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教育价值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呈现出开放多元化,价值取向不明确,教师专业价值判断标准提高和差异明显的变化特征,教师教育价值观在实践发展中冲突明显。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视角下的对策是明确并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教师教育的“创新意识”价值观,实现整体价值的融合,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确立转型期教师教育专业化价值标准。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教师教育价值观 对策
教师教育价值观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标准。随着社会转型,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呈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哪些差异,教师教育价值观应坚持什么,怎样科学合理地实现教师教育价值观的整合。
一、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
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其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社会转型必然在教师教育价值观上反映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第一,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充满了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在经济改革、文化开放的大环境下,人的尊严与价值日益凸显,追求个人公平和效益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日益明显。第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强烈的参与意识。教育融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掺杂个人主义、效益至上和急功近利。第三,思维开放,更具有独立性,创新意识增强。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上有许多尝试和创新。第四,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以社会发展为重心,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教授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科学技术知识,对能力培养、智力开发重视不够。可见,社会转型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师教育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二、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价值观多元分散化,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
转型期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不少教师不清楚当前提倡的主流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什么。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由各类师范学校包办,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方式、指导思想、课程设置都是整齐划一的,指导教师行为的价值评判也是统一的。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以开放的体制纳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培养由高等院校承担,各类非师范院校也开始开办师范教育,展现出多元化的施教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就成为必然。有的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途径;有的认为,教育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有的认为教育是提升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关于教师教育的主导价值,每个人强调的角度都不一样。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教师在价值取向上也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教师普遍追求个人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二)教师教育价值观完善过程中存在矛盾冲突
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实际通行的应试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在高考制度下,学校和学生不得不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从而无暇顾及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冲突明显。
教育个体价值观与教育社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教育个体价值观大行其道,但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呼声仍然存在。前者关注个体,以促进个人知识、能力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为宗旨;后者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教育个体价值观和教育社会价值观如何辩证统一起来,仍然没能很好解决。
最后,在效率与教育公平问题上也存在矛盾。理想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人均等的教育机会,促使每个人都获得发展与成功,而实际通行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把效率看得更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让教育公平步履艰难。
(三)教师专业化价值判断标准面临挑战
教师专业化价值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数。社会转型期的教师专业化价值标准不再只
编辑整理本文。
是关注教师品德的形成和知识传授能力,还必须关注教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决策者。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判断,不仅在于会传授知识,还在于会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不只是满足灌输现成的知识,还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教师们也认识到自身的观念落后和知识陈旧,在教学技术上不断改进,对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有益尝试。但目前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教师专业化价值判断标准面临挑战。
三、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确立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
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一些教师没有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教育知识陈旧,综合素质跟不上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学校在办学方向、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观念陈旧,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大,教师教育价值观被弱化和边缘化。因此,在社会转型期,整合出全体教师认同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确立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突出个体权利、义务、平等的社会与个体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并把它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上,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活动,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体系。这样的教师教育价值观,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应成为教师现实行为价值取向的标准,成为衡量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总之,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耍回归到“人”的教育上,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
