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堂活动;安全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有了新的认知。小学体育课具有普及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重视。国家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倡导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这一顺应时展的举措,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中,笔者主要探究了在小学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作用与意义,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激励更多的人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地参与其中,让这项活动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也就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运动伤残问题及活动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这对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为此,各学校、各相关人员必须想方设法优化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一、认识大课堂的意义
小学体育大课堂是相对以前传统的活动课而言的,有教师总结为具有“大”的特色,这样理解也很贴切。但这里“大”的含义很广,如时间上的灵活和延长,内容上的丰富,形式上的多样化,学生的参与性更强等。可以说体育大课堂是应教育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的又一次创新。
小学体育大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其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发展完善的心理,同时能缓解学生学习及考试的焦虑,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开拓等良好的品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也让我们教师认识到,要想开展好“大课堂活动”,不仅要注意落实,更要注意其最为重要的完全问题。
二、认识影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因素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时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给予重视,提升大课间的地位,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其安全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小学管理松散和教师的意识淡薄
在很多的学校,由于管理的松散和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高,也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小学生的防范意识还较差。
2.场地安全隐患问题
部分小学由于资金等因素,在体育场地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如设备的老化,维修不及时,甚至在购买时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有场地的大小,布局是否合理等都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
3.学生的安全意识
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弱与安全密切联系,并呈正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对学生安全宣传较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就高,学校出现体育活动伤害的比例也小,反之学生安全意识差,可能出现的伤害也高。
三、针对安全问题的若干措施
1.学校和教师将安全问题提高到一定高度
为了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重视,把大课间活动提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上来。一定要把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摆在突出的位置,实现工作的常态化与科学化。另外,对于大课间活动,主管部门一定要设计好活动方案,不定期开展活动调研,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2.不定期开展场地维护、检修
场地设施产生的伤害,在小学体育大课堂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要想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要制定维护和检修机制,如制定制度、定期检查等。
3.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小学生天生好动,注意力也不集中,他们经常会逃离老师的视线。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小学生在放松宽敞的场所更容易出现“自由活动”的状况,学生之间拉拉扯扯,不听老师的指挥等,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剔除安全隐患,老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例如,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告诉学生体育活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保障每个学生掌握标准的体育动作,教育他们服务老师引导的观念及顾全大局的思想。在日常的班会课中,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遵纪守规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学校要强化宣传,让学生了解大课间的活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对于体育器材,学校要认真检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大课间的活动中,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对于特殊的学生一定要特殊处理,保障学生的安全。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要想真正落实这一教学模式,其安全问题必须受到重视。要提高活动的安全性学校就必须重视,教师提高认识;对场地确立维护和检修机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开展好小学体育大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区继润.浅谈小学体育大课间跑步活动的开展[J].新校园:中旬刊,2012(6).
[2]潘学文.如何有效的实现小学体育课的安全[J].体育教学,2012(12).
