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级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24-02

蚕桑产业是霍山县农业产业化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桑园逾3 333.33 hm2,1家蚕种场,2家缫丝企业,是全省蚕桑重点县之一。目前,霍山县户均桑园2 200 hm2,户均养蚕不足2盒,养蚕户年均养蚕收入逾5 800元;年养蚕10盒以上的大户436户,占蚕农户数比3%;养蚕大户桑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5.1%,2 hm2及以上规模桑园占62.5%。随着霍山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往日的比较优势被削弱,产业发展遇到新难题。霍山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推广适度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农收益,稳定了蚕桑生产,并初见成效。

1 霍山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做法

1.1 调查研究,明确思路,推广规模化生产

通过调查比较,大户规模化养蚕较小户零散养蚕有四大优势:一是生产效率高。小户零散养蚕盒种用工量15 d,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盒种用工量10 d,降低33%。二是户均养蚕收入高。户均1 333.33~2 000.00 m2桑园的蚕农年养蚕收入不到1万元,而1.33 hm2桑园规模化生产,年养蚕收入可达11.2万元。三是单位面积效益高。小户零散养蚕只能养30盒/hm2,收益5.1万元/hm2,而大户规模化养蚕能养49.5盒/hm2,收益达8.4万元/hm2,增加了65%。四是蚕茧质量优。小户零散养蚕管理粗放,蚕茧质量较低,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精心管理,蚕茧质量好,价格也高出1~2元/kg。因此,霍山县在2008年就明确提出了实施“1631”工程的发展思路(即打造1条省道“318”线百里蚕桑高效产业带,培育6个重点产茧乡镇、30个主产村、1 000个养蚕大户),把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1.2 引导示范,培育大户,推动规模化发展

一是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引导懂技术、善经营的蚕农承包弃管、弃养桑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大户倾斜,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指导大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实行反租倒包。龙头企业整体租赁农户集中连片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改造治理,再以较低的租赁费反租给养蚕大户。不仅实现了土地的优化配置,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三是开展“3个培养”。即:在千家万户中培养优质茧户,在优质茧户中培养养蚕大户,在养蚕大户中培养示范户。现已培育年养蚕10盒蚕种以上的大户430余户,他们已成为通过规模化栽桑养蚕发家致富的示范户。如钱家店龙华桑园某反租倒包户承包桑园2.6 hm2,2012年养蚕128张,产茧5 760 kg,单价达到38.8元/kg,售茧收入逾22万元。

1.3 增加投入,夯实基地,加快规模化发展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将国家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涉农项目资金用于蚕桑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争取龙头企业和蚕农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地建设。全面落实新辟、低改桑园分别按3 000元/hm2、1 500元/hm2、使用优良蚕品种的给予15元/张补助政策;对大户和优质茧户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品和蚕用物资;对新建省力化养蚕大棚、使用方格簇营茧、规模化养蚕的养蚕大户给予补贴,年均投入资金逾400万元。各类补贴足额及时到位,有效规避了蚕农养蚕的风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1.4 多措并举,解决用工,保障规模化发展

针对养蚕大户用工紧张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指导农户分批饲养,避开用工高峰。分批催青、分批发放蚕种,大大提高了蚕室蚕具的利用率,减轻了短期内用工紧缺的困难。二是大力推广省力化,减轻用工强度。推广桑树伐条机、切桑机等省力化机械,以及小蚕共育、蚕台育和自动上簇等省力化饲养技术,解决用工成本高的问题。省力化养蚕盒种用工比传统用工平均减少5个用工,节约用工成本400元。三是鼓励多元化发展,把临时雇工变成长年雇工。积极探索“桑枝食用菌”、“桑园栽培花卉苗木”、“桑禽”、“桑畜”等套种套养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养蚕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霍山县在推广规模化蚕桑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生产方式落后。二是产业投入较少,融资机制不活,制约规模化发展。三是产业链较短,综合利用率偏低,农户收益没有得到最大化。四是临时用工数量较大,时间短,用工难的困扰仍然存在。

3 对策

规模化生产是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是促进蚕桑产业增效和蚕农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现针对发展蚕桑规模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科学规划,创造规模化发展的自然环境

