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本培训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

一、实施背景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要求教育作出相应的调整,因而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盛,以“校本培训”这种新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对我校师资发展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1)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进修学校、校外研究机构或高校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大多对学校实际情况尤其是单校个性了解不深,而很多教育实践工作者,对缺乏操作性的、过于抽象的教育理论,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培训效果并不理想。(2)教师工学矛盾突出。因为中学教师担任课务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3)培训经费困难。教师参加集体培训,尤其是较长时间的培训,其经费支出较大,学校和教师无力支付。(4)培训方法、内容单一。培训内容陈旧,理论性强,培训方法主要以课堂灌输为主,培训对象几乎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脱离学校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活动大大挫伤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培训效果甚微。

我校始建于1956年,2000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省综合高中”(全市首批),同年,又在全省高级中学中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3年又被评为“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全省仅三所)。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180人,专职教师126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76人,形成了一支教师结构相对合理和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以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同时依托“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理念支撑,学校管理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人力资源开发,实行年级段与学科优化组合的班级合作群体,使教师在能力互补中释放出教学潜能。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学校评为“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管理新的要求,发展新的目标摆在领导班子前面,我们把荣誉作为学校管理的新起点,重新疏理管理思路,确定以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为发展学校为目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教师继续教育。

何谓“校本培训”?所谓“校本培训school-basedinservicetraining”“按照欧洲教师协会AssociationofTeacherEducationofEu_rope,简称ATEE的有关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①换而言之,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型人员的指导下,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的,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的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校本培训主要涵盖了以下三层内容:一是为了学校的培训。学校常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培训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二是在学校中的培训。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的某个培训机构接受针对性教育,让教师不必脱离工作岗位,转化角色,让他们重新成为学生进入学习的感觉,就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针对实际问题,接受全面培训。三是基于学校的培训。在校本培训中,学校是培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温暖体验具有更为深切的体会。由学校自身根据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求来决定培训的计划和内容,从而进行全程的监控和考核。

因此,校本培训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场所的改变,而是教师业务学习和提高的机制的转变,在于改变教师的业务提高方式上的突破。这样的培训有其明显的特点:

1、针对性与实践性、速效性

校本培训与学校校情紧密相联,与教师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训的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填补了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2、实践性与全员性、终身性

校本培训是以适应教学需要为基础,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为目标,特别是要立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究教学大纲、教材,编制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全面准确的理解、透彻的分析,将培训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达到培训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教师的教与学统一,并对各年龄段、各职级、各专业等不同层面的教师,使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3、直观性与动态性、渐进性

校本培训以业务学习、教研活动为框架,以“公开课”、“观摩课”、“试验课”等为主要形式,以及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等为主要内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一校之内,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熟悉各自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在具体活动中便于交流,从而实现教师间的有效互动。培训内容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永不会完结,永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具有动态性、渐进性的特点。

二、理论依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的物质资源和教育的人力资源。教育的人力资源是教育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而教育人力资源的主体是指教师,教师是教育生产力中最为活跃、最具活力的因素。

Garavaglia1995认为“培训者与发展者需要采取整体策略来促进培训转化从而促进提高工作绩效”。Hatcher和Schrive引用Ellis的定义,认为培训转化指的是“人们完成某一任务的绩效对完成另一任务的影响”。这是通过培训转化的有效实施,设定有效的转化设计模式,指导性设计因素并提供信息、帮助受训者操练技能、评估绩效的方法。因而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在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和形式上要树立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思想,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需要;树立学用结合的思想,以提高培训质量效果,在培训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突出实效,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确立以校本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要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教师为主体,通过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的有机结合培训教师,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的构建,关键在于建立全员参与培训的机制,通过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并要注意体现以下几条原则:

体现成人教育原则。因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对象是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等层面上均为发展成熟的人。他们“对自我价值认可,有自我感念,能自我发展。有较为复杂的生活阅历,以原有知识为学习的背景,具有批判反思的显著特点。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往往以解决工作中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即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现实目的性”②,同时,又具有晶体智力逐渐增强,流体智力逐渐衰退的特性,这就要求培训方式针对受训人的特性开展。

体现知识迁移原则。“学习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③迁移是架设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当然也是创新思维乃至灵感产生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迁移、组合、融合的程度越高,创造性也就越强。“教育的核心是迁移”,也只有知识的有效迁移才能实现培训的有效转化。不仅实现“邻附迁移”(以发展技能或以培训为基础的迁移),而且实现更高层次的“远处迁移”(以认知和知识为基础的迁移)。使培训内容真正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转变为灵活多变、解决问题的教学行为和技能。

