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十一五”期间;河北省高校;人才流失

中图分类号:F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101—04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院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科学人才观不断深入人心。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河北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加之河北省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加大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全省高校人才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壮大和结构的优化,为提升高校的总体办学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河北省高校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已经上升到高校的人才战略层次。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某五所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简称“五所高校”)中人才流失445人①,给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一、人才流失状况

(一)人才流失多为中青年骨干,且数量呈增加趋势

统计显示,五所高校人才流失年龄结构为:1939—1949年出生的为78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7%;1950—1959年出生的为39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9%;1960—1969年出生的为94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21%;1970—1979年出生的为151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34%;1980—1985年出生的为83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9%。其中30—50岁是人才流失较多阶段。

(二)人才流失性别相当,学历层次表现不一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五所高校人才流失在性别方面差别不大,其中,男性为219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49%;女性为226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51%。在学历上表现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占比较大,博士研究生次之。具体而言,硕士研究生有172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38%;大学本科生有173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38%;博士研究生有83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9%;专科生有16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4%;博士后有1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0.2%。

(三)学科差异较大,理学最为突出

在教育部规定的一级学科中,工学、理学人才流失最为严重,其次是文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而法学、医学人才流动性较小。在五所高校具体表现为:工学有116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26%;经济学有36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8%;管理学有67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5%;理学有84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8%;文学有79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7%;教育学有27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6%;农学有25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6%;法学有6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1%;哲学有3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0.6%;医学有2人,占人才流失总数的0.4%。

(四)人才流失去向不一,校际间流动特征明显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五所高校人才流失去向中有165人属于高校间流动,占人才流失数量的37%;选择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有54人,占人才流失数量的12%;到公司工作的有13人,占人才流失数量的3%;出国有5人,占人才流失数量的1%;其他情况有208人,占人才流失数量的47%。

二、某五所高校人才流失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 人文环境。由于行政区划的变迁,河北省的一些大学几度迁址,致使河北省历史上一些名牌重点大学分布分散,有的还留在其他省市(如现在天津市的河北工业大学),影响了文化氛围的形成和积淀,使文化人才成长缺乏沃土。在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的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河北省高校无一进入前50强。排名最前列的燕山大学排名为第90位,河北大学排名为第118位,河北工业大学排名为125名,河北师范大学排名148位。虽然这一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河北省高校综合实力在全国的位次。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欲在事业上追求突破的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人心思动。

2. 经济环境。河北省属于沿海省份,但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由于地缘关系,京津位于河北省境内,河北与京、津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十分明显。没有充分利用京津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在工资收入、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与发达省市的差距较大。在同等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向京、津等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省份的流动也就不足为怪。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公共必修课 大学生认知心理 创新教育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 in University

WANG Lingyu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ubei, Wuhan 430205)

AbstractThe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 is of prime important basic course and must be learn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However, it is not recognized as it should be in student's impression. This essay aims at analyzing the reason why the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 is no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model, and finding the solutions.

Key wordspublic compulsory course;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education; assessment standard

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此类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基本素养的根本。如本、专科生都要学习的大学英语和师范生都要学习的教育学原理等课程。公共必修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学习工具和方法论的必不可少的课程。公共必修课通常是由某些专业院系承担全校院系的某一类课程,比如外国语学院承担全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教育科学学院承担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等。由于不是学生的所在院系开课,大学生对公共必修课既不像对专业必修课那样重视,又不像对选修课那样热爱。大学英语对建筑与材料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只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不想升硕读博,进行专业化研究,在国内就业的工科学生很少使用英语。同样的,音乐学专业的师范本科生也觉得学习教育学无甚必要,音乐教学法已经足够面对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功利思维在背后指挥着短目的选择。莘莘学子不知道教育部制订的各类课程教学要求都是在总结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方面的要求才提出的。例如教育部在2007年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又如,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中要求师范生认真学习教育学,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惜在社会需求和教学内容没有脱节的情况下,学生却因没有经历社会实践,导致无法认识学习目的。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生认知心理和大学生学习取向等因素,找出导致大学公共必修课尴尬境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教育,积极的心理活动促使主观能动地去接受教育,教学效果就好。同时,学习和成长,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①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教育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借鉴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法国教育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在其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尔》中就是分婴儿期、幼儿期和青年期三个阶段来阐述对爱弥尔的教育方法的。这就是根据年龄阶段和心理认知能力采取阶段教育措施的写照。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在《教育漫话》中虽然是按照对教育现象作名词解释的方法布局全书,例如以“习惯”、“自我克制”、“礼貌”、“榜样”等标题为片断构筑全文,但是常常可以看到洛克对于儿童心理认知的关照,“婴儿”、“儿童”、“稍大一点的时候”、“孩子长到XX的年岁”等便是例证。因此研究和掌握大学生学习和认知心理对大学教学安排十分必要。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自主自立意识逐渐增强,有尝试新事物的强烈欲望,学习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生活方式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开发也成为重要的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大学生们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阶段的青年有着活跃的思维,有着抽象理解能力和多元化开放的思路,在教育安排上可以将各种理论,不同思想理念和研究方法介绍给他们,并逐渐锻炼他们的判断、演绎和归纳能力。但大学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大学生的客观学习能力和主观自愿的基础上的。如果遇到懒散、不耐烦、自顾自作的青年,执行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不得不充分考虑大学生认知心理和学习模式。通常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取向有以下两种形式:

