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李安;家庭三部曲;民俗文化

一、“家庭三部曲”中民俗元素的运用

“民俗”一般也被称为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的民众所创造的一种可供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象征。例如当我们看见“旗袍”“太极”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当我们品尝寿司和观赏樱花时就会想到日本。民俗毫无疑问最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外在表达,在电影中加入民俗元素,可以提升影片的观赏趣味,增加人文内涵,通过电影影像的记录可以使本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出身于台湾书香门第的李安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家里逢年过节还要行跪拜礼,他就是在这样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大。他儿童和少年时期在台湾学习生活,接受的是中国文化的熏陶。大学之后在美国留学和生活,李安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思想教育,在他电影作品中具有中西方文化内涵,因此能够得到中西方观众的认可。“家庭三部曲”是李安导演早期拍摄探讨家庭的伦理情感和中西文化碰撞的三部电影,李安巧妙地把中国民俗事项融入到这三部电影中,从《推手》中父亲的太极拳,到《喜宴》中隆重且繁琐的婚礼习俗,再到《饮食男女》中父亲为女儿们准备的精美的中国民间家宴,都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①

二、民俗文化在“家庭三部曲”中的主要作用

(一)深化主题,营造意境

在“家庭三部曲”中,民俗事项虽然不是主体部分,也不是叙事的主体部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俗文化在影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营造出了文化意境。在中国,人们都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从古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人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讲究饮食中的食材要根据地点、季节等来烹饪,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文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视“吃”的国家。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在《饮食男女》中,饮食民俗出现在影片中,不仅提高了影片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在影片中成为父亲与女儿之间情感的联系和沟通方式。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父亲和三个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的女儿之间的故事。在电影的开始部分,父亲为了迎接女儿回家,在厨房大展身手,进行琐碎且繁杂的烹饪。在电影中,导演巧妙地把饮食和父亲的味觉联系在了一起。影片出现多次家宴场景,但是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在饭桌上女儿们挑剔父亲做的饭菜的缺点,不断地顶撞他。父亲的味觉是消失的,父亲对女儿也是一种不爱搭理的状态,父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到电影最后,大女儿和三女儿陆续搬离了家,二女儿偶然在医院看见年迈的父亲独自在看病,顿时心疼父亲的隐忍和不易,认识到了父亲多年独自把三个女儿拉扯长大的艰辛。父亲也在女儿们陆续离家之后感受到了孤独,也认识到就算女儿们在家和他吵闹拌嘴,也是真正的家。当父亲和女儿之间相互理解之后,父亲的味觉也突然间得到了恢复。影片中的饮食不仅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更是与影片的主题紧密结合,家庭情感和饮食民俗融入到影片的主题思想感情中。

(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吸引观众注意力

民俗事项在电影中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在影片中的运用让电影更具真实性,同时也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在影片《推手》的开始,“父亲”朱师傅在从容地打着太极拳,而“洋媳妇”玛莎则是在电脑面前匆忙地打字。在这里,太极代表着传统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而电脑则代表西方文化的符号象征。两种文化符号在影片中交相展示,表现出了中西文明的相互碰撞和汇合。影片中的太极拳不仅仅只是可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导演的用意是表达在西方的环境之下,中国文化展现出的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太极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李安导演的隐藏用意,成为贯穿整个影片的主体。在影片中,朱师傅在餐馆里打败了美国的地痞流氓和警察,表现出了太极的外柔内刚,虽然太极的表现形式看起来比较软弱,但是一旦爆发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影片的最后,父亲认识到了儿子所在的美国的“家”并不是中国传统意识中的那个“家”,他做出了进一步的包容与退步,决定独自搬到单人公寓,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接受一切。“太极”在李安的镜头下,贯穿影片始终,从一开始被洋媳妇认为是一种暴力的象征,再到最后父亲博大宽容的胸怀,“太极”的展演推动着影片的情节发展,同时也展现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调动了观众的观影注意力。②

(三)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人物心理

电影作为一种生活式的艺术,民俗文化在影片中展现生活,同时也呈现出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物形象,通过民俗事项的展演,可以揭示出影片中的人物心理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性格,民俗文化呈现的是一种民族所共有的集体性。民俗文化在电影中的展现,能够反映出其民族的性格特征。在中国,对一个家庭来讲,婚礼和丧礼都是重要的民俗仪式,相比较而言,婚礼比丧礼更为隆重,因为婚姻的结合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也是延续香火的重要事情。在《喜宴》中,儿子伟同是同性恋,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伟同和女主角威威假结婚,结果没有想到父母居然不远万里从台湾赶到了美国。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伟同和威威突如其来说当天就要去教堂结婚,父亲非常生气,愤怒地摔下碗筷离开。可是当在饭店吃饭时意外遇到了父亲的老部下,老部下想给伟同和威威张罗婚礼,父亲又笑逐颜开。通过婚礼民俗在电影中的展演,反映了父亲作为传统中国人物形象对于婚礼的重视程度。李安导演运用民俗事项来展现剧中人物心理,反映人物性格,巧妙地把民俗事项和电影中的人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③

