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造业 信息化 信息工程

1、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实践目标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同业务开展实践规划包含良好的协同一致性,也就是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广泛服务的。为科学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我们应明确相关企业的实际发展战略与目标,各个部门基于总体目标需要完成的重点工作等。我们可以从资源共享、科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推进国际化市场竞争等层面展开深入分析。

科学化管理主要应借助ERP核心系统,将开展的各项业务所应用的系统软件数据进行有效集成,并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制造企业决策管理层清晰提供运行经济状况、生产运营状态、各类财、人、物资源的历史信息与实时状态,进而对企业的整体运作实现监控。同时我们可通过再处理各项经营、管理、生产的重要基础信息,为制造业决策层、管理层领导创造有效的决策辅助信息,提升智能化系统综合水平,令其成为重要的制造业科学经营辅助手段,保障各项管理经营目标的良好实现。为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可借助条形码、监控系统技术、一卡通体系令企业各类资源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进而有效集成各类人员、物资、资金与信息重要资源,令其处于可控、共享的优质状态。为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可借助信息化互联网络系统、视频会议技术、自动化办公软件,令企业员工与部门、内部与外部、生产一线与管理层的信息资源与数据实现全面的共享与交换,针对制造业实际生产现场,我们则可借助设备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技术令部分生产主体过程实现自动化统计分析,进而有效提升工作生产实践效率。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取主动,制造业企业应广泛应用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络技术,令国内外采购、营销目标科学实现,扩充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至海外市场,进而良好的参与国际化市场的良性竞争。

2、制造业信息工程模型规划

2.1信息工程科学理论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实践中应科学基于信息理论知识,因此,信息工程学科原理尤为重要。该理论为制造企业创建了科学数据模型、企业模型与过程模型,相比于传统工程系统软件,信息工程涉及范围更加广泛,综合了多学科技术。本文基于信息工程学科理论探讨了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科学数据与业务模型,明确了应用与数据系统的实际分布,对企业优质信息资源进行了统一的利用开发。

2.2制造业信息化框架体系

系统功能体系架构即各类系统功能的整体,其是信息化系统在制造业经营生产中各个层次领域发挥的功能。信息体系架构则主要由各个信息子系统构成。基于应用与数据的分离,该体系架构还可划分为资源架构、应用架构等。应用系统即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其对制造企业应用体系所有基本框架进行了描述,主体由应用系统及其相应关系构成。信息资源体系架构核心为数据建模,主要通过设计数据库与建模对各类信息资源实施有效维护与组织,并为各类应用体系供给良好的需求资源信息。基础信息设施架构影响着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及信息应用能力,其由软件、硬件与网络体系构成,硬件涵盖各类网络、计算机设备与通信设备、自动化办公设备与生产设备等。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硬件是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主要的企业有形信息化投入,软件则涵盖各类系统专业的应用工具以及各类面向企业应用的综合信息系统。

2.3制造业信息工程规划内容

制造业实施信息工程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应用系统信息联系、功能关系等事项,具体涉及到信息化管理、生产、办公、集成化控制、基础硬件建设等。信息化生产过程涵盖计算机技术辅助工程、设计系统、制造系统以及柔性系统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令制造业生产过程由分析设计直至生产、工艺、仓储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流程化及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涵盖条形码系统、资源计划与一卡通系统等,由提升制造企业管理层面出发,实现准确、透明与及时的操作,并促进资金流、物流、人力资源与信息流的可视化、协作化实践管理,令企业发展上升到高效有序的综合管理高度。信息化办公涵盖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监控及IP通话,该类手段技术可促进内外企业的高效联系并全面提升生产工作效率。集成化管理体系由内部主页与数据中心系统组成,为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汇集数据平台,并为决策层的准确、快速、理性调整制定经营政策方针提供了一手信息数据支持。基础硬件建设涵盖网络安全、网络基础、互联网体系、配置软硬件等内容,是实现综合管理目标必备的系统平台。

