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欺凌解决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是人的精神港湾,是应该让学生感到自由、放松和快乐的地方。然而,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着学生甚至教师的身心健康,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时,我们在痛定思痛对施暴者进行谴责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稚嫩的孩子变得如此暴戾?究竟谁该为这些事件负责?学校又应该怎样给学生营造一个纯净、安全的校园环境?在这个几千年来尊师重教的国度,教师何时变成了弱势人群?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敢管学生了?
一、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
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是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外显,既是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外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问题在未成年人心里和行为中的蔓延和反映。在一些学生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1. 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对其成长不利。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备受宠爱,再加上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自我调节能力差,情绪容易暴躁失控。他们虽然心理上不成熟,但自我意识却在逐渐增强,他们在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同时,却又偏偏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甚至有些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校园暴力发生的根源。
有调查显示,爱欺负人的“小霸王”往往来自充斥暴力因素的家庭。还有些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的抚慰,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而变得飞扬跋扈。有些被打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沉默寡言,这恰恰助长了暴力的气焰。有些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纵容,使得他们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这些学生在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及时矫正而误入歧途。
3.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他们常常处于焦虑状态,身心受到摧残,以至于有些学生在茫然中学会了拉帮结伙,在欺负弱小同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校在管理中忽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和教师依法慕蹋不得体罚学生的要求变成了教师管理的“紧箍咒”,以至于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法律地位上反而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4. 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起到助推的作用。
正如美国波士顿维洛克学院的一位社会学家所说,小孩子们仅仅是干了社会教唆他们干的一些事情,他们不是越轨者,而是循轨者。成人世界中的做事不讲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现代传媒上的一些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对缺乏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判断不明、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们来说是致命的诱惑,一旦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模仿到现实中。
二、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毋庸置疑的是,这些频繁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显然与缺乏惩戒教育有关,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教育惩戒制度。虽然各学校都有所谓的校纪校规,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执行性强的法律法规依据。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轻度违法的时候,除了说服教育,再没有其他在法律上授权的惩罚措施。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对校园暴力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过低,对施暴者的惩罚措施过轻,使得国内对校园暴力的处罚长期以来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大部分学校在遇到校园暴力后,多数以口头警告,或者说服教育为主,这对施暴者的震慑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零处罚”的惩戒机制下,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由此可见,校园惩戒机制亟待加强!
在我国,化解校园暴力,预防是捷径。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还是要立足教育和惩戒。
1.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伤害案,反映出有的学生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关爱心,动辄恃强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同学间的小小冲突和矛盾。因此,我们应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消除中小学生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2. 依法落实家长的监护责任。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父母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尽量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要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尽量让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影视剧、暴力动画片;家长有责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要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3. 学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校规、校纪。
在一些恶性的校园暴力中,由于涉及的大多是未成年人,因而最终被学校采取的制裁方式也仅仅是苍白无力的警告、处分、说服教育,施暴者既没有被这样的制裁所震慑,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失去必要惩戒功能的校园,催动了施暴者畸形心理的萌发,他们性格中致命的弱点非但没有因为制裁而消失,反而因为纵容被放大,最终酿成悲剧。所以,根治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不能单靠说教。学校要努力创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要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努力建设无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注意他们可能发生的情绪变化,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尽量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必备品质,做了错事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惩罚。
4. 国家应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建立健全的处理机制。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缺少的一环,他们都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戒力度。一些必要的法律惩戒尽管不会如德育工作那样教会学生该如何变得高尚,但是可以警告学生有些事情绝对不要去做。这既是对问题少年的保护,也是对受害学生的保护。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发生。
我们的意见是:对于校园内的飞来横祸,第一次如何应对,非常重要;校园外的横祸,能跑则跑,无论何时,生命第一。
但是一个专题所提供的方法总是有限的,或许并不适合您家孩子。或许您有更好的应对方法,请随时联系我们,与我们分享,给普天下家长。
专家支持:王大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惹事儿,不怕事儿
我上初中的时候被人打过,那真的是飞来横祸。
我在宿舍里正跟同学聊着天,王刚(化名)一脚踹开门,四下瞅瞅,就冲我来了。上来就是一耳光,然后就一只手捏住我嘴巴,往我嘴里吐了一口。
我从来没惹过他。如果从心理学、家庭教育角度来深挖,可以挖到王刚破碎的家庭,父母离异,缺少关爱等等。但那不是他打我的直接原因。
画家刘小东有幅油画作品叫《烧耗子》,能很好地解释这事。俩年轻人站河边,玩弄一只耗子,给耗子浇上油点上火,耗子吱哇乱叫往前跑,俩人笑嘻嘻地盯着看。耗子压根儿没有惹着他们,但他们会残忍地做这事。如果一只猫一条狗恰巧落他们手里,吱哇乱叫的就是那条猫那条狗。
我那天就是一只倒霉的耗子,但接下来,咋办?