三、“家庭三部曲”中民俗文化呈现的意义

“家庭三部曲”中民俗文化的展演,表达了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电影的结局体现了李安导演对其的态度,展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核。在《喜宴》的结尾,高伟同和威威假结婚了,威威意外怀孕,高伟同父母只能假装糊涂,默认高伟同和赛门之间的关系,因为老夫妻两人更希望看到儿子能够传宗接代,在这里,西方文化的自由恋爱精神和中国文化中的传宗接代达到了一定的平衡。影片《推手》中的父亲最终拒绝了儿子与他一起同住的邀请,决定搬到唐人街自己住,在美国这种环境之下,西方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固有传统中国家庭思想的父亲艰难地做了让步,结局也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和女儿身份设置更为巧妙,父亲拥护着中国传统文化,而三个女儿受到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但是父亲最终与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相爱,这种忘年之恋有违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在影片追求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的二儿女,最终留在了父亲的身边,依旧继承着“家宴”这种中国家庭传统民俗,展现出了这个时代,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和兼收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四、结语

民俗文化价值范文第2篇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

民俗文化价值范文第3篇

这一点无须赘述,除此而外,唐人在节庆活动又尚有其他许多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唐人小说中也有许多呈现,本文试以唐人小说中上元赏灯意象与中秋玩月意象为例略作爬梳。

一、唐人小说中的上元赏灯意象

唐时上元节即今之元宵节,上元节或起源于汉武帝之时,《史记》卷二四《乐书第二》云: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汉书礼乐志》亦有相似记载。宋朱弁在《曲洧旧闻》则追溯颇详,其云:上元张灯,按唐名儒,沿袭汉武帝祠太乙自昏至明故事。梁简文帝有《列灯赋》,陈后主有《光璧殿遥咏灯山诗》,唐明皇先天中,东都设灯,文宗开成中,设灯迎三宫太后。是则唐以前岁不常设,本朝太宗三元不禁夜,上元御端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其后罢中元、下元二节,而上元观游之盛,冠于前代矣。又或以为与佛教有关,《涅盘经》云如来遗体焚后,收舍利,绕城步步燃灯。其后成为习俗,玄奘《大唐西域记》云:每岁至如来大神变月满之日,出示众人。(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当此正月十五日也。)此时也,或放光,或雨花。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此俗或亦随之而来淤。

二、唐人小说中的中秋玩月意象

挂在长空中的那轮皓月,往往让人生出无尽的遐想,总想纵身一跃,飞入其间,或轻举衣袂,揽之入怀。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了诸如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奇想,也有了一年一度专门的赏月节日中秋。

据宋人朱弁在《曲洧旧闻》中对中秋之夜、赏玩明月的源起做过考述,他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而戎昱《登楼望月》、冷朝阳《与空上人宿华严寺对月》、陈羽《鉴湖望月》、张南史《和崔中丞望月》、武元衡《锦楼望月》,皆在中秋。则自杜子美以后,班班形于篇什,前乎杜子美,想已然也。第以赋咏不著见于世耳。江左如梁元帝《江上望月》、朱超《舟中望月》、庾肩吾《望月》,而其子信亦有《舟中望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虽各有诗,而皆非为中秋宴赏而作,然则玩月盛于中秋,其在开元以后乎!今则不问华夷,所在皆然矣。可见,中秋玩月之俗,流行起来或当在唐玄宗开元以后,而玩月赋诗则始于杜甫。

三、唐人小说中节庆民俗意象的小说功能

除上述上元与中秋之外,唐人的其他节庆习尚在小说中亦多有呈现,比如,七夕夜的乞巧之俗,《开元天宝遗事》即有两处言及,其一云: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又云: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唐语林》则对此俗的流变做了考述:七夕者,七月七日夜,《荆楚岁时记》云:七夕妇从穿七孔针,设瓜果于庭以乞巧。今人乃以七月六日夜为之,至明晓望于彩楼,以冀织女遗丝,乃是七晓,非夕也。又取六夜穿七窍针,益谬矣,今贵家或连二宵陈乞巧之具,此不过苟悦童稚而已。又,陈鸿《长恨歌传》云: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则秦汉时已有此俗。

