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跟踪审计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对跟踪审计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工程项目上。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中,研究的对象也有差异,有的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的则仅限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审计工作实践,我认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含配合审计部门协审的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运用审计技术,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主要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下面就跟踪审计工作,谈谈自己的若干思考。
跟踪审计的内容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分为开工前审计、施工期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和财务决算审计。
1、开工前审计
对项目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投资概算的真实合理性进行的审计。 主要包括进度计划、设计方案论证、总概算的编制审批、项目立项、资金落实情况及其他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施工期间审计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工程管理、施工进度、工程材料、变更洽商等事项的审计。主要包括工期、施工进度及资金、材料到位情况、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进度月报、主要设备材料订购、保管、使用等管理情况及设计、技术、材料等变更洽商等。
3、竣工结算审计
对工程竣工后各项工程最终造价的审计,主要包括工程结算编制的依据、工程量及主要材料用量、价格、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定额套用等情况、各项综合取费基数、取费率等情况、招标工程标底和工程量计价清单的执行情况及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拨款和材料、设备价格控制等情况。
4、财务决算审计
对建设项目全部投资认定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它投资的完成额以及交付使用资产结转情况、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合规和完整情况等。
二、跟踪审计的作用
1、全面促进和提高建设单位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管理主体缺乏管理知识,大多采用传统经验模式的行政管理。经常出现管理决策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受损,一方面管理处于不间断的受控;另一方面利益相关单位职责不明确,各自为政,导致建设工程内在的有机联系紊乱,形成建设过程中有关单位相互脱节,管理水平低下。通过跟踪审计,能够在财务管理和相互协调上开展工作,可以促进提高建设项目管理主体的管理水平。
2、促进监理各尽职守,完成本职工作。
监理单位的工作重点在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上,对建设项目成本、核算、资金控制、材料采购等环节很少顾及,往往会造成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竣工结算处理不当,留下了难以调解的矛盾和管理上的遗憾。通过跟踪审计,可对造价计价和管理进行更好的控制,对监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对工程造成的差错进行及时改正和追究。
3、通过跟踪审计,促进招投标市场规范。
国家招投标法颁布后,我国建筑招投标市场培育和发展初步成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招投标暗箱操作、“公开评标”不公开、随意修改评标办法、围标、串标等不规范甚至严重违背招投标法的现象。通过跟踪审计,能够规范建设单位管理行为,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预防腐败和治理腐败,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国家投资效益等都会发挥积极作用。
三、跟踪审计风险分析
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法规政策相对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难以对建设项目做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审计风险增大、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导致跟踪审计模式处于被动局面。
(一)审计风险的常见形式
1、工程立项不规范
在工程确定、准备阶段,个别企业无立项报建手续,擅自动工修建,项目竣工后,未进行质检、竣工验收等就交付或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为争取工程项目立项,少缴规费,少报投资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装饰标准,致使项目实施、竣工后严重超概(预)算;甚至违反有关文件规定,要求设计单位扩大规模和提高设计标准,增大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而这部分增加的概算投资,建设单位又没有报原审批部门予以批准。
2、招标投标走过场
少数工程建设单位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将一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小项目,签订多个施工合同,使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要求进行招标的政策底价,以规避施工招标。有的单位将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进行变通处理,采取邀请招标或违反程序,先施工后招标投标。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有的单位对投标施工企业资质等审查不严,施工企业之间出借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同一施工企业的相关人员分别代表几家施工企业投标的现象时有发生。工程单位自行采购的重要设备、材料,多数符合招标条件却未通过招标采购,而是直接通过“询价”方式采购,给审计正确计价带来了困难。
3、合同签约简单化
不少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在签定工程承包合同确定合同价款时,往往存在相互讨价还价的现象,或在几家施工企业不规范的报价基础上简单加以比较,确定合同价款,随意签订包干价合同,导致合同条款不严肃,内容不完整、价格过高,缺乏约束力。甚至有的建设单位为照顾关系,未经总承包单位同意,任意肢解发包工程。
4、施工收支欠合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自供材料的现象非常普遍,加之内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市场价格信息、难以把握,致使材料价格普遍偏高,给事后审计计价收费造成很大困难。有的建设单位管理失控,监督不力,导致不遵循施工合同规定或偷工减料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虚列工程建设成本、未经批准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列支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财务收支会计核算不规范。有少数单位虽然也单独建账核算,但制度与制度之间在适用会计科目上缺乏衔接,资金拨入科目不正确。
