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后奥运”的中学体育教育该走向何方,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不断关注。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技术,并不断注重教学技巧,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一、中学体育教育技术的应用基础与影响
(一)中学体育教育技术的应用基础
现代中学体育对体育科学技术有继承、积累、传递、和保存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以新兴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并对其不断进行强化与发展,使其与中学体育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现在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训练与管理过程中,能够将其广泛引用,并且不断进行改善与发扬光大。此外,很多中学并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并没有引入创新的科学技术,即便是引入了科学技术,也没有相应的教学队伍。因此,能够将科学技术引入到中学体育教育中,使其与之相结合,并且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定能够不断改善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中学体育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对体育教学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在发生和即将发生一系列变革。认志科学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依靠科技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完成体育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体育教育事业中主要因素是人,是从事体育工作的老师和教练员,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文化科学素质水平,培养科技意志,运用科技能力的手段。对从事的教学、训练工作能得到创造性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效益。在现代,体育工作者掌握体育科技知志与方法是充分发挥其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随着社会迈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长,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意志开始的转变,学校体育也相应面临各种问题,如何在学校体育中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提高提高全民族素质,这将给予我们体育工作者提出更大的挑战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中学体育教育技术的应用形式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创造能力
中学生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教师可以对此加以鼓励和制造机会,进而开展科技小制作的活动。教师可以搜集资料向学生描述高科技体育用品。比如向学生介绍自行车运动员骑用的由六家公司花三年时间研制的超级自行车;最新式的密织合成泳衣:各种各样帮助训练的网球机器人、柔道机器人,来鼓励学生有大胆的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兴趣,和为未来奋斗的理想。开动脑筋,反复设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收集乒乓球的器具。(二)注重培养使用高科技教学的习惯
教师应该是掌握科技、指导学生运用科技的带动人。在当今电脑、录像、电视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应把这些作为改进运动队训练的手段之一。我国48公斤级举重选手张祥森的挺举动作,从发力到举起杠铃,身体重心前后移动15厘米,从俯视角度看,重心左右移动也较大。根据这一诊断提出改进意见,使挺举成绩大大提高,取得了奥运银牌。在学生的训练中,教师要有意志用科技手段进行指导,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在中学生篮球队观看CBA联赛的教学中,学生得出个人运球时间70%是在一个队的组织后卫手,而接到球的第一反应是观察本队队员是否有更好的进攻位置。从而减少了队员的盲目运球,增加了队员传球的连续性和进攻的流畅性。这种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使学生掌握篮球技战术的科学合理方法,并且印象更加深刻。
(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实时综合地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人机交互、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且具有强大的数据量,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情引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利于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在感知、想象、理解、应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重点,降低难点,增大教学密度,节省教学时间;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师手中的重要教学工具。
三、中学体育教育技术的教学观念
(一)引入其他学科教学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出现,体育观已从生物观发展为生物、社会和心理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观,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潜在功能和长远效益。中学体育目的就不仅应是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应从教育、体育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技术出发,去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效益,尤其应注重学校体育的长远效益。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教育以后仍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从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二)引入健康教育教学观念
中学体育课应该在采用多种技术的基础上,多采用各种趣味娱乐性强的活动游戏、教学竞赛、教学评比等形式,让学生直接对某项体育活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产生一种渴求趋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直接体育需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形成爱好,养成锻炼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体育兴趣,通过体育活动娱乐身心的同时强身健体。尽可能使学生从促进大众健康的角度考虑,在学习中引入技术的概念,多选择那些难度不太大、易于开展、人人或少数人即可进行、能延续到社会适合于成年人的、对终身增强体质实用性大的终身运动项目,如,武术、太极拳、游泳、网球、乒乓球、舞蹈等,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自己有兴趣、有一技之长的体育项目。
(三)引入心理教育教学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本身所蕴藏的创新特点和教育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负责。除培养学生学习知志、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习惯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取人性化教育方式,当学生有不良情绪出现时,体育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多采用目光暗示,走近提醒,沉默警示,侧面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认志错误,淡化对立情绪,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而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确定、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患有偏执、抑郁、自卑、敌对等不良心理症状的学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民族中学;德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3-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道德现状却令人堪忧。种种现象表明,中学德育教育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中学德育教育收效甚微?本人现从三方面对中学德育教育进行了点滴探讨。
一、中学德育教育现实问题分析
1.“重智轻德”的社会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社会和家庭,尤其是家庭则承担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在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意识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导致家庭教育以过去的道德教育为核心变成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日后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最终出人头地。
2.家庭教育的缺乏。一方面,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致使他们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多为山区,很多孩子很小就离开父母,住校或寄宿亲戚家,甚至租房求学,生活完全自理。父母因忙于务农,路途又遥远,只能隔很长一段时间去探望一次。在这样的条件下,家庭教育几乎不存在。
