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资源规划;原厂设备制造;电子数据交换;物料需求计划;独立需求计划。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348-03

EDI Subsystem for B2B Solution Under ERP System

LI Ch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OEM manufacturer, explain how to realize B2B solution by ERP combined with EDI sub-system.

Key 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primary independent requirement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企业资源规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不仅仅是信息系ERP统。它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最佳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1]。

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缩写,它是指一种“代工生产”方式,其含义是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这种方式是在电子产业大量发展起来以后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OEM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它能为企业加大其拥有资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配置,尽可能地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一般来说,客户对OEM厂商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除了对订货的交期,数量有很高的要求外,为了保证质量,对于产品的零配件的选配也有相当的要求,只对一些置信度高的供应商采购。反过来从OEM厂商的角度出发,这是一个低附加值的行业,除了按质按量的满足客户的制造需求外,还要尽可能的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其次大型OEM企业所面对的客户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这也迫使OEM企业要有相适应的ERP系统,这样才能够达到与客户系统的良好整合。因此适用于OEM的ERP须具备以下特点:

A.及时反映客户需求的变化

B.及时的工程变更

C.D适应性的物料需求计划

D.供应商的优选功能

E.生产成本控制

F.及时的客户请款发票

不难看出ERP系统的及时性成为满足客户的一个关键,如果客户需求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到企业的系统中,那么物料需求计划,采购指令的下达,生产指令的下达就会变得更加准确,如此而来对库存的控制,降低相应的制造费用都有很大的意义。

1 EDI(电子数据交换)子系统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互换”,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8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而ITU―T(原CCITT)将EDI定义为“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结构化的事务数据互换”。图1为EDI系统的工作模型。

就技术而言,EDI报文采用结构化的数据,它是按EDI单证标准进行格式化的,而EDI用户的应用系统使用的则是各种内部数据库的专用数据格式,因此,EDI用户在报文提交网络前,须将其译成标准的EDI报文格式。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系统从数据库中取出符合内部格式的源数据,要先通过一个映射程序(Mapper)转化为平面文件(Flat-file,一种无格式的数据文件),然后由翻译软件(Translator)将无格式的数据添到EDI报文的相应字段中完成翻译。同样,接收系统对收到的EDI报文需经过“EDI报文->翻译软件->平面文件->映射程序->系统内部数据格式”的转换才能使用。EDI架构对信息的安全保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遵循X.800安全管理框架),一般用户系统通过专用的EDI增值网VAN相连,并由EDI服务中心控制数据的传递。

由此,不难看出EDI子系统的功能就是将ERP系统的电子商务数据源转换成具有统一格式的EDI报文,在通过专用网络把EDI报文传输到EDI信箱中,伙伴企业通过自己的EDI转换程序将EDI报文转换成ERP系统能够读取的电子数据并存贮到伙伴企业的系统中。这样可以:节省在资料转换过程当中所耗费的人力,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对于面对多个强势客户的OEM厂商来说,避免了使用多套客户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的封闭型EDI系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2 技术实现

EDI子系统介于ERP系统和伙伴系统之间(客户系统/供应商系统)起着数据转换的作用。

首先,从ERP系统的角度来看,他是提供EDI子系统原始的应用数据的源头,也是接受EDI子系统传输数据的终点,所以在进行ERP系统设计时,可以分为“内向”(进)和“外向”(出)两种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

以内向方式为例,EDI子系统先将接收到的EDI报文具有某种数据结构的中间文件(TDoc),这个中间文件的作用是:

1) 收发控制

内容包括,接受或发送的单据类别,例如:采购单,订货计划等。伙伴的编号以便ERP系统识别,如:客户代码,供应商代码。此文件在系统创建的日期等等。

2) 数据内容

包括实际接受或发送的数据内容,例如:采购单号码,料号,数量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发送的资料数据必须包括在对方ERP系统里面创建该记录所需的不必要栏位,如果是接收,同样需要在自己ERP系统内创建此种记录的必要栏位,比如:客户向OEM企业发送采购订单,必须指明定购的成品料号。

