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网企业 调度系统 培训规划 编制 实施 管控

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是指电网企业组织内对调度系统专业培训的战略规划。调度系统培训规划必须密切结合电网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在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资源与员工素质基础的基础上,从调度系统技术发展和岗位培养需求出发,科学客观、适当超前地确定调度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目标,有效支持调度系统管理工作。

一、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安全、优质、经济、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南方五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38亿千瓦时,最高负荷2.28亿千瓦,区内电源装机3.2亿千瓦,全网将形成以直流为主的跨省区输电通道,西电东送规模达6250万千瓦,并将分为2-3个独立的同步电网,呈现出全新的网架形态。交直流输电混合运行,大型水电站群、百万级火电机组、核电等先进技术的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可控串补、AGC、AVC等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保护、自动化、通信等二次技术的融合,对调度系统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研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调度系统管理和技术培训,培养一支在规模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与电网发展相适应的调度人才队伍,是电网公司特别是各级系统运行部及调度机构立足当前、利于长远的重要任务。

二、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需关注三个方面的衔接关系

1.与电网公司培训规划的衔接关系。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南方电网公司人事部、人力资源部是干部培训和员工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出台了干部培训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员工培训规划,提出了培训的方向和总体规模目标,是对各分子公司干部及员工培训的宏观性指导文件。调度系统是电网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细分为调度运行、运行方式、发电调度、水库调度、继电保护、电力通信、调度自动化、综合支持等业务领域,无论是在细分专业上还是在网省地(县)各层级的调度系统人员能力素质培训需求上都存在差异性。因此,调度系统培训规划作为专业培训规划,一方面,必须有效承接电网公司的培训规划宏观目标,全面落实公司相关培训规划的任务,体现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细化分析调度系统业务各专业以及各层级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发展的需求特点,在培训目标、培训任务、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指导各层级系统运行部(调度)和相关运行值班单位开展培训工作。

2.与电网发展规划、技术发展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的衔接关系。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调度系统培训规划必须符合电网发展规划、技术规划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适度超前以发挥对电网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要做好调度系统团队人力资源需求测算。要根据电网发展规划,科学评估员工队伍的增量。同时,由于调度系统业务的自身业务特点和团队素质能力特点,各级系统运行部(调度)作为人才的高地,还肩负着向公司其他部门和单位输送人才的任务。因此,调度系统团队的增量应包括纯增量――根据电网发展而必须增加的人力配置,以及潜在增量――为公司输送人才发生的人力资源补充,根据多年数据评估,潜在增量一般为10%左右。做好对人员增量的培训规划,为电网发展做好适当的人力资源储备。二是要根据电网技术发展方向,如:3G绿色电网发展技术、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快速控制保护技术、二次设备集成技术等新技术发展方向,强化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为电网运行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发展做好智力储备。

3.与培训需求、培训能力的衔接关系。南方电网各级系统运行部承担着系统运行管理职能,各级调度机构承担着调度生产业务,合署办公。一方面,调度系统培训规划从全局上要充分体现公司对调度系统业务相关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层级的系统运行管理及调度生产业务以及不同电网层级、不同区域电网的技术应用对员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的差异,多渠道地开展针对性调研,全面掌握调度系统各层级、各专业、各类员工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培训规划是一个特定时期内对将要进行的培训工作预先拟订的规划,是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依据,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层级、各单位年度培训计划的饱和度和可执行性,避免因规划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另外,随着电网和技术的发展,规划将不可避免地与实际培训需求和培训能力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故必须建立培训规划滚动修编机制。

三、专业培训规划应具备的框架体系

专业培训规划是大型企业子专业领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文件,是一个涉及面广、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一,从培训业务管理的角度上,作为专业培训规划,在宏观层面应承接公司发展和子专业领域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在实施层面上需明确未来时期内的主要培训任务、重点工作、保证措施与机制、实施步骤等内容。一般应包括:现状分析及发展要求、规划目标和实施路径、规划任务、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四大主体部分。

第二,从培训规划实施主体的角度上,子专业领域培训规划在四大主体部分应对本企业各层级单位进行纵向分析和定位,分别明确各培训主体需实施的规划任务。

第三,从培训对象的角度上,子专业领域培训规划在规划任务上,在分别明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新到岗人员的培训规模和目标的基础上,需针对内部细分专业制定培训班、课程建设等任务。

第四,从培训资源建设的角度上,应明确各层级单位的培训管理、各专业培训课程、内外部师资、培训平台、培训网络等子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各规划年的建设任务,以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能力。