(1)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性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和特性。大学生的自主性会支配他选择是否学习和学习的内容。维护自主就获得了自由,捍卫自主就得到了权利。这一点从学生积极选择选修课可以看出,但凡是自己选择的,都会投入学习的热忱和坚持。如果不是自愿选择的学习内容,那么鼓励、斥责、强迫对他们将统统失了效果,唯独用重修学分这样烦扰的事情威胁他们,可以起点作用,但是学习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2)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大学校园是与社会半接轨的,大学的学习是面向社会的,生活是接近社会的。这样,社会中重视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经济思想也不可避免的折射进大学生们的思想。“考试热”、“证书化”并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激情,相反,为了应试和标榜价值的初衷就与学习目的背道而驰。学生只在有价值的学习中投入精力,此价值不是知识的价值,而是作为工作岗位的敲门砖的价值。这样的短视与功利已经成为一种大学风气。系统的、深入的教育对大学生没有诱惑,随处可见速成的打工仔,培养大师的土壤失去养分。

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取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审视公共必修课的学习。

(1)公共必修课需要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大学生为什么要修习一门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的作用是什么,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都是源于自身没有发现学习的作用。教师应使大学生对教授的课程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获得。首先是使学生心存高远的志向,摆脱急功近利的桎梏。比如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音乐教学法和专业课就可以对中小学生执教了,所以才不去花精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殊不知教育学是一级学科,它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它提纲挈领的为教学法等二级学科提供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教育孩子的最根本的学科。教学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并且需要教师不断的扩充知识、反思不足、提高素质,给音乐学师范生教学的时候要使其认识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是为了将来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打下基础。从做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性这两方面对他们提出要求,逐渐建立他们高远志向的心理需求。其次,教学时要理论与实践螺旋交叉进行,教会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这样是从另一个方面巩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来说,认同感是考虑到人的内在因素,以思想意识、兴趣、价值和需要推动人们的行为,最终将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认同感是提高公共必修课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2)公共必修课需要突出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现代大学生处在人文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社会氛围中,针对他们追求个性的要求,公共必修课的安排也需要突出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课程教学过程不应始终追随教材, 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材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属于特有班级的教学内容。这样做可以消解教学计划滞后,教学对象特殊,教学内容枯燥的囹圄。教学实施可具体从以下两个个方面着手:第一,课题教学,突出实践。教师在熟练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将各章节的知识点糅合成若干个结合实际的课题,通过介绍课题背景知识、研究成果、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思考和参与讨论。第二,综合评价代替应试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②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环节的规划和实施。正如一所高校在管理上应以就业人数决定招生人数,以招生人数决定教学投入,而教学投入对教育质量提供物质保证。这样学校就会重视市场需求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要求,从而找到教学重点。同理,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看重的实践能力,对于公共必修课的理论学习部分在考查时要综合考虑运用理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必修课是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质量的基础保障。唯有深入探析大学生心理认知和学习模式,推行创新教育和评价标准,公共必修课教学才能实现存在价值和实际功能。

注释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在当今高等教育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特色专业(特别是前一种类型)对于一所大学,特别是行业院校来说,可以说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生命之源,可以说特色专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行业院校的发展和存亡。中国民航大学作为中国民航总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经过57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叉融合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学校有一些专门为民航培养飞行、乘务、机务维修、空中交通管理等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传统民航特色专业,如飞行技术、乘务、发动机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等。

