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业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调整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开发区的概念及分类

开发区(Development Zone)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的的区域。[1] 开发区是指是在上世纪年代中期以来,经国家或地方政府批准,为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划定一定的区域范围,在经济活动中采取宽松的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吸引投资,实行相对特殊体制和优惠政策的特定经济区域。

开发区有多种分类标准,以其经营活动的特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商业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等。其中工业开发区是最常见的类型。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随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引入到城市土地研究中,土地集约利用即通过增加在土地上的投入,以获得更多土地产出的土地开发经营方式。按照土地投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

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国内外诸多学者有不同的论点,但大都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产出程度、土地收益程度进行衡量[4]。

按照这一分类,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体系可以从空间集约度和资金集约度两方面进行构建。[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的内在关联

经济集约是开发区土地集约的最终目的,而空间集约是达到经济集约的手段之一。资金集约应当作为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首要指标。不同产业因其生产工艺与流程的差异有不同的容积率,而容积率高的产业其投入产出率未必高。即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若要通过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对工业工业区的空间集约度进行控制,必须依据工业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容积率等空间指标。

5.工业开发区经济集约度提高的途径

按照企业个体和工业区乃至区域划分,工业开发区经济集约度提高应当从工业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入手。

5.1优化产业结构

结构优化是系统优化的核心。通过合理优化工业区内的产业结构,通过土地置换等手段引入上下游产业延伸其产业链,在工业区内部尽量减少生产运输交流等成本,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工业区土地利用集约度。

5.2提高企业生产技术

虽然存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但地块上的企业若提高其生产工艺水平,那么将提高边际临界,从而在保持相同投入的条件下将获得更多产出。

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开发区土地供应率偏低。部分工业区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产业导向不明,对于工业区未来的发展缺少可持续规划,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益,导致土地达到供应条件后没有企业及时进驻,土地供应滞后。

2.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普遍较低。由于工业区部分工业的性质决定了往往以单层厂房为主,决定了其工业区容积率较低。同时也由于部分开发区建立较早,当时企业进区门槛低,集约用地意识差。

3.部分开发区投入产出强度偏低。目前部分工业区投资强度没有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规定的投资强度最低下限值,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工业区工业用地出让较早,土地价格不高,工业区以引进项目为核心,侧重于满足企业要求,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控制用地规模,导致项目用地规模偏大,投入产出强度偏低。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发展规划

结构优化是系统优化的核心。产业发展规划应当从产业结构入手,考虑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及工业区已入驻的产业合理把握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指导具体工业区管理。

通过产业规划对工业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工业区土地利用集约度。

企业进入选择

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工业区启动的需要,事先的产业规划难以准确无误的把握。同时由于城市和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工业区的产业自身存在新陈代谢。而工业区的整体产业结构完全调整有较长的周期,同时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这本身与集约利用原则违背。产业优化应当在总体产业结构规划的基础上以企业为单位渐进推进,并主要通过管理方对企业的选择完成。

工业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无论是对新入园企业还是对已有企业的调整都应当遵循以下的选择原则。

2.1成长性原则

所谓成长性原则,既要求该企业应当具有交好的成长性,从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长的生长周期,同时也代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2收益性原则

根据前文所述的经济集约性要求,入选企业应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3集群性原则

入选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通过企业的集聚,充分发挥企业的外部性,以产生规模效应,以促进产业集群地方网络的形成。

2.4环保性原则

从基础设施的负荷和生态环境角度考虑,这应是必循原则。

2.5土地利用效率原则

入选企业应集中在保证一定水平的经济效益基础上的那些土地容积率和利用率较高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彭森.中国开发区年鉴.2005[Z]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和相互作用.[J].规划研究,2007(3):27.

[3]龚义,欧阳安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浙江国土资源,2002(1).

[4]何芳,魏静.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2001(3).