第五,从培训规划管控的角度上,子专业领域培训规划应具体评估各培训任务的完成时间、费用概算等因素,为培训主体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申请年度培训费用提供依据。同时,还应明确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的衔接以及规划定期修编等机制,以确保培训规划的有效落地。

四、南方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实践

2013年底,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印发了《2014-2017年调度系统教育培训规划》,总结分析调度系统培训工作现状和发展要求,在南方电网公司的教育培训管理框架下,提出了调度系统2014-2017年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目标,将公司培训管理要求与调度系统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较好地满足了电网调度系统近期培训需求及远期专业发展要求,是推进调度系统创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也是规范和加强南方电网调度系统未来四年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编制主要实践经验可归纳总结为五个方面。

1.分层分类,开展深入量化调研分析。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和调研问卷等调研手段,从总调、中调、地调、县调四个层级开展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网省地系统运行部领导、培训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调度员、新入职员工。收集各类人员及各专业培训需求,调研各级调度机构的培训体系现状,结合公司战略要求、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绩效改进要求等,量化分析目前调度系统培训工作在培训制度建设、培训管理人员配备、培训计划管理、培训师资队伍、培训课件开发、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形成调研报告。

2.总结借鉴,构建先进的培训规划目标。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工作组总结了调度系统培训近年来在共享培训班、电子化标准课件开发、培训教材及题库建设、专业竞赛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学习借鉴法国RTE电网公司、中华电力、大亚湾核电站、南方航空公司等企业对关键运行岗位人员培训的经验,提出了构建与南方电网公司打造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相适应,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目标:关注打造“安全、责任、共享、发展”调度特色教育培训品牌。

3.多维扫描,细化明确了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通过对培训管理、课程、师资、基地、网络等培训要素的现状进行盘点,在公司的教育培训管理框架下,结合调度系统专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关注“系统运行管理能力、技术提升能力、技能实操能力、员工适岗能力”,完善一体化的“管理、课程、师资、专业培训平台、培训网络”等五个子系统,构建调度系统一体化培训管理体系的规划目标,形成与公司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互补、具有调度特色的调度系统一体化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以规范调度系统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以一规划(培训规划)、一报告(调研报告)、一附表(规划任务表),明确培训任务。规划任务编制深度参见附表示例。

4.统筹协调,调动各层级各专业深度参与。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是个系统工程,参与单位多、周期长、任务重。网公司系统运行部作为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的组织单位,部领导亲自主持培训规划的编制,成立了由各个专业部门专家组成的项目工作组,各专业专家深度参与在需求调研、规划设计、评审把关、规划落地等关键环节,重点做好培训规划的顶层设计,确保培训规划的科学性。同时,统筹组织省(区)系统运行部和部分地区系统运行部参与培训规划的研讨,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见,提高培训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5.落实任务,确保规划有效承接落地。按照网公司系统运行部(总调)为主导、省公司系统运行部(中调)为主体、供电局系统运行部(地调)为延伸、县调为补充的责任机制,总调主要负责调度系统管理、制度标准和高新技术培训;中调主要负责常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并承接网公司系统运行部的培训任务,统筹地(县)调度系统培训计划;地调主要负责配合省公司系统运行部(中调)开展常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同时统筹县级调度系统培训任务。同时,为确保各级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管理组织体系,其中,网省调度综合部门为培训归口管理部门,搭建由培训主管负责、各专业培训员组成的培训工作网。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LED 发光二极管 照明工程 高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TN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作为21世纪高技术产业,LED照明呈现迅猛发展态势,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切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低碳环保,代表着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各国实施白炽灯禁令的理想替代品之一,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走向。

1 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LED节能技术越发成熟,而制造成本日益下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LED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了链条式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是全球LED行业中的佼佼者,发展形势大好。

1.1 LED技术持续创新

在日益创新的步伐中,LED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转变,自研发成功就迅速发展。到21世纪出,其国产覆盖率就达到了60%左右,而且硅衬底功率型的LED原件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其发光率达到了90lm/W,具有国际化的水准。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其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国际并驾齐驱。例如,同白炽灯相比,运用LED技术的筒灯、射灯和球泡灯,其发光率平均可达60lm/W,很好地实现了节能;而运用LED技术的路灯、隧道灯,其发光率平均可达80lm/W,不仅灯光效果好,能切实现了节能环保。目前,我国某些关键设备已开始试制,其中典型设备为生产型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与次同时,我国在自给自足的道路上收获颇丰,某些重要的原材料已基本实现了国有供给。

