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级技术分析

高级技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级技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级技术分析

高级技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医院;职称;量化评分表

职称,源于建国初期“专业技术职务的名称”一词,是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1]。职称制度是直接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和提供评价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2]。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评价要素能更加直观和正确的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意义。

一、以浙江省职称改革文件精神为基础,结合中医医院特点,特制定了《申请高级职称岗位等级量化评分表》(以下简称“量化评分表”)以及各岗位的评分细则,具象化得分情况,设置符合我院特色的评价要素。

1、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级职称晋升中的充分重要性。

《量化评分表》一共四个部分,包括基本情况、科研论文情况、医德医风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分别占总分的15%、20%、5%、60%。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杭卫发〔2013〕161号)文件精神,浙江省从2013年起,为加强对申报对象专业实践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核评价,所有申报对象需提交《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病例或关键、重大技术(科研)问题或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例表》,申报临床类专业人员还须填报《主持危急重症抢救和疑难病症处理或主刀(指导)手术病例一览表》。这从文件层面加强了对卫生技术人员在危急重症、疑难病例以及常规实际操作中的要求,更倾向于体现职称晋升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原有的高级职称评审过分倚重科研、论文、职称、外语等因素,很多人是为了职称晋升而去勉为其难写论文、搞科研,有的甚至找,买论文,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职称晋升考察医护人员实际工作水平的宗旨,所以我院在制定评分表时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占比提高到60%,也充分肯定了该能力对于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来说的重要性。“量化评分表”将这一能力分为三个部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新技术、新项目。具体岗位的不同能力标准细分体现在《评判参考意见》(另)中。

2、淡化但不能缺少科研、论文的分量,增加医德医风的关注度。

开展科研课题、在不考虑其来源是否正规的情况下是一种比较直观和客观的量化指标,他能比较清晰的看出个人的实际工作水平以及工作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在省市级、县乡级不同等级的医疗单位应该赋予不同的分量。以我单位(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例,从知识结构来说,除了极少部分护理人员的学历在本科以下,其余的卫技人员均受过高等教育。同时作为三甲综合性医院接触到的病患种类多,常见病广,临床案例相对丰富,医疗技术条件成熟基于这些客观条件给论文的发表以及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只有将临床实践能力转化为经验分享,实践医疗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在“量化评分表”中论文分五个级别:二级期刊、一级期刊、论著(编委)、sci收录、论著(主编)得分从2分开始往后依次递加2分。科研分四大块:科研立项、科研成果、专利、荣誉。在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中区分为三个级别市局级、厅局级、省部级;科研立项又细分为立项和完成两块;科研成果市局级、厅局级荣获前三等奖且排名前三的为加分项,省部级荣获前三等奖且排名前五的为加分项。专利分为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个加分项。荣誉分为政府颁发的省级和市级两个加分项。

如今医患矛盾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变得日益紧张,使医德医风的监督更加透明化。“量化评分表”主要通过医院统计的医疗投诉事件、违反职业道德事件以及各类感谢信、锦旗为量化点进行加减分。使其更关注医德医风的培养和保持。

3、完善个人基本情况,全方位评价个人综合实力。

“量化评分表”中基本情况占15%,其中具体内容包括:年度考核(近三年)等级、职务任职等级、任现职年限、学历情况、表彰奖励、其他加分项这六大块内容。通过这六大块内容,基本将职称晋升个人的其他情况都包含在内,比如:可将参加院级、局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种比赛、文体等活动的获奖情况归纳进“表彰奖励”类。在“其他加分项”中包含了同行评价分和领导评价分,通过同级和上级的评价,能更好的从主观的、人性化的角度了解个人的日常情况,更多方位的了解其综合实力。

二、“量化评分表”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职称晋升需要完善的部分。

1、没有相关的政策文件给予明确的指导细则。单位只能参考其他相关文件及结合自身对岗位聘任的要求来制定评价细则。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根据最新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也需要单位继续摸索补充。

