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就诊者满意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75-02

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较我省其它10个设区市更为完善,且起动较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现状如何,特别是2007年江西省起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如何,公共卫生服务贯彻得怎样,基本医疗服务的服务质量如何等问题尚需要摸清,本课题针对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及利用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为南昌市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提纲依据和方法。现将本次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的对象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南昌市所辖范围内的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261家。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质量与利用者满意度调查的对象为:到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社区居民。“就诊的社区居民”指到户口在当地或住在当地有3个月以上者,且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卫生服务者。

1.2 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包括2个方面:①南昌市各区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现状:南昌市5个行政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社会经济、人口、卫生资源状况,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服务等的综合统计数据及相关指标,试点方案规定的具体政策、制度、做法与保障措施等; ②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

1.3 调查与抽样方法 ①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南昌市的5个区中分别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未设站的区则抽取4个中心,未设中心只有站的城市则抽取4个站),得到2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再对抽取的20家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进行调查;调查时,调查员经统一培训,调查员到所抽调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口处采用拦截法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满意度调查表”由利用者自行填写完成,调查员说明调查的目的及解释部分问卷项目,部分无能力填写者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并完成填写,当场回收问卷。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30名服务对象、社区卫生服务站20名,共调查了500名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

1.4 统计分析 将所有调查表集中并将全部资料录入编制好的软件包(Epi Data 3.0)和EXCEL2003,并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的主要方法为X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

1.5 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调查中的偏差和失误,本次调查做了下列工作:①针对调查表格的内容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以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减少调查者偏倚;②调查前向被调查单位及接受调查的对象详细阐明了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理解,求得合作;③现场调查时,对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解释,部分问卷由调查员询问并完成填写,同时确保问卷的回收率;④回收问卷后及时复核,逻辑校对,并进行抽样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改或补充错漏。

2 结果

2.1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概况 南昌市市区面积863.1平方公里,辖31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市区总人口217.9697万人,截止到2007年9月30日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3家,社区卫生覆盖人口154.839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71.04%。社区居民平均每千人拥有社区医生数约0.7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护理人员约0.65人。

2.2 南昌市CHS机构就诊者接受服务及满意度分析

2.2.1 就诊者基本情况 随机调查了500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者,其中到CHS中心就诊者300人,到CHS站就诊者200人;男性212人,女性288人,男女比例为1:1.36;平均年龄:41.87±16.08岁;家庭月人均收入1279.76±507.84元;文化程度:文盲31人,小学34人,初中103人,高中/中专190人,专科/本科及以上142人;工作状况:半数以上为在岗(268人),其次为退休/离休(110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231人(占46.2%),公费医疗102人,城镇职工医保99人。中心与站的男女比例、年龄、家庭月人均收入经过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

2.2.2 就诊者满意度 满意度主要通过就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等候时间、就医环境、服务态度、设施/设备、医务人员的解释/交流、隐私保护、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等八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调查发现,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等候时间、就医环境、服务态度、设施/设备、解释/交流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对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的满意度也在85%以上,就诊者对CHS中心和CHS站的各项满意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问及就诊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隐私得到保护与否时,近半数选择了不知道,经检验,CHS中心在隐私保护方面做得较CHS站好(P

表1 就诊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隐私得到保护与否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对等候时间、就医环境、服务态度、设施/设备、解释/交流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就诊者对CHS中心和CHS站的各项满意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问及就诊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隐私得到保护与否时,近半数选择了不知道,CHS中心在隐私保护方面做得较CHS站好(P

综上所述,在我市处于初级阶段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难免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只要坚持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的全面重视,同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完善补偿机制和医疗保障制度,加速人力资源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完善管理体制和操作规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构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努力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就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就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成为社会进步和社区文明的重要标志。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第2篇

摘 要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在深入总结多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出发,采取有效促进群众健康的服务方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我国城乡医疗服务结构很不科学,片面发展大医院,忽视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其次,预防和医疗的差距巨大,国家对旨在防病控病的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太少,重医轻防现象长期存在,必须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现状 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236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条件较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在深入总结多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出发,采取有效促进群众健康的服务方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1]。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好了,对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卫生概况

卫生人力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之和。2008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698万人,其中卫生人员达60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万人。