3.灌输型的教育方式。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型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把道德教育变成了学生心中条条框框的、戒律似的东西,并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当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遇到一些与老师所讲的不同的道德现象与行为时,不能很好地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来进行判断。另一方面,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方式,脱离实际生活,教学形式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必然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4.忽视道德实践体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中学生在道德认识与实际行动上有很大的反差。他们有着对真善美的真诚向往,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班级秩序,却不愿接受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他们认同诚信价值理念,却考试作弊、心口不一、弄虚作假;他们有成就学业的美好愿望,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他们当着老师的面“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但在公交车上却行为粗鲁、争抢座位;在学校里是品德优良的学生,在家里却骄纵蛮横,俨然“小皇帝”、“小公主”。这种知行脱节使一部分学生成了“两面人”式的双重人格。
二、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1.走出“重智轻德”误区,确立“德智并重”的教育方针。首先,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讲,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让全社会都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改变社会舆论重视应试教育、轻德育教育的态度。其次,从学校的角度讲,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德育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最后,从家庭方面来讲,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上,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从细微处着手,以小见大,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操和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责任感、义务感等优良品质。
2.实现互动式教学。思想品德课和主题班会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德育教育课堂也需要实现互动式教学。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把德育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并逐步走向无律的过程。不论是学习还是实践,德育教育都不应脱离生活实际,变成一种纯书本的、脱离生活的教育。实践课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3.重视中学生的道德践行。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必须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师应在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的言行及时给予表扬与纠正。其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德育活动还需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
4.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发挥“身正为范”的引导作用。要想德育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须先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为人师表。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样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挫折也能顽强地克服。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中学生因处于人格塑造期, 班主任身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更有责任将德育渗透在教育和管理中,搞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下面我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如何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因此,要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用高尚的品格感化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当今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模仿性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要比一般教师多,示范性也比一般教师大,所以,班主任应以高尚的品质给学生巨大的感化。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应是进取精神的化身,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并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要求班主任努力掌握教育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班主任还应该充分发挥敬业精神的潜在影响作用,学生总善于观察分析、概括综合自己老师的形象、特征和人格,都爱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习惯,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必须慎重地修养人格,严格要求自己。
三、真诚以待,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因素,美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的细节构成的。
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对学生的成长更有效的往往是感性的呵护,而不是理性的说教。
我觉得对于学生的小举动我们应该给予回应,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来说,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就像火种,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爱,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以至升华到对生活、学习、祖国的爱上去。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每学期都应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走进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蔬菜大棚,接受劳动教育;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祭扫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活动能拓展德育教育空间,深化德育教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
五、班主任必须与科任老师进行密切的配合
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课堂学习,学生大量的问题产生于学习过程中。为了做好工作,班主任必须与科任老师进行密切的交往,从他们
那里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还要经常与之共同研究,介绍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实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协调教育学生,并防止造成互相推诿、埋怨等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等情况。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或教学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时,必须诚意、及时地向科任老师个别反映,同时也必须向其介绍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基础与特点,帮助他们互相正确认识,改进教学或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又能形成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三位一体,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六、班主任要引导教育学生
班主任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明确方向,提高思想认识。进行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学生的思想问题大量属于认识问题,对学生无论是激励还是批评,都应使他们明白道理。这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言行放纵、容忍,而是剖析说理,使学生心服口服。如果班主任不采用说理方法,而是采用体罚、变相体罚、大声训斥的方法,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要引导学生坦露思想,武装头脑,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教育的形式,有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讨论会、个别谈话和写评论文章等,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关键词】 中学历史 素质教育