5、竣工结算漏洞多
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合格后,有的建设单位“我行我素”,未经审计即同施工企业办理工程财务决算。有的为逃避审计机关的正常监督,擅自委托中介机构对其实施审计。有的建设单位不重视控制设计变更,不办理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没有正式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没有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与投资增减的记录。工程量不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和竣工图尺寸计算,造成竣工结算工程量增加而多报工程价款,导致政府资金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6、依据混乱,审计操作困难
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综合性特征。有时就同一个问题的要求各相关单位的文件规定不一样,相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审计操作十分困难。另外,建设项目施工签证不实、不全也是潜在影响建设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隐蔽工程部分,假签证现象仍有存在。
7、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从事建设项目审计的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深厚的工程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建设质量等技术性工作的审计。但在现实之中,审计人员大多为财务人员,不了解工程结构和施工要求,无法完成与施工技术内容有关的审计工作,致使建设项目审计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二)工程审计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
(1)充分了解被审计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工程审计人员在实施工程项目审计之前,要客观、全面的掌握被审计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不仅要了解该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划资金、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单、设计联络单、现场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合同、工程结算书、竣工验交证书、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的发票、施工单位资质证、取费许可证、市场准入证等与工程结算有关的相应的资料;而且要了解该工程项目单位财务状况、管理制度,甚至了解人事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情况。
(2)科学借鉴以往工程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
应科学借鉴以前工程审计人员的审计文书,从中分析审计问题的内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实施工程审计工作界定范围、判断重点;同时,也为合理配备工程审计人员和合理分布审计力量做好准备,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避免审计风险。
(3)保证工程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来自方方面面的干预
“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避免审计风险的根本前提。如果审计的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无法保证其独立性,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有的让“关照”,有的让“照顾”,那么,可想而知,最后的审计结果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搞好审计风险评估
把风险评估作为一个必须的工作环节引入审计计划,按照风险大小确定审计项目的先后顺序,明确审计要点,确定降低审计风险的措施与方法,以便根据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控制审计风险。要明确不是对一切预计会发生审计风险的行为一律回避,要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是否通过审计分担风险,能够使项目风险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控制,从而在更高的利益驱使下,审计风险变成一种可承担风险,在一定意义上讲,承担是对审计风险的一种更有效的控制。
(5)定期评价审计质量
经常严格考核和评价审计质量,可以有效督促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目前有一种倡导的做法是实行审计人员和程序交叉复审,即由其他审计人员对初审人员的审计过程实施再审计,检查初审人员在执行政策法规和定额标准方面的情况,尽量发现和克服初审中存在的问题。
(6)落实审计责任制
对被审计单位,要求其认真履行审计承诺制。对审计部门和人员,要严格审计工作责任制度,实行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按照“谁审计,谁负责,审计组长负总责”的原则,审计人员对所审事项负责,主审人员对主审项目负责,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全面负责。
四、跟踪审计的优缺点分析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以下优点:
(1)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时要面对如在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签证。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地进行动态审计,使审核思路更清晰,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分析前后阶段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的运作。
(2)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
在传统的事后审计时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的一些细节记录不详,很难区分清楚、判定正确。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解决此类现象的发生,如在施工阶段审计人员已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
(3)减少时耗,提高工效
如在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汇同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认可了实测记录后,可立即计算出相应的工程数据,避免了推诿和以往长期不签证,大量积压的弊病,将较长的传统审计周期提前压缩消化在事中阶段,使过去过于集中的量尽可能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4)以施工阶段的审计为重点向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延伸