医疗机构床位持续增加。2008年底,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预计达396.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5.2万张(72%)、卫生院床位83.8万张(21%)。

卫生总费用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1289.5亿元,人均卫生费用854.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4.52%。2007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0.3%、34.5%和45.2%。

卫生机构总数略有增加。2008年底,全国卫生机构预计达30万个,其中医院19701个(内:公立医院13 111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

城乡差异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服务结构很不科学:片面发展大医院,忽视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80%的医疗资源在城市,而80%的人口却在农村,造成患者不是在基层社区就近就地求医问药,而是涌向大医院,远道而来的农村患者不仅要承担交通、食宿和就医的沉重经济压力,更要面对挂不上号、排不上队、看不上病的巨大精神压力,从而加剧了看病难现象。其次,预防和医疗的差距巨大,国家对旨在防病控病的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太少,重医轻防现象长期存在。疾病预防事业费约占国家卫生事业总投入10%,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40%~60%。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大力发展以预防、保健、医疗、计生、康复、健康教育为主体,主要针对慢性病及一般性疾病的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2]。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仅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卫生技术人员数2.7%。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机制:进一步专题研究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的体制机制。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把握城乡各自特点,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贫乏、交通不便、仍以基本医疗为主要需求的现状,区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因地制宜,适当分类,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规划设置、运行机制和人员编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农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农民更多实惠: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筹资及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与广大农民的期望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3]。

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4]。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参考文献

1 任苒,于娣,贾险峰,陈俊锋.辽宁省农村卫生系统反应性调查与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4,12:36-38.

2 杨德华,等.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评价[J].医学与社会,2004,17(3):1-3.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第3篇

――编者

(Chris topher Scarf博士在接受采访之初介绍了澳大利亚卫生事业总体概况)

他谈到澳大利亚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公立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机构管理制度,卫生服务供给体系主要由医院与社区两大部分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在澳大利亚医疗服务体系中起到基石的作用,他说如果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职能与我国所讲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职能十分相似,都承担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多项职能。但就现阶段而言,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与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相比,内容更丰富更系统,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开展这项服务时间更长久以外,可能与澳大利亚的本土文化还密切相关。例如吸毒,在澳大利亚也是违法的。但为了减少使用不洁净注射器传播HIV的危险,澳大利亚政府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静脉吸毒者免费供应洁净注射器,回收使用过的注射器,并且为了保证吸毒者敢于接受这种服务,不允许警方干涉或由此对吸毒者采取行动。其实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供给方式主要分成四种;机构内服务、家庭服务、社区内服务和协调服务,在这四种服务供给方式中家庭服务在澳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体现的最为完善,当然这要归功于澳大利亚17990名护士。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在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护士所扮演的角色要比全科医生重要,他们与居民的贴近性更好,每名护士每天都要访视6名以上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他们不但要做临床护理,也做大量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减少成本,尽可能的少聘用全科医生而改用护士承担全科医生的一部分工作,对于护士是否能取代全科医生的一部分临床诊治工作,目前还有争议。

(采访过程中,我们针对目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向Christopher Scarf博士请教,想知道澳大利亚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

记者:在澳大利亚,全科医师从业资格的获得需要经历多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Dr Christophar Scarf:在澳大利亚,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骨干,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与民众接触的第一人位置,占所有医疗服务从业人员的45%。全科医师资格的获得,需要首先接受6年的本科医学教育,然后在医院做1年实习医师,此后在医院和社区进行3年的在职训练,训练结束时须经皇家全科医师协会考试合格并注册才能取得从业资格。如果从业的地方是在农村,培训要求还要更高。但绝大多数全科医师不拿政府工资。在澳大利亚也存在着城市与农村医疗服务不平均的现状,大城市的全科医师密度可以达到每1000居民有1名全科医师,而农村和土著居民社区却相对缺乏全科医师,每2500居民才有1名全科医师。

记者:患者在私人诊所就医,可否享受医疗保险?

Dr Christopher Scarf:澳大利亚全国共有6000多所全科医师独立开业或与他人合伙开业的诊所,我们称为全科医师诊所,一般是,主要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病人在全科医师诊所就医,公立医疗保险可以报销费用。全科诊所如提供计划免疫等防保工作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如果提供夜间、业余时间及节假日轮流值班门诊服务,可得到政府的奖励补贴。

记者:在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关系如何?