3、制造业信息化规划中信息工程应用实践

基于制造业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及技术状况,我们就信息工程应用实践做进一步探讨。首先由内外企业层面对实施信息化规划条件展开分析。企业整体则应具备管理的先进意识,逐步提升投入资金力度。同时外部企业条件层面,其硬件软件资源技术条件逐步成熟,应用互联网络信息工程广泛深入,相关国家政府单位应更加注重对各类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笔者结合制造企业实践发展规划战略及信息化模型,创建了信息工程体系模型,涵盖硬件扩展层、基础层、应用核心软件层、辅助管理软件与他类应用层等。依据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规模我们应用分阶段逐步实施模型方式,可促进自动化办公,全面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基于第一阶段ERP体系的成功实施,科学结合管理企业流程重组与制度完善,令其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良好提升,并科学实现上下游供应链部门与企业数据的良好共享,令业务人员对相关数据的获取准确性、效率性与及时性显著强化,促进生产现场各项事务的信息化,大大提升了作业生产效率及生产产品综合管理水平。

4、结语

总之,为提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水平,我们只有明晰其实践发展目标,科学实施信息工程模型规划、总结信息工程应用实践,才能激发信息工程理论科学优势,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之路的顺畅、有序、健康、持续,并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战略管理;营销战略;家具制造企业

2008年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着内外因夹击,行业内部成本上升、竞争加大,行业外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出口下降,大量生产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籽被市场淘汰,家具行业面临着一次深层次的结构变革。家具行业虽然是完全竞争的行业,但与其他较成熟的行业相比,家具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就营销战略方面,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比较单一的促销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缺乏系统的营销战略管理手段,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战略。因此,如何清醒地预测和把握营销的发展态势,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作为长期方向性指导,成为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一项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一、案例企业简介

A家具制造企业位于中国西部,开创于1989年,占地近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软体家私真皮沙发、皮床、布艺沙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拥有大批高技术人才,厂区面积达3.6万余平方米,员工近500人,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O900l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赢在执行”的指导方针和“质量是基础,品牌是生命”的企业理念,大力提高软硬件水平。引进国际知名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精心设计、选料考究、严格管理,力争产品技术含量高、工艺水平高、更具不可模仿性和个性化长期以来产品深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企业在国内,尤其是在西南地区已建立起较大的知名度。

公司在营销策略上采取了“内外并重、两头抓、走出去”的原则,从2002年至2006年多次参加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型国际家具展销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家庭室内用品(沙发、茶几、皮床)、办公用品系列上开拓了良好的市场前景,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二十余省市并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葡萄牙、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拥有近250余个销售网络,现为四川省家具协会副会长单位和省发展大轻工重点企业,公司管理者随时随地严格要求,无论在产品品质,还是在市场建设品牌塑造方面都坚持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案例企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现实情况的方法,有效的SWOT分析有利于作为典型案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现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规划与实施。

1、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迅速抬头,国内外向型家具制造企业国际订单锐减。然而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国内商品房市场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国内家具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于以中、高档家具为主要产品的A家具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的发展将给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2、威胁。虽然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给家具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然而伴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竞争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家具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1)出口量锐减。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主义政策,我国出口依赖性极大的家具制造行业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东莞为例,2008年1~2月东莞市出口家具及其零件价值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1%。

(2)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家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加上产品主要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家具生产企业的赢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业利润率已从以往的20%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家具制造行业而言,无论是初始资本需求、还是生产技术要求都无法构成行业有效的进入壁垒,有时几个人、几台简单设备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家具生产工厂。行业的低门槛直接导致了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家具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3、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努力,A家具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优势。

(1)高素质的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各项战略措施的方向性与准确度。A家具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大多为多年从事家具制造行业的资深专家,他们对行业发展有着高水平的把握程度。同时,随着近年来A家具制造企业不断推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一批拥有现代营销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给企业的发展重新带来活力。

(2)高品质的产品。产品品质一直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国际市场对家具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公司一直采用全封闭式意大利生产作业流水线,产品严格按照IS0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执行生产,并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检人员。高品质的产品为企业开辟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柔性化生产。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已对企业生产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柔性化改造。例如,将沙发分为各个部件,每个零部件有多种标准的规格供客户选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进行组合。这种柔性化生产给企业使企业能够以大批量生产方式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拥有了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4、劣势。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并加以发扬的同时,集团管理者也必须看到企业在经营各方面存在的劣势,在营销策略设计中加以规避。

