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的课程类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4号)两个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贯彻现代大学教育的社会轴心观、多元素质量观、开放办学观指导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观念,突出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深入贯彻落实学院的办学理念,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强”“外语听说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注重因材施教;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产学研用合作教育;调整现有课程体系,规范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精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调研论证环节,要有校内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参与论证。
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要求原则
树立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平台课程为基础,按照应用型人才不同发展目标规格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才的需求。
2突出实践能力、就业导向原则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体现国家、社会、企业和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制定“有用、有效、先进”的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强化外语能力培养原则
从听说入手,以听说见长,开展课程学习和语言能力训练。外语类专业要体现国家及国外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的外语能力目标要求,同时要扩展学生外语应用领域。外语类(含大外)课程考核都要考查听说能力。非外语专业要深度融合专业能力与外语能力培养,实现专业与外语的融合。
4外语、专业(专长)互补原则
积极探索语言类专业“外语+专长”,经管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语为工具,以专业(专长)为载体,进行开放式教育,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使毕业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巧,又有较强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
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优化
1公共基础平台
为顺应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在确保公共平台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对学生在语言能力、身体心理健康、信息获取与处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前提下,增加公共加选课栏,重点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利于分层教学、个性化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外语、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深入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专业基础平台与专业选修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为学生奠定比较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科教育特点,将相同、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打通,注重内容的拓展性、延展性、实用性,搭建厚实的统一平台,以此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专业限选、任选课程是指某类专业学生应修读的非主干学科专业课,主要面向相关科技、产业领域、学科领域,传授较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课程,每一专业可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适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应用性和创新性,此类课程遵循教学内容精简优化原则,体现岗位性、职业性特点,适当设置体现专业前沿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选修课程。
为体现语言类院校办学特色,实施“外语+专长”、“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外向型人才,特要求涉外类专业,应将英语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范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小语种方向专业,应将对应语种的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范围;艺术类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学生外语水平要求,以培养实际交往能力为主;其他各专业,也应考虑学院外语传统特色与本专业的有机结合。
3模块课程
(1)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
专业选修课是为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满足学生的专业爱好,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而开设的。为了增强专业选修课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传统的专业选修课按课程性质及其社会功用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若干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公共选修课模块嵌入公共平台之中,学校组织开设一定数量的全校性公选课,理科类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史类和艺术类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类和艺术类课程,艺术类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史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开设公共任选课是为了探索学科交叉,实现文理融通,加强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杨素珍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山西省督学,山西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示范高中评估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曾佑瑞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校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怀化市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怀化市政治教育教学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自参加教育工作20余年来,曾任政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
邹
正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NCCT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专家,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获得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基础教育专家等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被广为重视,各中小学校也都在大力开发与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足或失之偏颇,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还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佑瑞:校本课程不同于简单的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第一,校本课程开发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它强调学校、社区、专家、家长多方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与反思;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策略,教师是变革的力量,学校是一种学习性组织,校本课程应凸显学校特色;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个性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它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可以是必修课。另外,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的设置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来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以及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或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那么,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和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且也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都得不到充分张扬和发展。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体现在课表上,要具备“九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成果展示、有反思总结。
杨素珍:我认为,课程不仅是学校各种学科的总和,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学习活动的总和,还是学生在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发展中,体验并持续提升人生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凡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活动都应该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而且还反映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等能力,是学校发展需要依靠和应该重点建设的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然存在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国家课程缺少什么?学校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定要明晰,至于它呈现的形式,则不必求全责备。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应该体现自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那么学校的活动类课程,则是培育学生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把活动类课程纳入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使之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体系中,其中有非常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校本活动类课程,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文化节课程,如英语节、语文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如我校的语文节有古典名篇诵读专场、教师的文学讲座、学生主讲的文学沙龙、各班参与的话剧专场、名家报告、演讲与辩论专场等。二是专题性课程,即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和主题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如我校组织的物理年、感恩教育周、社区点亮生活等大型活动。三是社团类课程,如话剧社、爱心社、文学社等。它是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表达、创新合作等能力。
