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本;整合;主题;指导

校本课程实施难,主要难在主题的产生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没有主题,学生不知道干什么。有了好的主题,教师如果指导不到位,活动不能有效开展。现就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整合、课程主题产生及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来谈一谈教师如何组织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整合区域资源

校本课程的资源是分散的、零碎的、无序的。有的来自于学科,有的来自于校园,还有的来自于社会。这些课程资源大部分不是显性存在的,而是隐性潜伏着的。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基于社区资源和学校现有的资源。社区的公共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的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办学设施等方面都需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关注学校内外的可利用资源,利用地域特色砜展校本课程。秭归县归州镇素有“三峡咽喉”和“水陆交通枢纽”之美称。历为“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北扼兴神,南达巴长”的水陆之要冲。归州是一个文化古镇。古镇香溪,古为“夔城”,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古城归州更是文化厚重,历为州治、县治所在地。归州又是脐橙生产大镇,古有屈子赋《橘颂》,今朝新人谱新篇。归州又是一个移民大镇。古城与新镇交相辉映,平湖风光绮丽。集镇建筑沿江依山而立,山下即为屈原魂归故里的屈原沱,滚龙脊、石板街、吊脚楼、马头墙、白墙黑瓦飞檐等峡江山城特色风格,积淀了丰厚的屈原文化、移民文化、峡江文化、柑桔文化,赋予了新镇浓郁的屈风楚韵。归州镇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故里。归州镇初级中学于2006年为纪念夏明翰烈士更名为秭归县夏明翰初级中学,学校建有夏明翰烈士纪念馆,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纪念夏明翰烈士的活动。这些既是社区资源,又是教育资源;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形态;既囊括了区域文化特征,又渗透了学校文化底蕴。我们在开设校本课程时就要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从而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内容。校本课程只有与校外资源的整合,才能开阔师生的视野,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二、主题贴近生活

所谓“题好文一半”。校本课程的开展顺利与否,课程开展得效益如何,关键在于选择学习的主题是否合适。选择主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原则,着力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挖掘课题,尽量选择简单易操作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切忌总是盯着社会中的热点、大课题。而应善于从学生生活的周围资源出发,充分考虑到课程的易操作性和趣味性。选择的课程主题学生喜欢,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活动的主题要源于学生的生活,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地域特色。

古老的归州文化底蕴深厚,可供选择的资源有许多。特别是归州的柑桔文化,可供选择的资源随处可见,切忌总是盯着社会中的热点、大课题。资源,无处不在,伸手就可触摸。生活,如此多彩,侧耳就可倾听。如不利用这些资源,去追风(如关于汽车、海鲜、葡萄酒、莲藕、航空等我们不熟悉的主题),活动是不利于开展的。千古英杰夏明翰,明翰精神耀千秋!归州镇初级中学组织开展的“学习夏明翰 做好后来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展顺利,就是因为充分挖掘了学校的内外资源。主题确定得好,活动就有利于开展,课堂也跟着活起来。

总之,教师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展校本课程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校本课堂就会因这份心动而精彩纷呈。

三、教师指导适当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在新课程的理念中,促进和关心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所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个体本身的创新“潜能”。为此,探究学习的活动形式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有必要调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走进探究学习的时空之中。

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讲得少,学生亲历体验的多。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校本课程也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课程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尝试的品质。教师在课堂上尽量提纲挈领地只讲一些基本的知识,着力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而把大量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交流、讨论、设计、制作等)。教师的指导要适当。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调查法、参观法、实验法、设计法与制作法等,要注意形式化的倾向。教师要多引导,少干预;多启发,少给予;多倾听,少施舍;多鼓励,少埋怨;多过程,少结果。

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开展题为“我爷爷的船工号子”校本课取得了成功,深得社会家长的赞许,并在市级校本课程案例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因为两千多年来,巴楚船工在水势汹涌、陡岩峭壁、礁石密布的长江三峡险段劳动与生活,形成了一种既有助于劳动,又有助于减轻疲乏、抒发胸臆的船工号子。自“长江峡江号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湖北秭归县归州镇相继被确定为“长江峡江号子保护传承基地”。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宣传部采取“长江峡江号子”传承人手把手教年轻人等多种措施,确保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消失。归州镇为长江峡江号子保护传承基地,秭归县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已把“船工号子”作为学生艺术必修课。这样的校本课程当然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 农村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1-0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全国掀起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很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开发出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云南民族地区来说,虽然政府等相关部门比较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校本课程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说法。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2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成绩

