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学校本位课程 课程评价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发源于学校,以学校为中心,以教育人员为行动的主体,强调学校的责任和力量,为确保课程的发展的品质,评价成为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阐述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提出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途径。
1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
课程依循不同的理解角度而存在许多层次,包括理想课程、官方公布的正式课程、教师理解的知觉课程、教学实际执行的运作课程、学生实际学到的经验课程。课程评价可由国家、地方教育部门的层次来执行,也可以由学校或学校内部课程组织、甚至以班级为单位的层次来实施。张嘉育、黄政杰认为,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为发生在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活动,亦即由学校成员统筹规划,对学校的课程发展过程或课程成品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资料收集与分析,以诊断学校课程的问题,引导课程发展过程,产出优质的课程成品。
2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可以从评价范围、评价动力、评价者角色及评价历程等四个向度依次加以诠释。
2.1评价范围:以学校为中心,不以学校为限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代表的是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的或以学校为主的,但绝不是学校内部的或以学校为限的。依内外部课程评价的相对性观点,学校内部所有可能担任课程评价者的层级,从教师本身、课程方案设计小组、各学习领域课程小组、学校层级的课程发展委员会等,都存在课程评价的内外部相对性。相对与学校内部,校外尚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校外课程专家等各外部课程评价层级。其次,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无法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其自身应化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系统,不断的适应外在环境,为了生存进行再生,为适应需要或有结构变化,而形成学校系统的变革。学校系统应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开放的次系统,须与其他系统彼此渗透、对话。
2.2评价动力:以主动学习为原始动力
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对评价的意义及其在学校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误解,在许多评价情境中,学校成员对评价所表现出的抗拒即可能是由误解造成。因此,必须透过学习,使学校成员厘清评价的意涵,并取得评价在学校中角色的共同理解。如缺乏学习的动力,课程评价的意义无法获得学校成员的理解与认同,即使将学校本位课程评价概念的种子带到学校中,亦很难生根发芽。
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主动学习是须要一些持续动力的,这个动力可能来自专业成长的自我成就感。就学校课程评价的结果而言,一方面能让教师了解课程问题缺失所在,进而谋求改进;另一方面透过对课程的肯定,也能建立教师的信心,且在学校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我检讨课程方案与谋求改进,并时时和其他的课程发展者、课程专家等互动,因此,在无形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2.3评价者角色:教师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的行动研究角色
评价不只是一种教育管理措施,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研究,即研究者藉由评价了解方案的问题或成效,在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教师同时扮演研究者与发展者的角色,成为行动研究的典型,经由评价发现课程发展问题、研拟策略并加以修正,因此,在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过程中,评价与研究是交织在一起的。Grundy更认为课程评价除透过教师自我反省历程以改善课程实践外,更期望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刺激他们注意一些课程议题。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教师透过“接地气”,经由对课程发展的认知、反省与实践的循环历程,改进学校课程,并促进教师的专业自省与发展,验证课程评价在学校中的行动研究本质,也可以确立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行动研究角色。
2.4评价历程:评价历程中不止歇的沟通与对话
从过去的课程发展经验来看,多数的课程决策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者专家决定,即使在学校中亦多由学校行政者决定,教师及学生只是被告知与执行,真正教育的主体无法参与课程决策,其他的利害关系人如家长、社区等更没有发声的机会,因而课程的规划经常与实际的需求与脉动脱节,致使许多课程改革成为例行的仪式。课程发展若期待有更多的凝聚与共识,并透过评价的历程了解与解决问题,沟通对话是不可或缺的程序。沟通对话能使课程评价更具洞见,并增加评价的有用性。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必须以沟通对话为基础,而非基于描述的主张与权力的判断,评价者则应期待自己成为课程评价对话中建构的参与者,而非资讯查询或权力参考的提供者。学校本位课程评价须听取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各种看法,基于评价发现,经由沟通对话,开展更多可能性及更多元角度之不同观点的交融,以期更了解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问题加以解决,并使课程评价更具建设性、更具利用价值。
3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途径
3.1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人员应由学校内部成员担任,必要时再由“外部评价”以补其不足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其中的一个方面,但通过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学校所有的资源,从中或提炼或强化或升华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本校个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即学校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文化品牌建设,鉴于我校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的附属中学,确立了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聘请大学教授为课程建设顾问和指导教师,利用得天独厚的大学教育资源,归纳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感发意志、开拓智慧、厚积薄发、各成乃器”的课程理念,并提炼出新的“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校训,以此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来培养人和塑造人。
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局限于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既包括非成文的体现学校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的观念形态,又包括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文化因子的传递,可以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建构起一种稳定的氛围,使得学校文化得以不断传承。
校本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校本课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文化是课程发展的土壤,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会打上学校文化的烙印。校本课程实施的真正实现,依赖于学校文化的支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共生”既具有深厚基础,又具有现实可能。校本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共生”,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突出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提升校本课程理念为校园精神文化。
基于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这种“共生”关系,我们既要从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来开发校本课程,又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契机,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要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关键词]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信息技术
