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屋建筑法

房屋建筑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屋建筑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房屋建筑法

房屋建筑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质量;安全隐患;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44-02

目前,民生问题尤显关注,全国各地均将其立为重中之重,房屋建筑质量安全问题与公民利益更是关乎甚微,大量隐患层出不穷,并逐呈上升趋势。上海“楼脆脆”和嘉兴“楼歪歪”房屋质量安全隐患事件,令人防不胜防。

一、问题的提出

“是地震?抑或连根卧倒?”“是楼坚强还是楼脆弱”?宏伟建筑犹如荒野雄狮般卧倒于地。此般此景究竟又源于何?

2009年6月27日当大部分上海市民还在睡梦时分,家住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附近的居民却被“轰”的一声巨响吵醒,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连根“卧倒”。言于此,而危难远不止于此。2011年5月11日有报道称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一高档楼盘——南洋景苑内17号楼,这栋交付了仅仅才3个月房子,已整体向南倾斜约10厘米。此类问题可谓尽显丑态,一系列与房屋有关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与恐慌。“豆腐楼”倒了,连同它一起倒下的还有中国楼市的职业责任、安全质量和道德良知。解决建筑问题的出路在何方?

二、房屋建筑质量安全隐患之成因

该建筑质量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涉及法律方面的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房屋质量、公民居住权等,归根溯源还得从建筑法方面下手。究其根本,建筑质量安全隐患的原因总结如下:

第一,建筑设计不当。房屋建筑质量安全隐患的存在与房屋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建筑物的设计对于一幢房屋的牢固程度、稳定性等都是不可忽视的。举一个例子,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会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以上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在楼地面的设计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在设有进深梁楼盖上,进深梁的上方不加设辅筋,多数均在此处发生大孔隙裂纹。

第二,施工不当。建筑物的质量高低与建筑物的施工有着莫大的关联,房屋最终质量就在于施工的效果。具体说来就是工程施工队伍整体的素质不高,各施工企业内部新的、不熟练的工人比较多,但技术培训又跟不上,导致了工人技术水平较低,更为糟糕的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得更快。据统计,农民工、临时工占施工队伍总数的2/3,而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建筑施工的专业培训。另据统计,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自有工人真正能到现场规范操作的只有4%;建筑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这就使得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目前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技术水平无法达标的情况下,建筑质量能够达标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建筑材料选用不当。建筑材料是构成房屋的最为重要的东西,房屋的设计再合理,施工的水平再高超,没有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都是没有用的。例如防水工程沥青品种的选择,油毡的质量和品种,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第四,施工现场监理不够。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另一个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此外,房屋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除建筑设计不当、建筑材料选用不合适、施工现场监理不够等原因,当前最为重要的是:

第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郭允冲副部长指出“有的地方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因为最后一道把关就要政府来把关,政府要监督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管理,政府最后要把关。”①可见,房屋建筑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存在与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行政不作为有着很重要的关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有权力、有能力监管的主要机构,也是房屋质量隐患查处的最后一道屏障,更是购房者权益保障的最有效率的后盾,失去政府部门的把关,相当于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管理都处于失灵的状态,建造房屋的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民众的监督、法律意识不强。从表面上看,房屋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的出现与公民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他们往往是受害者很难会导致房屋质量问题的出现,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公民的监督意识、法律意识强对开发商的不法行为很有威慑力,在民众的监督下不法开发商必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违法违章建设。另外,很多居民在房屋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并不是选择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是漠视问题的存在或者是选择别的途径来解决,有的忍气吞声、有的放之任之、有的稍作维权觉得无望即放弃,很少有购房者在自己权益被侵犯时抗争到底,正是相当多民众对该问题的漠视相当于间接地助长了开发商不法建设的嚣张气焰。

三、房屋建筑质量安全隐患之对策

房屋建筑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房屋建筑事业发展速度加快,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逐年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采购不规范、建设的组织管理不协调、建造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低等,都是造成房屋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对房屋工程整体安全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不仅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还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方法,从根本上治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加强房屋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力度,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一) 门窗渗水现象