2、要认识到“量化评分表”只是一个辅助量化手段,职称聘任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程序,他还需要更多的辅助方式来全面的衡量职称晋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在考量职称晋升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时候,不光要从其所处理的实际病例的效果来衡量他的医疗水平,还要从其在处理病例过程当中的态度、手段以及术后家属及同行对其的评价来合理的全面的评价医生的医疗质量水平。

3、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在分级分类管理、评价标准体系、“能上能下”机制建立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3]。特别是在聘期考核中要改变“一聘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很多人往往晋升上职称以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不再在学术水平上多花心思,多钻研,一直平步直走甚至医疗水平有走下坡路的。这样的现象从根本上违背了职称晋升激励人员进步的目的。

高级技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材分析与评估;Sussex教材分析法;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88-04

在课程论上,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和载体,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是传递和承载课程理念、选择和表达课程内容的工具。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和工具,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不仅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 Sussex教材分析法

Sussex教材分析法是英国萨赛允斯(Sussex)大学的埃劳特(Faurt)教授、列文(Lewin)博士提出的对课程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方法。笔者尝试用此方法对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估。

Sussex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模式具有五大要素(五大指标):目的—目标—内容—教学法—测试。这五个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因而相互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顺序关系(图1),如果任何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材的质量。

2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

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科目的课程标准。2004年,教育部又审定通过5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科书。从此,高校新课程在各实验区进行试点,各版本教科书也随之开始使用。沙溪高级中学使用的实验教材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下面就以此为例,运用Sussex教材分析与评估模式,就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2.1 教学目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教材的编写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显性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2)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②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2 教材内容

1)定性分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多亮点。

①内容编排角度新颖。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②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练习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③内容广、知识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④给教学活动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①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见表1、图2,章节与知识点数见表2、图3。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

2)各章图表分布分析见表3。

2.3 教学方法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倡导“以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一起为了学生,一定相信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更值得一提的是,每节则以有趣的小故事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穿插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有了大幅提升。

2.4 教材的外部展示形式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印制方面,正文中用宋体和楷体两种不同的字体排版,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涵义。此外,在页边上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3 总结

3.1 特色

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特别是教材的人文性、学法指导和学习评价是本教材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的实验教材相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弹性。详见图4。

1)内容体系创新。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贴近生活,提取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体系;以技术知识、方法与应用为线索,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增润文化教育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

2)适应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工具选用上。

3)价值渗透。反对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避免“价值教育”与“技术学习”两张皮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思考、讨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实践。每章以情景创设开始,进行主题点拨,教材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设置多样化并前后呼应的实践项目,章末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整体,从而把活动总结、归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5)多元评价。教材将多元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将评价与教学过程割裂开来的现象。

3.2 不足

当然,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操作性欠缺。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骨骼、信息素养是血肉,两者不能分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本书在处理以上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巧妙,尽量避免用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技术的学习,而是采用技术层面的方法指导。但实际使用中,因为缺少了操作步骤,所以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可有可无了,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基本不带教材到计算机教室,相关操作就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学案”来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教材的使用率比较低。

问题二:弹性过大,教学难以把握。教材对于课程标准的细化不够彻底,即课程标准中对于某个模块内容的原则性说明并没有通过教材细化成足够具体的、明确的知识点,预留的空间弹性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把握。

问题三:某些单元内容多而泛,略显空洞。某些单元包含的内容过多,在有限的课时里不能正常完成教学。由于教材关注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泛泛而谈的较多,可以动手的少,实际教学中有空的感觉,照教材上课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

3.3 对策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综合性的“书”,具体包括下面一些组成部分。

1)自编学习指南。与教材配套使用,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任务来开展学习,每一个任务又分解成多个活动,使学习者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或者前一次活动是后一次活动的素材,环环相扣。学习结束就意味着丰收时机的到来。这就使教材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完成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主题任务的形式组织学习,可以打破单元间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将逻辑上相联系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效果上实现1+1>2。另外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课时,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学习指南要具有易读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2)操作手册。为了弥补教材操作性欠缺的问题,可以自编一本“操作手册”,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高级技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 吸收能力 技术差距 技术溢出 博弈

