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外旅游市场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体育旅游 影响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总的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势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迅速上升。现在,体育事业正迎来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体育旅游。然而在体育旅游逐渐发展的同时,也像其他行业一样――在信息方面会随之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信息不对称方面,这些问题值得重视,亟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一、信息不对称对旅游中介的影响

1.对旅游公司造成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他们面临选择的商品或服务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即某方的参与或比另外一方知道的信息更多。由于,一些体育旅游企业利用庞大的广告网、通讯网和推销组织对旅游者进行劝说,诱导现代迫切需要“心理享受”的人们外出旅行。有的体育旅游企业在促销、公关等活动中,所宣传的内容和客观事实不相符,致使旅游者对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购买,是一种侵害消费权益的行为。旅游者一时难以发现旅行社或导游员的违规行为,但最终还是能够发觉其利益受到侵害,从而对体育旅游企业的服务产生了不满,不敢轻信体育旅游企业的促销宣传,甚至不再相信任何体育旅游企业所推荐旅游产品,进而影响了体育旅游企业行业的正常运行。

2.导游员的信任危机

导游是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和桥梁,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者无法准确判断旅行社提供的导游服务究竟是优质还是劣质,从而对旅行社的导游服务产生错觉,往往会误认为旅行社所提供的导游服务均为劣质服务。在旅游活动尚未开始之前,就对导游员怀有戒备与防范之心;在旅游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怕自己落入导游设置的“圈套”,甚至产生对导游员的抵触和敌对情绪,直接影响到导游的工作质量,也影响到游客自身的利益。

3.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

体育旅游市场上供大于求,引起“超低价竞争”。当削价程度达到不顾成本甚至是边际利润率成为负数的时候,竞争者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就会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以求补偿。体育旅游市场是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工具和服务性劳动,为旅游者服务的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机制远未达到完善和成熟的程度,因而市场调节的空白增多。

4.对旅游行业造成的影响

旅游者对导游和体育旅游企业产生的不信任,最终会导致旅游者会选择自助旅游。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旅行社旅游接待数量的下降、出游人数的减少经济效益的下滑,最终影响整个旅行社业的发展,严重阻碍旅行社业的发展。

二、信息不对称对体育旅游影响的对策

1.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

针对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具体状况,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行社及工作人员的具体业务行为监督管理职能。如对旅行社的各种销售、宣传材料进行监管,保证其游程安排、接待标准、报价等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查处虚假旅游广告及其他违法旅游推销活动。这样才能阻止虚假信息的流动,防止旅游者接受不真实信息。

2.加强旅游中介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

为切实解除旅游者对导游员和旅行社的信任危机,使旅行社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消除旅游信息不对称现象,改变旅游者的信息弱势地位,加强对旅游者的信息支持从而保护旅游者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3.提高导游员的职业素质

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能力,更要提高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使导游人员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游客和奉献社会的要求来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同时还要提高导游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使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事,从而避免侵害旅游者权益的事情发生。

4.帮助旅客甄别有效信息、使信息对称化

如果曾经体验过的观念领导者的消费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将可能延伸到更多的消费者对旅游公司和中介公司的较低评价,从而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旅游公司需要通过一定的沟通手段和中介帮助游客甄别有效的信息,将旅游公司与游客之间互相占有的信息对称化。

5.加快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的现状却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前景。一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二是体育旅游营销人才、市场开发人才短缺。我国当前专业的体育旅行社非常少,综合性旅行社内负责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部门也不多,已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知识欠缺,导致体育旅游产品难以被大众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必须加快解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6.寻求政府帮助