(1)产品开发设计力量薄弱。目前,企业内部已建立起一支10人左右的产品开发与设计团队,然而这与企业发展规划的需求相比还是严重不足。深入分析企业研发团队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发部门内部的组织设计还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方面,企业在研发力量的加强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经济危机下,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将给同质化严重的家具制造企业的销售带来巨大推动力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A家具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多个在西南地区家具市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但其品牌效应仍显示出较强的区域性,为了保障产品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销售渠道单一不畅。目前,公司并没有建成自有的销售渠道,国际市场上,企业都是以OEM的形式接收国外大型家具制造企业的订单,而国内市场主要是依靠零售商作为中转以实现产品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时期给企业带来了销售保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行业利润率水平的逐渐降低,这种单一式的销售渠道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营销战略规划

在系统的分析了案例企业营销环境的基础上,下文将从营销组织体系战略构建、目标市场战略转移以及人员的激励与培训几个角度,结合现代营销战略相关理论,对其营销战略进行系统规划。

(1)现代化营销组织体系的战略构建营销组织是企业的核心部门,高效、合理、富于活力的营销组织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基本保障,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是发挥这一部门核心作用的基础因此,在A家具制造企业的营销战略规划中必须选择营销组织模式时应考虑的因素、营销组织的设计原则,进行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以及营销管理制度设计,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A家具制造企业在进行营销组织设计时,必须正视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营销组织建设和管理弱化问题特别是在营销组织的设计、营销组织模式的选择、营销组织的构建、营销协调机制、营销管理制度设计几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实现营销组织的创新。

(2)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所谓的目标市场,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满足现实或潜在的目标顾客需要出发,并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条件而选取定的特定市场,即企业决定进入的分市场。以往A家具制造企业主要以欧美为目标市场,以接收外国家具制造商的OEM订单的方式从事经营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继续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以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因此,结合国内外市场发展态势,抓紧实现企业目标市场的战略转移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可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待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再将视野扩展到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化家具大品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家具制造企业的家具产品从价格和产品特色来看,处于家具产品的中,高档层次。因此,A家具制造企业的目标客户应主要集中于沿海的发达地区和内陆的大城市,所以企业的目标市场由原来的国际欧美市场阶段性的转移到国内市场,由原来的西南家具市场转移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倒闭潮 经济学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当前国内金融市场资金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央行采取了缩紧银根的措施,通过提高利率、降低信贷供给等方式调整货币政策,进而达到缓解由于需求过旺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的目的。同时,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发展形势。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倒闭潮现状

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外需大量降低,加之我国中央银行不断缩紧银根,使得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其自身发展的脆弱性受到了广大学者及企业家的重视。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Labour-intensive)企业为主,如服务业、轻纺工业以及手工制造业等,“大而不强”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劳动力要素成本、技术升级、产业优化等问题亟需解决。因此,中小企业走出“倒闭潮”应以产业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关键,共同发挥企业、政府的协同作用。

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一)明确目标

一方面,企业应以当前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为出发点,结合企业内部发展实际情况,明确并制定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发挥出目标的导向、规范、激励作用。应充分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劳动投入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当前国内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形势下,相较于国外部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区域,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出口竞争力无疑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短期目标应注重降低人力、物资等生产成本,从而确保制造环节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

同时,应看到控制成本只是保持企业制造环节优势的基础手段,产业优化升级是促进企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企业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应以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目标。

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中小制造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急需政府的大力支持,进而实现改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的目的。政府在采取干预的同时,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采取行政干预、资金支持以及信息共享等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倒闭困境。

(二)采取策略

一方面,企业应分别以短期、中长期目标为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短期目标方面,应加强控制劳动力成本投入,通过转移制造地区,以中西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为重点,利用目前中西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下就业机会大量扩充的有利机会,为当地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应利用劳务引进、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利润,定期更新、优化生产设备,根据自身企业生产类型采取措施,例如在服装生产企业中,利用CAD制版提高制版速度,并注重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管理。中长期目标方面,应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以及拓宽营销渠道,进而打开国家市场,提高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政府主要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利用市场调节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劳动力要素价格的规范化与市场化,使得资源稀缺情况与市场实际需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来,提高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同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利用降低企业附加值出口商品退税率的手段促使“倒逼机制”发挥出促进企业提升附加值的作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竞争环境,提高中小制造企业整体竞争水平,控制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发生。其二,提高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带动利润增长。政府应重点从税收调整、资金支持以及用地规划等方面促进企业积极进行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制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三,政府应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机构,为企业发展构建良好、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积极、正确、及时地引导企业在相关领域中有竞争、有素质地发展。在公共服务机构方面,政府应积极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倒闭潮背后反映出诸多客观实际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思考有利于为新时期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重要价值。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企业,应看到自身产业升级方面的劣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走出倒闭潮。