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集聚的特殊经济组织形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集群中企业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带动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几乎所有经济繁荣的地区都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的存在。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租住协调的空间集聚态。在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相关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信任关系的维持以及地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同一性,分享技术和知识,促进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

对中国企业集群的类型,学术界已做过一些划分,王磊(2004)根据集群区域内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将企业集群划分为传统企业集群和高科技企业集群。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正在取代传统产业集群,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群,并以令人瞩目的势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高技术产业集群是指以高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以及人才招聘、风险资本、法律服务和广告营销等为内容互相配套的一系列关联产业的适应高技术企业发展、生息的经济生态系统。

高技术产业作为创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知识和技术是其主要投入要素,知识溢出效应是其创新的重要基础。目前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常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等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溢出(Knowledge spillover),指的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及成果会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朱秀梅、蔡莉等(2006)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能够使集群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朱秀梅等(2007)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考察了社会资本对知识溢出水平的影响。考虑到吸收能力对于集群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开始探讨企业的吸收能力对集群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所谓吸收能力是指企业的一系列经营规则与流程,通过这些经营规则与流程获取(Acquire)、消化(Assimilate)、整合(Transform)及利用(Exploit)外部知识。知识溢出能否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产出与企业的吸收能力高度相关,Tsai等(2001)的研究指出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Kamien等(2000)也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企业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数量模型研究方面,较为经典的是d'Asprement等采用完全信息2阶段动态博弈,开创性地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与竞争。在此基础上,鉴于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探讨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的影响,王向阳、卢艳秋、赵英鑫等(2011)以长春、烟台等地区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揭示技术溢出和技术差距之间存在二次非线性关系。这些研究仅对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合作创新的形成机制等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且实证研究居多,但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分类的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缺乏考虑企业的吸收能力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对创新影响的基础理论模型研究。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集群内企业如何根据博弈决策条件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模型假设

假设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有两家企业,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他们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竞争性企业。企业1为潜在技术创新的领先企业,对产品价格与产量有重要影响。企业2是技术创新的潜在模仿企业,且企业之间规模差距较大。在产品市场上,集群企业共同面对市场需求,企业1与企业2进行非合作生产斯坦伯格博弈。设其市场反线性需求函数为P=a-bQ,a>0,b>0,总产量,Q=q1+q2,q1、q2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的产量,且两企业原来成本相同为c。

为扩大市场份额,争夺市场,企业必然有动力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但由于企业1与企业2规模差距很大,企业2无法完成独立创新,只能选择不创新或在企业1创新的基础上模仿创新。模仿创新企业获得技术溢出,而技术外溢效应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二是技术创新企业和模仿创新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

因此,假设企业2的吸收能力系数为k,0≤k≤1,k=0表示企业吸收能力为0,对于企业1的创新技术完全不具备吸收及应用能力;k=1表示企业2完全具备吸收企业1的创新成果的能力。而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差距呈现二次非线性关系,所以假设技术差距为x,表示企业1与企业2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假设技术外溢效应系数为λ,则技术外溢系数λ=k*f (x),f (x)=A*x2+B*x+C,其中A0,C极小。

假设企业1创新成功后产品单位成本为c1=c-x1,其中x1表示企业在一定创新投入贡献水平下,创新成功带来的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幅度(称之为企业的创新水平)。若企业2模仿创新,其产品单位成本下降为c2=c-λx1,0≤λ≤1;若不模仿创新,则产品成本维持原有水平c。创新投入成本函数为y=μx12,μ为常数,满足创新成本规模收益递减特性。

博弈过程分析

企业将首先在创新投入阶段进行关于创新决策选择的动态博弈,创新成功后就会对各自的产量展开斯坦伯格博弈。在创新投入阶段,企业1可选择的决策为“创新”与“不创新”;企业2可选择的决策为“模仿创新”与“不创新”,且当企业1选择“不创新”时,企业2失去了模仿创新的基础,只有不创新。

