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等 职业学校 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21-0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五个对接”。这要求职业学校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应和产业部门的生产经营有效对接,为学生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奠定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侧重点的差异,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开发建设更多体现校本化的特点。因此加强校本化教科研,借助于产业部门的力量,开发和实施专业课程,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而进行课程开发建设就必然要分析行业或企业工作的典型职业活动。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强调职业教育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习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探索行业、企业工作的典型职业活动,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构建理实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行动导向课程为载体的教学情境。
1.教学情境构建原则
1.1人本性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
1.2科学原则
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生源结构、不同专业的不同专门化方向,科学定位和设计教学情境。
1.3先进性原则
教学情境设置和内容选择要来源于工作,并反映当前最新科技和新知识新方法。
1.4实效性原则
教学情境设置要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和企业实际,满足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符合职业标准与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1.5情境性原则
力求课程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同步发展,充分考虑将学生置于职业场景中开展学习,实现理实一体化。
1.6开放性原则
教学情境设置要坚持校企合作,骨干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参与。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开发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开发,必须要经过基础调研、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教学情境凝练三个阶段。
2.1基础调研
基础调研分析是职教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岗位需求,明确就业岗位(群)、人才规格要求,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为下一步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提供依据。对于园林、林业等较为成熟的长线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作补充调研分析,对新设置专业要做充分细致的调研。
2.1.1调研的具体任务
1.了解专业所对应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内涵。
2.明确适合中职生就业的职业岗位群,明确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态度、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的要求。
3.明确与本专业培养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要求。
2.1.2调研程序与要求
1.精心设计调研方案,选择适当的调研方法,合理分配任务。调研方案包括:目的、内容(以提纲或问卷形式表达)、对象、组织方式、方法等。
2.科学设计问卷和提纲提前下发。
3.筛选调研对象,确定调研样本。基础调研对象主要是行业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一线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学校主管和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调研样本的确定主要考虑企业代表性和足够数量。一般占到本行业企业总数的5%以上。
4.进行问卷、访谈和坐谈。要提前沟通和预约,做好充分的准备。
5.信息汇总与整理。梳理出有效和有用的关键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
2.1.3调研结果分析
1.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准确掌握本职业领域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确定专业范围,准确界定专业名称和专门化方向。
2.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准确把握中职学生能胜任的岗位群及其职业要求。
3.梳理分析国家职业资格对本专业领域职业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通过分析找出专业建设差距明确改革方向和主要内容,并提出课程改革建议。
2.2典型职业活动调研
2.2.1开展典型职业活动专题调研
通过第一阶段的基础调研,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工作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在此基础上,针对工作岗位,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确定其典型职业活动,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描述。这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下一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唯一依据。
开展专题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职业活动,并对典型职业活动的职业特征,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等八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填写《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表》。
除此之外,开发建设人员还要深入实际工作第一线了解真实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第一手资料,掌握生产过程一般规律和形态。主要包括:了解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了解工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各环节的工作日、工作要求,了解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
2.2.2分析确定典型职业活动
在对职业活动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选择那些反映工作领域本质规律、具有典型性和具有教育价值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要注意的是,典型职业活动具有完整性,通过所有典型职业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能力,各典型职业活动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但不重复,并无包含关系)编制典型职业活动表。
典型职业活动表编制完成后,再召集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使参加研讨的人员就典型职业活动表中的典型职业活动进行描述,并对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职业标准等八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参加座谈的企业专家应是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技术人员,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善于表达。召开会议前应提前通知与会专家,请他们做好必要准备。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应全面具体而详细,避免大而空。
2.3教学情境凝练
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确定后,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即可以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既符合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又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乃至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其中的一个方面,但通过考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学校所有的资源,从中或提炼或强化或升华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本校个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即学校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文化品牌建设,鉴于我校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的附属中学,确立了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聘请大学教授为课程建设顾问和指导教师,利用得天独厚的大学教育资源,归纳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感发意志、开拓智慧、厚积薄发、各成乃器”的课程理念,并提炼出新的“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校训,以此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来培养人和塑造人。
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局限于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文化空间(既包括非成文的体现学校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的观念形态,又包括成文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物理环境因素等隐性文化)的传递。这些文化因子的传递,可以使校本课程所要表达的内容建构起一种稳定的氛围,使得学校文化得以不断传承。
