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建设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镇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建设也逐渐成为城镇基础建设的重头戏。在此背景下,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的城镇园林规划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近20年来,由于工业、交通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把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作为根本目的,与国土绿化、大地景观联系在一起已成为我国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城镇园林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内容将更充实,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条件,向着人类创造的理想环境而努力前进。
1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显著的效益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是保护环境,改善城镇生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明显的效益,必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1.1生态效益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使气象因素产生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显著变化。如树冠能遮挡日光照射;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降低附近的气温,提高空气的湿度;大面积的园林绿地在白天所造成的空气对流,可以把低空中的有害物质带往高空扩散稀释;
1.2社会效益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中的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除供人们休息、游览外,植物园、动物园等还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居住区绿化和其他建筑环境的绿化在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常兼有使人怡养身心的作用。此外,在城市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园林绿地也可作为疏散和避难的场所。
1.3经济效益
园林的经济效益往往表现在可使所围绕的建筑物或附近土地的价值提高,促进旅游事业和生产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可兼行生产某些果品、蔬菜、药材、花卉、种苗等作为商品销售。
2 当前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未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缺少系统规划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应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建设。但由于近几年城镇的迅速发展,部分园林建设在城市规划尚未定案或审批之前,迫于客观需要已在进行。园林绿地的选择难以按一定的系统、人口的密度、城市的结构和分区布局等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安排。这导致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新城区建设中,城中村的问题导致绿化系统在某些区域脱节;旧城区和新城区的绿化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
2.2为做到因地制宜,缺乏地域特色
许多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一味的仿效其他地域的园林布局,未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地域文化对园林的内容、形式都是有限定的。园林本身就是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表达,它将山、水、植物以及建筑同人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另外,地域性的历史文化也限定了城镇园林的表现形式和层次。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一旦脱离了地域文化的限制,也就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2.3林层结构单一,树种配置不合理
由于有些城镇在进行园林建设时追求一步到位,提高绿化达标率,单一的种植同一种林木,有的树木甚至无法正常生长。园林面貌的提高、园林效益的发挥,都要依靠园林植物。目前不仅种类贫乏,而且始终存在着树种择选上的盲目性。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片面的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将导致城镇的林木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且无法全面发挥其生态效应。
2.4科技含量低,浪费严重
在绝大部分在城镇园林设计中没有考虑科技元素的引入,造成了不小的浪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能缓轻城镇园林的垃圾处理压力;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绿色植保技术,能减少绿化资金的开销,防止生态环境受污染;灯光亮化工程的设计优化能更有效、合理的控制不必要的建设及运营开支。在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案,能避免许多浪费。
2.5过分强调建筑效果,忽略生态效益
近年来城镇园林发展迅速,仿古建筑极为盛行,植物的作用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园林中以很高的造价,大搞亭台楼阁甚至高层宾馆大厦。这种做法到处泛滥,如果不大力扭转,园林建设的前途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干扰。在园林中安排少量的休息建筑和服务建筑是必要的,但是为了降低园林建设的投资、增加园林的环境效益,应少搞园林建筑,多植树种草。
2.6重视建设,轻视维护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地园林建设的积极性也极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常常会出现建成以后无人管理的局面,很多园林配套设施损毁无人修理,园林树木枯萎也无人问津。园林维护是其发挥效益的重要实践,只是一味的建设而忽视维护工作是不可取的。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实质性效益必须通过长期、有效的维护工作来体现。
3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观点出发,进行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把园林建设和环境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世界园林事业的一个发展动向,即所谓生态园林建设。在园林中,配置种植多种食用或其他经济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能源植物(燃料)等构成自给性园林的试验,在欧美许多国家也已有不少成功事例。中国园林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其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与西亚园林和古希腊园林并列为三大流派。今后的发展可能仍将是利用植物材料为主,因景造园;同时充分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提供更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将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3.1向低碳化、节约型发展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在未来发展中将向低碳化、节约型发展。
(1)节土型园林建设。园林建设将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将从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设计要求出发,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2)节水型园林建设。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首先,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其次,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3.2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群众的需要和情趣也在变化。原有的古典园林作为文物遗产需要很好地保护,要建的新园林则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下功夫,要去创新,可以说新的形式正在形成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对我们有益的国内外的新形式。在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时,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当然,在技法上是可以学习继承传统的,如自然山水园。叠山理水、注重寓意和意境、小中见大、借景等。
4结论
通过研究,对当前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缺少系统规划、缺乏地域特色、浪费严重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园林建设将向低碳化、节约型发展,并将把传统与时代统一起来。本文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郦文燕.城镇园林发展探析.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10).