2004年09月13日,昆明市政府下发了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第六条第二点明确指出:“以新课程深入推进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地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鼓励农村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需要开发学校课程。”近些年来,经过昆明市政府、各学校负责人及老师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学校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部分民族文化课程加入进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使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地方各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逐步展开。例如,200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杨福泉主编的《纳西乡土知识读本》是结合纳西族当地实际编写的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又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教授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重点项目,他们照理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云南进行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项目组织者与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合作开发了《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初中校本教材》,这是很典型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2.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国家课程的影响、资金来源困难、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等原因,云南省大部分地州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即便是有的学校已经设置了校本课程,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课表上这类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际却被国家课程或升学等考试科目挤占、挪用。另外一部分开过校本课程的,也仅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载入,从而导致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同时也无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其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没有内容的系统性,也没有形式的逻辑性,更没有课程的延续性,因此,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大部分民族学生中学毕业后既没有成功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进入主流社会,也因为不具备乡村生存技能而无法融入自己原来的社区,这既不是国家愿意看到的,更不是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农民家长愿意看到的。

3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从国家和云南省层面来说,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摆脱贫困,才能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农村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该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成败,关系着该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3.2 从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民的真实诉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民意,符合省情

“学而优则仕”对农民和农村居民来说变成具有“学而优则非农”,“学而优则市民”的实践意义。。一直以来,勤劳善良的该地区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境贫困的面貌,从而光宗耀祖。但是当现实只能让他们中很少一部分人实现愿望时,他们就只能降低“目标”,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有一定乡村生存技能的人,从而能成为本社区的“人上人”。在国家方面,一方面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另一方面是“学而优”的农民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教育从农村“发掘”和“掠夺”进城市里来,成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并没有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没有培养更多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相反是培养了农村社会的“不适应”或“叛逆”者,并一味“追求”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李梅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曾指出:目前农村教育在课程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错误。(2)课程开发的城市价值取向。(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4)评价单一滞后。再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此方面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城市价值取向的错误目标定位。教授用自己的一生的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解决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不是将农民送往城市,发展特大城市,而是让农民在自己的社区努力奋斗,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利于农村发展的“农业干才”或“工业干才”,而不是从众多农民子弟中培养极少量的城市建设人才。

(2)课程内容的选取脱离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城市发达地区,缺少具有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与农村建设、农村学生生活、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很好适应该地区学生发展需求。

(3)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由于目前从城市到乡村,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国家高考制度,评价农村教育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绳,以升入重点高中或升入大

学的学生人数为标准,这就阻碍了该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该地区真正急需的农业或工业干才无法得到培养。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当时中国的教育走错了路,它只教人由乡下往城里跑,只教人吃饭不种田。”经过笔者在云南几个比较典型的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有的甚至被部分用人单位视为跟农民工一样的廉价劳动力,在此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普遍认为现今与其花大价钱供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从学校出来,跟着自己一块种地或者让其做生意,这样也可以减轻家庭的沉重的负担,这才是最现实的。

4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此重要和必要,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发的问题。总体来说,云南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而应在考察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模式和特色。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一下我们在进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课程目标设置方面

要改变原先的“城市价值取向”,革新原来的为城市培养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让现如今的农村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摇篮和基地,让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小部分能够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剩下的一大部分弄够回到自己的社区,成为本社区、本民族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骨干和力量。也只有坚持守着这样的目标,云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才能越办越好,三农问题的解决才会成为可能。

4.2 课程内容的选取方面

要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农村生活实际,突出民族特色,让学生真正学到本乡本土的实用知识。由于云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也为该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具体来说,课程内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第二,农业技术学习和当地经济发展研究:第三,依据当地实际的种植技术或饲养技术的培养。

4.3 课程实施方面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影响国家课程的正常实施,这是一个基线,在做好各科课程学时分配时,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执行,还要保证国家课程课时分配的绝对优势。(2)要打破长期以来封闭式的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3)在小学阶段可以开设较为少量的校本课程,并且以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主要比例控制在:国家课程占总课时的80%、校本课程占20%。到了高中,则应该适当增添校本课程的比例,且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革,即让校本课程占到总课时的四成甚至五成,同时也要革新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有强烈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识,又具备建设新农村的知识技能。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第3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大力倡导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课程探究有什么意义?

