轮换的价值.企业管理,2004;9:91~92
财务信息不仅对于投资个人的利益有密切联系,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经济。财务信息失真严重危害社会正常的经济体系。所以,需要我们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财务信息失真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国外存在很多由于会计造假造成的财务信息失真现象,追根求源是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财务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审计手段存在局限性。在我国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不仅仅是利益驱动,还包括从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要政绩、向企业领导要业绩、向企业要形象而财务监督又不健全,使违法活动有可乘之机等。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团队,建立健全监督管制体制,是有效遏制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有力措施。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财务工作的完善,财务工作的完善也决定了财务人员的重要地位。经济的变化同时也要求财务人员的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操作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新的转变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财务人员重视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增强法律观念、树立效益至上观念,要为企业决策者负责,为其提供可靠的信息,作为指定实施方案的理论依据,还要为决策者提供中肯意见,推动企业质量的提高。财务人员应与时俱进,在现代财务制度的指引下坚定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具有学习不止的学习劲头,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加大力度培养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发挥财务人员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综合能力,不断满足现代经济环境对财务工作的要求。
一、财务人员素质类型
实践型、纯理论型、综合型三类是财务人员的三种分类,每一种分类代表不同的素质层次。(1)实践型财务人员。此类人员一般从事财务工作的时间较长,多为年长者,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也有其弊端:文化程度不高、思维模式老套、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长远来看,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纯理论型财务人员。纯理论型财务人员多为年轻人,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所以对某些业务的具体处理可能会出现偏差。他们的优势是:受教育程度高、年轻有活力、热情实干、理论基础扎实。他们的不足之处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被优势所取代,综合潜力将会逐步显现。(3)综合型财务人员。综合型财务人员素质高于实践型和纯理论型财务人员,所以对财务工作的适应性强。并且集合实践型和纯理论型财务人员的优点于一身,受教育程度高、工作时间较长、精力充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财务人员素质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财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与市场经济合拍就要求财务人员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综合技能方面有更高的素养。
(1)政治思想结构。与时俱进的政治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对财务人员在政治思想结构上的要求。财务人员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政治思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热爱岗位,清正廉明。财务人员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时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让与时俱进的政治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行。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要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财务管理,学好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符合工作需要的财经论坛、财会金融,以及一定的外语能力。理论基础知识是财务分析工作的基础。
(2)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财务工作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专业知识应具备系统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更高,除需具备会计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习工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西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物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财务管理也不再是简单的算账报账程序而是参与到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的环节中来。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只有做到学以致用财务人员充分运用相关知识,如统计学、市场学、投资与金融、经济法、税法等财经法规知识,以及熟练的微机操作技能,才能做好经营管理者的好参谋和好助手。
(3)综合技能结构。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达到适应日益变化的财务制度的要求。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途径
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要从正视学习、提高认识、善于学习等方面入手。对于财务人员的培养要引起领导阶层的重视,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对财务工作的需要。在学养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作为培养重点和核心。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应该分开层次有区别的对待:新生力量培养和现职财务人员。新生力量受教育程度高,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要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力求做到思路敏捷、反应迅速。现职财务人员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工作的所以知识系统比较陈旧,对于他们的培养重点在于提高更新知识结构,其中的一小部分来说,重点在于普及,更为系统的教授一遍以前自学内容,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储备。
(1)有计划培训。新生力量作为日后担任财务工作的主力军,要对其进行有计划、科学、系统的培养,新生力量的培训要分期分批分层次分等级,全面促进德、智、体发展,适应现阶段多变的工作要求。新生力量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2)有计划深造。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要结合现在,面向未来,挑选一批有素养、专业基础过硬的专业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使他们在发挥自己实践能力的优势的同时更多的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提高企业主力军的人才队伍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3)有计划进修。对于现职人员依然鼓励学习,可以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自学或参加补习班进修。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增强业务能力,对于好学上进的且业绩突出的员工应予以奖励,鼓励员工学习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报销成绩突出者的学习费用。
(4)有计划交流。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可以和高等院校合作,用请进来或派出去的办法,和院校学习交流。学习交流的对象大体分为两类:文化程度较低的财务人员和已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水平的财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的财务人员应重点加强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教育,通过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力求达到助理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已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水平的财务人员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能力,更新知识。就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问题,组织精干人员,安排课题研讨,在此基础上,不定期地组织研讨班,发动和组织财务人员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力求剖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更新知识和不断创新的目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精细化管理,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将更加精益求精的精神贯彻至管理活动中,在管理活动中精心挑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实现途径。具体到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树立精细化理念达到各个环节的精益求精,充分运用专业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规范制度和良好的评级机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精准的对财务进行管理,避免粗放式关?弈J剑?真正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精细化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专业化。专业化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基础,我们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的管理制度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才能保证精细化管理始终在正确方向发展。第二,系统化。高校的后勤财务工作是一项具体且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所以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的系统性。第三,数据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准确无误,做到精益求精,所以将各项指标实现数据化能够确保管理的科学有效,用真实数据说话避免经验主义将真实信息蒙蔽。
