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偿献血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献血护理是血站采供血工作的源头,也是血站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日趋扩大,并成为临床用血唯一合法的血源来源。2012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1],于2012年6月1日施行,并取代原有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在此背景和形势下,把献血护理实践经验与新的规章和现代护理理念及技术相结合,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无偿献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现将本中心的做法探讨如下:
1 加强献血护理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规定,采血护士应符合血站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要求,须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执业护士资格和护士以上职称、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上岗考试合格、非传染病病人及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经血液安全和急救培训合格者。而要适应献血护理工作,还需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的目的除使护士掌握更多的献血护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其沟通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其工作技能。
1.1培养和提高献血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培养护士的政治思想素质,采血护士的工作不但关系到献血者的健康,还关系到受血者的安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时每刻牢记自身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其次是提高护士的自身专业素质,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许多献血者对“针头”感到害怕,以致不愿意或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反应,所以业务能力的提高是确保采血护理质量的首要内容,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等基本功,保证一针穿刺率,尽量减少穿刺带来的疼痛,才能使献血者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愉快完成整个献血过程。第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献血护理工作人员,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千差万别的献血者,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掌握与献血者的沟通技巧和有关心理学知识,才能和献血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更好的献血护理服务。
1.2培训的内容包括:1)职业道德。2)与血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办法》、《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等。3)中心质量体系文件。如《献血服务规范》、《血液采集操作规程》、《安全与卫生管理程序》等。我们通过集中讲课、讨论、抽查、考核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并认真评估每次培训效果,使护士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完成对献血者整体护理的要求。
2 规范献血护理操作,强化整体护理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强调献血前、中、后全过程的护理,即体现为整体护理模式,使我们意识到无偿献血过程中整体护理——以献血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护理程序和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化地运用于无偿献血全过程的重要性。我们的实践说明,对献血者的献血疑虑做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并在献血全过程提供系统的护理,可使献血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无偿献血,并顺利完成献血过程。
2.1加强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尤其是进行每项主要操作之前,应当与献血者沟通并取得配合,特别是初次献血的他们,通常对各种操作都表现得很紧张,应主动介绍有关献血知识和献血过程,在各种操作前给予详细的指导,比多次献血的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而经常献血的也有可能在献血时特别紧张,同样需要给予信心,但他们知道熟悉献血的整个过程,通常不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指导,我们可以询问了解上次献血的情况及献血后的感觉,并表示感谢,以此满足献血者“传递爱心,拯救生命”的大爱心理和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得到体验。种种这些都有赖于我们护士与献血者交流和沟通的技巧能力,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一定要亲切、温暖和灵活,避免模式化、套话等语言给献血者带来冷漠感。实践证明,通过献血过程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献血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3]
2.2重视献血过程中的献血反应护理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和面色,同时向献血者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结束后,要告诉献血者在献血休息区休息10—15分钟,食用一些茶点,这样一方面保证献血者身体因缺血而作一定的调整,另一方面我们可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护理,在确定献血者身体无异常时,才允许其离开。一旦发现献血者面色苍白,晕厥等献血反应,医护人员的表现一定要从容冷静,决不能显出紧张和慌乱,立即拔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护好针眼,防止血液外溢;扶献血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和大脑供血;头偏一侧,防止呕吐;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处理。在处理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其亲切交谈,耐心解释,最后认真记录献血反应的症状、处理和转归,做好回访工作,对献血者给予感谢和精神鼓励,满足献血者提出的回访方式和要求。
3 严格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提高献血护理质量
献血护理质量表现在管理的每个细节,体现在护士的每个具体操作中。为增强护士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我们每年制定科室质量分目标,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献血护理质量全面检查,并不断总结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血液质量,易出现、常发生的问题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关键控制点的操作;对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的使用,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由质量监督员指导学习及反复练习,并督促执行。做到狠抓大环节,不疏漏小环节。这样有效的降低了差错事故的风险,使献血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保证。