如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设计与施工达不到工程建设的要求,就会导致施工阶段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其中门窗渗水就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门窗设计不合理,需要堵塞和愈合的缝隙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门窗施工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墙体与门窗截面的粘合度不够、连接不牢固等都会导致门窗出现渗水现象。现阶段,门窗建材大多使用铝合金和塑钢制造,门窗与墙体预留洞之间的缝隙造成门窗渗水。门窗安装完毕后,没有对上下左右以及四角的进行充分的灌浆,以及在门窗外侧和饰面层之间没有打防水胶,致使门窗出现渗水现象。另外,门窗推拉过程中,如果密封条不严实,也会造成门窗渗水。

(二) 墙体裂缝现象

墙体裂缝现象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墙体裂缝易导致外墙渗水,对房屋建筑整体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墙体面层斜裂缝、墙体与截面连接处出现竖向裂缝以及墙体水平裂缝等。在施工过程中,填充墙砌体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压缩沉降的现象,这样容易导致梁底和墙面顶脱离,导致填充墙出现水平裂缝;墙体砌体和梁柱都是采用不同的材料,受温度湿度变化影响,这些材料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或变形,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现象。

(三) 外墙渗漏现象

由于房屋建筑企业为了尽快完工,在外墙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外墙受外部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出现渗漏现象。外墙渗漏的根源很难发现,所以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采用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和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施工工艺,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外墙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往往会忽视外墙施工设计,在工程合同编制中并没有涉及和编制外墙专项设计说明,以致于外墙施工质量和效果不佳。在外墙装修和粉刷过程中,外墙清理不干净、墙面水分不充足等都会导致外墙渗漏。另外,外墙的底灰较厚,容易导致外墙空鼓和裂缝,遇到雨水天气就会渗漏到墙体内部,给墙体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房屋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无疑就是渗漏和裂缝这两个方面。要想有效解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就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保证房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的防治。以下就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渗漏防治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渗漏现象一直困扰房屋建筑企业,不仅对房屋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制约因素,还影响房屋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控制和处理解决。

首先,对房屋屋面渗漏的防治,在构造房屋屋面结构层时,要注意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每一道工序流程,并分层分项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的要求实行,并做好相应的检查验收工作,避免某一环节疏漏而造成屋面渗漏。要重点注意房屋屋面的槽沟、缝隙、排水坡度等方面的规范施工,提前做好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屋面出现渗漏现象。

其次,门窗渗漏的防治,要对门窗进行质量试验,并进行取样抽检,确定质量过关才能运送到施工现场,安装前要清理门窗与预留洞口的灰尘、杂物,并保持干燥,选择质量好的粘结剂进行门窗和预留洞口的有效粘结,粘结剂要饱和、密实。在门窗外侧打防水胶时,要保持外侧基层的干燥洁净度,采用防水效果较好、质量过关的防水胶。

最后,外墙渗漏的防治,外墙施工过程中,施工脚手架的设置尽量避免在墙体上留有架眼。为了保证外墙施工的安全性,需要按照规范标准要求留置架眼,其内侧采用半转补砌,并在灰缝内填补砂浆,外侧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并振捣紧实。外墙粉刷前,外墙架眼部位要刷一层水泥浆罩面,粉刷涂料采用吸附性强、耐候性好、保温隔热效果好以及节能的粉刷涂料。贴墙砖时,要保持外墙湿润,每块墙砖之间预留5mm左右的细缝,并用专用的填缝剂进行填缝,采用相应的勾缝工具进行密实,这样能够在雨天形成一条排水线,保证雨水顺利流出外墙,从而起到外墙防渗的效果。

(二)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裂缝防治

第一,墙体裂痕的防治,混凝土框架和填充墙的交接部位及电线导管部位,要采用钢丝网抹灰或嵌入耐碱性较高的网格布,以此加强细节部位的牢固性。填充墙砌体底部要预留一定高度的空隙,并用膨胀性砂浆或混凝土进行灌注和浇筑,保证缝隙的密实度。

第二,楼板裂缝的防治,在进行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结合楼板浇筑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的流程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振捣,振捣时间和次数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楼板浇筑振捣完成后,要做好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派专人进行日常的浇水和维护。

第三,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定浇筑量、施工缝位置和距离、浇筑振捣的时间和次数。混凝土材料的配制要合理,配制比例要恰当。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房屋建筑工程受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制约因素的影响,致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问题突出,影响房屋工程安全质量、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能。因此,必须协调统一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2]宫海峰.浅议如何预防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产生的质量通病[J].云南煤炭,2009(4).

