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工程建筑法

建设工程建筑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工程建筑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工程建筑法

建设工程建筑法范文第1篇

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1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1.2建筑平面设计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

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1.3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

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1.4建筑材料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新晨

2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建设工程建筑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建设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业也逐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然而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建设领域的发展,以加强施工工程管理系统的漏洞和标准化的建设,并在研究过程中,将逐步建设工程管理系统的研究,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而促进建设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的施工单位依然利用原有的分包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抓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来推动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建立企业内部技术质量系统的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这对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当前的建筑领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来对建筑领域进行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我国建筑领域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当下建筑领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仍旧存在着多个方面的漏洞,并且这些漏洞的存在既不利于建筑领域的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

2.1监督与激励机制欠缺

虽然这几年我国的建筑工程体系一直有着莫大的进步,但是过程中的漏洞是不能忽视的;并且这些漏洞的存在既不利于建筑领域的发展。而事实上,所谓的管理其目的与本质应该是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与体系中监督与激励机制的欠缺是脱不了关系,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是确保工程管理工作得到切实有效落实的有效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的施工单位都没有设立完善的监督体系,而在进行实际的工程管理时由于受到监督管理体系的制约,施工单位常常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2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

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都需要投入建设成本,但在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得尽可能地降低建设单位的造价的最终目标。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评估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重要手段。这些过程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将最终影响到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往往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从而导致项目建设项目的实际管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导致管理漏洞的发生。例如,由于建筑材料的存放不当,造成材料的损耗,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

2.3质量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

在建筑行业实行总量分包制度,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往往涉及到分单位的协调,同时也与平行承包单位进行技术沟通和衔接;但由于我国的行政权力下放,使得项目决策管理责任集体出现集体责任或责任是未知的,这将很难进行追索责任。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逐渐增多,而施工人员由于自身的质量控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

3.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计算机应用是现代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从上个世纪,在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和投资效益方面,要保证施工企业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通过需要保证科学性的监督管理体系、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保证系统能有效地实施,从而防止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施工管理应在工程施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施工管理,对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进行施工管理,使施工中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践能准确地反映工程施工的理论优化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3.2加强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严格执行合同相关规定。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合同变更现象,施工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工程建设目标和合同规定进行有效的统一。同时,施工技术是根据施工方案的设计,从而保证其合理性、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推进模型施工的实施。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引进与创新技术与方法。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高新技术和建筑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也融入到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来。同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将每一个建设阶段的质量责任,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一个明确的,严格的奖惩制度,一旦对其相关负责人和部门的责任,严格追究质量问题,而且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评估,以确保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有效地提高。

3.3加强人才的管理与培养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培训的质量,通过专业化的培训,逐步加强对责任心的建设、责任心、职业道德等的培养,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也十分重要。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设领域的发展,它是人才的需要,尤其是人才的管理。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他们的专业素质是令人担忧的。多个承包商的项目转让,而且也使施工队的专业和难以保证。施工技术不过关,监理和管理不能及时监督施工队,这是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施工安全,主要原因。同时,企业在引进管理人员时,必须以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为主要考虑,以公平竞争的方式来选择施工管理人员。这些研究还比较简单,对于建设项目管理体系还不够。因此,对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需要在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研究。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及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同时更有利于建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及规范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再加之我国建筑领域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及规范化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不利于实际管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心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浅析》,《中华民居》,2010.9。

[2]李小梅《浅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第4期。

[3] 樊芳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及其规范化建设研究》,《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第5期

建设工程建筑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construction of the non functional task", "ar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prepared to exchange", "material premise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bout the Water Conservancy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desig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V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我们知道,自从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后,人类为获得利益不断向大自然攫取煤、石油等资源。众所周知,资源分两种,在二十世纪前,工业发展普遍需要的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但是在这种“有违天道”的发展下,机器运转的背后隐隐能看见“恶果”的黑烟。从18世纪雾霾之城“伦敦”到被光学污染的美利坚工业城市,国人依旧没有被一系列的危险信号所警醒。直到这一切历史再度在中华大地上重演时,我们才火急火燎的开始调整我们的步伐。