Dr Christopher Scarf:医院主要提供专科服务,社区提供全科服务,除急诊之外,到医院看专科医师须经社区转诊。医院出院病人如需要出院后的持续照料,医院负责将出院病人情况通知社区。社区与医院的体系至少有两种: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是各自独立的机构:二是社区与医院网络成为利益共同体。

记者:澳大利亚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哪些开支?

Dr Christopher Scarf: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房屋、设备由地方政府投入,或由公立卫生保健网络集团提供,本质上还是政府投入。基本的预防保健、健康促进活动等带有明显社会效益的工作,由澳大利亚政府卫生部门按项目拨付资金。居民个人的医疗服务,实行按服务项目付费,由公立健康保险MEDICARE和患者共付,其中保险出大部分。

记者: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划拔资金的多少取决于哪些因素?中,Dr Christopher Scarf:政府会根据各个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以事实证据为基础,科学地确定优先活动领域,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计划、措施、考评指标、单位成本及总费用额度,或根据历史资料测算,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重点以及财力情况拨款支持。

记者: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监管上采取怎样的政策?

Dr Christopher Scarf: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公立医疗服务机构都实行“收支两条线”,政府制定统一的基本用药目录,统一招标、配送,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自主采购药品,进行买卖的权利。如果哪个公立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药品的自由买卖,责任人及此机构是会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

(Christopher Scarf博士25次来到中国,走访我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在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工作,与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调研工作者们一起展开工作,为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提出多项宝贵意见)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及作为一个局外人,你认为还有什么问题阻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时,ChristopherScarf博士指出,患者的意识与社区服务人员缺乏主动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他看到大部分的患者都聚集在大医院,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少有人间诊。他问过在大医院排队的患者,“你的病在社区医院就可以治疗,为什么你却要到这里来排队?”患者的回答让他很吃惊,“我根本就不知道社区医院可以看哪些病,哪里能够找到。”对比澳大利亚,中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主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意识也很差,他们很少能像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那样主动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随访服务,作机构本身的宣传,让患者了解他们能提供医疗服务的范围。当然这与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和媒体对居民意识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所以,当前扭转患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他谈到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均的现象,他说澳大利亚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这与中国的人均分布是吻合的,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刚才他在谈及全科医师资格获得时,也说道全科医师在农村从业,培训要求还要更高。他也走访过中国很多农村的卫生室,发现那里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很差,农民自身的健康意识也很差,喝生水,垃圾处理不够及时,和禽类接触时间长等等,其实他们更需要卫生服务的保护,但从现阶段发展来看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环节还很薄弱。他在每次参与中国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会议上,都强调一定要尽快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触角伸到农村去。

当采访要结束的时候,他又再次谈及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他说:“随着全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照顾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澳大利亚社区护理包括药物管理、伤口护理、个人卫生、绝症患者的姑息照料、家庭治疗等。但在中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有些过度强调了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比如:某些患者提到不去社区医院看病的原因之一是诊疗水平差,但他绝没有看到社区医院在护理工作上的优势。从这一点上看,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但利益之间的划分,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成都市五个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进行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发现员工总体上对目前工柞比较满意,满意度比较低的群体主要是公卫、行政人员,比较不满意的主要是薪酬、发展空间、培训、个人认同感等方面,并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改善员工待遇、改进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等建议。 

工作满意度是指来自于职工个人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价后所感受到的一种愉悦的或积极的情感状态。高满意度的员工才能对机构产生高归属感和高责任感,从而能更热情更主动地投人工作,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因此,在对机构绩效进行考核的时候,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评价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员工满意度的数据分析,以期发现目前的满意度状况以及重要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共调查了成都市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市区1共14家、市区2共5家、市区3共9家、市区4共13家、市区5共12家,共调查中心员工937人,不包括临时工。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 

    使用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第三方考核所用自填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员工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特征和工作概况;其二、员工满意度情况,根据之前“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测评体系研究”中德尔菲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的结果确定了硬件设备、工作氛围、个人认同感、薪酬、发展空间、培训、组织认同共七个维度。由各区卫生局委托第三方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共发放问卷937份,收回937份,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856份,有效率91.36% 。

