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文化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1篇

居住环境是一种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和民俗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多功能综合系统[2]。一个地方的居住环境常常反映出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他们共同构成了民居文化系统[3]。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作为呈现本民族民居文化的载体,其寓意不言而喻,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地理环境的制约。喀什是位于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中国通往中、南亚的要道,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维吾尔族作为新疆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三个地州。其中2009年有33%的维吾尔族居民居住在喀什地区,因此该地区也是伊斯兰化最广泛的地区。喀什地区常年干燥少雨,绿洲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2.8%。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喀什民居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比较匮乏、单一,因此以生土为代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在民居及伊斯兰建筑中,形成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风格迥异的生土民居文化,这种鲜明的地域民居形态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4]。

2.宗教文化因素。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历史上,维吾尔人迁徙到喀什,改信当地的萨满教和摩尼教,9世纪以后,他们又曾信仰过袄教、景教,10世纪初喀什作为佛教的第二大传播地,当地维吾尔人又改信佛教,佛教在当时有着坚固的社会基础,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喀喇汗朝萨图克•布格拉汗第一个归信伊斯兰教,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突厥语民族的伊斯兰王朝。之后,他致力于传播伊斯兰教,使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地区先后伊斯兰化,直到16世纪初实现了全疆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伊斯兰教义崇尚真理,教人分清黑白和真假,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因此,在当地很快盛行并传播到新疆其他地区。在各种宗教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种既古老又传统的维吾尔民居文化。在伊斯兰教传入喀什之前,喀什维吾尔民居室内仅有壁龛装饰,起初仅是满足实用功能与生活习俗的需求,在伊斯兰建筑传入喀什之后,民居室内辟夏依旺与院落相连,檐下四周设有柱廊,部分民居柱廊装饰有伊斯兰风格,走廊一端设有苏帕,是居民夏季活动的主要空间。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喀什维吾尔民居建筑在保留原来基本构造的基础上,部位装饰逐渐复杂化,民居建筑形态反映出独特的宗教风格。我们从柱廊构件的龛型柱头装饰中可以了解到龛型柱头主要的装饰元素是顶端莲花座造型和龛型凹槽,顶端莲花座造型主要受早期佛教文化的影响,保留至今;龛型凹槽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装饰主题,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形成了变化统一的造型,顶端莲花座造型与龛型相结合的柱头,形同盛开的花朵,除造型之外,柱廊表面和内部还用彩绘装饰,以红、白、蓝色为主,这些装饰精致的彩绘为整个民居增添了光彩,因此宗教背景成为喀什维吾尔特色地域民居文化形成的重要方面。

3.多元文化因素。在信息流通日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转型更新也日益加快,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最后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宗教文化的渗透,以及审美功能的需求,喀什艺人在保留原有民居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吸收多元文化于民居装饰中,形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合本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例如,喀什毗邻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在细部装饰上吸收邻国的装饰特点,伊斯兰纹样的经典母题———米合拉甫装饰常装饰在民居柱廊上,有秩序的排列组合成各种造型,柱廊吸收了当地清真寺的龛式造型装饰,与几何、花卉图案相互交织构成变化无穷的装饰效果,我们还可以从维吾尔民居整体柱廊装饰上看到西方古典科林斯式的影子,既美观大方又代表了维吾尔族挚诚的宗教心理,维吾尔居民将这种挚诚的宗教情感体现在民居装饰上,寓意“与我同在”。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伊斯兰建筑的影响,在不失伊斯兰韵味的基础上,相对于清真寺又表现出朴实、大方的民居文化特征。

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传承的文化价值

喀什维吾尔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科学的居住格局、精湛的装饰艺术、传统的制作工艺、民居建筑构造、民居造型等方面。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观念与多元文化相融合,多元吸收多元创作,更多的是满足生活对建筑提出的物质与精神要求。

1.喀什维吾尔民居建筑构造的文化传承。喀什维吾尔民居是当地维吾尔居民在千百年的比较、挑选、创造、发展中完善起来的,其中凝聚着前人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多元吸收、多元创作的喀什维吾尔民居赋予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科学价值。民居主体建筑受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室内空间增加了下沉式地下室、库房等建筑,半室内布局以辟夏依旺作为中心展开。它最初只是开敝无顶盖的中心庭院,由于受地势环境的制约,为了防止风沙入侵,当地居民在中庭加盖,盖于四周屋面,开侧窗采光,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半室内空间。为了利用有限的空间,建造了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廊道,檐廊由一排排间距相等的立柱支撑,共同组成柱廊空间,廊下多设有炕台,维吾尔语称为“苏帕”,苏帕以方木为沿,红砖铺地。除了冬季,檐廊是居民春、夏、秋季活动的重要场所。柱廊因此成为当地工匠艺人装饰设计的重点。民居的室外空间种植无花果、葡萄,桑树等,显示了维吾尔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民族热情。由此可见,维吾尔族民居建筑构造不仅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伊斯兰文化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经济发展和审美爱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了科学的建造理论和朴素的生态意识。经历多年演变,随着文化的进步,喀什维吾尔民居建筑构造技术也随之发展和提高。