发展停滞即灭亡,但发展却要消耗能源,好像发展和环保是天敌。但是,我们知道,根据国内外多方的证据显示,水能资源在我国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具备了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先决条件。任何工程的流程无非是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尾期维护。在本文要论述的此种工程中存在着贯穿始终的物质基础,那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作为从业者的笔者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从业以来的相关实践和创新方法。

二、工程建筑的非功能性任务

建筑在希腊文化中,被认为是凝固的艺术。东学西渐,更何况我国自古在建筑上所花费的心思并不少于奇技巧的。吊诡的是,在许多设计中,除了工业设计所必须的生产外,很难看见审美,仿佛工程建筑只是个容器、媒介,无需一切审美性设计。但是我们知道,审美是伴随着人类劳动产生的。“勒紧裤腰带”早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口号,穿得出彩比不饿着更重要。诚然,建筑设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工程建筑和穿衣吃饭并不能相提并论,但时代在发展,相关方面的新课题也不断出现。所以,如何做好工业设计,尤其是非功能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理工科出身的工程师由于受过系统的逻辑训练,一般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一个设计,将工程的功能发挥最大值。换言之,我们的工程师更倾向于直线思考,直奔主题,致力于得出结论,更在乎的是效率和功用。但是人不仅仅只是为吃饱穿暖,很多时候委托方更在乎的是建筑物的整体外观、与外观相协调的装饰、环境和工程的关系,乃至是工程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且不论从前设计如何如何,但在眼下这个倡导“和谐”的社会,实现“天人合一”的工程或许才是验证一个工程是否完美、理想的最高标准。

总而言之,笔者想探讨的建筑设计的非功能性任务其实指的是施工方不仅仅将工程看成一个纯技术活,而是应该动用多发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人性化产品”。

三、艺术创作之于建筑设计

画作为画家立传,文字是作家的写照,而建筑则是工程师手中的艺术。在设计中,工程师们应该紧紧围绕工程的核心目的进行全方位的开发。无论是内部特点还是外在联系,倘若设计师忽略科学规律、美学规律,那么工程的失败,甚至是设计的失败都是毋庸置疑的。就好像画家提前构思画作的立意和技巧,工程的建筑设计也应当是经过详细的思考和反复的推敲,力求通过合适的手法、技术、色彩、材料将该工程的预想的理念和情感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做到与众不同,独具个性,赋予建筑一个鲜活的生命。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椰林树影并非处处都有,倘若一味追求所谓的“美”,不仅是上述新任务的一种背离,甚至有时候还会带来意料外的麻烦。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业界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建筑设计,在规划阶段总是草草定案,甚至是将其延后,待及其他部门确定方案,才让建筑专业进行被动地做立面方案。如此这般,建筑设计的工作者遑论创造出个性与情感俱佳的作品,有时连基础的设计恐怕都会被耽误。

因此,除了设计者本身需要有艺术素养和人文沉淀之外,施工方也应该平衡好各个单位的工作和职能分配,给予建筑设计一定的自由发挥余地。

四、建筑设计应做好交流工作

众所周知,我国从上世纪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所以,建筑设计并不能随心所欲、闭门造车,而我们的从业者也应该有“交互设计”的意识。简单来说,就是设计人员要做好和各个单位进行协商的心理准备,上至采购方、下至施工前线的各个单位的意见都应该综合考虑,尤其应该和甲方进行沟通。

倘若业主有明确的风格要求、色彩偏好、材质特征,那么设计者应该详细的记录,并且判断是否能做到?倘若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要是做不到,应该如何协商?这些都是应该提前沟通好的。业主若是喜欢仿古淡雅,那么现代前卫的设计即使再亮眼也很难让甲方满意;如果业主喜欢欧式奢华,设计者却给了份琉璃瓦、蟠龙柱的中式图纸,只怕甲方也会颇有微词。

