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欺凌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20世纪90年代起,欺凌现象便进入学术研究的关注范畴。虽然至今对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可欺凌指的是“一种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不止一次发生,其实质是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其中,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同学之间的特殊欺凌现象,值得引起全社会的格外重视。
一、关于校园欺凌现象(行为)的不同看法
1.学者眼中的欺凌现象(行为)
学者们认为欺凌行为指的是力量的不平衡,包括身体欺凌、语言欺凌以及会不断引起恐惧的长期性的社交排斥。在他们看来,欺凌者和受害者对于力量的占有是不一样的。这种力量既有可能来自体力优势(相对健壮的身材,或者人数的众多),也有可能来自脑力优势,包括利用“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来威胁和吓唬别人从而让别人感到压力以做出和本意相反的
决定。
2.教师眼中的欺凌现象(行为)
Boulton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老师认为欺凌行为包含身体和语言上的双重欺凌,比如,强迫别人做他们本不想做的事情;25%的老师并不认可下列行为算是欺凌行为:比如,叫外号、散播谣言、目光恐吓还有拿走别人的东西等。除此之外,超过50%的老师不认为社交孤立算是欺凌的一种形式。这个发现和Ramasut 和Papatheodorou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3.学生眼中的欺凌现象(行为)
学者和孩子之间关于欺凌行为的定义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语言欺凌和身体欺凌、间接欺凌、欺凌行为的重复性和故意性方面。Guerin和Hennessey的研究证实,6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体力优势在欺凌现象中非常重要”,并且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大
部分受访者(63%)相信“在欺凌行为是否出自故意并不重要”,只有13%的人认为“欺凌行为绝对是出自故意的”。
4.父母眼中的欺凌现象(行为)
研究表明面,对校园中的欺凌现象,父母要么毫无觉察,要么感到非常无措,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地处理相关问题。他们害怕被学校认为是自己太敏感或者过度操心了。除此之外,父母还担心自己的不当处理会使孩子的处境“雪上加霜”。
小题大做或者大题小做,父母要么不能及时注意到孩子的遭遇并感同身受导致事情表面上不了了之,要么反应过度弄得局面无法收拾,很少有父母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类似情况。
二、关于校园欺凌的归因研究
1.欺凌者归因论
这种说法认为,之所以会发生欺凌现象责任在于欺凌者自身的原因。如果欺凌者感觉糟糕或者没有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低下,有心理问题或者爱慕虚荣等都有可能会导致他(她)去欺凌别人。
根据社会学解释,当欺凌者想要展现、维持或者提高他们的权力、地位和受欢迎程度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试图保护自己免于被孤立、被骚扰和被欺负的时候,都有可能对别人实施欺凌行为。这样做能让他们觉得感觉更好,自信心和自尊心似乎也能得到提高。如果欺凌者本身由于问题家庭,没有得到父母的良好监管,家庭争吵不断、冲突不断,家长总是在吵架、闹离婚、感情不好,经常目睹家庭暴力,那么他(她)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导致欺凌者本身可能并没有道德概念和同情心,他(她)这么做或许仅仅是出于“好玩”或者“无聊”。
2.受害者归因论
这种说法认为,受害者之所以受到欺凌是因为他们本身有问题。大概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都持有这样的看法。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受害者和别人不一样,是与众不同的或者奇怪的。除此之外,还包括受害者的言行让人感到厌恶、做人卑鄙、自身看起来好欺负,以前被人欺负过因此容易继续被人习惯性地欺负等情况。
3.同伴归因论
这种说法认为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同伴群体。21%的受访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同伴压力,即如果“大家都这样做或者希望你这样做,那你就不得不做”。如果所在的小团体强化欺凌行为,认为是“勇气”的象征,提倡并赞赏实施欺凌的人,为了不被排挤出去,那么欺凌行为的发生几率就会非常高。
4.学校归因论
这种说法认为欺凌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学校环境导致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太无聊了,学生无事可做;原因之二则是学校的反欺凌措施极为薄弱,老师不关心这类事情或者即便看到了也仅仅是袖手旁观,这些都在无意中助长了校园欺凌的不良风气。
5.人性归因论和社会归因论
人性归因论认为欺凌现象之所发生在于人性自身的问题(冲突、暴力等是不可避免的)和社会风气。根据生物学解释,人有排斥异己的本能,因此,针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不为奇。社会归因论则说社会只重视那些身体好、长得好看的人,如果身体羸弱或长得不好看,那么自然容易被人欺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德育 实效性 思考
随着社会思潮多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分析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方面,更多研究者从德育本身深入系统分析,但德育低效与否应该在新时期采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
一、过高的德育期望与德育低效性
就当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于德育的实效性的含义,不同学者持有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者从德育工作的成功率衡量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即预期目标任务的达到的程度完成率。也有研究者指出应从投入和产出的效果衡量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但更多的德育研究者指出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即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1]也就是说德育实效性指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就认为德育是有实效性的,如果两者的吻合程度相差太远,就说明德育的实效性低下。
当前我国现行德育的“金字塔倒挂”的层次教育,德育的期望值与学生可能达到程度之间产生差异,德育理想游离于现实生活,总想在一个假设的、净化的情境里用“高、大、全”的架势塑造人类的灵魂,超越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在这种德育理想下的德育与学生的实际脱节,也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德育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既没有坚强“顶天”又没有扎实“立地”,很显然德育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期望效果。因此德育的期望功能与现实功能明显背离,致使评价时德育低效现象出现。
因此学校要想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就需要将德育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特点,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小学生从身边事一点一滴地接受思想品德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理想教育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
