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隐患的定义

安全隐患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隐患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隐患的定义

安全隐患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隐患管理;安全隐患定级;风险管理;风险评估;资产全寿命周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8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90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繁荣了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隐藏了众多的潜在危险。就电力系统而言,电力网络不断扩展,网络构成及网络控制更加复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输电使电网稳定问题愈加突出。现代化的工业和人民生活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电力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已逐渐拥有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式。但是基层工作人员在进行隐患排查时或是根据主观经验判断或是依照范例进行对比,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将隐患的严重程度量化。本文主要是借鉴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以定量方法确定安全隐患分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安全隐患的严重情况。

1 安全隐患概述

1.1 安全隐患定义与分级

安全隐患具体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I场所、设备设施、电网运行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根据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目前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为Ⅰ级重大事故隐患、Ⅱ级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和安全事件隐患四个等级。其中,Ⅰ级重大事故隐患和Ⅱ级重大事故隐患合称为重大事故隐患。

1.2 安全隐患定级方法

1.2.1 主观判断法。主观判断法是指工作人员在汇总现场情况后,征询有关专家(一般是基层骨干)的意见,对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反馈和调整后,对安全隐患进行定级的方法。主观判断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定级较快。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隐患标准”,基层工作人员在隐患判断、认定、分级等具体工作中,往往只能依据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主观判断,宽严程度随人、随单位而变,造成安全隐患定性不准、分级不当、判定标准不一致、隐患信息不翔实等问题。

1.2.2 范例辨识法。范例辨识法是指工作人员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例,依据其中编制在列已确定的安全隐患,对比实例、分类样本、描述、文字说明等形式的表述,在实际工作中排查认定安全隐患。

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给隐患分级分类的准确性,切实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范例辨识法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定性方法。

1.3 借鉴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思路辅助定级

上述定性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力企业基层人员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有限、生产系统已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和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之间存在差别,所以无论是主观判断法还是范例辨识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可以借鉴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思路,采用一种定量方法来辅助安全隐患定级。安全隐患具有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特征,因此就可以采用量化风险的基本思路,用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为安全隐患定级。风险评估法较上述方法,主要在于合理考虑事件发生可能性,同时扩展事件影响程度的维度。

2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方法

2.1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风险评估标准,采取既定的评估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量化,综合评定风险值和风险等级:

风险(Risk)=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影响程度(F)

式中:R为风险值;P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F为风险影响程度。

2.2 定量计算风险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各专业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对风险评估标准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不同的维度或者增加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识别和评估,但不同评估标准对风险等级的划分应保持一致。本文将以全面风险评价为主要模型工具。

2.2.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对应业务发生频率为:可能每5年以上发生该类风险(概率极低);可能每1~5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低);可能每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中等);可能每半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高);可能每月发生该类风险(概率极高)。以上依次对应1~5分。

2.2.2 风险影响程度F。风险影响程度从电网安全、人员伤亡、社会形象、直接经济损失四个维度分析确定,选取四个因素的最高值作为损失度。每个维度的风险影响程度分为五个级别,并依次对应1~5分。该五个级别的取值参照《资产全寿命风险评估模型》所定义的取值范围,结合公司对人身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承受能力调整后确定。

即:

F=Fmax=Max(F1,F2,F3,F4)

电网和设备安全。将电网安全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具体内容执行国家相关标准法规所定级别划分标准,对应影响程度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定义的七级至一级电网和设备事件;人员伤亡。将人员伤亡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人员从轻伤至一至四级人身伤亡事故。

社会影响。将社会形象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在县域至国际范围不等;直接经济损失。将直接经济损失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1000万元至数亿元不等。

2.3 确定风险等级

2.3.1 一般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或风险发生后对公司的综合损失度较小的风险(1≤风险值≤4)。

2.3.2 中等风险。介于一般风险与重大风险之间的风险(4

2.3.3 重大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且发生后对公司的综合损失度较大的风险(9

Y轴:P(可能性)

X轴:F(影响程度)

