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价值观

学前教育价值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价值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教育价值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质量 评价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益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保障特殊幼儿的入园机会以及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考虑学前教育立法之际,应该同步考虑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中,切实之举是探索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把其整合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对待案的《学前教育法》不仅是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也是改变全国特殊幼儿命运的重要机遇。对普通幼儿园而言,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这样的压力也会转变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升质量的动力。

1 普通学前教育对质量的界定、解析和评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成果颇丰。就托幼机构教育而言,“质量”主要指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对质量的共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应侧重于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但毋庸置疑,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某些结构性质量,尤其是班级空间格局、区角规划和材料提供对过程性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用总体环境质量可以更贴切地表述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Harms等(2005)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估量表(修订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是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产物。ECERS—R包含七个子量表,即从空间与设施、日常照顾、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对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等七个维度对幼儿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的质量进行评价。ECERS—R的判断标准包括:选择性、独立性、自由创造、多样化、计划性、积极氛围、监督管理和成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自1970年代起,美国在几项全国性长期研究中均应用了ECERS或ECERS—R作为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估,可以说,ECERS—R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

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基本公认,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Children,NAEYC)推广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最确切地代表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DAP背后所支持的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及杜威等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育方式。NAEYC倡导DAP的原因主要是想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入“拔苗助长”(即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误区,一味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基础学科的各项技能。相反,DAP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适宜环境让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其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能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但是,Copple和Bredekamp也补充说明:DAP并不意味着“集体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就是错误,或所有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需由幼儿主动发起的;DAP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法,相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facilitator)。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性”(intentional),即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室布置、区角规划、材料投放;选择主题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如何、何时与幼儿互动——交流信息、提问、纠正或提供反馈意见等_2 J。值得一提的是,ECERS—R所代表的质量概念与DAP关于高质量的定义完全吻合,因此得到了众多幼儿教育专家的认同和推广。

2 学前特殊教育对质量的界定和评估

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有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CSE)及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的探讨较少,相关研究亦显贫乏。主要原因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其中,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一行为理论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影响最深,具体体现在学前特殊教育强调个体化的干预和评估,并且不断检验干预的效果。其次,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最能解释支持或影响特殊幼儿是否有效地接受各项教育服务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性。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家长在幼儿评估和干预中的参与以及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注重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交流和协作;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此外,学前特殊教育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鼓励特殊幼儿通过积极发起游戏活动、有意识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适宜性教育也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服务项目繁多、内容广泛(如游戏治疗、行为分析治疗、职业治疗)、形式多样化(家庭为主的、机构为主的、普通或特殊幼儿园为主的),强调个别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通过支持家庭和维护家庭利益来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通常,对学前特殊教育服务质量评估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法律(如《特殊儿童教育法》,即IDEA)已规定的实施细则上。但这些细则往往强调是结构性质量,而非过程性质量。从过程性质量的角度而言,最具权威的标准来源于全美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于2005年推广的“有效实践”(Recommended Practices)。“有效实践”总共有240条标准,包含五大领域:评估、儿童为中心的实践、家庭为基准的实践、跨学科的服务模式和科技实践。“有效实践”验证了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理论的实践效果。有些主要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引导的实践,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如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nt)、强化(Reinforcement)以及以同伴为中介的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y)等;有些则以理论为主要支持,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在实践中一般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合作教学、对家长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针对这些实践并无相关的质量评估工具和方法,相关的质量研究也未曾查到。

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定义及其对质量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学前融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进入普通托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人数不断增长。最终,随着各国政府支持融合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解答什么是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文献常使用“全纳教育”来指称融合教育。两者区别是:前者作为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不管特殊幼儿的残障程度如何都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在任何时段都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任何活动。而后者则允许根据特殊幼儿的情况,通过各种灵活形式使其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包括半日融合半日个别化指导,幼儿园以外的专业康复机构训练与幼儿园融合相结合,或者反融合,即普通班幼儿到资源教室与特殊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因此,融合教育的说法更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和家长们提出了一系列关心的问题:(1)如何能确保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同时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是否使特殊幼儿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便能确保他/她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3)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特殊幼儿,其教育质量指标是否相同?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幼儿教育的质量指标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同样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它也是融合教育的基础条件。基于普通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存在很多共性,许多专家积极倡导两大课程的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