体育旅游业是有很大关联性的产业,产业链上每一环节都有自己的宣传,因此体育旅游行业的运行和管理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因此需要政府从行业整体出发进行协调,保证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整个旅游地的知名度。这个模式的成功代表为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当地政府从当地的特色入手,从2002年开始举办环湖赛,有效地加快了比赛经过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青海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省国内旅游者509.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1%;国内旅游收入19.49亿元,比上年增长36.9%;接待境外入境游客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体育旅游将成为当今的朝阳产业。国外体育旅游的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尤其是发达国家,其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品种多样,且独具特色,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开发和旅游市场的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体育旅游的开发,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发展起来,尤为突出的是,结合我国的地理资源和文化底蕴,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但与国外相比,略显滞后。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弘扬中国体育文化之精髓,展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之魅力,借鉴国外体育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努力探索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陈丕积.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行为.旅游学刊,2000,(2).

[2]查军.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与对策.兰州学刊,2001,(5).

[3]孙建超.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与旅游者权益保护.旅游学刊,2001,(2).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范文第2篇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着老龄化现象的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对应的老年人口也比较多,并且现在的很多老年人有经济条件和时间愿意去旅游,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良好的。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的旅游景点虽然多,但多数是面向青年人进行开发和设计,因此老年人旅游市场相对还处于空白阶段。

一、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的老年旅游相对于国外来说是起步比较晚的,现在很多国外老年人普遍每年旅游2-3回,而我国的老年人却还是处于常年闭门不出的状态。随着旅游观念的转变,我国的老年人虽然开始接受旅游,但在进行旅游过程中,依然遇很多问题。首先就是缺乏老年人的旅游专线。现在很多旅游团在设计旅游路线时,往往是根据旅游主要人群,也就是青年人来进行设计景点和路线,很多年轻人为了提高旅游效率,往往会在一天内安排多个旅游景点,这样快节奏的旅游方式是不适合老年人的,有的老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身体问题。其次就是旅游团不愿意接纳老年游客。老年人在进行旅游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进行其它消费,这对于旅游团来说可能相对的利润就会减少。同时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弱,旅游过程中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就需要进行照顾,这样旅行团所承担的风险也就比较大,总体条件下,旅游团并不愿意开放老年旅游路线。最后就是现在存在一些诈骗性质的旅游团,这样的旅行团对老年人存在欺骗行为,比如说不兑现应有的住宿条件,或者是强制性收取服务费,这些都对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条件

(一)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比较广

我国现在已经开始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并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会持续增加。老年人应当是消费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在长期旅游经营模式影响下,很多旅游团比较愿意接受的是青年人,因为青年人的消费能力高,同时人数多。但是在现代的环境下,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很多老年人追求新兴的生活方式,愿意去进行旅游,因此从现在的市场需求来看,老年人的旅游消费力如果可以得到发展,设计出对符合老年人旅游的观光路线,那么老年旅游市场将会非常广。

(二)老年人具有一定的旅游消费能力

旅游属于精神消费,在旅游初兴阶段,更多是思想比较开放的青年人愿意进行消费,但是现在的老年人为了追求晚年幸福的生活方式,也愿意投入旅游消费。相对于青年人旅游,老年人进行旅游的优势在于时间上的充裕,我国现在的旅游高峰普遍集中在五一或者是十一,这个时候是年轻人具有一定的假期可以进行旅游。但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在进行旅游的时候可以随意的挑选时间。同时老年人具有一定的旅游购买力,现在的很多老年人都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去支持享受消费,因此老年旅游将会有很大数量的支持者。

三、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措施

(一)开设老年人旅游专线

老年人在旅游市场上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不可否认老年旅游市场很大,但在进行老年旅游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像青年旅游一样,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老年人需要的应当是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专项旅游路线。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将路线细化为不同的种类,比如说自然风光路线,宗教旅游路线,人文景观路线等。老年游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路线。同时老年旅游在景点安排方面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老年人由于过度劳累而产生身体问题。同时也可以安排一些比较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旅游路线,比如说温泉旅游或者是乡村旅游。温泉可以有效环节老年人的身体压力,而农村自然风光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怀旧感,让他们的心情更加愉悦。