(一)企业1创新,企业2模仿创新

创新成功后企业1产品单位成本为c1=c-x1;企业2模仿创新能以很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益,产品单位成本为c2=c-λx1。解得博弈均衡产量:

(1)

(2)

(二)企业1创新,企业2不模仿创新

企业1创新成功后产品单位成本为c1= c-x1;企业2选择不模仿创新,无法获得技术溢出,产品单位成本为c2=c。均衡产量为 :

(3)

(4)

(三) 企业1不创新,企业2不模仿创新

在产品市场上,企业间进行斯坦伯格产量博弈。均衡产量为:

(5)

(6)

根据以上分析,构造企业1、2博弈矩阵如图1所示。

求解此博弈的纳什均衡,首先看企业1的最优策略:如果企业1选择创新,企业2可以选择模仿创新或不模仿创新,这些情况下企业1的均衡产量分别为:,,如果企业1选择不创新,企业2失去创新模仿对象,无法模仿创新,对应企业1的均衡产量为。由于一般情况下0≤λ≤1,所以q13

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上文分析得知,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纳什均衡组合为(创新,模仿创新)。 在产品市场上,企业1与企业2进行斯坦伯格产量博弈,博弈均衡产量和价格为:

(7)

(8)

由于λ∈[0,1],观察(7)式和(8)式,可以发现集群企业总产量与创新投入成正比,产品市场价格与创新水平成反比。技术创新成功后,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市场价格会降低,集群企业创新成功后产量上升不一定能保证企业利润增加,但产量下降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减少,势必会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

对比(1)式和(5)式,可知企业1由于产品成本降低,产量必然上升。对比(1)式和(6)式,对跟随企业2而言,模仿创新只有在时才能带来产量的上升,当时,其产量小于或等于未创新时的均衡产量。由于创新技术外溢λ受企业2吸收能力k和技术差距x影响,且λ=k*

f (x)。代入(1)、(2)、(7)、(8)式,得到新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9)

(10)

(11)

(12)

由上式知,在创新投入一定,集群企业之间技术差距x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加,集群总产量随之增加,技术创新企业1的产量是下降的,但对于模仿企业2,只有当时,模仿创新才能带来产量增加,当k

结论1: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带来集群企业整体产量的增加,产品价格的降低。技术领先企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科研力量自主创新总是有好处的,技术创新能带来产量的增加,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加企业利润;而中小型跟随企业由于不具备自主创新的优势,可通过学习进行模仿创新,但其决策受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获得、消化、吸收外部技术或知识,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产出。企业的吸收能力大于k0时,跟随企业具备足够的能力将外部技术或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或知识,能够被企业所应用,跟随企业因模仿创新增加产量;当企业的吸收能力小于该临界值时,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将难以被跟随企业吸收并转换为可应用的技术或知识,形成自身的技术成果,反而造成跟随企业时间和成本的浪费,跟随企业产量减少,利润下降,隐喻跟随企业需要采取其他创新方式,如中小企业自身之间、与技术领先企业或外部创新主体等进行合作创新等。

根据上文分析,总结出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如表1所示,同时下表也给出了企业决策者可以采取的策略。

技术差距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在创新投入一定,集群企业吸收能力k一定的情况下,技术差距x对技术溢出效应系数λ的影响存在临界值。当技术差距低于临界值时,技术溢出效应系数λ随着技术差距x的增加而增加,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显著;当技术差距高于临界值时,随着技术差距x的增加,会导致技术溢出效应系数的下降,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不显著。

为考察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x与企业产量的关系,先假定企业2的吸收能力k一定,对比(1)式和(6)式:

该式的符号取决于,因b>0,x1>0,集群内企业2要想模仿创新后产量上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需满足条件λ=k(Ax2+Bx+C)>,即Ax2+Bx+C->0。