学校课程体系中包含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三者组成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该项课程政策的出现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及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及学生的高效配合,同时还需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合理开发已成为目前教育行业的重要相关研究问题之一。
1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1.1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也可称之为学校本位课程,这一概念提出初期,人们认为校本课程基于学校人力资源基础,对校园教学所涉及的相关课程以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等人力资源主体为背景进行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人们对校本课程概念的完善性探究与理解[1],可将其理解为:校本课程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在课程发展基础上有利于促进国家、地方政府责任以及权力的整合及合理性分配,提升学校行政自力。
1.2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指以学校为开发背景,以校园内部教师、学生以及社区等人员为基础共同实现对学校课程的制定及评价,完善课程内容,体现民主意识及民主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及发展性,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国家及地方课程建设要求及建设标准为指导基础,针对学生自身的特征及学校内部可利用资源为开发条件[2],以校园内部主体实施开发课程活动实现操作。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2.1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可促进教师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可在新形势以及新任务的发展基础上,不断促进教学思想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还可提升教师专业好感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在课程开发参与过程中,教师作为开发主体会从内心产生成就感与责任感,本着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基础实现课程开发;[3]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高质量,则需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自觉意识分析与评价,批判现有课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及开发能力,促进教师协作能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教师对复杂问题的不断完善性解决,可不断促进教师探究意识及探究欲望的增长,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养成,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以及专业实践素养,促进自身全面性发展。
2.2促进学校特色性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建设在差异性思维之上,不同学校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均以自身特色为基础完成建设,满足学校以及社区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可通过对学生以及教师等的独特性分析,对存在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从而实现特色课程开发,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求。[4]课程设置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实质便是对课程的基础性改革,国家课程在设置与建设中注重其统一性及基础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基础性特征养成,由于国家课程的建设要求,国家无法注重学校个性及差异性特征,因此为寻求自身特色及教学不断完善,学校开始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利用,在课程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差异性建设,发展教育。
2.3有利于素质教育建设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建设,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已推行多年,但由于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导致我国素质教育进展缓慢,存在较多建设问题,而造成此类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则多由素质教育在实行过程中的表面性所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以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具体需求为开发前提,而这一观念及学生主体性特征正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多以非学术类内容为主,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发展。[5]以评估方式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结果具有多种多样性,在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可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主体,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实现良好价值观养成,提升综合素养。
3信息技术下的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基础
3.1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条件
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具备完善的内部以及外部开发环境,首先,学校应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及办学思想,在完善的办学思想引导下,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其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学校应建立自身独特的、具有民主性的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政策,促进人性化管理机制建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评价及管理机制;再次,学校还应具有完善的教育哲学理念,不断引导金融专业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在金融专业各学院现有的基础系统依托下实现高效建设;最后,学校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为金融专业配备多媒体教室以及计算机教室,保证网络连接,各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实现信息化课程教学,促进校本课程设计。
3.2金融专业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3.2.1基础目标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目标包含态度、知识以及能力三个基本维度。态度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因素,之前我国对于基础教育中有关态度的问题并未进行合理规定,校本课程的态度目标包含因素众多,如人对社会、自然的态度等;知识是指以学科综合知识及问题内容替代分科知识,将知识贯穿于问题,将其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赋予不同含义,实现知识内涵的全面理解;能力目标主要是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知识探究以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允许课程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本次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还包含信息素养基本维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可实现各主体的有效交流,其交流机制包含计算机、网络以及远程学习网络等内容[6],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更为先进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越性,适应社会发展。
3.2.2具体目标
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具体目标设计时,各学校应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信息软件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实现对繁杂知识点的合理理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对各年级金融专业予以不同目标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年级之下实现对不同金融知识的掌握。在现代化互联网基础之上,对金融专业开辟专题网站使学生实现金融知识与校园网的结合,增强学生现代信息认知度,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宽学生的视野。
