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交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语言交际手段大都应用在外语教学中,有许多人在教学手段中提及非语言交际,而且大多数还是在英语教学中,本文旨在生活中多了解一些非语言交际以及了解俄罗斯的非语言交际,在生活中予以帮助。
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如果没有语言,人们不能沟通,不能交流,人与人之间可能连感情都不能产生。文字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文字很多我们古老的文化都不能传承下来。但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文字等进行交流的时候,不只是说话,写字,看文字,还有各种的身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还有伴随动作,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动作的话,说出来的话往往显得单调,这表明非语言交际手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而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不错,而且行为学家曾形象的比喻说:“手势是人的第二张嘴舌”美国的FBI电视剧中有很多关于肢体语言和微表情破案的案件,这表明对于肢体语言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日后走入职场面对各种状况。
一、各国的肢体语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的语言说话时所用的身势语言也是各有各自的特点的,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不好” 欧洲人要搭车时则是上下挥手;在日本小姆指是表示“妻子 ”的意思,大拇指是表示“丈夫”的意思,美国人挥手是表示再见的意思,但是在南美,人们见到这种动作时会朝着你走过来而不会离开。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表示“好的”我同意的意思,在日本,这种手势是表示钱的意思,但是在阿拉伯人中,这种动作经常伴随着咬紧牙齿,表示非常痛恶。但是有的时候有些伴随动作是属于国际通用姿势,像鼓掌表示欢迎,举起手来表示礼貌,摆手在送别的时候表示再见,伸出舌头的时候表示一种惊讶,这些都是大多数国家常用的身势动作,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这是绝大部分的民族表达自己意向的方式,但是也是有例外的,美国人和巴西人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表示发疯。日本人把大拇指放在喉咙上表示被“炒了鱿鱼”。西方人手指指在胸前的时候是指自己,而东方人经常是指自己的鼻子。打招呼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际行为,西方人是用握手,拥抱,亲吻等方式来表达的,现在的中国几乎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而且握手现在基本上属于国际的打招呼的方式。
二、在中国使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一)中国独特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将手心朝下并放在脖子上这种手势表示被人砍头。如果一个人无意中将筷子饭碗里,再将饭送给中国人吃的时侯,中国人可能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在中国,是供死人时才把筷子饭里的。在中国的话跺脚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手心向下,四个手指同时向自己的方向弯曲几次的时候意思是叫别人过来。用伸直的食指指尖在自己脸颊旁轻划几下,这是中国人在半开玩笑的状态下表示丢人,没羞的意思。用两只手拿东西给客人或别人表示的意义是尊敬。打躬作揖是中国人独特的一种肢体语言,但是都是古代的时候比较常用,但是现在已经很少会用到打躬作揖这个肢体语言了,打躬作揖具体说来有很多讲究,具体分为长辈啊,晚辈啊,左手右手都有讲究之类的,现在在过春节的时侯,晚辈向长辈拜年还常用作揖伴着问好来表示。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照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就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掌对右手拳或包或盖。右手拳左手掌是“吉拜”的意思,反过来,左手拳右手掌就是表示“凶拜”了,这是在作揖的时侯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
(二)已经演变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中国经过几千年的语言文化的变化之后,现在的人们已经偏向于西方的握手这种打招呼的方式,简单大方还不失礼,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没有压力,所以现在已经都采用这种方式来打招呼了。被人砍头这种姿势也已经越来越趋向于表示被老板炒鱿鱼的意思了。