传统的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成因,在历史上为国家和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和行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这些专业和学校经过长期办学的积淀,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经验,凝炼了成熟的专业(或行业)文化,同时对行业的成长历史和发展趋势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但随着一批行业内知名的资深老教师退休,以及学校为了保持自身发展活力,大量引进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如何顺利完成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的新老交替,长期保持行业院校在特色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传统优势,在当今人才和知识的激烈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并且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就成为了行业院校的发展首务。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按照国际民航业统计资料显示,民航的发展速度应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两倍,2006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2000美元,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随着建设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空客320总装线和民航科技产业园落户天津、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飞机ARJ21总装下线和我国大飞机项目的正式启动,我国民航业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时期,开始了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征程。

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保障是行业院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例如我校的飞行、乘务、机务和空管等这些民航特色专业,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中,随着民航机队数量以几何级数快速增加,民航运输量在交通运输总量中占的比重将逐年增加,民航每年需要补充大量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能否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急需的数量充足、质量高的毕业生,也给行业院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对于培养一名成熟的特色专业教师来说,至少需要通过几年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搭建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平台,还要通过到生产单位多次的长期实践,才能真实了解行业的内涵和企业的文化,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内人士,更重要的是将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行业的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随时密切跟踪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做到与时俱进。

现在对于特色专业教学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从普通院校相关专业引进的这些青年教师,由于没有系统接受民航的专业培养和职业熏陶,往往出现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行业的生产实际脱节,由于没有形成行业要求的专业理论系统,只能讲授某一门课程,同时由于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就造成了专业教学趋于表面化、理论化、孤立化,使学生不知道学到的理论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课程搭建成适应行业需求的知识体系,更不知道如何灵活地、系统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只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通过自身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才能慢慢适应岗位需求,这样就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竞争力,反过来,学生在生产单位的表现和发展,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个学院也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空管学院在2003年就因为师资短缺以及配备不合理,有的课程只有一名教师, 造成因为该老师进修或病休而无人上课的尴尬局面,为此学院按照“每门课程必须安排两名以上教师(也就是现在的课程组);每名教师必须承担两门以上课程”的基本原则,提出了针对每位教师进行个性化培养的具体方案,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及学院教学、科研、培训工作的整体需求,重新整合了师资队伍。为了彻底解决师资短缺这个长期制约学院发展的历史问题,同时考虑到为了引入该专业的发展活力和空管专业教师直接引进困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引进普通院校相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通过全脱产一年编入学生班中系统学习空管专业的课程,然后派到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为了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固定指导教师,走出了一条以老带新自我培养师资的道路。

所以说要搞好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首先准确地凝练出这个专业的特色到底特在什么地方,这个专业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平台,同时为了这个专业未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根据专业和行业的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做好一个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梯队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制定一个合理的、有序的引进、培养的一揽子计划,在教师达到行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再进行个性化培养,使每位教师学有所长、术有专攻,还要反复到不同生产单位的不同生产岗位上进行认知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实践,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多个轮回,才能使每位专业教师真正溶入这个专业,再经过十年以上的长期培养,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本行业某一领域的专才甚至技术权威。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 “非遗” 责任 路径

“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是2010年中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主题。一方面它表达了国家行政部门对组织和引导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当前“非遗”保护缺乏社会力量有效支持的尴尬。自引入“非遗”概念以来,短短几年,我国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7万项,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目的约1400项,成为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大国之一。但是,在申报热潮的背后,是大量“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流失。据报载,60年间,我国传统剧种损失了三分之一,消失的舞蹈类遗产超过20多年前统计总量的三成。①事实证明,大量“非遗”项目传承链条断裂的趋势已日趋明显。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社会力量,高等艺术院校对繁荣发展民族“非遗”文化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必须从人类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肩负起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下文将从责任(必要性)与路径(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等艺术院校具有传承“非遗”的天赋职责

全球化趋势承载了经济一体与文化多元两个重要特征。伴随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学科知识的快速更新,是文化形态的多元共生和互相渗透。民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概念的表述。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那么民族的精神实体将荡然无存。而“非遗”正是民族文化里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它对一个民族的意义却非同寻常。作为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作为新文化、新思想、新信息聚集的前沿阵地,高等艺术院校必须充分认识“非遗”文化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弘扬新时期民族文化的辉煌。