二、德育效果评价单一化与德育低效
以往的德育工作者常常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个体是否达到了一个统一的固化的标准。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德育工作者容易从学生个体身上看到德育低效的结果。另外,德育工作者倾向于在不同个体之间作比较,这样做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对德育工作准确测评。因为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应该根据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后的不同阶段比较。只要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方面是呈提高趋势的,我们就认为德育是有效果的。当前德育效果的评价方法依然采用教师评价法这种主观的评价方法,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所以,评价德育是否有效果,应该根据德育的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建立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统一的评价方法与程序,从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学生达到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就应该说德育是有效的。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德育实效性是长期的,因为道德素质的养成必然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对受教育者而言,其接受德育的过程是客体知、情、意、行不断发展演变提高的过程,受教育者需要对道德规则进行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德育内容的认同和吸收,从而达到德育目的。[2]而这一个过程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德育实效性的这些特点表明,德育是一种动态质量观的反映,在评价德育实效性时,如果只看到即时效果,德育自然就是低效能的。但如果能采用纵深视角重新评估德育实效性,凡符合德育目标的有价值、有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及事实依据,都可视为德育实效,德育是否真的低效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断言的。
因此,不仅要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构建多样化班主任德育方法,还应该多角度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构建新时期具有可行性的德育模式和评价新体系。
三、多元化思潮影响与德育低效
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信息高速化程度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形式各异、内容有别的多元化思想观念与社会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人们的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与差异性日益增强,国内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碰撞,交流,造成当前社会中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现代人用“享受现在”代替了“勤俭节约”,用“啃老”代替了“艰苦奋斗”,“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成了一部分人奉行的箴言,“干什么事都得走路子”也成了一部分人做事的原则。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许多学生受当前多元化思潮的影响,认为那些老一套的东西,赶不上新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中宣扬的道德思想持批评、否定意见。这就导致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从实质上来说,学生并没有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针。“教育课程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人的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3]当德育课程内容、模式无法成为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手段时,德育低效性就成了必然结果。
在衡量德育实效性时,需要区分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学生的很多行为不是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或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很多行为表现出来的是道德问题,而内在实质与道德无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成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社会、家庭导向变迁与德育低效
在教育界,一个在数学上不能成立的公式却悄然流行,即“5+2=0”。还有一句话:“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这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叹息。究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与家庭的导向变迁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降低。
比如,德育目标中“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不打架、不骂人”,但学生被其他学生打了之后,部分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一拳,你打他两拳”,否则就说自己的孩子“窝囊”“没出息”;甚至有一些家长主动为自己的孩子“报仇”,打残了还可以用钱摆平。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下,孩子看到的是暴力解决一切,感受到的是只要父母有钱有势,他人的利益、生命就可以弃之不顾。所以就有了“我爸是李刚”、“我们家有的是钱”之类的嚣张之语。日益复杂的社会宣扬“人人为我”及自私的合理性让部分学生在德育面前关上自己的耳朵,在助人方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我们思考德育实效性的时候,除了对德育本身的途径、方法、模式进行思考之外,还要承认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校类似于“独立花园”的德育在社会、家庭中走一遭,就变成了“肥皂泡”。董金权指出,针对社会转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除了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之外,适当的制度安排能够为德育应对这种挑战带来有效突破。[4]因此,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已成为德育的必然趋势。
德育功能、德育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而改变的。新时期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德育应采用发展性的视角,在讨论德育实效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新的形势转变德育实施模式、评价的方法体系,使我国的德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俊婷.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91―93.