传统审计模式以建设项目开工到竣工的施工阶段为审计重点。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建时起至竣工验收时为止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审计与监督,它不但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而且已注重对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深入开展对设计质量的跟踪审计,积极介入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使审计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但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的特性,它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些局限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审计目标偏离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地介入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跟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2、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效果不明显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那么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人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理论上讲,越早介入审计越好,但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也因为投资方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因而在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跟踪审计,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充分、不明显。
3、收费不规范,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在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上,往往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协审。作为中介机构而言,其取费考虑的仅是两个因素:劳动投入和审减金额,并根据基本审核费加审减额比例提成的方式计费。于是矛盾点就会集中在:跟踪审计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结(决)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这样,在跟踪审计中对于讲求经济效益的审核单位来说,就容易产生记录问题而不指出问题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跟踪审计的目的,跟踪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总之,跟踪审计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效避免了事后审计“虽然查出问题,但己既成事实,纠正起来难度较大”这一难题,因此其自诞生开始,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从实践效果看,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部门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审计理念的改变和审计模式的转变,不仅完善了传统的审计方式,而且推进政府完善制度、改进机制,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建飞.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思考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15.
[2] 王德福. 企业建设项目内部跟踪审计探析 财经界(学术版),2009. 9.
[3] 郑萍. 高校基建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南方经济,2005. 4.
[4] 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审计研究,2007.6.
1、资源占有率偏高的问题
相较事后审计工作,跟踪审计在成本和资源占有率方面明显偏高。由于工程造价跟踪需要投入的审计人员多、审计环境复杂,且在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都比事后审计工作的量偏低。因此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中能否配置足够的审计资源,将直接影响到跟踪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与审计质量。为此应加强对计量相关资料的严格检查,以确保工程计价和计量等审计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充分发挥出跟踪审计在控制工程造价和促进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2、人员素质问题
对跟踪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学科专业。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以掌握工程技术与工程经济为主的造价员、工程师为主,而财务审计工作则要求以审计师和注册造价师为主。在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中,既需要两个专业的紧密结合,也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在跟踪审计中不存在技术上的死角,从而有效控制和避免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因此,对跟踪审计的在业务上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促使其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通过不断掌握新的技术与方法,能更好对从事到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工作当中。
3、风险不确定性问题