1.2.2评分方法 

    采用Liken态度量表5级计分方式,根据题目内容,由负向到正向的5个选项依次记为1一5分,再将各维度满分换算为权重由此计算出总体满意度。平均分低于3分为不满意,4分及以上为满意,不低于3分但低于4分为一般。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75.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立的;调查对象中,女性占77.4%;年龄在20 - 34岁之间的占56.30Io,其次为35 -. 49岁之间的占27.8%;文化程度是大专的人数最多,占45.3%,职高或中专的人数(29.9%)比本科及以上人数(20.6%)多;职称方面初级职称占了56.9%,其次为中级职称占24.2%;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占了51.1%;目前工作岗位是临床的最多,占54.6%,公卫人员只占12.4%;目前岗位工作年限方面53.7%的人不超过5年;市区1、市区4、市区5机构数比较多,员工也相应较多,共占总人数的80%左右,市区2、市区3机构和人员数都较少,各占9%左右。 

    说明目前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构成中以3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并且大部分是职高或大专文化程度、初级职称、工作年限10年以下,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很难吸引居民到社区就诊。 

2.2满意度比较结果与讨论 

    对采用5分制计分的七个维度调查项分别计算了各项的均值、标准差,并对员工基本情况与这七个维度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了Mann-Whitney U检验、Kivskal-Wallis H检验等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硬件设施方面的机构性质、性别、岗位、市区等项目,工作氛围方面的年龄、市区等项目,个人认同感方面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目前岗位工作年限、市区等项目,薪酬方面的目前岗位工作年限、市区等项目,发展空间方面的年龄、文化程度、目前岗位工作年限、市区等项目,培训、组织认同以及总体满意度方面的市区项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维度满意度评价结果排序见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硬件设施的满意度最高,平均值达到4.62,这与成都市这几年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有密切关系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07)38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信息管理、统一慢病防治模式、统一考核评估办法、统一基础设备‘八统一’的标准,认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心城区2007年底前完成,其余区(市)县2008年底前完成文件下发后,各区卫生局积极开展工作,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但是,这一规范化建设工作只针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比较结果来看,民营机构的硬件设施满意度却比公立机构还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民营机构主要是由社会力量举办,在大型设备、病床床位等方面并没有像公立机构那样受到限制,所以员工可使用的设备与资源更广泛,满意度也就更高。另一方面,与其他岗位人员相比,公卫、行政人员的满意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公共卫生方面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康复、保健等项目都需要比较专业、独立的设备,而且公卫人员经常要深人社区开展工作,交通工具的相对不足一也许是导致其满意度较低的另一原因;行政人员方面,自我期望值较高以及同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可能是导致其满意度较低的原因。 

    与此相对,员工的薪酬的满意度最低,平均值只有3.55,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根据“意见”规定,按照“准确核定收支、收人全额上交财政、支出财政全额拨付”的原则,成都市五城区、高新区从2007年开始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收人不与医疗收人相挂钩,而是按照预算统一支付,从纵向比较来看,部分人员的收人可能较之前减少,而从横向比较来看,各区财政状况不同,人员的收人标准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各区薪酬满意度的差异;其次,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工的收人与单位收益、科室收益“双脱钩”,全员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绩效考核标准也从过去的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指标变为以落实公共卫生任务职能为主、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可以说,员工的工作强度、难度有所增加而工资水平与之前相比也许并没有明显增长,由此也导致了员工较低的满意度。

   另一方面,发展空间、培训也是满意度较低的两个维度,得分较低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龄、高工作年限、低文化程度,这与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也有一定关系。关于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发展方面,国家的政策比较偏向对全科、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为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后继有人,培养人群主要向中青年、高文化程度的人员倾斜,这一方面可能导致那些高龄员工对自己在本岗位的发展空间比较悲观、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也就相应较小;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更加迷茫、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的心情也就更加迫切,因而对目前的培训机制、培训状况也就比较不满。 

3建议 

3.1改变管理模式,提高公卫、行政人员满意度 

    本次调查显示,公卫、行政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员工中的一个低满意度群体,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应当从“软硬”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改善这些人员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为满足其工作开展需要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并真正做到优质优酬,同时为其提供各种培训进修机会,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整体素质,从而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形象;另一方面要引人柔性管理方式,进行人性化管理,营造温馨、舒适、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对本机构的发展信心,使其在进行职业间、职业内比较时能感觉到更高的公平性,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3.2改善员工待遇,提高工作热情 