2.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作为伊斯兰文化的载体,既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装饰元素又保留了喀什传统的装饰要素,在装饰纹样的复制中加入了本民族的情感,在对外来工艺的接受和理解中逐步展现出本民族的装饰特征,形成了喀什维吾尔民居特有的民居装饰艺术。如在装饰题材上广泛使用植物、花卉、几何纹样,充分表达了维吾尔族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装饰色彩上主要选择红、蓝、白、绿色,表现出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与伊斯兰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丰富的装饰色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作为一定时期历史文化的载体,伊斯兰教是推动喀什维吾尔民居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在保留整体民居形态的基础上借鉴伊斯兰教审美法则,装饰中体现伊斯兰教的“是绝对的本体,是终极之美,是美的本源”这一伊斯兰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价值[4]。

3.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构件制作工艺的文化传承。喀什维吾尔民居的建造构件最初都是以其实用功能来制作,后来成了装饰的对象和重点,由当地专业的工匠艺人制作,其制作工艺主要有雕刻、彩绘、翻制、打磨、烧制等,在多样的制作工艺与伊斯兰教的相互作用下,凸显典型的伊斯兰民居风格,反映出穆斯林的审美意识和宗教心理,是新疆特有的民居建筑风貌。喀什地区这种精湛的制作工艺逐渐成为一件供人参观欣赏的艺术品,被后人继承和发展。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构件的制作工艺是维吾尔族工匠艺人们口手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师徒传承在这种文化传播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喀什维吾尔民居装饰艺术不仅是维吾尔族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维吾尔族传统装饰的再现。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维吾尔族民间艺人的发掘工作,极力寻找那些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通过他们把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培养新一代的工匠艺人,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建立师徒制,通过研究机构、学者专家、学校和传统艺人,多方面、多渠道将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装饰艺术传承下去。维吾尔民居建筑中的制作工艺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世代流传,随着时间的积累,维吾尔民居统装饰文化的创新形式越来越丰富,要有主观吸收多元文化,在传承中求发展的意识。

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恩施州;新型城镇化;民俗文化;关系

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近年来,恩施州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40.0%。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有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融合,但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民俗文化同化与变异现象、民俗文化资源流失等;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地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也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经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理清民族文化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策略,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从根本上改变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进城上楼”的文化(观念、习惯、认知等)不适应、甚至抵制而导致的建设速度慢、水平低,政府出力不讨好、百姓受用不受益的尴尬现状,促进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城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相互促进

李月敏,李卫东在指出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时,他们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重要内容必须与民俗文化双向发展,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始终与城镇化建设相一致。李枝秀认为城镇文化建设是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城镇文化建设不仅是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而且作为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推动城镇化发展。恩施是土家族与苗族聚集地,其丰富的民俗文化使城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使民俗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如龙船调、土家摆手舞等使恩施旅游业更具吸引力与竞争力。另一个成功典范是恩施女儿城,恩施女儿城是一个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突出仿古与吊脚楼相结合,完美的体现土家民风民俗的新近打造的“新城”。自2012年开业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AAAA级民俗文化城。

(二)相互制约

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对民俗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恩施傩戏的商业化、哭嫁逐渐消失等,造成城镇化建设形式单一,缺乏民俗文化的润色。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不适应,出现“人在楼中,心在乡间”、“生活市民化,行为农民化”的文化不协调,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二、恩施州城镇建设化现状

十二五以来,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一批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一主两副”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由30.5%增加到40%,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三、恩施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民俗文化资源

历史人文景观丰富,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8处、省级57处、州级45处、县级176处。传统音乐及舞蹈数量繁多,全州有传统音乐84项,传统舞蹈68个,数目在17类项目中分别居第二位、第四位,并且传统舞蹈土家摆手舞、肉连响、龙船调等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有85个,传统美术33个,分布于恩施州8个县市。民间戏曲、民间文学种类繁多,反应这当地民俗文化传统,形成少数名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总体上讲,恩施州民俗文化的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较浅、利用效果低下、传播范围较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恩施州的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厚,且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民族体育文化等,还存在其它较为独特的习俗。随着国家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恩施州的民俗文化逐渐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开发与发展。呈现出来的良好势头不仅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少不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三)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暴露出的问题

1.急于求成,商业化严重

在开发民俗文化过程中,一方面没有注意到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只是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缺乏全面合理的布局,出现了民俗文化发展畸形成长的现象。如土家族的哭嫁现在农村嫁娶时很少举行,传统的文化意识淡薄,很少能够继承下来,但屡屡出现在各大表演舞台上。

2.土地纠纷严重,人口流动速度过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城镇人口压力过大,城镇基础供应能力不足;再者,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强行征占农民土地,造成了原始乡村的城市化速度加快,破坏了其原有的文化底蕴。

