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增值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4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发展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以及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控制企业的内部风险,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本,因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的职能越发突出,大多数现代化的企业都成立的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当前,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增加企业的价值,开展增加企业组织价值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活动,不仅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治理效率,优化企业管理结构的关键措施,对于新时期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一)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要素

1.客观独立。客观独立是内部审计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同样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受干扰的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准确的审计结果实现组织价值创造的增加。

2.咨询服务。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更加强调咨询服务,通过咨询服务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价值创造组织目标的实现。

3.价值增加。增值型内部审计虽然不能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但是可以通过对于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风险的控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以及追逐利益提供全面的服务,能够有效的提供机会利益。

4.风险管理。在增值型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加强调突出了风险控制管理,以控制风险问题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目标,通过风险的评价与改进确保组织价值的增加。

5.规范系统。对于增值型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采用规范、系统的审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以及项目投资的全过程进行审计,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二)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区别于普通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在确保监督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强化对于企业的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咨询确保审计活动能够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增加。增值型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发现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发现内控薄弱环节以及强化内控管理有效性等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组织价值的增值提供基础服务。

2.内部审计的范围以及重点发生变化。传统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监督,而增值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则涉及范围较广,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战略经营、信息化管理、治理结构等方方面面,内部审计管理范围进一步拓展。在内部审计重点方面,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以企业的效益审计、内部风险作为重点管理的目标,因而对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提高经营效率十分有益。

3.审计工作目标出现变化。增值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重点为通过内部审计增加企业的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目标调整后有助于强化内部审计的控制、风险管理,对于优化企业的治理流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十分有利。

4.内部审计方法出现了较多的变化。增值型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依靠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介入时间大大提前,从传统的事后审计,扩展到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二、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约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些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通常都是由经营层管理者负责管理内部审计机构,这种行政管理归属造成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对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展多层次、全面的监督管理。由于部分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不足,因此对于审计机构的工作权限设置不当,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精力有限、威信不足,开展审计工作的掣肘制约因素较多。

(二)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被弱化

首先,在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部分企业认为增值型审计工作是对自己部门工作的审计监督,甚至认为是对自己管理权限的一种弱化,因此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上忽视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增值的目标,影响了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制约,对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十分不利。

(三)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着审计队伍人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队伍无法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功能,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价值增值功能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建设,缺乏有效的队伍培养措施,导致企业增值型审计工作人员无法在审计基础理论知识、审计规范以及工作流程接收系统全面的培训,因而内部审计整体工作水平不高。

(四)未能将内部审计有效的融入到企业的治理工作中

增值型的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监督,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价值增值而开展的审计工作。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运行的层次不高、独立性差,再加上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咨询服务重视不足,造成了内部审计机构未能有效的引导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有效的自觉执行内部控制中的自我评价与分析。在内部审计工作上未能有效的融合风险管理思想,在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对于风险控制管理重视不足,在结合内部审计环境的多变性拓展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方面问题较多。

三、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策略

(一)健全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机制建设

1.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与增加企业组织价值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工作是随着企业管理层次的不断增加以及管理幅度的不断扩展而产生的,属于企业内部基于经济管理的监督与需要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在企业内部开展审计工作的关键原因。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该端正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并顺应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地在企业内部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配合。

2.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法律环境。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引导,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及机构组织形式,同样需要相关法律环境的引导,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在准备阶段,即应当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环境,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以及审计制度的制定。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了充分开展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按照相关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以便于发挥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对于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建设,应该重点针对风险管理,成立具有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将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息收入内部审计机构中,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工作能力。

(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重点突出价值增值功能

1.重点突出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功能。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组织价值的增值,因此在内部审计职能的设定上应该重点突出这些目标。在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提供管理咨询的方式,提高对于经营管理的服务能力,为企业组织价值的增值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应该重点及时总结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完善措施,以控制风险问题发生几率,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价值增值。

2.将内部审计介入时间前移。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偏重于事后审计容易造成企业经营问题难以弥补的缺陷,应当适时的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通过强化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依靠这种预防式的审计监督,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内部控制监督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力度。