一、提高认识,明确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目前,在搞好体育大课间活动上,有些学校确实有与生动活泼的局面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活动的开展上有些滞后,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更充分地认识到活动的意义,需要在认识上再提高。
1、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有提高,这一点在初中更为明显。
2、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也加快了学生坚强品质的形成。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习更加勤奋,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活动后,会使学生出现主动学习的转机,起到平衡身心的作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水平,提高学习兴趣,克服学习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4、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伴随着欢乐优美的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在享受美的同时,创造了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美化了心灵,达到了美育效果。另外,在快乐场地里,老师引导学生去“玩”,愉悦身心,在玩中融洽师生关系,领悟做人的道理,也是一种美的教育。
二、发挥好体育教师大课间的指导作用
大课间活动,参与的班级多、学生多,对体育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要求更高,所以,体育教师要想指导好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必须在大课间内外付出更多。
1、不能忽视体育课堂。体育教师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制定符合班级特色的班级体育活动项目。对人数多的班级,要及早在体育教学中教授一些集体项目,所需体育器材也要少,如集体游戏等;对人数不多的班级,可多设置一些个人锻炼项目,如球类,踢毽子等。这样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指导学生锻炼的时候就会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各得其所。
2、培养好体育骨干。体育骨干作为体育教师的小帮手,在大课间活动中,有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课和平时的业余体育活动,对体育骨干进行单独培训,强化体育骨干的体育特长和协调组织能力。体育教师要教会体育骨干在大课间的组织、管理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体育骨干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威信。出色的体育骨干能让大课间活动乱中有序,使整个大课间活动始终洋溢着快乐、积极的情调。
3、体育教师更加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中往往要负责几个班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自己所辅导的班级情况做到了然于胸。体育教师在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指导的时候,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把握重点班级,有所侧重原则。重点班级是指班级人数多或对体育项目不是很熟悉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往往问题最多,也最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重点班级中,等学生适应体育活动,平稳有序后,体育教师才可以稍微把工作重点转移。第二,明察秋毫,及时补救原则。大课间往往出现的问题是器材不均,少数人掌握多数器材或是结帮单独进行锻炼,对此类问题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说服教育,使他们回到自己所在的组参加锻炼,带动所有学生都参加体育锻炼。第三,亲身实践,积极参与原则。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锻炼有序后,要积极投入大课间,参与学生的体育锻炼,用自己的号召力带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升学生锻炼的热情。
三、体育大课间活动,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底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本意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但由于参与人数多,有一定的竞争性,也可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为此,我们搞体育大课间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并制订好有关安排表和安全预案。
1、制定区域划分表。考虑到大课间活动中组织相对较松散,占用的面积和场地会很大,可以将学校原有的运动场地及可利用的只要是平整的地方,进行统一的规划,分成几大区域,由学校体育组统筹进行安排。
2、制定大课间活动安排表。要组织学生在同一时间且大范围的活动,必须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充分,准备工作做细。既要考虑活动内容的合理搭配,又要考虑场地的充分利用,还要考虑运动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及活动中区域的循环和轮换,可以把以上涉及到的情况和问题绘制成大课间活动安排表,下发到各个班级,让各班对场地和活动内容都非常明确。
3、统一口令和指挥。大课间活动从集合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统一口令指挥进行的,同时所有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配合做好巡回检查,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活动程序。同时,成立检查小组,加强检查监督,使大课间活动的情况与评价方法配套挂钩,最大限度地保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4、制订好安全预案。尽管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由于参与人数多,学生体质差别很大,体育器械增多等原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学校要制订好安全预案,对现场发生的特殊安全情况,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迅速处理,科学调度,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四、增强体育大课间活动趣味性
课间操为何越来越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容单一,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要想使体育大课间更有生命力,就要在丰富内容、增加趣味性上多下功夫,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关键词:校本化;大课间;策略;研究
随着中央7号文件的全面推进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在祖国大地蓬勃展开。阳光体育运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操场,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验运动快乐,为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1]的理念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那么如何根据本校特点,大力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体育课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主渠道、主阵地,那么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落实和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重要途径。各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大课间,即成为富有本校特色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大课间。我校通过一阶段的尝试推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探讨。
