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源问题是大庆油田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问题,因此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当仅仅围绕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首要问题,将资源接替、产量提升作为下步工作的重点问题进行设计和规划。具体到大庆油田的发展实际,应当将勘探规划重点放在加大松辽盆地中浅层、深层天然气、海塔、塔东等领域勘探力度,力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大幅新增石油探明储量、石油控制储量、石油预测储量等直接影响大庆油田生存价值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数据。
二、保障油气生产可持续性,着力科学优化产量结构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吸取了国外经济发展的惨痛教训后,前瞻性提出的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发展原则。因此在后期的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既要保持现有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和势头,也要综合评估考量资源的接续性和潜在能力,制定合理的尤其生产节奏。保持积极主动的油气生产形势,提升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科学把握原油稳产与开发效益的关系,实现产量、效益、投资、成本的良性循环。尤其要加大深层天然气的开发速度,努力实现“十二五”期末天然气产量目标。
三、突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储备增储上产系列技术
科技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运用好科技的杠杆,对于我们长期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重点突出科技规划的特殊地位,对于科技的发展和投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今后油田开发将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因此,在充分认清油田科技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生产推进的技术需求,结合国内外相应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具有科研前瞻性地提出发展规划。
四、排解质量效益的制约因素,多措并举控制投资成本
企业发展的核心即为效益,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以质量效益作为我们计划制定的关键和重点。具体到大庆油田的生产实际,我们可以看到油田开发投资成本控制难度仍然较大,而集团公司还要控制投资规模,使投资需求增加与资金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规划编制中,要突出效益中心的原则,加强基本建设全过程的投资控制,优化油气产量结构,优化开井方案和地面方案,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工作,把投资与成本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
五、缓解安全环保节能压力,重点解决重大隐患问题
安全问题是我国生产企业所一直常抓不懈的重点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问题,是我们在油气生产过程中花费大力气所重点解决的大问题。而环保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所快速提到人们生产观念当中的重要问题,是所有生产企业尤其是具有社会责任的大型企业索要关注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大庆油田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将安全环保问题作为当前和长远都要重视的重点领域问题之一。目前,油田地面生产设施的腐蚀老化等安全隐患是老油田的常规性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解决,长抓不懈。近年来,环保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注水系统和机采系统能耗仍然较高。含油污泥、废压裂液、酸化液等的治理方法还需要认真研究。我们规划继续集中资金解决大型站场的安全隐患。
六、提升整体协调发展能力,以一体化引领各项业务
关键词:ISO9001 质量管理 转型期 服装生产企业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外部市场疲软,贸易订单减少,以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迫使部分外贸型服装生产企业由国外市场向国内市场转移,本文称这一过程为转型期,在此期间,部分服装生产企业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有效运转,产品质量和整体业绩没有明显改善。本文以审核时发现的问题,分析现状并提出转型期服装生产企业所要采取的措施,同时为即将转型的企业提供参考。
1.转型期服装生产企业管理现状
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是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条件,但它并不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保证。首先,在审核时发现部分服装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偏文件化以及基础管理薄弱。这些企业主要是以获得证书为主要目的,热衷于获证后的对外宣传,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这种偏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用性不强,即使企业通过认证,这种质量管理体系也不能很好运行,企业经营管理并不会因此得以提高。
其次,部分服装生产企业在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后,通过认真实施,其质量管理得到很大改善,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记录等也得以全面建立或补充完善,为企业带了一定的经济回报。但在转向国内市场时,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得以很好地运行,究其原因:①企业采用的还是出口贸易时的质量管理体系,未及时更新。②没有关联好转型前与转型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契合点。这种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造成体系的滞后性,时效性较差。
再者,对于企业来说,其产品质量包括着面辅料及配件的控制,同时也包括着生产线质量的控制。在外贸时,产品质量一般是依据买家要求,提供一份第三方测试报告就可以出货。在审核时发现,服装生产企业面向国内市场时,服装生产企业以及买家(如果有)对国内有关产品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不熟悉,服装产品质量不容易控制。原因为国内服装标准是生产型标准(由国家或行业指导企业如何生产并提出产品品质要求而制定的标准)。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其种类繁多,对应的标准也很多,在面对众多标准时,企业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样会造成一系列问题:①企业不清楚生产服装的产品标准,从而不去执行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②由于服装产品类型多样,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生产的依据;③企业标准制定的不合理,如某服装企业将有毒有害的物质纳入到企业标准检验中,而现有国家或第三方以及企业对此并不具备检验这些项目的条件,实际上做不到,也不符合认证要求。