4 结语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发展,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让献血者满意,让社会认同,是每个采供血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目的和献血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本中心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等法规制度和规范要求,通过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强化和规范护理操作,实施细致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得护士的采血一针率达到99.7%,献血者满意度达到96.8%,献血反应率和护理差错事故较以往明显下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高,采供血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2012—01.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宣传招募固定无偿献血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安全战略的首条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并认为固定献血者是无偿献血发展之本,是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安全的血源。积极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招募机制,有益于预防库存血液严重偏型或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的血液短缺,保障及时足量供给。
1宣传工作
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宣传和实践,已逐步从有偿献血中脱离出来,并从政府指令性计划下的无偿献血迈向了完全意义的无偿献血。实践证明,强有力、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是搞好无偿献血工作的先导和保证。定期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如每年5.8红十字日和我国《无偿献血法》实施纪念日。邀请名人作形象大使参加公益宣传活动,争取各级官员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体、文艺团体、大专院校、精神文明建设单位等参与宣传的积极性。对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夫妻献血和积极组织献血的单位及时采访报道,对无偿献血后免费用血受益者同样采访宣传,使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展现在人们眼前,使无偿用血的理念以实例得以注解和体现。
2献血者的招募
献血者的招募是一门综合学科,对献血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是招募策略的基础,是固定者献血者队伍建设的保障。献血者的招募工作,要处处体现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护隐私,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充分考虑献血者的利益,保证无偿献血各项优惠措施的落实,使献血者在奉献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为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敬互爱,乐于奉献”的社会新风尚培养了良好氛围。免费开展Rh血型阴性者家系调查,这有利于血源扩大,特别是稀有血型血源的扩大,也有利于Rh阴性者的自我了解和将来用血上的自我保护。
3固定无偿献血者
根据WHO《安全血液与血液制品》中的规定,把至少献血3次,并且每年献血一次者称为固定献血者,不符合这一条件者称为其他类型献血者。固定献血者是被公认的最安全的血源。由于固定献血者长期坚持献血,每一次献血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全面检查,因此,固定献血者所献血液合格率高,报废率接近零。固定献血者是最方便的血源,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准确记录其个人资料信息,便于随时联系,当发生特殊紧急情况时,可以做到随叫随到,以保障临床用血所需。基于固定无偿献血者是最安全可靠血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高校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能参加无偿献血,而且走上社会后可成为一位固定献血者,对保证无偿献血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固定献血者的利益和健康定期对他们免费体检,固定献血者虽说每年要献一次血液,进行一次体检,但仅靠献血时的体检项目是不够的,可购置心电图仪、B超仪等,对他们进行心电图、B超、血脂等项目的检测,确保固定献血者身体健康,对稳定、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有很大的作用。
4增加采血量和处理好应急献血
为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除以上措施之外,还可采取增加献血网点、开展自体输血和互助献血、加大200ml向400ml转变力度等措施来解决。提高400ml血液的采集率,这样既能够降低输血风险,又便于血液成分分离,最主要的是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血源,在用量一样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血源人数,也降低了成本。在遵从自愿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为献血者解除顾虑,应用护理心理学原理,针对不同人群做好解释和鼓励工作,用我们的信心,用那些每次献400ml的献血者带动这种转变。
突发事件导致临床用血量猛增,这是采供血机构应当设想和
+随时作好预案准备的。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应急献血者队伍,以卫生技术人员、部队官兵、大专院校学生和公务员为主,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对固定献血者可作好献血时间安排,他们对解决血站血液偏型或缺血也是一个可靠的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广播电视、短信招募、呼吁亲友互助献血、电话召集,常常是立杆见影的好方法。
5认识质控对血源的影响
质量控制对血液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质量不只是检出来的,质控应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从选择献血者开始就把好质量关。献血者的筛选,尤其是问询工作细致全面,使不合格率降低,减少了浪费,大大提高了血液的安全性。还值得注意的是对质控标本的采集、保管、贮存如果不规范,会导致一些检测项目值的改变,使不合格率升高,这不但导致所采血液的报废,更久远的影响是增加了血源不应有的流失。故而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管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6全方位搞好服务
采供血机构作为无偿献血的主体,对社会有着服务的承诺,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是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一定要确保还血工作方便顺利,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以鼓起他们再次献血的信心。血站员工特别是从事采血工作一线的护理人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如熟练的穿刺技术,高度的责任心,端庄的仪表,尊重、热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献血者,真正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努力去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一、加强区、镇二级政府对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无偿献血工作。