工程造价工作中的风险问题,主要是指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没有意识到被审计工程造价存在的错误与弊端,或者在相应的造价核算与审计单位业务中出现差错而没有被防止或纠正的情况下,采取不适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或者发表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结论,从而受到利害关系人的指控,甚至会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相比传统的事后型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各方面建设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到审计结论错误的风险,更有利于审计人员能对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纠正。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自身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其中一些本不应被审计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也会因为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很难摆脱被要求参与到工程管理中的困扰,并往往会相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同时,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长期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所接触各类诱惑的机会也会加大,个别审计人员往往会因为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而导致在造价审计工作上的不力,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与强化
1、运行模式的选择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在运行模式上的选择,除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外,还需结合审计的有效资源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据相关资料表明,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有70%以上。建设项目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与多次计价过程的关系。项目建设中越靠前的阶段对工程造价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在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跟踪造价审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时,应尽量优先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模式,如因审计问题或审计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因素而采用的阶段跟踪审计模式,也应当力求将跟踪审计所介入的阶段能尽量提前,从而充分保证审计监控的力度,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强化
(1)高素质的造价审计人员
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要求,既要求造价审计人员能够具备解决审核项目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能够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和各专业间的联系,并熟悉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客观与公正。为此,应采用高素质的造价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科学严谨、公正公平的跟踪审核。
(2)推行复审制度
为降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并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应对需审核项目采用一级审核、三级复核的制度。即通过工程造价人员审核后,再由项目负责人复核,并最终由技术负责人终审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确保审计结论的真实、可靠和有效。
(3)采用适宜的审计方法
工程造价的审计方法是融合了工程、经济、财务、技术、法律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统一运用,并通过国内外众多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与造价审计人员,在长期的造价审计的实践以及研究中,进行不断创新与总结而发展起来的方法体系。通过在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中对审计方法的合理与科学的应用,能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确定。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标准图审核法、对比审核法等,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
三、总结
一、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效率不高
学校层面上,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顺利的实施需要学校内部基建、审计、财务、招标等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而在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审计部门同这些行政职能部门是平行的。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沟通不畅,容易影响审计效率。项目层面上,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参与方主要包括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单位。高校基建部门作为审计客体,其他参与方作为合约对象,立场均有所不同,容易出现各方不配合,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现象。审计人员与各参建方交流不畅,疲于各方沟通,影响审计效率。跟踪审计贯穿施工阶段的整个过程,审计内容比较多,形成大量的信息及审计痕迹资料需要整理归档。而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缓慢,审计过程资料整理和共享不及时,工作效率较低。
(二)审计角色定位不明确、审计主题单一
由于制度建设的缺失和地方政策规定的不同,审计部门对跟踪审计理解也会不同,从而导致工程参与各方的权责关系并不是很明确,容易厘不清建设工程审计边界,把握不好审计监督的范围、深度和方式方法,容易造成内部审计监督越位、缺位,审计主题不清晰等问题。1.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而非业务咨询服务,应注意工程审计与造价咨询的区别,在很多高校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学校往往将跟踪审计定位为造价咨询服务,更多是承担了造价咨询服务,这背离了内部审计的本质。2.在施工过程中,审计单位成为工程管理单位代替各参建方在施工过程中处理相关造价、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监督者”变为了“执行者”,导致结算时自己审核自己的局面。审计工作容易失去独立性和客观性,带来较大的工作风险。3.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主题主要有工程财务行为、业务行为、工程制度审计。而实际实施过程中,审计部门仅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缺乏对制度、工程质量、各参建方管理行为的合规性等有效监督。审计主题单一,审计类型不明确,导致审计介入时点把握不好;把握不好审计重点,缺乏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实施跟踪审计。