(一)当前“非遗”传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唤传承方式的变革。

“非遗”在现代社会潮流下的式微,与“非遗”固守传统的单一传承方式有着密切关联。当前“非遗”传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少科学的传承体系。

“非遗”是以人为第一要素的活态文化,主要依靠人类的口传心授才得以代代相传,因此,对传承人的发现、保护与发展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护这些活态文化,政府制定了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但是对于如何延续这些传承人却没有标准的模式可供参考。民间的传承方式以血脉相承、族内相传为主,传承对象的选择、考察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和简单的方式,与“非遗”庞杂的学科体系相比,传统传承方式缺乏科学、完整的体系支撑。

2.缺少必要的人才储备。

政府在不断地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如资金、政策,但是,对“人”的投入仍显不足,而“人”正是传承的基础。比如“非遗”项目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来完成;“非遗”的宣传、推广、传播与发展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来实施。资金和政策的投入是显性的,对改善“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条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人”的投入却是隐性的,虽然短时间内难以彰显其效,但确是潜移默化、不可或缺。而当前,更为急迫的问题是,“非遗”项目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人才的培养没有跟进,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使得“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3.存在维持与发展的利益矛盾。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适度的、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但是当前大部分“非遗”项目全靠政府津贴勉强支撑,维持尚可而发展无力,即使保住了眼下的这批“人”,“艺”仍有可能面临失传;有的在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作用下,以演代练、重商轻传,过多的商业活动干扰了传承人对于项目的钻研,开发过度而保护不足。维持与发展的矛盾也是生态文化与经济利益的矛盾,使二者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问题。

4.缺少必要的创新环境。

多数“非遗”持有者出于自身生存和家族发展的需要,会极力保持技法的私密性和经营的垄断性,因而,传承人对“绝技”、“绝艺”或“绝活儿”密不传人,缺少美术工作者和工程师对其创作及工艺的交流指导,虽然有一些工艺口诀,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探索,致使部分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气息,市场萎靡。

(二)高等艺术院校在“非遗”保护中的责任担当。

据教育部2008年统计数据,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其中艺术院校80所,另有开设艺术相关专业的院校在千所之上。作为艺术教育的高等学府,它们以艺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为主要职能,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中心,在知识创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悄然影响、改变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在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可推脱的使命。

1.艺术院校在“非遗”保护中具有独到的优势。

其一,具有完整的教育体系。保护文化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传播文化、发展文化,促使大众接受文化、融入文化。保护“非遗”,保护传承人的最终目的是传承和发展。高等艺术院校具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可为“非遗”保护提供体系支撑。

其二,具有良好的创新平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艺术院校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渗透整合的优势,能够从不同的学术视野、研究视角开展研究,这是其它研究机构难以企及的。

其三,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受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非遗”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充分反映了特定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群体的艺术特性、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艺术院校扎根于地方,生于一方水土,养于一方水土,针对地方的文化资源具有近水楼台的科研优势。

其四,具有优厚的人力资源。艺术院校不仅学者云集,学生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艺术专业的学生经过高考的选拔,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且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天时、地利、人和的交融,给予了高校艺术院校从事“非遗”传承的无限自信,也使得高校具有了“非遗”人才培养的天然使命。但是,也有一些源于自身的制约因素阻碍了艺术院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发挥。

其一,认知观念的滞后。我国当代高等艺术教育起步较晚,深受西方十八、十九世纪“学院派”教学体系的影响,西方视觉价值体系的文化方式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产生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点。在这种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注重外来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注重强势文化而忽视弱势文化、注重书本文化而忽视民间文化、注重整体文化而忽视区域文化的误区,在文化的时代性与区域性的关系上,出现了矛盾。

其二,师资力量的不足。大部分艺术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非遗”知识学习,很多高校开展“非遗”传习是以聘请代表作的自然传承人为基础的。而这些传承人有的年事已高难以从事教学活动,有的囿于文化水平而不具备基本的授课能力,导致了进行传习活动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其三,价值取向的偏移。在价值认知上,高校对“非遗”传承缺乏足够重视。对于“非遗”文化传习,有的师生认为是“过气”文化无需倡导,也有的师生认为是民间技艺何必钻研,对其文化价值缺少尊重和重视。另外,功利教育的影响还致使大学生在艺术创作时往往会出现思想狭隘、品位世俗、技术单一、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