(二)把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作为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教师教育价值观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在教育发展中,我们要大力培养教师教育的“创新意识”价值观,通过教育价值观的调整,把教师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人的创造力上,改变目前以传授知识、灌输知识为主的做法。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从知识、智力、能力和优良个性人手,激发学生对事物和社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否能让学生在创新方面有所成长,要成为教师教育道德价值评判的构成部分。总而言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要成为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三)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教师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处理好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需要树立共同的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寻求公认的教师教育价值准则,在同一的价值取向下相互配合、统一行动。为了实现整体价值的融合,要做到:第一,确立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面对不同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我们无法拒绝,但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不能动摇。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与教育改革相联系,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维护社会整体利益,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途径,让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与对错的标准,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价值的融合。第二,在社会转型期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各种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合理因素,避免用一个价值观去代替全部,并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要,让冲突各方融合,最终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机制,有效消除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社会转型期的协调发展。第四,为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提供主流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法律法规,引领社会转型期迷茫的教师教育价值观走出阴影。共同的教育价值一经确立,将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会持久地发挥导向和支撑作用。
(四)改革教师专业化的构成要素,确立转型期教师教育专业化价值标准
教师教育专业化标准应包括道德责任感、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价值观以及稳健的人格五个方面。我们首先要确立现代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价值标准,并以此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重新审视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对教师培养过程中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与合理配置。其次,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标准为导向,针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政策上要有得力的措施,资金上有专项投入,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分批进行,以缩小差距。第三,依据教师专业化价值标准,配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快速提升教
编辑整理本文。
师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的能力,对教师进行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培训不能只学习理论知识,重点是掌握发展学生智能的实践能力,学习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当然,教师专业化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也必须要上一个台阶,获取社会高价值的评价,必须与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改革相结合,统一现行教师专业化价值标准,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
【关键词】高校;多元价值;价值观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前言
当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觉醒;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由于传统文化的不断消融与创新以及网络文化的多义与分歧;高校开始从价值一元进入了价值多元时代,这种的多元开始挑战一元的价值霸权,原有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为模糊化、离散化、冲突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高校需要对价值重新定位并反思,既要看到价值的多元与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价值多元并存与共识的一面;既要摆脱一元灌输的桎梏,又要防止进入价值相对论的迷局。
一、高校价值观教育现状
(一)功利性与盲目性
当下,许多高校对教育的本质及其使命缺乏理性的认识,对多元价值的影响缺乏智慧的考量,从而导致大学生进行教育活动中具有很大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表现为只重视眼前的需要和的满足,忽视长远的价值追求。目前,许多高校出于功利性目的,过分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升研率、就业率,不考虑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仿效他校教育经验,而忽略价值观教育,忘掉自己最优秀的传统。
(二)被动性与守旧性
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力至上等价值观念已渗透到纯净的校园,腐蚀着学生的头脑和思想,并开始体现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部分高校教师对于社会中多元价值的碰撞与冲突,缺少主动的了解和分析,对学生价值认识的困惑、选择的困境缺乏积极的引导。一旦学生出现过激的行为或失常的举动,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同时,部分高校往往固守原来的价值传统,价值教育重说教和灌输,且方式方法陈旧、老套,脱离社会实际,难以达到实效。
二、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实然状态
(一)价值标准模糊
所谓价值标准是"评价事物是否正确的价值尺度",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一般只有一个主导价值体系。对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好与坏、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等判断有一个清新的界限。但随着社会更深入的变革,其他观念的纷纷涌入,主导价值体系逐渐瓦解,多元价值标准随之产生,而多元价值必然带来价值主体的利益和价值冲突。在多元价值面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你教育学生要勇敢的时候,他可以说:生命权是第一大权力;当你告诉学生要节约时,他可以说超前消费符合时代的主流;当你教育学生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他会告诉你自由是追求的永恒目标;当你告诉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打拼自己的事业时,他会告诉你投机取巧成功来的更快。
(二)价值理解困难
价值理解是人们评判事物是价值的有无以及价值大小的重要方法。对价值理解会受到时空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评价及其价值的理解可能会相差千里。因此,当代人可能难以理解过去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本国的人难以接受异国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态度。在社会常规发展时期,价值领域强调统一和一元,因此,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并不觉得很困难。
(三)价值选择困惑
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在物质财富、知识财富、精神信仰、人际关系等方面。尽管价值的多元给人们的选择提供多种的可能。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选择内容和选择可能性会使人们的选择行为陷入两难。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选择的价值是对立冲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得到一个,就会失去另一个,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选择困境。
三、高校价值观教育模式探讨
(一)优化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高校学生价值观无疑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还是社会传媒的宣传以及社会风气,都对学生接受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社会价值观教育资源、拓宽人生价值观教育领域,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校外教育网点,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高校做好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讲,要使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净化社会环境,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不断净化的前提下,高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才能有效地进行。