无偿献血是全社会的工作。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领导要不断提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市献血条例》立法宗旨的认识,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要确立党委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卫生部门积极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统筹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广泛争取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无偿献血工作。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本区的献血从计划无偿献血逐步向自愿无偿献血转变。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共同制订与实施区自愿无偿献血三年行动计划(年~年),建立推动区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改进和创新组织公民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有效工作模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明确区无偿献血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建立考核体系,广泛动员社区、企事业单位发动和组织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本区将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比例组建相应规模的无偿献血队伍,切实增强本区用血自给能力、应急供血能力和社会志愿服务的能力,社会志愿无偿献血率逐年提高,尽快实现从计划献血向志愿献血的转变。
法制、教育、民政、司法、卫生、文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宣传部、文明办、人大教科文卫委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和督促。
二、加强卫生行政部门与血液管理机构、采供血机构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能力。
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科学制订年辖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实施计划,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完成区年度无偿献血量化目标,积极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
区血液管理机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明确岗位说明,各司其职,加强管理与服务,积极探索适应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总目标的血液管理新模式。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国家工作人员和高校学生主动参加自愿无偿献血,进一步释放这些人群的献血潜力;要做好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制定并施行一套动态管理办法,保证这支队伍健康、持久、稳定地运作和发展;要激励与关爱无偿献血者,探索多种形式,增强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激励更多公民参加无偿献血,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尊重无偿献血者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大力推广临床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节约异体血液,提高输血安全性;要加大血液监督执法力度,既要配合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加大日常管理与专项执法的力度,又要加强与公安、监察等部门的协同,严厉打击血头和雇人献血的违法行为,确保血源安全。
区采供血机构要改进自愿无偿献血的服务模式,优化流动采血车的布点,建立无偿献血屋实事项目,使流动采血车和无偿献血屋真正成为服务于无偿献血者的平台。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和WHO章程规定,把好血液质量关。建立应急供血预案,提高工作效力。
三、加强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和组织能力。
血液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以往的有偿献血、义务献血都是有一定报酬的,所以血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而无偿献血者是带着爱心来献血的,他所献的血希望能帮助他人,不索取任何报酬,如果他的血液存在传染疾病的危险因素,他就不会来献血,而且在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和体检时他都能如实的报告健康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血液是相对安全的。目前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成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安全献血模式,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和服务活动,让更多的政府机关人员、驻地方部队官兵、个体工商户等自由职业者群体献血,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无偿献血是提高血液质量的保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和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血液是一种宝贵的有限的地方性资源,血液不能成为商品,一个地区的人口是有限的,所以一个地区的血液储备也是有限的,血液的储存期只有35 d,因此血液采集要有计划地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现在的献血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家庭互助献血、自身储血、自愿无偿献血。高校大学生是固定无偿献血的率先人群,其思想活跃、先进,对固定无偿献血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速度快,更易加入到固定无偿献血队伍中,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区采血屋以本地区固定人口为主,采血车基本上是以各县农村常住人口为主。市区固定人群、城郊的农村乡镇人群易联系,交通便利,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重点发展对象之一。
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途径有很多,采血时工作人员可以征求献血者是否愿意加入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如愿意加入再进行书面记录,并在对应的计算机软件中输入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献血者进行回访满意度调查时征求献血者的意见。另外要经常对固定无偿献血人群进行必要的精神奖励,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以巩固这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同时发挥该人群的示范导向作用,带动其周围的亲友、邻居、同事等群体参加献血,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打下基础。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应有专人管理,给固定无偿献血者建立档案,献血人员应不断得到充实,献血资料应不断及时更新,以保持电话畅通,便于联系和沟通。要加强职工的服务水平培训,如采血人员的采血技术、服务质量和信息反馈等。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对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才能更好的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定期无偿献血是最安全、最可靠的献血形式,也是解决医疗临床用血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是无偿献血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会越来越多,在医疗服务新办法、新举措的有效实施以及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下,医疗临床用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站坚持血液质量为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努力探索“优质、高效、便捷”的无偿献血综合服务模式,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无偿献血是全社会的事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爱、奉献、勇敢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发动全社会适龄、健康的公民都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参 考 文 献
[1] 杨正,胡运华.对建设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分析与对策.中国输血杂志,2005,18(6):509,510.