其四,评价体系的缺失。长期以来,艺术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书本轻民间、重技巧轻理论、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导致部分师生人文素质及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结构单薄而难以开展深层次的研究。而且,“非遗”传习活动在大部分艺术院校还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课程体系,评价标准、认证体系的缺失不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

二、艺术院校进行“非遗”保护的实现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针对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②,这些都为我们进行“非遗”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即在“非遗”人才的培养上,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非遗”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不仅是确定办学方向的前提,而且是解决“非遗”传承人培养问题的核心。在“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理念上也必须强调以人为本,构建“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专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为“非遗”保护、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积极输送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1.以本位回归促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融。

民族传统文化是艺术行业蓬勃发展的“根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当下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传承、变革与创新。作为数千年来文化没有割裂的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背离传统,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文化本位的回归就是要提升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文自觉,在教育的知识体系中反映本土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非遗”保护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新方法和新途径,让学生们在博大精深的“根文化”中充分汲取艺术创新的养分,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为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奠定思想基础。

2.以人尽其才促传授知识与传习能力的结合。

当代传习教育必须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非遗”传习可采取“菜单式”培养计划,加强学生的兴趣引导工作,围绕两个课堂建设,有计划地聘请传承人作为第一、第二课堂教师,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传习活动,强化学生民族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应建立并不断完善“非遗”传习基地,邀请民间艺术大师、专家学者、专家教授举办民俗文化讲座,组建学生民间文化社团组织,组织传习竞技活动,通过提供活动场所、给予经费支持、聘请指导教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接受“非遗”文化教育的机会,为学生们提供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为培养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非遗”人才奠定能力基础。

3.以学以致用促专业实践与服务社会的结合。

社会既是学习实践的载体,又是“非遗”传承与展示的平台。结合传统节假日、纪念日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传承“非遗”、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推进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一方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与社会行业组织共同建设实习传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实现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三基合一”,大大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非遗”传承要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围绕政府规划策划、组织专业实践活动,借助公开展览和媒体报道达到民众宣传的目标。实践活动既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提供平台,又能满足政府宣传地方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艺术院校把握行业动态、适应市场需求、融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为培养社会适用的高素质的“非遗”艺术人才奠定坚实可靠的社会基础。

(二)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打造“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优化专业设置,创新课程体系。

艺术院校应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宽学科专业方向,加强公共平台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民艺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建灵活、连贯、系统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这种整合与优化使得“传统文化基础”、“艺术理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公共选修”等课程群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形成从文化基础知识、传统艺术表达、现代艺术思维到实际操作的多层次的专业训练体系。新体系有利于改变原有教育体系中“传统”与“现代”相互割裂、“人文”与“科学”泾渭分明、专业局限突出的现象,还有利于突破学科藩篱,促进文理融合,理顺专业的关系,提升传习实效,既能彰显学校教育特色,增强创新优势,也能促进“非遗”保护走进现代科学的阵营。

2.适应传技要求,改进教学形式。

“非遗”传习活动与常规的教学要求不同,相较“言传”,更侧重于“身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适用有利于“非遗”传习,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呈现或再现还原原有的“非遗”情境,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科学知识,拓展实践能力,产生文化情感,提升创造意义。“体验式”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它在传习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仅使学生可以经由生动的教学形式而获得知识,还在于促使人从辩证发展的角度去认真考量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它的意义还在于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二是鲜活生动的实践载体有利于知识灵活运用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民主、平等、互进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完善健康人格。

3.依托科研平台,培育创新人才。

若要保护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就必须重视其在现代城市中的创新发展。艺术院校要依托科研平台,致力于研究“非遗”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与理论问题,促进“非遗”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一是大力加强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研究所建设,筑巢引凤,凝聚优秀人才,尤其要吸纳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加入传承研究。二是鼓励教师将当代艺术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非遗”的创新传承之中,寻求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形式中的重生。三是整合社会力量,构建校企联盟,共同开发研究项目,在提升“非遗”传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经济开发、文化价值与文明传承的共赢。四是开展专项活动,以深入有效的传承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

总而言之,“非遗”传承的精髓在于以“人”为主导因素的文化的传承,艺术院校传承的不仅仅是“非遗”华丽的外表,更是其深沉的内涵,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十年,必将是高等教育腾飞发展的黄金时期,艺术院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力争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工作积极主动地融入“非遗”保护传承的伟大工程中,践履神圣职责,探索传承途径,完成本位回归,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中国青年报,2010-6-13,第1版.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双师型”教师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中关于“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的论述,以及“到2020年,……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要求,十分明确地向国民昭示,在未来十年中,职业教育的主攻方向与目标任务是: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教育部早有部署,2000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3号),其别提出:要十分重视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对“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它激励着广大高职教学工作者自觉地向“双师型”教师方向转型。

