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广场;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52-01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应以当地的文化为主要背景,充分展现这个城市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传承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其成为适宜于现代城市生活的环境空间。民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居民长期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活动。在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中充分的运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可以使城市广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更加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民俗文化从民众中产生,同时也服务于大众,运用于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时要时刻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则。例如“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中的设计,该广场是一个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主的城市文化广场,它在设计加入了许多草坪的设计,主要利于市民在此放飞风筝。

(二)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则

民俗文化受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文化广场中运用民俗文化就要遵循当地的地方特色,要适应当地的民俗风情,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

(三)遵循突出“文化”主题的原则

城市文化广场最主要的内容是广场文化,广场文化对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起到传承和创新的作用,为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的聚会和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民俗文化在运用时要突出文化广场的文化主题,要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展示当地的文化风情。例如在“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的设计中,主要突出当地的风筝文化。

二、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运用应注意的基本要素

(一)建筑

建筑物是城市文化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不仅仅要运用到城市文化广场中去,周围的民俗建筑,历史建筑也要进行保护利用,这样才能做到民俗文化充分当地的运用。

(二)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要时刻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要符合人体尺度。潍坊风筝广场中的小品和雕塑大都以传统的年画和剪纸艺术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让广场文化的内在品格得到了凝聚、突显和激发,并让审美活动激动起来。

(三)布局

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运用时要注意城市文化广场中绿化和道路的分布,在分布上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广场与周边道路交通的关系,保证行人的安全,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尽情的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设计,在区域划分时,以当地最著名的龙头风筝为基础,把广场划分为风筝放飞区,活动休闲区,文化展示区三大部分。

三、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民俗文化依附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环境决定了它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于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表现手法也很多,现以“放飞梦想――潍坊风筝广场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风筝广场广场是一个以风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广场,在古代人们放飞风筝就是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梦想的追求,梦飞翔广场在服务城市居民的同时,来传承潍坊的悠久历史文化,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当地剪纸艺术和年画艺术等民俗文化。主要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形象的表现手法。广场的外形就是来源于古代风筝的菱形结构;在广场内部区域的划分上,是根据潍坊最著名的龙头风筝演变而来的,根据龙头风筝的体形特征进行了演变,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进行表现。

二是象征的表现手法。主题雕塑和景观小品都是根据当地的民俗来设计的,主题雕塑以风筝为原型进行设计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和当地居民放飞风筝的愿望是一致的。

三是关联的表现手法。潍坊的剪纸、年画和风筝文化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介绍风筝的制作工艺和风筝历史时运用了剪纸中的镂空和年画中的浮雕艺术。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在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中可以增加文化广场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珂,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M].武汉: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2-29.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凸显;艺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创设环境,凸显本土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的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以“本土特色”为基础,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本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1、创设以民俗民风、家乡文化为特色的环境。幼儿园整个环境体现民俗民风教育特色,各处墙面、角落、长廊都由我们家长、老师共同收集材料,布置凸现民俗文化的布狮布龙、赛龙舟、傩舞面具、擂茶铺、高峰农家乐等,使幼儿和家长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民俗民风的气息。在教室布置时,我们根据节日和主题活动的要求,尽量通过民间艺术的途径来反映内容,有的用剪纸的形式表现,有的用撕帖、拼贴、剪报的形式。

2、投放适宜材料,凸显本土民俗。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收集材料(如稻草、蓝花布、土布、成熟的棉花和稻穗、竹子……等等)。老师、家长和孩子还用稻草编织出稻草龙、用竹子制作竹排,如:大班小朋友用蓝花布、土布制作围裙和头巾,投放创设角色区中来布置家乡美食,中班小朋友在豆腐坊中用麻绳做窗帘,蓝花布、土布装饰磨坊屋檐,为孩子们设置场景贴近生活,形象,能更好地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感受建宁家乡最质朴本土的文化。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拓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

1、民俗文化定义界定。在园本教研中,教师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到底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定义如何界定?如:景点名胜,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民俗活动、建筑、人物、民间、服装与生活物品、地域文化等,分门别类设计成幼儿园美术活动课程内容。

2、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宁历史悠久,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且风格独特,形式多样,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民间剪纸、龙舞、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围绕这些传统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实践的美术学习活动,有助于幼儿了解地方传统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益于培养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激发幼儿将来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3、利用地方现代文化资源。民居、街巷、小区公园绿地、特色雕塑、步行街、商业街、高层建筑、广告宣传、展演活动、消费文化、大众活动、群众文化节等等,既有表面的文化内容,又有深层的人文内涵。围绕这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地方现代文化资源进行相关的幼儿美术课程态设计,引入美术活动课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4、开发利用生活材料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空间材料是幼儿在美术学习、创造的载体。是实施美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尽管《纲要》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制作的道具,竹编的蚌壳等。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我们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收集、筛选和设计,尝试在艺术课程中开展民俗文化的教育,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乡土化、民族化、生活化。