(二)提高服务质量

要想有效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老年旅游服务质量。老年人由于自身的情况,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老年人比较喜欢自己适应的品牌,所以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同时,旅游团也增加了更多的游客来源。在旅游途中,一定要加强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关注,在旅行车上准备好一定的常用药品,并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提醒游客做好防护准备。在安排住宿过程中,要避免一些嘈杂环境,饮食要营养合理,从而让老年人更加放心出行,提高旅游质量。

(三)合理宣传,打造精品旅游项目

在宣传老年旅游过程中,需要结合老年人容易接受的平台,比如说报纸或者是广播,在宣传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虚假宣传,从而真正的引起老年人的重视。在旅游项目中,要重视精品旅游项目的打造,比如说“社区老年游”,或者是“家庭亲子游”,精品项目的打造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从而更好的发展老年旅游市场。

四、结束语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范文第3篇

我国海岛众多,海岛环境独特,风光旖旎,海洋文化、民俗丰富而独具特色,因而海岛旅游对生活在陆上的人们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业是海岛社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海岛旅游首先要重视市场需求,调研旅游市场,针对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使海岛旅游健康发展,而不至于因盲目开发产生有产品无市场现象,甚至造成海岛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在传统概念中,旅游市场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双方买卖旅游产品的实际场所;经济学意义上的旅游市场则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市场营销学将旅游市场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地区中存在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本文所研究的海岛旅游市场是指市场营销学的定义,指的是对海岛旅游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潜在旅游者。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海岛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对海岛旅游市场认识不清晰,忽视对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国际海岛旅游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在青岛旅游的游客为例,研究海岛旅游市场的特征,希望对其它地区的海岛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海岛旅游研究是随着海岛旅游地兴起而展开的,由于国外海岛旅游发展较早,相应的海岛旅游研究自然较早。DavidEdgell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及其营销问题,提出相关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市场营销对于海岛规划和管理的意义。TomBaum和RamMudambi以百慕大群岛为例,运用李嘉图模型(Ricardanmodel)分析预测旅游需求,以更好应对海岛旅游的季节性问题。CatalinaJuaneda和FranciscoSastre研究了海岛旅游的市场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细分问题。ReidarJ.Mykletun通过对波罗的海附近海岛地区的游客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地域分布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最大因素之一。加拿大捷夫瑞•华尔博士对海南的旅游业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海南在观光体验、旅游供需关系、市场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F.M.DiazPerez指出必须对海岛旅游产品进行持续性的市场细分研究,只有以此为依据,根据市场需求,才能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准确的形象设计、产品创新。目前,国内关于海岛旅游的研究,集中在海岛旅游开发与保护、海岛旅游管理、海岛居民旅游感知等领域,海岛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少。赵飞、彭华、李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广东南澳为例,主要研究了南澳旅游市场规模、旅游市场地域结构、需求类型、客源市场时间变化,并对南澳岛旅游市场发展制约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张志宏、李悦铮以长山岛为例,主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相关方法研究了长山岛旅游市场需求和预测。夏林根通过对上海、海口、三亚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远洋海岛旅游市场需求的特征。

三、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探究海岛旅游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在青岛旅游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海岛旅游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本次调查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在2010年9月完成,调查地点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栈桥三处景点,调查对象为进入该三处景点的旅游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由调查员向被调查者仔细讲解每一个问题,然后由受访者填写,并收回问卷。根据游客是否到过海岛旅游,把问卷设计为两部分,即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部分和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部分。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86份,其中第一海水浴场441份,第二海水浴场231份,栈桥14份。

