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偿献血有何要求

无偿献血有何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偿献血有何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偿献血有何要求范文第1篇

这次调查是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组织和实施的一次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调查,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是参考有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个别专访和个案分析等,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时间从2013年2月到5月,共4个月,调查对象主要以地方农业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校贫困生为主。调查内容以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学习表现、生活状况、心理素质和就业意向等方面为主。这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3份,回收率95.73%。

调查结果分析

地方农业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农村贫困学生比例较大。关于提到“您的家庭户口所在地是哪里”的问题时,调查数据显示,14.29%的学生来自城市,85.71%的学生来自农村(县级以下含县级)。这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村生源比较丰富,占比例比较大。据2012年学校招生统计,51%生源来自农村,贫困生中农村学生又占了86%,农业专业学费较低是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农业院校就读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您的家庭贫困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上,数据显示,60.29%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不稳定,43.43%的学生选择地区经济贫穷,42.29%的学生选择家里子女多,24.29%的学生选择父母下岗,10%的学生选择是单亲家庭,19.71%的学生选择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这表明农村地区经济收入较少,双亲下岗,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是造成农村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其次,农村家庭子女比较多,也是导致农村很多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贫困生家庭收入主要靠传统的种田所得,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多。在提到“您的家庭月总收入大概是多少”调查中,数据显示,选择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30.86%,选择1000~2000元的占41.71%,选择2000~3000元的占20.86%,选择3000~4000元的占5.71%,选择4000元以上的占0.86%,表明有相当部分农村贫困生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属于特困生,也是当地政府扶贫对象。

关于“您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什么”提问时,统计数据显示,选择种田经营收入的占69.43%,选择劳务输出工资收入的占26.29%,选择政府农业补贴收入的占12.57%,选择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占3%。表明我国很多地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农村农民生产性经营收入,而传统的农业收入是有限的。

贫困生在校生活费用开支偏低,主要依靠助学金及勤工助学收入。在“您在学校每月的平均支出大概是多少”选项上,调查数据显示,选择300元以下的占27.71%,选择300-400元的占56.86%,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用在300-400元之间。调查组近日到食堂现场考察和专访学生时发现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午、晚餐费用在2.4-2.8元之间,一天的伙食费用也仅只有6-8元,以此均值计算,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300元以内。从当前生活费用水平来看,伙食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学生,伙食营养远远达不到一般青年人的标准要求,易造成发育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关于“您的大学生活费用主要来源渠道是什么”调查时,选择助学金的学生占58%,选择勤工俭学的占67.43%,选择父母寄钱的占46.29%,选择向亲友借款的占14.57%,选择奖学金的占25.13%,选择学校资助(专业、优生、专项)的占6.57%,选择贷款的占26.14%。表明农村贫困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主要来自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父母寄钱。数据说明了国家助学金在资助困难生中起到主导作用,目前农业高校国家助学金已经基本上覆盖68%的贫困生,总额每年3000元,按10个月发放。另外,很多贫困生靠勤工助学取得报酬来解决生活费,校内勤工助学工作酬金是每月320元,有的学生除参加校内勤工助学之外还参加校外兼职赚钱,有少数学生靠父母寄钱来补充生活费。

农村贫困生学业成绩表现一般,应用知识水平较低。关于“您的成绩情况如何”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成绩突出的占13.14%,成绩一般的占72.57%,选择英语较差的占61.43%,选择计算机知识较差的占62.86%。表明农村贫困生在学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以及英语方面。调查组通过专访和考查,发现部分农村毕业生连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资格证书都还没能考取到,而且在学校年度评优方面,成绩比较低,几乎没有贫困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在专访交谈中发现农村贫困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农村基层,较少接触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知识面相对较窄,与城里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农村贫困生具有较强的自卑感,社会活动能力较差。在提到“平时在学校给你带来的主要压力的是什么”问题时,选择贫困的家庭背景的占45.71%,选择拮据的生活费用50%,选择较大学习压力的占42.57%,选择恋爱上的负担的占4.57%,选择“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的占17.71%。表明农村贫困生在学校心理压力主要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和拮据的生活费用,加上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成绩进步不快,学习压力也大,因而产生较强的自卑心理。通过个别专访,发现一些农村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心理压力比较大,有较强的自卑感,造成平时较少与城市经济较好的同学进行交流,阻碍了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无法建立良好平等的基础,易引发各种矛盾。

关于提到“您参加过的主要活动有哪些”问题时,选择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实习、三下乡等)的占92.29%,选择学校组织活动(社团活动等)的占69.29%,选择各项比赛活动(作文比赛、规划比赛等)的占48.86%,选择公益活动(无偿献血、捐款、义教、志愿者等)的占43.71%。从调查结果看,农村贫困生基本上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如“三下乡”、外出实习活动等,但对于一些公益活动、比赛活动还是不够积极主动。

贫困生就业意向倾向城市,没有兴趣到农村基层就业。在提到“对于未来,您有何打算”问题时,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大企业就业的占45.71%,选择外资企业就业的占25.43%,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2.08%,选择考公务员的占7.71%,选择考研的占6.43%,选择农村基层就业的占3.14%。表明农村学生就业意向倾向城市企业,意向考公务员和选择读研的比较少。调查发现有部分贫困生对自主创业比较感兴趣,创新意识有所增强,而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很低,表明很多农村学生还是向往城市,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就业、再过着父辈农村的生活。

解决农村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建议

健全资助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管理。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但一般都挂靠在学生处,作为下属部门开展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因此,建议高校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高校二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和校内外学生勤工俭学等,发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职能作用,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为贫困生提供服务。

建立贫困生资格评审制度。贫困生资格认定是保证资助工作有序、公正、有效进行的关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农业高校要成立贫困生资格认定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属院系成立贫困生资格认定评审工作小组,形成校院二级评审体系。完善贫困生资格认定办法,科学划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等级: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生。坚持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贫困生资格认定的规范性、科学性、真实性。

加大经济资助力度,实现教育公平。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政府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扩大贷款规模,按在校学生的35%的幅度给予贷款,贷款限额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如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学费比较高的情况,贷款总额应增加到12000元/年,贷款期限适当延长到10年,贷款年利率降到2%以下,减轻学生债务负担,缓冲付息还贷压力。

扩大国家奖助学金范围。国家要加大财政奖助学资金投入,提高资助标准,让更多贫困生得到惠顾,体现国家教育公平。关于各项奖助学金,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生服役的学费代偿补偿以及有关专项补助等项目,要增加资助金额,扩大学生资助面,以解决更多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比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可以达到在校学生的30%,国家助学金额提高到5000元/年,励志奖学金提高到7000元/年,国家奖学金提高到10000元/年。

加强学校助学金管理。高校要积极筹集助学经费,按政策要求在教育事业经费中提足资金,保障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在做好各项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完善勤工助学制度,增加勤工助学资金,设置更多岗位,规定时间,安排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学生的劳动工资报酬要增加到每小时12元。此外,加强校外勤工助学管理,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平台,联系有关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勤工助学安全管理,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见习机会和勤工助学岗位。

积极筹集社会资助基金。高校要多元化筹集资金,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参与学生资助事业,实现资助主体多元化。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农村贫困生的特点,着重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不但在教学方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实践方面,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参与校内外各种组织活动,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