我爹从小教育我,咱不惹事,但咱也不怕事!王刚高我两级,人高马大,一只手捏住我的嘴,胳膊一伸,无论我是使拳还是用脚,都打不着人,但我还是使劲地打了,我得让他知道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这个滑稽的场面3秒钟后就结束了,王刚“烧完耗子”就得意洋洋地走了。我恨得咬牙切齿,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干掉他。但是,认真评估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之后,我还是决定向一个女生学习。她读过很多书,身上有那种鹤立鸡群的气质。她有时候也会遭遇几个调皮捣蛋的同学骚扰,她会拉着那个欺负她的人到一个角落里,严肃地跟那个人谈谈。
我觉得这种方式简洁而有力量!我决定试试。
在实施之前我也打怵,怕被再揍一顿,于是带了三四个朋友壮胆。在宿舍里逮住王刚后,我义正言辞地告诉他:“我不会报复你,不是因为我现在打不过你,更不是因为我怕你,仅仅是我觉得,打架是不好的。”说完掉头就走了。
这招效果显著。王刚再也没找过我的事,反而跟我处得还挺好,有一次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一大笔钱,还请我下了趟馆子。你给混混展示你的胆量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是吃柿子拣软的捏的玩意儿。
在校园里遭遇飞来横祸,如果忍气吞声,认了怂,只会招来反反复复的欺负。现在网上经常曝光校园暴力,几个学生把一个同学堵到厕所里,又踢又踹,抽耳光,泼可乐,倒方便面,被欺负的学生抱头挨着。在此之前,他肯定受过很多次这种欺侮了,所以那些欺侮者才那么肆无忌惮。
家长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一个观念:不惹事,不怕事。
孩子遇到这种事,一般不会告诉家长,如果告诉了,我觉得家长最好不要出面帮孩子解决。因为人都是要自己成长的,在大人羽翼下的孩子永远没法独立。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解决的方法,比如用我刚才说的方法。如果孩子害怕,也没有三五朋友去壮胆,那家长可以跟着去,但不需要说话,仅仅站在一旁起一个保护作用,向对方表明自己不怕事的态度和立场这事,应该是孩子自己来做。
在校外,我很谨慎,社会复杂,保不齐遇上什么人,用表明态度那一套可能不管用,而且孩子也没那么大的气场,震慑不住,挨了揍也很难再找到人。
校外最容易遭遇飞来横祸的地方,一般会是网吧、溜冰场、KTV、游戏厅、台球厅、酒吧等。
小编唠叨:
感谢王阿庆的分享,把当年的糗事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也正是他骨子里的勇气让他绝对不会受轮番欺负。在校园外,离危险远点也是好办法。但有时候就是没躲过去,祸,眼看就横着飞过来了,怎么办?《壹读》主编林楚方,是这么做的:
几年前,路过北京朝阳门地铁,一个卖荔枝的摊贩说10块一斤,我砍价说8块,旁边一个人突然蹿出来,“×××的,你想不想买啊?!不想买你问啊,10块就10块,不买弄死你信不?见戴眼镜的就想弄死,你信不?!×××的。”我看了他一眼,他又说:“看什么看,看×××啊……”
“看到戴眼镜的就想弄死”,这个逻辑你没法理解,就好像深山里遇见狼,还是只疯了的狼,你只能跑,不能跟着它一起疯。
我后来了解到,这是无预兆攻击。遇到这种人必须离开,避免不测,除非你有制伏他的把握。遇见恶魔绕着走,不能说你是懦夫,当然,你可以找机会惩罚他,让他失去作恶能力。
惹不起,就躲吧。
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去复仇。
家长别去帮孩子打架
我上学时是出手打人的那个。为什么会这样,跟我老爸有关系,他是干啥啥出色的人,老是嫌我这不行那不行。到了青春期我就逆反,老爸让啥,我偏不干啥,老爸不让我打架,我偏打架,成了名噪一时的学校带头大哥。
我打人一般会有理由,但我不担保我的小伙伴们也这么干。
上高中时,我喜欢打篮球。有个低我一级的同学,叫马绍(化名),经常跟我们一起玩。他打篮球时,小动作很多,我看不惯,就给了他一拳,接着一群人上来推搡。马绍没碰到过这种事,就傻愣愣地站那里挨打。
我心里明白,他这样就完蛋了。别人打你时,你逆来顺受,打人的家伙最没后顾之忧了。你这么好欺负,肯定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而且会越来越重,反正也没有后果要承担!