体现培训转化原则BroadandNewstrom1992。在培训之前,除培训者系统设计教学指导内容,受训者也需要充分参与预先设计的活动,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及普遍意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须给予受训者反馈信息,双方共同探讨、学习、研究,最终合力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受训者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性。并且,受训者实践操作越多,对培训内容的认知理解程度就越高,培训转化就越有效。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一种源于实践的工作,依据这一原则,教师在培训中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理论的层面寻找实践工作新的生长点,在实践的层面寻求理论的滋润和支撑,这样才能实现培训转化的有效达成。

反观时下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内容脱离实际,基本由教师单向制订教学计划:形式单一,尤以讲授为主,忽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应遵循培训转化原则,即需要考虑到受训者需求以及培训计划的起始测评、系统设计因素、具体培训内容、培训后保障系统和转化绩效测量。

三、培训目标

校本培训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的发展。

总体目标:培养教师职业精神、终身学习精神,适应外部变化能力,积累本学科和跨学科教育经验,能提供比别人更好的服务与教学,最终造就一支高素质、强能力、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从教师实际水平出发,不同对象不同要求;鼓励高级教师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培养中年教师的教学创新精神和创新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践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

当然,校本培训必须彻底摈弃“学历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施行新的培训模式。如课题研究模式、师徒结对模式、反思教学模式和行动研究模式,等等。

四、校本培训策略

策略一:加大学习力度,灌输“终身学习”观念,从整体上提高认识,增强教师自觉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策略二:把反思教学作为贯穿校本培训始终的基础性策略,形成反思教学培训机制。

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④简言之,就是教师对教学经验的现实思考。主要做法有:(1)课后备课。课后,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增强教学效果。(2)写教学后记(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历、经验总结,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布置过程中主动征求了解学生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问题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以此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策略。

策略三:建立“外引-内用”的立体式网络化校本培训体系。

校本培训要以校为本,但并不排斥根据自身情况聘请校外优秀教师、专家学者来传经送宝。同样的道理,学校可以适量选派少数教师外出学习取经,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立体式培训体系,可以开拓眼界,使校本培训向纵身发展。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名师结对、名家讲授指导的办法,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形成校本培训新模式,并充分发挥名师的核心、表率、带头和辐射作用,概言之,就是建立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办法。主要做法:(1)师徒结对。学校可以引进优秀教师通过“1+1”结对办法与青年教师结对,让他们指导青年教师成长。(2)示范教学。新教师听老教师的示范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师德风范和特有的教学风格。(3)临堂诊断。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发现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分析“病因”,开出“处方”,以达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4)日常指导。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应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如定期向老教师作教育教学工作书面汇报,交流教学计划、教案,改进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水平。

策略四: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加强横向联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校与校之间合作,发展“青蓝工程”,不同学校的教师也可以相互结成师徒,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定期召开一定规模的研讨会,通过与会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对教师的发展大有裨益。

策略五:坚持采取课题牵动策略。(1)把学校承担的市、区重点科研课题加以分解,与校级课题整合,形成可供各教研组和教师选择的专题性较强的主课题,落实到教研组,落实到教师,形成各级课题联动的良好格局。(2)激励教师撰写论文,使教师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捕捉教学灵感。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炼自己的思想。如在学校内外开展教学经验交流、论文评比活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答辩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性。总之,努力使课题研究牢牢根植于教学实践,抓住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做到“研以致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建立课题成果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有效机制,实现科研成果的普及。

五、保障体系

“一个有效的体系包括监督者和上司、培训者与受训者Garavglia1995”。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保障体系为支撑,否则,只会流于形式。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

思想保障。校长作为校本培训的“第一负责人”,要首先充分意识到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进而提升全校教师对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把开展校本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务必抓实抓紧抓好。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校本培训的领导实施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以教务处为依托,设立校本培训办公室,具体负责校本培训的教学工作,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各项培训内容。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经营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理念的当今世界,先进企业无不实行环境经营。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深入人心,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及时引入环境经营体系,这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钢铁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钢铁企业的各个工序都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矿石的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制钢工序中产生各种废渣;锻压工序中产生有害废水等。可见,钢铁产业是具有代表性的高耗能产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钢铁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粉尘

目前,钢铁厂对大气环境及周边地区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粉尘排放。炼铁系统粉尘的排放量占钢厂总粉尘(烟尘)排放量的50%以上。烧结过程的粉尘主要来源于台车下面的抽风系统(占90%以上)。高炉炼铁工序的粉(烟)尘主要来源于高炉上料、煤气放散和出铁场等。目前我国对钢厂粉尘的排放标准是小于每立方米120毫克。提高现有除尘设备的能力,采用高效的除尘系统以及提高作业率是减少粉(烟)尘排放的主要措施。