南宁中心血站,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南宁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及相关知识知晓度,为促进农村无偿献血提供参考。 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对3 815名南宁市辖六县18~60周岁居民进行无偿献血意愿及相关知识知晓度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南宁市农村居民对无偿献血年龄规定、献血间隔和献血量的知晓率分别为34.0%、35.3%和56.9%;在献血条件便利的前提下69.1%被调查者愿意参加无偿献血,75.5%被调查者表态支持亲友参加无偿献血。结论 若能加强无偿献血宣教和献血服务,农村无偿献血工作将获得较大提升。
关键词 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知识;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028-02
目前南宁市临床用血量大幅度增长,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愈显突出。南宁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60%以上,其献血总量尚不到用血总量的10%[1],农村居民献血量与用血量的不平衡加剧了当前的采供血紧张局面,农村无偿献血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该研究于2012年6月—12月开展了此次农村无偿献血意愿及相关知识知晓度的调研,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宁市辖6县年龄为18~60周岁的城镇和农村居民。
1.2 问卷调查内容
1.2.1 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等。
1.2.2 无偿献血意愿 是否愿意无偿献血,是否支持和鼓励亲友参加无偿献血,见表1。
1.2.3 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度 包括对无偿献血有关法律法规、南宁市免费用血政策,以及对血液知识、无偿献血年龄献血量和献血间隔、献血是否会感染疾病、献血是否影响健康、献血对健康要求等知识的知晓度,见表2。
1.3 调查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南宁中心血站献血登记表》拟出问卷初稿,经过血站专家组成员论证、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选择在2012年6—12月期间到南宁市辖六县的捐血屋或献血车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的县域居民,以及到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同时在六个县随机选择12个乡镇,随机选取18~60周岁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被调查者按照要求填写《南宁农村地区无偿献血知识的调查表》调查问卷内容根据采用一对一、无记名、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
1.4 质量控制
对于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问卷调查填写完整率在80%以上的为有效问卷,去除无效问卷,在资料整理审核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法录入,由质量控制人员查错、补漏。
1.5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统一编码后,经审核无误后,建立数据库,按照被调查者是否献过血分组为组1(曾参加过无偿献血)、组2(未参加过无偿献血)、组3(因年龄、健康等原因已达不到无偿献血要求)。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2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表发放与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问卷3 987份,回收率88.6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3 81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5.69%。
2.2 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结果
是否愿意无偿献血,是否支持和鼓励亲友参加无偿献血,结果见表1。
3 讨论
调查显示69.1%南宁市农村居民表态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如果流动献血车开到他们的镇区/社区/村开展无偿献血时),与王晓妹[2]报道的安徽省农村居民、王淑香[3]报道的承德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相似,高于夏晓春[4]报道的瑞安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同时75.5%南宁市农村居民表态支持亲友参加无偿献血。剔除因年龄健康等原因不能献血的人群后仍有高达59.4%的适龄农村居民愿意献血,从调查数据来看发展农村无偿献血的潜力非常大。
关于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方面,南宁市农村居民对于献血知情权、咨询体检、传染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不宜献血,不安全血液会危害生命,不应为化验而献血,不冒名献血,血站使用一次性无菌耗材采血等知识的知晓程度超过60%,无偿献血年龄、间隔和献血量低于60%(分别为34.0%、35.3%和56.9%),但仍高于承德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度[3]。调查数据提示南宁市既往的农村无偿献血知识宣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献血年龄、间隔和献血量的知晓率低于其他知识,可能原因在于:①被调查者中曾参加过无偿献血者占比不高,而未曾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居民由于缺乏献血的亲身经历,对无偿献血年龄、间隔和献血量等细节知识了解不够;②我国过去规定的无偿献血年龄上限为55岁,2012年7月1日才正式施行既往无献血反应的多次献血者年龄延长至60周岁[5],部分农村居民对“新规”尚不了解;③该站既往以200 mL和400 mL献血量为主,部分居民对300 mL献血量了解不多。
有报道认为,农村居民献血参与度偏低,并非奉献爱心意识不强,而是与诸如文化程度、交通、地域、时间及对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的等因素密切相关[6],献血知识知晓率低会影响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7]。献血条件便利是否更是影响居民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8]。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通不高,受地域制约信息相对闭塞,对血液生理和安全献血知识了解不够,陈旧观念知识仍然还不同程度影响着部分农村居民,导致他们对无偿献血心存顾虑,加上农村交通不便,农民参加无偿献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较大。多种因素造成农村居民不敢献血、不愿献血和不便献血。因此,要提升农村无偿献血工作,除了要继续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的宣教以外,一定要创新农村无偿献血工作模式,提供更加便利的献血条件和专业温馨的献血服务,减轻和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心理[5],让农村居民敢于献血、便于献血和乐于献血,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真正形成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无偿献血全面发展的“两手都硬”的崭新局面,如此才有有效缓解“血荒”状态。
参考文献
[1] 陆祝选,唐再志,李彬.农村无偿献血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19-21.
[2] 王晓妹,窦燕,夏志强.安徽省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晓水平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8):656-659.
[3] 王淑香,郑洪波,王天恒. 承德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78-579.
[4] 夏晓春. 瑞安市农村无偿献血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1)):1153-115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7—2011[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6] 牛宗新,杨占凯,张曼.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农民无偿献血比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2)):132-133.
[7] 张寒梅.浅谈我国无偿献血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2, 31(21):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