    薪酬是本次调查中满意度最低的维度,有13.78%的员工表示对目前的薪酬状况不满意。这既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还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待遇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首先面对的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单纯依靠政府补助是不够的,毕竟政府财力有限,投人方向又主要是基本设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在目前情况下很难达到员工对薪酬的期望。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应该从社区居民着手,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充分发挥社区卫生的“门槛”作用,通过家庭医生对社区居民的走访、宣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名度、信任度,从而吸引居民到社区就诊,即真正做到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这样一来,不但居民能够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而且机构也可以通过业务量的拓展来壮大发展空间、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可以说是双赢的举措。 

3.3改进激励机制,改变培训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概况范文第5篇

全球老龄化趋势和生活质量期望值的提高,使得全世界的社会保障和卫生保健服务工作面临重大压力,需要做出相应的应对。目前最主要的应对措施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强调和发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和社区护理工作〔1〕。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社区老年服务从内容、规模到质量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社区保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3〕。笔者曾赴芬兰访问,考察当地的卫生政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及老年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笔者综合考察和学习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老年社区卫生保健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作一评述。

1 芬兰老年社区卫生保健的保障机制

1.1 芬兰是老龄化国家

芬兰以高新技术和发达信息社会闻名于世,国土面积约为33.8万km2,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全国分为5个省和1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芬兰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其他欧盟国家,全国530万人口中65岁以上占15%,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1岁,男性为74岁。芬兰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较其他西方国家先行一步。

1.2 芬兰的养老保险制度

芬兰公民一生享有福利保障,是欧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芬兰根据新的养老金法,职工可以在63~68岁之间退休,养老金按职工工作年限计算。工作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4〕。通常,工龄满40年的职工退休金相当于原工资的60%。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底,芬兰全国领取养老金者达到13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

1.3 芬兰的医疗保障制度

芬兰政府1963年颁布了“疾病健康保险法”,并规定由国家社会保险协会实施与管理。健康保险享受对象为全体公民及已获得该国国籍的外国移民,没有民族、年龄、经济收入及职业的差别。各地设有管理部门,每个健康保险享受人员都领有一个保险卡,患者凭卡在个人适当负担部分费用的前提下,可享受免费治疗或减免照顾〔5〕。芬兰许多公共性质的福利事业由国家、地方政府、社会福利事业团体经营。福利设施建设费、设备费等80%由国家和地方承担,其余20%由经营者自负盈亏。这种多元化的参与形式很值得中国借鉴〔4〕。

1.4 芬兰的卫生服务体系

芬兰全国5个省和1个自治区都设立省社会事务与卫生厅,主要负责管理和协调各省卫生保健服务和医院管理事宜。各市、镇、社区亦设有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地方卫生保健工作。在芬兰大医院与小医院互相配合支持,城市医院与农村医院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全国各地方的居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权利。芬兰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点普及卫生保健与预防,初级卫生保健网遍及全国各地,保证了城乡居民有均等机会接受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医疗保障作用〔5〕。芬兰市政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医疗和专家医疗两部分,地方税收、国家补助与使用者交费共同构成这些服务的资金来源。健康中心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设有住院部。住院部里的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但是在一些地方,中心也提供短期急性病人住院治疗服务。除了住院部,市政社会服务部门还负责提供老年人家庭长期护理服务〔6〕。此外,为使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社会福利部门向老人们提供各种上门的家庭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