[2]巨克娜.乐都县城园林建设浅析.青海农林科技,2002(1).
区域规划密集出台
随着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特色区域发展规划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
而据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等渠道了解到,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从地方到中央,有一系列的重拳规划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有些年内就会出台,这对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相当支持力度。
其中,8月9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透露,《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把东北东部的对外开放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加以规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发挥毗邻俄朝的地缘优势,以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以沿线重点城市为基础,以丹东港为依托,建设东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东北区域开放规划纲要,“能促进区域内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地区间城市的合作而提高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对东北区域概念形成一定利好,老工业基地将获强大动力。” 平安证券投资顾问彭军说。
东北区域规划仅仅是区域规划的一个缩影,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正在编制或等待出台的重头规划至少是两位数。
其中,《中原经济区规划》、《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等成为东南西北中全国几大区域规划的“典型代表”。
战略新兴产业备受钟情
需要指出的是,在让人感觉有些纷繁的众多规划中,将区域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侧重战略新兴产业,走高端路线的规划,市场关注度尤为火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部、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特点,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就是一例,目标就是走产业高端。”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其产业特点非常突出。
记者注意到,海南省刚刚批复出台的《海南省热带作物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表示,要紧紧围绕做强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做精国家热带水果基地、做大国家热带花卉基地三大主攻方向开展工作。
再者,国家发改委正在调研编制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也是剑走高端,规划的定位是引领全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怎么走。
所谓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该规划是继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其引领全国意图非常突出。
关键词:城南地区行动计划 区域发展规划 产业布局
一、城南地区概况
城市南部地区包括崇文、宣武、丰台、房山和大兴五区,面积占全市的20.5%。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区域特征:
(一)北京的交通枢纽
自古以来北京的城南都是全国往来京城的交通要塞。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丰台站、等大型火车站位于该区,六里桥、丽泽桥、赵公口等近十个长途汽车站是北京市重要的公交枢纽以及京开、京石、京津塘等高速路穿越南城。此外,按照已经通过国家审批的北京二机场规划,北京第二机场也将落户大兴区。
(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城南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较高。2008年,崇文、宣武、丰台的传统商业(交通运输、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本区GDP的比重达19.52%、21.40%、16.35%,比北京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5.98%、7.86%、2.81%。
(三)区域以居住功能为主
城南地区居住用地比重相对较高,政府保障性住房用地比较集中。这样一来,商用地必然减少,对经济发展有着阻碍作用。以住宅用地比重最大的崇文区为例,该比重占全区总面积的34%,剩余可开发的土地(3.56平方公里)超过70%被规划为住宅。
二、从区域发展规划角度对《行动计划》分析评价
北京市政府以城南地区为一个主题编制过区域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也不是一份区域发展规划,它是面向实施层面的务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但是其对城南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绝不亚于一份区域发展规划。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评价《行动计划》,并提出相关建议。
按照《行动计划》,未来3年将从交通、环境、能源、资源等方面加强城南建设,缩小与城北在发展条件的差距。下面笔者将从交通、环境以及产业空间结构布局等方面以区域发展规划的视角对《行动计划》进行分析。
(一)交通方面
交通等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基础。通常一个区域要想快速发展,交通先行是首选。城南地区在交通发展方面欠账很多。就拿城市轨道交通来说,目前区域内已通车运行的轨道仅3条线路,其中地铁9号线还未与地铁1号线实施联接贯通,也是孤立在整个轨道交通网之外。
因此,《行动计划》第一条举措即是兴建一批轨道交通线,这对于处于城市地面交通状况极为拥堵的北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无疑将加速轨道交通沿线的商业开发和投资,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城南地区,真正通过市政府的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城南地区,加快城南地区的城市发展。
(二)环境方面
环境方面的投入,短期内看是政府对公益项目的纯投入。但是,长期来看对区域内居住品质的提升,真正实现宜居城市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借助城南地区原有的水系分布较多的环境特点,重新对各河道进行环境整治,不仅将彻底改变城南地区在多数人心中环境脏、乱、差的印象,同时,也能够提升北京市整体的环境形象,使得北京市因为有城南地区从干燥、风沙中转身成为碧波荡漾、充满绿色和生机的生态城市。
(三)产业空间布局方面