四、海岛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一)海岛旅游市场人口统计学特征本次总共调查686人次,其中男性406人,占59.2%,女性280人,占40.8%。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为34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9.9%,其中男性为225人,女性为117人,分别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的65.8%和34.2%。可见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中男性多于女性。表1海岛游客年龄构成年龄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Valid缺失值10.300.3016~254713.7414.0426~3513038.0152.0536~458926.0278.0746~553510.2388.3055以上4011.70100.0总计342100.0如表1所示,海岛旅游以中青年市场为主体。其中,26~45岁阶段的游客占64%,这一群体是海岛旅游的最大市场;46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但到过海岛的游客占这一年龄阶段总人数的比例较高,说明此年龄阶段的游客较喜爱海岛旅游,也是海岛旅游重要的目标市场。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在这些游客中,拥有大专、本科学历人数最多,有235人,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人数有5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人数有34人,三者占93.7%,这些游客的职业主要为公司职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科研人员,占到受访者的78.9%。受教育层次较高的旅游者,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他们是海岛旅游市场的重要目标市场。

(二)东部地区为海岛旅游主要客源地如表2所示,在受访的游客中,山东省的人数最多,其它人数较多的省市基本位于山东省周边及东部沿海地区。人数超过十人的省市游客总数为58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5.9%,这些地区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为297人,占这些省市被调查人数的50.4%。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游客到过海岛旅游的比例较高,说明东部是海岛旅游主要的客源地,海岛旅游者数量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

(三)海岛旅游人均消费低,消费潜力大如表3所示,海岛旅游价格水平与陆地价格水平相比,认为海岛旅游价格比较高和非常高的游客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32.16%,认为海岛旅游价格水平在一般以下占到过海岛旅游的人数的66.67%。如表4所示,从最近一次到海岛旅游的花费可以看出,海岛游客旅游花费小于2000元的占到总数的61.70%,小于1000元的占游客总量的近50%,可见海岛旅游整体消费不高。由于海岛旅游产品、功能单一、档次相对较低,造成海岛旅游价格偏低,海岛旅游整体消费较低。在家庭月收入方面,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大于7万元的占到44.8%,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大于7万元的仅占23.3%,可见到过海岛旅游的高收入家庭数量高于没到过海岛旅游的家庭数量。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家庭收入相对较高,说明海岛旅游者有较强的旅游购买力,到海岛旅游的消费潜力较大。

(四)海岛旅游市场处于观光旅游层次针对海岛旅游目的的调查显示,有45.3%的游客认为海岛景观是影响他们选择海岛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因素。在海岛旅游者感兴趣的海岛旅游项目中,选择海岛观光的有216人次,选择宗教朝拜的有16人次,选择渔家乐活动的有168人次,选择海上运动的有111人次,选择休闲垂钓的有86人次,选择海岛度假的有115人次,选择其它的有6人次。以上统计数据说明,海岛游客的旅游兴趣集中在海岛景观上,观光旅游是海岛旅游的主要目的。这说明海岛旅游市场仍不成熟,处于观光层面,旅游产品单一,与国外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形式的海岛旅游有一定的差距。

(五)海岛旅游者获得信息渠道状况旅游者获取海岛旅游信息的渠道由多到少依次为网络、亲戚朋友、报纸杂志、电视、旅游广告、旅行社,其选择次数分别为172、133、104、92、53、48人次。从信息获取渠道上来看,海岛旅游者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数量最多,利用电视及旅游广告了解海岛的数量较少,从旅行社获取海岛旅游信息的数量更少。

(六)海岛旅游者旅游满意度情况旅游者对海岛旅游最满意的是优美的海岛风光,占52.3%,这与大多数旅游者把海岛风光作为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相一致,此外有26%的受调查者对独特的海岛环境较满意。游客对渔家特色风情、海上运动项目、完善的旅游度假设施满意度较低。旅游者对海岛旅游需改进之处涉及海岛旅游的各个方面,其中以海岛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为主。