相较于有明确的建筑要求,设计师们对没有提出明确格调的业主其实更为头疼。这种情况可以再具体细分,其一是没有研究也不是很在意审美功能的业主。这种业主一般追求的是功能性的“硬设计”,也就是说更实在地追求实用性。那么我们便能有更大地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举个例子,建筑设计也受气温影响,其公式是:

Ta=Tam+Aacosω(τ-τ0)

我们应该在符合气温变化要求的情况下,进行设计。水流不是静止的,我们还应考虑动力情况,水流流经曲面时,因为流向改变,曲面上的动水压力也随之改变:

PH= qr V(cosα2-cosα1) g

PV= qr V(sinα1+sinα2)

其二是业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只是没有具体的要求和硬性指标。在笔者多年的从业实践中,这样的业主一般拥有一定的经济负担水平,虽然算不上专业人员,但是其专业素养和相关知识都能和专业人员不相上下。这时,我们便要反复地和业主沟通,交换各自地意见,乃至于必要地参观考察,通过对方案的反复比稿、修改,有时甚至要原有设计稿,以期获得一致共识。

五、物质前提与建筑设计

虽然我们将“建筑”比作“凝固的艺术”,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建筑并不真的是“艺术品”,它更是一个产品,它讲求的是效益。若是一味追求审美方面的完美,纵然技术水平、施工水平能跟得上,但预算未必能负担得起。资源的有限必然给建筑师带来一定的限制。毕竟业主的初衷可能只是建个小泵站,但是你却建个孔雀台,这无疑给双方都带来了麻烦。

粮草是古代战争的先决条件,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参谋长,要根据现有的资源、预算、人力、时间来进行方案的设计。倘若甲方预算有限,那在建筑外观、装饰以及不必要的审美功能方面就不用做过多的投入。而应该将财力集中于硬件采办、功能运转等最为核心的方面进行设计,当然要尽力做到完善整体效果。

笔者以为,设计者应该具备和一线采购员一样的能力,也就是说要了解各种财力的价格、品质、色彩差异以及由于差异而带来的价格差异。一般说来,若非甲方特别要求,要是在非主要或是不起眼的建筑部位进行高质量、高档次、高花费的装修,甲方会很难接受这种装修所带来的高造价。可是,倘若我们对建筑重要部位、核心设计采用低端的设计,那么不但破坏整体美感,更可能达不到功能性设计的“硬标准”。总而言之,建筑师应该“审时度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变化可能,力求实现将甲乙双方的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工程建筑的优化配置。

六、创新方法与发展方向

在新浪潮的拍打之下,新建筑材料、新建筑技术、新建筑理论亦是不断被催生,而且也不断地被运用到建筑业界中。严格说来,现代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实并不是我国独创,最早是从国外引进。遗憾的是,我国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一直是有滞后性的,从建筑原理创新到建筑材料革新到工艺流程的进步,乃至施工人员的管理与西方相比,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落后不少。

笔者以为,“自力更生”才是治本之策。倘若始终依靠“国外引进”,那么就一直是被动方,夸张点说是“仰人鼻息”。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还是在于创新。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吊诡的是,业界似乎一直没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和高校、研究室的合作或许是打破技术坚冰的第一步。其次是技术创新,这种创新既有赖于理论,也和技术人员分不开。新技术时代下,人员的创新意识一旦自觉地运用在实践生产中,那么旧模式便能被冲破。最后是材料,前两点毕竟非一日之功,独创性的材料使用则能使施工事半功倍。即使只是在网架技术、厂房屋顶、玻璃天窗、建筑填充这样小细节进行创新,那也算是进步。

七、结语

新时期要求新设计,设计师的不仅仅是甲方(业主)或是施工方的技术人员,而是应该有作为设计师、艺术家、采购员等多重身份的自觉。如何以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为依托,综合利用艺术、材料、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知识进行符合甲乙双方及各施工部门的建筑设计才符合新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翟东.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2]熊红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人民长江.2010(18).