4信息技术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流程中的具体应用
4.1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
4.1.1软件信息基础的环境建设
基础环境建设主要包含人力资源环境以及网络信息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依托于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所谓硬件设施主要是指各高校在现有的软件资源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技术依托,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利用数码相机、视频展台等形式连接互联网,建设多媒体教室及互联网平台,为学校金融专业校本知识开发提供信息环境基础。高校的软件建设则主要包含教师这一校本课程开发主体。首先,学校金融专业教师应注重自身理念的转变,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开发理念相融合,不断实现发展理念的革新,注重教学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认知改变;其次,各教师还应将观念实现内化更新,在教学理念转变的基础上实现行为转变,依托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除此之外,各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信息科技应用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采取信息理论及信息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并使教师不断掌握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应用,使其自主实现网络基础操作,开发高质量校本课程。
4.1.2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素材准备
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信息采集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中,各金融专业教师均属课程开发的重要建设主体,因此各教师应针对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与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内容。首先,教师可应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平台对有关货币银行、经济法、财政以及证券投资等内容及信息进行整理,结合本校金融教育特长建设与本校金融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网络;其次,各教师可对金融专业中的相关优秀课例实现整合与分析,深化内涵,使其形成优秀教学案例;[7]除以上形式之外,各教师还可组织班级开展集体活动,实施讲座及兴趣小组等班级实践,丰富资源。
4.2校本课程需求评估
对于校本课程需求的评估主要包含指导文件、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学生需求评估。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体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现阶段教学而言,各高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之下,可对部分相关课程进行改造,自行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3课程性质及任务确定
金融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及本科院校所开设的有关金融学的相关专业,其内部校本课程包含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以及财政学等,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是使金融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金融学、金融运作以及金融市场理论知识,熟知国际金融规则及运行机制,了解现代金融业务操作,实现完善型及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建设,使学生在未来金融领域就业岗位中得以应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在实现课程任务选择及制定时,学校可借助信息技术,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实现课题任务的制定及制作过程探究。在确定课题任务时,各教师可针对现有的资料库以及现代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搜集,针对金融专业内部的不同课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整合,制定校本课题,学生可以兴趣为基础对课题进行选择,选择其中部分课程进行选修。
4.4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可发挥其特有优势,例如在企业会计学课件制作与开发过程中,可采用CAI课件,对会计学内部有关线条以及图形的变化进行相关展示,从而使学生实现直观感受,后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课件制作中将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动画及专题影片融入课件中,使课件更富生动性及表达性,丰富课件制作样式,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4.5课程开发实施过程
开发实施过程中,在校本课程课题初步形成基础上,选择数名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开发,教师可结合课程开发资源,结合各种开发方式如现场观摩、议会讨论以及角色模拟等开发相关的金融专业校本课程。
4.6教学方法探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其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4.6.1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法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外在物体及环境,创建与现实环境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章内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在相关资料的引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实现高效教学。
4.6.2信息技术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在案例教学法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搜集,并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学习,实现高效教学。
4.7评价方法开发
评价方法开发与改革过程中,可针对评价的具体内容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实现评价,除考试评价方法外,学校还应注重综合评价方式的开发及应用,建立家长与校园沟通网络,使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督评,同时还可实现家长、学生、教师的三方面网络沟通交流,体现人性化评价特征,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及公平性。评价主体主要包含教师及学生评价。在对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及态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现场观察并记录的形式予以其学习知识、技能等的评价,可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记录,对学生发展过程予以详细描述,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使各学生之间进行生生互评,采取故事、小品演绎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考核,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学生的实践性作业进行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增长。对于教师的评价,可以多方面形式予以实现,首先将教师的工作量及校本课程相结合,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入档,针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及实施目标进行评价要求编写,教导处以听课及资料查阅性形式在每教学期末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及教学热情,不断实现金融各专业课程的高效教学。
5结论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础性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并应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可有效提升校本课程建设效率,促进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及掌握能力,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6):63-65.