三、在俄罗斯使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Всплеснуть руками 两手举起轻轻一拍表示喜悦惊讶惋惜困惑等。Развести и руками 两手一摊表示莫名其妙、惊讶、惋惜、困惑等,这一手势常同пожать плечами这两个动作同时出现。Прижать руку к груди(и слегка наклонить голову)一手按胸(微微点头)表示请原谅、对不起,致以歉意等。Прижать руку к щеке一手按颊,表示难为情、惭愧、不好意思等。Прижать руку скобкой сколо рта一手呈括号状放在嘴边,表示保守秘密、说悄悄话等。Постучатъ по столу敲敲桌子表示所指的人是傻瓜。покрутитъ палъцем у виска食指在太阳穴处转几下,表示所指的人脑子有毛病,是疯子、神经病。постукивать польцами по лбу用手指敲脑门表示紧张思考,回忆某事等。хлопнуть себя по лбу用手拍一下额头,表示终于想出来了。щелкнуть пальцами打榧子,表示称赞、满意、惊奇等。почесать в затылке搔后脑勺,表示为难、难办。бить(ударить) хлопать по рукам击掌,表示谈妥、商定、成交。махнуть рукой 把手一挥,表示不再注意、不再关心,失望等。показать куким握拳,把大拇指从食指和中指间伸出,表示嘲弄、蔑视、轻视对方。пожать плечами双肩一耸,表示不理解,莫名其妙、惊讶、没有办法等。бить по плечу拍拍肩膀,表示友好亲昵。потирать ладони捂掌,表示满意。щелкать языком咋舌,表示羡慕。Крякать嘴里发出咯咯声表示满意。крутить носом缩起鼻子,表示不满、藐视、不同意,坚持己见之意。стучать по столу дереву敲桌子(木头)表示消灾,不让倒霉的事发生。плевать через левое плечо往左肩后吐唾沫,并伴随呸呸的声音,表示消灾,不让倒霉的事发生。сыт по горло把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了。прпложить палец и лбу или к голове把手指放在太阳穴或头部,指的是高度评价一个人的智商прпжимать палец к губам把手指放在嘴唇的手势意思是请安静。
四、在交际方面中俄有什么异同
在中国,吃饭后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意思是我吃饱了。但是在俄罗斯把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了。中国人用食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几圈,表示动脑筋,有点类似于西方的表达动脑筋的方式。在俄罗斯呢,食指在太阳穴处转几圈,表示所指的人脑子有问题,是神经病。用手指敲脑门表示紧张思考,回忆某事等。在我国伸舌头或者吐舌头有表示调皮、害羞、惊讶、不好意思等很多意思。俄罗斯咋舌,表示羡慕,嘴里发出咯咯声表示满意。竖起小指表示“差,坏,不好”的意思, 伸出小指并向下表示鄙视的意思,这个姿势在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表示一样的意思。
人们用语言交际的同时更是处于身势语言等各种伴随动作的范围之中。有些时候我们如果离开这些伴随的动作的话,语言的交际很可能发生问题以及产生误会。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各国的语言的伴随动作,这样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才不会闹出笑话,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日本人问一个从美国来的旅客,机场有没有给提供行李车的服务。美国旅客想告诉他,机场有这种服务,而且还是免费的。于是他用了大家都能理解的表示OK的手势回答他。然而这样的手势对日本人来说,意思是表示钱,因此,日本人觉得行李车的服务肯定是收钱的。而这时,旁边一位突尼斯人看到了这一幕,于是认为美国人在对日本人说“他是一个卑鄙的小偷”,应该小心点,要不杀死他。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平常说话也是有很多表情和动作的,尤其是说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更是需要依靠大量的身势语言以及伴随动作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人们的种种心理通过千姿百态的手势体现出来,有时姿势甚至比言语更能传达说话者的心思。肢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语言来说也有着很重要的补充作用。有些时候,身势语言,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交际的伴随动作才更能体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思,所以本文通过各国以及中俄非语言交际的简单分析帮助了解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97.
[2]贾雨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郑树堂,胡全生.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一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89.