2.ISO 9001标准在转型期服装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中应用
2.1 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需要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为保证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应切实发挥各级领导的作用,领导层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领导的最主要作用是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企业最高领导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质量风气,组织好质量职能活动和质量任务的分配,组织人员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时要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实现方针目标活动并有相应的措施实施。为广泛宣传质量管理标准的内涵,企业最高领导需要正确组织标准宣贯的培训工作,在宣贯标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分阶段分别组织不同程度的培训,提高领导及全员职工对ISO 90001标准的深入认识。
企业管理者代表应发挥其监督作用,在深入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和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果问题不易解决应与最高领导进行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服装生产企业转型期,企业管理者代表尤其要注意体系的有效运行,如:原有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记录等能否在转型期运用,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是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笔者在审核时就曾发现服装制版人员按出口贸易时的规格尺寸做内销服装版型。经询问,这是因为制版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国内尺寸规格及版型较少或者没有,但有诸多外贸服装相关信息,制版人员未被告知原有信息失效,在进一步了解后发现企业的作业指导文件也未进行修改。
中基层领导应发挥其执行力、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信息沟通,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服装生产企业中的中基层领导存在于采购、接跟单、生产、制版、质检、仓储等一线环节,他们最贴近实际最了解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转型期,他们应主动带领员工学习和掌握新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记录,知晓转型前与转型期质量管理体系中异同之处,了解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带领员工总结转型前的质量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转型期状况结合并创新质量管理模式。
因此,各级领导应依据本职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保证体系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2 切实加强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提升产品水平,使产品质量管理精细化
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化是基于标准的建立,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转型期,服装生产企业应组织专门技术人员,研究和分析国内市场的法律法规和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做好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包括:成品质量体系和成品生产质量体系。
服装成品质量体系的制定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国家、行业及地方的强制性标准和国家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对于一件服装成品,其包括:织物(面里料等)、辅料(衬布、垫肩、缝线等)、配件(钮扣、拉链等)等组件,其质量分为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及包装贮存及运输质量。因此,企业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组件是否有对应的强制性标准并明白其适用范围,将其作为制定成品质量体系的关键。其次,应清楚服装成品和组件(构成服装的部件,如面料、附件等)质量标准之间的区别,由于我国采用的是生产型标准,服装成品及其组件都有相应的推荐性标准。组件生产商在生产时都会按照组件的推荐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但采购这样的组件并不一定能满足服装成品质量要求。因而服装生产企业需要用国家、行业推荐性产品标准来作为制定成品质量体系的重点,并做好对供应商考核。最后,国家或行业对各种服装产品都有其推荐性标准且种类众多,企业制定产品质量体系时应比较和选择贴近产品特点的推荐性标准,避免风险和降低成本。
上述服装成品质量体系的建设主要依据国家、行业及地方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但由于服装产品多样性,这些标准并不能满足企业产品的需要,如含绒量50%以下的服装并没有产品标准可供企业使用。还有为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企业开发的高科技、高安全或独特设计的产品,这些产品或有测试方法而无相应技术要求,或既测试方法也无技术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企业标准来作为生产的依据并完善该质量体系,在制定时应切合企业实际,并且要完整和及时备案。
服装成品生产质量体系的建设要通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记录等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一件成品服装要经历设计、制版、制样、裁样、缝制、整烫、检针等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诸多过程,比如缝制环节有缝制顺序、缝制工艺和质量要求、缝制作业编排、断针处理等过程。因此,企业在建立生产质量体系时不但要重视好各个环节,同时也要对这些环节细化到最小的过程,使确立体系科学且实用和适用。
为做好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使产品质量达到预定目标且可控,企业应运用好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指的是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具有分合性。任何一个过程,都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过程;而若干个性质相似的过程,又可以组成一个大过程。对于服装企业,在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中,应强调主要过程并简化过程,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以及对过程进行控制和改进过程,使之产品质量管理精细化。