城南要实现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产业化和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两大引擎。没有产业化为城市化提供动力,城市将成为“睡城”,如北京的通州、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都是鲜活的例证;同样,没有城市化为产业化提供支撑,城市将成为“鬼城”,北京市的亦庄以及全国大多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存在这样的发展问题。城南五区虽然规划有“多园区”,但以园区为平台的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多数居住在城南地区的人还是要去北城工作,类似于“准睡城”。因此,城南发展产业,尤其是高端产业,能够吸引城南居民在城南就业的产业,不仅是重中之重,更是急中之急。
如何能尽快的使得城南地区的产业成规模,形成集聚效应,解决好“产城互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好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统筹考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中的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对于城南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就很有借鉴意义。
按照据点开发理论,由于资金等资源的有限性,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采用的据点开发策略。同样的,北京市政府要快速推动城南五区的产业发展,就不能在城南五区全面铺开,而是要选择几个据点(即园区)集中资金和资源着力打造。按照目前《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九个园区以及一轴、一带根本凸显不出重点发展区域,不免使得产业空间布局华而不实。
轴线开发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网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的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城南地区正好可以借鉴轴线理论,沿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分布,来重新调整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利用轨道交通对城市的重要作用,在换乘车站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商务写字办公,快速的实现产业集聚,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贵祥.北京市西南区域发展的机遇与战略重点[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
[2]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4]吴传钧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5]阎小培等.地理·区域·城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与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 县域; 可持续发展规划; 类型;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9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42-07
一、 引言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出发, 对一定时期内的区域发展的整体谋划与综合部署, 既要体现宏观的战略视野, 又要反映现实的可操作性需求。[1]国内外区域规划主要集中在宏、 中观的层面, 而微观层面的区域规划常是薄弱环节, 规划的“缺位”问题比较突出, 致使一些宏观和中观区域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执行效果不佳。[2-3]
县域作为微观地理区域, 是我国古老而稳定的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元和基层政治经济实体, 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层次,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6]从空间层次上看, 县域虽属微观区域, 但却具有中宏观区域所拥有的区域要素, 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 对于行政层次而言, 县级行政区是基层政治实体, 是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之间的结合部, 也是空间开发实践矛盾与冲突的集中地域单元。
由于我国县级行政单元普遍存在规划、 管理手段相对缺乏的状况, 县域空间的无序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普遍问题。因此, 科学编制和实施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对于实现城乡协调统筹, 强化县域空间的有序和集约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会起到承上启下、 联接城乡的作用, 而且符合国情, 在我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2]
在我国, 不同县域的地理条件、 自然秉赋、 经济水平、 产业结构等千差万别。我国共有2000多个县(或县级行政区), 县的平均面积约三千平方公里。人口稀少的西部, 县的面积一般较大。人烟稠密的东部, 县的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县的平均人口约为四十五万, 差异很大。[7]由于不同类型的县域, 其人地关系会有不同的特点, 也存在不同的矛盾和问题, 即使在同一个县域内, 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发展的非均衡性。同时, 在县域发展的不同时期与阶段, 其发展思路与目标也明显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县域规划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其一是从规划实践剖析具体的县域发展目标方向与路径; [8-12]其二是从县域规划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中探讨县域规划如何促进县域发展。[3, 6, 13-14]鲜见对县域发展规划进行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陈烈等(2011)在长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 系统地梳理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基本特点与规划方法等。[15]本文在阐释可持续发展规划宜注重的基本理念前提下, 归纳并总结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五种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二、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宜关注的重要议题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就是针对各种类型的县域空间发展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提出切合县域实际的发展思路和调控模式, 制订空间优化布局方案和相应的发展策略。[15]尽管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和资源状况差异很大, 但发展的路径实际上并不复杂, 以往“面面俱到、 无所不包”的县域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无从下手, [9]因此因地制宜, 认清县域形势, 注重县域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制订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与规划模式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区域着手, 强化分工与协调