当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对蚕桑生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蚕桑生产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标准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科学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划分禁养区、可养区和宜养区,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1]。在宜养区域大力发展标准化养蚕区,推进规模化生产。

3.2 创新理念,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新模式

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原则,积极引导并逐渐向宜养区转移,实行种养结合,把规模化生产同套养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沼气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剩桑残叶养猪、喂鸡,蚕沙、粪便生产沼气,残渣肥田,逐步形成“养蚕—养猪(鸡)—沼气—肥田—养蚕”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增加蚕农的收入[2]。

3.3 打造品牌,激发规模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完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推广新技术,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保证和提高蚕茧质量的同时,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认证,使其成为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鼓励和支持生产加工企业创品牌、树品牌[3]。争取打造出像江台星云牌干茧、富安牌桑蚕丝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名特优产品。使广大蚕农收入能够稳中有增,常年有事干、四季有钱赚,保持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3.4 加大扶持,优化规模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建立涉农项目投入倾斜机制。集中打捆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农村沼气、水土保持、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项目,支持蚕桑规模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把大户规模化养蚕纳入信贷担保范围,为种养大户提供融资担保[4]。积极推进涉农保险,把规模化养蚕大户纳入保险范围。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蚕桑专业合作社(或大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养蚕风险防范基金,提高蚕桑产业抗风险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陈从明,王保.浅谈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13(2):46-48.

[2] 陈康伟,杨约生,陈田飞.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08(4):64-67.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产业聚集;综合运输体系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152-04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的重要影响要素,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产业聚集为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发展是产业聚集发展的催化剂。产业集聚有效地促进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在促进城镇要素跨域流动、支撑城镇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城镇社会有序运行、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锚固城镇空间格局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存在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管理条块分割、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域内部的合理分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动选择。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了“乡下人”、土地要素,也忽略了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则,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城镇化上,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城镇化有自身的逻辑性。无论是以工业化带动、高科技带动、服务产业带动还是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城镇化都要遵守从产业发展到人口聚集的规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也都要依托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城镇化率的数据提升还是从城镇化质量升级,再到城镇化本身,都需要产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的关系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产业聚集园区,集聚一批企业。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新进入人口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

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因此,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要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要完善县域产业集聚区周边的学校、医院、住宅、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把县域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型城镇。

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县域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产业集聚,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农业促工业。因此,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集聚之路。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县域产业聚集的集约发展

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县域产业聚集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要素。综合运输体系是通过在空间位移和时间跨度变化上的高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成本的节省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生产要素会根据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流向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因此,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可以有效地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形成产业聚集。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即“成本节约效应”。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生产要素配置效应”,达到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县域综合运输为县域产业聚集提供了经济活动所需的空间联系和基础设施的支撑体系,通过降低成本形成县域产业聚集的集中优势。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实现县域产业聚集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使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内不同企业能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组织生产,实现专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人力资本、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发展。同时,运输基础设施也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凯恩斯认为,政府投资于运输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发展,会带动一批新型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生产规模经济,增强专业化分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为县域产业聚集和扩散提供路径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原来很多因为距离成本因素无法合作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供应链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增加。这样不但促进了相同和相近产业的聚集,而且促进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由于相似企业的聚集必然带来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和外溢,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带动向前和向后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县域产业空间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聚集度较高的县域产业聚集区又会沿着完善的交通运输通道向周围区域进行扩散,扩大企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动规模化经营,促成县域内外的广泛交往,使本来受制于区位条件不能均衡分布的产业,可以借助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相对合理地分布,从而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空间溢出效应、集聚扩散效应及产业聚集之间的吸引与辐射效应必然影响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促使县域空间产业间结构的演化和重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县域产业聚集区的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数量越来越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在缩小地区差距,改变区位条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提高县域交通可达性,改善产业聚集区位条件。可达性的提高意味县域产业聚集经济主体间联系的运输条件转好,运输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下降,从而使县域产业聚集的区位条件得到改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得到提高。其次,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加强县域和整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加强,不同区域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其联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交通运输是不同区域间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和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的联系,有利于消除区域壁垒,促进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间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提升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