3.强调风险控制管理,为了能够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避免企业经营管理陷入困境,应当结合企业的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定全面的内部审计工作措施,突出风险管理的先导性,进而起到优化企业管理结构的作用。

(三)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

1.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与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内控体系有序运转的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应该善于运用内部审计制度,大力推进具有优化管理结构、抵御风险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控工作。同时应该在企业内部构建具有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与决策管理为一体的内控体系,确保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决策体系科学。

2.做好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的控制。首先企业应该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预算审核制度,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范畴,通过预算审核与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其次,重点监控企业的资金调度使用,可以采取将资金实行内部调剂的方式进行统一的使用,这样既可以确保资金周转顺利,同时也可以实现闲置资金的有效使用,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第三,应该制定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纳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之中,通过集成化、网络化的管理,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实现内控管理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

3.做好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能够有效地规范投资管理,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资金的安全。在具体执行上,首先应该做好投资项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通过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招投标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其次,进一步完善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结合投资项目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效益审计方案,特别是项目历时较长的情况,更应该通过全过程审计以及定期报告制度,及时纠正化解不规范与风险问题,确保投资项目能够安全顺利的实施。

(四)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文化体系

1.强化对于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应该作为牵头单位,组织企业内部深入学习内部审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向企业的管理者、各个职能科室部门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理念以及理论,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

2.建设高水平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增值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更高,为了确保内部审机构工作能够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展,必须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到内部审计工作队伍之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除了必须了解各项内部审计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对企业的经营业务、部门组成、投资决策流程以及信息化办公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开展增值型审计工作所必需的。

3.应该强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培训建设。由于内部审计理念以及审计工作方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紧跟形势,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培训力度,通过开展职业化的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等,及时将最新的内部审计业务理论知识补充到内部审计工作队伍之中,进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

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增加企业价值的审计理念,不仅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价值目标的重要措施。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应该深刻把握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要点,进而通过完善组织模式、优化技术方法以及拓展审计服务等措施,确保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会计集中核算;影响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行为,保证可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全面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在建立高效、公开与廉洁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强内部审计工作效果。

一、内部审计受会计集中核算的影响分析

当前,部分企业在利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的过程中,会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影响,导致企业会计审核工作效率降低,无法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会计集中核算对内部审计对象的影响。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集中会计核算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因为在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之后,需要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实施检查工作,在实际检查期间,涉及到较多会计集中核算对象,从原来的核算对象改变成为集中的核算对象,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影响着内部审计对象。其次,会计集中核算对内部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企业相关部门会委托专门的会计核算机构开展核算工作,不能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对其进行核算,导致核算机构与企业内部经济业务出现脱节现象。此类问题的出现,很容易引发企业内部审计内容失真,无法提高其准确性,难以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果[1]。再次,会计集中核算对内部审计程序与工作效率的影响。当前,我国各个企业在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的时候,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难以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与作用。导致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无法制定出完善的内部审计程序,也不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内部审计成本,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最后,会计集中核算对内部审计方式的影响。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其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方式,主要因为在企业内部审计期间,会计集中核算与实际经济审计工作出现严重不符的现象,内部审计工作与集中会计核算工作难以同时运行,经常会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同时,在一些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方法[3]。

二、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内部审计控制问题

在企业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之后,经常会出现内部审计问题,难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体系,首先,企业在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之后,忽视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的落实,不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抑制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之后,还在应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无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后,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将会计集中核算与内部审计工作联系到一起,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4]。

三、企业集中会计核算之后的内部审计措施

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必须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观念

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观念,保证可以走出内部审计工作误区。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审计实际要求,端正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审计体系。同时,还要为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彻底改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二)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权威性,虽然可以改变落后的状态,但是,在实际审计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影响其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保证可以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进而优化内部审计结构,达到良好的内部审计效果。

(三)创建优秀的内部审计团队

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高素质人才队伍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创建出高素质的审计团队。首先,要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配置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大力配合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实施,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其次,要优化内部审计人员配置,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内部审计工作技能,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最后,在企业内部审计期间,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要求其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时候,也要重视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出现与会计集中核算相脱离的现象。

(四)规范内部审计程序

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规范,保证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根据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程序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其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全面审核会计集中核算资料,避免出现信息不准确的现象。最后,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一旦发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与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相互脱离,就要予以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语

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内部审计工作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实绩情况,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逐渐更新内部审计方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作者:马春凤 单位:山东省博兴县油区工作办公室财务科

参考文献:

[1]张建和.论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财务安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6(5):17-18.