    在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实践中,本人的体会是: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资质标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前提,“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方法。

    1. 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资质标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前提

    具有什么样资质的教师才是“双师型”教师?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深入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新命题。虽然以往的教育工作者都经历过“又红又专”、“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思想教学,但“又红又专”的教师是否就是“双师型”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能不能与“双师型”教师划等号?显而易见,两者在概念与内涵上是不完全等同旳。

    从全局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各地高职院校在体制及类型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双师型”教师资质的理解,出现多种版本,致使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提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相差较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资质作出了三项明确的界定,凡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的教师均是“双师型”教师:①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讲师(或以上)的教师职称;②既有讲师及其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其以上职称;③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或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上述规定摒弃了各地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解释的多元性,从政策层面统一了“双师型”教师资质的评审标准,为从事高职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指明了奋斗方向,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前提。

    2. “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方法

    在从事高职教学的多年实践中,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是高职专业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提升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显而易见。

    2.1 “项目教学法”使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因此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这是前提。但还应具备“双师型”教师在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即: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对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要有管理经营能力,还要有进行本专业市场研发和改造的能力等。而“项目教学法”是这些能力得到良好展示的最佳载体。

    以我们在《Photoshop应用基础》实训教学中,釆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为例,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项目教育法”有利于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教师这个目标。我们的做法是:事前根据实训课程内容,与校外平面广告设计类企业进行冾谈,进行Photoshop 平面设计课程合作。同时与相关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聘请校外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平面设计工作人员担任本课程的实训指导。我们从五个不同类型的单位,选择了五个各具特色的平面广告,让学生用企业的实用项目进行实训。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任课教师,一方面需要深入企业实地了解和熟悉企业的相关工作流程,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调整和改进实训进程、将实训内容、实训手段,与学生行业知识的增长、职业技能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合作企业内的实地调研中,将收集到的典型工作案例,经加工整理后再应用于实训教学之中。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有广博的本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有相关的职业经验,才能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教育价值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训教学。而这一切正是一名高职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与提升的过程,因此“项目教学法”使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2 “项目教学法”促使高职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岗前培训,有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适应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品升级换代的新形势。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从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教师要及时掌握本区域内具有主导地位的产业中旧的岗位(群)消失和新的岗位(群)诞生的演变趋势,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与变化要做到未雨绸缪,确保自身掌握的知识能适应形势变化后的需要,并能及时得到充实,提高与更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参加各级各类岗前培训。

    为此,多年来本人利用寒暑假主动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司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并获“双师”素质证书;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等单位举办的培训,获得“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国家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工程NACG认证教师证书”、“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结业证书”等。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使我更贴切地感受到这些岗前培训是保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先进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2.3 “项目教学法”能使高职教师更主动参与校企间项目合作,使“双师型”教师有用武之地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企业的一个个实用性极强的项目来进行实训教学的方法。以我们《Photoshop应用基础》实训教学为例,每一个项目都是企业极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企业为达到自身形象宣传、产品介绍等目标的有实用意义的单元活动。学生在实训中根据企业提供的品牌标识、广告主题,从艺术表现、色彩构图、调色、特效制作等方面作出自己的构思和进行再设计,增长了实战经验。因此,它偏重于专业技术、现场操作、职业实践三者的结合,有利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而职业实践是学生获得职业知识的最佳途径,用“项目教学法”获得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将促使职业素养迅速成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乐于在校企合作中,釆用“项目教学法”,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从中展示“双师型”教师特质,使“双师型”教师有用武之地。

    3. 思考与建言

    3.1 “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与晋级,应制度化、常态化

    从事高职教学的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这只是“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一个方面——自身的努力。

    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管理制度方面,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与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与晋级制度,从政策层面上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要把重视教师第一职称及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与完善第二职称(如“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系列职称)的评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一些已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

    3.2 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从事高职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岗前职业资格培训是高职教师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最佳途径,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3.3 校企合作,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走校企合作之路,已成业内共识。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在合作中了解与掌握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为更好地实现“项目教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产学合作的契机,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有利“双师型”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