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是指县域产业聚集区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的特点在于其受多层次、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竞争力是县域产业聚集区发展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反映。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直接和间接带动、促进其它相关因素和方面的发展。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禀赋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与其它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的关联与影响程度,为县域产业聚集的优化提供市场保证。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开放程度,促进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运行,改善金融环境,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最终将会促进县域竞争力的提升。反之,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设施的薄弱,交通运输服务总量的不足,结构的不合理,也会成为阻碍县域产业聚集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键性问题

(一)完善的绿色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对县域产业聚集的建设、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视,并以先进的规划理念作为指导。

在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要坚持绿色交通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倡导低污染、多元化,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县域交通压力并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坚持绿色交通的理念,结合农村、城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建设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可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与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同时要以所处中心城市城市规划标准为指导,真正地发挥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对县域空间拓展的引导作用,打造环保节能高品质的县域综合运输体系。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也要坚持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理念,实现县域交通设施、交通运营和交通管理的一体化,同时要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与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体化,强化综合运输规划的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摆脱单方式、局部发展的传统方法的束缚,保证县域城镇和中心城市之间可以通过换乘枢纽、交通运营组织进行有效衔接和充分整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县域城镇各自优势,形成有机整体。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

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条件。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规划是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域产业聚集区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开发区,县域产业聚集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吸纳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本地传统产业的集聚效应,是以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集聚。县域产业聚集的区域产业特征十分明显,需要建立支撑产业平台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引导县域产业聚集空间拓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和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协同一致性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协同一致性问题主要涉及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与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系、县域综合运输系统对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产业聚集区节点与交通网络衔接的问题,即聚集区出人口的设置、如何通过选址使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整体竞争力等。

物流中心是县域产业聚集区货运集散的重要设施,属于共有资源。如果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不仅会造成县域交通堵塞,同时会影响县域城镇化形象。县域产业聚集区范围内的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要进行统筹考虑,建立等级功能清晰、规模布局合理的物流中心体系,物流中心应和中心城市的多种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中心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要实现一体化运作,并且要与县域产业布局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货物中转效率,实现快速运输。县域产业聚集区内产业关联性强,其对外货运交通流方向多一致,而物流中心作为以运输为产品的交通枢纽,是内外货运集散中心,与园区联系紧密,且要求与集聚区主要对外货运通道联系便捷。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网络

县域产业集聚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但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需依赖于劳动力资源、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资源多来自周边农村生活的劳动力,而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绝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周边中心城市。在县域产业集聚区直接居住的人口一般比较少,因此合理的客运站选址可缩短出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就成为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县域产业集聚区通勤客流一般方向较明确,为保障客流通达性,可根据周边农村主要居住生活区区位进行规划,设置限时客运通道,确保通勤出行时间稳定,保证道路服务水平,保障客流安全便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客货干扰。

县域产业集聚区的交通特性与中心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与中心城市连接的交通通道客流出行距离较长,出行次数少,出行目的单一,机动车出行方式高,通勤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内部交通设施配置应充分考虑这一交通特性差异性,有区别于中心城市在道路、公交、停车等交通设施规划,以县域产业集聚区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机理,重点突出县域的鲜明土地利用特征和新型城镇功能特点,设立到达中心城市的直达公路高速客车,最大限度解决县域产业集聚区高级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人才和客商从中心城市到产业集聚区的交通难题。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运输服务水平

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和质量体现了综合运输体系的“软实力”,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是刻画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重要内涵,它包括运输速度、可达性、运输价格、安全与舒适性等因素,是衡量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尺。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

  建立健全重点产业、行业、产品以及社会事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联盟)标准体系。

  争取落户广东的国际和国家级TC/SC/WG达230个以上,建设省级TC/SC200个以上,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以上。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650个以上。每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产品达1300种以上,87.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350家规模以上企业创建成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建立重点产业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政府部门、专业研究机构、产业集群和企业形成联合应对体系。指导500家重点企业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和防控体系。