蒋鸣和:个性化学习是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有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教育公平。由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五位一体”统筹变革的滞后,改革“大一统”课程至今举步维艰,教材统一、教参统一、答案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格局仍未被打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五位一体”的统筹变革基础上,从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多种学习方式着手,在学生学习层面寻找突破口,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课程的多样化,是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一条探索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2013年第十一届NOC活动新设置了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校本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是由学校运用有关资源,通过合作、讨论、计划、实验、评价来开发的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另一类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校本课程在学生学习层面突破提供的有力支持,包括:①移动技术、模拟仿真技术、Web2.0技术有效地支持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②构建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能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基本课程经验;③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技术支持的微型课程的发展,使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实时性和可选择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学习需求。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NOC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项结束后,很多老师都反映收获很大,您如何评价本次比赛的作品和选手水平?

蒋鸣和:改变课堂是教育变革具有关键意义的第一步,但改变课堂并不是变革的全部,从改变课堂到超越课堂,实现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重构,是变革具有开拓意义的第二步。比赛中展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反映了教师从改变课堂到超越课堂的努力,在此我列举两个案例。

案例1:邯郸四中开发的高中英语校本拓展课程《看电影学英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也不会超过5%。邯郸四中的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以“看电影”的形式对英语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来发展学生流利表达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该课程共安排了12学时(每周1学时),精选了6部难度接近或稍微超出学生水平的影片,以优秀影视作品为引子,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剧本、影评及其他相关文学作品,增加课外阅读。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习地道的英语词汇和发音,对台词进行模仿朗读(iSHOW),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陶冶艺术情操。

案例2: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溢彩灯韵》。

基于项目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在总结项目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活动的“课程化”,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形成了校本课程《溢彩灯韵》。该课程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采用实地考察采访、知识宣传共享、拓展实践及社会化推广等学习形式探究淄博花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传承与发展。

期间,运用一系列的活动任务驱动学生综合学习并实践课程标准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网络探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把从各方面获得的知识互相进行补充学习,并顺利推进项目一步步朝知识的综合应用方向完善,同时体验团队合作创作成功的喜悦之情。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继而做出思考,在真实的交流与创作环境中,与社会互动,多侧面、多角度地促进了自身的思维发展,最终使其获得创造与发展的才能并具备沟通与思维的才能,感受到通过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整个活动始终秉承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热爱本土艺术文化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艺术文化的意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蒋鸣和:就目前而言,以下四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

一是教学活动的“课程化”。

课程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学生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总和,校本课程并非是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在校本课程设计时,要摆脱过去那种“随意化”的做法,力求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应考虑:①明确选题背景。一是学校想做的和学生喜欢的,最后都还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二是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②确立课程目标要强调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即使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也要强调贯彻基本学科思想,发展学科思维,而不是局限于孤立的知识和技能传授。③设计课程内容要摆脱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的传统思维,要创造性地重组和应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数字化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积累基本课程经验。④课程实施上强调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个别化和知识迁移的交互性,倡导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⑤课程评价要突出过程评价、进步程度评价和能力评价,要探索应用大数据来构建学生学习成效监测和评价体系,变经验评价为科学评价。

二是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的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学校特色并非是教师专门为少数学生开发课程,也不全部是开发体现少数教师特长的特长课程。校本课程要立足于学校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所有教师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校本课程要强调差异性学习,接受学生的差异,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在设计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在实施中要重视学生的协作学习,突出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三是关于校本课程的“文本化”。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不太适应校本课程所应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要求。校本课程不能等同于校本教材,即便是有些学校编写了一部分校本教材,也因为校本课程的时效性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都受其限制,更何况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配有校本教材。建议学校编写教师指导用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义和活页式的学习材料,配以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和传输,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发成网络课程,使内容能在实践中滚动式地修改、完善和生成。

四是在实践中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意识、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是影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三大要素。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唤醒校长的课程意识,让校长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课程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促进校长认识“课程”对于学校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校长要亲自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与教师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体验,在此过程中把握校本课程的整体性,促进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第4篇

