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地方特色;衔接内容;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9-0014-02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国内各职业院校掀起了一股中高职衔接研究热潮。中高职衔接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了招生模式衔接研究、培养模式研究、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专业教学标准衔接研究、课程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国内较多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围绕该专业开展中高职衔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院校也不少。从查阅的各类文献资料来看,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该模式主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建设“能力本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公共基础课、职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综合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模块等分为不同模块的衔接;衔接中也考虑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该模式拟通过衔接,解决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重复、断档、文化素质脱节、职业资格证衔接不紧等问题。
(二)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设置课程
该衔接模式是依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结构。该模式基于工作岗位群,对整个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将课程分为通识素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岗位技术课程三类模块。在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定位中,要求中职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一线的作业人员;高职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一线的基层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该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广泛调研、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融入行动领域。这样开发课程体系的目的是想让中高职教育贯穿职业活动过程,并且以不同层次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课程设置,从职业活动需求角度来看,是比较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
二、存在的弊端
不论是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基于职业岗位群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其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理论上,基于这两种模式而设置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衔接内容都比较合理,两者也都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对于具备扎实的行业背景或占有地域优势的职业院校来讲,比较容易实现。但该模式对地方高职院校来说,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又存在以下弊端。
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本身所处地域的电子信息产业薄弱,相关企业少;学校在周边职业院校的号召力也不高;在组织实施专业调研、课程衔接等方面就容易面临企业支撑力度不够,中职学校参与意愿不高,专业调研不充分,岗位能力归纳不到位等系列问题,从而无法保障课程衔接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因此,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在开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时,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现有研究模式和成果,还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和自身情况优化、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内容和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方能确保衔接质量。
三、改进措施
(一)根据地方特点优化课程体系衔接内容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川南、川滇黔渝结合部的酒城泸州。该区域主要以白酒、化工以及第三产业为主,电子信息产业相对较薄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成渝两地的电子制造类企业、本地及周边的弱电工程类中小企业,主要岗位包含了电子产品生产与维修、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结合各中职学校实际以及自身情况,围绕专业“能力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则主要按照国家部委的要求进行衔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能力课方面则根据地方特点以及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方向,按照无线电调试工初、中、高级的职业能力需求,遵循中职重点以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为主,高职以拓展知识面与强化专业方向技能为主的设计思路进行衔接。中职阶段的课程开设主要以训练基础技能为主,为学生后续学习夯实基础。高职阶段主要在中职学习的基础上,除强化必要的专业基础之外,既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需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为学生提供模块化菜单的专业方向课程,尽可能地与企业岗位接轨,以满足不同企业以及学生就业倾向的需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具体衔接设置如下表所示。
(二)完善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要达成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还需要为课程体系制订对应的保障措施。为有效克服因各中职学校间软硬件条件的差异对课程衔接质量的影响,在课程体系保障措施方面,可采取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对接和分段分级考核等措施。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初、中、高级的要求,中职主要达到中级职业资格的人才培养,高职则要达到高级工的人才培养。因此,可采用专业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来检验课程衔接质量,再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克服原有课程体系中中高职课程脱节、断档或重复等问题,从而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做法是:以是否取得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或达到对应等级水平作为鉴定标准。对于具备职业资格认证条件的中职学校,主要看学生是否取得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而对于部分不具备国家职业鉴定资质的中职学校,学生可能在校期间无法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此时就采用分段分级的考核方式,即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相应衔接课程就按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对其进行考核鉴定。考核达到要求的,就可以进入下一级段的学习,而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则还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二次培养,使其达到要求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而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后,每一阶段的学习检测均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作为课程学习有效性的检测标准。通过技能证书以及分段分级考核的方式,可以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节点。课程体系的衔接重点则在于课程内容的衔接,课程内容衔接的有效性则直接体现了中高职衔接的质量。课程体系衔接内容和具体保障措施也会因地域特点、专业服务面向、专业定位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方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所处地方经济特色和自身情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衔接内容,制订更完善的保障措施,确保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质量,这是中高职衔接永恒的研究课题,也能够为实现高效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提供保障。
作者:邱富军
参考文献:
[1]王真富,黄云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7(7).