校本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校本课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文化是课程发展的土壤,任何课程的实施都会打上学校文化的烙印。校本课程实施的真正实现,依赖于学校文化的支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共生”既具有深厚基础,又具有现实可能。校本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共生”,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突出校本课程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提升校本课程理念为校园精神文化。
基于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这种“共生”关系,我们既要从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来开发校本课程,又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契机,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要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关键词:历史校本课程;推广
从2003年开始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里开始了多样化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之一的历史校本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探究如何在中学里更好的推广或延伸历史校本课程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中开设历史校本课程现状
校本课程作为各级中小学推广的项目开展以来,一方面,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推广活动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效果越来越显著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存在毕业、升学、高考压力以及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不同等问题,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仍然不是很理想。可见历史校本课程在高中推广发展尚有很多急需完善之处。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高中教育的任务性和某些学校办学的功利急躁性,导致课改以来提出的素质教育难以在中学深入贯彻,特别是一些作为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智慧的历史校本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对学生考试成绩以提升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使其在学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学校对历史校本课程的认识,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深刻影响着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一) 历史校本课程理念得不到合理贯彻
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属于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校本课程对高中生智力发展、身心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今天的高中校园,由于应试教育在目前中学教育仍占据绝对优势,分数决定论、分数考核论仍主导学校、教师、学生考核标准;学校围绕分数进行管理,教师围着分数教学,学生看着分数学习。校本课程,成为一些学校的珍稀行为,开设历史校本课程更是凤毛麟角了。因此学生的兴趣、潜质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虽然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但是迫于功课压力,无暇顾及“课外活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存在“校本课程浪费时间”、“校本课程让学生精神涣散”等看法,校本课程在这些学校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活动形式、或成为单纯的摆设。如此看来,历史校本课程更是海市蜃楼。
(二) 实施历史校本课程的时间缺乏保障
校本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简言之,就是指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是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开设一门课程。当代高中生,他们一天到晚除了课堂学习就是课堂作业,历史校本课程算是见缝插针的事情。高中生除了吃饭、睡觉、行走所必需支配的时间,一天大约12小时用来学习;从起床到睡觉,他们要早读一节,上课8-9节,晚修2-3节,共12-13节课,以每课时40分钟计,上课总共用约8.5小时;以每天平均4-5科功课,每科教师布置30分钟作业量计算,学生正常情况下要2.5-3小时完成各科作业。这样,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为0.4-0.8小时,如果按运动、学习各占50%比例计,学生每天可用校本课程时间大约0.2-0.3小时,这样历史校本课程的时间就更紧了,目前校本课程尚无明确的标准,若借用一句老话,历史校本课程效率就低多了。
(三) 历史校本课程的指导缺失
历史校本课程是学生有效利用或开发兴趣进行的课外的探究活动课程,受“校本课程浪费时间”的影响。一些学校管理者和学科教师,对历史校本课程未能建立有针对性适合高中生发展指导机制,仅仅编基本历史乡土教材就完事大吉,历史校本课程处于整体的“迷茫”状态,成为历史校本课程发展的“瓶颈”。高中生思想已具相当的独立性,他们对各类社会现象及人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学习之余,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喜欢追求独立、自主,开始深入探究、思考人生。正如有些教师认为“校本课程让学生涣散”那样,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引导如何利用。高中生处于发展知识、提升能力的关键拐点,如果未能对他们的兴趣意识作积极有效的培养,不仅浪费他们为数不多的课外时间,还将使得他们探究的能力徘徊不前,甚至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
(四) 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匮乏
历史校本课程作为与国家、地方分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一些高中、特别是农村高中、乡镇高中,课程资源较为匮乏,主要表现为资源数量缺乏和资源质量不高。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高中生获得课程资源的便捷与其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学校应建立结构合理 、内容丰富的资源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高中,面临着资源短缺和资源质量不高的事实。在资源建设中,虽然国家和各省市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然而一些学校由于人力、物力、财力问题或是校领导对资源建设认识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学校会因为评级达标,短时间齐刷刷开设一系列校本课程,没有足够的论证时间设计历史校本课程,违背了循序渐进教育成长的规律,会导致“资源过剩”。
三、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措施
中学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点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发展。为进一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也是学校应以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构建全方位的课程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氛围,推进历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深入。
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一个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却说:“闻斯行之。”可见,孔子对两个个性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中国之大,纵横万里,在这广袤土地上遍布的学校,又岂能以固定的章法来约束?前不久,《江西教育》编辑部举办了关于“高中多样化办学”的峰会论坛,讨论了关于学校如何在办学中突出特色的问题。而学校办学要多样化,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有一本契合自身条件的经。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出现的一种课程策略,是以学校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合理利用学校整体和社区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的一种开放式课程管理模式,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重要途径。
校本课程:办学品位的核心要素 沙华中2013年11月4―7日,笔者有幸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校长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深切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确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