(七)海岛旅游市场潜力大在对344名没到过海岛旅游的游客调查中,有89%的游客表示会考虑到海岛旅游。海岛旅游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主要为:海岛景色(143人次)、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82人次)、海岛渔家风情(32人次)、海岛度假(25人次)、海岛文化(21人次)、坐船出海(13人次)、其它(28人次)。从统计数据看出,海岛旅游对大多数人有吸引力,最吸引他们的是海岛景色和与陆地相隔的海岛环境。可见,海岛旅游市场巨大,海岛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潜在海岛旅游者对海岛景色和环境最感兴趣。

五、结论与建议

(一)保护自然景观,科学开发海岛旅游在开发海岛旅游过程中,需要根据旅游者的偏好编制旅游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旅游项目。大多数旅游者认为海岛最具有吸引力的是自然景观。因此,旅游规划、建设要以保护海岛景观、环境为前提,不能破坏海岛自然环境和海岛特色文化。在保护自然环境、海岛景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建设相关旅游设施,避免旅游设施的建设破坏海岛自然景观,最大程度地保持海岛景观的独特性、原生性。

(二)突出海岛特色,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旅游者到海岛旅游主要目的是观光,大多数游客在海岛停留3天以内,这就决定了游客的旅游花费不高。说明海岛旅游除观光旅游外的旅游项目较少,特色不足,对游客吸引力不强,难以吸引游客在海岛长时间停留,难以打动游客更多消费。从调查中发现,海岛旅游者对海岛文化、海岛民俗并不太感兴趣,而海岛文化、民俗资源正是海岛区别于陆地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发展海岛旅游,应深入挖掘海岛文化、民俗,开发旅游项目应体现海岛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吸引游客的海岛文化旅游产品,开拓海岛旅游文化市场。游客对海岛静谧的环境、特色的景观特别感兴趣,据此应重视海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引导以观光为主的消费观向海岛度假消费观转变,创造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入境游

1 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1.1贸易总量大比重高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巨大,无论在出口还是进口,贸易量总额都是很高。在此,主要以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在入境游市场为例。北京是最主要的旅游服务经济收入和旅游服务创汇基地,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大城市首位。其平衡了本国国际收支,积累建设发展资金,促进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7到2010年来北京旅游的入境人数,随着北京旅游产品供应不断的完善、世界经济稳定的发展以及经济持续增长和对外交往的增多、区域合作紧密加强,北京入境旅游人数在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了407.72万人次,在2007年,来北京旅游的入境人中主要是香港同胞,由于北京的不断对外开放,对外宣传力度的增加,外国人、台湾同胞、澳门同胞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从台湾来北京的旅游者大幅度增加,由2007年的59.89万人增加到了目前2010年的194.38万人次。

2009年北京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长途、交通与商品销售对北京外汇收入的贡献最大,分别达到27%与25%,两者的比例占到全部外汇收入的50%以上,其中住宿餐饮也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第一、第二产业都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重视,为了达到吸引入境游客的目的,不断调整旅游政策和旅游环境。

1.2 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北京通过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努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关注的焦点,城市旅游吸引力不断增高,促进了北京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也提高了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而且北京作为龙头城市,对国家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起一定的带动作用,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产品生产制造中心和销售中心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同时也是入境游和国内旅游的接待中心和客源集散转输地,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从2006年到2010年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由42.32亿美元增加到59.67亿美元,北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由182.96亿美元增加到227.89亿美元。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由510.55亿美元增加到794.67亿美元,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量的比例也由2.26%增加到了3.59%。由此说明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1.3 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扩大

随着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逐步向国际旅游市场进一步迈进,政府根据北京景区的各个功能定位,不断改善,并实施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精品战略措施,加快对历史文化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奥林匹克公园区、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街区、繁华商业街区、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市标志性建筑景观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文化、体育、科技和时尚消费等旅游产品。坚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旅游特色发展道路,进一步使现有旅游产品更加完善。

2 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北京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当中,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2.1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弱