[3]王清海.问题和答案哪个更重要[J].优异网.2010(2).

建设工程建筑法范文第4篇

1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结构设计的延性特点

在实际的使用中,引发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因素有风力、地震和沉降。我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确保高层建筑不会受变形而出现损坏甚至倒塌的情况,就要执行一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延性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1.2结构设计的水平荷载问题

设计低矮的建筑时,我们通常考虑竖向的荷载因素,相对高层建筑而言竖向的荷载掌控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水平的荷载。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候,无论是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要进行仔细的考虑,才能增强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能力、安全性和稳定性。

1.3结构设计的侧移变形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所以在建筑业中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由于高层建筑的水平荷载非常大,而且还会因建筑的高度增加继续增大。一旦有外力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变形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强度,保证良好的刚度和强度,避免发生侧移变形。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认识不足

由于有关职能部门不够重视存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也缺乏监控建筑物抗震功能的设计。因此,一些不良的企业就会出现投机取巧的心理,不按章程和规范来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为建筑的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从而对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因此进行建筑结构设计首先就要认真分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工作,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要点认真考虑,才能真正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

2.2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居住人群的安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或者忽略施工规范的细节,使建筑结构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设计,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的安全威胁。其次,设计人员忽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不重视建筑的质量。再次,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些设计人员明知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问题却示而不见,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就会经常发生事故。

2.3结构设计中的偷工减料现象

偷工减料的现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经常发生,具体表现在:第一,建筑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整体的质量,采取偷工减料和过度节约的方式,以攫取高额的利润。例如,对钢筋的使用,我国相关的规定明确钢筋的配筋率,建筑工程一定要采用标准的钢筋配筋率。第二,规模小的建筑企业,为了减少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成本的支出,选择了强度高、脆性大和韧性小的冷轧变形钢筋,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了,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

3.1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式

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念。方案的制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来控制设计对象。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的提高,表现在设计的成品在水准、经济和结构形式上要比现有的成品更具优势。结构设计工程师要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建筑结构技术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积极攻克现实中的各种难题,做到精益求精,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目前住建部推出的“四新”技术是切实的从经济效益出发,有效的帮助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

3.2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要加强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保证依章办事就应该充分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就要运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建筑企业通过培训来增强应当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来提高并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3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提高

现阶段建筑结构的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以前的建筑结构设计,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着中发展趋势,建筑结构人员通过拓展知识的广度和开拓视野的方式来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度。

4结语

建设工程建筑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方法研究

0.前言

我国于1925年提出了明确的建筑指导方针,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达到“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兼顾美观”的标准,至今仍然沿用这种宏观建筑设计评价原则,使得建筑的设计评价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放弃了经济型、使用型的建筑设计,将设计美观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设计理念,工程施工不注重与时俱进的策略,与行业内沟通交流甚少,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导致了工程造价与实际不相符合,一味追求建筑的外观高档、造型奇特、设计奢华,造成一些高标准施工的建筑物不具备实用性。随着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现在已经不得不面对国外建筑行业带来的巨大竞争,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建筑工程设计系统上存在的不足

1.1投资方面

对投资方而言,总是希望在达到预期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来换取最大的利益;从工程内部结构来说,投资者都希望减少工程造价来获得更大的建筑物使用空间;从工程外部环境来说,投资者为了给业主提供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只好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之,投资者存在上述想法,造成了工程设计上基本的系统问题。

1.2用户群体

对用户群体而言,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费用开支来换取满足所需,高级舒适的居住环境。由于用户群体与建筑投资方价值观的背道而驰,难以在二者之间建立平衡的价值评估准则,因此形成了用户群体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系统问题。