[5] 朱仲羽、刘伯高.开发区“二次创业”探讨.[J].铁道师院学报,1998(3):18-21.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摘要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指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即产业结构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枣庄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措施和制约因素,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措施,为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与探索

本文结合2013年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议的有关精神,围绕“强化质效优先的经济发展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战略”,对枣庄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推进措施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措施,为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橡胶制品、商贸服务为主导,生物化工、热电联产、汽车配件、高新技术等互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其中,纺织服装产业是开发区第一大产业,就业人数达1.5万人,形成了包括纺纱、织造、漂染、印花、制衣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可生产文化衫1.3亿件,各类服装4000万件,牛仔服1500万件,90%以上的产品直接出口,已成为中国四大文化衫生产基地和长江以北最大的牛仔装生产基地。机械电子产业是开发区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有数控机床、汽车保修设备、广告机械、高低压开关柜、压力容器、电机、气动元件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势产品。橡胶制品产业是开发区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又一支柱产业,形成了钢编胶管、各种PVC整体带芯、输送带、自行车胎、电动车胎、摩托车真空胎等产品,其中输送带生产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产地之一,可年产各类输送带150万长米。

二是区中园建设向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推进。按照“一区多园、各具特色、关联配套”的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了沙特纺织工业园、浙江工业园、飞艇科技园、环保产业园等专业化区中园。沙特纺织工业园已获山东省商务厅批准,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纺织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兴起。随着开发区商贸服务区的开发建设,星级酒店、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第三方物流等新兴产业以及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工业咨询服务等生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已开始向区内集中,商贸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开发区的新兴支柱产业。其中,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1600余亩的二手车交易中心,形成了集新、旧机动车交易,汽车配件、装具销售,汽车修理,检测拍卖等相配套的综合性大市场。投资7.7亿元规划建设了捷隆惠邦国际家居装饰城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快产业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开发区总体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 “一心•五园”的发展布局,中泰精细化工产业园获省商务厅批准为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拓展了枣庄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和41平方公里的发展区域。商贸服务区建设快速推进,委托苏州空间建筑设计院进行了4平方公里商贸服务区城市设计,一个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商贸服务区和“宜学、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市中新区正在快速崛起。

二是加大外商外资的招引力度。结合全区六大特色产业和六大工业产业集群的要求,先后引进产业龙头项目、核心企业、产业链项目20余个。截至目前,万泰退城进园、中岩建材、中泰科创孵化园以及中泰化工园相关产业链等15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正凯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帝豪酒业三期、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等8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是加大对潜力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制订了《枣庄经济开发区关于扶持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见》,引导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多元化市场,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创新、产品转型升级创新,全面培育和提高竞争优势。今年以来,黄金太阳、力拓重工等19个项目进行了科技创新和增资扩股,完成投资近9亿元。全年新增科技专利申请16项,新授权专利8项。

四是加大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为市场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动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申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0个,山东省名牌产品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五是加大载体建设的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了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投资为补充的建设模式,建成区面积已拓展到12平方公里,实现了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污水、排水、通讯、天然气和场地平整的“八通一平”。去年以来,投资5亿元启动了省道348线改线工程、长江六路、清泉路、大众路、燕山路等5条道路建设,新增里程20公里。

六是加大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在全市开发区中第一家设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推行项目帮包责任制,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掌握企业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全市开发区中第一家通过了ISO9000/ISO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年来,管委会各项工作按照体系要求规范运行,有效地提高了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

下步工作打算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园区规划建设标准。一是按照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加强与规划部门和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协调对接,尽快编制控制性详规以及道路和管网专业规划,完善园区综合规划体系,将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充分融入开发区整体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对接有关方面,推进长江六路、清泉路等9条道路建设,推进供排水、污水、供电、供热等综合管线同步配套。三是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意见,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模式,鼓励企业开发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提高门槛,严格把关,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一是坚持外向拉动,提高入区门槛,注重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委托招商和招商引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项目入区时,实行会审制,以块头大小、环境保护优先、科技含量高低、贡献率多少论优劣,确保入区项目质量。二是着力于骨干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扶持资源依赖程度低、发展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向新型工业化迈进。三是围绕服务功能配套完善,抓好商贸服务区中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迈进。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项目概况:梓山湖(贺胜)新城位于武汉—咸宁经济发展轴上,是武汉城市圈南部拓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咸宁“五城两区”中的贺胜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完整的梓山湖(贺胜)新城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先行编制城际铁路以西地区总体规划(45.65平方公里)。