2.1.1 国际市场品牌效应薄弱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旅游产品方面与国际化的大都市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其旅游产品缺乏新意、出口的商品结构单一、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等。北京旅游服务贸易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产品创新不够。缺少知名的旅游品牌。北京除故宫、颐和园等著名的古迹外,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北京的旅游商品市场也相对缺乏活力,特色的、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几乎是没有的。现有的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还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而相关的旅游产品的研发能力也不强,缺乏吸引力,商品的差异性、主题性、系列性都相对较弱,与国际上相关的旅游产品还有很大的距离。

2.1.2 国际化专业人才供给缺乏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北京的旅游人力资源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长,但是与国际上的标准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北京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高才能的国际旅游人才供给缺乏。

2.2 入境游市场规模增长缓慢

金融危机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使得国内交通成本提高,成品油的价格上涨,与国外相比,我国北京的交通成本还是比较高,入境旅游的价格不断升高,由于外币贬值,外国游客来华的消费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2008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379万人次,同比下降13%,2009年1月,全市接待入境游客为21.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9.6%,其中接待外国游客下降了27.5%。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别是高端商务市场规模明显缩小,而高档酒店、国际会议、会展等预订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3 国际化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市场的对完开放程度不够,相关体制与法规还未达到国际化的标准,高端科技化的旅游信息网络未形成。

国外旅游市场现状范文第5篇

(一)县域经济与县域旅游经济

县域旅游是旅游从大城市向县域深化的产物,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动向,是在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内,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的各种社会与经济活动的集合,是较小尺度、特定的区域旅游,是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县域旅游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发挥旅游业的比较优势,以旅游带动或配合联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开放的、功能完备的特色区域经济。旅游业作为一种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产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加县域居民收入、改善县域人居环境和促进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用突出,旅游业也因其高贡献率在县域地方政府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二)民族县域旅游经济

民族县域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并与周围地区在民族构成上有较大差别的行政区域。广义的民族县域经济是指民族自治县经济及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自治区或自治州内少数民族人数占所在县域总人口数的30%以上的县域)经济。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则是以民族县域为区域范围的旅游经济系统。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言,目前最亟待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整体县域经济的进步程度。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抑制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就促使民族县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由于大部分民族县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创造了较佳的条件。因此,基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先天不足的情况,旅游业常常被民族县域作为“活县”、“兴县”的重要手段。自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旅游业逐步成长为民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已被各方广泛关注。

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发展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肃南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整个区域横跨河西五市,由三块不连片的地域构成,同甘肃、青海两省15个市县区接壤,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族风情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较明显。该县旅游业起步于1992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将“旅游活县”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培育。该县依托祁连山风光、石窟艺术、丹霞地貌、民族风情四大优势旅游资源,加大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产业融合,精心打造县域旅游精品。“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接待国外游客2.1万人次,国内游客221.67万人次,与“十五”期间相比,旅游综合收入与旅游人次分别增长了6.6%与7.3%。“十二五”期间该县将以建设旅游文化特色县为目标,继续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扶持。

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旅游市场营销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速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擎。虽然肃南县域旅游经济不论是在管理水平、旅游市场拓展,还是在项目建设、产业规模上,都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目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旅游市场营销层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肃南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旅游营销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肃南县近年来已认识到旅游市场营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以往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方式从不同程度营销四大县域旅游精品,尝试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在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对肃南县域旅游业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该水平较以往有较大进步,但客源市场依然培育不足,与丝绸之路、兰州及全国旅游大市场的旅游市场联动不够,在外界缺少知名度,与已形成的旅游产品品质应发挥的效应相比,仍处于较低营销水平。且与邻近区县市营销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个张掖市乃至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较低。

(二)县域旅游市场细分、定位欠佳

任何一个旅游地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细分市场的规模与发展潜力。就肃南县而言,部分景区(点)资源品位相对较高,但多处于祁连山腹地,交通不便、“旅长游短”,加之受到配套设施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肃南县旅游营销缺乏对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需求的认真研究,不能很好地从旅游市场需求中细分出各级旅游目标市场,对旅游市场的准确定位欠缺,因此较难把握对旅游市场采取适销对路的营销,难以取得卓有成效的营销效益。