1.3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师的职责在于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投资方要求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才华,设计出让施工方、投资方和自身都满意的设计作品,并以此树立起自己良好的设计声誉,使建筑体实现一定的社会实用价值。总之,建筑设计师只有满足投资方、用户群体、施工单位的设计要求,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

1.4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师的职责在于为投资者和用户群体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建筑构造,更好的突出建筑设计感,提高建筑质量,保护投资者和用户群体的安全。所以结构工程师想要保住建筑体的安全可靠,必须要让设计空间和构造空间达到协调一致,由此可见,投资方减少工程造价,施工方降低施工成本,从基本上造成了结构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上的系统问题。

2.如何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2.1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机械配置

想要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施工单位首先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选择,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安全、技术先进的施工机械。同时,要本着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施工原则,全面突出建筑施工和机械相协调的优势,为使建筑设计质量达到良好评价打下坚实基础,在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工程实现机械化的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设计质量。此外,施工位置的水文环境、地质环境也是施工单位应该考虑到的方面,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积极改善施工环境,全面落实建筑设计理念,为设计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2.2优化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过程

要实现建筑体质量达到高标准,并能满足设计标准要求,优化建筑设计质量是主要途径,因此,在进行设计优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认真分工、严格筛选,保证从设计的每个环节中挑出最佳作品。

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进行全面控制,首先,要对每个部分的控制难点有明确了解并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以便于优化处理各个设计环节;其次,对工作过程进行优化,不仅需要达到设计目标,而且要使整个建筑设计成为精品;最后,要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组织好评价体系,对结果中不足之处予以深刻讨论最终确定可行性方案。建筑设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就必须以整体质量为前提,超越现有的标准。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制定一个超越目标,合理设定范围,从优秀作品中严格筛选出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实现建筑的经济实用性。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繁复,耗费精力,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只按照合格标准,受条文规范的制约来设计作品,要在保证建筑安全实用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才华的创新,适应现代化建筑的发展。

2.3改革施工技术,应用新兴科技

我国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建设施工要从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工艺进步,全面落实建筑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工艺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合理运用新技术不仅能促进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协调发展,而且能增强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大新技术的使用力度和使用范围,逐步提升工艺水准,建立良好的优化设计平台,合力创建精品建筑工程。

2.4加强政府监管,落实评价工作

政府监管部门要明确职能,合理界定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工作范围,促进建筑施工和社会环境协调有序的进行,在日常工作中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政府公信力推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和稳步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和建设部门合理分配好工作,完善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公共投资项目中有效推行;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质量评价工作的监管力度,有效利用好评价结果;最后,政府部门应推动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发挥政府职能将评价工作深入落实到位。

2.5完善奖惩机制,明确设计职责

建筑设计师作为建筑设计的主体,设计单位要建立起相关的奖惩机制来提高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激情,全面主观的促进设计质量提升,可将设计作品的评价结果和设计费挂钩,对优秀的设计师给予较多的设计费,对设计评价低的设计师处以一定程度的经济处罚,同时完善风险机制,将建筑设计中的安全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建筑设计师身上,对因设计失误造成的工程出错和投资失控的情况都要负起责任。在设计指标和经济指标上采取优胜劣汰制,促使设计师全身心投入到建筑设计工作中去,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设计师责任心不明确、设计作品不合理、设计质量低的问题。

2.6提高设计质量,客观全面评价

在质量评价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有序的进行持续评价才能有效提高设计质量,设计方对建筑设计质量要有明确深刻的认识,做好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工作,从空间利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设计进行综合思考,优化设计、超越标准、与时俱进,为用户群体提供高标准的设计成果,促进投资方和用户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在实现建筑体的社会目标的同时提高设计方的能力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关键部分在于优化设计管理,实现建筑设计整体优化和综合性能的协调发展,通过调动建筑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努力实现超越标准,发挥才华的设计目标,在建筑施工中结合实际,改善环境,提高施工技术,创建出更多的精品建筑。 [科]

【参考文献】

[1]苏永强.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2010,(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