一、校本课程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有权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调、改、换,以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但事实上,教师长期过于迷信教材,雷打不动地教授课程内容,致使课程实施趋同现象严重,校本化实施非常不够。因此,有必要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1.学科间整合。在各门学科间总有些内容是相连的,分科教学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影响了效果,三是知识与能力培养零碎化。如在教学《天火之谜》时,就可以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既学到雷电知识,又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2.教学方式的整合。大数据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我们的教学方式却过于单一,手段过于陈旧,与时展不合拍,显得较为滞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现象应该有较大改变。当然,教学方式的整合,还呼吁突破课堂的时空,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社会,将教与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3.教学人员的整合。学科间的教学人员应该加强往来,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不能与他人不交往。将教学人员整合起来的有效方法,是使每个教师都参与班本课程的建设,参与到完美教室的建设之中。班本课程与完美教室的建设不应该也不能成为班主任的专利。各教学人员都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围绕班级愿景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谋划策,各展其长,使班本课程成为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二、校本课程要对学校文化以充分的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学校文化应充盈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学校文化可以是可视的,更多的则是可感的。而课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与文化应是统一的。课程是学校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
1.校本课程应基于学校及周边资源。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地域中的一个实体,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教师及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成为无形的积淀保存在身心。因此,校本课程一定受到学校及周边资源的影响,脱离周边资源而另起炉灶建设校本课程,一是使校本课程成为无源之水,缺少根基。二是增加了实施难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德育课标指导下,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借助相关人员力量,选择、改编或新编适合于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或活动,并纳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国内各中学开发出来高质量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行知中学“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系列;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开展“德美体”;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构建了学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编写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课程优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动集》德育校本书籍,供全区内的学校使用。当前国内多数学校对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开发,开展系统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就更少了,质量也不高,本文对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为各级中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二、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现状的需要。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2.调动了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是整合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教育与教学没有整合一致,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要求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抓教学的往往只管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开发管理机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负责人,德育主任为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年段长为实施者,教研组长为协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训、开发管理体系。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校本教程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考核、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的资金、编写进度、开发课程的先后顺序、审核与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考核等。德育校本课程编写流程。专家指点德育处撰写课程纲要评审修改分配任务编写讨论修改审查印刷实施评价。
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校情结。通过立足于校园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开发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爱校情节。如《校园建筑历史变革》、《校园植物探秘》等。以校园舆论文化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学生电视台以及广播站。如我校厦门集美中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诚毅”校训,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体现。以“诚毅”和“嘉庚”为主线开发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诚毅”校训与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陈嘉庚与教育》、《嘉庚与华侨办学》等。开发以校园制度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校园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凝结成一种在代代师生中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如《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2.开发学科渗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润物细无声中沐浴德育教育。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以教务处为组织者,教研组长为执行者,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开发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校本课程。既可以在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编写德育教材,如《化学史与批判精神》、《哲学与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生理教育》、《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怀哲学》、《欧美文化差异分析》等。
3.开发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是挖掘学校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地理等知识,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德育校本课程。如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飞进校园》、《芦笙飞歌》、《民族服饰》、《民族体育运动》等。
4.开发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礼仪手册》、《人际交际》、《职业规划》、《交通安全教育》、《形体健美》、《中西方美术欣赏》、《艺术与审美》、《插花艺术》、《剪纸艺术》等。
5.开发系列活动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月系列活动。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艺术月、科技月、体育月、读书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如“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艺术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书画专场”、“舞蹈专场”、“十佳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棋类专场”等等。
6.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德育校本课程,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利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为契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清明节,祭扫先烈;端午节,纪念文化名人等。活动如义务劳动、植物、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养。
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使德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修养好的建设人。
参考文献:
[1]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