校园排舞是新兴项目,近年来刚在我们国家流行起来,目前很多社区中老年人很钟爱这项运动。排舞刚进入校园,有些学校还没接触排舞,对排舞也很陌生。国外也没有系统的排舞教学理论,只存在着零星的排舞教学片段。目前全世界排舞已有4000多支,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指导,因此急需有专门的理论依据作为该项目发展的理论支撑。为了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校本课程,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使体育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力求使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并达到可借鉴、有启发、方便实用的目的。

二、校本课程开发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运用。如何开发出一门人人喜欢的课程,人人受用的校本课程,这就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表1 希望开设什么样的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及所占比率

此问卷调查是针对全校师生进行发放的,共发放1200份,回收1168份,回收率97.3%,其中有效问卷1102份,调查结果提供的数据给今后往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了解师生的想法也为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努力的方向。想在课程中学会跳排舞的占30.5%,说明大部分人都希望所开设的课程能学有所成;21.3%希望体育课与校本课程分开上,这也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分开了,师生才能全心投入排舞课堂的教与学,这就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在校本课程开设时给予支持;18.1%希望能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创造性学习,只有学会了怎么学跳排舞,才能实现终身排舞的可能。

课程开设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同时去考虑。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以及教师会不会进行创新性地教学?只有好的课程设置才能让教师深深爱上这门课程,才会促使教师自己钻进去研究;还要考虑学生如何接受?以及学生会不会接受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课程本身设置要有很强的吸引力,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得到发展与延续。

二、校本课程开发所要研究的内容

对本校248名教师进行问卷访问,给出校本课程所要开发的七章内容,然后根据各章校本课程认可情况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表2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设置及认可比率

对本校教师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45份,回收率98.8%,其中有效问卷243份,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排舞概述、校园排舞课程标准、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校园排舞比赛规则及组织方法、校园排舞实施个案分析,这五章内容赞成开设的比重大。其中校园排舞课程标准及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赞成开设的比率为100%,校本课程发展概论赞成开设仅占47.3%。因此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从以下五章进行阐述、分析。

第一章:校园排舞概述包含两节。第一节校园排舞特征,从排舞特点来分析,再到校园排舞与排舞的相互关联进行分析阐述;第二节校园排舞“三维理论”,主要从校园排舞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来阐述。

第二章:校园排舞课程标准包含四节。第一节是校园排舞基本元素,主要讲排舞常见的舞码及基本元素简介,基本元素的训练方法;第二节是校园排舞初级班教学,主要针对初级班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再从课程目标说明、内容情景分析、动作分解六部分进行阐述;第三、四节分别是校园排舞中级班及高级班的内容安排,同第二节。

第三章: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包含三节。第一节阐述校园排舞课程管理方法及原则;第二节主要阐述校园排舞校本课程评价,主要针对课程设置等角度进行阐述;第三节是校园排舞学习评价

第四章:校园排舞比赛规则及组织方法包含两节。第一节介绍校园排舞竞赛总则;第二节介绍排舞大赛的组织与比赛方法。

第五章:校园排舞实施案例分析共四节。针对我校开展排舞以来实施方案简介、校园排舞大赛过程分析、排舞大赛对学生行为影响的行动研究、举办夏令营等案例进行分析。

设置这五章内容主要是提供给教师参考的,教师可以多了解一些排舞的发展现状及普及推广方法,知道怎么教?如何教?前面四章内容主要提供给学生参考,学生要了解一些排舞理论,学会如何跳排舞?如何自己组织排舞比赛?在内容设置上要考虑教师与学生各自所需。

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1.校本课程理论研究开发

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校园排舞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三维理论”作为校园排舞的理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让课程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向构成校园排舞“三维理论”;让师生共同验证“三维理论”的合理性与正常的逻辑性。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为本校高中段研究性学习和初中段校本课程的开设构建理论基础。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和治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以“三维理论”、“三好四美”、“三位一体”等特有概念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样有利于倡导师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自主选择、勤于动脑动手的教学组织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分享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探索并尝试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为评价内容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协调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开设有关《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专题讲座,并接受学生的咨询。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校园排舞大赛》的录像,使学生对排舞与校园文化之间相互渗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理论研究。

2.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开发

实践研究开发旨在突破原有的以单一性、继承性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排舞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实践、课外提高“三位一体”模式进行排舞实践开发,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校园排舞“三好四美”的发展目标,了解排舞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的校园排舞校本课程“三维理论”。