[5]赵红娟.俄语身势语及俄汉身势语的对比研究[J].西安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对交际语言教学提出了种种批评,其中许多观点反映了目前对交际语言教学的片面看法。笔者愿就自己对交际教学的肤浅认识,谈一谈如何正确理解交际教学思想,以就教于同行。
一、交际语言教学已形成一种教学思想
交际语言教学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交际语言教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一种教学方向。交际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把语言做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信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具备“交际能力”。关于交际能力的界定,各类定义不同。但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点:
1.语言能力,即具有语法、词汇的知识,能听、说、读、写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即能在不同场合下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3.话语能力,即能懂得词与词之间、语法现象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连贯关系。
其他还有一些能力标准,如策略能力等等。
二、交际语言教学的最初倡导者,在提出交际教学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
1.知道你在做什么,即不仅应知道语法的形式是怎样构成的,还应知道这些形式是用来做什么的,表达什么样的思想。2.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总和,这个原则意思是人们交际时,不是说一句一句互不相干的话,而是上下文连贯的句子。因此人们应学习连贯的句子,而不是孤立的句子。
3.过程和形式一样重要,这条原则是强调语言形式的掌握可以寓各种交际性活动之中,如通过信息差、,角色扮演、等。
4.要掌握语言,必须实践、,这个原则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5.错误并非总是错误,这个原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肯定语言错误会影响交际;二是认为有些学习者之所以犯语言错误是还没有掌握某些语法规则,而这类错误并非是错误。教师在强调语言准确性的同时,要注意学习者掌握语言有一个过程,否则会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
在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旗帜下,有各种各样的交际教学法。而交际教学思想并不排斥在其他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法,在进行交际语言教学时,各种教学法可以交叉使用。这种交叉在method和techniques的层次上,更为明显。
交际语言教学在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是对人们掌握语言的规律的认识;是对人们使用语言时心理过程的认识;是对语言教学目的的认识。国内国外的学者,都有人把交际语言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交际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一种理论,一种教学的方向,已被各国语言教学界所接受。在这种教学思想下,有关如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张是多种多样的。
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学者,虽然都赞同交际教学思想,但在具体的看法上也不尽相同。如上海华东师大章兼中教授认为交际能力与交际的能力不同;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张正东教授从全国大多数学生在农村这样的实际出发,主张拼读入门的教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材中采用结构―功能法等等。
三、认为交际语言教学反对教语法
交际语言教学一向认为:语法知识,包括词语的用法,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虽然交际语言教学主张把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做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所有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家在为交际能力下定义时,无一不把语言能力,即掌握语言的知识,作为交际能力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并且认为,交际需要以适当的方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而不适当的表达方法或不准确的语言形式都会影响交际。所以掌握语言的形式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部分。至于说交际语言教学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这也不完全正确。的确,有些完全按功能意念路子设计的教材在语法上是不系统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交际语言教科书是按结构―功能思路编写的,都是在系统的语法结构基础上再设计与交际功能相结合的教材。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语法教学不应该按传统语法中的系统,因为这种语法系统与人们实际使用语言的情形相距甚远,主张按题目教语言,而语法系统会最终成为完整的。如按“自然途径”编写的教材即按题目而不是按语法系统。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网络非语言交际发挥着表明态度、强化感情、补充说明等作用。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但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05年5月公布了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根据报告中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bbs用字的调查统计显示,bbs上标点、符号使用率达到了55.07%,高于汉字的使用率。网络符号的大量使用是网络语言日益凸现的一大特点。这些标点、符号、表情等网络符号实际上属于非语言符号。在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一、日常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日常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们在交际时,特别是在口头交际时,往往不只是动嘴就了事的。在动嘴说话的同时,还伴有非言语的声音(如咳嗽、鼻音、声调等),而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有所动作。最富有表情的是面部;身体的姿势、手势也在传递信息。再推而广之,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认知都无一不在传递信息。因此,尽管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非常重要,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一套与之平行的符号系统,可统称为非语言交际。”[1](p201)非语言交际符号在交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oss 和samovar都曾声称两个人面对面交往时,高达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2](p107)另一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赫拉别恩的研究也证明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
