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社会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123 -02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已全面实施。在新课标中,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并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传授“知识与技能”,那是我们每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也是如今为广大教师日益重视的能力培养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 被许多教师认为象个美丽的花瓶,华而不实,因此不受重视, 教学中实施力度和效果与另两个目标相比,显得薄弱,有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倾向。然而“三维目标”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整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对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伴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下: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融合在一起,是我们教师应着力研究的,下面内容是我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树立学生的科学的物质观

化学课程内容中能找到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关的题材很多。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在教学中,通过对物质化学本质的揭示,使学生确信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如物质的溶解、扩散及物质气、液、固的三态变化均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并结合质量守衡、能量守恒等守恒的观点,着重说明物质不会自行消灭,也不会无中生有,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达到另一种形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燃烧的条件”“爆炸”内容的教学中,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特别强调对反应条件的控制,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在“缓慢氧化”“自燃”内容的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帮助他们揭开“鬼火”“天火”等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在学生学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途时,既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物质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应该认识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再次说明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重性。

化学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我们教师需潜心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组织起来,以体现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显示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能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超出预期地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产生惊喜,得到意外收获。

二、以科学探究为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提倡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学生通过探究学会表达和交流,学会与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形成化学科学素养。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等),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德育和非智力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价值。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中极易出现“异常”,导致反常现象的原因很多,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探究,从而使他们形成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教师用一块棉的手帕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里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将手帕展开,用镊子夹注两角,用火柴点燃,手帕立即燃烧起来。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都会惊奇的问:手帕明明燃烧了,为什么完好无损呢?教师随时追问: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针对这一“异常”及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关键的是由此调动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学习热情,教师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一系列的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参与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得到学科思想和环境意识的熏陶。

三、以生活实践为经历, 关注社会与生活

化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把化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平时时常提醒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 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等等。 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及实验和调查活动,促使学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不仅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要充分挖掘所教学科内在所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并使其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养,需要在吃透、挖掘出教材内容蕴含的丰富情感性因素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渗透和参悟性教学,还需要尊重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教育部,2001,7.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化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7.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2篇

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为履行受托责任,就要求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所掌管的经济资源及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评价和报告,以如实反映高校履行受托职责和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情况。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另外许多高校在申请教育经费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的倾向,尽最大可能性向财政申请经费,财政给多少花多少。许多高校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这种在教育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上的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限财政资金比较严重的浪费。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所谓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苦乐不均的问题;所谓效率性(Efficiency),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所谓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单位对支出绩效认识模糊或者缺乏认识,导致高等教育支出在某些支出项目中忽视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而单纯追求支出的经济节约;或不顾效果单纯追求效率而造成浪费;或追求所谓“效果”而不顾财政资源情况,最终影响综合效果等。因此,要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就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加上财经领域存在着“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未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制度环境,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来看,制订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等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或政策才能有效开展。从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

(二)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监督机制。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一些地方开始在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其次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形式,只是审查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未转变为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支出效率;另外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形式和财务报告的事后审查,未能形成事前确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方式。

(三)许多高校对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绩效预算管理要求以成果为导向,将追求最大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将实现既定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要求,将财政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管理活动的根本标准,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管理活动中。但目前许多高校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上只是着眼于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能够取得的绩效,更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监督和追究机制。

(四)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例如高等教育支出中既有研究生教育支出、大学本科教育支出、高职教育支出,也有校园建设和改造项目、教师工资、学生补助、科研支出,还有人员开支、公用支出等等,同一类支出中的不同项目具也有很大差异,这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一步细化带来很多麻烦;其次是如何解决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特征,使我们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覆盖所有的项目,也很难找到合理的方法来对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三是如何制定合理的标准值。其突出表现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软件,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缺乏应有的基础数据,加上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间的差异和个性特征导致制定评价标准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分析

在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大框架下,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并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结合具体国情,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制度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的制度约束和控制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为此,我国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手段,为开展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制基础。其次,要统一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财支出评价规章和制度,明确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

(二)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会计系统由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过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制度等原因,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求。要有效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就必须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改革现有的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并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并以绩效为目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三)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考虑到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分步实施、逐步试点的方针来进行。首先在评价目标选择上,基于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特殊性,应先以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再推广到其他支出的绩效评价。二是在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方面,应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方案成熟后再过渡到其他高校。三是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上,应先推行高校自评或考评为主,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重点进行评价,并积极协调高校共同制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等相关评价制度,并逐步过渡到以财政、审计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价方式。

(四)努力做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首先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源库,搭建便于统一会计核算信息的网络平台,以便于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完成过程,收集、查询高校预算支出信息,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其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并能形成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这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要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绩效和有绩效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宋友春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 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3篇