三、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艺术活动中。

建宁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正是民间艺术大展时。建宁俗语云:正月闹得红,四季都太平。而闹红正月的民间艺术主要有龙灯舞、马灯舞、傩舞、花灯舞、蚌壳舞、伞灯舞、桥灯舞等,过去还兼之以古装戏,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为民众喜闻乐见。

1、民俗舞蹈欣赏:如:在艺术活动《傩舞欣赏》中,教师通过播放PPT,让幼儿先认识傩舞的道具百家伞、担子、线毯、鼓等,再了解角色分配,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主要有七人领头表演,一人扛百家伞,六人戴六种颜色的面具,即六个扮相,代表双、福、禄、寿、喜、全六位神仙。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孩子们兴趣深厚,不由地模仿起来。

教师还向幼儿介绍傩舞的由来,傩舞是福建建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是一种祈深拜天的仪式活动。溪源乡大岭村至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还开展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孩子们通过此欣赏活动,对建宁民俗文化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并把此活动延伸到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线条和色彩画出各种各样的脸谱,做出别样的傩舞面具。孩子们带上制作的傩舞面具表演,更好地体现了具有建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走进校园。

2、学唱民间歌谣。教师们为了收集更好地民间歌谣,发动家长到民间调研,到各乡镇收集资料。如:《雄伟的金饶山》《闽江正源头》《莲花歌》等建宁民间歌曲。教师们把收集来的资料筛选整理,精心设计案例,融入到艺术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歌词能更好地了解建宁有家乡文化,同时,幼儿园还开展家乡民间童谣征集活动,教师与家长、幼儿一起把民间歌曲改编成孩子喜欢通俗易懂的童谣。

结合乡土人情,让幼儿在民俗文化感受建宁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融入艺术领域活动中。我们的活动策略是以艺术领域为基准,根据幼儿的能力及兴趣点把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艺术领域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9)

[2] 《建宁县民间传统艺术与时令风俗》[Z].建宁风俗艺术,2007(2)

[3] 《建宁民俗馆介绍》[Z].建宁风俗艺术,2007(2)

[4] 杜晓霞.《民俗文化在幼儿中的传承和继承》[J].魅力中国,2011(10)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仡佬族;民俗文化;结构;特征

仡佬族是位于贵州省西南地区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最早期的开拓者。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这是当地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仡佬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由该民族长时间的生产、生活积累形成,具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内涵。同时,各种习俗之间还有着内在联系,如同一个整体,它们结合紧密,互为表里。共同构建了仡佬族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行为、物质这三方面内容。

一、仡佬族民俗文化概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习惯是由该民族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下来的惯有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地方特色。这种习俗可以加强地方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的发展。仡佬族也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使其成为一个极富魅力的民族。

(一)婚、丧民俗文化。早期的仡佬族婚姻,是以自由恋爱为前提。人们在劳动生活中通过接触和了解产生倾慕之情。男女之间以天地神灵为证,可以私定终生。到了封建社会,由于一些封建礼教的入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同时汉文化对仡佬族婚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仡佬族婚俗逐渐形成一些习俗规定。不同地方的仡佬族,丧葬民俗文化有一定差异,这是由于其居住较为分散造成的。但一般都有为亡人洗身、换衣、装殓、开路、跷棺、择地、安葬等一系列习俗。人们在丧葬仪式上,表现对死者强烈的缅怀和深切的哀恸,这种传统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特色的丧葬习俗。仡佬族人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子女与长辈的情义很深。在长辈病危时,子女要守护在身边,并通知亲友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然后奔丧。

(二)节日民俗文化。仡佬族节日很多,如:祭山节、牛王节、吃新节、毛龙节、敬雀节、春节等,其中祭山节、吃新节和春节是仡佬族传统中的三大节日。时间分别在农历三月初三、农历七八月间和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

仡佬族祭山节是举行在春光明媚的三月。仡佬族以村寨为单位形式来组织,其祭祀形式是,人们进入到山林间,推举一个主持人面对树神,恭敬的献祭,呼求山神前来享受人们的供奉物品。以祈求五谷丰登、多子多福、六畜兴旺、男耕女织等。树作为祭山节的祭祀对象,非常受人爱护,人们不得践踏和砍伐,更能让牲畜去破坏。从另一个角度讲,起到了生态保护的作用。