图1 风险评估矩阵

例如:上图中A点风险值为2,属于一般风险;B和C点风险值都为12,属于重大风险。

2.4 安全隐患与风险分级对应

3 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

以下实例选自某电力企业安全隐患管理平台,将对采用风险评估法定级的结果与传统定级方法的结果做出比较。

3.1 实例简介

某电力公司2014年7月15日检修公司500kV XXXX5322线#45-#47杆塔(15米)100MW光伏项目施工隐患。500kV XXXX5322线#45-#47杆塔(15米)100MW光伏项目施工中,大型作业机具距离带电导线较近,现场作业人员较多,且该隐患可能一定时期内较长时间存在,易造成安全距离不够导致线路故障跳闸和人员群体伤亡事故发生。

3.2 传统评估分级

可能导致后果: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2.2.7.1条,35千伏以上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运,并造成减供负荷者,构成七级电网事件。如果造成人员伤亡依据不同的人数构成不同等级的人身事故。

采用范例辨识法,查询“输电专业”“违章施工”相关条目,条目描述“线路保护区内起重作业,不能保证安全距离:220kV ××线#36~#37,110kV ××线#29~#30塔间通过××钢材市场,导线最低点离地仅15米,钢材市场起吊作业频繁,易造成线路跳闸和人员触电事故”,属于“一般隐患”。

3.3 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分级

计算风险值:

P取值4――公司可能每半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低)

F1取值1――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的七级及以下级电网事件(风险损失度较小)

F2取值4――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风险损失度较大)

F3取值2――在地市范围内受到影响,但该影响需要一定时间、付出一定代价消除(风险损失度一般)

F4取值1――100万元以下(风险损失度较小)

F=Fmax=Max(F1,F2,F3,F4)=Max(1,4,2,1)=4

R=P*F=4*4=16

确定风险等级和隐患分级:风险值为16,介于(9,25),根据附表的划分等级属于重大风险。

3.4 比较和结论

风险评估得出的安全隐患分级和原系统录入时评估的等级不一致,原因是本次事件评估人员未充分考虑事件发生可能性较高、长期存在且现场人员多等因素。同时,本事件可能引起较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须引起充分重视,评估人员低估了其影响程度。

4 结语

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级工作,是[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安全隐患分级工作,目前普遍采用的主观判断法和范例辨识法,经过不断改良和完善,已经可以较大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定性结合定量能更有效核证,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将能重点应用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可能成为工作焦点的一些隐患的管理,可以更加准确、科学地对隐患进行定义和定级。

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虽然能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安全隐患辅助定级,但仍需注意其局限性:(1)虽然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适用面较广,但由于风险评估所采用的取值范围的局限性和通用性,其评估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出管理者期待的个性化结果,宏观的变量取值可能难以反映微观的事件本质,即客观性和主观性不能完全统一,有时应根据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和实际情况对理论取值进行调整;(2)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量较大,无法完全替代现有定级方法,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应筛选出有上述特定隐患或存在争议的实例加以运用。

相信在今后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级工作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会得到进一步完善,更能确切的指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11]2024号)[S].2011.

[2]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例(一)(国家电网安监[2010]68号)[S].2010.

安全隐患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计算;安全防护;供应商

云计算,自从被Google公司于2006年提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的时间,和Google公司一道,IBM、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跟进研究云计算。亚马逊公司于同年提出弹性云计算和简单存储服务,IBM于2008年发起的蓝云计划逐步推动了云计算的成熟与发展。云计算的发展之路绝非一路平坦,争议声与喝彩声如影随形。乃至于云计算的确切定义,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较为常用的定义引自2009年NIST组织给予的定义:云计算,是可以便捷的通过网络从共享的计算机上获得服务的模式。同时,云计算应该还据有以下特征:按需的自助服务、广泛的网络访问、资源池、快速伸缩性和高可扩展性。

云计算的出现以及不断成熟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云计算这一新的模式逐渐代替以设备为主体的计算的时代。在云市场上已经进入了以各信息通讯巨头公司为首的群雄逐鹿的时代。