(二)提高教育者综合素养
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自觉自为的行为活动体现出来。因此,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但是,当教育逐渐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也开始出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应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基本的价值立场。教师在注重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应对教师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学会善于用真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去启迪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时代确立价值生活的理性自觉,掌握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能力。
(三)培育学生的独立人格
面对当下多元价值,高校学生充满迷茫与困惑,不知道何去何从,那么高校不是教学生选择哪个价值,而是要教学生学会辨别、判断和选择,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并且学会尊重他人价值观念,包容价值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同时培育学生的公共理性,唤醒他们善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树立"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教育理念
高校学生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因外界而波动,没有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学生就会缺乏形成价值的基础,导致价值观混沌,无法进行正确选择。同时,价值引导必须注意"度",杜绝强制和粗暴的灌输,应采取诸如谈话交流的温情教育,打破受教育者的种种价值禁锢,真实表达自己的心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是培养价值观"千人一面",而是要允许学生自由发展,在不违背价值共识的前提下,对道德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给他们一个开放、自由的信仰体系,让他们懂得价值系统和信仰体系在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作用与意义,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包容,培养善念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刁蝎.论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D].西南大学,2009
[3] 黄希庭等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高中历史 价值观教育 探索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7
高中生处在道德成长和急速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此时也是一个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的时期。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难以激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要想提升高中历史课的价值观教育效果,首先是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但在现实中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高中历史课堂氛围不理想,难以激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这与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有距离。
2.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
有些高中历史教师采用满堂灌方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只是讲一些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任何帮助,他们很难欣赏这样的历史课,更不要奢望他们将历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对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利。
3.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化
r值观教育的评价难点之一就是评价标准的制定。我们对历史价值的评价往往陷入绝对化的误区,比如对历史人物形象的评价,要么是完美的英雄,要么是不值得一提的败类,而没有从客观、整体上把握。像李鸿章等人,在学生心目中都是“奸臣”,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中国最早开始探索近代化发展之路的人物的功绩。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以“情”感人
创设恰当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价值观情感是在价值观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内心的体验。一段音乐、一幅图片运用得好,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丰富强烈的情感。例如,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段,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令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激动场面,学生看后深感自豪。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恰当合理的情境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产生认同感,从而对其价值观施加积极影响。
2.开展实践性教学,以“真”育人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在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时,可以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制造竹木简,并在上面刻一首小诗,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字的记载与传承更加方便,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其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古迹、讲述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更贴近生活,也为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提供丰富的营养。
3.开展辩论活动,以“理”服人
真理不辩不明,通过讨论、辩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讲完秦朝的政治制度及秦朝的灭亡后,针对如何评价秦始皇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辩论主题即“孟姜女状告秦始皇”,学生分成正、反方,双方通过辩论来评判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评价人物的正确方法。这种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同时也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4.开展合作学习,以“和”养人
现代社会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品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学生的社会化、合作能力,正确看待合作关系,非常有效。比如,在讲这个内容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派他们担任记者、战士等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小组成员都齐心合力,为完成任务献计献策,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对团结合作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
历史科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笔者通过深入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了高中历史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塑造高中生价值观的思考。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 参 考 文 献 ]
中师教育是真正的全科教育,学校不分系,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所有课程。并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是师范生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师教育基本的培养目标。琴房全天候的开放,艺术兴趣小组自由组合,主题班会定期进行,课外联谊活动多向开发;学习节、艺术节、寝室文化节,轮番上演,普通话比赛、微型课比赛、“三笔字”比赛,全员逐鹿,演讲、辩论、手工等,精彩不断———通过丰富多样的各种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锻炼及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完善了道德与情感品质,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