3) 状态记录

记录整个中间文件从生成到传输到ERP应用程序或发送到客户系统所有状态的变化,每个步骤成功与否的信息以及出错的大致原因,这样建立了一个类似日志文件跟踪机制,确保系统管理人员排错。

我们根据以上三个作用,可以把中间文件的结构定义为:控制记录,数据记录,状态记录。分别存贮在三个数据库表中。其中控制记录的标结构大致为:

中间文件编号(主键),发送者,接受者,接受/发送日期,单据类别等一些总体性的信息。

而数据内容的结构会根据不同的单据类别会有所不同,根据控制记录的“单据类别”字段系统自动选出该单据类别的标结构,包括单据的内容。状态记录则与控制记录的结构类似,以中间文件编号为主键,包括传输过程里不同步骤的传输状态,每个状态都由一个编码标示,如图3所示。

当中间文件生成以后,EDI子系统再将其转化成ERP系统的数据文件,如果是一些特殊的单据,ERP系统会自动触发一些业务工作流程,比如像一些系统通知功能,通知企业相关业务人员。最后存贮在ERP系统模块数据里。

外向模式的原理与内向模式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发送应用文件是通过消息过滤模块告知EDI字系统是采用即时的方式发送,还是采用批处理的方式发送。

EDI子系统最终就是要进行TDoc文件和EDI报文的相互转换(内向模式,EDI报文?TDoc。外向模式:TDoc?EDI报文)。一般来说,EDI报文多采用XML的格式,下面给出TDoc的DTD文档顶层框架。

当然,一个DTD文档不足以详细说明完整的TDoc,合约语言还需要其它的约束。本文不再详述。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OEM厂商想要在强势的客户压力下以及激烈的同行竞争中求得生存,企业的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实施ERP可以达到企业内部资源良好分配,采用B2B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企业间信息系统的良好整合。通过充分利用EDI报文这一国际通用的电子数据传输格式使得B2B电子商务模型得以更好实现。在系统的开发及实施过程中,深入调查企业现行的业务流程,发现其业务中的瓶颈是我们进行系统构建的根本动因。系统的开发既要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也要能够帮助客户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目前爱立信在诸多国内外的室内覆盖项目上都采用了DAS解决方案,大规模地应用于2G和3G室内覆盖项目中。

分布式天线系统(DAS:DistributedAntennaSystem)是一个由分布于某个建筑物内、专门用于提供无线室内覆盖的多个天线组成的网络。这种系统既可以是有源系统,也可以是无源系统。

无源DAS系统是一个由同轴电缆、耦合器和功分器(用于将RF信号分配给建筑物内的各个天线)组成的网络。无源DAS系统使用的是漏泄同轴电缆,而不是离散天线。使用漏泄同轴电缆还是使用离散天线通常取决于建筑结构和安装条件。

有源DAS系统通常采用光信号分配技术,由一个本地接口单元将RBS的RF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这些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缆分配给多个远端单元,远端单元再将它们转换回RF信号。天线或同轴电缆小型分配网络与每一个远端单元相连,用于覆盖每一个楼层。

无源DAS系统与其他的系统相比拥有很多优势。例如,无源DAS系统的初期投入较低,可靠性更高。尤其是3G到来的时候,作为一种宽带系统,无源DAS解决方案还非常适合多运营商和多业务系统使用,其中包括所有类型的无线业务,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系统和速率高达2.5GHz的无线局域网(WLAN)。由于对于不同的建筑物,每个区域对于无线宽带的覆盖要求有所不同,无源的方案能够根据不同建筑的覆盖要求,分别对不同的系统进行分区域的覆盖,避免了大规模无选择性覆盖对于系统和功率的损耗。正因为如此,现有大多数复杂的室内覆盖系统都是无源DAS解决方案。