房屋建筑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近年来,随着中高层建筑的大批量增加,基坑支护施工更是日益重要,其施工的技术以及方法迅速增加,为完善基坑支护施工的效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而各种技术与方法皆有其自身的适用性及施工注意事项,施工人员必须切实加强对于各种技术及方法的深入研究,方能推动其作用的发挥。

1 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的施工特点分析

当今时期,房屋建筑中的地下室、停车场等工程项目建设要求逐渐增加,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加强对基坑支护施工特点的分析,掌握基坑支护施工面临的困难,便成为施工人员优化开展基坑支护所必须落实的一项工作。在房屋建筑的建设中,基坑支护一般皆为临时性的结构,过多的投资会造成工程整体造价的增加,因而,施工队伍往往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缺乏对于这种临时性结构的足够储备,这就造成了支护结构的安全隐患,从而难以保证其应有质量的达成,容易造成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事故。

2 房屋建筑中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方法

从目前基坑施工的状况来看,其支护的技术方法种类众多,要想选择有效的技术方法,施工人员必须切实地了解各种支护结构、具体的支护技术方法等知识,本文下面谈论一下基坑的支护结构与施工技术方法:

2.1 支护结构类型

2.1.1 水平支撑结构

水平支撑结构主要包括连续、断续以及间断三种,三种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挡土板的放置形式,连续式没有间隙,断续式中间存在间隙,间断式置于两侧。三种结构的适用土质皆为较为松散的干土或湿度适宜的粘土,但三种结构适用地区的地下水深度分别为3m-5m、不超过3m、不超过2m,在选择具体结构时,必须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

2.1.2 垂直支撑结构

它主要包括连续、间断、水平三种,其中前两种会对挡土板适当地预留间隙,水平结构则以沟槽为基础,前两者应用于湿度较高、土质松散、地下水较少且深度小的基坑,而水平混合式则应用在具有汗水土层,且其沟槽的深度较大的基坑。

2.1.3 土钉墙支护结构

此结构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施工人员利用混凝土对土钉排的表层进行喷射,以加固原位土体,并保证土体的防水性能,最终与原有土体发生粘结或摩擦反应,对基坑进行支护。该结构适用于地下水位不高,或排水性能良好,且地下水之上的土质已经通过降水处理的深基坑支护,其施工效果良好,且耗资较少、施工便捷。

2.2 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2.2.1 土钉墙支护

施工人员在利用土钉墙结构进行基坑支护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对原位土体进行位置标注,并为其制定钻孔位置标号进行钻孔,然后将钢筋放入土体中,此处所用的钢筋必须经过变形处理,再以钻孔设备、灌浆设备等,进行灌浆施工,其中高、低压的灌浆适合水平孔的灌注,重力灌浆适合倾斜孔的灌注。水平灌浆的初次灌注完成之后,还要进行二次高压灌浆,以保证土钉具有足够的抗拔性能。灌浆完成之后,要利用钢筋网片对钻孔进行覆盖,接着再进行混凝土的喷射,最终待混凝土终凝后,土钉墙支护完成。

2.2.2 桩结构支护

施工人员通常还会使用排桩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此桩可单独为混凝土的灌注桩或者独立钢桩的支护,也可以是桩结构与土体的内部支撑构件、锚杆等共同支护。施工人员必须待支护完成之后,在进行基坑开挖,同时基坑施工场地内 必须具有良好的泥浆疏排系统以及隔水措施。具体来讲,施工人员要采用套管成孔、干作业成孔、泥浆护臂等钻孔技术,进行钻孔施工,通过定位测量、桩机就位、打桩、养护、冠梁过程,完成支护施工。如果利用预制桩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桩基的尺寸与位置以及桩身的挠曲度等因素,以保证其施工效果的达成。