简而言之,非语言交际就是指人们语言手段之外的交际行为。大致包括近体语、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几方面。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可以直接用来表明态度、交流思想、抒感、掩饰内心状态,辅助语言的表达。
二、网络非语言交际
网络交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文字为主要交流手段。仅仅靠文字来进行交流的网络交际,虽然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建立人与人的即时交流,但同时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交际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看不到对方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语言的信息,导致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手段的缺失。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受到严重限制,使我们的网上交际如同在“带着镣铐跳舞”。尤其是网络聊天的交际形式,交流的即时性更不满足于语言的单一表现。语言本身有一个补偿机制。为了补偿非语言手段这一重要缺失,人们创造了各种网络表情来描摹日常体态语等非语言信息,使非语言交际在无法面对面的网络交际中以它特有的形式发挥作用,辅助文字形式的交流,使双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中的非语言交际符号就是日常非语言符号的书面化、符号化。
三、网络非语言交际的发展阶段
目前,网络交际中存在的非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符号、字体及色彩、图景式聊天背景、头像、qq秀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一) 符号阶段
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表情符号,通过各种标点符号、数字、字母的组合,形成各种既形象又抽象化的表情脸谱。比如笑的表情就有很多种表现:∶-)最普通的笑脸,∶-d张嘴大笑,∶->邪恶戏谑的笑……我们只需把符号右转90度即可领略其中的“眉目传情”。网上还有不用转头就可以看的“垂直式”表情符号:(0--< 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o^)大笑,(^-^) 微笑,(^-^) v 和平或者胜利……表情符号发展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字符图形,即将各种符号组合成各种复杂图形,甚至是图景。
(二)图形阶段
这个阶段,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画替代键盘符号占据了绝对优势。表现形式主要有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字体以及聊天背景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图形表情。最初人们可用的表情只有聊天软件中设置的固定的少量图形表情。自从qq软件支持自定义表情后,各种表情图形的创造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加。通过下载君君表情全集v5.0版、杰杰qq表情全集v7.6版,可以收集到近五千个图形表情,此外还有许多网民自己创造的图形表情。与早期的表情符号相比,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除了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这一特点外,这一时期的表情还呈现出动态化、复杂化和与文字相结合的趋势特点。在近五千个图形表情中,70%左右的表情是动态化的,或是描绘一个动作的流程,或是描绘一组动作、一个情节,即使是生活中的静态实物,也可以让它在屏幕上“动”起来。表情的复杂化表现在有很多表情是用一组卡通、一幅图画来表达一个词义。并可以设置表情快捷方式,当在屏幕上敲出这个词时,就会自动用这个图片代替。一组卡通、一幅图画的意义有时会不太明确,需要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在所有图形表情中,这类表情与文字相结合表情已经达到了23%左右的比例,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网络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分类
基于网络这一特殊平台,网络交际中的非语言手段不可能与日常交际的非语言手段达到一致。一方面是由于网络传播媒体的限制;一方面,网络的非语言交际产生后的历史还很短,许多日常非语言手段还没来得及转换;此外,有些日常非语言交际形式,如声音、空间、近体语等不具备形象的因素,无法实现与网络非语言交际形式之间的转换。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将网络非语言交际分为五类:
(一)网络体态语
这是网络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运用最广泛的手段。主要包括表情符号和网络图形表情,分别用抽象的键盘符号和形象的图形形式描绘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头示语言、手势语言和体势语言,它在网络交际中的作用与日常体态语的功能大致相同,实际上是日常体态语的书面化和网络化。在搜集到的两百多个简单表情符号中,70%以上的属于网络体态语。其中60%以上描绘面部表情,表现了高兴、生气愤怒、惊讶、悲伤、疑惑、恐惧等情感,40%左右描绘面部动作。图形表情中的大多数也属于网络体态语,达到总数的82%。有的是描写简单的面部表情,有的则以动态的形式描绘人们复杂的肢体语言。
(二)网络副语言
日常副语言包括“辅助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外”符号系统。前者是发声的系统,指的是音量、语调、音质、音高、发音清晰度等。后者指的是在言语中所加入的停顿、语速以及哭声、笑声、咳嗽声、打哈欠声等人口所发之自然声。这些因素附着在语言的声音形式上,辅助语言的表达。但在网络交际中,语言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传播,脱离了语言的声音形式,这些副语言因素无所附着,在网络交际中无法发挥作用。于是人们利用想像来实现抽象的声音形式与具体形象的转化,通过一些特殊符号、字母、数字来表现日常的副语言。如:“啊~ ~ ~”,通过具体形象的波浪线描绘声音的波动起伏;“这个嘛——”,通过破折号的延长联想到声音的延长;“我 不 想 去!”,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间隔离联想到音节之间的停顿;“因为。。。。因为。。。。”,通过几个句号连接的断续联想到声音的断续;55555~~~~~,用数字谐音表示哭声;zzzzz~~~~~,用符号把打呼噜的声音形象化,这是源于漫画中的创造。
(三)网络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是指与交际具体文化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颜色、灯光、雕塑、绘画等等。网络聊天中的不同字体和色彩,以及聊天软件中的不同聊天背景都属于网络化的环境语言。这些字体、色彩、图片背景一旦进入交际领域,起到了情感表达、信息传递、氛围调节的作用,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它的功能与日常交际的环境语言大致相同。
(四)网络个人形象语言
非语言交际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在网络交际中也有这一手段的运用,主要包括表情符号中描绘个人形象的符号、聊天软件中的头像,此外网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己的形象——qq秀。这些形式都可以向对方传递性别、年龄、职业、面部特征、性格等丰富的信息。试论网络非语言交际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第19卷第5期