[2]郑满利.道德情感体验:德育实效性的促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3):133-13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
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
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
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本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应急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执行《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为指导,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切实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
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彻底消除各类诱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安全隐患,
使校园安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校园,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不受伤害。
二、主要目标
1.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2.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
100%,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明显提高。
3.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改,整改率达到
100%。
4.不发生重大校园欺凌事件责任事故。
三、成立领导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
组
长:黄洋
副组长:王静
欧阳龙
组员
:
毕重喜、雷荣兵、陈朋飞、百福全、吴勇、各班主任
1.组长和副组长全面负责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安全工作,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定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工作办法,
并对相关人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2.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3.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负责应急。
4.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现场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5.向有关方面通报事故情况;
6.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二)应变保护员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正当防卫等。
1.人员救护员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
2.疏散引导员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
3.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员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四、预警预防
(一)可能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1.原因分析: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预防措施:
①依据上述原因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②各年级、班级要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
措施和方法等,
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心理咨询(卫生保健)室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学生、老师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④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
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⑤严格门卫登记、
管理制度,
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牢记校园欺凌报警电话,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⑥经常性地与派出所、
联防队沟通联系,
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措施
1.发现校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
①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暴,
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
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组长和副组长;
②
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然后再报告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组长和副组长;
2.校园欺凌事件治理小组应急措施: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组长和副组长接到校园欺凌事件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同时拨打“
110”(情况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况下),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现场阻止),与此同时,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
(赶赴现场,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值周员及相关人员前往现场。
3.各应急组现场应急措施:
①应变保护:
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
应立即组织本组人员
(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但当歹徒强行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
②疏散引导:在组长、副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护组(员)与欺凌者周旋时,
本组人员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与欺凌者相近,
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实施保护行为,防止欺凌者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
③通讯联络: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迅速赶赴现场,负责摸清情况,同时向“
110”和上级报告,传达事故情况,保证通讯畅通;
④现场救护:接到事故发生的消息后,在组长、副组长带领下,立即携带药品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
对轻伤员进行简单救治,
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
“120”
紧急救护,送往医院治疗。
4.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①学校应急员在“
110”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抚家长情绪;
②学校应急员负责协助“
110”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③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
5纪律处分:
凡学校教师,必须积极参加与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护,对学校出现的欺凌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对欺凌事件反应迟缓,故意推脱,懈怠而导致校园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学校将对该教师严肃处理。
五、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职工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各工作员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应变保护组的人员要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尽力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疏散。若有需要,则通过校园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员伤亡,人员救护组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4、协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为的最后实施。
校园本该是最神圣、阳光、安全的地方,但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也折射出当前部分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情感冷漠、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等现实。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上升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三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专业、细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2016年,教育部、省教育厅又相继制订出台了依法治教实施纲要,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程,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素养,防控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保障校园安全等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民族自治地区,近年来在依法治校、创建平安校园,特别是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刊发以飨读者。
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行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源头防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长抓不懈。近来,甘南州教育系统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把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作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滋生蔓延。
特别是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九部委制定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精神后,甘南州迅速行动,组织人T对全州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了州内各县市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和特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甘南州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制度先行 突出防范
为中小学生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包括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元主体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主要责任是教育与养育,社会同样肩负着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安全的成长环境的责任。
