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油菜产业;发展;规划及设想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1 永川区农业生产基本概况
永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耕地面积67433.3hm2,油料有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以油菜为主,占75%以上,是人们的最主要食用植物油来源。2012年油菜种植面积为8133.3hm2,平均产139.2kg/667m2,总产16982t。
2 油菜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2.1 发展油菜产业的自然优势
冬春季气候特点适宜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可适宜种植面积潜力大,自然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2.2 油菜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
2.2.1 油菜直补政策
国家从2007年开始执行油菜种植良种补贴,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户的种油积极性。
2.2.2 产油菜大县建设
永川区分别在良种招标采购与推广、万亩高产示范创建、油菜播收新机具推广、栽培新耕制新模式研发和拓展油菜功能上予以重点支持与扶持,投入资金50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产油大县建设效果。
2.2.3 着力培植规模种油大户
全区共培植油菜规模种植大户20余户、规模种油面积达到92.15hm2,均较大面积增产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2.4 强化技物配套
常年为农户无偿提供油菜专用复合肥、尿素、硼砂(微肥)、除草剂、机动喷雾器、病虫防治药剂等物资支持,以确保油菜高产稳产关键技术得到落实和普及应用,调动核心示范区农户的高产创建积极性,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2.3 影响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种植面积扩增缓慢,季节降水分配不均,劳动力短缺;比较效益低,成品价格不高,政府补贴很低,生产周期长;成片规模种植油菜面积和农户少;产业水平低,油菜籽以自产自销为主,缺乏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与水平,生产劳动强度大等主要制约着油菜产业的发展。
3 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分布
3.1 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永川区2008年进入重庆市产油大县建设项目4a来,年均油菜种植面积5866.7hm2、年油菜籽总产1.2万t,较之前年均增加1200hm2、2500t,增产25.7%和26.3%以上。同时,积极开展油菜高产示范创建、“科光杯”、“渝油杯”高产竞赛活动等,助推全区油菜产业稳定发展。
3.2 产业分布
永川区产油大县建设以“黄瓜山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以南大街-吉安(黄瓜山)、胜利路-茶山竹海-三教-板桥、南大街-来苏-宝峰、南大街-卫星湖-五间-何埂-朱沱、中山路-陈食-临江、中山路-大安-金龙、胜利路-双石等“七条线呈放射骨架”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带。
3.3 项目对油菜产业的带动
3.3.1 财政资金支持
永川区2008年进入产油大县项目,4a财政资金累计投入943.41万元,平均给予专项资金235.85万元/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良种采购、高产创建、技术推广、镇街工作经费。
3.3.2 加强院地合作,助推全区油菜产业稳定发展
充分发挥市农科院特色作物所等科研单位技术专家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等方面能力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和基层技术推广能力,切实增强品种资源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机结合、机耕机播机收与农艺措施有机配套、油菜籽精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增值有机融会的力量,科学谋划,助推永川区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4 油菜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及绩效分析
4.1 油菜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在高产示范核心示范区,始终坚持新技术、新模式的产量效益探索,着力破解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下问题。多年来,先后组织实施油菜新品种和适应性比较正规试验、油菜集中育苗与稻田秋冬季综合利用、油菜翻耕移栽、油菜免(少)条播、油菜免(少)耕撒播、油菜免耕机播、油-蔬两用、稻草秋洋芋套作油菜、油菜免(少)耕移栽以及油菜折薹菜用等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耕地利用制度改革。
4.2 不同创新模式效益分析
4.2.1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效益分析
规模种油大户,种植油菜用工要请人,增加了劳务用工成本,但产出高,得到的政府补贴高,其种油经济效益远高于普通散户。
4.2.2 不同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2011年、2012年在五间镇新建村、三教镇陡沟河村同一地点设置了人工育苗移栽、免少耕机播、免少耕撒(条)播、油菜套作秋洋芋、油菜套作秋冬叶菜和油蔬两用的示范探索。
4.3 模式推荐
4.3.1 适度规模经营可大幅度提高种油效益
0.67hm2以上的规模种油大户平均获得纯收益是个体农户的1.27倍,其种油经济效益远高于普通散户,因此适度规模种油、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油菜产业效益的方向,也是未来油菜种植鼓励发展的方式。
4.3.2 推广应用油菜轻简便化栽培技术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有效手段
推广应用轻简便化栽培技术,尤其是免少耕撒(条)播栽培技术,在不增加生产设备投入负担,又适应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是促进油菜产业发展和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
4.3.3 扩大间套复种是增加油菜种植收益的重要途径
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实行间套种植或折薹菜用,可有效利用秋冬资源,扩大复种,相当于增种一季庄稼,提高种植收益。
5 油菜加工产业发展
5.1 加工现状
全区有80余个油菜籽加工作坊,散布城区和各镇街偏僻角落和农贸市场中,其设备落后、规模小、加工能力差,日加工能力50t左右,主要以毛油销售为主,不收加工费,以赚取菜籽餠粕为利润(价格2.0~2.4元/kg),每个加工作坊年盈利3万~5万元。
5.2 加工产业发展方向
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在组织实施产油大县建设和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创建项目的同时,在项目实施地配套建设1~2个菜油深加工企业或业主,增添精炼、脱色、除杂等配套加工设施设备,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
6 油菜关联产业的发展及经济社会效益
6.1 共同打造黄瓜山梨花·菜花复合赏花节
以黄瓜山4000hm2优质南方早熟梨基地为载体,把油菜高产示范创建与城郊型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产油大县地位建设为前提、以品种统一(更换)为基础、以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体,共同打造层次错落、黄白花色交映、花海延绵的复合型“黄瓜山梨花·菜花赏花节”,大力发展修闲观光旅游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6.2 引导加工增值
积极引导永川区域内各油菜籽加工生产企业、加工业主和作坊,特别是川东市场和黄瓜山地区的加工业主,建立“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着力创建优质品牌、提升优势产业,提高菜籽产品增加值。
6.3 促进养蜂业发展
制定政策,鼓励和扶持养蜂业,增加植物性健康食糖来源,拓展油菜增收渠道。
7 油菜产业发展思路及设想
7.1 继续巩固和发展产油大县地位建设
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主导品种推荐制度,加强良种采购,加强“双低”油菜品种推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提高产品品质。合理安排使用高产创建资金和镇街高产示范工作经费补助,切实调动各基层政府重油抓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推进高产创建的普及,提高油菜单总产水平,辐射带动全区油菜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7.2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转变油料发展方式
推广应用油-芋、油-菜、油-薹2用等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免少耕撒、条播轻简便化栽培技术,全面加强高产高效技术普及,提高油菜产出效益,从根本上转变油菜生产和发展方式,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7.3 大力发展产后加工提质上档