吃新节是在每年秋天的农历七八月份,每当庄稼成熟,仡佬族人就要上山去采摘新谷,煮熟后祭祀祖先。其过程是先供奉祖先,再自己食用。除外,在吃新节当天,人们可以随意到田间采摘蔬菜瓜果拿回家去烹饪,然后与糍粑、新玉米和酒一起祭祀,无论是哪家的,都可以随意采摘不受阻拦。糍粑可以捏成谷仓、牛等形状,祈求祖先保佑有个好收成。

仡佬族节日民俗中,春节为比较重要的节日,因为其为一年之首。据《安顺府志》里记载,仡佬族以十月为岁首。但是清朝以后,仡佬族人逐渐与汉人融合,把岁首从十月推迟到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与汉人一致,以前的岁十为首的习俗逐渐废止。

(三)饮食民俗文化。仡佬族的饮食习惯以酸、辣食品为主要特色。主食为玉米和水稻。因其居住在西南地区,所以饮食民俗受地域环境和气候物产等影响较多。仡佬族喜欢吃糯食,也吃面食、豆类、薯类食品。待客食的饮料有:酒喝茶。仡佬族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地方特色小吃有:油茶、牛肉干、灰豆腐果等食品,口感鲜美独特。

(四)服饰民俗文化。根据不同的衣着颜色和款式,仡佬族被分为:“青仡佬”、“红仡佬”、“花仡佬”等。仡佬族的民族服饰,女子为无领长袖的上衣,其上层次、颜色和图案都非常丰富。多为蜡染和刺绣。下身穿着百褶裙,系着围裙,上面也布满刺绣和腊染。头上包一端彩色一端黑色的头巾。而仡佬族的男性上身着长袖开襟衣,头包白布或者青布,这被他们称为“白布包头”、“青布包头”。下身未无褶皱的长筒裙。仡佬族服饰,无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身着筒裙,又被仡佬族人称为“通裙”。这种服饰被汉文化影响很深。

(五)宗教民俗文化。仡佬族的宗教民俗文化,主要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两种。仡佬族非常尊崇自己的祖先,这一点受汉文化的影响颇深。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八月十五等节日,仡佬族都有祭祖的仪式。他们把祖先的牌位安放在堂屋正中,烧香供物,和祖宗对话,默念心愿,祈求庇佑。同时,仡佬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他们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他们有牛王节、敬树节、敬雀节、竹图腾崇拜等,都体现了仡佬族人对自然神灵的敬仰和供奉。除了每年除夕,仡佬人要祭祀自然神灵外,在遇到灾难病痛时,他们也要祭祀,祈求消灾祛病,风调雨顺。

二、仡佬族民俗文化结构特征

综上所述,仡佬族民俗文化中,有婚丧习俗、有节日习俗、有饮食习俗、有服饰习俗,还有宗教习俗。在其中,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属于物质民俗文化;节日习俗和婚丧习俗为行为民俗文化;而宗教习俗属于精神民俗文化。 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表里,构建成仡佬族民俗文化系统中的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文化层次。

仡佬族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沉积的民族。它们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在精神领域里,仡佬族人得以生生繁衍。仡佬族精神文化层中,自然崇拜占据了很重的位置。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仡佬族还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每家都会在节日祭祖,和祖先对话,在堂屋供奉祖先的灵位。

而这些宗教文化习俗,作为仡佬族人民俗活动和行为之本,在仡佬族民俗文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由这些精神文化核心,产生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和行为,它们都渗透着仡佬族人的精神信仰,是仡佬族人精神信仰的一种行为表达。而仡佬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民俗文化和服饰民俗文化,则从物质层面展示了仡佬族人的精神内涵和行为文化,是精神通过行为凝固在物质层上的表达。

参考文献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挖掘咸阳(秦都)民俗文化的含义、特点,通过对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对比,探讨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其表现特点以及发展进行挖掘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咸阳(秦都)民俗文化对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提出有力论证。

【关键词】

咸阳;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咸阳为中国第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旧截ū保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使之赢得了“中国第一”的美誉。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咸阳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西汉帝陵和唐代帝陵,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咸阳自古以来被称为“秦都”。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南与西安市隔水相望,距西安仅17公里,北与甘肃相连,东与渭南、铜川市毗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咸阳东南邻省会西安市,西与宝鸡市、东北与渭南市、铜川市交界,西北与甘肃省接壤。

1咸阳民俗服饰文化

经过多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已形成了鲜明的地区民俗特点。所谓民俗,指民间的风俗和习惯,它跟民歌、民谣以及口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等一样,均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亦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俗文化是扎根于人民群众这个沃土之上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地域文化。是从一个视角,反映出一个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如乡村路旁的野草,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且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象一枝开不败的鲜花,一首唱不完的情歌,更象长江、黄河的流水一般,永不枯竭。越是反映民族的、越是属于世界的。反映咸阳的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咸阳传统文化领域中一张品牌性的名片,独具一格的标志。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要真正的反映咸阳的历史文化,蕴藏在咸阳城乡的鲜活的民俗传统文化,理所当然的具有其特殊的重要历史地位。