县域发展与相邻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要从大区域发展态势分析着手, 不仅要根据县域范围内的实际情况, 还要充分体现上层次规划的战略意图, 充分兼顾与相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特别是在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方而, 必须强化与相邻区域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这是保障规划科学合理的必要条件。[3]
对于我国众多的县区, 发展很不平衡, 同一地域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别,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各县域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 可运用区域分析方法, 寻求在大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分工与定位,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形成专业化的发展特色与优势。所谓“一县一特”、 “一镇一品”, 都强调“特色就是优势”。每个县域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发挥比较优势, 才能在大区域分工与协调中, 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历时分析, 识别发展阶段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战略理念和指导思想, 存在于不同类型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县域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现象。县域的繁荣与发展, 首先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有关。因而, 对于县域规划而言, 首先从历时(即纵向)的比较与分析, 来判断区域的发展阶段性。通常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指数进行综合判别与认识。因而, 在区分不同类型、 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战略的和政策拟订。每个发展阶段又可细分为亚阶段, 如工业化中期可分为中前期和中后期等。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可进行综合判断。
(三)重点突出, 强调战略针对性
对于县区发展而言, 由于众多问题往往相互交织, 有时可能相互制约, 各部门以及各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与任务, 但受制于自身的经济规模与投资限制, 有限的时间与资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重点突出, 才能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制约县区发展最紧迫的问题。改变以往规划中往往面面具到, 针对性不强, 难以根本解决问题的窠臼。要按照重点突出,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突出重点任务, 重点领域、 重点空间、 重大工程, 以解决针对性的重大实际问题为基本框架。
(四)空间得体, 科学选择发展节点
在地域空间上, 区域发展表现为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渐次推进与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 科学地选择发展空间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须遵循空间非均衡增长的客观经济规律, 在发展空间选择上, 不宜遍地开花、 同步发展, 而应该选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增长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地方作为县域发展的主要节点加以培育,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主要节点的规模经济效应、 集聚扩散效应, 要强化和凸现节点的核心地位, 带动区域的产业集聚、 经济集聚、 人口集聚, 加快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和整体互动发展。县域空间发展战略选择和经济发展节点的培育, 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带动和协调县域经济快速、 有序、 协调、 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
(五)制度创新, 注重实施可操作性
以往的县域规划往往不注重实施, 可操作性不强。 县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只有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创新, 使得县域发展按照既定的规划道路行走, 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才能扭转以往区域规划中“墙上挂挂”的宿命。因而, 制度创新对于规划的实施正日益重要,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县区政府宜在规划管理、 用地政策、 产业集中、 建设资金、 户籍制度、 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其予以倾斜扶持和引导, 加强政府对城乡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协调功能。例如, 对人口规模小、 经济总量小、 区位条件差、 不利于规模发展的城镇, 可进行撤并; 又如可运用环境容量、 投资门槛和土地利用效益基准等约束手段, 制定符合县域发展的空间发展指引, 确定土地开发的空间布局与技术经济指标, 以引导其按照高效的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