有目的安排专项加工扶持资金,在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区配套建设1~2个菜油深加工企业或加工业主,尤其针对黄瓜山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加强“黄瓜山小磨纯榨菜油”品牌的打造,增添精炼、脱色、除杂等配套加工设施设备,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该特色品牌。
7.4 大力拓展油菜产业增收功能
深度拓展以“黄瓜山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核心的油菜休闲观光基地建设,形成以南大街-吉安(黄瓜山)、胜利路-茶山竹海-三教-板桥、南大街-来苏-宝峰、南大街-卫星湖-五间-何埂-朱沱、中山路-陈食-临江、中山路-大安-金龙、胜利路-双石等“七条线一点”呈放射骨架的休闲观光区,着力打造层次错落、花色交映、花海延绵的复合型黄瓜山“梨花·菜花赏花节”,促进休闲观光旅游增收。配套发展养蜂业,增加植物性健康食糖来源增收。
7.5 紧密院地合作机制
关键词 产业支撑 区划调整整合 挖潜 提升 战略新兴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支撑,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主导产业不断演变、升级的过程。所以,产业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而产业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战略方向。因此,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规划对于推进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发展规划是比较全面的园区长远发展计划,是对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背景
2012年威海市第13次市委常委会对全市经济区划调整做出了全面、科学的安排。新的经济区划调整,为各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及新的发展方向。环翠区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一)现代服务业
主要包括三大版块:
1、以里口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风景旅游业。
2、依托中心城区,发展商业金融、商务办公等服务业。
3、发展以温泉疗养为特色的休闲度假业。
(二)现代制造业
整合张村、羊亭各类资源,建设科技产业园,形成城市西部的重要功能区。
因此,为进一步明晰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方向、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区政府亟需编制威海环翠科技产业园发展规划。
研究范围
涵盖张村、羊亭两镇主要区域,总用地约55平方公里。
现状分析
(一)张村片区
临近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居住生活等要素已具备城市特征。现已形成一个商业中心、三个工业组团及多个居住组团。
张村工业基础雄厚,三大工业组团现已成型。分别为:
1、银海工业组团——以电子、纺织、机械为主
2、机械电子工业组团——以电子、纺织、机械、医疗器械为主
3、魏桥纺织工业组团——以纺织、机械为主
(二)羊亭片区
主要由正在发育的两个居住组团及三个工业组团构成。
三个工业组团包括项目一区、项目二区以及南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该产业基地作为羊亭新兴产业发展的启动区,现已初显规模。
羊亭正处于成长期,作为新的产业重心,发展空间巨大,可为西城科技产业园土地供应提供支撑
产业发展方向
为实现产业差异化发展,促进区域资源互补、联动、分工与合作,威海城市西部将打造“高、新、优”三类特点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其中,环翠科技产业园中张村镇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羊亭镇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
(一)总体布局
构建 “两园、两区、多核”的用地功能布局框架。其中:
两园:分别位于张村与羊亭片区,打造传统优势及新兴战略两大产业园。
两区:依托产业园形成两大综合配套区,职能主要包括居住生活、公共服务、商业等方面。
多核:保护并利用自然山体,形成多处生态绿核。
(二)产业用地规划
1、张村片区
以“挖潜”、“提升”为主,进一步清理盘活现有三大工业组团的闲置资产,实现土地“二次开发”。
2、羊亭片区
首先,立足现有三个工业组团,对用地进行适度扩展。其次,为未来片区发展支柱产业预留弹性空间。最后,实现产业布局由“点”到“面”的转型。
(三)对外交通衔接
通过内环快速路、烟威高速、初张路等快速路以及沈阳路、环翠路、成大路等主干道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衔接。
(四)道路系统
道路布局呈“方格网状”。对羊亭河南路网进行“弹 性加密”,便于不同规模企业入驻。东西向主次干道在沈阳路接口处与双岛湾片区形成对接。
(五)市政基础设施
园区市政基础设施是保证产业区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燃气、供热、防灾、环境卫生等,各项市政工程系统构成了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园区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基本服务保障。
结语
一、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
冀中南经济区的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6%、43%、39%,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传统工业加工区和特色商贸物流基地。其现状及分析如下:
1、资源禀赋类型多样但产业发展调整约束不断增强。
冀中南地区西依太行山,沿山为丘陵地区,中东部为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地理特征较为多样,煤、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等能源资源总量也比较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为冀中南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然而,冀中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差,人均水资源量和地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且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超载利用和污染,区域整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
2、主导产业增长迅速但区域内名优产业发展困难。
冀中南地区产业门类相对完整,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工业等重工业类型与轻纺、食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轻工业均得到一定发展,其中主导产业增长尤为迅速。石家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5%;邯郸市主导产业中仅冶金工业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50%;邢台市重点培育的装备制造、新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也占到全部工业的40%以上;衡水市橡胶、食品、金属制品、化工等主导产业也增长较快,总体而言地区产业基础正在不断巩固。然而,冀中南地区特色区域名优产业和产品发展仍比较困难,如采暖铸造、通讯器材、丝网、皮毛皮革、玻璃钢、汽拖配件、农副产品加工、金属橱柜、工艺美术等产业类型,虽然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高,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提升缓慢、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发挥带动广大农业地区发展的作用。
3、传统农业量大面广但现代化水平仍待提高。
冀中南地区大部分为冲积性黄土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经济,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国家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冀中南地区以仅占河北省域面积26%的土地生产了全省58%的粮食,种植了全省75%的棉花、38%的油料作物和蔬菜,在全省前50个农业生产大县中冀中南地区就有27个县名列其中。然而,冀中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生产人均产值、农作物机耕比例以及有效灌溉比例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不仅限制了冀中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更影响到“三化联动”的整体进程。
二、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分析