  累计建设60个服务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国家质检中心。建设150个服务于产业集群、专业镇及产业园区标准制修订、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的省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以省级技术机构为依托的重点检验检测基地。重点建设集国内外标准采集、加工、研制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省标准馆,力争标准馆藏量达240万件。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农业发展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森林面积达到1570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8%,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达17600亿元,建设7000万亩以上生态公益林和5640万亩商品林基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建立满足我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及质量安全监管需要、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450项以上;新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50个;创建以增强农业综合实力,发展县域经济为主的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10个;培育100个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培训5000名以上农业标准化人才;新增广东省名牌农产品100个;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争取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安全生产

《广东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事故总量、死亡人数持续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的伤残率及职业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环 境

《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75%以上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按功能达标,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跨市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保持在95%以上(按现行评价指标体系);森林覆盖率达58%,森林蓄积量达5.51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7%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90%以上,其他地区达65%以上);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90%以上,其他地区达75%以上);放射性废源(废物)和重点监管单位危险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5%以上;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硬件达标率达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100%、其他地区达80%以上);县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硬件达标率达70%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90%以上,其他地区达60%以上)。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年总产值达6000亿元,其中,节能产业年产值达到180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达到4200亿元(环保设备及服务业产值15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2700亿元)。着力培育若干家产业竞争力强的节能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力争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10家,超10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全省在园幼儿达到29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其中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达到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各县(市、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00万人以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8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全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县级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调研报告

为助推落实县委关于“提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战略部署,按照县政协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13日至15日,县政协组织农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蔡旗、昌宁等8个镇和天祝、榆中2个县,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和观摩学习,并召开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季度协商座谈会。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协商互动交流,把脉问诊、研判分析,博采众议、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环沙,光照强、降水少、积温高,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多,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特别适宜冬春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夏秋露地瓜菜生长,是西北乃至全国发展优质蔬菜生产最佳区域之一。此外,我县地处西北内陆,无工矿企业,水体、土壤、空气等农业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农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病虫危害轻且宜防控,与周边的**、**、**、**等地相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风水宝地”。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蔬菜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绿色消费”形成共识,市场容量不断加大。同时,我县生产的温室拱棚和夏秋露地蔬菜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期适逢南方蔬菜淡季,外销市场空间较大。经香港客商分析,按广州、香港的市场需求量,我县蔬菜规模可达到2万亩以上,绿色有机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效益明显。有机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平均高出4-5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与传统大田经济作物相比,有明显的价格和效益优势。如苏武供港蔬菜,年产四茬菜心,亩均产量1800公斤,亩均纯收入3125元,是葵花的近3倍;昌宁华建供港蔬菜,香菜亩均纯收入1.5万元、金丝王1.2万元;蔡旗月牙露地蔬菜,西兰花亩均纯收入3000元、娃娃菜5000元;薛百更名芦芛,亩均纯收入6000元;双茨科中路高辣朝天椒,亩均纯收入4000元;大坝王谋黄秋葵,亩均纯收入4000元;重兴上案拱棚蔬菜,棚均单茬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加之日光温室人参果、西红柿、沙葱等效益十分可观,扎子沟温室人参果达到每棚15万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大有可为。

——政策机遇良好。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规模化生产、贮藏保鲜、市场建设、技术培训服务进行资金扶持。市、县把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作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品牌打造、基地建设、园区示范、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为我县绿色有机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产业现状

一是生产规模有突破。2019年全县稳定形成以人参果、西红柿、西甜瓜、沙葱、甜美南瓜、辣椒、叶菜等为主的瓜菜总面积达到16.4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瓜菜4.78万亩、辣椒1.17万亩、西葫芦4000亩、叶菜类2600亩、供港蔬菜5800万亩,瓜菜产量38万吨,实现总产值9.48亿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打造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100亩,建成蔡旗官沟村韭黄等7个县级产业园和昌宁华建村绿色蔬菜示范点等21个镇级示范点。

二是种植模式有突破。大力推广“露地—拱棚—温室”等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模式,日光温室示范推广秋冬茬、冬春茬、越冬一大茬、一年多茬等种植模式,建成坝区茄果类、沙葱,环河片小乳瓜、西葫芦温室特色产区,初步形成蔡旗、重兴、昌宁三雷、薛百、苏武、大滩、双茨科等精细蔬菜产业带和温室拱棚大田错峰上市、四季供应的规模效应,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品质升级”的周年生产目标。