“房子一边盖,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手帕头上戴,姑娘不嫁外,搅团人都爱,不坐蹲起来。”这是咸阳,乃至关中民间流传悠久的咸阳怪,关中怪,也叫秦地怪。短短的八句话,四十个字,便形象而生动地勾画和涵盖了咸阳、关中、秦地的民间民俗文化。它不但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从人们的风俗习惯方面。都是对秦都咸阳一首永远不衰的赞歌,也是咸阳人民一种记忆性的文化寻根。因此,抢救和挖掘咸阳民间民俗文化,不但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由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的、反映咸阳民间民俗文化的专著《老咸阳》,终于奉献给了咸阳、关中和三秦的父老乡亲们。著名作家京夫认为:《老咸阳》是挖掘咸阳民俗文化的认真探索,它很鲜活地让人了解了咸阳民俗,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对咸阳永远不衰的歌唱;评论家李国平认为:《老咸阳》是一种文化寻根,是一个叙写咸阳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一个开端。

咸阳,自古被称秦都。服饰文化遵循秦代服饰特点,主要延续了战国的形制,样式比较简单。纵观秦朝,自始至终都充斥着一股严酷、硬朗的肃杀之风。受其影响,秦朝的服饰冷峻而严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后,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崇信“五德终始”说,自认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秦始皇本人废周代六冕,常服通天冠,郊祀时只着“玄”――一种祭祀礼服,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的大礼服。嫔妃服色以迎合秦始皇个人喜好为主,基本受五行思想的支配。

2民俗服饰文化的发展与现代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纷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要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现象。民俗文化产业包括以边远地区旅游观光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以制造陶瓷、泥塑、紫砂壶等为主的民俗工艺产业;以制作剪纸、香包、挂毯等为主的民俗饰品产业;以制造春节春联、元宵节灯笼、端午节彩粽等为主的民俗节日产业;以制作粽子、月饼、饺子、元宵以及各地小吃等为主的民俗食品产业;以反映民俗生活的影视剧与纪录片等为主的民俗影视产业;以各种具有地方特色与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舞节目、戏曲节目等为主的民俗音乐产业等。这些,对于我们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化的研究,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作用。

3民俗服饰文化的精神追求

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比如春节,春节传统上叫做元旦、年,被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元肇始”,人们特别重视它。世界从冬季(神话中万物死亡的季节)向春季(万物复活的季节)的转换能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关键是看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的作为。人类合乎规范的仪式活动是实现这个重要转换的关键。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春节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通过仪式”的礼仪,人类运用仪式襄助天地从冬季(死亡)向春季(新生)转换。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手段,人类在操作时的失误或不合乎规范会导致“转换”出现麻烦甚或失败,因而我们的文化不但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也规定了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总之,开发民俗服饰产品,实行民俗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俗文化开发的必由之路,这是民俗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但是只要我们能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开发目的,并选准产品,下大力气,扎实工作,不断探索,就会有所收获,在民俗产品的开发领域闯出一条新路,就可以把民俗研究与产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使民俗文化研究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理想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欧阳周、陶琪著:《服饰美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2]茅盾著:《欣赏与创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6页

[3]吴非著:《店铺陈列》,中罔纺织出版社,2004年,笫32页

[4]黑格尔著:《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72页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旅游活动中民族文化已成为突出的“灵魂”,也许一个精品景区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益剥蚀,恰好相反,文化不会应时间的流逝而平淡。它会推移而积淀。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它在于永恒。而兴义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对兴义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兴义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在宣传方式上,要能突出兴义的个性,同时展现兴义地方特色的新奇,这样才能弱化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其中兴义最基本的两大资源优势“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很受游客欢迎。

丰富的民族文化让兴义变成一个民族乐园。例如查白歌节。查白歌节有一个开阔地,每当节日期间年轻人不仅盛装出席,而且带定情信物高兴地盼望得到查郎与白妹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在节日期间游客更多是体会布衣的对歌。小伙儿和姑娘来到查白场一展歌喉,相互对歌。

来兴义旅游的游客带着好奇心,有的是想了解兴义民族风情,也有的是追求回归自然的心境,冲着兴义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而来。徐霞客曾说过:“五百年前看苏杭,五百年后看云贵。”而兴义恰好处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兴义旅游是一种融合民族的地方,兴义有休闲的舒适环境,口味丰富的饮食,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优势让游客用最短的时间,走最短的路程就领略到滇、黔、桂缩影的神奇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