设g(x)=Ax2+Bx+C-,则g′(x)=2Ax+B,g″(x)=2A

因为A0,且Δ=B2-4A(C-)>0,所以xb>0。再来讨论另外一个根xa是否大于0,因C极小,则C-0,所以,可以得到,xa>0,且xa

结论2:在高技术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带来集群企业整体产量增加,产品价格降低。技术领先企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科研力量自主创新总是有好处的,技术创新能带来产量的增加,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加企业利润;而中小型跟随企业由于不具备自主创新的优势,可通过学习进行模仿创新,但其决策受企业间技术差距的影响:企业间技术差距x∈(xa,xb),属于一定的范围时,技术扩散和企业模仿足够强,跟随企业能因模仿创新增加产量;技术差距超过该范围时,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将难以被模仿,跟随企业产量减少,利润下降,隐喻跟随企业需要采取其他创新方式,如中小企业自身之间、与技术领先企业或外部创新主体等进行合作创新等。

根据上文分析,总结出企业间技术差距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如表2所示,同时表2也给出了企业决策者可以采取的策略。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集群内技术创新企业的产量与创新水平呈正比、与产品单位成本与价格成反比。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领先企业自主创新能增加产量,扩大市场份额;技术跟随企业由于不具备自主创新优势,只能模仿创新时,且企业的决策受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当企业的吸收能力小于一临界值时,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将难以被跟随企业吸收并转换为自身的技术成果,反而造成跟随企业时间和成本的浪费,模仿创新会导致企业产量下降和利润减少,此时跟随企业需要思考其他方式技术创新。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跟随企业在决策时还受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因素的影响,只有当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一定范围内时,技术扩散和企业模仿足够强,跟随企业能因模仿创新增加产量,技术差距超过该范围时,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将难以被模仿,跟随企业产量减少,利润下降,技术跟随企业应考虑选择其他技术创新模式,如合作创新等。

企业创新决策受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及企业利润的变化情况影响,考虑到企业的吸收能力和企业间的技术差距,集群企业需分析所处集群的宏观环境及市场因素,就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吸收能力及其与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做出大致判断,综合考虑做出创新决策。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对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临界值的确定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这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苏英,慕容平,宋河发,王琴.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

2.王磊.论我国企业集群类型的划分[J].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2004(6)

3.谭笑天,夏青,孙智君.中国高技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学习与实践,2009(9)

4.余江,方新.高技术企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技术战略视角[J].科研管理,2005(4)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朱秀梅.高技术企业集群式创新机理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4)

7.朱秀梅,蔡莉,张危宁.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传导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6(5)

8.朱秀梅.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对知识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

9.Zahra, S.A , & George, G. 2002.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

10.Cohen, W.M, Levinthal, 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 1990,35(3)

11.Tsai, W.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44(5)

12.Kamien M I,Zang I.Meet Me Halfway: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0,18(4)

13.d'Asprement C,Jacquemin 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5)

14.王向阳,卢艳秋,赵英鑫.技术差距与技术差距:线性关系还是二次非线性关系[J].科研管理,2011(8)

高级技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特性;栽培技术;分析

玉米淀粉由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组成,由于二者的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根据二者组成的不同可以将高淀粉玉米分为混合型高淀粉玉米、高支链淀粉玉米(糯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但通常所说的高淀粉玉米主要指混合型高淀粉玉米。

高淀粉玉米品种的选育国内外主要通过合成优质群体作为育种材料,然后对育种材料实行定向选择,并通过快速品质分析的早代选择,促进基因的累加,达到提高淀粉含量的效果。

我国高淀粉玉米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已经选育出淀粉含量在75%以上的高淀粉玉米杂交种长单26等。黑龙江省近年来也相继育成一批高淀粉玉米品种,如海伦市种子公司育成了玉米杂交种海玉10,淀粉含量为76.0%。

1.高淀粉玉米的营养特点和经济效益

1.1高淀粉玉米的营养特点

高淀粉玉米提高了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的同时,其籽粒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高淀粉玉米的籽粒粒重、胚乳重高于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而胚重较低。籽粒淀粉含量达到7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玉米类型,淀粉成分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均得到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普通玉米差异不大,但脂肪含量有所下降低。