三、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一)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类型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 每个县域应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和规划模式。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县域源于农业社会, 在发展初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 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并占据主导, 工业发展起来以后, 必然带动为生产和生活的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对于不同县域或同一县域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规划的内容和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对起步发展阶段的县域, 重点是研究其“培育”和“集聚”问题, 即主要是摸清县域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 在与周边区域大环境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中给予科学定位; 确定不同层次的发展战略方向、 目标、 模式、 重点和对策。发展定位明确以后, 发展目标(宏观和微观)的建立, 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 主导产业的筛选与空间布局, 重要发展节点的定位等, 就是研究的重点, 这也是影响县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的县域, 其研究的重点则是“协调”和“提升”, 抓人地关系提升的问题。
针对县域这个微观区域, 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资源条件下的县域, 笔者提出了五种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调控类型(见表1), 不同的类型其空间发展态势如图1所示, 不同类型区域或同一类型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特点不一样, 规划模式、 战略思路与发展策略也不一样。
培育―发展型工业化初期商品经济不发达,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10-25%之间。城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城镇联系不紧密, 城镇中心不明显。 财力有限,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形态为主。
集聚―发展型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中前期小商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和生产原材料方面,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25-35%之间。居民点尽管相对分散, 但有明显的中心点, 有沿主要道路蔓延的趋势。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在增长极核, 增长极土地利用开始以工业形态出现。
协调―发展型工业化中前期或工业化中期工业原材料及中间产品市场开始涌现,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35-50%之间。除增长极外, 周围城镇得到发展, 部分地区有城镇连绵趋势, 城镇职能开始分化。基础设施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拓展, 土地利用还相对粗放, 城镇职能分化不明显。
提升―发展型工业化中后期或工业化后期市场发达, 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紧密,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50%以上。城市体系出现网络化、 多中心的雏形。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镇职能日渐专业化, 空间绩效仍有优化与提升的余地。
1. “减负―发展型”规划
“减负―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基本特征为: 县域范围内大部分为生态敏感与生态维护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或工业化初期, 社会经济不发达, 生产力低下, 县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小于10%, 商品经济不活跃, 各个居民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区际连续不紧密,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化较小, 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缓慢; 村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人均经济指标落后, 县域财力非常有限, 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2. “培育―发展型”规划
“培育―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 商品经济不发达, 县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10-25%之间。城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城镇联系不紧密, 城镇中心不甚明显。随着分工的深化, 在某些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交通方便的地方, 会出现生活用品为主的集散中心。人均经济指标在大区域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下, 县域财力相对有限,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形态为主。
3. “集聚―发展型”规划
“集聚―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中前期, 县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经济仍不发达,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25-35%之间。商品市场主要在生活用品和生产原材料方面, 居民点尽管相对分散, 但有明显的中心点, 城镇之间的联系开始围绕中心城镇展开, 中心城市逐步形成,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有沿主要交通干道蔓延的趋势。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局限在增长极核, 增长极土地利用开始以工业形态出现。
4. “协调―发展型”规划
“协调―发展型” 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前期或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35-50%之间。工业原材料及中间产品市场开始涌现, 中心城市已有一定的规模经济, 对县域的扩散作用日渐增加, 除增长极外, 周围城镇得到发展, 小城镇数量增多, 部分地区有城镇连绵趋势, 城镇之间横向联系也逐步加强, 城镇职能开始分化, 区域生产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倾向, 部分空间开始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 基础设施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拓展, 土地利用还相对粗放, 城镇职能分化不明显。