[2]陈文晶.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内部审计的影响[J].经济师,2015(3):137-138.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 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信息化

虽然我国以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决定地位,但由于我国教育事业单位的独特性质,其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程度相对于其他企业较小。但长久发展下去,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也必将受到冲击。因此,教育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解决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存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观念薄弱

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受市场经济冲击较小,其市场竞争也比较缓和。所以,教育事业单位面临着的压力也小,其内部审计工作的观念较薄弱。内部审计观念缺乏主要体现在:首先,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不高[1]。内部审计应该是独立于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一项工作,其是事业单位自我约束和管理控制的手段,而且对于降低事业单位的经济成本,平衡收支,避免财政危机和风险的重要保障。而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严重忽视,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地位较低。其次,缺乏审计独立性。最后,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审计部门的工作往往和会计工作相结合,容易失去它本来的独立地位。再加上我国教育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审计观念,审计部门就像是摆设一样,完全不起作用。

(二)内部审计执行力度不够

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度不够,也是教育事业单位现存的问题。执行力度不够主要包括:一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态度不端正。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性,他们认为同是吃公家的饭,就没必要得罪别人,不想惹事。在这种心理素质下,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就会三心二意,时不时的偷懒。这样一来,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出现很多纰漏。二是单位员工排斥内部审计工作。教育事业单位的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够,认为这审计就是在找自己的麻烦,审计监督自己的工作会很没面子。对审计工作的误解也会降低了他们和审计人员的配合度,就更不好实行审计控制工作了。

(三)内部审计技术落后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都推进信息化进程。内部审计工作技术也需要进行信息化变革,而现阶段的审计技术是改革的首要关键。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其问题突出在信息方面。首先,信息搜集不完整[3]。由于信息搜集的技术和方法落后,导致教育事业单位的审计信息搜集不够完整和科学。一个完整的审计信息,才是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的保障。缺乏完整的信息,审计决策工作也就不能够形成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其次,信息有效性低。教育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整理的信息有效性较差,不能够为审计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除了信息分析技术不够先进外,还主要是因为一些管理人员为了面子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申报一些不切实际的数据,以防审计部门审计。最后,统计设备不先进。数据搜集回来就要及时进行统计,统计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审核和复查工作,而且还为下一次审计工作提供存根。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为了减少审计工作的开支,还要求进行手工统计和操作。即使有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由于员工的专业素质低下,不愿意学习新的专业技能,计算机等设备也变成了摆设。

二、解决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的途径

(一)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

加强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明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加强审计工作的观念,提高内部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主要从上级出发,树立上级的审计工作意识。然后,再通过一些讲座、培训等活动使审计观念深入员工内心,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在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审计工作机构,例如纪委部、监察处等。在独立的审计机构中,还要明确审计的业务范围、审计方式和内容、职责分配等问题。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任务,尽可能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最后,严格执行审计工作。严格执行审计工作一是为了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二是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树立内部审计工作在工作人员心中的地位。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一是专业素质。所谓专业素质就是指专业技能,是否具备审计工作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良好的审计专业素质,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因此,审计部门应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开展审计讲座等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学习新的审计技术和手段,还能保证员工跟的上科技的发展,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二是职业素质。所谓职业素质就是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三)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

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做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还需要发挥参谋助手的功能。加强教育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就需要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手段,提高该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进的审计技术不仅包括审计手段上,还是指审计工作运用的工具上。科学的审计手段和方法包括科学的绩效衡量标准、合法的审计过程等。而审计过程中应将监督和服务两者结合起来,既做好监督,又能够满足服务要求。在衡量员工绩效中,不仅是为了找出资金问题,而是为了更好的查看他们工作发挥的效果。在审计工作工具的选择上,应该多采用计算机化的工具和设备,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搜集、统计、整理、分析审计信息,尽量少的运用人工操作,提倡审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教育事业单位传统的思想束缚了审计工作的开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改革的进程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势在必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就必须从提高人们内部审计意识的出发,结合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采用先进的审计手段和技术,逐步推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范文第4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涵义及其职能作用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而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并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改进提升,进而确保单位整体组织目标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点在于主要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内部管理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且审查评价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内部审计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监督控制职能