中师教育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套量化的、复杂的、严苛的综合评价体系,学习成绩不再是他们优劣的唯一标准。通过多样化的量化计分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尽管某些计分有一定的形式化之嫌或科学化不强之虞,但其促进与鞭策作用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通过各种各样重在鼓励的奖励措施,较好地保证了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如湖南一师的考核条例中,当班干部、做好事、校外辅导、参加各类比赛等都可以转化为德育加分,转化为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力;相反,也有许多的减分细则。这种具体详细的计分方式在每周都有一次汇总,是一种重在过程的激励,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2.重视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技能全面、扎实
湖南一师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全面而扎实是学校的传统优势,用人单位对一师毕业生普遍反映“上手快”“、很好用”、“教学能力强”,这是重视教学基本功训练的结果,也是当时中师教育效果的基本反映。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如普通话、三笔字、弹唱、简笔画等,在湖南一师成为每日必修的课程,一入学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基本训练。由于有高年级师兄姐的无形带动,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以及通过墙报、展览、宣传、竞赛等形式的推动,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此外,各种教学设计大赛、微型课比赛、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班级和学校不同层面交错进行,并成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度化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他们教学意识的形成与教学技能的提高,为他们以后走向教学岗位胜任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种从进校开始就强化职业意识、注重专业化基础训练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中师教育的成功经验。
3.重视与小学的沟通与联系,架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湖南一师非常重视与小学的沟通和联系,其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聘请当地有名的小学教育专家、教师来学校讲授有关教学法课程或其他课程,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阻隔,增进对小学教育实际的认识;二是安排师范生去小学任校外辅导员,以此熟悉小学教育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通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来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中师教育阶段一般有多次教育见习和两次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几乎是头等大事,都有具体的计划与要求,各任课教师都要下小学从头至尾跟班指导、听课。下小学前,学生认真备课,反复试讲;下小学后,整天听课、研讨、辅导。整个实习过程极为认真、刻苦,并且与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真是胜读十年书。
一般说来,中师学校都有一所或以上的附属小学,这是它们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也是促进它们之间联系的基本纽带,同时还赖此开展教学研究与实验。正是中师教育重视与小学的沟通合作,把中师生更多地推向小学教育的第一场景,感受小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体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中师生的发展成长。
4.有严明的制度和纪律
中师生从初中毕业走入师范,身心发展还未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中师教育都非常注重严格的制度管理,以确保培养质量。每个班级都配有专门的班主任,有固定的学习教室、明确的卫生与劳动任务,早晚都必须按时参加锻炼、自习,并安排专门人员定时进行学习或卫生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表扬或批评。每周有学习、卫生单项排名,以流动红旗的形式召唤进步,每个月进行班级表现总分排名,先进班集体则由平时的综合表现产生。对学生个人的考勤记录也是非常详细、具体,奖罚分明,直接影响期末的综合考评等级和评优、评先。
严明的制度纪律是中师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促使师范生规范、健全发展的有效保证。据笔者对湖南一师毕业生的调查得知,他们一致认为学校严明的制度、纪律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措施保证了学习、生活的规律性,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了意志,并能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互助协作精神。
5.浓郁鲜明的师范校园文化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泡菜理论”,揭示校园文化对每一个学生主体潜在的深刻的影响。师范院校有“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这里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主要是指课程教学方面而言的,但我认为,更应该把它延展到校园文化的范畴,“师范性”的校园文化是师范院校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向度,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中师学校文化在“师范性”这一点上是表现得浓郁鲜明的。
湖南一师的校园里到处醒目地挂着“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的大标语,学生交谈只听见讲普通话。新生一进校就忙于练普通话和书法,教室里书声琅琅,翰墨飘香。艺术楼琴声悠扬,舞蹈排练室总是人满为患,各班的墙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宣传栏是有关教育改革的政策形势和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教室及走廊里挂满了教育格言、警句以及教育家的肖像。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有15分钟的练歌时间,晚自习开始有20分钟的读报时间。每学年中期都举办各种师范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才艺之星比拼……总之,营造了浓厚的“师范性”文化氛围。成长于斯,潜移默化,陶冶身心,师范生莫不受益于此。这是中师教育传统不可忽视的文化特征。
二、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分析
中师教育虽已不能满足时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但其教育传统的内在价值却是无法否定的。甚而言之,正是这种内在价值致使中师学生在目前的师范教育转型期凸显出自身的某些优势。不难分析,中师教育传统展现了如下价值优势:
1.培育了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
热爱教育就是热爱教师这个专业,热爱学生,就是对教育的一种执着与奉献精神。正如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老师感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孩子们说他们都喜欢我这个老刘,实际上是因为我对他们付出了爱,我不见得对每一个孩子都面对面地对他怎么样,但是因为我付出了自己的爱,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图回报的。当你没有图回报,但是他却回报你的时候,你被他们所爱时,这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顾明远先生多次指出:“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2]中师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师范性”特征,这种浓郁的“师范”文化使学生身心受到浸染与感化,坚定了从事教育的信念。而且从学生跨入师范的门槛起就有了明显的职业定向,加之学生是初中毕业生,入学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大,专业思想更容易得到养成。据我们调查可知,湖南一师毕业生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受到社会的极高评价,这是中师教育培养体系的自然结果。
2.培养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本科毕业的小学教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上不好课,带不好班。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更有甚者指出“,高师毕业生普遍‘不好用’”“,中师毕业生多是‘教学能手’”。[3]中师教育由于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技能的培养,以及浓厚的师范文化环境的熏染,所以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对小学各种教学情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人形容“中师生普通话、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扎实固硬,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课堂上的简笔画活灵活现,对小学教育的组织与开展举重若轻,很受学生的欢迎”。[4]
3.形成了全面的综合素质