一、统筹安排,规划项目
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置需立足于学生终身受益,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现实目标与未来目标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挥作用。教育部提出在大课间活动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两项运动技能,过去大课间活动“以操为主”的模式也将成为历史,新的趋势必将向“技能文化” [2]发展。在如此大背景下,我校体育组通过调查,座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各班推出《大课间项目参照表》(表1-1)涉及球类、民族传统类、趣味类、拓展类四大类别,28个小项目。班主任和学生针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及现有器材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共同商榷确定2~3个体育项目作为优先开展的项目。体育教师根据各班反馈情况,全面协调,统筹安排,形成具有本校特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表(表1-2),考虑到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内容安排主要覆盖以中考的项目为主。活动项目每月轮换一次,确保学生在一学期内能够参加多项体育活动。
二、合理划分活动场地
场地的落实是推广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的有效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上千人的学校,要使学生同时在阳光下活动需要合理划分是必不可少的。我校体育组根据学校的建筑特点、校园场地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适合各个班级学生活动的场所,并在相应的区域放上标志牌,让督察员能够一目了然,也让同学们能够相互监督,相互观摩。
三、层层落实,有效管理
大课间的落实需要从行政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学校校长到体育教师、各级班主任都是大课间活动的主导力量,只有全员动员起来才能将大课间搞得红火,搞得热闹。为了保持并不断地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我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督促检查办法,这些措施的实施,保障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也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
1.校长亲自督查大课间活动质量,体育教师具体分工定点定岗实施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协调配合,分管主任蹲点,确保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有序的开展。
2.从七~八年级学生中抽取18名学生(每班1人),组织成立学生大课间监督员。每6人为一组,每组分工不同,督查岗位不同。三组分别检查学生大课间进退场纪律、学生做操质量、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并将当天考评情况,及时与各年级体育教师汇总,通过宣传栏公布具体情况。
3.每月对大课间结果进行排名汇总,利用校园网进行全校通报。对连续四周排名最后一名的班级提出整改通知。对没有改观的班级,不得参与优秀班级、体育道德风尚奖、文明班级评比。
四、宣传强化安全意识
1.通过体育课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教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及一些常识的急救措施。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期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全员参与,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制订体育活动安全预案,学校医务室全天开放,对于身体不适的学生及时安排,确保学生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3.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全员参与,高质量的开展,学校添置了多种器材,并对损坏的体育器材及时进行修补。学校还鼓励学生挖掘、开发器材。比如趣味类项目梅花桩,就是学生利用废弃的奶粉罐充当的,学生对此玩得不亦乐乎。器材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也多彩了。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经过一阶段的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的推广活动,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活动,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一)存在问题
1.应受场地、器材、人力资源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由于学生人数多、班级多,专职体育教师少,体育教师指导不及时,导致个别项目学生参与的人少,观摩的人多。
2.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有效开展的检查评价形式单一。学校重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锻炼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花哨内容。为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学校应建立完善多方位的评价机制。
(二)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的精心指导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光靠体育教师的力量又显得如此的单薄。通力合作是有效开展好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的关键。学校应动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做学生的体育指导者,达到人人主动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2.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大课间持续有效开展的保障,学校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小型比赛,促进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展开。比如在不定期的开展花样跳绳擂台赛、多人多足跑、拔河等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赛事,从而真正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美好构想。
3.要使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活动有效长久地深入下去,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那么学校还要大力开发现有的资源,让学生不仅自带器材,还可和家长共同创制器材,带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争取社会的投资,扩大场地、器材的投入。
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不仅是对全体师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锻炼,而且也是对学校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的检验。大课间活动中,学生有组织的自由活动也为教师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提供了契机,拓展了教师对学生观察和评价的视角,也为教师有的放矢地选择教育方式提供了依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全面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必将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兴发.齐抓共管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J].体育教学,2008-01-18.