(三)审计人力资源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审计需求
基建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审计主体为学校审计部门,但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建设重视程度往往不够,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因此一般情况下审计部门需要委托外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工作。但是,委托外部审计有以下几个缺点:1.受托参与业务服务的目的主要是为取得收入。其收费一般是以工程审定价作为依据,而工程管理各个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材料定价、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事项的发生与其服务收入不挂钩。处理这些问题,只要委托方在现场签证单上签字盖章或其他相关手续完备,受托方可能不会积极主动地站在学校的立场,从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等角度考虑业务本身的合理性、效益性,从而失去审计的独立性。2.存在受托方与施工单位合谋的风险,影响审计结果。外审机构参与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若外审机构人员整体职业道德不过硬,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势必存在不惜损害委托方利益与施工单位合谋,以获取自身更大利益的风险,而最终影响审计结果,不利于建设成本的控制。3.存在外审人员兼职多个工程项目的现象。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外审机构可能将同一人同时派驻几个项目,从事多个工程项目审计或其他有关工作。这种现象势必会导致审计人员不能专心为工程服务,从而不能及时跟踪工程关键环节,容易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
二、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管理要点
针对高校基建项目特点及跟踪审计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管理角度就如何提高施工阶段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提出具体措施和相关建议。
(一)重视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由于工程项目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部审计部门仅安排财务和审计专业的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审计部门应配备精通施工技术、造价、管理等方面的人,组建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梯队建设方面搭配合理的工程审计队伍,保障审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内部人员教育培训及实践锻炼,如:鼓励内部人员参加相关审计培训;参加以审代训等活动;鼓励考取相关专业证书等。同时审计部门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审计人员担任监督者角色,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公允。
(二)明确审计业务类型、理顺跟踪审计角色定位
理顺审计和基建管理部门与跟踪审计单位、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明确各方职责范围及跟踪审计申报、审核、反馈等程序。根据经典审计理论,审计内容有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和审计载体五个层级。对于五个层级的内容本文不做赘述。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一般来说,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为综合性审计业务,主要包括工程财务行为、业务行为、工程制度等审计。学校应充分重视审计监督,加强风险防控,在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前提下将基建管理部门财务行为、业务行为、工程管理制度等均纳入审计范围,做到应审尽审。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基建管理部门的工程管理制度进行审计,帮助其优化工程管理制度,使基建管理部门、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参建方按合同约定各司其职,落实项目具体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拥有决定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跟踪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审计工作到位但权限不越位,仅从造价控制、合同履行、管理行为等角度对工程各个环节中不合规情况履行监督职能,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对跟踪审计中发现的内部制度缺陷、违规管理行为和有关造价控制等方面问题时应及时出具审计意见书,对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其不具备直接管理和解决问题的权力。
(三)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审计
目前高校审计信息化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学校应结合自身科研优势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审计。本文仅对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信息化提出个人设计思路(见图1)。信息平台应根据不同单位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并统一设计变更签证单、材料核价单、质量验收单、工程报审表、付款审批单等电子表单。各参建方将施工过程所需审计的资料,按照规定的文件格式形成电子文档,归口至基建管理部门,由基建管理部门补充审核合格后,传至信息平台。跟踪审计人员可以将现场隐蔽工程图片、影像等资料上传至信息平台审计模块,做好审计取证,并根据审计要求调取信息平台相关资料进行审计。
(四)内外审计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工作