中师教育实施的是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分专业,注重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突出艺术教育,强化教师教育。并且在中师教育的培养过程中,重视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教育方面是较为成功的。所以,学生形成了全面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学者指出:“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4]综合素质对小学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在对我省部分小学校长的调查访谈中,他们一致认为湖南一师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很全面,表现力强,能独当一面等。这跟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传统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分不开的,也是中师教育不能忽视的价值所在。
三、如何看待中师教育传统
———关于教师教育现状的反思中师教育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高学历、开放性、多元化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时代早已到来,这顺应了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势,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特征。在此,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如何看待中师教育的传统价值呢?中师教育与高师教育有着怎样的联系机理呢?现行的教师教育体系存在哪些弊病呢?这是一个已经发觉但并未被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但它确实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本上取消了师范学校,教师学院取代了师范学校,转型后教师学历得到提高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它也留下诸多遗憾,使得教师教育机构最初建立的优势与特性渐渐消失。”[5]“优势与特性渐渐消失”主要是指教师教育机构身份与特征的消失,即师范性训练水平的下降。我国目前也处于这种转型时期,师范性特征的下降也是如今师范院校中不容怀疑的事实。如何汲取中师教育传统中重视“师范性”的特点,增强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在“学术性”与“师范性”中求得平衡,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第二,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以后,综合性大学可以参与进来培养教师,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综合性大学拥有较好的学科优势与学术条件,能对教师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真正感兴趣的、参与进来的综合性大学并不多。但另一种趋势却愈加明显:升格后的师范院校越来越走向综合化,师范专业教育的领地日益狭窄,师范专业变成边缘性专业。而且各地师专、师院纷纷升格为综合性学院和大学,师范教育的资源流失严重。因为他们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挤占师范教育资源,削弱了师范专业。这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
第三,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由中师向专科、本科转型中,基本上是割裂中师历史、另起高师炉灶的方法,中师教育传统无从延续,原来的优势无法保持。学者指出“:小学教师教育在转型的进程里没有扎根于小学教师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完全被原来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所同化。”[2]被同化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原有的师范性特点,人才培养质量自然不理想。怪不得顾明远先生认为:“教师教育改革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9]这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论文摘要]幼师生职业动机呈现出重视经济收入和自身发展的双元化特征,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职业意愿随着学生入校时间呈逐步确立趋势,职业评价标准趋向于现实和具体化。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探求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所需要的社会职业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价值观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个别差异性,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职业价值观属于人格范畴,它对职业的选择和工作的方式起一定决定作用。}1](PP.235一’36)综观国内近10年的职业价值观研究,虽屡有高师生、高职生等类似群体的职业价值观调研,却都未将幼师生纳人研究对象域。幼师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人校时才十五六岁,对职业只有理想的期待,职业价值观还处于“准职业观”的状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研究幼师生的职业价值观,了解其职业价值观现状,对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了解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针对地对幼师生进行就业指导,对其顺利就业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次调查对象为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幼高师)二、三、四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1200余份,有效问卷1127份。在问卷研究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个别访谈,进一步分析、归纳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特征
1职业动机呈现出重视经济收入和自身发展的双元化特征。职业动机是驱动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幼师生的职业动机从高到低依次为:收人高、福利好(74. 9% )、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70. 2 % )、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61. 5% )、幼儿园能在大城市(40. 2% )、人际关系协调(22. 7% )、能提供继续受教育的机会(20.4%),工作稳定清闲(16.8% )、能为幼教事业做贡献(13.5% )、晋升机会多(9. 3% )、幼教工作的社会地位(7.1%)、出国机会多(2. 6% )。可以看出,幼师生的职业动机主要呈现出重视经济收人和自身发展的双元化特征。这表明幼师生既希望能获得有较高收人的职业,以满足自己独立的需要,又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有更多机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能在大城市工作被学生排在了较前的位置,反映出这些学生非常渴望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这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有关,因为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仅不到10%的学生家长有一方为干部,大部分的学生家长为工人、农民和非固定职业者。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社会贡献职业动机被学生排在了较后的位置,这说明当前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传统价值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已失去了往日的绝对权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2.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职业理想指人们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设想。它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职业中,为自己所设定的理想的奋斗目标。由于徐州幼高师从2003年起,毕业生就业一直呈现良好态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徐州、无锡、上海、南京、镇江、张家港等城市找到单位,因此许多应届毕业生普遍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部分毕业生尚存在“天之骄子”等观念,没有看到幼教的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现象在非毕业班学生身上同样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设想将来从事的职业时,74. 9%的学生选择收人高、福利好的单位;40. 2%的学生希望幼儿园能在大城市,幼儿园在乡镇或农村的仅占4. 7% ; 80. 3%的学生愿做幼儿教师,30. 5%的想做幼儿园管理者,只有3. 6%的愿做保育员;;76. 3%的学生希望就职于公立幼儿园,35.7%的学生希望就职于私立幼儿园,9. 4%的学生梦想拥有自己的幼儿园。可以看出,幼师的学生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她们在就业上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存在挑肥拣瘦的现象,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竞争能力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乐观,许多幼师生不能接受在私立幼儿园就职,认为非国有单位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更谈不上自主创业。