[2]孙惠芹.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
关键词:初中;校本;教研;做法
一、初中校本教研之背景
(一)“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思路常会被教材所禁锢。课堂教学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知识传授为本位的思想所牵引,使得我们往往难以摆脱教材的“围猎”,把活生生的人变成教材的猎物。
(二)新课程理念在教研活动中被“形式化”。
比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95%的教师能在课堂上采用这一方式。但只看到了“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等“散乱的活跃”的形式。
(三)传统的教研形式已不符合潮流。
在传统的教研形式下,教研活动的执行者――教师,仅仅扮演着“知识的传递者”和“道德示范者”的角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要不断改造既有的知识结构、开发新式教学方式和提高综合素质,成长为一名“学习者”“研究者”。正是因为这些弊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校本教研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二、校本教研做法之初探
(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保障措施。
教育教研是学校的基石,新的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构建相应的管理与研究的新途径。可以说只有教学教研有了一定的管理与研究基础,教育管理的质量才会提高,所以,学校教学教研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当然应该放在管理与研究的构建上。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教研模式已刻不容缓。
(二)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考核评价奖励制度。
为了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并在前面工作取得成绩的前提下实施任课教师评价量化工作,从而促使评优、评先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保障校本教研机制的灵活性。
用教学之精髓,激学生之兴趣,鼓学生之干劲,动学生之手脑,思学生之所思为教学指引方向,加快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当然,校本教研应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
1.制定“加速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以及“专家型教师培养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落实。
2.以赛“育”人。给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为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每年分学科组织开展说课、授课、评课和教案设计等基本功“大比武”,不搞形式,而是务实地进行交流。
3.开展“四子”活动:
“开方子”――请各学科名师会诊开本学科方子,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设计以及自我规划,从而实现用已所长提高教学水平。
“搭台子”――创建教学平台(大比武),一显身手,促进l展。
“带弟子”――鼓励学科带头人传授经验“带弟子”,加快青年教师的发展。
针对我国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2101
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这与一本院校、二本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因而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时量占比较大的比重,基本达到总课时量的30%,而一本和二本院校的这个比率通常只有20%。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立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决定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就业。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全面
三本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只包含与专业课程对应的实训、毕业实习等,内容比较单一,完全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物流专业课程的实训大多是带领学生去专业物流公司参观一下,了解一下基本的物流作业流程;毕业实习则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只对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进行检查,导致实习的效果无法保障。
1.2 不具备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一个能同时满足80名学生实习校内物流实验室的面积应在160~200平方米,满足基本物流操作的物流设备与软件,大约需要一百万人民币。这对没有财政拨款的三本院校而言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因此,很多三本院校的管理层虽然知晓建立物流实验室对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可由于资金的原因只能采取不建或缓建的办法,实践教学条件的匮乏难免会给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3 缺乏合作的物流专业企业
因三本院校一般成立时间不长,名气不大,很难吸引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与之合作,只能勉强寻找实力一般的物流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场所。但这类物流企业规模都不大,从事的还是一些比较低端的物流作业,如分拣、装卸搬运等。学生在这些物流企业实习之后发现所从事的物流活动与书本上学的知识相比差距巨大,含金量比较低,大多是一些最简单且重复的物流基本作业,导致对职业前景失去信心。
1.4 学校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
三本院校很少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流实训教师的培训问题,学生物流实训效果的考核问题,以及对物流课外活动和对应物流竞赛的资金支持问题。这都需要三本院校管理层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三本院校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2.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三本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实践教学内容完整的原则;二是实践教学贯彻始终原则,即时间安排上从物流专业学生开始理论学习的第一学期至第七学期均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第八学期学生主要撰写毕业论文与答辩)。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上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实习、现场调研、专家讲座、课内项目实训、校外模拟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认知实习:主要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参观,使学生能直观地接触物流的实际工作和具体业务,熟悉物流管理的工作内容,了解物流管理运作流程和方法,为深入学习后续物流专业课程以及将来的实习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现场调研:根据专业课授课情况,布置一些相关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自行到物流行业、物流市场或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搜集的资料撰写调研报告,提高学生发现物流问题,分析物流问题,并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专家讲座:聘请物流专业的知名教授或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定期到校为物流专业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必须是当今物流行业最热点的问题,或与物流行业的就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物流成本的控制、甩挂运输、第五方物流、物流企业喜欢怎样的物流专业毕业生等。
课内项目实训:与物流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训,如仓储管理实训、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等。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授课情况,为学生设置实训的项目,学生根据所学的对应的理论知识,在校内完成这些项目。
校外模拟实习:联系物流企业让学生在相应的岗位上如仓储、运输、报关、统计等进行模拟实习,使学生能身临其境领体会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掌握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毕业顶岗实习: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物流企业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实习,可以对几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检验,并未即将到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各项实习时间的安排如表1所示。
2.2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三本院校应逐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最佳方式就是建立物流实验室。物流实验室的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二是软件。硬件与软件相互配合可以大幅度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物流实验室一般应包含供应链管理、仓储、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报关等内容。与之相对应的软件分别是:供应链一体化仿真软件、WMS软件、第三方物流软件、国际物流报关软件。硬件主要是仓储中的一些设备,如分拣设备、AGV小车、货架、托盘等。学生既可以在软件系统平台上进行模拟,也能进行实际的操作。
2.3 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
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是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应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与物流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使物流专业的学生可去这些企业进行认知实习、校外模拟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甚至这些企业在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工作去处。还可以和物流企业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定点为这些物流企业培养其所急需的物流人才。
2.4 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首先要培养一支既能够进行高水平理论课程授课能力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必须采取措施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培训的机会,如让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参加物流软件培训、物流设备的操作培训等,还可以让物流专业的教师定期去知名物流企业挂职锻炼。
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并推动实验室开放管理。实现对物流专业学生在实验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形式直至实验应管理的全方位开放,也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现象力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发展个性、参与科研创造条件。
应建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采取物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评估、实践课程评估、优秀物流实践人员评选、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考察和监控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机制的建立。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参与科研活动:一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教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担任其中部分研究工作;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如全国高校物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和奖励。
参考文献
[1]王军锋,王宏斌,李书彦,赵文娟.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9):3335.