高校基建项目复杂、造价高,除了依靠内部审计人员之外,还需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合理运用以外审为主,内审监督、管理,内外审协同工作的审计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对高校工程审计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已有的各个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力争使学校领导、各部门对工程审计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与学校基建、财务、招标、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如:高校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见图2),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协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审计、基建、财务、招标、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对基建项目施工阶段审计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委员会作为一个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结构,可以为内部审计部门减轻压力,实现各部门工作间有效配合;审计结果可以共享共用,提高审计效率。图2高校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图2.外审单位按招标、合同等要求将本公司审计组成员派驻在项目现场,接受学校审计部门监督和管理。外审单位审计人员与学校审计部门人员组成项目联合审计组。外审单位负责跟踪审计具体事务的实施,学校审计部门负责复核审计结果,督促跟踪审计的顺利实施,协调学校层面相关跟踪审计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外审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与外审单位及时沟通机制,随时掌握项目审计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掌握跟踪审计的主导权。如: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查看在建项目现场,做好检查记录;要求外审单位每月上报跟踪审计月报,重大事项书面资料;定期召开跟踪审计例会等。3.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外审单位管理。在外审单位的选取上,通过公开招标,从信用、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避免设置最低价中标,择优选取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审计部门可通过合同约束外部审计单位的行为。一是在合同中明确跟踪审计业务范围、方式、要求、违约及审计责任等事项,使其更好地为学校提供跟踪审计服务。对于履职不到位,职业道德不过硬的人员应及时更换。二是通过改变付款方式获得主动权,尽量避免一次性支付,创新支付模式,多种支付方式并用,有效激励第三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降低审计风险。三是建立外部审计单位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在后续项目中将其拉入黑名单。需要注意的是,除事项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根据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的,审计的主体是内部审计部门,须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但在实践中,由于是校方与外审单位签订合同,基建管理部门作为校方部门,容易形成“甲方思维”。外审单位作为乙方,审计工作可能会受基建管理部门的影响,从而影响审计的独立性。所以跟踪审计必须加强以内部审计部门为主导,外审单位配合,加强对外审单位管理,内外审计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工作。
结语
高校基建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施工涉及建筑、道路、绿化、暖通、排水、强电、排气、供水、供气乃至环境改造、景观美化和消防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许多工程特别是实验室等还有诸多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这些特性决定了高校工程审计是一项难度大、任务艰巨的工作。因此,实行基建工程施工阶段审计精细化管理,是推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进行的客观要求。
以?J州学院为例,在过去5年里共完成211项基建、修缮工程的结算审计,送审造价12932.54万元,审定造价10633.19万元,核减2299.35万元,审减率17.78%。内部审计对其中的52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跟踪审计,审计金额达2.6亿元(造价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程有2项,其中有1项工程结算尚未审结),提交各类审核咨询报告66篇。
二、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
(一)制定审计方案
依据工程特点,学校审计部门制定了两种跟踪审计方案:对投资大且工期较长的两个新建工程项目――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采用紧密型跟踪审计的方式,即内审部门从项目立项阶段至竣工结算的审核全程跟踪审计。对投资较小且工期较短的各种维修、改造、装修等项目采用松散型跟踪审计方式,只重点对施工阶段开展跟踪审计。
(二)确定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审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1. 施工材料审查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各分部分项的综合单价是固定的,工程结算造价根据实际工程量乘以固定综合单价进行计算。因此,除非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的幅度超出合同约定比例情况出现,否则材料价格不予调整。此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施工单位现场使用材料的品牌、材质、厚度、规格尺寸等是否与施工图纸及合同的要求一致,有没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存在。
2. 工程变更的审查
一些工程特别是大型基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现场发生难以预料的情况或施工图纸本身存在的一些瑕疵,需根据实际需求对原设计图纸进行一些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变更。跟踪审计人员此时应注意审查变更的原因是什么?因变更产生的工程造价增加多少?是否按规定履行了必要的审批程序?一些增加造价大的变更及基础工程的变更还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3. 隐蔽工程及签证的审查
对于隐蔽工程,审计人员应全程参与验收及测量工作,并及时对相关验收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附现场拍摄照片、视频等资料),为下一步结算审核做准备。
4. 工程进度款的审核
重点审核进度款是否按合同约定进行支付,有没有超付现象。
(三)委托中介机构跟踪审计
根据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工程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较薄弱的情况,审计部门向学校提出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工程进行跟踪审计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实践证明,这种内审、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可以弥补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术薄弱的缺点,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协调作用和中介机构的专业知识专长,及时发现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中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并通过对资金的监控,达到降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目的。该工程验收后,施工单位送审的结算造价为6618万元,经中介机构最终审定的造价为5568万元,核减1049万元。