2.二氧化碳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煤品质低下客观上决定了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严重。由于在高炉中采用焦炭熔炼铁矿石的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减产时其排放量才可能明显减少,电炉炼钢也是如此。据世界钢协估计,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钢铁业每年产生约22亿吨二氧化碳,其依据是每吨粗钢产生1.7吨二氧化碳,而全球粗钢产量将近1.3亿吨。虽然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公布,但据2005年的公开数据推算,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在300亿吨左右。基于这一数字,估计钢铁业22亿吨排放量约占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可见,高炉炼铁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源头,因此减少高炉炼铁的能源消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

3.氧化硫

由于原料条件改善和工艺进步,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每吨钢的氧化硫气体排放量从1995年的9.2kg降低到2005年的2.96kg。但目前国内烧结机基本没有采用烟气脱硫装置。烧结工序的氧化硫气体的排放量占钢厂的60%左右。由于烧结烟气量大,氧化硫浓度很低,处理难度高、处理成本较高。

4.二恶英

二恶英是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这类物质既非人工合成,又无任何用途,但进入人体后,不能降解和排出。二恶英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而且具有生物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由于铁矿石中含氯,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钢厂主要是炼钢的电炉和烧结工序产生二恶英。烧结过程的二恶英的排放控制技术有待开发应用。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尚无对二恶英的监测,也无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上这些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多年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或是在生产实践上,人们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为何至今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原因不在技术,而是在意识和制度。?在4月9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透露,去年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数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6.6%,其中一半以上是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钢铁企业环保意识的薄弱,环境责任的缺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钢铁企业环境经营体系的建立途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均是粗放发展的结果,事实上,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和物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环境也越发严重,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双管齐下,在宏观上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在微观上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风景游览区和各种自然景观等,也包括人们用劳动创造的生存环境,即人为的环境,如运河、水库、人造林木、名胜古迹、城市及其他居民点等。我国自1973年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81年)、《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1982年)等相关的保护环境的系列法规和制度。这些制度和法规中都彰显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但正确的理念必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国家在宏观上必须进行调控和指导转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所以钢铁企业分布不能遍地开花,必须依托铁矿等资源建厂,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改善现有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逐渐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钢铁企业的规模也不能大小不一,必须考虑规模经济效应,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对首钢实施搬迁,与河北省钢铁工业进行重组。

2.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后,这是人类历史付出了莫大牺牲才得来的科学共识,而环境的主要污染主要大量地来自企业活动,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主体。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文明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同时又破坏环境的传统生产方式,树立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对于这一点日本钢铁企业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1970年新日本制铁公司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建立了环境对策委员会,1971年设立了环境管理部,1996年公布了环境,确定了环境经营的基本方针,为此,对环境有害的各种经营活动都有事先预防措施,维持和改善企业周围的生态系统。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经营战略;从原材料、制造、流通、使用和废弃全过程考虑降低环境负荷,引导客户和顾客共同进行环保,为建立“环境保护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比于日本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做了环境经营方面的尝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由于我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减少碳排放将面临巨大挑战。但钢铁行业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开发绿色钢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同时,低碳经济将促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超级秘书网

对钢铁企业来说,做好碳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鞍钢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鲅鱼圈钢铁新区,鞍钢已经开始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并在2009年开展了风电支撑轧机运行试验,取得初步成果。鞍钢始终非常重视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各个生产基地都建有TRT、CDQ、CCPP等节能减排技术设备。2009年,鞍钢还实施重点节能项目9项,实现节能88.3万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由于我国大部分灌区都建设的比较早,建成于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因为受到当时科技条件、历史条件及材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较差,管理模式也较为落后,在工程多年的疲劳运行,然而因为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很多需要修理的建筑物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理,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建筑物和渠道产生老化失修的现状,功能及效益越来越下降。我国许多灌区由于地质及自然条件的限制,渠道地势陡峻,有较长得到渠线,有较大的水量损失,即使有的也建立了渠道,但是在长久的运行中,也出现渗漏严重的现象,使其渠系利用率较低。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直接影响了河道来水量,满足不了农民用水,使其工程难以发挥效益。灌区的下游是受益面积最大的区域,此区域的管理人员较多,有较大的维修费用,在加上不断减少的水量,使其灌溉成本提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使得灌区正面临水难放、钱难收的新的困境等问题都是灌区现在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渠道灌溉工程是大部分属七、八十年代修建。渠道老化,混凝土已剥落,渠堤不平整,土渠运行大大降低灌溉水利用系数,大水漫灌现象突出,灌溉水量欠缺,末级渠道无水可灌。为了尽力减少泥沙淤积或冲刷,要加强流量调配管理,对渠堤应分片治理和管护,渠道护坡定期维修,实行渠道管护破坏报告制,水主管部门长期调控监管。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老工程为灌区做岀新贡献。