三是产品认证有突破。制定颁布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0项,累计认定“三品一标”57个,其中绿色食品29个、有机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总面积达48.64万亩,注册“”“漠上花”“翠玉”等蔬菜品牌。2018年民勤沙葱、蔡旗管沟韭黄、薛百更名芦笋、双茨科人参果、苏武叶菜等企业(合作社)荣获首批“中国小产区产品试验示范基地”称号。“民清源”特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民勤成为甘肃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大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四是市场营销有突破。瞄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高端市场,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产销模式,走出去搞好市场对接,宣传推销民勤有机蔬菜品牌,与阿里巴巴、京东、兄弟供应链等知名电商平合打造民勤电商模式,成功举办瓜菜全网发售活动,加快瓜菜线上线下销售。建成蔬菜保鲜库25家,总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培育腾盛、生平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

家,组建金惠农瓜菜、长炼沙葱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65家,培育发展日光温室、大田蔬菜家庭农场6家。

五是服务保障有突破。县委、县政府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落实奖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亿元,有力支持瓜菜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储藏保鲜和市场体系建设。县政府还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技术合作,成立吴明株院士工作站,拟建综合试验站和民勤瓜菜研究所,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突出问题

(一)产业推进落实机制不够得力。一是宣传引导服务不得力。有关部门未能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对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市场前景、对比效益、技术路线等方面缺乏深入广泛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普遍对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概念模糊,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和坚定信心,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二是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布局比较分散,存在种植不集中、连片规模小等问题,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存在种植结构简单、品种单一、镇村类同的问题,品种种植规模与市场供需不平衡,缺乏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三是推进落实机制不健全。目前全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正处于半坡起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县级层面整体发展规划不明确,镇和职能部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明细,县、镇、村专门机构和目标责任不到位,组织指导、联系包抓、限时推进、奖惩扶持、责任考评等机制尚不完善,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推进措施不够得力。

(二)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有的蔬菜示范园区水、电、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部分镇受资金困扰储藏保鲜库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按时投入运行;部分日光温室标准不高,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卷帘机、棉被等设备配套不足,改造维护费用巨大。二是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蔡旗镇引进的一家蔬菜企业因不能解决建设用地而不得不将储藏保鲜库建在了相邻的永昌县;昌宁镇引进的蔬菜企业金从玉公司也因无法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而不能就地建设蔬菜加工厂和储藏保鲜设施。三是基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如苏武供港蔬菜产业园,全部使用喷灌节水设施,

造成土壤表层盐碱不能下渗,积盐严重,出现蔬菜死苗、轮作倒茬困难、土壤耕性变差、病虫害难防、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持续长远发展。四是种苗供应能力不足。蔬菜专业化育苗基地和季节性育苗温室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各产业园无力自建育苗基地,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大量种苗缺口从武威、金昌、张掖等地外调,种苗成本大且良莠不齐。

(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短缺严重。一是投资扶持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但总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奖补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到位,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由于人工锄草采摘、有机认证、土地流转、耕地整理、种苗、水电、生物杀虫等各种费用开支较大,蔬菜种植投入高且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市场疲软或遭遇自然灾害,种植户很难收回成本。三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蔬菜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明显不足,品种、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高标准示范园区数量少、档次低,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社会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贷款融资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一是重点龙头企业匮乏。县域内缺乏加工、购销、储藏保鲜集于一体,牵引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有的企业在蔬菜加工运销环节因管理不善,导致成本加大、效益下滑,甚至亏本经营,长远发展难以为继。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有限。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

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服务方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蔬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蔬菜以初级产品为主,企业重收购、保鲜、贮存,轻加工、包装、品牌,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和精深加工率不足,“民清源”等集体商标影响力不高,“民勤蔬菜”品牌没能真正叫响叫亮,导致我县品质好的蔬菜没有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四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不能适应蔬菜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需求,难以发挥蔬菜供求调节和“淡吞旺吐”的功能。