多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加快,以及河北省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发展集聚力不断增强。但是,产业结构急待调整、产业布局急待优化、产业规模急待扩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区域产业战略优势不突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与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相比,冀中南经济区是产业竞争发展明显缺后发优势、少战略支撑的地区。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有着毗邻京津环渤海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有利条件,有着国家和省沿海开发的好政策。有着港口、矿产、能源等强大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支撑,有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冀中南经济区既不接京津、也不沿海,既没有经济大进大出的交通区位条件,也缺少大产业、大项目落地发展的战略设施和资源条件支撑,是河北省产业发展相对封闭的区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京津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形势最好、增长点最多、竞争力和聚集力最强的地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增长极。而冀中南经济区随着国家支撑政策的弱化和部分地区战略资源开发殆尽,明显的呈现出后续发展优势缺乏的局面,发展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产业结构粗放,转变发展方式困难重重。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日趋齐全,但产业层次依然偏低,产业趋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冀中南经济区第一产业和传统工业及服务业在冀中南经济区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新兴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冀中南经济区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然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工业以钢铁、煤化工、盐化工、纺织和食品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为主导,主导产品钢铁、原煤、原盐、水泥、化学原材料、棉纱等始终停留在较低的档次上。服务业仍是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级,提升产业发展总水平,是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今后应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
3、科技资源“被吸”现象严重,产业创新能力较低。
冀中南经济区科技人才,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数量和等级,远不能与中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京、津地区相比,目前冀中南经济区科技资源向京津地区流失现象依然严峻,冀中南经济区科技创新数量、发明专利数量、成熟成果转化率也与京津地区有巨大差异,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科技资源最薄弱、创新能力最低的区域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除了省会石家庄之外,冀中南大部分地区的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的数量少、档次低,难以满足传统产业升级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冀中南经济区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比较滞后,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创新能力弱,故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始终难以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较低。
4、综合发展环境欠佳,对外发展吸引力不足。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打造区域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产业发展环境相对前加区域之一,对外发展吸引力严重不足。一是政务环境欠佳。受传统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冀中南经济区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综合服务缺位、空位、不到位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服务效率低下、随意性强,公正性弱。二是城市支撑能力不强,除了省会石家庄市外,冀中南经济区其他三个中小城市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综合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能力跟不上,使得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吸引力较弱。三是资源承载力较差。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面临着诸多河流干枯断流、城市地下水超采等严重局面。
5、产业发展同构现象严重,4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在自然区位、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等条件的约束下,冀中南经济区内各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较大的发展差距。但是,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一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平衡。省会石家庄市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在四个中心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建设较好、产业结构较优。2011年,石家庄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邯郸、邢台、衡水的2.2倍、5.4倍和7.1倍。二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冀中南经济区个县域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邯郸武安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邢台新河县的25.7倍、51.8倍和2.1倍。三是中心城镇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冀中南经济区二元经济差距都非常明显。如何缩小及中南经济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三、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设想
“冀中南”是指河北省位于京津之南的地区,2011年才将“冀中南”经济区上升到战略高度。河北省给“冀中南”经济区进行了功能定位: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
1、冀中南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立足门户区位、面向沿海开放、对接京津发展、突出三化协同,以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农业基地为基础,形成河北省三大经济区战略的有力支撑,建设北方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重点建成:华北平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四省交接地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以及特色产业富民强县试验区。工业发展建立高效可持续的综合体系,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北方重要的产业和城镇发展区。三化发展紧密同步,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基本完成,新兴产业发展比重快速增加且规模层次均明显提高,城乡发展从据点培育向全面带动转变,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形成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地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均具有较大的区域影响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资源利用与建设开发实现基本和谐。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到2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8万元,城镇人口达到19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58%。
2、冀中南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依托冀中南经济区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国家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本着发挥优势、开挖潜力、创新驱动等发展原则,以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发展水平为主线,着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努力构建以壮大生物、电子信息、精密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为先导,以特色钢铁、精细化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的高端化、信息化、聚集化与规模化发展,加速实现冀中南经济区经济振兴,努力把冀中南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河北省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河北省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和特色产品富民强县先行区。