四、唐人小说中节庆民俗意象的文化审美价值

综观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唐人小说无疑是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文言小说的成熟形式,桃源居士在《唐人小说序》中认为唐人小说的成就可与辉煌的唐诗相媲美,亦堪称绝代之奇。唐人小说广泛地触及与表现了现实生活,而民俗内容的大量存在,就是典型体现之一,书中汇萃了唐代小说、笔记及杂著之名篇佳作,其中还有大量的民间文化的内容,是研究唐代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不可忽视的材料,兼具有文学和史学的价值。所以,考察唐人小说中的节庆民俗意象,无疑有助于深化对唐代民俗风情及其文化审美价值的认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在小说中十分重视和强调一种不同于诗文的特别之味,对于小说的这种特别之味,段成式的认识最为深刻,他说:夫《易》象一车之言,近于怪也;诗人南箕之兴,近乎戏也。固服缝掖者肆笔之余,及怪及戏,无侵于儒。无若诗书之味大羮,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炙鸮羞鳖,岂容下箸乎?固役而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34〕而民俗意象常常是构成唐人小说中这种独特之味的重要原料。且其所酿成之味,往往浓郁而鲜明。比如唐人小说《叶法善》中叶法善与玄宗腾空驾云而至西凉观灯事,牛僧孺《玄怪录开元明皇幸广陵》中叶法善架虹桥而与玄宗至广陵观灯事,《神仙感遇传罗公远》《龙城录》《叶法善》中的唐玄宗中秋登月、得《霓裳羽衣》之曲事,以及《宣室志周生》中的梯云挈月事,均异想翩翩,给小说增添了几许烂漫的趣味。唐人为小说,常持游戏心态,故每每标榜所作为助谈资。如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序》云:传之好事,以为谈柄也。〔35〕佚名《大唐传载序》云:虽小说,或有可观,览之而喁而笑焉。〔36〕由此造成了唐人小说的多趣味,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唐人小说并不表现或者承载严肃的主题与思想,它只不过是在表现某种兴趣,或者说趣味一种生活情趣,一种奇趣,一种谐趣,一种文趣〔37〕。节庆民俗意象中的这种趣味蕴含无疑是十分显著和突出的。

民俗文化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蒙古;高职语文;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滞后,经济相对落后,但关系着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学子比一般学生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艰辛,也更加渴望毕业时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也要具备优秀的语文职业素质,才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中坚力量是本地区大学生,他们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繁荣的主力军。他们只有具备健康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与成才之路,才能树立起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建功立业的和使命感。只有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才能造就出少数民族地区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地处我国边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蒙古、朝鲜、俄罗斯接壤,但是经济发展程度却相对滞后。的人民特别是蒙古族人民,运用勤劳进取的精神和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与其自然环境相符合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文化中,草原文化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在蒙古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内蒙古草原文化形成了和粗犷豪放的精神特质和悠远绵长的精神内涵。富有历史意义的草原文化滋养着为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新的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草原文化凝聚了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是世代在内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能够概括和代表内蒙古文化的总体形象。笔者在内蒙古十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学有助于延续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

民族意识是人对于自己归属的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并在民族差异中得以强化,也就是在不同民族交往中对本民族的关切及维护。千百年的沉积形成了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共同体构,其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民对在自我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中,和不同民族交往中族意识都起到平衡、促进、制约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关系民族兴衰繁荣,指导着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笔者经调查后发现,内蒙古地区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思想状况的多元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就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人生观及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在西方思潮和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腐朽的堕落的思想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还有一些内蒙高校的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存在民族地域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高职生不了解内蒙古文化、历史。因此,高职语文要将蒙古族文学中的伟大英雄史诗、传统民间故事、民族神话传说、蒙古牧歌民歌、现当代蒙古族作家作品等融入教学内容。例如,除了邓一光的《想念草原》,还有玛拉沁夫的代表作《茫茫的草原》、《草原上的人们》,张志诚的代表作《沙坡》,齐・敖特根其木格的小说《敖包会上的缺憾》,阿云嘎的代表作《大漠歌》,浩・巴岱的代表作《尼美尔山的风》和阿・敖德斯尔的《美丽的罕山》、《草原之子》以及《撒满珍珠的草原》等蒙古族文学作品名篇,在内容上就凸显蒙古族风格,展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根据地理位置、蒙古族部落分布、蒙古文化的历史状况和地域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有学者将中国蒙古文学按地域分为了三个文化区域。它们分别是:东部文学区域、西部文学区域、中部文学区域。东部文学区域指科尔沁――喀喇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其包括哲理木兴安文学、卓索图文学、吉林文学、黑龙江文学。西部文学区域指乌拉特――和硕特――肃北――阿拉善,其包括新疆文学、青海文学、甘肃文学、额济纳文学;中部文学区域指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察哈尔――巴林――巴尔虎布里亚特,包括伊克昭文学、乌兰察布巴音淖尔文学、昭乌达文学、呼伦贝尔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加以设计运用,借助民族文化元素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点来形成内蒙古地区高职语文课的个性特征,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从而发挥出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在广泛获得认同度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出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情感,加强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三、有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和民族凝聚力

蒙古族根据地理分布分类属于跨境少数民族,最大特点是民族语言、文字国际化。和内陆少数民族相比民族的文字保留相对完整,有自己的出版物,有信息传播的平台,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外族文化,将外族文化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把本民族的文化看成是陈旧落后的,慢慢地抛弃,使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创造的,具有自我民族符号性格的文化正在消失。“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凝聚力消失。当然跟世界上所有文化一样,内蒙民族文化一定有某些相对滞后和陈旧腐朽的内容,但是草原文化终究还是蒙古民族创造并使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蒙古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满全.《2012年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蒙古学研究年鉴2012年》,2013年12月

[2]韩晗.《论当代蒙古族小说的审美特色》.《兰州学刊》2012.2

作者简介:

民俗文化价值范文第5篇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