[2]张春英.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么加利.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哲学省思[J].教育研究,2012(9):53-57.
[4]韦国.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8):60-63.
[5]吴雪婷,李英梅.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J].时代教育,2015(3):2.
[6]张占成.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制约性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5-17.
【关键词】广西高职高专 音乐校本
课程 开发 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70-0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以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音乐教育的趋势。广西拥有大量的民间民族音乐资源,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这些音乐资源,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以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尝试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广西高职高专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的状态。
一、课程与校本课程
(一)课程的界定。要对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课程进行改变,应对课程进行界定。因为校本课程本来就是针对本校音乐课程进行的修改,如果对课程没有清楚的认识,那么改革的过程当中就没有针对性,也就未必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课程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从校本课程的角度看,课程的界定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课程是指教育机构为了达到具体的教育目标,对该教育目标的相关内容进行筛选与组织,这些选择之后的知识内容以及进程,就是课程的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课程仅仅是指一门具体的学科。本文要讨论的是狭义上课程的含义,只是针对音乐课程。
(二)校本课程。在英文的字面上,校本的意思就是“以学校为基础”,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对于课程的制定要结合学校本身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作为课程的改革基础。而我国对于校本课程的解释是,对于课程的改革需要是为了学校本身,改革的内容要在学校当中实行,也就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个学校之内的校本课程到了另一个学校就未必适用。和课程一样,校本课程也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校本课程是指当前在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学校本身开发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这两种。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仅仅指的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改革课程。目前,人们对于校本课程的定义都是趋向于狭义的,而本文所要讨论的也是狭义定义的校本课程。
二、地方特色对广西高职高专音乐校本课程研发的影响
(一)广西民歌的丰富资源。虽然校本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提出本意并不是专门针对音乐教程的,但对于音乐、体育或者影视鉴赏这样的副课具有更加现实和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我们的着手点相当明确,即是针对学生的兴趣还有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在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当中,音乐课并不同于其他的主修课程,其他主修课程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但是音乐课却是学生因为感兴趣才会进来深入学习的。众所周知,学生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要进修的科目自主选择,无论是主修音乐还是后面因为兴趣而进修的,学生都必须对于音乐知识要有兴趣。
在广西,虽然音乐的校本课程只是处于探索的阶段,但是广西有着丰富而且深厚的音乐资源。特别是广西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可以让学校进行选择。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作出了尝试,通过本校的音乐课程结合当地传统民歌进行音乐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于广西区域及学校本身的归属感,而且使学生对广西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以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在传授着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广西本地的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壮族民歌对广西音乐的影响。在我国,壮族广泛地分布于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壮族本身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对于壮族人民来说,唱歌已经是他们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壮族本身的民歌,可以说是代代相传,而且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遍及他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种田砍柴、逢年过节还是追求恋爱等。壮族本身的这种对于音乐的追求对他们所处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广西。广西壮族人数众多,所以广西本地的文化很大部分都表现出了壮族的文化内涵,在音乐方面受到的影响较为深远。
因此,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到壮族民歌的因素。因为壮族民歌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广西本身因为壮族而享有“歌海”的美誉,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时融入广西民歌文化,能够让学生学习的音乐领域更加广阔,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广西本地的深厚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广西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校本课程是建立于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对广西音乐歌曲筛选时要特别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广西民族民间的歌谣有很多,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播放具有很强广西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这种节奏轻快而且内容有着启蒙含义的歌曲一下子就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正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因此,要研发广西高职高专的音乐校本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地方特色出发。