二、高校后勤财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当前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的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行政管理机构逐渐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后勤部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拓宽了服务面,涵盖了教学、服务保障、科研等各个内容,其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攀升,如何利用精细化管理使资金配制达到最优成为后勤管理部门所思考的问题,精细化管理为财务工作带来了许多有益的方面:
(一)有利于帮助后勤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财务也面临着许多经费上的难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后勤部门在进行工作时成本随市场发展而逐年增加;其次,高校在对后勤管理的投入比率正在下滑,后勤部门在日常管理活动上经费出现严重短缺;最后,后勤服务价格出现倒挂。所以,精细化管理能够让后勤财务工作从各个方面进行开源节流,将财务工作细化,切实降低各项开支与成本,维护后勤部门的稳定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帮助后勤地域财务风险,完善管理
后勤财务实施精细化管理时要切实将其职能目标进行转换,也就是增强对后勤财务部门的经营管理职能,由普通的账务管理延伸至计划、控制、核算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把控,这样可以让财务工作人员真正对财务工作了如指掌,对可预知的风险进行提前防范,加强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掌控能力。
(三)有利于优化校园建设
高校后勤部门在财务工作上采取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各项资金实现最优配置,让高校建设走上节约、可持续发展方向,在最合理的状态中优化校园建设。与此同时,这种建设模式理念还会渗透之校园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形中促进了校园环境和谐发展。
三、推动高校后勤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科学途径
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校后勤财务适时精细化管理对校园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们应当积极推动这种模式的构建与普及,让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发展。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
我们在实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当首先转变传统管理思维的束缚,切实树立起精细化管理意识。首先,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将粗放型管理理念摒弃,不断开拓思维,将工作精细化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完善自身领导工作。其次,财务工作人员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深深扎根于内心,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提现该理念的指导,切实将这种精神贯彻至日常工作中。最后,实现精细化管理应当从小事做起,真正深入具体工作中,而不是将该种模式仅仅变成一句口号流于形式。
(二)加强财务人才团队建设
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操作需要一支具备高素质的财务团队来实际操作,财务人员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后勤财务工作质量。当前,高校后勤财务部门应当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立足于当前高校发展现状,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道德水平建设和岗位责任讲解,让工作人员能够紧跟形势,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
(三)建立与健全相关财务制度
在高校后勤财务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进行保障。财务制度是财务部门住址和进行财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在后勤发展过程中,应当依照现实情况,不断进行修改与完善,建立立一套真正保护精细化管理运行的制度体系,使得后勤财务部门在管理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发展。
(四)完善高校财务预算工作
预算工作的进行可以让高校后勤财务对自身资源的使用有详细的规划,对未来的经营进行按安排,在预算时,应立足于财务部门的运营目标,做到各指标间能够相互连接,确保各项预算的整体平衡,与此同时,还要在预算过程中保持其灵活性,避免突发事件对财务目标实现的影响,力求预算的科学、合理。
(五)完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大数据;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医院财务管理活动涉及的内容多,数据信息量大,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医疗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医疗行业发展现状转变管理模式,提高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基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医疗知识和信息技术,实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供应,也能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一、大数据时代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大数据技术在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医疗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为人们就医就诊带来了极大便利。财务信息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重点内容,为提高医疗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我国出台了相应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18〕26号),明确要求医疗机构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这一政府的出台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医疗行业也要根据时展特征和自身发展需求、业务特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才能从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财务管理是医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可以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公益属性,优化服务模式,医院应该结合时展特征和大数据的基本要求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医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及医疗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具体的数据明确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创新,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意识欠缺
结合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与各个科室、各个业务的开展有着密切联系,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对各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数据的整体性、统一性,及时发现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意识欠缺,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将无法有效应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院的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缺乏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的重视
有些医院领导层面人员没有意识到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在医院实现长远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投入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医院的特征有关,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管理层人员更加重视医院医学技术的发展,将大部分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临床和科室管理方面,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就能提高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这一错误的认知导致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结合医院发展现状和时代特征建设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制约了医院管理模式的进步。
(三)缺乏相应的人才
从整体来看,医院财务信息的建设需要财务、医疗、信息三方面知识,相比其他财务管理人员而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财务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不仅需要掌握与财务相关的基本知识内容,还需要熟悉医疗方面的知识,例如,要懂得医院管理中临床、医疗技术、保健、行政、后勤各科室的业务特征。同时要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才能将会计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医院财务管理中,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结合目前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缺乏复合型人才,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之后由于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欠缺,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大数据时代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如上文所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层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管理人员整体意识欠缺以及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等问题都会制约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明确制约信息化发展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医院的规模持续增大,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加强,在医院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而医院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发展方向的规划都要以完整、完善、及时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医院管理层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要意识到财务信息数据在医院长远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其重要性才能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为医院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含的内容较多,