2.3 时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准确定位,优化产品结构
顾客的需求推动着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是否畅销则反映了顾客实际需要。因此说顾客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首,企业应依存于顾客,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使产品畅销,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利润。所以,为使产品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能够在转型后快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关切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化和发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管理。要实现产品质量满足顾客潜在需求,服装生产企业必须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其次,制定服装产品质量发展规划。企业结合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导,进行品种发展优化、技术改造、质量成本规划。服装生产企业根本任务是生产和销售,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根据企业实际制定服装产品质量成本规划。
最后,关注顾客对生产模式的需求。转型前服装生产企业多是大批量生产,而在转向国内市场后由于市场细分多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虽有大批量生产,但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并结合实际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
3.结语
对于转型期服装加工业,最主要是依据企业实际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转型期企业领导必须思想上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满足顾客当前和潜在的质量需求,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ISO 9000-2005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 [S]
[2]ISO 9001-2008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S]
[3]ISO 9004-2009 Managing for the sustained success of an organization - A quality management approach [S]
[4]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与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J],谢碧双,中国标准化,2004(9)
明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点,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住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机遇,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推进工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构筑产业集聚平台。推进我市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规范发展船舶制造、汽摩配等成长型产业。重点推进低压电器向中、高压电器的转变,传统电器向智能化电器的转变,营造一批能带动新一轮经济的产业带。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发展有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努力培育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采取“腾笼换鸟”、“培育新鸟”和“造林养鸟”的方式,全力遏制“三高一低”,全面落实新“五十条”,支持和奖励企业开展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以技术改造为重心,加大工业性投资力度。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以“抓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抓好技术改造工作,筛选、储备、实施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积极帮助重点企业落实工业用地问题,积极促使项目的落实和实施。作为今年进场和供地工作的延伸,明年重点抓好开工建设率和竣工投产率。建立健全工作统计方法,明确各级各部门统计工作的步骤和职责,充分发挥统计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完善财政贴息补助政策,认真实施“双百工程”,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在全市乡镇实行工业性投资目标考核制度,努力完成工业性投资指标。
(三)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发挥产业先导作用。加快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流通产业体系。一是继续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根据连锁经营发展规划,推进零售业整合,培育一批连锁企业集团,提高连锁企业的规模化程度和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二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加强工业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依托区域特色经济和工业园区,开展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三是运用现代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商业。进一步抓好一批重点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建设,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四是抓好重点批发市场建设。五是加强中心城镇商业网点规划工作。
(四)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重组,建立长效的为企业服务机制,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体制保证和发展动力。一是继续稳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路子,进一步研究制订并实施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工作方案,加快实施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调整股权结构,积极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股份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和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今年要继续在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深入开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活动中,我市已有*、*西等13家企业列入*市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听取企业的呼声和建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其又快又好发展。同时大力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组织上市工作。三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进一步扶优扶强的同时,要把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战略地位,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省、市有关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用电、用地、办事等方面的困难。