(一)引入广西曲艺文化。在广西,曲艺文化是一门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没有任何一门曲艺文化单纯只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所演变而成的,必然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吸收其他的文化曲艺特点再转化为本身的特色,所以说音乐课堂当中引入当地特色的曲艺文化是一项很重要的改革。曲艺文化的内容是综合的,在学生进行曲艺文化学习的时候必然要对其他的音乐因素文化有所了解,这样就扩展了学生本身的眼界与视野。音乐并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够了解的文化,它需要人们广泛地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文明才能够有所掌握。广西高职高专院校要让学生学习音乐也并不是单纯地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音乐的知识而已,而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对音乐有着继续研究的精神。
要做到这一点,提高广西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是必要的事情,在课程当中引入曲艺文化正好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曲艺文化虽然是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它本身蕴涵的丰富知识文化、极高的表演性质、让人沉迷的欣赏性以及严谨的科学性都是学生培养自身音乐素养的素材。经过实验,引入广西地方曲艺文化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课堂当中不仅不会让学生和老师感觉到压力,反而有利于推动教学课程的进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施这样的课程安排之前,教师也要充分注意学生在教学模式当中的主体地位,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收集本土曲艺文化的资料,这样更加能够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入广西地方民歌。广西最为丰富的音乐资源就是民歌,特别是壮族的民歌更是多不胜数。单纯从形式上对壮族民歌进行分类就有勒脚歌、排歌以及散歌,等等。我们将广西壮族民歌引进高职高专的音乐教程当中,首先就要对广西壮族民歌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目的地对当中的一些歌曲进行筛选。
音乐是表达自身情感的最好方式之一。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音乐所传达的感情特别注意,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面就是表示为对音乐当中感情的鉴赏能力。在壮族民歌当中,对于感情这种因素十分看重,一首歌当中如果没有表达出情感,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能够算是一首歌。所以壮族的山歌当中蕴涵着身份浓厚的感情在里面,对于一些对音乐鉴赏能力不高的广西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也能够轻易地感受到壮族山歌当中所要表现出来的感情。民族和上文所提到的曲艺文化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曲艺文化讲究的是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而且曲艺文化对于本身的延长技巧更加的注重,虽然广西高职高专学生能够从曲艺文化当中培养自身良好的音乐素养,但是如果不能够理解音乐当中情的重要性,那么高职高专的音乐教育就不能够算是成功。广西壮族的民歌当中并没有特别注重技巧的运用,而是很简单地靠着自己的一张口将自身的感情表达出来,很多时候壮族的民歌表达的可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感情真挚自然,轻易地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得到,因此易于引进到广西高职高专作为音乐校本课程素材开展。
(三)注重教师特长。在以往的课程编排当中,只是学校的编写组和专家一起进行讨论然后编写课程教材,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教材里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让老师的教学才能受到压制,因为无论是学校本身的编写组还是相关部门的专家,都不能够彻底地了解学校里面老师的真实情况,编写出来的教材虽然也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却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老师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要让音乐教师进入到课程的开发当中,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编排。
从广西高职高专音乐教学的内涵来看,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歌曲或者是曲艺这么简单,还有舞蹈、乐器等。每一个音乐老师自己总是掌握一种自身熟知的音乐元素。例如有的老师本身擅长舞蹈,那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就能够将舞蹈引入音乐课堂当中,定期地组织舞蹈比赛、舞蹈表演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音乐掌握的途径,也是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有效手段。
当然,广西高职高专音乐校本课程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音乐校本课程本意理解不透、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新的校本课程体系不够系统完整。虽然广西高职高专音乐校本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音乐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变化,因此广西高职高专院校音乐专家、决策层、音乐教师、学生要协同做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研发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彤.浅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青年文学家,2011(14)
[2]邓乐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3]陈润中.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应注重地方特色[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4]高方东.论农村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美与时代,2009(7)
[5]张文昊.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J].青海教育,2006(3)
[6]彭剑萍.广西“京族民歌”的分析与考辩[J].艺术百家,2011(2)
[7]韦桂喜.广西壮族民歌演唱风格的探析[J].民族音乐,2012(1)
【基金项目】2011年度来宾市教育科研所课题(LBJK2011B005);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0JGB136);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201204LX507)
关键词: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62.2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是聋校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聋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基本原则、基本形式三个方面阐述笔者对于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一、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一)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具有丰富的学科内涵。这一学科性质决定着语文学习的多样性,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以及语文课堂之中。聋校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在观念上实现由"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向"世界是课程资源"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聋生的语文视野和语文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学语文、用语文,将大大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内涵,这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解决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与当前聋生语文素养相对贫乏这对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符合聋校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况