3.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淡薄,自觉性较差

就教育而言,并没有与城镇化建设保持一致的速度,造成了人们对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缺乏主动保护民俗文化的观念。就恩施州的旅游行为观念而言,存在许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间接性的对民俗文化造成了阶段性的破坏。

四、加强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促进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一)提高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知与认同

恩施州的民俗文化意识整体较强,民俗氛围较浓厚,但依然需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引导。如现在的大众对当地传统文化节日的意识受到西方文化的外来冲击,其民俗文化意识日渐淡薄。就恩施州的土家语言而言,鲜有人士能够继续传承与发扬。因此,必须加强人们对其民俗文化认知度与认同度。

认知是实施民俗文化发展战略的前提。因此政府要加强文化引导,通过文化宣传、举办的大型民俗文化节日、民俗文化读书日等形式来增强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使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教育对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的熏陶,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意识,扩大民俗文化的群体力量是大势所趋。

(二)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地宣传与推介

强势打出“仙居恩施”、“世界硒都”、“巴楚胜地”、“天下第一女儿城”等口号。凸显恩施州淳朴的民俗民风与怡人的生态环境;凸显恩施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巴蜀荆楚人文特色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凸显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通过宣传与推介,既可以让当地民众对本地民俗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又可以让外界了解、熟悉巴楚文化,进而使把巴楚文化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保护和传承。

(三)注重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国务院在2012年12月正式出台《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建设一批特色文化街区。”这一理念,这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就要充分研究透上级政策,结合恩施州本地实际情况,以“扬弃”的态度,把产生在农业文明里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传承和保护。

(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合理规划、有序布局,针对有价值的文化村落、旧居,首先必须向文物部门报告,听取其意见,不得因眼前利益而随意开发。对于部分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村庄,引入开发企业,实施复原复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使新型农村社区走上真正的科学健康发展之路。

(五)健全完备的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建设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是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毕竟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盖高楼、修马路、建文化中心,而是要把教育设施、体育设施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立完备,一步到位,这样才能在提高当地.民众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对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一方面要明确部门的相关责任并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民间文艺社团的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托管公共文化设施或加入到其日常管理中去,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形成文化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月敏,李卫东.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5(03):137-140.

[2]李枝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愁符号”的保护与传承[J].江西社会科学,2104(09):254-256.

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三)产业发展市场化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完全地市场化,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行为尤为明显,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利用市场手段对于文化企业的调控不够,政府进入和干预的程度过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适当和低效率;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待遇不对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受挫,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存在国家垄断。

三、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进一步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建设步伐。民俗文化产业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化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化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允许更大范围的民营资本进入。

(二)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行业准则。构筑完备的法制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完备的法制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的保护民俗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企业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文化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庆阳民俗文化产品营销更多是政府搭建平台,主要以各种艺术节的形式来进行营销,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除此之外的营销手段都比较简单,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较少。因此,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营销,搭建快捷全面的营销平台,一方面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营销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

(四)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原始积累,在产业原始积累阶段,产业项目的带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带动,可以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处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产品研发交易、文化产业孵化培植及旅游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层次将会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齐;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6(03)

[3]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华文摘.[5]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6]中国.庆阳网http:///

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市场营销是有现实意义的。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括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沪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人,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台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夫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l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旅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新晨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人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民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5篇

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现状

1.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承面临的形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历久而弥坚。但是,近代进来,受到西方文明经济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建国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化传统开始复苏,但是又面临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拜金主义、唯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广大乡村地区的逐渐凋零,也使得民俗文化自然存在的土壤被破坏。

1.2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博物馆强调民俗风物的保存保护、利用展示与组织特色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常常利用传统文物古建等为依托,如福建闽西的土楼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往往以至今还存在的社会群落为依托,他们还居住在古来的村落中,按照古老的习俗与生态在生存,这往往也是民俗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游则涵盖面极广,而且往往与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以产业化的民俗旅游业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古建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活动。

2 民俗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旅游的相互关系

当前的民俗博物馆,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托文物的传统博物馆,一类是功利性极强的“人造民俗馆”。前者是当前的主体,但是其往往在旅游策划上下的功夫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运营上往往是低调地等待参观者上门。而在民俗风物展示中,往往也以单调的文物及风物展示为主,缺乏如同生态博物馆那样的“接地气”,使得民俗展示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概念,使得参观者无法深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人造民俗博物馆,在底蕴上有很大欠缺,开业时由于宣传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往往能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则客源不断流失,甚至难以生存。传统民俗博物馆,还要担负较重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旅游经营上,所下的精力往往不足,旅游活动组织时往往缺乏内涵,甚至只是以文物撑场面,但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法将内涵展示出来,终也只会流失客源,导致经费短缺。而依赖政府,毕竟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因此,发展旅游、自力更生、生存并求发展,要与落实保护、展示底蕴、提高内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处理文物保护与开拓市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