1.2 产业发展呈迅猛态势

在我国“十一五”时期,国内LED行业高速发展,年均增长均能达到35%及以上。据有关研究分析,2010年底相关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就已经达到了5000家左右,其中成集团效益的有1000家左右。研究显示,照明行业的经济效益可达1200亿左右。而LED照明的年产值为190亿以上,占全球LED照明总产量的60%多。由此可见,我国的LED照明已走向了世界,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生产着大部分供全球人民使用的LED照明用具。

1.3 标准生产逐步健全

质量检测体系的健全是实现LED照明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国家半导体照明标准领导小组的成立,彰显了我国LED照明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透过该小组,有关LED照明的系列要求有了明文规定,确定了技术方面的7项规范、行业方面的11项标准,以及国家方面的21项规定。同时,一些国家级的LED照明检测机构应运而生,在同国际和两岸的检测对比中不断提升和完善。此外,还设立了专门针对其节能效果进行认证的工作环节。

2 行业有利因素

2.1 市场规模巨大

随着全球变暖愈演愈烈,节能减排已迫在眉睫。其中LED隧道灯和路灯的节能减排更为重要。它们对成本的要求相对较小,是LED照明竞相争逐的肥沃土壤。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隧道灯和路灯照明需求强烈,每年大概有4000小时以上的电量消耗,在整个照明耗电量中占30%,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迫在眉睫。另外,全球各国纷纷制定替代白炽灯时间表,商用和民用LED照明存在巨大空间。2012―2016年,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韩国等灯具主要消费市场的白炽灯将淡出,留下的空白将由传统节能灯和LED灯填补。

2.2 政策扶持力度大

受传统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LED照明产业已成为关注焦点,为国家重点扶持、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6年初,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一重点领域(能源)的第一优先主题(工业节能)。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节能方面的财政补贴力度。在2013年1月,《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出台,对“十二五”期间的中国LED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扶持措施做了明确规定。在2013年8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颁布,倡导“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和“推广高效节能型照明”的发展目标。

2.3 行业标准逐步确立,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同样适用于LED照明行业,必须建立相应的标准,进行必要的强制性检测,规范市场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形成良好的产品质量,进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LED照明行业的标准逐步确立,这必将对LED照明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震撼,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2.4 LED智能控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能化家电是当前家居的发展趋势,通过将LED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实现LED智能控制,利用光源的调节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舒适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家居客制化和方便性。

3 行业未来市场容量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Market sand Markets《固态照明类型(LED、OLED、PLED)、应用(通用照明、背景照明、汽车照明、医疗照明)、范畴(工业、家用、消费性电子产品)、材料及地域――市场分析与预测(2013-2018)》的报告,全球固态照明市场预计2018年将达到567.9亿美元,2013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7%。

国家发改委2013年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明确2015年LED照明的产值目标达4500亿元。《规划》显示,2010年LED照明产品仅占照明市场0.2%,但到了2015年,我们要努力让LED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努力实现节能产业化发展,淘汰那些耗电量60W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结束的时候,要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翻倍增长,提升核心技术发展水平,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投入加大,LED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尤其以隧道灯和路灯的发展最具活力。Ofweek分析显示,在2010年,不包括农村路灯,中国的城市路灯线为56万4506.2公里,大约有1800万路灯,而且这一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其速度为15%~20%。在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规划政府采购400万盏,投资110亿元,预计到2015年底LED路灯产值272.89亿。

参考文献

[1]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

[2]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 《固态照明类型、应用、范畴、材料及地域――市场分析与预测(2013-2018)》;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徽省;TRIZ理论;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68-01

1 引言

21世纪初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为了推进创新型国家进程,安徽省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目标。

TRIZ(萃智)是由原俄文(Теория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ных задач)这四个俄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按照“ISO/R9-1968E”的规定,把俄文转换成拉丁字母后就成为“TRIZ”,其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当时,以阿奇舒勒(Герих Альешуллер)为首的前苏联数十家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组成的攻关团体对约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分析,以其中的4万份专利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提炼,并综合了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了一套以技术系统进化原理为核心的、体系化的、实用性强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即TRIZ理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按照总理在王大珩、叶笃正、刘东生院士《关于加强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中“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批示要求,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启动了创新方法工作。但从建设创新型安徽的目标看,我省自主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自主创新发展不够平衡,高层次人才匮乏等,这与建设创新型安徽的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结合SWOT分析方法,对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SWOT分析