5. “提升―发展型”规划
“提升―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或工业化后期,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50%以上, 产业结构呈高技术化发展趋势, 市场发达, 地方经济发展活跃, 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紧密, 产业关联性较强,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较为突出, 产业集群得到较大的发展, 极化与扩散作用同时出现。城镇体系出现网络化、 多中心的雏形。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镇职能日渐专业化, 空间绩效仍有优化与提升的余地。
四、 基于不同类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
(一)“减负―发展型”规划
对于像干旱草原牧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生态风景区等县域而言, 由于往往大部分地域属生态敏感区或生态维护区, 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绝大部分多数的村镇居民点分散且规模较小, 人口密度不高, 由此导致的单位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在配套设施无法落实的情境下, 过度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无疑将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冲击。为此, “减负―发展型”的调控思路宜摒弃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可采取“以退为进”, 实施人口和资源“减负”战略, 逐步减少人口总量, 减少因经济总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的威胁。
随着人口总量的逐步减少, 可选择适当的区域集约化居民点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 以解决居民的生存、 生活问题。同时, 加大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力度, 提高单位人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与大区域范围内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例如, 对于像内蒙古的干旱草原牧区, 除了加大力度转移人口外, 可对部份留守牧民实行联户经营、 划区轮牧, 减少因超载过牧对草原的破坏, 同时集约和适当发展特色种养业、 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服务业等, 有效保护草原, 增加牧民经济收入, 从根本上改善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逐步恢复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区景象。对于像自然风景名胜区而言, 可加大人口的迁移力度, 通过财政补贴和提取一定的旅游发展收入, 提高单位人口的经济收入,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发展型”规划
对于目前经济基础较差, 但生态环境负荷不大, 且有发展条件的县域而言, 由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城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城镇联系不紧密, 县域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还未能充分体现。由于不属生态敏感区或自然风景区内, 在较难得到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的条件下, 受制于自身财力的限制, 分散的资金很难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均衡发展。
对此, 可采取“培育―发展型”的规划思路, 首先要培育县域发展中心, 一般是选择县城所在地或部分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一般是边界地区或交通良好的地区), 将有限的资金和物力扶持与培育中心城镇的发展, 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 做大中心城镇的经济总量, 发挥规模效应, 通过吸引县域人口的集聚与产业的进驻, 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从而通过中心培育的方式带动周边地区起步, 同时通过劳动力人口在县域内的转移, 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通过空间发展优势地区的战略选择, 培育县域规模经济, 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资金有限条件下的快速发展。对于此类县域发展, 要避免两种发展情绪: 一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 与其抱怨与等待时机, 不如通过积极的空间行动, 统一经济主体的发展思路; 其二是克服急于发展的急躁情绪, 出于想急于改变落后经济面貌而盲目引进高污染、 高消耗、 高排放的“淘汰型”产业, 有可能会给县域将来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治理代价。
(三)“集聚―发展型”规划
对于那些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中前期、 发展潜力较好的平原县域而言, 尽管村镇居民点还相对分散, 工业经济仍不发达, 但已有明显的城镇中心和县域范围内的小商品市场, 城镇化进程开始加快, 城镇发展有依托城镇中心沿主要交通干道蔓延的趋势, 规模经济还未充分发挥。由于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 受制于财力和财力的限制, 因此仍很难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均衡发展。
针对此类型县, 宜实施“集聚―发展型”战略调控思路, 其要点是选择依托中心城镇的发展极核, 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 通过轴向发展的思路, 在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的同时, 培育依托中心城镇的增长极, 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 引导资金、 产业、 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等向增长极倾斜, 强化产业与人口在增长极的集聚, 增长极可作为“产业园区―城镇”复合体的形式出现, 报酬递增的空间效果是促进规模经济和集聚发展的目的。