(三)旅游促销手段与力度有限

目前,肃南县已强化了新闻媒体宣传,已在《张掖日报》、酒泉和嘉峪关电视台等媒体定期刊登、播放旅游宣传信息,并更新制作了《魅力肃南•裕固花乡》旅游专题宣传片,修编了《肃南旅游景区导游词》,形成一定的媒体造势。同时,整合资金扩大广告宣传力度,印制发放了旅游宣传画册、折页,并在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大型广告宣传牌。同时借助“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会平台推介肃南旅游。但是,肃南县网络促销工作比较滞后,虽然设有旅游门户网,但管理水平不高,网站内容相对单一,虽然将旅游六要素融入在内,但未能及时更新与管理,且无电子商店、旅游网络互动等新兴系统;虽然举办或承办了一些节事活动,但活动规模较小,组织水平有待大幅提升,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促销力度。

(四)旅游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功能要素不配套

目前,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肃南县旅游资源仍然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县域旅游正在转型升级。精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地将肃南独有的山川、河流、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与民族特色、历史遗存等人文景观有机整合。产品间缺乏紧密联系,难以形成合力。如对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境内主要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挖掘不深,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较少等。同时,各大旅游生产要素配套不足,尚未形成高效能的产业结构与高延伸度的产业链,未能延伸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与相配套的旅游功能,致使人均消费低,对推动农牧区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益效果不明显。综合而言,旅游产品、产业结构有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五)缺乏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理念

由于肃南县旅游开发时间较短,旅游发展不成熟,且受到交通、信息等资源的限制,对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不能与时俱进,甚至出现短视行为,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仍停留在传统营销理念上,对随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催生的现念理解不透彻,不能贯穿于实际营销之中。例如旅游生态营销理念、绿色营销理念、旅游服务营销理念、旅游关系营销理念、旅游知识营销理念等。因此,目前肃南县在县域旅游市场营销中思维不开阔、手段不灵活,不能很好地适应商品经济与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民族县域旅游视野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市场营销对策

针对肃南县域旅游市场营销现状,笔者认为应以民族县域旅游经济为突破口,结合该县县域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县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期促进该县县域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县域旅游特色品牌

旅游产品是旅游营销的基础,其设计与开发关系到营销的成败。合力整合并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产品,打造品牌旅游产品是肃南县域旅游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基于肃南县域旅市场分析及旅游产品现状,该县应积极探索特色化、精品化的产品开发之路,实施多元化、有重点的开发战略。培育和形成一批有特色、互补性强、高质量的民族县域旅游精品,以精品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最终打造“山水肃南•裕固家园”这一县域旅游品牌,凸显县域生态地位,宣传中国裕固族,借助品牌效应,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具体而言,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丝绸之路文化、裕固文化、祁连玉文化等三大文化主题,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觐、科考、探险等旅游形式于一体,包装一批独具肃南民族特色与县域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积极筹划节、会、赛、展、演等特色旅游活动,打造一系列精品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并整合提升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文殊寺风景区等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景区。二要借助祁连雪山、沙漠、丹霞地貌奇观、绿洲草原等能够代表地域景观特色及具有垄断性的自然资源,整合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红色旅游等特种旅游形态,融入并突出体验性,设计开发具有肃南县域特色的集生态、民俗风情、体育、探险于一体的体验旅游项目,如积极探索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漂流、沙漠探密、祁连主峰探险、峡谷攀岩、自行车越野、野外骑马骑牛、山地滑雪、滑草、滑翔等活动,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体验旅游转型升级,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二)做精市场细分,准确市场定位