3、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具体设想。
首先,先导产业发展设想:第一,发挥国加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势,依托石家庄国际生物产业基地、石药创新药物出纳也化基地、内丘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曲周现代新型工业园等重点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为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引领区。第二,充分发挥冀中南经济区与河北省丰富的钢铁资源优势,以及在数控机床、煤矿设备、专用车辆等方面的生产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邯郸冀南新区等载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矿山设备、农用装备等制造产业,把冀中南经济区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第三,依托宝石集团、同辉电子等龙头企业以及石家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石家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大力发展平板显示、芯片、卫星导航等高端制造业,积极推进软件设计和软件外包,将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基地,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冀中南经济区最具发展引领力的产业。第四,发挥交通区位和传统特色商贸物流基地优势,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化商贸服务物流业,努力构筑集中南大商圈,打造石家庄和邯郸两大物流中心城市、邢台和衡水两大物流节点城市,实现商贸物流业再次崛起,重拾华北地区商贸物流基地地位,简称河北省连接晋陕鲁豫、、辐射国内外的重要商贸物流基地。
其次,传统产业改造发展设想:第一,依托邯钢、峰峰钢铁、邢钢等大型钢铁集团,以高端、优质、高效为方向,大力发展特种钢、球墨铸铁、优质特钢、专用钢材及高档建筑钢材,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提升产业发展聚集度和综合竞争力,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为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与国家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第二,发挥能源通道和丰富的煤盐矿产资源优势,依托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石家庄南部工业区、邢台旭阳煤化工、宁晋盐化工园区、冀衡生态工业园等,加强化工产业科学布局和链式提升,优化发展石化、煤化及盐化工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北省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示范区及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循环化工基地。第三,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构建具有冀中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区。
四、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调整和发展对策
推进冀中南“1中心2轴3基地18县”建设。充分利用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我省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形成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新格局。
1、加快调整冀中南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力实施农产品安全工程,突出抓好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优势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布局,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发挥4市农业产业观光园龙头示范作用,推动4市等城郊地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工厂化农业、庄园农业、示范展览农业等多样化、多功能的都市农业;四市平原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设国家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市丘陵山区,继续推进核桃、大枣、板栗、樱桃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优化农业圈层布局,构筑集科教示范、休闲观光、生态屏障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和布局体系。
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增加农业比较收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推进项目、园区、基地建设。以政策和资金引导为手段,培育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百家龙头企业扶持工程,重点支持100家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第三,实施农业安全工程。着眼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立足“质量安全、产品放心、出入平安”,全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例行监测、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速测、产地动态管理检测,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全程质量控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扑杀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完善财政保障和运行机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队伍、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2、加快调整冀中南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新型产业发展和崛起。
冀中南经济区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组织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工程,深化战略合作,着力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加快新能源产业落地和布局。保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加强前沿核心技术研发和系统技术集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链条为重点,努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太阳能光伏产业,抓好邢台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宁晋晶龙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智能电网,重点推进分布式电网技术、微网技术等研究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智能化电网储能等产品。新能源汽车,重点加强引进与合作,推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等研发和制造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其次,加快新一代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加快推进通信网络设备、物联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石家庄大信息产业基地。通信网络设备,重点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卫星导航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带动元器件、功率器件等配套行业集群式发展。物联网,重点推进射频标签、新型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加快中电科河北物联网产业基地等。半导体照明,重点支持全光半导体照明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加快产品在照明、背光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重点支持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推广,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第三,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提升。