DAS系统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个比小型、分布式室内基站(微微RBS)更为有效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例如,它能够增加无线接口和传输链路上的中继数量,因此,每一条无线链路在建筑物中的任何一处都随时可用。这反过来又能提高频谱效率,让运营商能够应对话务高峰。RBS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就能覆盖整个建筑。这不仅极大提高了传输中继效率,而且减少了每个RBS的传输开销。此外,DAS解决方案也便于运营商控制和限制建筑物内的覆盖范围,以减少与宏蜂窝网络的相互干扰,从而增加网络的总容量。

DAS是一种为WCDMA提供室内覆盖的高效解决方案。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多个建筑物或室内区域共享同一个RBS。这个RBS与一个光信号分配系统相连,后者负责将RF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将这些信号分配给各个建筑物。每个建筑物内的大功率光远端单元负责将光信号转换回RF信号,然后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天线网络将信号分配到建筑物中的每一处。部署DRS解决方案的好处包括:通过增加中继数量增加容量,降低传输成本,降低无线接入网的投资成本。

另外DAS解决方案可为无线接口和传输链路增加中继数量,从而提高频谱效率,因为每一条无线信道在每一个相关建筑物中均随时可用。不仅如此,还能将RBS的全部容量用于任何一个建筑物或场所,让运营商更加从容地应对本地话务高峰(例如,用户在餐厅吃午饭时,或避雨时)。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并购背后

在2011年用户大会上,LMS公司宣布LMS的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新增业务已经占到全球的18%,2012年LMS中国的目标是达到25%。

从LMS近年来的发展来看,这个目标绝非口号。

2007年,LMS并购法国Imagine公司,使其从早期的试验和NVH(振动噪声)仿真领域,拓展到三维仿真,再到一维仿真:2010年,并购美国Emmeskay公司,实现了“基于模型系统工程的仿真”,帮助企业实现复杂产品的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2011年8月,LMS成功收购比利时SAMTEOH公司,进一步深化LMS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仿真技术优势。

SAMTECH是欧洲领先的CAE解决方案开发商,其软件被公认为线性和非线性力学仿真领域中的标杆,并拥有优秀的复合材料仿真分析解决方案: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SAMTECH在航空航天和风力发电领域的成绩斐然,从技术产品的角度来看,SAMTECH公司的仿真技术与LMS公司的仿真技术有着极大的互补。SAMTECH公司过去约80%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并购后,通过LMS的全球销售力量,能够帮助SAMTECH将原有的在欧洲开发出来的成熟解决方案迅速推广到全球。可以看到,通过五年来的三次并购,LMS公司的产品覆盖领域逐渐加大;在销售方面加强在不同地区的销售力量,并逐步完成不同行业领域解决方案的拓展,使其LMS优势从汽车制造业扩展到航空航天领域,进一步增强了LMS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

LMS是一家将创新作为驱动力的公司,其中包括了产品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目前,机电产品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如汽车,既要求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又要求降低油耗和排放,而且其电控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若基于传统流程进行产品开发,开发成本会增加很多,开发周期也会变长。因此,LMS推出基于MBSE的系统级解决方案:MBSE面向开放的多物理领域、多性能属性和系统级集成,将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仿真分析进一步向上游前移,使用户在设计早期就可以综合考虑产品的一维模型,三维模型、试验模型、控制模型等,即在概念阶段就更好地优化复杂产品的架构,使得大量的机械系统,电控系统设计问题得以在早期得到发现和解决。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我们希望能把中国的IT产品卖到世界各地,推动中国的IT产品发展;同时把安富利科技在全球的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带人中国。自从去年12月,安富利科技中国在北京成立,安富利科技亚太区总裁K.P Tang来北京的次数愈发频繁了。在采访中,K.P Tang经常爽朗大笑,言语里充满对中国IT分销市场的信心和期待。

提到IT解决方案分销,安富利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开始。作为全球最大电子元器件及计算机等产品的商,安富利集团在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163。2008财年,安富利集团总营收179亿美元,其中安富利电子元器件集团营收103亿美元,安富利科技集团营收76亿美元。

自从1991年至今,安富利集团已收购了超过55家公司1.3万雇员。业务覆盖超过70个国家的300个区域,包含300多家供应商、10万客户。

“我们是解决方案增值分销商”