在我国,云计算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自从云计算在国外逐渐变的成熟以来,我国的云计算也得到充分的发展。相比国外云计算已经进入成熟期,我国云计算的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国家对云计算的重视也将促成其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我国云计算在2012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阿里巴巴和百度旗下的阿里巴巴云和百度云已经在国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次以清华大学为首的高校也参与到云计算的过程中来,通过与国外优秀企业合作的方式在云计算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

云计算备受争议的一点便是其安全性的可靠度,安全性背后涉及到使用者隐私保护以及其中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云计算的定义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云计算运行的模式具有高度的概念性,云中的数据资料无法为使用者控制,同时设备商下的安全性的管理也引起用户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是有原因的,自从云计算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尽管是实力雄厚的巨头企业也不可避免的遭遇问题。自从步入云计算以来亚马逊公司已经超过两次出现问题,最近的一次瘫痪发生在2011年,问题波及到旗下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的资料,Google公司的云计算于2009年频繁发生事故,导致使用者个人资料被泄露,微软公司的Azure也在同年彻底崩溃,致使使用者丢失资料。对于普通的使用者这些也许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但是对于特殊的用户群体来说,将其私人资料置于一种备受侵扰的环境中是无法忍受的,这就是在云计算迅速发展着的同时所存在着的致命的缺陷,安全性!没有什么比安全性更能够触痛用户的神经。

为什么云计算会在安全性上出现反复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云计算安全问题出现的由来来分析。云计算安全性的问题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说,云计算承载大量的数据和使用用户资料,而且在使用用户上具有广泛性,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和黑客窃取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提供一个平台,其次云计算安全性的稳定与否与其设备供给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有效且持续有效的设备供应商给予云计算安全性以保障。从内部因素来看,云计算应对突发问题的抗冲击性需要企业来自我增强,尽管是一刻的崩溃也会导致用户利益的受损。以微软为例,在其Azure平台崩溃后虽然立即恢复,但是造成的损失以无法估量。这就给云计算企业提出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就是应对突发问题的备用解决方案。

我们通过云计算供应商的三个服务类型来进一步分析云计算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IaaS作为底层的服务类型存在诸如数据的泄露、服务的中断等问题。PaaS作为中间级别的服务类型存在黑客和不法分子攻击的问题。至于最高层级的SaaS则存在许多无法控制的问题,其中与供应商有着很大的联系。正是存在着的种种问题,使得云计算存在着多样的安全隐患,只有谨慎而全面的处理好这些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增强云计算的使用稳定性,云计算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正是源自云计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系列为解决云安全的组织被建立起来。于2009年成立的云安全联盟(CSA)和欧洲网络和信息安全研究(ENISA)成为云安全领域研究的带头单位。云安全联盟研究认为网络黑客和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和应用缺陷造成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同时,存在于共享资料中的问题文件以及恶意网站带来的风险也影响到云计算的安全。欧洲网络信息和安全研究所则另辟蹊径从企业来探讨给云计算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风险的原因。欧洲网络信息和安全研究从云计算的设备供应商入手,研究通过提升设备商稳定性以及内部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角度尽可能的保证云计算的安全,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方案来保证云计算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以微软为首的企业也就云安全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卓越的效果。

如何应对云计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国际社会和企业中已经拥有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尽管这样依旧不能够完全规避在云计算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已经足够应对常见的安全问题。

(1)通过加密完成对核心文件的再保护。针对云端上无法给文件进行特殊保护处理的问题,个人和企业可以给核心或者机密文件通过加密的方式完成二次保护。这类似于我们手机上存在开机锁,通过避免其他使用者接触的方式对文件形成保护,这成为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应对安全隐患的措施。