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产业发展条件: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提出“一主一副、七次中心”的工业一体化布局,明确指出作为次中心之一的咸宁市区,将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电器电缆及麻纺织和生物医药等。咸宁发展医药工业产业集群和造纸包装产业集群。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指出咸宁市主导产业为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清洁能源、纺织服装、森工造纸、机电制造和冶金建材等。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西城区总体规划》规定贺胜新城西片区为旅游服务、休闲度假、生态居住、高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用地。

自身发展条件SWOT分析

产业发展优势

交通优势。(贺胜)新城东城区位于咸宁市北部,有武咸快速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穿越基地。武咸城际铁路在此设有贺胜东站,交通优势明显。

区域优势明显:贺胜新城北接武汉市,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目前这两个园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集群,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集群。贺胜新城靠近终端消费市场,而工业成本低于一级城市,具备承接产业基地转移的优势。

(3)农业基础良好。目前,贺胜新城东城区内种植有有机水果、花田、油菜,养鸡业等,第一产业发展劲头良好。

产业发展劣势

(1)贺胜新城作为新城,目前仅有第一产业农业,现有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2)人才供给体系亟待完善。咸宁市的高等教育院校和科研机构比南昌、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薄弱很多,人才供给有限,高端技术人才不具备优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需高等技术人才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贺胜新城东城区设置了较高的环境保护门槛,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难度。

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梓山湖(贺胜)新城东城区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接地带,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2)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东城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3)咸宁市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目标要求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中确定了“五城二区”的发展战略。梓山湖(贺胜)新城,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全省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转化的重要承接基地之一,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目标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贺胜新城如何快速融入武汉城市圈,形成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对接,发挥区域产业聚集效应,也是新时期需要面临的问题。

(2)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贺胜新城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是政府部门和设计人员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3)如何整合贺胜新城土地资源,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结论:随着武咸城际铁路的加快建设,贺胜新城在武汉城市圈的位次大大提升,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贺胜新城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加快承接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打造新型科技生态新城。

产业选择及引导

贺胜新城产业发展选择应该分为初始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两个阶段。

初始发展阶段,应该偏向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区,加快承接武汉第三产业转移,做到第一产业发展迅猛、二三产业举头并进的局面。稳定发展阶段,提升二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结构调整注重企业之间产业关联,使得新城产业结构趋向更加合理稳定。在产业引进上偏重于第三产业。这一阶段,可按序规模开发核心区商贸流通业及物流服务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到来,最终形成以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业、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及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新城。

表1 适宜选择产业如下表:

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纺织服装

把科技兴纺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创造品牌等目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纺织服装的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服装产业链,不断扩大服装生产优势,反向带动印染产业,增强纺织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引导企业形成集设计、染整、织造、绣花、印花、成衣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

食品深加工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以花田、油菜、有机水果等为原料生产的系列食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引进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和方便食品生产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装备制造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电机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照明器具制造,电器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引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能源环保产业。尤其注重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引进。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的产业聚集优势,引进节能装备产品。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一、一季度主要工作

1抢时间抢天气。土地一平整完即落户15个亿元以上轻纺项目,项目等地现象十分严重。为打好今年招商平台,开发区一是迅速启动了轻纺产业园二期1500亩用地的开发建设。目前1500亩用地正抢抓汛期前晴好天气加班加点进行土方平整,现完成近三分之一。30米宽主干道砂石路在建,20米宽南北、东西向支干道基本建成,配套供水、排水、排污及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同时规划建设。同时,正式启动了轻纺产业园的环评规划工作。轻纺产业园现已落户项目24家,其中8家在建,5家一期建成投产。二是正式开发建设浅水湾化工科技产业园。化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1000亩,目前平整面积500余亩,正式落户由武汉桂香源集团投资50亿元的三羟甲基丙烷、氟化石墨、氨醇三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创利税8亿元。