关键词:校本教研;对象;主体;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56-02
体育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体育教研,是以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为教研对象的研讨活动。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教研的主体。促进学生、教师、教研组、学校体育共同发展是体育校本教研的目的。有效地开展体育校本教研对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完善学科建设、打造学校体育特色等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发挥体育校本教研的这些作用,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是前提。那么,如何才能确保我们所开展的校本教研科学有效,体现校本化?本文确定了开展校本教研的三个步骤:确定教研对象、构建教研主体、教研活动的实践,并依此对三个步骤进行阐述、分析。
一、体育校本教研的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是开展体育校本教研的重点,也是开展体育校本教研的难点,同时也是确保体育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首先,体育校本教研研讨的对象要体现校本化。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最能体现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就是我们的常态教学。常态教学的规律特征,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主要的研究对象。
1.从常态教学的规律特征看
(1)常态教学具有教学连续性的特征,是落实单元计划最主要的途径。根据这一特征,体育校本教研可围绕“单元计划的构建”进行。具体的教研对象包括“单元计划的制订与规范”“单元计划落实的有效性”“技术、体能、运用三维策略下的单元计划构建”等。
(2)常态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承担着多个班的教学,因此,同一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是教学的常态。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动作示范、组织调动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在下次课迅速得以改进;或者教师可通过备课,针对某一点的教学预设多种手段,在多次课上进行不同尝试,从而获得改进教学的最佳方式。根据常态教学的这一特征所衍生出的校本教研对象包括“‘同课重构’教学模式意义的探究”“教学目标预设的有效性”“教材的重点、难点解读”“教学手段的开发”“教学语言的规范”“教师技能的发展”“教学密度的分析”等。
(3)教师的教学对象固定,对学生的学情了解都很清晰,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制定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有效促进全体同学的发展。因此,开展相关主题的教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教研对象包括“分层教学的实际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评价标准”等。
(4)对于一些班级较多的学校,同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往往由多位老师承担。这一现象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作用看,教师间可共享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同课异构”“同案各施”等教学模式的研讨。从问题看,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教师间如何协调考核方案和评价标准,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对象。
2.从常态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看
(1)常态教学中,教师课务量大,教学实效性受到教师体能、精力等方面的约束。在教学的热身、课课练、放松等环节实现内容化、系列化,不仅能减轻教师在教学中的精力消耗,也能确保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还能让同学们掌握更多方法。因此,“热身活动的系列化探究”“课课练的系列化探究”“放松活动的内容化探究”等是我们校本教研的重要对象。在初、高中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中考和体质健康标准相关项目的练习占据了许多的教学时间。有效处理教学与中考、体标的关系,不仅能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也能促进学生在中考项目和体标项目上的能力发展。因此,校本教研围绕“中考内容教材化”“体测内容教材化”等研讨对象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损伤是常见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发生运动损伤后如何操作,针对这两点形成制度范,形成具体的操作方案,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因此,校本教研可围绕“学生上课规范”“准备活动的规范性”“教学中的安全措施”“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案”等研讨对象开展。
(2)阳光体育大课间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体质,也是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过去的大课间是单纯做操,如今的大课间是学生在学校的体育生活,是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通过研讨“大课间如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大课间的内容、形式”“大课间的组织方案”等主题,能有效提升大课间的质量,展现学校的特色文化。
(3)校园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是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展现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对于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的教研,主要体现在活动的组织规范、活动如何体现学校特色文化,以及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因此,校本教研的对象可确定为“校园体育活动的创新”“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案和安全预案”“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多种形式”“集体项目的开发”“学生裁判员的培训”等。
最后,体育教师的成长、教研组和学科的建设还需要课程的建设、教育教学的成果等来充实。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研究的主题”“教学资料的整理”“教学经验的总结”“学科组发展的规划”“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的培训”等都是体育校本教研重要的研究对象。
二、体育校本教研的主体构建
在开展体育校本教研活动时,要合理构建、划分校本教研的主体结构,根据体育教师的现有职务或工作的差异进行合理分配,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学科组,原本设有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教科研联络人。为便于清晰地划分校本教研的主体结构,重新构建了五个体育校本教研主体:学科组、备课组、科研组、竞训组和教师个人。学科组即传统的体育组,由学科组长负责,主要协调各组工作,以及大课间、校园体育活动的校本教研;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教研对象包括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训练计划等;科研组由教科研联络人牵头,主要负责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教师竞赛等校本教研;竞训组一般情况下也由学科组长负责,教研对象包括运动训练、运动员管理、运动员发展等;教师个人的校本教研主要体现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如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