(五)实物形象语言
主要是以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和图形表情等形式来表现。它们虽然在网上被统称为表情,但不是体态语范畴的表情,而是描写事物的具体形象。在网络交际中这些符号往往替代文字传达信息。表情符号中5%左右是属于这类的,如:3∶=9牛,<·=〕>><鱼。字符图形中82.7%属于实物形象语言,表情图形中也有很大比例。
实物形象语言这一非语言手段可以说是非语言交际在网络交际中的独特表现。它们的功能是代替语言的表达,更加直观,同时达到谐趣的特殊效果。在某些文字无法完成交际的特殊场合,实物形象语言的替代就显得尤为可贵。
五、网络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功能
(一)表达功能
这是网络交际中非语言符号最重要也是最初始的功能。人们在同一句话后面加上不同的表情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如:你不理我(难过地); 你不理我 (惊讶地); 你不理我 (尴尬地); 你不理我 (愤怒地)。
(二)替代功能
设置qq表情自定义快捷键,当敲入一个词就会自动由相应的图片来代替,这一功能是非语言符号替代作用的集中体现。替代作用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特殊效果的替代,产生幽默、生动的交际效果,适合年轻人口味。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文字无法发挥作用时可以用便捷的非语言方式来替代。三是回避话题的替代,如,当对方唐突地询问年龄,可以用一个笑脸来回避回答,委婉拒绝。
(三)强化、补充、说明作用
非语言符号是一种显现性的符号,它较之抽象概括的语言交际符号更生动、形象,所传递的信息可以使语言交际的信息更清楚、更明确,也可以对语言信息起到强化作用。在自定义表情中有很多是图画、动画与文字的配合,这些图形表情实际上是用一个或一组动作来对特定短语进行强化和说明。
六、网络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一)伴随文字表情达意
网络交际不可能完全由非语言的符号来完成,脱离了文字,这些非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是不明确的。
(二)诙谐性和趣味性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交际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创制出许多可爱的表情,营造出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
(三)虚拟性和无限丰富性
如同文字是有声语言符号的符号一样,网络非语言符号是日常非语言符号的符号(网络实物语言除外)。它的能指是它们的网络形式,即各种非语言的网络载体,所指是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等表达的意义。人们可以把点头摇头等各种非语言附加在不同的载体上,它可以是各种动物,也可以是卡通、漫画人物,表现出极大的虚拟性,同时,载体的不限定性使网络非语言符号无限丰富。
(四)表达的主观性
日常非语言交际符号中,有些是有意识传达的,但就总体而论,多数体态语是被无意识或者半意识地显示出来的。而网络非语言交际是交际者在预知行为效果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观选择,是信息发出者主观确定的要向对方发出某种信息,是主观能动的行为,会发假信息是主观性的特点之一。
当然,网络非语言符号也存在着使用的弊端。首先,意义表达的模糊性。如,∶-( 可以表示伤心也可以表示生气,而(∶-&可以表示生气也可以表示结巴,一个表情的意义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决定,意义的不确定造成交际上的误会。其次,表达手段不够丰富与总量的无限丰富的矛盾。一方面网络非语言交际符号产生历史短,并且受到网络媒体的限制,它的表现手段不够丰富。而另一方面它的总量上是无限增长的。网友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创造表情符号,因此表情符号数量上是无限增长的。这在给人们不断带来视觉新鲜感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不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 关系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我们将不同文化的人们一起交往的过程称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大致可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对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非语言交际指那些不通过语言手段的交际,包括手势,身势,眼神,面部表情,体触,体距等。”(胡文仲 1999)语言行为以外的交际方式都可以看作非语言交际,主要是身势语的交际形式,它在整个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可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或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看成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刘晨华 2002:92)
二、非语言交际的内容及应用
非语言交际包括的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很多,但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可将其粗略地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比如手势,身势,面部表情,体触等身势语。(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刘晨华 2002:93)
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十分丰富,它们在交际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与语言结合使用,单纯使用非语言交际的交际情况很少。通过对语言的重复,加强,补充,更加明确了交流的信息,使交际达到更有效的交往目的。例如,表示欢迎时人们会微笑着伸出手,不满意时通常皱眉、摇头,告诉对方所要东西在桌子上时会指向桌子的方向。但有时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却是对语言行为的否定。例如,甲受到惊吓后嘴里一边故作轻松地说“没事,没事”,但全身都在颤抖,声音也在发抖。
三、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现在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它的含义和范围非常丰富。因此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文化(Kultur)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colere”,在拉丁语中表示耕种,维护。文化一词首先是指人类利用其思想和创造的“成果”来塑造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大约在17世纪以后,人们利用“文化”的概念来与“自然”的概念对应起来,用“文化”来指人通过其意愿和能力所创造的,而“自然”则是指天然所赋予人的。(Gerhard Maletzke 2001:7)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在中国,文化首先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从人类学的研究角度来看,人类学家更侧重文化的社会属性。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对文化的界定是这样说的: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C.Kluckhohn)也认为:在人类学中,所谓的文化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体,以及个人从某集团得来的具有社会性的遗产。(杜学增 2000:2)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社会的遗产,它的大部分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显型的和隐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或不合理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胡文仲 1999)。