虽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谈到与神州数码等本土增值服务商竞争,安富利科技特别强调其对增值分销的重视。

谈及分销商在IT整个生态链中发挥的作用,K.P Tang说道:“分销商作为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通过了解终端用户的技术需求,并与一整套销售、营销、技术和物流服务相结合,一方面为合作伙伴提供从软件、服务、硬件及金融支持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合作伙伴把握时机并获得市场的能力。同时,与区域合作伙伴合作,提供完整的地域覆盖解决方案,并联合服务合作伙伴(独立软件开发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随着近年来低端海量分销利润逐渐下降和企业级产品市场的高速增长,分销商进入高端增值分销服务领域成为一条重要的发展思路。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IT分销商也在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去年12月10日,借助与IBM的合作,安富利宣布解决方案分销业务进入中国市场,IBM也成为了安富利科技在中国的首个主要供应商。今年4月,安富利科技又与Sun达成合作协议。安富利将在中国拓展Sun软件业务、服务器和存储解决方案业务,利用安富利的营销、销售、技术、财务和物流等增值方案,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安富利科技解决方案业务集团目前设有三个部门:安富利计算机组件部,为AMD互补性技术产品,总部设在香港;安富利合作伙伴解决方案部,面向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为企业软件、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提供增值分销服务;安富利计算机服务部,总部设在中国天津,面向寻求嵌入式系统白盒解决方案以迅速进入市场的非PC OEM厂商和系统制造商提供集成和工程服务。而所有的业务,都围绕着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增值分销服务展开。

“我们要深耕渠道,服务中国”

“因为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安富利科技中国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同时,在大多数公司裁员的时候,我们有机会招聘到很多优秀的人才。”安富利科技在亚太区的发展,从开始时只有澳大利亚,到后来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印度不断发展。在去年全球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安富利科技却在危机中看到了机会。

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2011 年 4 月 7 日,为了进一步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并展示对中国用户的承诺和对中国市场的决心,向市场、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戴尔公司引领 IT 前沿领域的产品与技术,以及在转型为解决方案供应商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包括广大消费者在内的客户建立全面的情感联系并提高大家对戴尔消费与企业级产品线的全面感受,由戴尔精心设计、推出的全产品线交流盛会――2011戴尔中国技术论坛 (Dell Tech Camp 2011)在北京盛大召开。

业务创新和提高效率是机构和企业在虚拟时代所面临的共同任务,非结构性数据的激增和虚拟化整合对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为帮助客户适应这一产业大势,戴尔先后推出“高效企业生态系统”等面向虚拟时代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解决方案,开始了从硬件产品生产商向IT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积极转型。戴尔现在能够提供覆盖整个客户体验的解决方案,包括咨询/建议、购买、实施、运营以及服务。借助与客户的持续沟通,戴尔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了开放、性能出色以及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整体 IT 效率,将更多资源投放到战略性投资与业务发展上,从而实现高效企业。时至今日,戴尔各种可扩展企业级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教育、金融、电信、医疗、制造等行业和领域。

戴尔长期的业务创新也表现在为广大消费者及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购买、使用以及拥有的消费体验之中。多样化的购买渠道以及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加深了戴尔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让戴尔为众多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体验。在加强这种体验的基础上,戴尔丰富了包括Inspiron(灵越)、XPS、Alienware(外星人)以及Vostro(成就)在内的一系列桌面产品,还增加了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互联产品。全面和多样的产品帮助戴尔更好地贴近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品质。

此次戴尔技术论坛汇集了从客户端产品到数据中心、互联课堂、移动临床计算等在内的戴尔公司最新且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了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级用户的广大客户群体,堪称一场全景式的技术盛宴。同时,戴尔携手Microsoft、Intel、Juniper、VMware、Fusion-io、AMD等合作伙伴,与来自制造、金融、保险、咨询、医疗、教育和政府等行业的数百位客户和媒体朋友济济一堂,共同品鉴戴尔解决方案所透露出的科技魅力,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技术和产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