1.2高淀粉玉米的经济效益

种植高淀粉玉米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优质优价上。根据国内有关淀粉厂家测算,以高淀粉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由于淀粉含量高,每吨可以比普通玉米增值56元。厂家以64%为淀粉含量基数,淀粉含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吨可以提价4元。高淀粉玉米一般比普通玉米高八个百分点,每吨可以提价32元,以公顷7500kg计,每公顷高淀粉玉米可增加收入240元。每推广10万公顷高淀粉玉米,农业可增收2400万元,工厂多盈利3840万元。

2.高淀粉玉米的特性

2.1籽粒营养成分

普通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在65%左右,高淀粉玉米提高了籽粒中的淀粉含量,其籽粒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高淀粉玉米的籽粒粒重、胚乳重比普通玉米高,而胚重则较低;胚乳与胚占籽粒的比例高,胚乳较大,占籽粒的比例也最大,而胚所占比例较小,胚/胚乳比值最小;籽粒淀粉含量达到72%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玉米;淀粉成分中直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均比普通玉米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普通玉米差异不大,但籽粒脂肪的含量低于普通玉米。

2.2主要农艺性状

目前生产上用电高淀粉玉米品种大多是单交种,其植株形态、果穗外型、生育期等与普通玉米差别不大,常见的高淀粉玉米品种都是晚熟的马齿形。但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中直链淀粉合成受复杂的基因型与环境工作的影响。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则要降低产量和其他农艺性状。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上淀粉总含量的减少、较高的水分含量和最终减产。目前,高直链淀粉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低于普通玉米和糯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仅为普通玉米的65%-75%。混合型高淀粉玉米在产量水平与普通玉米相当。

3.高淀粉玉米的栽培技术

3.1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通常在玉米高产栽培中,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紧凑型品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保证。由于能选育的高淀粉玉米品种较少,可选用的品种不多,第1,第2积温带主要有长单26等,第2,第3积温带主要有海五10。另外还有一些淀粉含量大于72%的玉米品种也可供选择,如四单19号(74.59%)、PR3394(74.1%)、垦单2(74.4%)、龙单7(74%)、嫩单8(73.8%)、四密25(73%)、龙单18(72.67%)、庆单1号(72.37%)、丰禾10(72.3%)、红玉7(72.23)、龙单20(72.36%)、东农250(72.12%)、巴单4(74.08%)、合玉19(72.97%)、龙单23(72.18%)和巴单5(72.25%)等。上述品种多数株型较平展,少数略收敛,所以,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在普通地力条件下,种植密度以每公顷45000-52500株较为适宜,在高肥地力条件下,可种植到每公顷60000株。

3.2播种技术

高淀粉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普通玉米相同。但由于种植密度低,为了获得高产,应尽量种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为轻壤或中壤的地块。这样的土壤通达性好,肥力高,可满足玉米对氧气及各种肥料的需要。由于高淀粉玉米的种植密度比较低,要确保每穴都能有一株壮苗,下种量要大些。通常每穴要求播三粒种子或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两粒。

3.3田间管理

3.3.1苗期管理

此时期的目标是保证苗全、苗壮、苗匀,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形成,为丰产打好基础。播种后出苗前若遇雨,要及时松土浅耙,破除土壤板结层,促苗出土。间苗宜早进行,通常在2-3片真叶时间苗,选留大小一致、叶片肥厚、茎秆扁而矮壮的苗,拔除病苗、弱苗和杂苗。间苗后的密度应为适宜密度的1.2-1.5倍。在拔节期定苗,密度为适宜密度的上限。

3.3.2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既可疏松土壤,改善通气条件,提高地温,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又能灭除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对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非常重要。中耕宜浅,一般控制在3-4层面,避免伤根压苗。此时如发现仍有地下害虫,可用毒饵防除或喷洒40%乐果乳剂防治。