(五)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人才短缺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蔬菜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限。我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有技术力量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结构不合理,很难适应产业大规模发展需求。二是本土产业工人缺乏。蔬菜生产从集中采摘、统一包装到保鲜上市,时间短、用工量大、技术要求高。我县大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蔬菜生产技术及年龄偏大、报酬要求高,加之技术培训跟不上,产业基地的采摘、包装基本是外地人口,本地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在蔬菜采收旺季用工紧张。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蔬菜生产经营中还存在中间环节多、管理人才少、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运行成本费用高等许多难题,有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抓管理、搞加工、促营销、拓市场的专业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四、发展建议

1、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集约发展。一要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加快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各镇各部门年度实施方案,分区域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品种布局,避免镇村之间种植类同和无序竞争,持续扩大基地规模,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二要合理布局。区域布局上,环河区的昌宁、蔡旗、重兴要重点规模化发展;坝区的三雷、苏武、双茨科、东坝等镇要选择适宜村社适度发展,其它区域小面积试验示范,不要规模生产。品种布局上,对应深圳、广州、香港等市场需求,优先种植精细主体品种,如芥兰、学斗、菜心、红芥兰、银丝王等;适度种植大路品种,如甘蓝、西兰花、娃娃菜、胡萝卜等;探索种植其它品种,如香菜、芹菜等;低档蔬菜不宜种植。三要创新模式。种植模式上,扩大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示范推广大中小拱棚“春提前”、“秋延后”生产技术,延长蔬菜供应时间,提升均衡上市能力。生产组织模式上,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模式,通过企业流转土地,建立基地自主生产,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农户生产为主体,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四要准确定位。以绿色蔬菜为主体,有机蔬菜做引领。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定区域、确定品种、定实面积、严格标准,分区域开展有机蔬菜生产,实现优质优价,逐步引领民勤绿色有机蔬菜上档次、提效益。

2、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持续长远发展。一要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中资金、技术、人员,选择有条件的村社,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从蔬菜标准园环境选择,到功能分区、田间配套、生产技术示范、合作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二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严把种苗、用药、用肥、用水和销售五个关口,全程监控基地耕、种、管、收过程,形成“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三要加强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县级人参果育苗中心为龙头,在蔬菜生产重点镇村扶持建立商品化蔬菜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包装等过程全面实行标准化。

3、注重品牌打造,助推产品高效畅销。一要精心打造民勤蔬菜品牌。坚持“品牌就是利润空间,就是购买欲望”的理念,以“绿”为主,以“特”取胜,以“新”引人,有关部门组织专人或请专业人士,对民勤绿色蔬菜产业进行精准研判、品牌规划和商标设计,依托“民清源”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真正做精打响“民勤蔬菜”自己的品牌。鼓励引导蔬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登记和产地认定工作。二要积极推行“双单”产销模式。大力推行“订单+保单”产销模式,通过订单保销售、保单防风险,发展订单农业,推行蔬菜政策性价格保险和灾害保险,增强蔬菜种植抵御风险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要及时搞好信息。建立县级蔬菜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和蔬菜数据资源库,组建县级信息采集分析专家组,构建完善蔬菜信息监测、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国内外蔬菜发展信息,通过手机APP平台及时或提前蔬菜的生产、需求、预警、贸易、认证等信息,帮助菜农及时按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调整结构,规避盲目种植风险。四要走出去推介拓展市场。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赴大城市开展联谊和产品推介活动,主动参与蔬菜展销对接会,开拓外部市场和高端市场。适时举办各种节会、赛事,邀请外地客商来民考察,大力发展“互联网+蔬菜”业务,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网上交易,提高民勤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蔬菜“种得好、产得出、销得快”。

4、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主体带动能力。一要培育做强产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带动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一批蔬菜骨干龙头企业,组建科技企业联盟,规范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合理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带动我县蔬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二要新建改建蔬菜交易市场。配套完善县级蔬菜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集中扶持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保障蔬菜集散流通顺畅。三要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设施。以精细蔬菜产业带和重点示范园区为主,积极扶持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蔬菜恒温气调库,加强分级、包装、冷藏设施建设,发展保鲜、冷链运输,提高蔬菜的“旺吞淡吐”、均衡供应和避峰上市能力。四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蔬菜基地道路、渠道、电力设施,规划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大力推广膜下沟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和自动化灌溉技术,提升蔬菜作业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