2抓效益抓质量。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规模的同时,尽量按产业规划定位选址,实行项目落户用地审批制,规范园区项目用地管理,确保优质并符合产业规划项目用地。对在建项目,继续依照项目建设“百日冲刺”安排分工,对照入园合同时间进度要求,制定责任状、落实到人头,实行三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方式,做好跟踪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在建项目的督查管理。对建成投产项目,重点解决企业用水、用电、用工、融资等方面存在问题,力促企业达产达标。一季度,通过举办春季招聘会、县电台流动播放招聘字幕广告、贵州等地招工等方式,协助企业缓解用工难,使区内博禄德电子、挑战狼服饰、新闽泰陶瓷、天天乐箱包等用工量较大企业顺利开工投产。对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根据再生资源税收政策调整,及时研究出台了新的税收奖励政策,促使三木金属、恒源铜材、鼎升铜业、宏鑫铜业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投产不足、少建多用或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用地清理整顿力度,一季度即整体盘活浙东建材,清理嘉佳陶瓷多余用地100余亩,签订日久电源、众嘉环保整体搬迁协议。

3重产业重规模。园区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加之沿海产业转移加速,挑商选资已成为我县工业招商的新趋势。对于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我坚决不予接纳,成立开发区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对入区项目严把环保、规模、产业、效益关。一季度,化工产业园新落户的三个化工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产业关联度等方面都堪称近年工业招商引资之最;轻纺产业园今年新签约落户的16个项目,均为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轻纺产业项目。一季度以来,开发区先后婉言谢绝了一大批服装、电子加工类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不符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客商项目,园区招商的工业项目明显优化。

二、存在问题

1项目等地现象严重。随着园区发展规模的不时扩大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加速。项目等地现象十分严重。轻纺产业园一期700亩用地土方一平整完,水电路等相关配套设施还未完全到位即全部用完。二期1500亩用地还在平整之中,就签约落户10多家项目。

2招工难成为普遍现象。随着沿海服装加工企业化整为零内迁的加速。吸纳了大量外地富余劳动力资源,导致园区企业招工难成为普遍现象。

3小型守业企业融资难。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较高。一是小型守业企业抵押物缺乏,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申请手续繁杂、审批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小型守业企业贷量小、周转快的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1以衔接产业转移为主方式。以衔接沿海产业转移为主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快速增强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积极开展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的针对性招商活动,进一步空虚丰满中国南方轻纺产业园,力争使轻纺园入驻企业达40家,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打造轻纺产业基地。结合渊山岗二期高技术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布局,紧紧抓住浙江五金机电、永康门业、汽车配件、广东医药等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契机,快速推进五金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颇具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园”园中园”规划建设。同时,利用高信化工三羟甲基丙烷、氟化石墨、氨醇三个项目的建设,快速推进浅水湾化工科技产业园建设。

2以渊山岗二期为主战场。抓紧做好轻纺产业园二期1500亩用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中国南方轻纺产业园和全省变性淀粉产业基地品牌的优势,加大对省重点项目包装、申报,争取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指标3000亩。完成二期主干道路基及局部路面硬化建设,形成各支干道路网基础。完成渊山岗110千伏安变电站建设,架设二期主电力杆线,保证企业生产及建设用电。结合主支干路网建设,实施给水、排水、排污、电信、电视网络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底前将二期首批用地建设成基础配套、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工业新区。同时,继续加大对东山、大富、陶瓷产业园闲置及投产缺乏土地厂房的清理整顿力度,盘活存量土地,衔接优质新项目,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率和整体形象。

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区;集聚发展;SWOT分析

近年来,哈尔滨市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与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对园区发展的要求还存着一定差距。因此,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是哈尔滨市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哈尔滨市园区集聚的发展情况