3.3.3肥料管理

目标是促叶、促秆、攻穗,玉米的理想长相是植株粗壮,茎基部扁圆短粗.叶大色深而挺拔,生长协调。玉米雌穗分化期,应追施氮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每公顷施五氧化二磷75-150kg,氧化钾75-150kg,磷肥和钾肥混匀,作为底肥一次施入。作为底肥的氮肥施用量为90-150kg纯氮,施在行内穴间。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30 000kg有机肥,不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保证玉米早发稳长,防止后期早衰和提高速效氮、磷、钾的利用效率。对于土壤缺锌的地区,基肥中每公顷应施15kg硫酸锌,并注意不要与磷肥混用,防止锌磷拮抗。

追肥的施用应掌握运用速效氮肥调节平衡,主攻大穗、防止早衰、提高粒重的原则。在3-4叶期,根据玉米苗的平衡状况,偏施氮肥,促平衡生长,追肥量为每公顷45-90kg纯氮;7-8叶展开时,基部节间开始伸长,需氮进入高峰期,此时应重施氮肥,主攻大穗,一般每公顷施135-180kg纯氮,在追肥的同时,结合中耕可以控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和田间杂草,肥效的发挥促进了雌穗的分化、根系的生长和穗大粒多的形成;吐丝期应适当补充粒肥,一般每公顷用45-75kg纯氮,防止植株早衰和提高粒重。

3.3.4水分管理

高淀粉玉米的需水规律与普通玉米基本相同。在田间墒情不好的情况下,应结合施肥浇水,一般以沟灌效果最好。雨水过多、田间积水的情况下,应及时排水。

3.4收获

高淀粉玉米以收获籽粒为目的,应在玉米完全成熟时收获,只有充分成熟才能达到预期的高淀粉含量,提高籽粒产量和质量。玉米充分成熟的标志是:苞叶枯黄,籽粒坚硬,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籽粒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

【参考文献】

高级技术分析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高尔夫运动名将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挥杆动作中挥杆击球过程中球杆运动轨迹的异同点进行分析。经研究,3位选手虽有各自技术风格, 但都掌握良好的挥杆节奏,均以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协调用力为主引导挥杆动作, 挥杆击球过程中的运动特征符合鞭打动作原理。

关键词高尔夫球名将挥杆技术特征分析

如今高尔夫球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高尔夫球已成为一项真正的全球化运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高尔夫球场。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张连伟、梁文冲等人可以跻身世界优秀高尔夫选手之列,并获得过骄人的成绩。然而,相对于高尔夫运动技术动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相对应的科学研究是比较滞后的。本研究通过对高尔夫名将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三名国际优秀选手挥杆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高尔夫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进一步促进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梁文冲:中国球星。2010美国PGA锦标赛八强,2009年同一亚洲美的精英赛冠军,2000年至今,梁文冲在中国国内的高尔夫比赛上独占鳌头,难逢对手。

巴奈斯:澳籍球星。2005年维多利亚公开赛(Victorian Open)冠军,2009索菲特钟山高尔夫公开赛冠军。

泰格-伍兹:国际巨星。大赛冠军14个(美国名人赛 1997,2001,2002,2005;美国公开赛2000,2002,2008;英国公开赛 2000,2005,2006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高尔夫运动以及其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资料,把握目前高尔夫运动中挥杆技术分析的研究现状,将有关资料全面阅读,并加以归类和分析。

2.信息技术法

(1)资料获取:通过Internet用Bitcomet软件在省略下载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视频,将视频存入电脑硬盘(格式为mpg)。

(2)资料处理:运用技术分析器dartfish软件对3人挥杆技术动作进行技术指标统计和定量分析。

(3)图片处理:通过超级解霸V8软件,将2个视频剪切保留要研究的主体部分,并连续抓图。

3.数理统计法

对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挥杆动作的关节角度统计采用excel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与图形绘制。

4.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向多年从事高尔夫球训练工作、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请教有关高尔夫运动中挥杆的技术问题,咨询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挥杆击球过程中球杆运动轨迹运动特征