1.5 芬兰的老年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方式

探索和逐渐确立一种适合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和体制,强化对居家养老提供家庭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组织建设,并在财政预算上实行优惠政策;以居家养老、居宅看护为发展方向,构建“居家养老”模式,培训家庭护理员,负责看护老人、处理家务;普及托老所,提供短期入住、看护、治疗;政府出资修建特别养老院,为痴呆、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强调开拓高龄者对社会的参与机制,发挥老人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特长,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强调社会福利的地方化和一元化,加强地方政府对老人福利的责任和职权;鼓励发展民间福利机构,推动老年保障社会化、多元化〔4〕。芬兰自1970年以来,形成个性化服务的社区护理工作模式,社区卫生护理服务中心进行持续性和合作性的护理。病人可以指名要护士,不仅是受过社区专业训练的护士,而且也可以是其他专业的护理人员,在病人确实需要时,全天24 h都能得到护理应答,允许胜任工作的社区护士独立开展护理。社区护士为家庭成员创造了积极参与照顾病人的机会,家庭成员可与社区护士交谈,从护士这里获得支持和信息,了解护理的目标,如何继续有效、具体地帮助病人〔7〕。家庭成员觉得自己的帮助能让亲属感到舒适、得到需要和想要的,居家护理产生了更高的满意度。从人际关系动力学角度,居家护理是对所照顾者表达关爱的一种途径。居家护理及家庭成员间的依赖性,家庭年老的被照顾者,护理负担,整体生活满意度,都与获得满足的资源有关〔1〕。

1.6 芬兰老年社区卫生保健的质量控制

1990年以来,芬兰公布的各项卫生政策,例如国家计划护理策略,21世纪优化全民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方案,都注重病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和愿望〔8〕。病人的满意度作为卫生保健工作效益的目标,社区卫生保健质量以及质量提高和临床工作质量管理的基础,日益得到重视和应用〔9〕。以病人导向的医疗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质量的测评得到研究和应用〔8〕。

2 芬兰社区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的各种措施

2.1 比卡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

比卡位于东芬兰,约6万人,约恩苏为比卡的首府,有4个健康护理中心,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为酒店式。Kuntohoul健康服务中心由健康中心、治疗中心、护理中心等组成。该健康中心有老年病中心(41人)与住院部(37人)组成。老年病中心20%的患者为战争受害者,在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的13名医师为兼职医师(当地医院的医师)。公民就诊先到健康服务中心。在国立的服务中心,公民见护士是免费的。见医师,前3次为2欧元,以后免费。健康服务中心的住院病人由医师指定入住院部。住院部由护士组成,无医师。入住院部的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不一,由医师制定诊疗计划。病人出现症状,24 h内与健康服务中心联系,3 d之内医师接诊,3月之内住院,3~6月手术。一般每位服务中心的医师分管社区2 000~2 500公民。患者先到健康护理中心,需要时再到当地医院,必要时转到大学医院。

2.2 库斯达庄园老年护理中心的护理项目

库斯达庄园是老年人服务中心,芬兰的第二大家庭护理机构,总共有600处场地。此护理中心专门研究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科技服务工作和老年保健。社区的护理和恢复护理工作是此中心的重点项目。库斯达庄园老年人护理中心的护理项目包括:家庭护理(长期护理区及短期护理区),日常护理区,服务中心,中期护理区和治疗区。

2.3 芬兰的社区老年公寓

对那些希望居所单独,又能方便聚会的老年人,芬兰特别建立了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集居住、饮食、娱乐、健身和保健为一体的新型住宅楼作为老人公寓。通常情况下,每座公寓里都有受雇于住房股份公司的“管家”,实行专人负责,向老人们提供各种有偿服务。如果老人得病,医生会主动登门诊治。老人住在这里既不受打扰,相对独立,又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有安全感。在环境优美、设施便利的地点兴建老人集体住宅,然后以低收费的形式出卖或出租给老人〔4〕。

2.4 芬兰的社区老人服务和娱乐中心

芬兰≥65岁的老人中,90%以上喜欢在自己家里安度晚年。孤独是老人面临的一大问题。为此,芬兰在全国各地区建立起数百个老人服务和娱乐中心,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凡住在该地区的老人,包括外国老人都可以到这里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中心餐厅专门为老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早餐和午餐,仅收成本费。老人可以在这里娱乐或制作工艺品。此外,还有绘画学习班、摄影爱好小组、合唱团、电影俱乐部等等〔4〕。