聋校语文遵循语文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需要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特殊性,需要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其次,聋校语文教材的特殊性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聋校语文课程呼唤全新的教材,但是短期内国家编写与出版统一的新教材却不太现实,因而优化聋校语文课程,深化聋校语文新课改,需要教师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入手,不管使用的是聋校教材还是普校教师,都需要聋校教师加以改革,顺应本校聋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顺应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能力。
(三)推动聋校师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意识,变被动使用为主动开发,变课程"消费者"为课程的"创建者"。开发优秀的语文校本课程需要以教师全面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为基础,包括学科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等,聋校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步认识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能力与素养的不足,从而加强学习与充电。这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整合性原则。首先,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聋校语文校本课程要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具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口语(手语)交际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其次,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校本课程可以整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整合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整合生活与实践活动内容,让聋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提高素养。
(二)适切性原则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适切性原则。首先,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适切聋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只有适合聋生的课程才是有效的课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尽可能地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再次,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适切学校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真正内涵就是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学校为本""学校为基础"开发的课程,因而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学校的特色,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也不能想当然的随意开发。
(三)灵活性原则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顺应这种不确定性,体现灵活性原则。首先,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以课堂为主阵地,也可以走出课堂,主动构建语文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或讨论、或合作、或实践,从而使语文课程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语文校本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再次,教学过程的灵活性。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语文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校本课程灵活性的重要体现。
三、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形式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聋校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从语文教材入手,挖掘文本素材,对语文教材适当延伸拓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形式。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学习了人际交往的方法与习惯,从而实现了语文课程教学的优化,完成了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以问题为基点,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以问题为课题,围绕问题定向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提高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激发聋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通过自主查阅读资料,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相应的语文知识,发展一定的语文能力。学生通过文本材料的阅读、网络资料的收集、学校周围环境的调查与走访,然后汇报、总结、交流,继而写作成文,设计一期以"环境"为主题的黑板报。在这一系列的主题探究活动中,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加强,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以乡土为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学习
乡土资源为聋校语文校本课程提供了鲜活的营养与素材,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应将乡土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走进生活的社区,走进家乡的田野,走进自己的家庭,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聋校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一系列乡土资源中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梳理,将这些内容确立为一个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编排和实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聋校语文教师应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校本课程,为聋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服务。对于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笔者所述及的内容仅是本人的一己之见,期待能给予同行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特教同行予以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2001年6月.
2.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R].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