通过问卷调查、各校区实地考查,探索排舞对学生“三好四美”的影响,让学生在参与排舞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掌握培养“三好四美”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发展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反思、感悟能力,让学生收集、整理、欣赏有关世界排舞的专题学术论著,对有关校园集体舞的编排进行研究,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完成校园排舞的实践研究,树立终身排舞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竞争良好品质。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去年秋季始,我校实施《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教学,课时为每周一节。我们将校本课程实践内容划分为理论研究、知识拓展、材料整合三大部分。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理解。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丘吉尔曾说:“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断所取代。”是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体会出校本课程设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多实践才能创造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空间。

2.建议

(1)课程开发组教师要精诚团结,共同学习,进行有效研跟踪究。制定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计划并有效、合理地进行。

校本课程优秀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探索; 校本课程; 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031-01

乘新课改之风,校本课程在全国各地实施了几个年头。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对校本课程在理念认识上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由各种各样的操作偏差和失误逐渐走向正轨,并初步积累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为了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有助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与同行共勉。

1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近几年在我省还属新生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学校也缺乏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在此需澄清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纠正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所发生的偏差现象。

1.1校本课程开发不应盲目要求编写教材。

通过对不同学校的了解,笔者发现有些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是一本很精致的教材读本,如同必修课教材一样;也有些学校把这些读本当作课程改革的成果加以宣扬。笔者认为这些做法不但加重了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也显然存在着一定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把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仅看成是学校、教师自编教材,在实践上容易误导教师们盲目仿效专家编教材的方式,造成不好的效果。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正处在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都有待完善,适宜向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性课程指南,但不适宜编写教材,待体系逐步完善学校开发能力逐步成熟之后,通过年级组的形式可以考虑编写,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完善。

1.2校本课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联系在一起,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课程,又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校本课程的区别在于: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1.3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本地特色实行校校联合开发。

笔者发现,很多学校在学校特色办学的理念影响下,存在着不同程序的学校本位思想,为了区别自己学校与兄弟学校的不同特色办学,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校本课程。笔者以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校内部开发,更重要的是合作开发,包括校际合作、专家与学校合作、研究机构与学校合作、教育机构与学校合作、领导与教师合作等。值得一提的是区域跨距小、资源互补的学校,大可不必学校本位开发校本课程。校际之间合作可以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力,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又节省了时间和物力。如果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局限在学校本身的活动,而不把眼光放到学校与其他学校和机构的互动关系,实属短视。在这方面笔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等师资力量和资源开发出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关注教师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使教育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搞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等必须与之相适应。而长期使用指定教材的教师对校本课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解与困惑。

2.1教师职业的局限性。

绝大多数教师对高中所要传授的课本知识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而校本课程开发可能很多方面都要超出他们本身的研究范围。像我校很多校本课程涉及教师认知面以外的知识或技能,有些甚至融合了多种专业知识,因而传授这些内容时免不了要求教师本人需要去学习和摸索,这就造成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钻研自身短缺的知识面或跨专业知识。

2.2校本课程无形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高中阶段,教师本身的工作量就大,如果又要参与开发校本课程,这就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本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象学生一样先要"自学成才",才能有"可用之料",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成为许多教师不愿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2.3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着较强独的立性。

教师职业特点大多是教师本人独立地解决大部分问题,交流比较少,并且成了职业习惯。与人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这打破了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往往很不愿意,未必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

因此,要开发出适合本校的的校本课程,这就需要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被动变主动,让教师看到校本课程产生的巨大作用,让学生真正地汲取课堂之外的曾经缺失的"营养",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中健康成长。

3开发新课程指导思想下的校本课程应树立新理念

在新课程指导思想下的校本课程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理念,才能真正地为学生补充"缺失的营养"。

3.1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21世纪今天,教育工作者应该把 "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当成为我们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

3.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真正实现师生平等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生活融入教育,在教育中呈现生活。

3.3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习惯,让他们明白"知识是取之不尽的矿山,你越往深处挖掘,你就越会得到更加丰富的宝藏"的道理。

3.4改变课程评价机制,树立评价促发展的相思。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

总之,在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今天,我们教师不仅要有新的理念,而且更要具有终身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面对日新月异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教师不懈努力去摸索去创新适合本校学生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另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应当研究的几个问题》金小河《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S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