三、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精细化管理案例分析
(一)施工材料的审计
1. 审计部门在审核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招标文件时,针对以往部分工程的施工单位偷梁换柱,以劣质材料冒充优秀品牌进行施工的反面事例,提出了在招标文件对主要施工材料品牌、规格型号、质量档次进行约定的建议,投标单位提供的施工材料质量档次必须同等或以上于招标文件所列举的品牌。工程中标后,在施工合同条款对这一要求又进行了详细的约定,使材料的质量得以保证。
2. 某综合实验楼栏杆工程,施工图纸标明采用50*30*3毫米的镀锌方钢,但施工单位实际使用的材料为50*30*1.2毫米,与施工图纸的要求不符。审计人员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工程管理部门反映,施工单位被迫拆除了不合格的栏杆,更换了使用合格材料制作的栏杆。
3. 在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工程结算审计中,审计人员在查阅现场施工照片中发现,屋面保温项目原图纸设计的保温材料是采用25毫米厚的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板(合同固定综合单价为42元/平方米),施工过程对材料进行了变更,实际采用的是30毫米厚的聚苯乙烯塑料保温板(综合单价经测算为24元/平方米),二者单价相差18元/平方米。竣工图纸未对此项变更进行反映,经审计处提出后,重新修改了竣工图,核减造价约9.8万元。
(二)设计变更审计
钦州学院共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B、C标段,地下室车库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层高4.8米。因原设计图纸没有基坑支护项目,施工单位在开挖前提出变更要求,并提出了采用钻孔灌注浆的基坑支护方案,此方案若实施,将增加工程造价400多万元。审计人员经查阅地质勘察报告得知,该工程基坑所处位置的土质均为实土,基坑开挖深度位于地下水水位标高之上,无流沙淤泥等,地质情况较好,且距离最近的建筑物达20多米,建议采用放坡、满铺钢丝网并喷注5厘米厚水泥砂浆的支护方式。经咨询设计单位的意见,该方案得到实施,工程造价不到20万元,节约资金380多万元。
(三)隐蔽工程及签证审计
1. 某新建实验楼周边配套道路工程,由承建主体建筑的同一施工单位承建。该实验楼基础土方开挖前,已对原始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并作了签证,平均标高为-0.59米。在周边配套工程施工前,双方又就原始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并签证,平均标高为+1.36米。此时的地面标高较之第一次测量的标高高了将近2米,施工方送审开挖及回填土方工程量约25300立方米,送审造价47.71万元。审计部门审核后认为,周边配套道路开挖前的地面标高应以第一次测量的地面标高为准,之所以第二次测量的标高比第一次测量高了将近2米,是因为施工单位在实验楼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清运基坑开挖的土方造成的,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在配套工程不应再重复计算。经审计后,审定的挖土及回填土方工程量约6100立方米,审定造价10.77万元,核减了36.94万元。
2. 某水上训练中心工程,工程管理部门送审的签证单记录土方开挖深度为2.5米,审计人员在查看跟踪审计现?雠纳愕恼掌?后,认为开挖深度存在疑问,坚持进行复核,并全程对复核测量进行监督。经复核,开挖深度仅为1.2米,核减了2000多方工程量,审减造价约5万元。
(四)工程进度款审计
某综合实验楼工程,合同总价58888万元,合同总价中包含400万元的预留金,475万元的二次装修暂估价及45万元的玻璃幕墙暂估价(此三项为暂列金额,在工程竣工后须按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进行结算)。合同条款约定“工程进度款按已完成工程量的90%支付,工程完工后,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应达到已完成工程量的95%。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根据该条款向学校申请再支付200万元的工程款。审计处收到施工单位的请款函后,着手对工程的结算造价进行计算,初步审核的结果:该工程结算造价约为5578万元。按照合同约定,则竣工验收后累计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应为5299万元。而此前,学校累计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实际已达到了5300万元。如此次再支付200万元,将极有可能出现进度款的支付超工程结算价款的情况。审计部门将此情况向学校反映,并建议暂停支付工程进度款。该工程最终审定的工程结算造价为5568万元,由于审计部门的介入,避免了超付工程进度款。
关键词:工程造价 跟踪审计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E232.6 文献标识码:A
一 概述
跟踪审计是指独立审计人员或者机构使用审计技术,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规范,对项目的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与效益进行监督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详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建设工程有关部门进行规范的管理,从而让审计工作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化,对建设工程的总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建设资金可以合理使用。在开展建设项目审计时,跟踪审计是一种有效地方法。跟踪审计具有审计提前介入、跟踪监督全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项目管理规范化并节约政府资金等特点。其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基建管理的转型以及职能的转变需要引进跟踪审计;
其二,有助于弥补在投资控制管理过程中工程监理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牵制作用;
其三,跟踪审计可以解决事后审计对前期情况不了解的缺陷;
其四,有利于监督体制的完善,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腐败行为。
开展跟踪审计,能够使得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方法得以深化并拓展,也可以及时的督促相关部门纠正错误,从而强化管理并提高投资效益。
2 跟踪审计的内容
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其目的就是经协助投资方对项目全部环节程序的控制监督和控制全部工程的建设成本,使建设的工程合乎法律法规,将工程的总造价有效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因此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的过程分为建设前期、建设期间、竣工决算三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分别为:
(1)建设前期的跟踪审计主要内容有:建设项目的法人制有没有建立;建设项目的立项、概算、消防、土地征用等内容有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建设项目的设计、设备材料、勘察、施工、监理等有没有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招标、投标,并签合同;进行设计、施工、勘察、监理等的单位资质是否合格;预算的编制与定额规定是否符合,项目工程的原则和计价依据是否准确、合法、合规等。