(五)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坚持全面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走出口主体、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和出口方式“四个多样化”的外向型发展的路子。一要用足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壮大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队伍,加强出口生产基地建设。二要坚持“以特引特”,发挥我市一些产业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结合比较完善的优势,以特色产业园区和专业化生产基地为单位,吸引国内外同类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落户*。三要坚持以质取胜,积极实施名牌战略,特别要鼓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争创国际性知名品牌,推进品牌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四要千方百计解决出口面临的交易壁垒问题,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引导企业深入研究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增强应对能力,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及环保体系、劳动安全卫生体系,创造条件促进相关企业各类认证顺利进行,突破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
据我们所知,2012年,BOPP行业已经是在低迷中裹足前行,生存维艰。而时至2013年,还会有超过20条BOPP生产线装机投产,在国内外制造行业均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这给已经产能过剩的BOPP行业蒙上了新的阴影。我们可以预见的是2013年以后,行业的冬天还将继续。
在这样的背景下,BOPP行业的前途究竟在何方?企业的经营又该何去何从?当然,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如目光向内,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提升产品品质及创新营销等途径,以实现开源节流、稳定发展的目的。
而在本文中,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产业链资源整合,来分析、论证BOPP薄膜生产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即如何通过集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方式,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突破BOPP薄膜生产企业发展困境,闯出一番新天地。
益处分析
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的基础上,以若干个企业为组织,使各企业产品之间形成供需关系的纵横交织的产业系统。它包括以垂直发展为主的产业上、中、下游关系和以横向协作为辅的产业服务和配套系统。在薄膜产业链中,BOPP薄膜生产企业作为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最具核心企业特征的单元,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集聚、整合产业链资源的使命。
以BOPP薄膜生产企业为核心,集聚产业链企业,将有以下好处。
1.有效降低企业间的物流成本
以BOPP薄膜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产业上下游的相关企业集聚到一个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链企业集聚,能够有效地把企业间的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在BOPP薄膜生产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价格透明、行业利润持平或亏损的情况下,每吨降低100~400元的物流成本就可能形成巨大的优势。
2.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共御风险
BOPP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必然滞销,但结成产业链的企业组合将免除这一担忧,充分利用产业链企业集聚的优势,企业间根据市场法则自觉分配资源,调节供需水平,共御风险,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均可以从容应对。
3.加快资金周转率,增强获利能力
产业链上的企业,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均可实现即时生产,根据需求计划给予供应,可以将产业链上各企业的产品库存降至最低,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周转速度,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获利能力。
4.客户响应快
集聚的产业链企业间,特别是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问题响应速度将更快,售后服务更方便,成本更低,相互依存度更高。
5.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形成战略合作的产业链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联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比起非产业链企业将更具优势。
因此,集聚产业链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将会让BOPP薄膜生产企业更好地享用产业链资源,与供应商、客户进行更紧密的互动,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使企业从行业的发展困境中突围。
机会分析
1.BOPP行业整合的时期已到,产业链企业集聚是大势所趋
经济学领域的观点认为:每个行业在每15~20年都会有一个瓶颈,也就是拐点,但这也是行业优胜劣汰、企业合纵连横的大好时机。目前,BOPP薄膜行业发展已进入到这个时期,并已表现出产能严重过剩、产销失衡、市场混乱、激烈竞争的典型问题特征,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通过打通整个产业链、共同挤压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产业整合理念已成为行业的共识。行业洗牌、重组的时机已经成熟,产业链企业集聚的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很快到来。
2.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政府能为产业链企业集聚提供支持