(2)通过选择更高信誉的更稳定的服务商来保证安全性。高信誉和高稳定性的服务商是相较加密的手段来说更可靠的方法,优秀服务商具备更大的实力规避其中的风险并具有更加成熟的应对网络攻击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都可以保证使用者获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3)从用户方面自身的保护。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防范措施避免重要文件处于安全隐患之中。避免将重要或安全要求级别高的文件放于云端,以及操作上通过对文件的备份以达到文件破坏情况下的修复工作。同时,避免使用存在网络安全隐患的计算的,比如网吧、学校机房、宾馆这些容易引发安全隐患的地方。用户密码的安全等级也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避免使用简单的数字密码以及重复使用一致的密码。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安全的保障有重要的影响。

(4)从企业的角度,通过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私有云来完成对文件的保护。这犹如将自己的文件置于一个自有的防护圈内,达到对文件的深度保护。

结束语

云计算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在应对云计算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时,使用者和企业的携手努力将是避免安全隐患的关键。我国的云计算正欣欣向荣的发展着,但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明显,以优秀企业为中心的云计算发展之路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郎为民,杨德鹏,李虎生.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研究[J].电信快报,2011(10).

[2]肖衡,龙草芳,周雪.云计算中云安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

安全隐患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急响应技术;网络安全隐患如今已是全球化的时代,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了。计算机网络形成后的典型特点就是具有互联性、自由性和开放性,这些特点在方便大家的同时,也使病毒、黑客有机可乘。所以,怎样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只有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否则会给网络用户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严重了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网络中的广域网、局域网以及内部网都有可能存在网络本身和人为破坏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更安全、更可靠。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就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它涵盖的信息领域非常广泛。网络上存在的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的良性发展。从广义上分析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主要是指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相关的技术,都在网络安全的研究范围之内。所以,网络安全的广义定义具体是指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以及系统软件如果没有受到破坏,就能正常运行, 并且能够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及传播,维护网络用户的利益。它的狭义定义指的是网络中的信息安全。后者更侧重于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防止攻击者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攻击。所以,狭义的网络安全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密码技术、网络技术保护网络中的信息能够顺利、安全、快速的传播。

二、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的自由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大量网络用户的信息被非法占用,由此看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1)操作系统不够完善。操作系统的特点是集成性和扩散性,它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要想弥补自身的漏洞,就需要时常进行升级,因为不管多么高级的系统,都会出现漏洞,而且没有一种补丁可以一次性将系统本身的漏洞完全修复。所以要经常性的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操作系统的缺陷。网络管理员在维护操作系统时,往往会设置一些免费的密码,这样就会为人为破坏创造机会,进而对操作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使计算机网络遭到病毒的威胁。(2)网络协议漏洞。网络协议出现漏洞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协议自身的漏洞;第二是协议服务上的漏洞。攻击者会根据网络协议中的应用层、网络层、传输层以及数据链路层几个层次中的漏洞进行攻击。比如在数据链路层中,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在一个网络节点上,他们在发送数据包时会在同一个通信通道上,攻击者通过修改信道,将错误的数据包发到网络节点,在发送过程中,替换了原来的数据包,先做出和原来的数据包没有什么区别的表象,隐藏一段时间后,通过匿名的方式,使用系统中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播病毒,盗用网络用户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从而破坏计算机;有时攻击者还会通过防火墙的漏洞破坏系统,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用户造成不同的损失。(3)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就是病毒。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较轻的症状是系统速度变慢,从而影响整个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较严重的会造成系统崩溃,使计算机内部的文件丢失,最严重的就是损坏计算机硬件。病毒的自我繁殖性可以复制部分程序的指令以及代码,将其进行更改后就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破坏。所以,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计算机网络不受病毒的危害。(4)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如今大多数网络管理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网络管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员的技术水平低,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误。比如对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给用户的权限过大,都给计算机网络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有的管理员不会对系统进行调式与检测,或是对系统网络不够熟悉,经常犯错误,从而导致网络系统设置的不够严密。(5)受黑客的攻击。对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造成威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黑客。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都受到了黑客的攻击,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蕴含着巨大经济效益的新行业。黑客利用自身精湛的专业知识通过网络漏洞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从中谋取利益,这给众多的网络用户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例如俄罗斯黑客非法侵入美国政府网络系统获取情报,对美国政府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余登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8)