集聚增长极常常在中心城镇的附近或边缘, 集聚增长极的空间发展战略, 强调集中开发、 集中投资、 重点建设、 集聚发展, 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 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集聚发展可导致生产成本逐步下降, 诱导相关产业进一步集聚,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生产的聚集也使一系列生产性和非生产业也聚集, 各行业、 各部门可以共同使用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 既可以减少各单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 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不同行业、 不同部门的聚集, 有利于开展专业化的协作, 有利于劳动力的协调统筹和社区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 在此阶段的产业集聚, 不一定非要强调同一行业(难度往往较大), 产业的进驻可以是相对分散或联系不紧密的, 由此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更多的产业集聚, 首先是要做大经济总量, 尽管有可能在发展初期不免粗放, 但是可在短期内降低单位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成本, 培养较为稳定的劳动力资源, 为后续产业结构升级和整合型发展准备条件。
(四)“协调―发展型”规划
对于那些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中前期或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县域而言, 此时县域城镇发展除了有一定的增长极核并初具规模外, 周边城镇在增长极核的扩散作用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城镇之间横向联系也逐步加强。此时由于县域经济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 相对而言, 各城镇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潜力与机会, 但往往由于各城镇都争相发展, 城镇之间的职能还远未得到整合, 用地布局混乱, 尽管有部分城镇可能开始出现产业集群雏形, 但大多数城镇仍未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土地利用还相对粗放, 城镇职能相互重合, 分化不明显, 重复建设时有发生, 城镇发展的空间潜力还未充分得以发挥。
针对此类型区县, 宜实施“协调―发展型”战略调控思路, 其要点是对全县城镇进行职能上的协调, 对城镇发展定位进行重构, 并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在做大做强城镇中心和增长极的基础上, 除中心城镇外, 逐步推动其余城镇逐步“做专”, 向专业化功能空间迈进, 吸引专业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与产业的集群发展, 通过集聚经济、 生产协作和联合, 技术进步, 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五)“提升―发展型”规划
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较雄厚, 生产力水平较高, 市政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各城镇发展已初具规模, 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或工业化后期的县域而言, 则宜采用“提升―发展型”规划调控思路, 其要点是以市场为主导, 引导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推动产业结构逐步高度化,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化联结步伐, 提升城镇专业化发展水平, 改善土地利用的空间绩效, 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 在发展中心城镇和增长极核的基础上, 努力引导县域城镇向网络化、 多中心方向迈进。同时, 努力培育与利用区域发展的社会资本, 加大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力度及社区建设步伐, 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从而得以提升整体县域发展的空间绩效, 加大人居环境建设, 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多中心网络化进程中的可持续与精明发展。
五、 讨论与结论
本文在论述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宜关注重点议题的基础上, 阐述了“减负―发展型”、 “培育―发展型”、 “集聚―发展型”、 “协调―发展型”、 以及“提升―发展型”等五种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类型及其特征,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思路和策略性方向。需要明确的是, 上述五种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类型与思路, 既可以是针对不同地域、 不同发展条件的县域, 也可以是针对同一县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此, 各县域可根据对自身特定的资源条件、 经济发展阶段、 空间发展特点等诸多条件的综合识别后, 选择适用的县域发展规划的类型与策略性思路, 以实现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烈, 刘复友. 广州增城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
[2]王世豪. 区域协调发展中县(市)域发展规划的实践与启示[J]. 经济地理, 2007(2): 275-278, 284.
[3]马强. 我国县域规划的几点思考[J], 宏观经济答理, 2005(7): 21-23.
[4]魏清泉. 县域规划的性质、 任务与内容[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1): 97-101.
[5]杨迅周, 阎官法, 张宏文, 等.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构思[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1): 26-29.
[6]张京祥, 崔功豪. 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J]. 城市规划, 2000(9): 47-50.
[7]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8.
[8]童本勤. 对县域规划的几点认识――以南京市江宁县为例[J]. 城市规划, 2001(7): 31-32.
[9]李志刚, 王兴平, 徐海贤. 大都市郊县县域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县为例[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1): 31-34.
[10]李斌, 姚宏韬, 彭晓烈. 新时期县域规划研究――以辽宁省彰武县县域规划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07(6): 47-49.
[11]李磊. 成都市新津县县域总体规划编制探讨[J]. 规划师, 2009(08): 35-39.
[12]孙昌盛. 东南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发展的规划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1): 96-101.
[13]林柄耀. 论市县域规划模式的变革[J]. 地理科学, 1994(1): 90-97.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