但是,学前特殊教育和普通学前教育在核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的确不同。单纯地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无法完全满足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学前特殊教育认为需要对特殊幼儿的缺陷进行预防性的干预(即积极地预防因已存缺陷造成的对其它领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弥补性的补救。因此,个体化的、目标导向的、系统化的干预是它的核心特点;而且,普遍认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相反,DAP强调的是幼儿自发的、兴趣为导向的、游戏为主的建构主义式教育。虽然,DAP也强调个体适宜性教育,但是它的含义仅指灵活安排环境、材料、课程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此可见,尽管DAP强调的个体适宜性为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它的个体化含义还很模糊,这与学前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还是有区别。后者需要通过对个体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优势做综合性评估,然后再确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情境等。而且,评估要求是多元化的和跨领域的团队合作形式,并须定期执行来检验干预的效果,以便随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次,从教学方法而言,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具备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功能性(func—tional)、规范化(normalized),即干预方法能使幼儿有效地习得技能,能有效率地使用干预方法,习得的技能便于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并且,干预方法的选择以接近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由此可见“个别化”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是确保不同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融合教育并非简单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班级中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反之,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相关服务支持来体现的。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教育环境中所需的相关服务的概念和质量指标的解析相当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指标和服务概念如何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具体展现,又该如何有效地评价其融合教育实践的质量水平?长期以来,大家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这对推广本来就错综复杂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和其质量提升都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融合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用以引导质量界定和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自IDEA2004颁布后,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出现了以幼儿发展和学业成就为导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联手制定融合教育的定义和质量标准,以避免实践工作者进入误区。终于,在2009年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DEC)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联合发表了关于早期融合教育的立场声明:“早期融合教育包含了一系列的价值观、政策与教育实践,以支持每位婴幼儿及其家庭,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作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完整一员,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情境。

同时,此声明强调了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融合教育效果的理想性:第一,特殊幼儿、教师和家长具备归属感和成员权利;第二,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第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该文进一步指出以下三大特征可用来衡量特殊幼儿是否享受到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第一,可接近性,即特殊儿童能够自由地使用她/他的教育环境和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第二,参与度,即环境和活动的设计能保证特殊儿童有意义地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第三,支持性,即建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2)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资源保证措施,以促进家园合作和专业人士协作;(3)构架多种特殊儿童服务模式并提高相关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的确,此定义反映了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对有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共识。它为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让专家们看到了目前所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合理地评估学前融合教育。因为学前融合教育代表了广泛、复杂的实践系统,导致幼儿教师和专家们均缺乏对服务质量内容的共识。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如何确保个体化的干预和发展目标在普通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最大化利益。这个矛盾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国情(如班额大和集体教学)而变得更加突出。

4 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构想

目前在中国,特殊幼儿连入园都困难重重,何来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谈?撇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不谈,我们的具体困难有:(1)班级规模大;(2)集体活动过多,缺乏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和支持;(3)普通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4)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5)特殊设备缺乏;(6)没有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和评估工具;(7)政府虽重视但资金投入和具体实施计划不到位;(8)没有相关支持和服务等等。普通幼儿园即使接受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学习了融合教育的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推动和确保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即使特殊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种种途径而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也往往只能得到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重重困难恰恰折射出对实施融合教育和理论创新的极度渴求。国内长期以来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定义、评估和指导中并没有包含特殊幼儿的需要。在这个讲究评价的教育时代,最能影响幼儿园定位和教师行为的,无疑是对其进行的评价的导向、内容和指标。由此可见,对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关评估标准意义重大。作者认为,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且把这些内容体现在质量评估项目中,通过教育评估来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逐渐丰富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此,在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雏构如下。

第一,质量的前提条件:融合教育源自教育公平的思想,即保障所有儿童的基本教育权。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学前教育,它的基本教育权利包含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发展适宜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包含避免社会性排斥要求。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认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首先须肯定的是它的价值观,其次才是它的实践方法和有效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教育改革的走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证明这一前提是正确的和坚实的。

第二,质量因素关系结构: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反应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框架。根据这一模型,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体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融合策略实施(Microsystem),家庭观点(Mesosystem),社会政策(Exosvstem)以及社区和文化(Macrosystem)。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动态地影响特殊幼儿的受教育质量。同样,在中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

第三,质量方向和定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对融合教育和相关特征(即可接近性、参与度和支持系统)的定义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明确指出了质量的方向和定位。

第四,质量关键内容: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针对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在此理念指导下,来自其它国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效率性、功能性和普遍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化验证。幼教专家和教师们须不断研发促进特殊幼儿交流、参与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国情的相关支持系统。

第五,质量关键难点:如何平衡参与普通幼儿班级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最大程度实现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冲突,需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明确。

参考文献

1 BHann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l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

学前教育价值观范文第2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情感”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确立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

1.培养轻松和谐的师生情感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这就是说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化为学习的动力.