[2]周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安全隐患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现结合安全领域的一些法则,浅谈细节管理在安全事故预防中的价值。

一、海因里希法则与细节管理

美国安全工程师Heinrich 在1931出版的著作——安全事故预防:《一个科学的方法》提出了其著名的“安全金字塔”法则,它是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出的。该法则认为,在1个死亡重伤害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有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安全多字塔”来示例。

从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塔底向上分析可以看出,若不对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可能形成300起无伤害的虚惊事件,而这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的控制失效,则可能出现29起轻伤害事故,直至最终导致重伤死亡事故的出现。

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故预防原理: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虚惊事故;预防无伤害虚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安全隐患,则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管理,这是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现实中我们就是要从细节管理入手,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金字塔”最底层的安全隐患,从而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二、OHSMS管理体系与细节管理

OHSMS GB/T28001-2001标准对事故的定义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通过定义,我们知道,事故是一种意外情况,是非预期的结果,事故的致因,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正常的作业条件由于意外情况的出现,成为异常作业条件,伴随失去有效的作业管控,与此同时,又缺少对于员工的个体防护,这样就形成了事故,图示如下:

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有效工具,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质上是实现对事故的系统管控的过程。OHSMS管理体系以方针开篇,提出企业要建立一个OHS管理体系的整体战略,以事故预防为主线,逐步在管理层和操作层落实方针的要求。体系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是防范事故的重要链条。都是针对预防事故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事故预防与控制,最终实现企业在职业健康方面的持续改进。

三、落实细节管理,做好安全工作

细节管理是安全的生命线,如何落实细节管理,做好安全工作,笔者以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加强软件细节建设,全体人员改变安全观念,端正安全态度。在现实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在行政行为指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比如,上级组织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问题,就算真的查出了问题,也总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安监人员巡视现场本应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是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却利用“你来我停,你走”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监人员;还比如,本来是“我要安全”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求,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错误的安全观念、态度一日不改变,安全工作一日无法实现自主管理。

2、加强硬件细节建设,保证硬件本质安全。所谓硬件是指企业为治理隐患,防范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即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实现机、物、环系统安全本质化。所谓安全本质化,不仅指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指设备本身采用特定设计构造,减少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更重要的是必须将人、作业环境的安全上升到本质安全的高度,从而形成全新的本质安全理念。硬件本质安全主要包括:①保证工艺细节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细节及过程;②保证设备控制细节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细节管理;③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

3、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完善细节管理措施。一方面,要以扎实推进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契机,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危险源识别,尽可能查找、明确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再分门别类识别、定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安全检查整改机制。在检查中,做到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部门自查与单位复查相结合,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规范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

安全隐患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趋势分析;编码器;行程保护

引言

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是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通过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运行安全保护装置可靠性,降低设备安全故障的发生,确保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作者所在单位装船一部,针对所辖设备进行一系列技术革新改造,以提升设备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等级,其中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就取得了很好地应用效果。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保护,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而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确保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生产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1.1现状分析

目前,我公司大机的位置检测包括绝对位置如行走位置、回转位置、俯仰位置,相对位置如行走偏斜等都是通过编码器采集,由PLC经过逻辑处理转化为位置数据,将当前位置显示给操作者同时进行数据保护,对单机置进行连锁控制防止超限。现场实际案例中出现过传动系统磨损卡死和连接脱离,造成数据固死和跳变。也曾经因编码器烧损导致数据单向变化和固死情况或者因接头脱落、电缆损伤而出现数据异常。种种问题引起数据检测不准确、保护失效,只能通过数据超限时报警或者操作者注意数据显示异常来发现。这就造成数据保护失效不能及时反馈,存在安全隐患。

1.2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

针对公司现行的编码器的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对编码器进行创新与完善,建立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从而有效地提高位置检测的水平,提高数据检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数据异常,自动的生产数据保护,并形成良好的反馈,自动生成数据警报,及时地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司的数据保护能力,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降低监护的工作强度,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