(一)集聚发展的软环境不断优化

为了加快实现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这一发展目标,哈尔滨市充分利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延边开发开放规划》以及黑龙江省的《重点扶持产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借助自身的资源、区位、环境、低成本等综合优势,相继出台了《哈尔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产业园区“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产业园区鼓励和限制产业目录的通知》、《重点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及多项鼓励措施,为推进园区加快发展、提升园区集聚度、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园区整体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二)集聚发展的硬环境不断完善

2013年,为了促进园区集聚发展,哈尔滨市不断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把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由3亿元提高到5亿元,并结合各园区最新的总体规划和功能规划,根据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国际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园区发展经验,从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入手。目前,四个国家级开发区核心区均达到了“七通一平”及以上标准,哈南工业新城已经打通了哈五路和连接市区的道路,以及连接双城的松花路,新城内正在实施各园区之间的道路贯通工程;利民经开区今年投资22.8亿元,是前二十余年总投资的50%以上;五常牛家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2012年两年累计建设道路11公里,是2010年以前历年建设总和的2.2倍,满足了区内58个新建项目的需求。

(三)集群效应不断凸显

目前,哈尔滨市已经初步形成“南、北、东、西和城区外一县一园”的园区发展布局,南部产业集聚区以哈南工业新城和阿城经济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冶金、建材等产业;北部产业集聚区以江北科技创新城、利民经济开发区和松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构建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孵化、高新技术市场3个体系,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机电产业、LED产业、云计算产业、医药制造、生物医药、烟草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产业等产业;东部产业集聚区,以“一区两镇”为基础,重点发展对俄贸易出口加工、LED光电、数码焊接、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产业等产业;区县(市)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农、林、牧产品深加工及特色产业。

二、制约哈尔滨市园区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园区集中度差

从哈尔滨市产业园区的整体发展来看,大多数园区依然处于产业集聚的初期,园区内入驻了相当数量的同质企业,初步形成在同一空间内的企业集聚。同时,哈尔滨市各个产业园区在建设之初为能够吸引企业和项目落户,对于进驻园区的企业并没有产业、配套等要求,进区企业只是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各自发展,未能形成网络协作组织发展模式。园区内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衔接不紧密。因此,造成了园区发展至今企业间关联度差,分工合作的格局尚未建立,从集聚程度上来看依然处于“集中而未聚合”的状态。

(二)园区内企业根植性不高

哈尔滨市园区大部分都是以政府政策导向形成的,园区内集聚的企业很多是被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而来的,这种形式集聚的弊端就是企业之间不容易形成内在机制,忽视了专业化分工、上下游配套以及产业集聚的内在效应。有很多规划外的项目,因为技术高、利润大、品牌知名等原因大量进驻园区,导致园区不能按照原有的规划发展,这些因为优惠政策而进驻园区的企业对于园区的根植性不高,成为园区产业整体集聚效应的主要制约因素,使得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很难得以实现。

(三)产业集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随着哈尔滨市园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产业逐步被纳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但是不难看出,除了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少数产业,其他大部分产业仍然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附加价值低,价值创造有限。从哈尔滨市园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园区内缺乏国际级的大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同时园区内的大企业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的核心,因此没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凝聚作用。园区内的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对大企业也没能起到支撑、配套和分工的作用,产业关联性差,链条不完善。哈尔滨市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分注重引进外资企业而鲜少重视引进外资人才,这导致哈尔滨市园区并不能成为创新的载体,而仅仅只是国际产业链转移背景下的国际跨国公司的组装和加工基地。

(四)产业集聚同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哈尔滨市各大园区的发展因为依托相同的资源、区位、政策、环境以及文化等优势,园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相似的产业包括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电子信息等。以城区外园区为例,同时发展食品加工的园区有双城经济开发区、尚志市经济开发区、巴彦工业示范基地、延寿工业园区等6个园区,发展木材加工的有4个园区。长期的同构产业发展,导致园区间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偏低,产业关联效应不强,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同时,产业园区特色不突出,资源、技术以及资金上的恶性竞争,使得产业互动性差,市场分工不明确、产业技术扩散性不强。