对于文化的界定还很多,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和共同拥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作为一种社会遗产传之后代,它没有人类的生物属性,只具有一种共同的社会属性。”(杜学增 2000:3)它在非语言交际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要对非语言交际进行研究,必须要了解文化的定义。
2.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
在非语言交际领域中,正如在语言交际领域一样,文化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着完全两样的意义。两者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孤立地了解非语言交际而不结合文化理解,那么不可能很好地进行交际,甚至会产生文化差异的冲突,阻碍跨文化交际。这样的冲突远比用错了一个语法规则所犯的错误要严重得多。因此非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一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对于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二者密不可分,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
3.文化差异是非语言交际的重点
虽然我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相同的东西,例如,挥手表示再见,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个哈欠表示厌烦,不感兴趣。至少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这样的。这些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交际时则更应该注意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交际被赋予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甚至是相距甚远的。例如,在有各种文化背景的民族中,点头并非表示“是”,而摇头也并不表示“不”的意思。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可见我们非语言交际的重点应该放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上。
在非语言交际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同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所表示的含义不同。例如,人们见了很小的孩子喜欢用手去轻拍,摸摸孩子。这在中国人看来是表示对孩子的亲近和,表示对小孩的喜爱,而西方妇女却不这样认为,这样的行为让她们感到别扭,因为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行为是无礼的,是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的。同性男女间身体接触在不同的文化中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表示的是朋友间关系要好,亲密,没有不正常的地方。而在英语国家,过了童年时期,同性男女间就不应该手拉手或搭着肩膀走路,这意味着同性恋,是会遭到强烈反对的。第二,相同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行为不同。例如,表示不知道,为难,不赞成等含义时,中国人喜欢摇头或摆手,而西方人则喜欢耸肩。叫别人“过来”,中国人通常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而美国人喜欢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表示欢迎是各国习惯也不同,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两个男人也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而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手,在日本则是深鞠一躬。第三,有的动作是某一文化有的,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例如,在美国咂指甲表示有重大的思想负担,担心和不知所措;把胳臂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动几次表示反对某一建议,设想,或是强烈反对某人;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表示警告别人不要做某事或表示对方在做错事。在中国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捂着嘴,说明说秘密话;用两只手递东西给客人或别人(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表示尊敬;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表示感谢。
以上均是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非语言交际的不同意义和表达方式。非语言交际的目的是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传递信息,让对方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从而辅助﹑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进行。所以必须要注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尽量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否则不仅不能帮助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反而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不快。
四、增强对文化的了解促进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巨大作用,而文化又对非语言的交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实现非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避免冲突的发生,增强对文化的了解是关键,对此我们可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了解本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接着才能理解其它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在运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交际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它们在本文化中的意义,接着通过对比找出异同,对于不同之处要特别重视和实践,促进非语言交际。对于一些比较复杂而又较难掌握的问题加以重视。例如,在美国进行谈话时,双方之间要保持多远的距离就是一个不太容易掌握的问题:交谈双方关系密切,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比如夫妻关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厘米为宜;在一般社交活动时,双方相距1.30~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交谈者一般保持1.30~2米的距离。而阿拉伯人按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这些都是需要在对本民族中的非语言行为有所了解之后才能谈得上去了解其它民族中的含义。