监督控制职能是内部审计管理最基本的职能,特别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因此,更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以及资产运作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严格约束在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

(二)鉴证评价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工作要求就是客观公正与独立性,因而内部审计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可以通过各类信息数据的汇总分析,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作出整体的评价,并将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参照,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以及责任人准确直观地通过审计结果明确自身实际状况。

(三)服务管理的职能

通过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审计管理,特别是通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情况、资金运作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管理工作的绩效等进行的全面审查分析,能够依靠审计结论准确的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审计建议,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改进自身管理的决策依据。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不够造成的。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面,普遍认为单位有着外部的财政、审计以及纪检部门的监督管理,在内部再设置审计工作机构的必要性不大,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支持不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层面,一些员工片面的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而言重要,但对于以财政经费作为运转基础的行政事业单位意义不大,有的甚至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是对自己工作的不信任,因而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缺少应有的配合支持。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手段落后

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因而审计工作的任务较重而且相对复杂,如果没有较好的审计手段,不仅审计效率慢,而且也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目前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内部审计手段上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再加上部分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效。

(三)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存在弱化问题

监督控制、评价以及服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能,这些职能对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以及单位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单一,审计面过于狭窄,因此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职能被削弱,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改进建议措施

(一)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导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强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以及工作的独立性,自上而下的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次,应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学习教育,让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配合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积极性,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划管理上,应该重点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审计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在审计法律法规、管理知识、信息化技术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胜任能力,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的建设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依据和遵循,也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与审计结果准确可信的主要途径。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按照《审计法》、《预算法》、《会计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要求,制定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特点的内部审计管理组织实施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流程、具体程序、审计人员管理、审计报告等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开展。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做好审计工作开展的规划管理,尤其是对于内部审计的审计周期以及审计深度等进行全面详细规划,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三)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方法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除了必须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顺查、逆查、交叉、优选等审计基本工作方法以外,还应该积极的采用盘点、鉴定、观察等现代审计方法,重点突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手段上,应该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化的审计手段,特别是通过采用审计软件,将审计工作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业务管理联结共同建立工作平台,提高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完整度以及分析利用深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效。

(四)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发挥

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上,应该注重监督、服务的并重,这也是解决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的关键。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除了做好财务会计核算、预算控制执行、资产运作管理等常规性的合规审计以外,还应该注重将审计工作服务领域进一步的扩大,尤其是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将审计工作链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服务延伸,确保内部审计参与单位管理并积极发挥作用,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内部运作效率作用的发挥。

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 施工企业 内部审计 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236-03

1 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概念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内部审计质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是指内审工作总体质量,包括管理与业务质量;狭义的是指内审的业务工作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审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审计工作优劣的标准,不仅直接关系到审计职能实现的效果,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而且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出色地完成任务,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进一步融洽审计与被审计、审计与高层之间的工作关系,维护自身信誉,树立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权威性。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才能强化审计效能、防范审计风险,才能适应形势变化需要,才能带来科学的审计成果和良好的审计效益。

2 国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面临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的方式相对落后

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采用查账、问询等,审计工作质量基本上依靠内审人员的工作经验来保证,但是内审工作上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采取对每个项目部进行审计,审计效率较低。对项目部审计资料的收集,仅仅是让项目部填报指定表格,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对每个项目部的审计频率基本上每年一次,审计发现问题缺乏时效性。绝大多数的内部审计属于事后审计,没有向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延伸。由此看来,当前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方式尚有提高和改善的空间。