2.5 芬兰的社区老人居家护理工作

老人居家自我护理生活较公共机构的护理费用低,老人的持续居家生活对卫生保健有很高的价值。居家生活反映了老人自己对待卫生保健、疾病和生活方式的态度,改善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居家自我护理生活并不是从老年人生活中分离出来,而是与他们过去和未来生活密切相关〔10〕。芬兰政府和社会福利部门开展了老人家庭服务和上门卫生保健等各种辅助工作。市政社会福利中心家庭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周上门服务1至2次,帮老人洗澡、购物、打扫卫生。卫生保健站的保健护士每周也来巡视探望。居家护理的上门服务主要内容有:体检服务、治疗、验血和医学检测、其他护理工作。条件好的社区居家护理工作,还配备数字图像传输和固定图像传输〔11〕。对家庭护理人员每天上门护理超过3次,或需要24 h昼夜护理的老人,会被建议住养老院。老人也只需根据自己的收入支付很小一部分费用,其余由市政福利部门承担〔4〕。

3 芬兰老年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给中国的启示

3.1 建立完善的健康保障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芬兰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不仅在国家法律上明确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而且在资金上予以足够保证,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也说明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改革,应研究与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全科医生队伍,促进全本地社区卫生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另一侧面看,居民安居乐业,有健康的体魄,势必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5〕。芬兰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社区健康护理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做法很有参考价值。

3.2 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借鉴

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慢性病的增加正成为一种全球趋势。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干预项目以社区为基础,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加强病人和卫生保健人员的交流,使患者和家庭、初级卫生保健团体以及社区支持者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通过与社区开展合作,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导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应对慢性病问题〔12〕。

3.3 发展养老行业与培养专门人才

养老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对高素质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新兴行业。与国外相比,中国在老年科学和教育方面严重滞后,多年来对老年学的研究和教育基本是空白,高等院校没有老年学课程,更没有老年学专业,老龄化需要的护理和照料人员严重不足。自大连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率先在国内开办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陆续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辽东学院等几所学校开办了同类专业,办学层次多为中专或大专,为各级老龄产业输送老龄产业管理人员〔13〕。此外,还应从法律上确保人才的培养,给予这方面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4〕。

3.4 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空间

老年社区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是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需求增加的最佳途径,它把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融为一体,起到了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照顾,而不是单纯的治疗,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3〕。人的健康问题中67%~90%均由护士作有效处理。老年护理研究应从生活质量、健康行为、护理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是社区老年护理的宗旨〔14〕。调查显示,目前杭州市的老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缺乏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城区养老设施规模小、缺乏完善的老年护理体系、社区护理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等问题。老年护理的人才技术队伍建设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现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技术队伍业务能力的系统培训,大力培养一批老年护理事业的技术骨干,带动老年护理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15〕。

4 结 语

芬兰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了一条适宜自己国情的卫生策略,建立比较合理的区域规划,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老年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尤为突出,走了上全民健康之路。国外的经验为我们认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护理现状,分析社区老年护理情况,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护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并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的老年社区卫生保健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Kuuppelomaki M,Sasaki A,Yamada K,et al.Family carers for older relatives: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in Finland〔J〕.Int J Nurs,2004;41(5):497505.

2 刘淑香,杨树娟,李 波,等.长春市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护理需求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8(15):15157.

3 王 校,卢爱工.老年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9):19512.

4 岳卉苓.借鉴他国有益经验,建设和谐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EB/OL〕.capitalmarkets.cn/zt/html080127513.html,20091007.

5 夏迎秋,陆文民.荷兰与芬兰的社区卫生服务概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14(2):613.

6 彭 珊,徐 利.芬兰的医疗卫生体系〔J〕.医院院长论坛,2006;5:614.

7 Laakso S,Routasalo P.Changing to primary nursing in a nursing home in Finland:experiences of residents,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nurses〔J〕.J Adv Nurs,2001;34(4):47583.

8 Hiidenhovi H,Laippala P,Nojonen K.Development of a patientorientated instrument to measure service quality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s〔J〕.J Adv Nurs,2001;34(5):696705.

9 Hyrks K,Paunonen M.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searchrelated problems (part 2).Is triangulation the answer〔J〕? J Nurs Manage,2000;8(4):23745.

10 Backman K.Model for the selfcare of homedwelling elderly〔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9;30(3):56472.

11 Lamminen H,Ruohonen K.The need for stillimage transfer during home nursing visits〔J〕.J Telemedicine Telecare,2000;6(5):2914.

12 李 想.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启示〔J〕.现代职业安全,2008;9(85):501.

13 孙颖心,张开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