参考文献: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相关文件精神为主线,以建设东北地区物流中心为目标,以促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重点,以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为突破口,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规划引导,着眼长远发展。合理规划布局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防止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优势,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

(四)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集约用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下降到17%以下;

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其中世界100强和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达到60家以上;

培养物流应用人才每年要达到1000人以上;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作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物流园区建设。

全面推进近海、沈海、沈西、沈北、苏桃路、桃仙空港六大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充分体现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特征,综合利用已有、规划和在建的物流基础设施。促进物流园区与公路、铁路、航空设施的有效衔接,实现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合理衔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全面整合提升物流园区功能,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

(二)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

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扶持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纳税额600万元以上的20家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骨干企业。

(三)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加强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重点推动储运集团、沈阳金道等企业做强做大。鼓励物流企业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终端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支持发展物流配送中心。

(四)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外运、中储物流、中铁物资集团、中铁特货、宝钢物流、招商局物流、辽宁联合物流、沈阳运输集团、沈阳一运物流、中深集团等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现代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重点推动北方交通重工、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阳远大、和平轮胎、特变电工沈变集团、沈鼓集团、沈冶机械等重点制造业企业逐步释放物流业务,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五)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加强石油、煤炭、钢材、机电产品、化工材料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物流体系。以华晨金杯集团为龙头,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推广粮食“四散化”流通。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发展绿色物流。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设东北邮政物流中心,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

(六)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发展。

大力发展沈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将我市建成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干港,不断增强配套功能。沈阳海关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发展港区联动。同时,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支持沈阳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和申报综合保税区。

(七)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促进传统物流模式和供应链优化整合,加大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运用领先技术推进“智能物流”的发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沈阳物流公共信息网、中国物流联合网、国家重大装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辽沈物流网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区域间物流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

(八)推动物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依托我市装备制造和加工工业的基础优势,重点打造金杯公司箱式运输车、新松机器人公司物流自动装卸设备、沈飞集团物流仓储设备等物流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进行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支持物流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一批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集团和物流装备制造品牌,大力引进中集集装箱、林德叉车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到2015年,全市物流装备制造业要成为我市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产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发展改革委、市服务业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能是全面掌握全市现代物流发展情况,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协调涉及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推动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工作;指导各区、县(市)政府及市直职能部门的现代物流工作;协调解决涉及相关部门的有关问题,促进部门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物流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在贯彻落实好国家现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物流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减免的政策。研究提出运输车辆入市开辟绿色通道的措施等。

(三)安排物流业发展资金。每年市财政从产业发展资金中统筹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主要用于扶持重大项目、补助重点企业、奖励优秀企业、加强物流统计工作、制定物流标准等方面的支出。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项目扶持预算,由市财政局根据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予以审核。

(四)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十二五”全市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沈阳近海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沈海综合物流园区、沈西制造业物流园区、沈北综合物流园区、苏桃路物流产业带、桃仙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及商贸物流发展规划、道路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年内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五)加强物流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

(六)推进物流标准化研究。加强物流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完善物流地方标准,实现物流业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共享,全面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重点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信息化标准的应用。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就在当天上午,我和两位同事调研采访了提供“天宫一号”发射架的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这家重工业企业转型发展规划、信息化应用状况、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价值,以及未来信息化的规划。这也是《计算机世界》信息化走基层活动的一部分。

信息化走基层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记者、编辑真正走进企业,亲身体验、了解企业信息化的状况,与企业信息化工作者沟通交流,记录他们的工作状况,在关注企业信息化的同时,也关注企业发展状况、转型升级的过程,挖掘在企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价值和未来方向。

除了太原重工,我们还调研采访了太重煤机和山西亚佳机电两家太原市的企业,三家企业是典型的大、中、小型企业,营业规模分别是过百亿、十多亿和1亿多,人员规模分别为两万多、两千多和四百多。

三家企业都是面向冶金、煤炭和矿山行业的机械制造企业,转型的方向都是基于各自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深度挖掘行业需求,在创新产品的基础上做产业链延伸,拓展新市场。研发和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动力,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也都起步于产品研发设计,产业研发设计的信息化水平、投入和应用能力也都是最强的,在研发设计信息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生产、管理,而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都是设计与生产的结合和连接、企业业务和管理的系统化和完善化。企业发展对于信息化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于信息化也都寄予了很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