一、问题情况描述

2020年4月11日,我单位准备对连续重整装置压缩机厂房内C-202油站周边排水沟施工,原有安装单位管道施工脚手架立杆位于排水沟位置,我单位将脚手架扫地横杆使用木方支撑加固后,进行排水沟地面破除、废渣清理工作。

二、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问题的产生原因,我项目部组织会议集中讨论,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对排水沟施工安全重视不足,缺少施工前现场安全交底。

2.同安装单位及总包单位未及时沟通问题,施工前协调解决脚手架与排水沟交叉施工问题。

3.缺少现场施工安全监督检查。

三、整改措施

为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我项目部制定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组织召开现场反省会,对施工工人重新进行安全交底,指导施工,传达安全第一主体思想,提升安全意识。

2.沟通安装单位,对架体挂牌,暂停使用。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对悬空的脚手架底部进行加固,并组织监理单位重新验收。

四、举一反三

针对本次检查提出的问题,项目部安排专人对连续重整装置所有排水沟施工区域进行排查梳理,检查是否存在脚手架管基础与排水沟存在交叉情况并形成记录上报总包单位。

五、问题处理

此问题暴露出我单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但促进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发生,本着“四不放过”原则,项目部内部处理决定如下:

①项目经理承担主体责任,罚款1000元;②生产经理承担主管责任,罚款500元;③安全员承担监督责任,罚款300元;④施工员承担直接管理责任,罚款300元;⑤分包安全员承担直接责任,罚款1000元;同时将该事件作为违章典型案例在安全会上进行宣讲并形成纪要。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4篇

一、漏洞百出

“三维目标”漏洞百出,有遗珠之憾。例如,“三维目标”中没有“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甚符合。“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丢弃了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是人们对“世界”及“人生”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还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没有“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哪来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价值观”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此外,这个“目标”只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忽视了对教师本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要求以及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等。“三维目标”还缺少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目标维度,亦即缺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是“不标准”的“课程标准”。

二、逻辑混乱

“三维目标”还存在逻辑和分类不当的弊端。例如,“过程和方法”目标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包含关系――“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含于“过程和方法”目标中,它的达成就是“过程和方法”的抉择和运用的结果,所以,“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过程和方法”是“过程”。另外,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其中就包括“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训练。但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又不仅仅是完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理健康”、“创新意识和能力”及“品德”等维度的目标和任务,亦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以“三维目标”存在逻辑和分类方面的问题。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将“三维目标”修改为“四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品德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与心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将“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删除。这样就理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是各个目标之间不存在逻辑混乱问题;二是更加直观、具体和浅显易懂,尤其是与党的教育方针相吻合,亦即涵盖了对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

三、不便操作

课程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和“可检测”的,不是“笼统”、“模糊”和“难以检测”的。可是,“三维目标”既笼统又抽象,不易操作。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它存在“什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门学科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范围有哪些?”“各学段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问题未明确和具体化的缺陷,模棱两可的,使新课程实施者――教师难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态度”目标就更是如此。

由于“三维目标”存在上面一些问题,引发了基础教育课堂的“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因此,那些“低效”、“无效”或“负效”的课堂就频频出现,使新课改演变成了一场“笑话”和不小的灾难,实在令人感到痛心。所以“有的学者尖锐批评课程改革“新理念”导引下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好比“一间房子里挂满各种美丽的装饰,却把承重墙推倒了”,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错误,而且后患无穷”,需要“悬崖勒马”。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5篇

一、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教师观念仍然滞后。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部分老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不少教师和学校一切为了分数,而进行教育教学,无视课程的“育人”功能,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学生主体性严重缺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成为教师的“单一声音”和“一言课堂”。学生丧失了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与机会,一切都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被看做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的机器。此种课堂教学,既无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又无视他们在课程实施中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一句空话。

3.课业负担依旧十分沉重。

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瓶颈。虽然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三令五申进行减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学生升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并未真正贯彻落实。学校下达给各班级升学指标,教师超负荷地给学生授课、补课和布置作业,使得学生长时间埋于“题海”之中,加班、开夜车,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身心极其疲惫,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4.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识方面,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对策

1.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课程理念。

人的活动受其思想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课程观念,既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又是今后课程改革的先导。要推进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现代课程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突破了以往单纯以“知识与技能”为取向的片面性,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为一体,反映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课程理念。

2.打破单一,推进综合化的教学课程。

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单一的局面,需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根据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改的相关精神,课程内容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课程结构上,要合理设置融合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各学科内容的比重,使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均衡、合理。所以,应建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的综合化。只有这样,课程内容才能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才能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淡化教师的权威和长官意识,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和创新意识。针对我国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缺陷,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探究过程和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并学会学习。其次,可以设计一些有实质性的针对农村的活动内容,包括主题鲜明且具有启发教育意义的班团活动、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质性的活动,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