2.2 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与客观性

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是从基层项目部选用上来的,由于国企自身特点的制约,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在定期的审计工作中基本上是走过场,碍于情面将大问题隐瞒不报,仅将小问题披露在审计报告中。此外,当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涉及公司领导层面时,无论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在内部审计结果方面,均会受到公司领导层的干预或影响。这些方面均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性。

2.3 内部审计缺乏信息化发展

国有施工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比如,法人一套账、网络办公等,基本上涉及到日常办公、财务账务、财务报表、预算管理、资金开支审批、验工结算审批、材料设备管理、投标管理等方面。但是,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方面,基本上没有开展信息化建设,仍然采取实地查账的方式。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信息化建设,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4 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

大部分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对内审工作质量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内审工作开展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一般情况下,评价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部门一年的工作成果,主要关注审计了多少个项目,发现了多少个问题,提出了多少条审计建议。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则缺乏考核评价手段。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就无法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无法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主动提高专业能力,从而无法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2.5 内部审计质量责任制度不健全

国有施工企业在内部审计质量的责任制度方面是不健全的。一些国有施工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审计质量的责任制度,但是在责任追究层面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不高。

2.6 内部审计工作信息的滞后性

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基本上是事后审计,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内部审计结果很难及时传递给企业管理层,从而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的现状。有效的、合理的内部审计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发展现状,而不合理的内部审计将会导致企业信息滞后,最终致使管理者不能准确做出有效的决策,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3 国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企业领导层面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国有施工企业的领导层面重点关注的是项目承揽、项目经营以及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不准,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不到位,内部审计方式不到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不到位,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咨询职能,也无法有效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同样,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在某种层面上是由企业领导层面的态度决定的,若企业领导层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那么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工作进展会很顺利,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也会得到合理保证。若企业领导层面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那么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顾虑的因素就非常多,开展工作的阻力也非常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内部审计报告不客观等情况,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3.2 基层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国有施工企业的基层单位普遍对内部审计工作存在抵触心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来找茬、找麻烦的,在审计过程中,不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甚至是应付了事,使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较低。

3.3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不合理,人员素质不满足内审需要

基本上国有施工企业均专门设置审计部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数量过少,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且,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是从会计人员中调转过来,基本上没有审计工作相关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审计相关综合技能,无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定期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勉强开展,但审计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当专项审计工作涉及到其他专业知识和经验时,就需要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这样的审计组与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相比,无论在职业素养、专业程度上均不能相比。由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构成上的不专业性、人员数量的不足,致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表现在内部审计规划不全面、不系统;内部审计过程缺乏必要的复核与监管,无法发现初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临时组建的内部审计组,不同专业人员分别针对不同内容开展审查,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最终的审计报告将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审计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4 缺乏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没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将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操作流程缺乏科学性,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也得不到客观评价。由于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监督,在对同一个项目进行审计时,不同的审计组将会出具不同的内部审计报告。由于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将无法全面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根本无法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4 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相关措施

4.1 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企业管理者要端正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客观、正确的认识内部审计。从企业领导层面到基层单位,要在企业内部全面宣讲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对于基层单位工作的促进作用。企业领导层面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负责人可以直接向企业主管领导反馈工作。对基层单位约法三章,要求基层单位要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于不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基层单位领导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只有企业领导层面做到不干扰内部审计工作,基层单位不抵触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合理保证。

4.2 合理选用和培养内部审计人员

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保障,所以必须重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素质。一是从人员的选用上,要选择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和验的人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二是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其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岗位负责的责任心;三是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审计相关的政策法规、财经纪律以及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四是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类资格认证考试,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最后是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研讨会等方式让内部审计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和提高。

4.3 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要结合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流程和关键环节,制定符合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要重点关注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经营风险、审计风险等,要制定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提高风险规避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次,要适应新常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只有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明确职责权利。完善的内部审计考核与评价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审计内容、不同的审计目标和审计标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考评。要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在内审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可以有效的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4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国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不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新常态经济下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制定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将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到内部审计工作当中。

5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主动变革,顺应“新常态”要求。从强化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企业风险规避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2015(7):314-315.

[2] 刘新.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价值的提升[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233,235.

[3] 汤伯生.新常态下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北方经贸,2015(8):140-141.

[4] 邹玉滢.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