以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努力在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发方面实现突破。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重组蛋白药物、多肽类药物、新型疫苗等,支持先进剂型制剂、创新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中药现代化。生物农业,加强育种平台和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优质高产农作物和林果、花卉等新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生物制造,重点发展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等产品,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在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应用。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力争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新材料、海洋经济成为先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3、加快实施冀中南经济区传统产业复兴工程,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首先,加快提升传统第二产业创新工程。冀中南经济区是传统的纺织、医药、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基地,曾是华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糖酒、服装、轴承、羊绒、自行车等特色商品集散交易中心。随着全国各地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地位逐渐被东南沿海、珠三角洲等一些迅速崛起的地方所取代。近年来,河北省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呈较快发展趋势,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地位和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为实现及中南经济的赶超发展,应实施传统工业区发展产业复兴工程。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基础,大力推进精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和现代产业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快推动钢铁、石化和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快越是提升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再次复兴和崛起。
其次,加快提升第二产业科技引领发展工程。石家庄高新区是冀中南经济区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成了多个科技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服务机构和平台,成为了全市、全区乃至全省创新创业发展的聚集区。为了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应依托石家庄高新区相对雄厚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谋划建设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发展规划,完善创新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把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建成全国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孵化基地,推动冀中南经济区和全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强石家庄东部产业新区、冀南新区、邢台城市新区、衡水滨湖新区四大城市新区建设,培育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核心区,打造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增长极。加强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冀中南生物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级和地位,实现发展新突破。谋划实施石家庄(鹿泉)信息产业园向正定新区扩能搬迁工程,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核心区空间,提高管理层次和配套服务水平,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平台提档升级。整合桃城北方工业园区和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建设衡水市北部工业新城,优化园区建设思路和布局,跨越式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4、加快建设冀中南经济区环境优化工程,打造产业发展后发优势。
首先,加快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
冀中南经济区应大力发展环境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后发优势。重点加强区域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与沿海港口和晋鲁豫连接线建设,完善对外交通运输功能,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加快冀中南引水支线建设,积极推进引黄入冀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市热电联产设施,推进县城和集聚区热电厂建设,加快天然气骨干输送管线建设,增减天然气输送至西安,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强化能源供应安全。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科学开发,深化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等。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进高效电机、智能控制节电装置等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发展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环保技术和产品。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制造利用技术。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产品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能源合同管理新模式。
其次,推进示范园区创新,消除产业发展壁垒障碍。
【关键词】未央区;文化产业;调研
为推动西安市未央区文化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未央区文体旅游局面向社会,邀请行业学者和专家,深入各党政机关,街道办,产业园区,企事业等有关单位进行走访座谈,实地调研,了解文化产业链条中各个产业环节和部门的建设运营情况,为该区今后的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一、主要成效
未央,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新区,是正在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西安行政中心区。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未央区文化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文化投入逐步增加,文化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较为活跃。未央正在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城市新生活示范区”阔步迈进。
(一)区位优势
未央区位于西安市总体规划“大九宫格局”的中心,是西安新的行政中心所在地,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上升为国家战略,未央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西安“八水绕长安”盛景中,渭河、灞河、浐河等六条河流横贯未央区境40余公里,全境已形成万亩水面,是西安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35%,被评为“陕西省平原绿化模范区”。
(二)产业基础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未央区产业结构、特色文化和群众文化需求等因素,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有文化企业228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2011年文化产业增值约3亿元,比2010年增长27.8%。初步形成了传统文化(文化遗址)、主题公园、专项旅游、数字音像、娱乐美食、健身休闲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中菲集团等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已趋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三)交通条件