2.3 支护结构施工方法

目前,基坑支护人员在进行支护施工时,最常用的方法便是逆作法,此方法较为成熟,便于进行立体操作,且受天气影响较小,便于在预计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还可以有效地节省地下空间。施工人员利用此种方法进行支护施工,是以基坑周边为施工场所,围绕着基坑的周边,按照设计间距,从上往下开展人工钻孔或机械钻孔施工,以进行反向的支护施工。它借助于原有的地下结构作为自身配合支撑构件,可以充分地提升支撑刚度、力度,从而避免基坑支护变形。

3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密切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房屋建筑质量关键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只要相关人员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及时、积极的发现潜在问题,并预防处理基坑支护施工中一些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就能最大程度的消除工程中的隐疾,搞好工程质量。同时,我们也要对基坑支护的设计以及施工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尤其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建筑;无损检测;超声波法;电磁波法;直流电法

引言

古建筑作为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文明和文化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考虑到古建筑的特殊性,在对古建筑进行检测时必须避免二次的人为破坏,无损检测是目前采取的主流方法。目前主流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法、地质雷达法等。因此,文章将重点讨论弹性波法以及电磁法在建筑物墙体检测中的应用,同时也探讨了直流电法在无损检测方面应用的可能。

1 超声波法探测机理

对墙体进行无损检测中通常使用超声波。在勘探过程中,使用超声仪向待测的物体发射一束或者多束超声波,当超声波经过待测物体之后,通过接收器接收此类信息,该信息便携带了关于物体内部介质以及内部质量的相关信息(走时,波幅、频率、相位等),经过后期的资料处理,解释人员便能更为直接的了解到被测物体内部介质速度分布范围,缺陷以及裂缝等的分布情况。

利用超声波进行无损探伤的依据是:

(1)当声波遇到尺寸较小的缺陷时,会产生绕射波,根据接收到的波场变化,可以大致判断缺陷的位置以及规模。

(2)当声波遇到缺陷断面的时候,根据波反射的原理,可以知道波的幅度会发生变化,资料处理人员经过后期的资料处理能判断缺陷的位置以及发育程度。

(3)后期的资料处理过程中,存在缺陷的墙面所采集的信号的主频会发生明显变化,处理人员通过与背景频谱进行对比,能判断墙面是否存在缺陷。

2 地质雷达无损探测原理

当介质的介电常数与背景值存在差异时,地质雷达便能发挥作用。通过地质雷达向地下发射宽频带、短脉冲的高频电磁波,通过地下介质的反射,然后被接收天线进行接收。根据电磁理论可知,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同电性介质交界,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反射系数根据电性差异而定。处理人员根据采集的电磁信号,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获得各个测区的剖面图。使用探地雷达有诸如高分辨率、高效率等优点。但同时探地雷达也有如下的局限性:

(1)采用高频电磁波进行探测,在高导介质中传播具有较大的衰减,限制雷达波的穿透能力。由于不同频率的趋肤深度不同,在探测过程中,高频成分衰减严重,低频成分衰减较少,探测中会降低探测的分辨率。

(2)探地雷达采用电磁波进行探测,电磁波在地下受多个参数的影响,包括电阻率、导磁率以及介电常数等。其中,介电常数对电磁法勘探影响较大,这给后期的资料处理带来了多解性,解释人员不能有效判断引起电磁场变化的具体原因。

(3)自然界中,水对电磁法探测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尽管采用高频电磁波进行探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目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尺度的介质问题,以上的问题也限制了地质雷达的更深更广泛的应用。

3 直流电法在古建筑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理想中的裂缝分为垂直裂缝、平行裂缝以及斜裂缝,斜裂缝属于垂直裂缝以及平行裂缝的中间状态。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对于平行裂缝以及垂直裂缝的探测,墙体中裂缝处于非填充以及半填充的状态,因此可将裂缝视为高阻脉状体,结合直流电法的各种分支方法,提出使用综合直流电法对裂缝进行探测。文章主要谈论中间梯度法以及联合剖面法对裂缝的探测。各方法的理论原理如下:

作为直流电法的一种,中间梯度法装置即在较大的距离上固定供电电极AB,使得AB中间产生近似的均匀电场,在均匀电场范围中不断移动测量电极MN,测得测量电极之间的电位差ΔUmn,并利用公式(1)和(2)计算得到视电阻率ρs值,从而了解该测区内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了解测区范围内电性异常体的分布情况。目前,采用中间梯度法在采空区的探测中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效果。运用中间梯度法的这一特点,我们也能对直立的裂缝进行相应的探测。

联合剖面法的也是以异常体与周围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研究电场的分布规律,来达到勘探目的的一种方法。对于直立的低阻体以及倾角较小的高阻体反映明显。基于联合剖面法的这一特点,我们能对平行的裂缝进行相应的探测。目前联合剖面法在探测直立的低阻矿脉中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

4 结束语

与一般的墙体检测不同,古建筑检测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古建筑中灾害发育较多,且灾害规模不同,因此使用单一的物探方法很难完全将各种灾害完全检测出来,必须运用多种物探手段进行综合检测,做到对各种灾害体的识别。同时由于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的不同,因此在对探测仪器进行参数设置时,不能完全根据常规的参数设置方法进行参数的选取,而是应该在充分了解当地具体的建筑材料的特性之后再进行探测。同时在探测时,应该设置一个标准段,并对标准段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目的是对以后所有采集处理后的数据形成的剖面图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国家建筑工程监督检验中心.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2]李志强,周宗辉,徐东宇,等.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混凝土无损检测[J].水泥工程,2010(3):72-75.

[3]谢雄耀,李永盛,黄新才.地质雷达检测在保护性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2000.

[4]王苏岩,王春生,李淑媛,等.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评析与展望[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

房屋建筑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物无障碍;设计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注重建筑无障碍的环境建设,不仅是物质精神文明的体现,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建筑物无障碍设计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及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无障碍设计的产生及原则

19世纪末人道主义盛行,建筑界产生了无障碍设计的方法,指的是在充分合理运用先进的建设技术,改造环境、完善建筑物的性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空间,创造良好、平等的环境。无障碍设计的原则是安全性与适用性。前者指的是建筑中无危险状况或危险物的发生或者存在,弱势群体由于其的身心机能受损、衰退,因此对危险感知的能力比较差,不能快速地避开,而遇到危险。适用性也是无障碍设计的原则要求建筑物能够方便弱势群体的使用,进一步实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无障碍化。此外,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还需具备耐用、美观、对人体无害以及经济实用、品质优等原则[1]。

3.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电梯、出入口与消防疏散、室内交通等系统。首先,出入口与建筑物的周围对轮椅的通行平台以及坡道、台阶等的设置,应该达到防滑的规定要求。平台的上方还应设设雨棚,方便残疾人停留,对于室内的交通系统尽量减少转折,对于各层功能的分区需要明确且标识应清晰完备。其次,对于电梯的选用问题,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情况进行选择专用的客梯;对楼梯进行设计时,若条件许可,可适当加宽楼梯的平台宽度;消防疏散通道需要尽量避免在疏散时出现袋状走廊的现象,各楼层楼梯口出需要进行避难间的设置。最后,对于楼梯与电梯前厅和轿厢的尺寸均要保证担架、确保轮椅的活动具备足够的范围,应延长电梯门的开启时间,通常应在15s以上;设置低位置的触摸式选层按钮,楼层中显示屏的字迹要清楚且易于识别,在轿厢内中设置呼叫按钮、监控系统与报警电话等装置[2]。

4.建筑无障碍的设计存在的问题

4.1无障碍的设施未规范

现实当中,对于建筑物的盲道和设置的数量较少,部分盲道的设置未规范。在大型的商业建筑物、医疗以及交通等建筑物中触摸牌的设置也较少;对于无障碍坡道的设置时,坡道的坡度过大,坡道中的凌空面没有进行安全挡台的设置;此外坡道扶手的尺寸与高度均未达到规定的要求,起点和终点的水平延伸部位过小[3]。