2.1 优势

(1)安徽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安徽省自“十一五”以来,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关于“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因此坚定了走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之路,自主创新已成为支撑引领安徽发展的一面旗帜、一大特色和一个品牌。安徽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了《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纲要中提出“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的目标,这给以TRIZ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方法在安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契机。

(2)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取得成效。

作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将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引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目前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辐射带动加速效果显现。技术创新方法不仅能极大地加快试验区自主创新的进程,而且带动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安徽省科教资源丰富。

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深厚的理论基础,完备的基础研究设备。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能让更多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学生学习和实践TRIZ理论,对TRIZ等技术创新方法理论再创新,而且借助自身的师资力量培育本土化的TRIZ专业人才和专家。

2.2 劣势

(1)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尤其是部分企业家创新意识不强。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将严重制约着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进程,而在企业自主创新中,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作用最为明显。企业家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若创新意识不足,对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缺乏充分的认识,直接阻碍技术创新方法在企业的推广应用。

(2)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安徽省目前尚未健全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良好的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不仅能为自主创新提供体制保障,而且能极大地激发企业、科研院所等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内在动力。因此,良好的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为技术创新方法不断深入推进和应用提供不竭动力。

(3)其他省市的试点先行。

国内的黑龙江省、四川省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份已经先行引入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安徽省较其他试点省份相比起步晚,推广经验、师资力量和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较其他省市均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2.3 机遇

(1)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芜湖、蚌埠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提高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了主抓手,也为技术创新方法在安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平台。

(2)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的融合。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有效地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对接,丰富安徽省的创新资源,积极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融合,为技术创新方法的创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机遇。

(3)安徽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

随着2009年安徽省列入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安徽省不仅能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且能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创新能力转化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安徽的目标。

2.4 挑战

(1)区域竞争激烈。

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各省份竞相争先崛起,新一轮的区域竞争的显著特点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安徽省也提出建设创新型安徽的目标,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同时面临着区域省份在人才、技术、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因此安徽省只有推广运用好技术创新方法,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发展主动权,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2)人才流失严重。

安徽是人口大省,也是人才大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安徽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流失不仅是企业贵重资源的流失,而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经济大环境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企业的原因和个人的原因。在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安徽省应采取诸如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和提高待遇等方式为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留住人才,为人才在提高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的舞台上施展才干,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的SWOT矩阵

通过对安徽省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的分析,归纳出安徽省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SWOT矩阵,如表1所示。

4 结论

由上可知,结合优势和劣势,安徽省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安徽省应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利用自身丰富的科教资源,借鉴其他试点省份的先进经验,完善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安徽省应抓好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这三层面的TRIZ理论推广应用工作,通过三个层面的研究分析,逐步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TRIZ理论推广应用模式,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

参考文献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及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印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积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政策及北京市《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发挥公共财政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中关村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办法(试行)》工作。

这一自主创新认定办法的出台,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和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和形成更多的新品牌,为相关行业与消费者提供先进、适用和可靠的产品。同时,被认定的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及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支持。

据悉,本次共有116家企业的188个产品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九批自主创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业等七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独占鳌头,占据认定产品比率51.6%,而神州数码集成服务SBU则成为北京市第九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中,获得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数量领先的企业。

神州数码集成服务SBU作为我国领先的综合IT服务提供商,依靠多年服务沉淀所形成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在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上进行创新,其覆盖IT全生命周期的锐行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金融、电信、石油等大型企业,得到了众多行业用户的认可。

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企业主体;政府角色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021-03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战略抓住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体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本文试从对我国技术创新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人手,探讨真正落实企业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问题。

一、主体错位――我国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明确指出,技术创新的重点是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升级最终都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去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已经逐步实现了由以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向以更加强调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转变,但是由于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活动,技术发展往往关系到国家军事、经济安全,长期以来,企业在技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方面,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政府越俎代庖,这大大降低了对外来技术进行选择的效率。日韩等国的技术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引进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常,外资和技术引进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前者主要承担有关社会公共福利提高的外资和技术,比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生产相关的技术;而后者则主要承担一般竞争性产业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其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在目前的经济转轨期,在我国的外资和技术引进过程中实际唱主角的是政府,大至利用外资政策的制定、外商投资审批、投资环境建设,小至招商项目设计、招商引资推介,乃至商务谈判、合同履行往往都要政府介入,各级政府成了我国招商引资的主要主体。由于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不是由同样具有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个人组成,其每一成员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都具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这种诉求既包括与政府目标相容的公共利益的实现,即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是自身政绩的体现),也包括个人升迁、政绩评估等与政府目标可能产生冲突的个人利益的实现,这种典型的多元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政府对外部资本和技术的取舍。因此,尽管国家当初引进国外技术的目的是抛砖引玉,目前也正在努力推行自主创新战略,但实际上的技术和外资进入往往由于“主体错位”导致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盲目和重复引进、只重引进不重消化吸收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是我国的技术对外依存度一直较高,而科技原创力则较低。