旅游市场特别是细分市场是旅游业的生命力,开展肃南县域旅游市场细分调查、做好目标市场选择、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在旅游市场营销中颇具重要性。就肃南县域旅游发展现状而言,目前其国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玉门、张掖、武威、酒泉等省内周边城市,主要为河西走廊所在县市;二级客源市场为省内其他地区及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周边省份、西部地区;三级客源市场为省外其他城市与地区,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入境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为香港、澳门、台湾、匈牙利;二级客源市场为日本、韩国、欧美国家;三级客源市场为东南亚国家。肃南县应综合考虑县域旅游自身实力及整个河西走廊的市场定位,重点巩固与发展一级市场,积极开发与保持二级市场,逐步拓展三级市场。应突出祁连山美景、裕固风情与石窟艺术三位一体的独特资源优势,以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的石窟绝品,肃南独有的裕固风情大力拓展日、韩、美文化旅游市场;将匈牙利、中亚作为突破口以带动欧洲旅游市场;依托壮美的祁连山风光、草原美景、丹霞地貌激活兰州、金昌、武威、嘉峪关、玉门、酒泉、张掖等周边区域的度假避暑和冬季市场;省际过境市场则可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补充。此外,还需认真分析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宗教朝觐、生态宜居等专项市场需求,同时加大对份额不断扩大的自驾游市场的关注度。

(三)加强宣传促销,促进旅游形象对外传播

就目前旅游营销态势而言,宣传、促销依然是让大众了解旅游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目前肃南县域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受众面狭窄、客源市场不足,强有力的宣传促销不可或缺,但需要在传统促销方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采用电视、电台、报纸、宣教资料、广告牌等传统方式开展促销外,肃南县亟需拓展并强化如下促销方式:一是节事促销。一方面,要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兰洽会、深圳文博会、西安旅交会、甘肃省旅游纪念品展销会等大型节会活动,借助大平台推介肃南县域旅游;另一方面,要办好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国际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各类宗教文化节会以及各乡镇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各类节会,以节事活动促进旅游宣传推介。二是网络促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善肃南旅游门户网,并与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对接,推进资源共享与效益优化。三是人员促销。每一位肃南本地居民以及到过肃南的旅游者均是肃南县域旅游最生动的促销者,要高度重视口碑营销。总之,要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的思路,整合新闻宣传、广告投放、展览推介、节事活动、电子商务等宣传促销手段,联合县域旅游各行业、各部门,强化集约营销力度,建立并形成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机制,扩大市场覆盖面。

(四)构建县域旅游营销信息平台,全方位服务于受众

旅游营销信息平台是建立旅游业各组成要素联系的桥梁,是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形象宣传和产品促销有效的现代化手段。肃南县要在智慧旅游大背景下,构建一体化的市场营销系统,以互联网为平台、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宣传、咨询服务、交易等营销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咨询系统、网上预订服务系统、电子货币交易系统、可视图文系统、救援系统、网上广告宣传、旅游电子商店、网上旅游推介会、网上招商、旅游微博(博客)互动系统等。要尽快统一营销系统,以科技的力量提升县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全国性的旅游信息化营销网络,形成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肃南县域旅游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综合运用各类营销理念,顺应转型需求

在转型时期的旅游市场营销过程中,肃南县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旅游营销理念及方式。要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综合考虑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特点,从营销1.0、2.0层次向更高层次升级,引入新的各级营销理念。诸如,引入旅游关系营销,县域旅游企业要强调尽力满足旅游者需求,并与之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跟踪策略,建立完善及时的市场反馈机制,提高旅游者忠诚度;引入旅游体验营销,通过塑造感官及思维、情感体验,吸引旅游者注意力,引起其共鸣与思维认同,为旅游者创造全面的体验,为旅游产品找到新的附加值与生存空间;引入旅游生态营销,旅游企业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努力创建县域旅游绿色品牌,树立绿色形象,实施绿色服务等,同时积极引导员工创造绿色企业与社会。

(六)加强区域联合,发挥联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