(2)建设期间的跟踪审计主要内容有:预算调整和执行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没有出现超过批准预算范围内的投资、虚列项目工程成本等现象;对现场签证、无价材料的定价、设计的变更等进行适时的审计,检查其是否合理、真实;根据建设项目的合同和招标文件,综合工程现场的进度,核实后由施工单位进行上报的内容,通过监理审核的进度款支付计量报表;参加涉及投资变更和监理例会等会议;协助投资单位督施工单位等做好工程的验收材料和工程的验收造价,做到工程项目完工后,各种材料及时上报,以便工程后期可以顺利通过工程项目竣工的验收等。
(3)竣工决算的跟踪审计内容主要有:检查工程量计算,采用的清单单价和套用定额是否准确,索赔、工程签证、设计的变更、工程签证等是否真实;工程竣工财务的决算审计主要审查资金及利息占用的费用是否真实,工程项目投资是否合规、合法、真实,工程的竣工图纸和相关资料是否真实,建设单位的管理费计算标准和范围是否合规等。
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阶段注意问题
1、明确跟踪审计工作的定位
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跟踪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个人所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高度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恰当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工作人员应当争取处理与财务、基建管理等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防止越俎代庖以及大包大揽,要与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积极配合工作,明确各自的权限与职责。在工作中,避免发生审计风险,要做到公正、客观、独立。在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时,不能与其他方面的工程建设工作隔离,不能只关注工程造价方面,而不去动态的监督建设工程各个阶段的运作,跟踪审计工作人员要及时合理的提供有效地审计建议,从而促进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正常发展。
2、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多流于形式,深入施工现场次数少,只停留在事后对文字资料以及数据的审核上,不了解新的工艺和材料,再加上有些审计人员理论知识不过关,对操作方法缺乏了解,总是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上,造成了审计结果失真。所以说,审计工作人员应当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高效率展开跟踪审计工作,增强个人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不仅提自身政治素质,也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上改进传统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制定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以及规范细则,工作人员也应全方位的深入工作,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品质。
3 制定可行审计方案
跟踪审计方案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工程项目是一次性、非重复性的工作,具有自身独特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不能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这样不仅降低了实际指导性,更是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征,确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方案,真正的发挥指导性作用。
四 跟踪审计的发展建议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工作方面,推动跟踪审计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创新,拓展跟踪审计的高覆盖面,全方位开展审计工作,在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上勇于创新,从而提高效率和效益,改进并完善跟踪审计的配套制度和准则,促进其规范发展。
在进行跟踪审计工作时,必须要有合理定位并且确立工作的目标。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活动,有多方参与者,必须协调好各项目的参与人员,形成工作合力,相互配合,所以,在开展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时,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遵循工程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跟踪审计工作必须要围绕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等方面目标展开,强化对各个建设目标的分析与评价,全方位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平衡优化。
(2)坚持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工作。控制投资是在进行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的主要目标,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必须严格监督建设资金的使用以及投资的控制情况,同时要优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方案,提出科学合理建议,使得投资效益得以最大化。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之中,跟踪审计已经发展成为较为普遍应用的审计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和规范,尤其是在国有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上。跟踪审计的应用涉及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工程项目的款项起到了全过程控制作用。进行跟踪审计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提升,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积极配合,密切合作,从内部控制审计,科学合理的确定审计跟踪点,并建立起一套严谨科学的审计质量保证程序体系,使得我国的跟踪审计实现程序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方面,要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推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姚梅炎,冯彬.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刘钟莹,徐红.建筑工程造价与招投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