挥杆技术作为高尔夫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该项运动技术是沿人体纵轴所进行的一种旋转运动,挥杆动作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回旋挥摆技术与个人挥摆技术特点的高度协调统一,其中,涉及旋转运动的关键动作环节包括上杆―挥杆顶点―下杆―冲击取―顺势运动五个部分[1],通过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在击球瞬间的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使杆头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的运动过程,击球距离,主要是通过球杆的挥摆速度实现的。在保持引杆过程中的连续性、挥杆平面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击球时达到最大杆头速度,对能否击中“甜蜜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三名选手在准备引杆之前到挥杆顶点,即准备阶段到挥杆顶点的角度,角度越大表明球杆运动轨迹距离越长,身体旋转幅度也越大。下杆至冲击取到顺势运动结束完成击球周期,角度越大表明球杆运动轨迹距离越长。

高尔夫挥杆开球,距离是关键,而挥杆的杆头速度增大,是增加挥杆距离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这三名选手,虽然挥杆过程中各有特点,但他们均利用了由下而上,机体整体回旋转动引导挥杆击球,从而增大引杆距离,通过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增大球杆的扭转力矩,从而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由表1显示巴奈斯的挥杆角度最大,挥杆轨迹距离也最长,身体旋转幅度也最大,在高尔夫球赛场上他被誉为“大炮手”,开球距离能达到340码。

表1引杆和顺势运动挥杆运动轨迹(°)

准备阶段至上杆顶点冲击取至结束阶段

梁文冲 264.8 347.7

巴奈斯 273.7 347.7

泰格-伍兹268.5323.9

良好的挥杆距离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挥杆的距离直接决定了是否能把杆头以最快速度通过击球区,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都是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都掌握良好的挥杆技术,三位选手的挥杆距离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回旋击球所用合理动作与国际上其他高水平选手的趋势是一至的。

图1梁文冲、巴奈斯、泰格引杆和顺势运动挥杆角度比较

(二)挥杆技术历时对比分析

挥杆过程中各部分动作的时间比例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平均情况下,挥杆动作中69.2%(最小值为泰格-伍兹性的671%,最大值为梁文冲的73%)的时间是用来引杆的。这个值虽然与Mc Teigue 等人(1994 年)报道的引杆时间职业巡回赛球员为0.80s,高级职业巡回赛球员0.75s,业余高尔夫运动员为0.91s有所偏小,挥杆击球的平均时间为(0.338±0.034)s,占整个挥杆时间的平均值24.3%。这个值要比Mc Teigue 等人(1994年)报道的挥杆时间职业巡回赛球员为0.29s、高级职业巡回赛球员0.28s,比其报道的业余职业球员0.38s偏小[3]。

表2 挥杆各阶段持续时间 s

引杆挥杆击球引杆+ 挥杆击球 引杆/(引杆+ 挥杆击球)

梁文冲0.9240.341 1.2650.730

巴奈斯0.9230.338 1.3610.678

泰格-伍兹性 0.8930.335 1.228 0.671

平均值0.9130.338 1.2850.692

标准差0.2730.034 0.243

由于本文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少,因此,这也很可能是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之一,虽然三位选手的挥杆时间虽然各有特点,但总体来说,引杆与挥杆击球所用的百分比时间与国际上其他高水平选手的趋势是一定的。这就说明,高尔夫挥杆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良好的节奏。

三、结论

(一)引杆过程中,沿人体纵轴做回旋转动和局部肢体引杆至顶点前,为挥杆击球阶段的躯干回旋摆动和击球挥摆鞭打动贮备弹性势能。

(二)挥杆击球过程中,加大挥杆运动的距离,增大球杆的扭转力矩,获得较大的杆头速度,并通过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在击球瞬间的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使杆头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

(三)三名世界高水平高尔夫选手在引杆与挥杆击球和顺势运动的时间、引杆角度和范围均有所差异,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这与他们多年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习惯有关。

参考文献:

[1]耿玉东.高尔夫挥杆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勤.论高尔夫挥杆技术的专项力量训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