三、哈尔滨市园区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业园区的集聚水平

一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建设。便捷通达的交通网络、科学合理的水电网络、准确快捷的信息网络以及高效覆盖的通讯网络都是促进园区产业集聚的基础。二是提高产业体系的依存度。产业是园区集聚的载体,产业体系的依存度是产业集聚的衡量标准。哈尔滨市应在园区内选择辐射面广、比较优势强、带动效益大、增产能力强和就业效益大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通过其延伸拓宽产业链条,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增加产值带动就业。三是制定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可通过给予5000万或者1亿元的项目扶持资金,高额安家费用来引进高端人才。为其创办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减免税金等服务。

(二)增加园区的集聚功能

一是哈尔滨市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集聚发展规划,根据目前哈尔滨市26个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依据差异性、特色化、竞争优势的发展原则,制定园区集聚发展规划,明确各个园区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途径,通过政府宏观引导促进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二是加强园区的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国际化园区的建设要求,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国际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为园区科学化、国际化、集聚化发展。三是加强园区机制建设,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合理园区准入机制、提升园区的竞争机制,发展园区的交流机制,促进产业和园区的协调效应,促进产业园区集聚功能的提升,从而提高园区的竞争力。

(三)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区域内创新型企业的生存基地,是区域内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持者和需求者,同时也是区域内科研产品的重要市场,因此,构建创新型产业集聚,是推动哈尔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江北科技新城是哈尔滨市科技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周边也云集了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因此,江北科技新城是哈尔滨市最利于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园区。一是通过政府的手段,大力引进、培育和发展科技企业,使江北科技新城初步形成科技企业集聚的局面。二是建立适合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打破行政区壁垒,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更宽泛的要素市场。三是通过转化科技成果和引进国外关键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通过集群效应,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培育一批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集群品牌。五是构建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加强集群与外界以及集群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传播新技术、新创意以及新知识。

(四)推动园区产业集聚优化升级

产业集聚的优化升级是集群内部产业结构科学化、产业层次高度化以及集群外部参与国际分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优化升级不仅仅是产业价值链上向更高环节迈进,更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因此,哈尔滨市要积极推进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化升级。一是加快技术精深化,园区通过自主创新加快掌握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价值链的附加值。二是加强市场国际化,区内产业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开发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推进企业差异化。将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大力扶持专业化中小企业同时进行,通过不断壮大的龙头企业、强化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四是促进人才高端化。通过参与国内外高端人才机构、学术交流以及高端人才见面会等,从中发现急需的高端专业人才,同时为其量身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市场经验丰富的海外专业人才来哈就业和发展。

(五)加快园区产业集聚的国际化步伐

产业园区国际化是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对园区最基本的要求。加快园区产业集聚的国际化步伐是实现产业园区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一是开展多层级的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区域、政府、园区以及企业,参与到各个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引进、吸收,缩短差距,融入其中。二是不断提高国际分工的地位。通过技术精深化、人才高端化、管理科学化、理念先进化等加快推进产业集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提高园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三是增强跨国企业的根植性。通过配套企业和网络建设,为进驻哈尔滨市园区的跨国企业提供上下游关联产品和服务,加快实现跨国企业核心技术的本土转化,使其融入整个园区的发展当中。四是政府引导产业集聚国际化发展。政府部门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保障,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国际化发展。

(六)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视角下的产业园区更加注重配套、环境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哈尔滨市产业园为了使资源、环境以及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集约用地。通过园区建设初期的科学规划以及现代化标准厂房建设,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对于已经建成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土地效益低的产业应转移到周边县市,腾出的空间置换为研发能力更强、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从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二是加强园区生态建设。构建生产要素的循环使用体系,通过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分配,实现企业间、行业间的生产要素、水资源以及能力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使用清洁资源、可再生资源以及新能源,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频率。

参考文献:

[1]赵剑波,杨震宁,王以华.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于集群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内科技园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02).

[2]王缉慈.中国产业园区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规划师,2011(09).

[3]刘霄,蔡鸿明,徐博艺.面向园区管理的资源分析应用平台[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4]程正中,黄雅芝,张志朋.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人才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