今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3.职业意愿随着学生入校时间呈逐步确立趋势。职业意愿指人们对自己将来要从事某项职业的愿望、心愿。由于国家对师范院校学生分配政策的变化,近年来师范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个别差异较明显,录取的新生中不少人缺乏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川许多学生选择幼师学校并非自愿,有的是因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有的是家庭经济困难,认为大学毕业后不一定能立即就业,现在幼师的学生就业形势好;有的是家长观念上认为女孩子将来当个幼儿园老师,既体面又稳定,让孩子报考幼师;有的是听从老师或亲戚朋友的建议报考了幼师。学生进人幼师后,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对其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一、二年级进行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五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样,学生的职业意愿慢慢得到确立,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也逐步有所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效问卷1127份,仅有29人(其中25人为中专阶段二、三年级学生,4人为大专阶段四年级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或不愿从事教育工作;65%的学生基本可以肯定教育职业方向;31.9%(其中20%为二、三年级学生,11.9%为四年级学生)的学生难以确定。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意愿随着年级增长呈逐步确立趋势,反映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认为自己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或者难以确定的大多是低年级学生,这说明高师院校在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方面有些滞后,今后应该作出进一步调整。
4.职业评价标准趋向于现实和具体化。职业评价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在好坏、优劣和重要性方面的一种判断。职业评价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流向,而且影响到人们对工作的态度。mcPN.z}}”一’nod研究表明,当前幼师生职业评价标准趋向于现实和具体化,这一点与许多同仁研究的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是一致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当前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功利与个性发展成为主导。具体表现是由以往注重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人、个人才能的发挥、在大城市工作、晋升、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例如本次调查中,有74. 9%的人选择收人高、福利好作为职业选择首要标准。这与魏金明、陈沙麦对“福建省千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曾秀芳2006年对某地方高校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川这说明当前幼师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二、教育对策建议
1.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由于幼师生人学时年龄小,对职业只有理想的期待,其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多是在校学习期间,因而学校在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第一,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许多学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并非自愿,缺乏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就更谈不上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了。因而,建议学校在学生人校后重点进行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教育的基础上,一年级下学期就要进行幼教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的主要任务是“育人”,由此决定了其职业不可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收人不可能与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同相一致。因而,要求学生抛弃功利主义,具有忍耐清贫的意志,在职业选择卜正确处理个人待遇、地位与乐干奉献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看待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绝不能置人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于不顾。
第二,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由于幼师生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造成不少毕业生自我评价时对自己的实力不能准确估计,更不能兼顾国家的经济情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各地区和单位的特殊要求等社会客观现实,最终导致高攀不成,低就不愿,白白错失就业机会。因此,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使其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当前幼教市场的就业竞争形势,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用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态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通过职业理想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选择时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地立足于现实。
第三,加强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它涉及如何看待职业待遇、职业苦乐、职业地位等方面,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深人地开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成才意识和成才途径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定位和 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当然,针对幼师生职业价值取向活现出的现实和具体化特征,作为教育者应认识到这是市塌 经济条件下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教肩 中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即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刚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懂得回报社会,不能取大于予,更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第四,加强就业指导。由于目前高师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以就业信息为主、个别咨询与职业指导课程相对较弱的初级发展阶段,就业指导也主要在毕业班进行,这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毕业生就业起不了根本性的作用。以致部分毕业生就业中过于理想化,缺乏白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模糊不清。这就要求学校尽快健全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分专业、分年级、分层次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培训,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强在校学习的自觉性;了解自身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为将来的择业作好充分准备;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正确估价自己;了解个人的工作动机、适应性以及工作目标,逐步形成适合本人特点的职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就业决策能力和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强化学校秩序环境,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其次,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让每个墙体、每个角落都渗透着育人的警句名言,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良好氛围;再者,完善校园的舆论环境,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小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校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促进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