[2]关高峰,李诗珍.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4,(4):378380.
[3]姚雨辰.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产业与技术论坛,2012,(111):147148.
国内外学者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保障主体进行了研究。B mw n和D ugu id提出了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倡导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的合作者。Stephenp.R obbins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细节等方面制定了科学的、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学者盖国强(2004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
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潘海涵和汤智明确了实践教学模式再构建的两个方向,即从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向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变;从注重知识的验证,向注重问题的解决转变。崔虹云从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资金扶持力度、实践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看,虽然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部分是实践体系要素,即指导思想、核心内容、保障主体的独立研究,缺少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协同研究。笔者基于协同理念,把保障主体协同适用,到实践体系各要素内部协同及要素之间的协同,构建“金字塔”式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加大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1.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一般高校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依然不清晰。很多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教学中心,而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行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教学中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只是理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没有独立的目标设计。实践教学目标除了对理念的验证之外,就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这种目标的定位是不清晰的。传承实践知识、提升实践理性、优化实践策略应是实践教学体系目标的清晰定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等多个方面考虑。
2.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般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教学、各类实习、各类设计/论文、证书培训、各类调查,还包含公共性的实践项目,如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计算机训练等集中性的实践环节。笔者综合了湖南省几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其具体安排为:公益劳动,1周;军训与国防教育,2周;学年论文,2周;教学实习,6周;毕业实习,4周;毕业论文,8周。院校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8.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108学分、限定选修课28.5学分、任意选修课23学分(含跨学科类课程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19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资格及学位授予要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关联性不强,实践教学的比例过低。
3.“双师型”师资不充足
近年来,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引进教师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实践教学老师基本为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尽管实践教学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对企业实践知识的深入了解,不能准确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实践教学并非是理论知识丰富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最擅长的工作。所以,导致实践教学老师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设计上有所欠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安排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安排。实践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两大突出缺陷:一是不能代表学科前沿;二是不能反映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需求。实践老师的教学方式古板、形式单一,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4.考评体系不科学
一般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仍然以学生习成绩为主体,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例如,实践学习的考评方式通常是抽取部分学生实践过程完成的作业、报告、论文,而不是考评实验、实训、学习是否符合专业特色、能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评体系,无法对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某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存在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而且缺少专门的考评监控制度,实践教学的监管成了“空壳子”,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基于协同理念的 “金字塔”式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笔者构建了基于协同理念的工商管理专业“金字塔”式实践教学体系。
目标和原则
“金字塔”式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的“高位就业”为目标,以协同理念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各环节各层次的连贯性、整体性,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协同、职业本位的原则。
(1)协同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协同理念为指导思想,并适时运用协同的科学方式方法,来协调各环节的实践教学活动。
(2)职业本位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能力为中心”的要求,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实现学生的“高位就业”。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应从学校、学院两个层次出发,采取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措施,以确保实践性教学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1.学校层而的保障措施
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力度。师资水平是影响实践教学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实践体系化教学既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念知识,又具有研发、创新、实践操作等再创造的能力。然而,要使教师同时具备较高的理念知识与实践知识,需要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培养。
健全教师考评、激励机制。在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的考核比重,充分考虑实践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薪酬、职称认定等方面,都应该使实践教学岗位与专门理念教学岗位持平;深化校企合作。学校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拉近甚至是消除实践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差距,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院层而的保障措施
全而启动实验室实践教学。实验室主要应用专业知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实验室要以计算机为依托,以仿真模拟软件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全而创建与开发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要以企业为依托,学院要搭建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全而深入实践基地的创建与开发研究。
1.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其主动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学校办学功能的逐步拓展,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金融学微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金融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微观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学专业中的金融风险管理是微观金融领域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众多学科与课程。风险管理是金融类大学生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在综合运用前期多门专业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新的内容,使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适应金融风险管理学科性质的要求,是适应新的就业方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以实验室实验研究为载体,构建以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为平台,包含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六大模块的“平台+模块”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优化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包括:系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社会与政治风险六类)与非系统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四类)管理。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贷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管理。
(3)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管理。
(4)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包括:内部风险(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核保风险、责任准备金风险、再保风险、资产负债配置风险等)与外部风险(保险业监理风险、经济风险)的管理。
(5)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包括:外汇风险、国际投资风险、国际结算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管理。
(6)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公司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股利政策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2.建立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将智能Agent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管理,开发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系统。将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具体实验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网络化智能管理,形成从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到学生完成实验、成绩的一整套网络管理的先进运作模式,全面实现实验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查询、申请、审批、授权、实验、考核等实践环节的开放式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合作精神。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培养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
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首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对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其次,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设计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第三,强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将公司金融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