论文摘 要:统一性是欧美国家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由此,教育研究者提出以校为本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热点。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由人去参与生成,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去管理、约束。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差异性等特征决定了管理应更加侧重于学校管理的层面。同时不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实践操作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出现不少错误,这就为我们去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必要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有利于教育的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欧美各国于20世纪60年代伊始推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程运动"。这场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采取国家课程开发方案,由校外学者专家主导课程的开发,组织了完备的课程材料,以减少课程中教师的介入。这场改革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产生了不少问题,由此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广大教育理论者的反思结果,这种以国家为首的"自上而下"方式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国家课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必定要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带来不同的课程实施效果。
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行后,校本课程更以国家教育政策为保障的方式确定下来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人士自主参与,灵活多样地开发课程,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校本性,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更注重学校层面的管理。校本课程有自己的教学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仍存在问题或者遇到了挫折,现实呼吁我们需加强管理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从以上几个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课程的开发需要管理是客观规律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由人去创造、生成、管理乃至评价等组成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我们很难预计课程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也应遵循这个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
(二)校本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关于校本课程的定义,如同其他教育中学术术语一样,很难形成共识。但是总结所有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校本性。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于学校优势;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学生等;课程开发的过程要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发课程的评价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决定了我们应加强学校层面的管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需要我们重视对其的管理
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
1、民主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思路和优势条件等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具有自主权,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成员也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师生的主动新,汲取广泛的意见也有利于促进更好地教学。
2、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和师生等方面给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考虑到本校环境与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应突出本校的优势,开设独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具备学校自己的特征。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需要,开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适宜课程,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3、人本性。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地体现了教学中对人性的尊重。任何课程的开发与开设都是为了促进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更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为弥补国家课程的统一性不足,尊重个体的需要而开发的。在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也是坚持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实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人性追求。
4、补充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为打破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统格局,为办出个性特色的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给予教师课程组织的权利。我国的教育情况比较复杂,各个地区、学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的开发统一性难以照顾到各地的情况。而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差异、落实差异,这就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统一性的缺点,因而具有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决定了其可以满足所有参与者对课程的需要,具有开发的价值并受到普遍的认可,因而我们应关注它并加强对其的管理。
(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待通过管理来解决
自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推行以来,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的合法参与者获得了课程决策的权力,所以地方、学校可以结合优势条件,开发适宜发展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只是校本课程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们的研究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我们仍存在问题。
1、理论认识中的误区
在分析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总结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误区主要为以下两种:有限制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
有限制的认识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全面或是片面的。例如很多学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一贯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但基本上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或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构建,但研究角度大多只限制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为深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等层次的深入研究。
错误的认识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概念认识模糊和混淆,或是错误界定了相关理论。譬如,依然有学者认可大教学小课程的关系探讨,所以把"校本课程"混同于"校本教材",认为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只要是有了教材,交给了学生,学校就完成了开展校本课程的错误认识。更多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代替"校本课程开发",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类属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而就校本课程开发一词而言,我们就可以问,到底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这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校本课程开发是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内的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则是学校自主进行的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的开发活动。
2、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我国教育政策保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行,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领导者,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很多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欠缺、态度不积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少监督、指导或缺少认同、鼓励,强制性操控教师的课程开发工作,甚至强行将任务分配给教师,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等。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其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进程并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识不清,缺乏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对学校的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无法顾及学生的需求,忽视团队合作等。这就限制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最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仍有不少的学生对校本课程认识不正确,因而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或是接受意识较差。学生普遍受到课程就是教材,知识学习才是真理等认识的限制,即使接受了校本课程,也是茫然被动的学习或者是敷衍了事。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与预期设想不符。
三、学校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再经理论验证与实践反思,我们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学校的管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表明学校应管理校本课程。