2.运用化学史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也要介绍化学史.化学史不仅介绍了化学发展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静止的,结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这对于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习化学是很有帮助的.化学史不仅包含着科学家的天才智慧,更为感人的是科学家们严格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极好典范.例如在讲空气成分时, 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将空气看作是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普利斯特利制得了氧气,到拉瓦锡提出空气是有氧气和氮气组成,到后来稀有气体的发现,这一曲折过程包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教训,从胜利中得到启发,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有启迪作用的.

3.利用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榜样能够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进步,讲述空气成分时,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密度和分解含氮物质所制得的氮气密度之间一个微小的差距,经两年多实验和推理发现了氩,让学生明白成功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讲述元素时介绍居里夫妇历经45个月的艰辛,终于从数吨沥青铀矿渣中成功地提炼出0.1克氯化镭的光辉业绩,说明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讲述三酸两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成功地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扬了中国人的志气,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同时学生从这些科学家身上获得对人生理想的启迪和感悟,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

4.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结合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应充分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提炼化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体会体验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例如,沪教版化学教材图文并茂,不仅反映了化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化学创造了新的世界,也反映了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技热点,介绍生物领域克隆技术,上海世博会的新能源汽车,2012 年京沪高铁等,但同时在全球,臭氧层受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升,土壤沙漠化严重,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很多污染事件如英国的烟雾,美国的光化学烟雾,日本的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三废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免遭破坏,形成“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的辩证思维的观念,懂得科学技术最终能否服务人类,还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的价值取向,从而明白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

5.注重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

沪教版化学课本中的实验,有的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对于方法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讲边实验,这样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过程和亲眼目睹化学现象,都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化学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另外还可以把教材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课本上直接给出药品和装置直接制取,但我将知识进行整合:给学生介绍几种获得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介绍两种实验装置,让学生探讨、分组实验并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实验找出了装置的不足之处.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各组同学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探究性实验.

6.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自由创造、自我完善的主体精神

学前教育价值观范文第3篇

一、当代数学教学的历史性解读

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从最初的结绳记数等自然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学校数学教育,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关于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的研究,诸如数学学习的实质是什么?数学学习有何特点?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心理规律?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有哪些等等,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亟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各国都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20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规律的课程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是基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这样的认识建立的,即数学家的认识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逻辑是同质的,其间的差异只是程度的问题。数学家的研究逻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逻辑被认为是:第一,数学家的认知方式与未成熟学生的数学认知方式所显示的不同,不是种类上而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两者都经历着探究——发现学习的过程;第二,智力活动在一切方面都是同一的。

数学家的智力、兴趣与追求,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可以认为是适当的。于是,学问中心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准则是:依据数学科学的基本结构编制内容,体现数学的结构化、形成化、统一性和现代化。上述思想忽视了儿童思维方式与成人有质的差异。皮亚杰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心智成长是阶段性发展的,在其成熟过程中,经验起着质的变化。因此,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注定是要失败的。20世纪70年代,它受到抨击,被认为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数学课程也随大流,走向人本主义化,以学生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将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统一起来,数学课程采用知识课程与体验课程或情意课程与体验课程的多层结构。它以马斯洛的理论为心理学基础,企图将抽象的数学演绎过程转变为经验归纳的学习过程。然而,这种理想化课程并没有提高学校数学教育质量,过分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低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如美国)又强调回到基幢去。

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实际上是数学课程的学生适切性问题,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人格完善,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看来“大众数学”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将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与学生适切性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后者,可以说达到空前的地步。

二、双主体性教学对现代教师的启示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予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1.师生互动,还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2.师生互动,还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有人把理解称为交往沟通的“生态条件”,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难以持久。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新课程实施中,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认识。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可以这么说,增进相互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丰富、发展交往双方情感因素的过程。

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切磋、相互帮助的基础上的。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三、双主体性教学的深化与创新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与开放,我们所面对的教育主体又是生活于其间的充满个性的人,仅仅满足于在本学科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显然已不合时宜,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跨越与兼容,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施教者由于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力,失去了具有个人意志的话语权,导致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失落,条条框框的行政命令制约了教师个体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夹缝中生存的教师在此情况下更应挖掘“主导性”的深层内涵,创新性地演绎自己的角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桂文通.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关注的过程.中学数学,2002(12).