未央距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8公里,地铁1号线、2号线穿境而过,区域内西安铁路北客站为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随着全国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将实现由西安1小时到宝鸡、2小时到郑州、3小时到武汉、4小时抵北京、5小时到上海的发展目标。
(四)发展潜力
“三区一项目”的启动和开展,通过整合市场、资金、创意、技术、企业等要素,为未央区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以及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根据西安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2010年,未央80%的区域将纳入主城区,为各种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新中心、博物馆等的进驻和增设,给予强大的物质保障和社会支持。此外,安定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为引入民间资本,深度挖潜和提炼传统文化和地域特提供了环境条件,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未央区就文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发展的任务仍较为艰巨,与省市范围内其他辖区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相比较,仍有不小差距。文化产业当前的成就与西安行政中心和城市新区的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和认识有待加强
各级部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仍有不足,对文化产业的划分、内涵和特性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有个别街道存在文化产业难界定、难管理、难协调等不正确的认识。由于观念和认识的滞后,区文化产业直至近两年才被提升到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高度进行规划,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显,目前整个产业发展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经济总量较小,粗放式经营,发展滞后
作为新型产业,文化业在区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在总量、规模和技术上都停留在低层次的“初级文化产品与服务”层面,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等,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比较滞后。部分文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总量规模小,质量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等原因,难以达到现行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标准,享受不到政策倾斜和支持。
(三)体制不够完善,基层组织软散
由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具体指导、服务工作,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而区镇(街道)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且兼顾的业务繁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信息指导、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服务难以到位。
(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总体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未央区仍未真正建立起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产权交易、人力资源、法律、信息化等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难题。全区文化企业规模参差,整个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文化产品附加值和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既有规模又具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规范的网吧、电影院、高规格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服务仍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三、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综合考虑未来几年未央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紧紧围绕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增加文化产业就业岗位,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努力壮大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未央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实施计划
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文化资源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开发为“龙头”,统筹建设文化产业综合示范点和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区。
第三,重点发展出版印刷、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健身、民间工艺等十大文化为主导产业。
第四,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相融合。
第五,活跃演艺市场,推动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民营演出团体。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着未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通过政策支持、生产扶持等,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
一、文献回顾
我国学者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方面根据不同区域的背景,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石忆邵(2004)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刘文勇(2014)认为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合理的产业、区域规划为引导,以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内容的协同发展和互动的过程。呼包银榆经济区这一概念刚刚提出不久,学术界对于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魏云(2011)以榆林市为例,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其核心应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郭海清,申秀清(2013)认为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应该实行“退二进三”,实现“三二一”的发展目标。
现有文献表明,当今学术界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包含哪些产业、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没有共识,并且研究多集中于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发达地区。本文针对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实际情况,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多体现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核心是打造一个使本地区先进工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行业、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科学合理并且有打造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的系统。
二、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形成及现状