但马绍没有挨第二次,完全是因为他有个好老爸。
第二天,马绍他爸来学校了,让班主任把我们几个叫到了一起。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他爸是在县里当官的,心想这麻烦大了,但也横下一条心:你要把我们整惨了,我们以后让你儿子也不好过,反正你不可能天天守着他。
但是马绍他爸很有趣,他的处理方式把我们听傻了。
他说:“同学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我来找你们主要是想确认一下。因为我儿子昨晚在被窝里哭,说肚子疼,我问他怎么了,他不肯说,我还以为得了什么病。我反复问,他才说在学校里跟人打架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所以来问问你们。”
我们说:“是。”
这位爹说:“那我去医院就知道怎么跟医生说了。“他转头跟老师说:“不要处理这些孩子,就这么点小事,他们自己能处理好。”最可乐的是:然后,就走了。
我们没被处分。从那以后,我们谁也不好意思再去欺负马绍了。
马绍他爸帮孩子处理这事,做得堪称完美。首先他来学校了,如果不来,问题没法解决,马绍以后挨揍是少不了的。其次是他来了之后,不说是帮儿子出气,而是找了别的借口,还声明不是与我们为敌,那我们也就不会跟他儿子为敌了。第三,他还有意透露,他儿子死活不肯说,是他反复问出来的,这就显得他儿子很义气,还有骨气和一点儿胆气,这种人也不是好惹的,不是那种告状的小人。我们觉得马绍有点儿意思,与他成了朋友。
你看,孩子在学校里遭遇这种飞来横祸,最好还是告诉家长,但家长怎么处理,就得长点心了。
家长去处理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是去解决问题,让孩子以后不再受欺负,而不是去报仇。如果带着恨意去学校,那就是在斗狠,那家长就降低到跟孩子一个水平了,遇到怂的小角色还可能有效,真遇到横的,那以后孩子就没法再上学了。
如果孩子不打算告诉家长,还有一招,那就是笑。我见过一个同学用这招,百试百灵。
别人来打你了,啥也别管,先笑。小孩子嘛,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感染,你一笑,打架那个氛围就没了。面对倚强凌弱的欺负,能笑的孩子其实心理能量比欺负人的孩子大,他会笑得很自然,很有能量,以笑化干戈,就像外交的怀柔,也得有实力才成。如果心理能量没那么强,千万别用这招儿,还会挨揍。
这一招对那种气头上的打架很有效。如果是有预谋的,也不管用,见势不妙,赶紧跑吧,不要爱面子,一定要往人多的地方逃,如果在没人的角落里被抓到,会被揍得很惨。
不做大哥好多年之后,我明白,如果家庭教育做得好,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不让坏孩子欺负的理由。
当年跟着我打架的小伙伴,成长环境都很糟糕,有爹跟没爹一个样,最希望得到家人关爱的时候却被家人忽略,心里有愤怒。我们这群孩子社交能力很差,本来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以和为贵,但我们不懂,看谁觉得不爽就用拳头解决,父母就是这样对我们的。
对于被打的同学,我注意到:他们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家里的大人关系就不平等,或者爹打娘,或者娘骂爹。家庭就是一个交际场。如果家庭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就会学到如何平等地与人交往。如果家庭关系不平等,遇到问题,解决办法是谁强势就听谁的,孩子到外面就会过得很困难,因为总有更强势的、更狠的角色。
在校外,能跑就跑吧,跑不了就绝地反击!!!
无论何时,生命第一
问:校园暴力普遍吗?会在孩子哪个年龄段出现?
答:校园暴力在世界各国都有,从有学校那天起就有了。北京师范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30%左右的学生在学校里受过同学欺负。同学之间的欺负,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多起来。
问:为什么会发生在青春期呢?
答:校园暴力会发生,是许多原因综合所致,比如学生自身的原因、教育的原因、环境的原因等等。其中很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青春期躁动。孩子到青春期,生理上很像大人了,但内心还是半个孩子半个大人,自控力比较低,很想找个舞台去表演,于是就很容易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但是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得到位,孩子在青春期有感兴趣的事做,有同理心,那这个孩子也就不会成为欺负人的那一方。
问:是不是总有些孩子容易被欺负?
答:是,有句老话叫,柿子捡软的捏。被欺负的孩子一般会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共有的某些特点,比如自卑、懦弱、不具备反抗能力、没有法律知识等,另外每个个体还会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家里贫穷等。
问:如果孩子在学校里遇到这种飞来横祸,怎么办呢?
答:作为孩子来讲,一定不要拼命,这种所谓的勇敢是不值得的,永远记住,生命是第一位的。事后可以告诉家长,让家长来帮忙。家长往往不懂得,孩子遇到这种事一般不会告诉他们,所以要会听会看,会跟会谈。多听听孩子近段时间在学校里的生活,看看孩子身上有没有伤,如果孩子这段时间不愿意上学了,要路上悄悄跟一跟,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要跟班主任去沟通了解。(家长如何有智慧地处理,前面两位采访对象介绍的经验不错,可以参考。――编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