4.2电梯的设置方面

建筑物无障碍对电梯轿厢的尺寸设置不符,对于按钮的高度与门洞的宽度以及内部的设施方面均未设置提示盲道。在卫生间的设施方面,无障碍厕所中侧位的尺寸、抓杆的安装不合格或者是不牢固;门扇也没有设置关门的拉手,洗手盆与小便器处的空间没有足够的回转空间。

4.3建筑物未设置标识

部分公共建筑物没有设置相应的标识,不利于弱势群体的行动与辨认,建筑物中也为进行低位服务台或者是低位窗口的设置。对于观影的建筑而言,也未设置无障碍的座席,以致轮椅无法移动到达。

5.解决的对策

提高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水平,需要根据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有效对策;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者、管理者以及监督者应认真落实好各项有关建筑无障碍的设计工作,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建筑物的设计、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完善建筑物工程设计,提高我国建筑物设计的水平。

5.1重视建筑物无障碍的工作

重视建筑无障碍的工作,认真按照设计的施工图进行审查,在进行二次装修时,考虑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进一步完善其的功能。因此,落实好设计单位的工作,并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对设计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知识,对做好建筑物的无障碍工作奠定基础。

5.2加强日常的管理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公共建设或者是城市道路的无障碍管理工作,结合实际逐步加以完善;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改造之后的建筑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于建筑的无障碍工程中的质量验收工作,应该严格根据设计与验收的规范进行,确实保障建筑的无障碍工程工作的顺利竣工。

5.3有效完善建筑物无障碍的设计

由于缺乏对建筑物无障碍体系的认识,加上缺乏及时有效地信息与完善的反馈机制,以致于造成无障碍中的环境设计缺乏比较系统的规范。部分人认为建筑的入口设有残疾人蹲位、坡道以及卫生间,体现了无障碍的设计理念,因此,不必进行更大的设计了。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体系不了解,未能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的体系,深化设计的工作,提高无障碍设计的意识与水平[4]。

6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案例分析之——竖向通道的设计

竖向通道的无障碍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的又一个重点不分,至于竖向通道无障碍的构造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残疾人的竖向交通问题,例如住宅建筑的坡道、台阶、楼梯等垂直的交通设施,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某些残疾人(特别是视觉残疾的人和下肢残疾的人)使用时是否困难,是否方便等问题。因此,下面将从住宅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中有一部分就是指能帮助上述两类残疾人顺利通过高差的设计。下面是本人在从事的无障碍设计中,关于住宅内外部坡道、楼梯等的特殊构造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

6.1坡道的坡度和宽度

坡道是最适合残疾人的轮椅通过的途径,也适合于拄拐杖和借助导盲棍者通过。但其坡度必须较为平缓,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坡道的坡度我国对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的坡度标准为不大于1/12,同时还规定与之相匹配的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为750mm,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9000mm。而坡道的宽度及平台宽度为便于残疾人使用的轮椅顺利通过,室内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900mm,室外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500mm,坡道休息平台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500mm。

6.2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

供拄拐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应采用直行形式,例如直跑楼梯、对折的双跑楼梯或成直角折行的楼梯等;不宜采用弧形梯段或在半平台上设置扇步,如楼梯的坡度应尽量平缓,其踢面高不大于150mm,其中养老建筑踢面高为140mm,且每步踏步应保持等高。楼梯的梯段宽度公共建筑不小于1500mm,居住建筑不小于1200mm。

供拄拐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踏步应选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及饰面材料,注意无直角突沿,以防发生勾绊行人或其助行工具的意外事故;同时,注意表面不滑,不得积水,防滑条不得高出踏面5mm以上。

6.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的发展也日趋完善,建筑无障碍设计将会向着多形态化、多元层面以及功能完善等的方面发展,而设计的通用性也会代替无障碍性的设计。与此同时,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可以不区分使用者、不区分对象,就能够提供安全、方便的使用设施以及环境。建筑无障碍设计还向医疗、通信与交通等各方面拓展,更有利于我国营造和谐、无障碍的稳定社会。

7.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的无障碍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展各项有关无障碍设计的宣传与研究活动,将人文关怀融入建筑的设计中,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提高我国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叶世碧.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11,37(07):4-5.

[2]国娟娟.浅谈国内外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J].技术市场.企业导报,2011(09):27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