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决定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务信息化建设并非单纯的购买财务软件,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水平和对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技巧,与医院的各科室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有效推动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基于以上原因,领导者和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从本质上了解其重要性,树立财务信息化建设观念,在建设过程中投入充足的资金、人力,这样才能为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医疗技术、医疗药物等知识内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明确各类信息技术,以此才能实现财务、医疗、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加速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基于以上原因,医院想要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除了购置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引进信息软件之外,还要加强对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财务人员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情况,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定期培训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打造符合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财务人员要及时更新财务知识,了解相关政策的变化和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满足相关岗位的需求,全面促进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加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加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为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有助于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完善财务管理体系:①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健全医院内部控制是保障医院财务信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中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做到权责分明,明确规定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权利和工作任务。从数据应用流程、数据管理等角度出发,动态调整、完善、优化内部控制制度,解决现存的问题,做好监督工作,以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初步建设。②增加系统接口,积极促进部门联动。如上文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涉及不同部门、不同科室、不同业务之间的交叉工作比较多,增加系统接口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医院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在不同的接口上,要想实现系统功能开发的最大化,需要从人力、财力、物流等多个角度出发实现部门之间的联动才能发挥出财务信息的最大价值。③完善各项功能开发,实现信息共享。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实现财务共享,可以简化工作流程,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科室、部门之间联系的紧密性,降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④进一步规范医院财务信息编码,这也是建设医院财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施中要针对新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财务信息编码,积极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医院信息平台的统一性,实现信息数据的对比和交换。此外,加强信息编码的规范性也有助于推动医院实现财务共享,便于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效率。做到医院财务信息的公开、公正、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院各项资金的使用率。
四、大数据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在当前的医院转型和升级过程中,要提高管理水平,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关键作用,加强大数据的应用效果。具体来看,大数据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可以从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完善财务信息制度、从医院重要财务管理工作等方面出发来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
(一)优化财务信息化管理流程
大数据在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需要财务人员结合时展特征和医疗行业发展现状积极改变财务管理模式,摒弃传统模式下以人工为主的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要优化信息管理流程,为数据发展的要求创造一定的环境,优化管理流程需要从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储存、评估和应用等环节出发,加强不同工作内容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保证各类数据的及时性,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同时严格按照信息管理的流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二)开展医院重要财务工作
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医疗设备、器械、药物的采购,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简化医院重要财务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对药品、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进行精确预算,充分发挥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价值。1.开展财务预算医疗设备、药品的采购要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在财务预算中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生成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保证需求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资金去向实施动态化监管。此外,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构建历史信息数据库,通过储存以往的财务数据信息,结合医院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也能明确资金使用不合理的地方,为后续的医疗采购活动提供参考,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2.加强绩效成本管理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行为、工作态度,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度。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在其他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参考,加强人力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数据分析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以根据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工作效率高的财务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促进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工作行为不规范,态度不端正的财务工作人员,要按照制度所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对财务人员形成约束,以此来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3.加强对药品物资的管理在医疗活动开展中,用到的药品物资数量大、种类多,对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情况采用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按照不同药品的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比不同药品的性价比,结合药品库的记录加强药品管理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同时,要根据突发性需求,结合各类药品物资可储存性建立数据库,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有利于对药品储存状况进行动态化监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动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医疗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为人们就医就诊提供便利。而财务信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意识欠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针对以上问题必须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以促进医疗信息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国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渼乐.大数据技术促进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5):19–20.
[2]田敏慧.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5):29–30.
[3]郑成凤.试论大数据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J].财会学习,2021(01):9–10.
[4]王淑花.大数据时代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经界,2020(30):146–147.
[5]欧阳叶娥.浅谈大数据时代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纳税,2020(16):126–127.
[6]陈永红.大数据时代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23):157–158.
[7]王红梅.大数据时代的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9(26):65.
[8]张志强.大数据时代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20):98.
[9]冯斌.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9(33):169–170.
[10]胡彭博.大数据在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6):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