另一方面,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主体错位并伴随政府经常性的“越位”,这大大压抑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欲望,不利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政府和科研院所一直担当着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角色,在管理方式和诸多政策中都明显带有代替企业进行创新决策的特点。据统计,在每年人民币400亿元~500亿元的财政科技拨款中,给大中型企业的投入只占3%~5%,绝大部分都给了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当然的经济主体,其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8%,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水平,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全国只有近25%的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仅三成企业有研发活动,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而发达国家的企业这一比重已超过5%,高新技术的研发费用则不到发达国家的1/10。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很多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弱,消化吸收费用平均不到引进项目费用的7%。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快触摸到技术发展的脉搏,并在利益的驱动下主动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从而全面带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长期的主体错位是影响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以企业为主体努力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强调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国家技术发展规律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在技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日益凸显。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选择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何种技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均应由企业自主决定。第二,研发投入和成果享受权。研发投入与否及投入多少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计划,外部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往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不花费任何成本或者很少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新技术的环境中,企业是没有创新和研发激情的。政府应当制定相应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权益。

尽管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一些尖端军事技术的创新关系国家安全;一些技术可能暂时对某一企业有利但却不利于国家主导产业技术体系的形成,等等。所以,政府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其目的在于使创新能力对本国产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新经济增长点以及主导产业的培育起积极作用。实际上,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技术竞争已成为国力竞争主战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已经全面介入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过程之中。但政府应该分清主导和主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新华字典》关于哲学意义上“主体”的解释是相对于客体的,所谓主体是指具有意识的人(群众、阶级、政党、集团、个人等),是实践者和认识者。字典中关于“主导”的解释是居主要地位的并引导事物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因此,强调政府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指它把握方向,引导企业对技术的选择,而非作为主体亲历亲为。十七大报告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行为空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落实、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让企业“能够做”

首先,打好外部基础。日韩的经验证明,成功的技术追赶

策略不仅需要企业层面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全国范围内的技术能力,这两个层面技术能力的相互作用在他们的技术追赶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作用。这里的全国范围内的技术能力主要指科研的基础环境,包括国民教育水平、科研人员能力、技术和设备配套能力、当地的科研基础条件,等等。因此,政府第一要加大教育投资,重视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利用,为外部技术的进入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本。第二,完善科研体制,形成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的科研合作体系,形成联合攻关能力。第三,完善投融资体系,改善交通、通讯、能源供应条件,为外部技术的进入和企业的研发活动提供适合的硬环境。第四,建立相应的公共信息服务机构,通过市场调查和宏观市场预测,为企业引进技术提供技术选择、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市场前景的咨询服务。日本在技术引进快速发展的上世纪60-80年代,为了促进国内技术的研发,在技术引进的同时,通过税收优惠、补助金发放、低息贷款等政策对企业的研发进行经济扶持,同时改革和完善科研体制、教育体制和专利制度,这些都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保障。

其次,完善企业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层面的技术能力,还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的建设。企业的技术引进和创新行为受到其内部制度的影响,一个管理、运行科学化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更容易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与国外客户保持紧密联系,通过信息的不断获得和反馈选择最优的引进方案。反之,当企业内部的财务和组织制度存在缺陷时,其决策就可能遇到障碍,甚至会导致引进和创新活动的终止。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企业首先实现在财务和组织制度上的创新,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即时了解外部技术信息,保持技术引进和创新活动的良性运行。

最后,提供权益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对对技术创新收益的追求,这里讲的权益保障主要是指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实现创新后必须充分享受技术带来的利益和权利,这种权利是使企业保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实践证明,以专利制度为中心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是整个技术创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享受自身技术活动成果的重要保障,它能够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和研发;能够促进新技术的运用;能够鼓励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活动,等等。因此,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和与此相关的各项知识产权制度,也就是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知识产权战略。

(三)加大经济扶植力度,让企业“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