2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灌区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灌区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因此,在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引下,必然要加强对灌区的管理,以探索出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该文在灌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寻找改善灌区管理现状,探索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下面就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2.1做好灌区安全管理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污水处理、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础上,要抓好水质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抓好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及其它优势,下大力气,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积极开展水资源调查,对缺水、贫水区域,利用现有工程和做少量工程,在灌区用水淡季,向区域外及时补充地下水等,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灌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2.2做好灌区的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发挥工程效益延长工程寿命,保证输水安全重要措施。俗话说:“光建不管,能用几天”。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并建立起一套必要的规章制度。做到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2.3做好建筑物及渠道的维护管理

渠道是灌溉排水的重要设施,是工程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渠道和一切水工建筑物,能否进行有效的养护和管理,对延长工程寿命和灌区建设发展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渠道的流量设计都是按照水工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和渠道比降等要素来设定的。所以我认为:(1)放水期间水位、流量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以下,并经常观测水位流量变化。(2)调水时要轻压闸,慢启闸,保持水态平衡过渡,杜绝下游冲刷,上游决口的情况发生。(3)对影响输水的杂物及时清理,对冲毁的渠堤要进行修复。(4)放水前后要认真巡回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5)对各项措施要制度化、经常化,切实落到实处。

2.4做好灌区水价管理

根据已经出台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积极主动地对水价改革进行研究,将水价预算工作做到实处。同时也要进行供水体制改革,努力做好水费计收工作,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将用水计量收费进行推广。采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模式,将农业供水收费环节减少,将水费收取率提高,以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另外要重视水费支出管理,水费用途规范化管理,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做到政务公开,避免产生水费乱用的现象,以促进灌区管理良性发展。

3结语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5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的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者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所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工作,牢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才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根本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致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相当突出和严峻。

如何才能不走弯路?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变传统工业“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促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责任,自觉地调整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以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6.1发展观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以GDP增长评价各国发展状况被普遍认同。在这种背景下,相当多的人把GDP增长本身当作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GDP快速增长掩盖下的某些缺陷,如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工农、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而且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再大的项目也要大干快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明确阐明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损害其他方面的需要,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损害环境和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一般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为主要驱动力。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的状况,应该说与此有关。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两高两低”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变到与之相反的“两低两高”的增长方式,就要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做好文章。

6.3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和谐相处。面对未来发展的重重压力,把“生态良好”纳入文明发展道路之中,既体现了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十六大报告要求,“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没”。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利用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发展保持在承载能力之内,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

7实例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过去20年中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今后的发展中,深圳如何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遐迩闻名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旅游景点曾经是深圳机场的最佳选址。在国家环保局的支持下,深圳有关部门毅然“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相对投资省、施工易的预选方案,确定了远离市区,有很大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黄田。而黄田机场,也因为拥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而被国家定为4个重点建设的国际货运中转机场。80年代中,当深圳的外资项目大多是“满天星斗”时,“一轮明月”就主动找上门,希望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一个每年可提炼数百万吨石油的炼油厂。所有的可行性分析都显示这是一个对深圳经济推动极大的项目,唯有环保部门的结论是对东部沿海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决策者当即一票否决。

在深圳,“环保一票否决权”从建市之初就开始执行了。深圳明确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先经过环保审批,才能办理工商登记。”从1993年起,深圳市政府每半年就要将最新的《投资导向目录》和“环境保护限制发展项目清单”一起,严格将重污染项目拒之门外。目前,全市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只有5.4t和0.05t,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8月,深圳跨进了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列。

与某些“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不同,深圳一直将环保超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在深圳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有76%的非建筑用地被用作城市的生态用地,以此建立起城市的环境背景—绿地生态系统。整个城市被分为9个规模不等、功能各异、配套齐全的组团,各组团间及交通干线两侧分别设800~1000m和15~30m的绿化隔离带。这是一个横亘在老市区与新市区中间的一个宽800m、长4km的绿化带。随着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初的这片偏远之地变成寸土寸金,不知道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打着这片地的主意,但市领导不管谁的“条子”都不予理会,最后,这片土地进入人大通过的市规划国土法定图则,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接着,市政府又投入巨资加以改造,并正式取名为市中心公园。中心公园四周的楼盘纷纷打出“俯瞰中心公园”的口号,沿中心公园的土地陡然升值,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局面悄然浮现。

深圳人已经意识到:只要体制、政策对头,经济高速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还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

8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成功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要通过对民主参与意识的启蒙与培育,使公众通过民主渠道自觉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为保证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保障公众知情权,定期将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和生态破坏态势,以及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其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通报社会各界,提高政府行政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并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咨询机构、大众信息网络和质询制度的建立,便于公众及时适当地获取信息资源,依据信息参与决策与监督。

(2)要强化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密切沟通与合作的纽带。政府要制定公众参与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3)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从立法上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公众表达意见的处理、公众意见的效力等,强化公众参与。此外,还应确立和完善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法制制度,实现公民依法进行环境诉讼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期刊更多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