1.3可行性分析

针对位置检测的现场具体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制定各种故障发生时界定值,将数据变化趋势与界定值在动作给定时进行比较,判定变化是否正常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可靠,一旦出现异常,限制动作进行、报警提示并记录数据异常变化数值,以提高单机位置保护可靠性并为故障判断提供数据依据,使得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切实可行,能有应用到公司的设备保护中,提高设备的运行安全,降低安全隐患[1]。

2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

(1)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主要是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故障的类型,合理地对故障进行分析,获得各类故障的界定值,结合数据的趋势变化。实现趋势变化与界定值之间的比较,由系统自动完成保护动作的判断。PLC经过逻辑处理转化为位置数据后,由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对数据进行保护。如果系统存在数据异常,系统可以自动进行保护动作,降低数据的损失,提高单机位置保护能力,实现数据的保护。并自动地针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并通过警报回馈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减轻操作人员监护工作强度,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2)PLC是通过具有存储功能的可编程的存储器,能够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运算、定时、计算和运算等操作,能够实现对各个机械设备的控制和生产,有效地实现各个系统的连接与控制。

3保护PLC控制程序

通过对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分析,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对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下面以相对位置检测中门式取料机行走偏斜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为例进行分析,在取料机进行行走操作的时候,会因为固定腿和挠性腿的行走速度差异形成相对位移,通过编码器检测挠性腿和固定梁的偏斜夹角,检测两侧行走腿位置差。实时给两侧行走变频器不同的指令值,以保证行走的动态同步。

3.1断轴保护

在正常运行状态,编码器数据应该连续渐变的,将编码器传动脱开卡死、设备及线路故障造成的数据固死情况定义为断轴故障。首先,进行界定值数据采集。门式取料机在行走运行时,两侧行走是不断调节以达到同步的,偏斜数据是不断变化的,通过脉冲触发器,将脉冲前后编码器数据赋值给两个变量,求差得出检测数据变化值为RO-TARY_DATA变化。实际工况下,启动前期,调偏系统反馈实施到机械结构需要一定反应时间,设定为T延时,躲避此时间通过比较RO-TARY_DATA变化最小值设定为界定值Cmin。行走过程中,通过不断比较ROTARY_DATA变化与Cmin,过程值小于界定值时,同时用ONS产生上升延脉冲并计数入计数器中。同时用完成状态为报出故障并锁存C_error,判定为断轴故障。Check_Reset作为故障的复位指令连接外部的故障复位按钮即可[1]。

3.2超限保护

将因传动连接或设备问题造成数据跳变情况定义为超限故障。进行超限数据采集。将走行过程中,避开启动、停止纠偏情况,RO-TARY_DATA变化不断比较得出最大界定值Cmax。行走过程中,通过不断比较ROTARY_DATA变化与Cmax,过程值大于界定值时,判定为超限故障。

3.3故障储存

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在停机、报警的同时,将当时数据趋势变化值C变化存储,方便故障判断。其他位置检测保护也是同样,再根据各自运行特点和要求,进行逻辑的调整和判定[2]。

4结果

通过对系统改造,实现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构建,由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对实际检测调整各设定值,准确检测编码器数据异常故障,自动实现数据的保护和警报,促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数据的异常。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确保位置数据的保护的可靠性,提高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并根据各自运行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逻辑的调整和判断,减轻操作人员监护工作强度,避免故障隐患影响[3]。

5结束语

通过对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介绍,了解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的功能:监控数据检测可靠性,实现保护设备运行行程的效果。针对公司现行的编码器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构建符合公司情况的基于趋势分析的编码器数据保护检测系统,从而有效地提高数据编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实际检测调整各设定值,准确检测编码器数据异常故障,提升位置数据的保护的可靠性,确保公司的设备稳定运行,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中心.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2]赵长海,万秋华,孙莹.光电轴角编码器的误码检测系统[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5:463-468.