国家近年来一直提倡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并在产业链企业集聚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各地纷纷大力建设产业园,做好“筑巢引凤”的工作,这就为BOPP的产业链企业集聚提供了必需的物理空间和政策支持。如泗洪县开发区,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打造“泗洪百亿级薄膜产业园”的目标,并做出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几年政府一直很关心并支持当地薄膜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引进薄膜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力图尽快形成产业链企业集聚区,以期发挥出产业链企业集聚效益。
一、物流规划问题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使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总体经济结构的问题,正确处理生产、流通、消费的相互关系和结构层次。规划物流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的。
中国物流从起步期开始进入发展期,能动地布署全面的发展,是发展初期应当做的主要工作。
中国物流的起步期,大约经历了二十年,在物流的起步期,主要工作是引进、学习和研究,由点到面的进行科学普及,并且在物流的局部领域(例如配送),在个别地区(例如九十年代初在石家庄,无锡市的配送试点)和个别部门例如(物资部门、商业部门)进行探索性的推动。应该说,二十年时间虽然长了一些(日本引进物流概念之后的起步期,大约是十年),但是,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为我们现在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起步期的探索,往往是盲目和无序的,不断否定前面的探索,再重新回到起点寻找新的路子,这是起步期很正常的事情。在中国物流从起步期进入发展期之后。如果保持起步期的习惯思维和习惯运作方式,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延误了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
很明显,进入发展期之后,必须要强调能动的,有序的、有计划地进行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发展路线和有效地组织运作措施。在大规模发展之后,就不能允许有大的失误,更不能允许用巨大的投资去进行失败的运作。小的错误不可避免。小的调整也是随时需要进行的,但是全面否定和推倒重来,是绝对要避免的。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尽快促成对现代物流分割的体制进行改革,改革是有难度的,并且需要时日,但是,发展不能等待,在现行体制下,寻找促进发展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物流规划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二、物流规划的四年回顾
2000年9月,深圳市提出了一份完整的物流规划草案,开辟我国物流规划之先,到今天已经整整四个年头。这些年,可以说在中国掀起了物流规划热。
2001年深圳市率先把物流产业规划成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全市性的物流规划已经开始实施。北京市、辽宁省进行了规划性的工作,天津。上海。广州。长沙,大连,成都等一大批城市分别制定了物流规划或者发展纲要。中国邮政开始制定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铁路系统、交通系统分别制定了全国集装箱枢纽和全国交通枢纽这种属于物流平台的规划。物流规划还进一步深入到中、小城市和大中城市的区、县,诸如河北的沧州。浙江的余姚、北京的丰台、佛山的三水等等。许多大型企业例如兖州矿务局也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现在,恐怕没有哪一个权威单位能够说清楚中国大大小小有多少物流规划了。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中国有多少物流规划,当然也就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这些规划背后的投资需求了。现在看起来,公开宣布百亿以上的投资就有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区,全国交通一级枢纽和铁路集装箱枢纽建设投资,则在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水平,对于总量估计,几千乃至上万亿是不足为过的。
怎样估价这种物流规划热的现象,我想可以作这样的判断。首先,投资的取向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投资,不简单是追逐利润,更重要是谋求战略发展,是对前景看好的表现。经济界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找到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这应当说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
第二,我国接受了过去盲目发展的教训,把规划放的一个重要的位置,证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理性和科学性正在强化。酷-
第三,反映我国经济界对现代物流的生疏,在物流热大潮的推动下,物流极具诱惑但又不敢贸然行事,先进行规划就成为一种选择。
问题在什么地方呢?这恐怕倒是面对未来几千亿投资,我们要多问一些的!我认为,主要问题恐怕在于,时间太短,我们还没有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迄今为止,我们还形不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物流规划理论和方法。甚至物流规划应当规划是什么,也还有严重的分歧。
三、规划物流的重要性
这些年的发展表明,人们对物流规划的重要性有了共识。就物流领域而
言,规划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和物流本身的特殊性有关。
第一,物流的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共同遵循的规划。物流涉及军事领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及后消费领域,涵盖了几乎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领域。仅以社会物流的共同基础设施而言,我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就有交通、铁道。航空。仓储。外贸、内贸等六大领域分兵把口,更涉及到这些领域的更多的行业。实际上,这些领域和行业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包含有局部的物流规划。这些规划,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更多是从局部利益考虑,再加上局部资源的有限性,往往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物流大系统的有效性,必然给今后的物流发展留下诸多的后遗症。
所以,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全面的。综合的物流规划,才能够把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
第二,物流过程本身存在“背反”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协调。物流过程往往是很长的过程,一个过程经常由诸多环节组成,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这些环节之间往往存在“效益背反”现象,如果没有共同的规划可以遵循制约,各个环节各自独立去发展,就可能使“背反”现象强化。
第三,物流领域容易出现更严重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有规划的制约。物流领域进入的门槛比较低,而发展的门槛比较高,这就使物流领域容易出现在低水平层次的重复建设现象,尤其最近几年的“物流热”引发一定的“寻租”的问题,加剧了物流领域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在配送中心,一般物流中心和小型物流结点方面可能有突出的表现。