第二,尽可能多地积累各个文化中非语言行为方面的知识。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个非语言行为在各个文化中的所有意思,所以我们只能尽量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非语言行为在一些文化中的某些信息。例如,点头,跺脚,抚摸等比较常见的身势语。此外,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作一下具体的准备,对于要交际的对象所处的文化中某些非语言交际的行为事先了解,这样在交际中就可以做到运用自如。
第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文化信息含量较高的电影,录像,也可以用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电视剧,还可以采用一些调查和分析方法等对其它国家的文化和非语言交际进行学习和研究,实现非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Gerhard Maletzke.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杜学增.澳大利亚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以认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提出英语课堂教师的提问应以促进学生语言输出为目的,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l引言
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的问题提得好就会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刺激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愿望,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提问是课堂上教师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GX11在他的月一项实验中观察到超过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提问一回答有关问题的活动。Whit和甚至还记录过一名英语教师在50分钟的一节课当中提出了427个问题。英语课堂上的适时和恰当的提间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互动的教学活动或不可缺,因此,对于提问技巧的掌握已成为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考量。
2提问的目的与类型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向什么样的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他会在恰当的时候有的放.矢地把问题提出曾把教师提问的目的做以下归纳:唤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鼓励学生思考和专注于课文内容;检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等。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师提问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调控教学进程。
关于课堂提问,分类语言学家们各执一词。
提出“封闭式提问”和“敞开式提问”的概念。封闭式提问的答案是唯一的、固定的而敞开式提问的答案可根据情况有很多种.几后来,Long和ate又进一步地把提问分为展示性提问和咨询性提问。展示性提问是指教师已知答案的提问;而咨询性提问是指教师尚不知道答案,学生也要经过寻找、思考后才能知道答案的提问。咨询性提问能够真正传递新的信息,促进师生之问有意义的交流需要,更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了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交际性的语言实践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认知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学习者接受技能和“生成技能"(skills)两者的结合。接受技能指的是通过听或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生成技能指的是通过说或写进行语言输出的能力。为了同时训练学生的接受和生成两种能力,教师在提问时应刺激他们思考,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问给学生的输出提供机会,这种强制性的输出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我们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如何提问刺激和迎合这种输出,教师如何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挥不同的功能。找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
3.1教师提问的难度
所谓提问的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和厂度,提问的难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Chaudron,1990)认为,恰当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能够理解和回答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没有内在联系,这个问题就太难了,学生无法回答,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相同、这个问题就太简单了,学生凭记忆就能回答,这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联系,但又有些不同,那么,这个问题难易适中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回答,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有效。因此,考虑提问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都能得到发展。
3.2问题的适时调整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语言实践及输出的机会,因此,教师最怕遭遇提问后无人回答问题的尴尬局面,而这种局面多数是由于学生没有听懂问题所致,这就要求教师尽快对问题做出调整。一般说来,教师可应用下面的方法:重复前面所提过的问题;适当地暗示问题的答案;换一种表达方式或使用选择性问句(如:"Whatwouldyouliketodrink,pauseWouldyoulikecoffeeteorbeer).Whit。和Lightbown(1984)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英语教师每分钟提出四个问题,40%的问题没有应答,而高达64%的问题是对所提出的问题的重复。教师可以使用很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说出答案,例如说出预期答案的特质,或把它与其他东西做比照等等。提出的问题还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做出调整,向基础差的学生提较简单的间题,向基础好的学生提有较大思考空间的问题,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训练。
3.3提问后的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