就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本身而言,发生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价值偏离、社会教育缺失等多方面。具体来讲,不但有涉事学生个人因素,还有学校教育管理、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诱发因素,偶发性很强,因此,只有把日常防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
“为此,全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从制度建设入手,督促指导学校建立了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制度,形成了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工作机制”。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长陈慧源说。
为了进一步加大防范管控力度,做到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发现、干预并防止事件恶化,甘南州教育局制定并要求各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常态化的预防和管控措施。
“根据州教育局的要求,我们遴选组建了学生信息员队伍,积极动员师生特别是学生信息员广泛搜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苗头动态,指定一名学校领导专门负责学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还设置并公布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举报专线电话,密切监控和及时处置本校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学校长付海生说。
各学校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门禁、值周领导督查、值班巡查、课余活动管理、管制刀具收缴等管理制度,狠抓学校日常管理。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特困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女童、残疾学生、有心理问题学生等弱势群体及“问题学生”关爱保护工作机制。每学年初全面筛查掌握这几类学生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安排教师跟踪开展结对帮教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重点关注学生异常表现并跟踪查找原因,对可能发生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社会参与 合力管控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防治离不开社会参与。为了加大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在基层综治中的深度融合,甘南州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周边地区安全防范工作。
甘南州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每学期进校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问卷调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并通知家长,进行跟踪防治,有效教育转化。
针对当地部分学生习惯携带刀具的现象,甘南州教育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制定印发了《甘南州学校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管理暂行办法》,赋予学校排查收缴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的权力,加大了排查收缴力度,清除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滋生的一大隐患。
“为了充分发挥州教育局和各县教育行政部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我们定期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周边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出租屋、图书音像店、流动摊点及各类娱乐场所。并协调公安部门,在学生上下学、课余及周末等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坚持进行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最大限度地净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 甘南州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程辉介绍。
此外,甘南州还建立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与辖区学校定期交流研判机制,教育、公安、文化、司法等部门每学期联合进行1次“问题”青少年群体活动动态研判,组织学校排查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苗头,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全面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
加强宣传 依法治理
防控校园欺凌和暴力,需要依法治理,尤其是明确法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法律法规教育。近年来,甘南州上下加强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防治的法律宣传工作,从法理角度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利用学校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子屏、标语、宣传栏、橱窗、黑板报等,坚持向广大师生宣传典型案例及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形成了校园反欺凌、防暴力的舆论压力和震慑力,警示学生加强自律。
同时,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和放假前,各学校都举办家长培训班,给家长讲授一些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防治方法,阐明学生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后家长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切实增强家长的监护人意识。指导家长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管教孩子,不放任自流,不简单粗暴,注重孩子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全面掌握孩子思想动态和日常活动情况,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紧密围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联合司法、检察部门每学期高质量地开展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行为底线,消除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责任的错误认识,逐步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我们结合典型案例,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集中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专题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活动、校报校刊、观看视频、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 甘南州合作二中校长宁世才说。
除了宣传、学习、引导,甘南州还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审判等活动进行警示教育。州教育局、各县(市)教育局联合司法部门在全州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选取近年来全国各地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典型案例,进行模拟审判,取得了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突出德育 紧抓心理
《意见》提出,要通过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深层次分析那些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学生的性格品质,结合教育实际,可以得出结论:重塑思想道德观念、矫治不良心理问题,是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基础性工作。
为此,甘南州宣鞑棵糯头发挥职能优势,组织人员编写了《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全州各学校,指导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恃强凌弱,不自暴自弃。
同时,各学校还紧密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专业心理教师缺乏的现状,甘南州全面加强了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逐步为乡镇中心以上各学校至少培训了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师资,组成心理咨询辅导队,深入县域内学校巡回进行心理辅导咨询活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积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
在寄宿制学校逐步推行“问题学生”家长入校陪读教育制度。对个别累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学校通知家长入校进行阶段性陪读,协助教师教育转化学生,直至学生思想认识有彻底转变方可结束陪读,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成效,大大减少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
各学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公序良俗和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宣传校园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知礼仪、明是非、懂规矩、守法律,自觉践行和发扬温良谦恭的传统美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化解矛盾纠纷。
校园暴力、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施暴者、欺凌者都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于施暴者、欺凌者来说,其硅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噩梦,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不可抹去的伤痕。
纵观许多校园暴力事件,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所以,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那么,校园暴力、欺凌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呢?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会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添增了大量的阻力。对于施暴者而言,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在学校打架、拉帮结伙干坏事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容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校园暴力的伤害如此之大,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呢?
首先,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其次,要及时报告。我没有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校园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要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不能给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机会。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校园暴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