三、体育校本教研的实践
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确定校本教研对象和合理构建校本教研主体是有效开展体育校本教研的前提,是体育校本教研实践最初的两个环节。在教研主体和教研对象合理搭配的前提下,体育校本教研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体育校本教研的推进也需要借助教研主体以外的力量。各教研主体在开展不同“主题”的校本教研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主体共同研讨,或是依托其他资源开展教研。比如“大课间组织方案”“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的组织方案和安全预案”等主题的研讨,学科组需要协同分管领导、团委、年级组、教育处共同完成;“运动员学习、训练、生活的保障和管理制度”“运动员学习和专业发展指导”等主题的研讨,竞训组协同分管领导、班主任,甚至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可取得更好的研讨成果;“课题研究”可依托学校教科室,但基于校本教研的科研不能脱离学校,必须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校本课程开发”要结合学校体育特色,或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进行。如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各学科组开发三层四类(三层:正心明志、博雅和美、求真敏慧;四类:兴趣特长、知识拓展、雅趣生活、职业技能)校本课程。在这一前提下,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教研要围绕学校顶层设计思路,再结合学校体育特色进行深入。
大多数与教学相关的校本教研主题的研讨还需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笔者近几年参加的教研活动的主题涵盖了“教学设计的规范”“常态课教学‘七个一’要求的解读”“技术、体能、运用三维策略下的单元计划的构建”“中考内容教材化的探究”“田径教材的重点、难点解读”等。这些主题源自学校体育教学、常态体育工作中,与许多校本教研主题都相关联。充分汲取各级教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参照中小学体育课程纲要精神,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开展体育校本教研,对改进教学必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教师个人也是不可或缺的教研主体结构。我们所研讨的多数对象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是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去验证。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基本是靠教师个人去完成的,而且教基本都承担了多个班的教学。因此,教师个人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更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明确教研的对象,同时也更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取得教研成果。教师个人的校本教研可以是即时发生的教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课后反思,形成改进方案,在下一次课中实践,并最终形成经验;也可以是有预设、有计划的教研,在多次课中去验证,并最终形成教学成果。此外,教师个人的校本教研同样需要经验和理念的支撑,要依托其他教师的指导和各级教研活动所传达的教学要求、教学理念的引领。积极开展个人为主体的校本教研,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学、提升教师能力,也能有效促进其他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烁标.中小学体育校本教研的理解和分析[J].体育教学,2016(8):83-85.
每年11月9日是全国“119”消防日,11月是法定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推动落实消防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伯阳双语学校在11月开展了“校园消防安全宣传”专题教育活动。
一、主题明确,大力宣传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做好消防宣传,建设平安校园”。伯阳双语学校通过学校的工作平台,向全体教师宣传和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班主任再通过班级工作平台向全体家长和学生进行宣传和普及。此举提升了师生和家长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形式多样,积极参与
(一)以班为单位组织了一次以消防安全为题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在班会中对学生进行火场逃生技能培训。
(二)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开展了应急消防演练,让学生学会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增强其应急避险能力。
(三)利用学校的公告栏,黑板报,学生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在校园里进行全方位的消防安全宣传。
(四)关于消防器材,尤其是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对教师及学生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及现场演练。
(五)动员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对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微机室等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排查与检修。
(六)责任落实,防微杜渐,明确职责,对消防重点部位加强消防器材的维护与保养,对应急照明灯及安全疏散通道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七)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安全无小事,消防无小事,为确保灾情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让学生能够临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因害怕,盲目逃生等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对校园各条通道,各个楼层,各个角落都进行了实地勘察,反复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以文件形式发放给班主任,在班内向学生们朗读宣传。
三、安全常识,铭记心间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应急疏散通道。
3、火势凶猛时要当机立断,身披浸湿的衣物或者被褥向安全出口的方向冲出去。
4、遇到浓烟时要尽量低下身子,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者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6、遇到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7、若逃生路线被堵,要立即退回屋内,不可强行扒门。寻找安全区域,利用手电或者呼喊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