近年来,高考命题专家加大了历史思维考查的力度(但据国家考试中心公布的报告,识记部分仍占有相当比例:30%左右),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对史学理论的掌握、对历史材料的处理、对历史材料的阐释等,成为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要求。
面对这样的高考试题,部分历史教师尝试着改革自己的历史教学,但更普遍的历史教师还是在搞应试教育,如何搞呢?80年代“抱着书本打滚”的办法不行了。面对这样的高能力要求试题,即使将书本“滚烂”,也难考出好成绩。他们现在采取“试题化”方发,让学生爬题山、涉题海,以适应高考的试题考查。这种题海战术式的适应性训练并不能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至多可以说对学生形成解题技巧有一定帮助。
为应试而教的历史教学,只会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高考,作为一种检测专业水平高低,思维能力大小的选拔性的书面考试,是无法检测思想觉悟高低、情感状态优劣的。因此,应试教育与历史学科自身功能有着天然距离。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哪些途径呢?中学阶段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课和历史知识竞赛。
一、关于课堂教学
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创设形成能力的场所,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才干。在45分教学中,不可能完全均匀的实施全部的教学目的,所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所侧重的诱发学生探索心理的产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
1、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历史现象尽管纷繁复杂,其本质却具有共性。在形成历史概念和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特殊中找到一般性,并进行科学的概括。
2、培养学生历史阐释能力,即思维能力。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有关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其次,适时介绍历史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诸如:比较和归纳、抽象和概括、集中和发散等,回大大加强学生历史思维的科学性,提高其历史思维的水平。再次,教师在讲课中,必须注意向学生展示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史观”和“史法”。教师必须通过讲解示范,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训练,使他们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实现历史知识的内化,更重要的是实现“史观”和“史法”的内化,掌握获得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金钥匙,最终架起思维的彩桥。
二、关于实践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主要任务是向教学客体――学生复述必要的历史知识,传递现成的历史评价。而在实践课中学生从被动地位解脱出来,能运用历史评价法则来自主地阐释历史事件、现象和本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应该是面向结果的教学和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
三、举办历史知识竞赛
竞赛可以提高学生辩论、综合、应变和从史实中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知识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笔试。安排的时间可以是课前十分钟,也可以是课外活动时。历史竞赛这种方式可以运用以往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把信息和所学知识融为一体,并进行透彻的说明和论证。这样做重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机制,使各类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科学设问组织教学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即创造意境,制造悬念。问题的设计,首先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是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讲四大文明古国时,我提出:“既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那么为什么现在最发达的地区却在欧美”?在分析中国的没有取得成功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成功时,可问:“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进行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官员,你将会怎样做?”问题提出不仅能使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积极设疑问难,鼓励独立思考。“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只有对现有的资料的观点、结论敢于质疑,才能有创新。宋代的教育心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历史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合理引进课外知识,扩大信息,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
1 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危害
1.1 自卑感。后进生或因功课不好,或因曾犯过错误,受到批评、埋怨或训斥,经常处在“冷”的环境氛围中。他们在班里感到抬不起头来,总是不如别人,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活泼向上的心理失去平衡,心态消极,自我贬低,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为了寻求心理满足,达到暂时心理平衡,他们就从另一个方面表现自己。我们常常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精神萎靡,听不进教师讲课,下课后如龙似虎,无故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
1.2 厌烦感。老师和家长常常抱怨学生不想学习,特别是考试之后,学生成绩与老师和家长的愿望出现的反差,抱怨更重。加上课业负担、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理等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惧学心理,不能主动投入到他们所处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
1.3 恐惧感。后进生由于多次失败,屡遭挫折,有时做了好事,学习有了进步,没有得到肯定,就感到老师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可他们的行为一旦出现误差,又容易受到批评。所以他们感到自己处在被监视中,对老师、同学和家长,经常处于猜疑的戒备状态以防伤害。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对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着严重的恐惧感。
1.4 逆反心理。教育者对后进生或靠权威压服,或靠体罚、变相体罚,都会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反抗心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老师要求做的偏不做,要求不做的反而积极做。
由此可见,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得后进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他们往往以或自我退缩的行为去寻求和表现个人价值,走向极端则会出现犯罪、离家出走、逃学、自杀等倾向。如果教师对这种心理障碍不进行及时疏导,设法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他们走向社会时又怎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状,担负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呢?
2 减轻后进生心理压力的方法
2.1 案例教育法。后进生在自卑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平时他们所表现的“恶劣”行为,只不过是他们为表现自我所采取的一种消极因素对抗的方式。采用案例教育,就是针对后进生的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不是去直接批评教育,就事论事,而是为他们讲一些其他与他们相似的别人的事例,特别要把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所造成的后果强调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别人的故事,从中悟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就不是去对他们训斥、讥讽,而是为他们保留了“面子”、“尊严”,通过事例引发自尊,达到心理共鸣,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案例教育要在平时课堂中、班会中、师生交谈中自然进行,而不要等学生犯错误时再进行。因为一旦让学生觉察出针对性,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削弱教育效果。
2.2 情感交流教育法。情感交流教育法就是通过多渠道让学生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使他们敞开心扉,理解周围人们对他的美好愿望,从而与师生消除隔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增强自尊、自信,产生激情。这一方法首先要创设一个融洽的集体环境,在班内形成一个尊重理解他人的舆论氛围,使学生们认识到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相互平起平坐,没有高低之分。其次师生要做必要的书面交流,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在较强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阅读和体会老师的语言。而且书面语言更能完整丰富地表达感情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