第四,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物流领域大规模建设项目的规划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就我国而言,这种项目的数量相当多,仅深圳市就规划了六个规模比较大的物流园区,如果再加上港口、车站、货场等基础设施,一个城市大型物流项目就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由于投资规模巨大,如果没有有效的规划,就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第五,要跨越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物流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我国物流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已经与发达国家有了几十年的差距,要迅速追赶,需要跨越发达国家曾经用几十年时间的低水平发展阶段。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而言,实现这一跨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缺乏规划引导和制约,任其行事,那么必然会有相当多的地区和企业,要从头走起,重复低水平发展阶段,白自的消耗我们的资源和我们的时间。
第六,就生产企业而言,在暴利时代结束之后,“轻资产”运行的新型企业,需要改变过去大量投资于生产能力旧的投资方式,而将大量制造业务外包,这样就必须建立诸如“供应链”之类的物流系统,形成以联盟为新的组织形式的、虚拟的企业。这就必须对物流系统进行新的构筑,或者对企业的整个流程从物流角度进行“再造”。所以,规划物流的问题对于生产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新的竞争格局的压迫下,生产企业转型变形以求生存的问题和求发展的问题。社会上存在和一种误解,以为规划物流问题是宏观的问题而不是企业的问题,这显然是低估了物流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物流规划的层次和主要内容
第一、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
应当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应当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吻合。这个物流基础平台的规划,固然会包含铁路、公路已经宣布的的几纵几横的线路规划。但是,更重要的是,应当从现代物流综合的角度而不是从部门的角度全面兜战,j综合的网络,包括不同线路合理布局以及使网络发挥更大效用的综合物流结点物流基地。以及相应的综合信息网络。当前,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显得更为迫切,这是因为,铁道部正在全国规划十五个集装箱枢纽站,交通部也已经规划了全国的主枢纽和一级枢纽,由于这些枢纽都是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大项目,再加上这些枢纽在未来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物流界和经济的广泛重视。然而,现实是,体制障碍的存在可能导致铁道,交通分割的深化,给我国物流系统留下很大的后遗症。可能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的问题是,需要从建立中国现代化物流系统角度,对物流结点进行统一规划,尤其迫在眉睫的是对铁道集装箱枢纽、交通枢纽这样的重要物流结点进行统一规划。
第二、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
应当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是省、市物流外结内连的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物流设施,也是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这三个层次物流结点的规划是省、市物流运行合理化的重要基础。
第三、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
应当着重于物流本身的运行以及“物流支持营销”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在物流基础平台之上,将有大量的企业和经济事业单位进行运作,供应、分销,配送,供应链,连锁经营等等,要使这些运作做到合理化和谐调发展,需要有规划的指导,例如重要企业,重要产品的供应链规划、以现代物流及配送支持的分销及连锁规划等。
第四、企业的物流规划
应当着重于“物流支持营销”的规划。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企业,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角度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规划,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
第五、科技,教育,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和发展规划
物流科技、教育布局和发展规划也应当放在重要位置。发展现代物流,培育一批大型的、专业物流企业,尤其是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既要培育发展,又要防止过度竞争,这是需要通过规划进行指导的。在物流科技、教育方面,我国尤其处于落后的地位,这也是当前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五、需要探讨的两个问题
四年的物流规划实践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我尚未形成确定的看法,这里仅就其中两个问题提出来以供讨论。
1、关于物流规划的着重点
深圳市的物流规划,本来开辟了一个很好的先例,那就是把物流规划的重点放在规划物流平台方面。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分关注物流信息平台而相对弱化了实物物流平台。但是,以后出现的一些规划,对于物流平台的问题进一步弱化。作者认为物流平台规划尤其是实物物流平台规划应当是物流规划的着重点。
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整个物流产业结构中,实物物流平台以外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形成丁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可以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丰富和完善。即使没有规划,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实物物流平台我国离市场化的进程还相当遥远。实物物流平台带有社会性和公益性,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建设,又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长期建设,为了防止失误。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2、关于物流园区
有一点令人担忧,那就是物流规划在有一些地区实际上已经转变成物流园区规划,或者把物流园区作为规划的重点。这恐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物流园区的概念是不清晰的,在理论和实践上并没有形成对物流园区的明确共识。有的规划本来是把物流园区作为实物物流平台一个内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变成了物流运作企业的聚集地:咸了物流运作的一个内容。很多情况下。人们用制造业园区的概念来理解物流园区,用制造业园区的构筑方法来构筑物物流园区作者认为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