从2000年,内蒙古确立了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战略,到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家将呼包银榆定位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新的增长极。经济区的形成经历了十多年的路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呼包鄂经济圈是内蒙古经济的增长极,总人口700多万,集聚了内蒙古1/2以上的工业固定资产,2/3的科技人才,1/3以上财政、税收,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2012年GDP占内蒙古60%。内蒙古全区69%的电力装机、79%的炼钢、一半的有色金属及绝大部分煤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建材、高科技等行业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银川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千亿大关,2013年达到1273.49亿元(表1),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不断提速,灵武羊绒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川科技园、滨河新区工业园启动建设;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空港、陆港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创意产业不断发展。
榆林市抓住了资源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煤、盐化工产业,依托准格尔、东胜等大型整装煤田,打造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榆林近年来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一方面紧抓资源产业深度转化,另一方面非资源产业培育壮大也不能放松,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时间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呼包银榆经济区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呼包银榆地区产业结构稳定在“二三一”构成,与该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相符,但是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内部层次不高。第三产业发展落后,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一” 的产业结构与钱纳里和赛奎因的“标准结构”仍然有很大差距。
(一)城市之间交流匮乏,缺乏协调分工
呼包银榆经济区分属于三省,在发展上以自我为中心、彼此独立,缺乏交流与合作,一体化进程缓慢。经济区内各城市各自为政,忽略了内部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城市之间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没有明确的规划蓝图。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争资源、争项目情况严重,缺乏互相倚重和互为支撑的思路,各地没有进行战略上的协调,没有准确分清自己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缺乏城市特色。并且导致城市辐射效应微弱,与周边城市及区域联系远不能达到预期。
(二)资源产业集中度低,生态破坏严重
近年来,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拉动了经济区的GDP增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该区域大部分位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土地沙化速度为开采前的1.56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对地表植物及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大大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
(三)产业结构单一,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呼包银榆地区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大多相同或相似,经济都是以煤炭、煤化工、电力等产业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产值的增加主要建立在较高的能源消耗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粗放,运行质量和效率不高。呼包银榆地区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化工,项目同质化严重,造成产能过剩。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知,呼包银榆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过度依赖资源必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呼包银榆产业结构问题严峻,亟待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想解决该地发展中的问题,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解决呼包银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片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两大城市群,推进一体化进程
这一地区,存在大片沙漠与草原,城市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从而各个城市之间联系较为松散,城市之间加强交流协作,可以形成两个个多中心的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包括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陕西省榆林市,总人口1000万。呼和浩特是内蒙古 自治区首府,政治中心;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鄂尔多斯是新兴的草原都市;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增强呼和浩特的首府城市功能,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包头、鄂尔多斯、榆林,要依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
沿黄城市群。包括宁夏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内蒙古的乌海市、巴彦淖尔市,总人口700万。这些城市主要在黄河边分布,天然的地理联系加上共同的产业基础,此前已经有频繁的经济交流。提升银川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推进沿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和城市功能互补,壮大城市规模,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二)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呼包银榆地区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加强对区域内产业集群战略规划,实施产业协同错位发展。根据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优势来合理配置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对资源进行集约型的开采和利用,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打造宁东煤炭基地、电源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在呼和浩特、银川建设能源综合服务基地。
依托准格尔、东胜、吴堡等大型整装煤田,培育若干家年产5000万吨以上规模的大型煤炭企业,稳步推进神东、宁东和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变粗放为集约型开采。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煤电基地和“西电东送”电源点。结合火电产业特点、市场需求和节能减排要求,建设大型煤电一体化坑口、路口电站群和发展热电联产等设施。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进行产业优化升级,打破区域界线,依托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来合理配置资源,优势互补,集约发展。呼包银榆地区应发展优势产业和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大和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实现节能降耗,着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创立一批具有市场认可度的品牌,提高产品品质。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将银川市等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将榆林市建设成为世界镁都;提升呼和浩特“中国乳都”的地位;发挥包头在稀土工业的优势;发展鄂尔多斯的羊绒产业和旅游业。
参考文献:
石忆邵.科学认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红旗,2004(05).
刘文勇.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考察与构建分析.求是学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