学前教育价值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

引言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孩子过多的宠爱,大多数劳动都是有父母代劳,其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对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极其不利。因此,教育部门加下达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通知,以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中,体育教学作为一项既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又能加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教育学科,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作用

人生价值观主要是指一个人对其周围环境中的客观事物,比如人、事、物的含义和重要性的看法与评价,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人引起的不同的关于人生价值的认知,是人们对人活动所具有的价值所作出的根本评判。具体来说,人生价值观可以分为价值观和人生观两种。其中,人生观主要是关于人生相关问题的具体认知,包括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采取的态度。价值观主要指人们对于客观物质价值的评判标准,使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一种直接体现。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在人生的学习阶段形成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加大的影响。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由于中国的教育机制使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如今学生数量众多,其竞争压力比较大,导致许多学生存在一定的亚健康疾病,而体育教学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不断的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坚定自身的追求方向,对其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其次,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同龄人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审美观,是非观和善恶观的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树立起自身的行事原则,对其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建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学生以后的人生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体育锻炼本身就具有激发个人运动兴趣与爱好的作用,在体育锻炼中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关于付出,不怕艰难,用于合作的体育精神,这对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进行享受时起到巨大的促进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过程中。最后,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通过团队合作一起取得胜利,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同时,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学生在取得成功后对其自信心的树立具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建立起自信心,用一颗充满自信与阳光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好的作用。

二、体育教育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

在人生价值观中,我们可以分为个体价值观取向和社会价值观取向,其中,个体价值观取向又分为身体促进,娱乐缓压,人际交往,魅力追求,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因素,而社会价值观取向又可以分为集体主义观和爱国主义观。首先,身体促进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要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其次,娱乐缓压主要是针对目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承受了过大的学习压力,长久以往,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健康隐患,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对学生的身心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状态。人际交往是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满足其在社会中的存在感,同时其他同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其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魅力追求是学生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会对自身的魅力要求较高,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更多的追求形态美与自然美,对其审美观的正确形成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缓解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失后的挫败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将学生心中的挫败感得到有效的抒发,使其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较大的另外一个较大因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

结语

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今,人们都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通过体育精神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促使其养成喜欢运动的良好习惯,保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道路。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通过合作精神来完成团队任务,这对于学生在与同学交流方面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亚舟.浅析体育教学与道德健康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5:64-65.

[2]郑延峰.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育[J].冰雪运动,2015,03:70-72.

[3]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2:105-109.

学前教育价值观范文第5篇

摘要: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及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等职业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加强,逐步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道路。但当前多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中职生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中职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

近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走下坡路,生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缺陷,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习基础比较差,对学习失去信心,有厌学情绪。部分中职生基本上都是中考分数较低,无法上普通高中的那一部分学生。第二,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起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平时上课迟到、旷课、甚至逃学去玩游戏等现象在一些学生身上经常发生。第三,家庭经济困难或单亲等问题中家庭成长,自卑、性格隐僻等现象,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止少数。这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紧迫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存在不足。比较偏重理论教学,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训教学少,这是德育教学的通病。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

2、片面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一部分学校为追求就业率,只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把德育教育仅仅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纪律教育,忽视学生道德行为、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自我管理能力等素质缺乏。

3、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偏见,认为它是一种“不正规”的教育。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属于低等教育,降低了对学质量的要求,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对德育教育也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也使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走向极端化。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1、加强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首先,提高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其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 增强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律己意识, 使他们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的示范者和引路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养成教育。

首先,对学生最头疼的文化课进行调整,删去难度较大的和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增加其实用性。其次,把原来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为主,在活动中教与学,强调教学互动,这样既培养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注重养成教育,德育要应当回归到学生现实的道德生活世界。做到知行合一,以行为主,是中职德育教育的基本理念。造成德育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道德教育没有回归现实生活。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环境熏陶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如在校园内写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建业,筑基,强能”,“业精于勤,行成于德”“见贤思齐”等校训石来营造和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德育教育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用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中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整天无所事事,无心学习;个别学生法制纪律淡薄,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等问题。针对这些状况,,在全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中得到教育。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大多数学生来自弱势家庭,即“无钱、无权”的家庭,在基础教育阶处于弱势地位,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他们往往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无奈的选择了职业学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矫正的恢复上。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甚至性格障碍。性格决定命运。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有重大心理问题,在学校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当让他走向社会,这样的人不但不能服务于社会,还会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一定条件下爆发,对社会造成潜在危害。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预防学生走向歧路。作为学校,若条件允许,一是成立心理咨询室,选择有责任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转变教育观念,变管理为疏导,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型人才。

总之,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要形成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共识,学校领导积极地管理育人;教辅人员主动地服务育人。形成全体教师参与德育教育的合力,把德育工作与所学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相结合,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总之,小成靠才,大成靠德。中职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渗透到生活里,渗透到行动中,升华为自觉性,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