(一)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如果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将研究重点、立足点放置于哪呢?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应该是解决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最佳场所。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校管理可以找出其根源并给以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
(二)发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积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类型,它的积极作用是广泛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性、民主性、差异性、人本性、补充性等特征,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就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学校优势、完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实现教育公平等主要意义。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素质教育中个性化的要求,因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人的个性化发展。当然这些都是有良好的学校管理才得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周旻.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3]刘静静.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关键词:校本课程;语文;改革;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国家层面上给予了大量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和教师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毕竟起步比较晚,广大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有局限性,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基于以上认识,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实际上,在上世纪的80 年代初,语文校本课程就已经出现了。鞍山市中学语文教师欧阳娜于1980 年编写的《阅读》和《写作》语文教材,实际上就是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后来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师刘础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师高原于1985 年共同合作开发了《作文三级训练体系》语文校本课程;上海实验中学提出语文教材中“先两会(会读、会解释) 、后四会(会读、会解释、会写、会用) ”,并于1988 年开始实施语文校本课程,1998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校编写的语文校本教材;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开发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贾平凹散文研究》等。纵观几十年来语文校本课程发展的轨迹,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另一类为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涉及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可以算为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是侧重于语文学科,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同时又涵盖了其他学科,具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搞好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等意义重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势明显,大有潜力可挖。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趣味性。在语文校本课程的设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选题方面趣味性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人文性,嘻笑怒皆成章,语文自身就是情感型学科,侃山侃海皆有文。二是实用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开发对于培养学生语文个性至关重要,所以在内容设置上一定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如果课程很实用,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欢。三是地域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只有结合地方文化开发出来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离自己很近觉得很亲切。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教育对象众多,国家在设计语文课程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只能从宏观上抽取所有教育对象的类特征,依据这个类特征来研制国家课程。为了解决国家与地方学校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寻找一个平衡地带,所以就有了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实施。实践证明,选择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了地方学校的学生需求,为语文国家课程的研制积累了经验,能更好地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改革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虽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开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在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明确新形势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学科为中心是语文学科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学生为中心、学校为中心的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贯彻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尊重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研究的自由和自律;在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到地方特色,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出符合学校特点的语文课程来。同时要切合语文学科特点,做到灵活性与计划性相结合。
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切忌增加学生负担,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校本课程注重实际情况和需要,注意弥补国家课程在从高级层次推行到低级层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
3.教师要注重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
4.要注重广泛利用各课程资源,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就要对课程资源有所认识,通过实践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资源离不开教师、教材、地方文化和网络资源等媒体。这其中教师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主体,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纸介资源——教材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地方文化是宝贵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离不开这些资源。认清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努力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形式多样的语文校本课程,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势在必行。
5.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要注重不同的类型。要根据现有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应用的实践,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上顾及到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具体可以采用趣味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基础性课程和学科延伸(拓展类)课程等类型。同时要注重语文学科内部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课程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6.创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模式。在传统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做法比较简单,将自己已有一些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加以扩展,在此基础上嫁接成新的校本课程。从原先单一的必修课,到增加一些活动课和选修课,这种现象反映了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一个经历过程,这是我国学校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标志着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实现成为可能,拓展了学生选课的空间,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不再是被动的主体,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课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诚然,目前从语文课程的层面来看,许多课程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解决,不少学校的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实践活动课等如何安排,课时的比例如何分配,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尚待解决。有些课程的意义还不明确、内容还不丰富,还不具备开发成校本课程的条件。所以要想使校本课程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的资源特色,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学校要建构一种新的课程体系,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延伸和拓展,这才是课程的创新。借鉴成功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横向交流,吸取他人之长,结合本校校情、当地地域文化和自身的资源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有创新和突破,形成崭新的课程计划。我们认清了开发创新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理解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就不难研发出既有本身特色又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来。
[参考文献]
[1]迟慧.语文校本课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张青,刘雪丽.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1(02).
[3]冯美娣,胡光明.语文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三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